窗前的树教案 1课时(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8:5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窗前的树教案 1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窗前的树教案 1课时》。

第一篇:窗前的树教案 1课时

《窗前的树》教案

一、导入:

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嫩绿柔软,舒婷笔下的橡树高大伟岸,席慕容笔下的树美丽、端庄,而作者张抗抗笔下的槐树又有怎样的风姿神韵呢?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

三、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1.学生预习课本P48、49、50的内容,划出重点(分组布置任务)2.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列出重要知识点和知识框架(分组完成任务)3.模拟练习(1)掌握词语

郁郁葱葱 金碧辉煌 休养生息 陈词滥调 生机勃发 喧哗 撩人心脾 袅袅 巍巍 战栗 馥郁 萦绕 徘徊 赤裸 俨然 窥见 秋风乍起 岿然 璀璨 默契(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课文的结构框架

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文章的脉络:

○ 窗前的洋槐——满足幸福

○四季的洋槐——赏心悦目

a.春天的洋槐:灿烂壮丽 b.夏天的洋槐:郁郁葱葱

c.秋天的洋槐:金碧辉煌 d.冬天的洋槐:挺拔骄傲

○ 窗前的洋槐——神秘默契

四、课堂抢答题

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从修辞与感官上分析)。

答:运用借代、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

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

3、“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落叶沉入泥十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

4、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看到槐树哪些品质? 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告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有自信潇洒。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的特征。

答:初春的洋槐米粒般大的嫩芽,星星点点的既隐绿。夏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倒西歪,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的洋槐秋风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

6、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答: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7、作者写夏天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答: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洋槐坚强不屈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

8、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答: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五.分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课本50页)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

六.小结

《窗前的树》是作家张抗抗的一篇状物散文。洋槐,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棵树,当作者用和睦相处的态度与其为邻时,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它时,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就是本文的主旨。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语言美,情感美,尤其是结构美。

课文开篇就是“我的窗前有一颗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点明了文章的主角——窗前的洋槐。

接着依序写了洋槐春夏秋冬的四时姿态,作者用她生花妙笔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

结尾写“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使洋槐实现了从形态美到情感美的升华。

七.课后作业

写作训练:

世界的万事万物,你最敬佩,或者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借物抒怀的文章。

第二篇:《窗前的树》读后感

《窗前的树》是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来写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 情。我读过这类文章的故事有很多,比如:我们语文书的桃花,写 了桃花的美,桃花的坚强、沉稳的品质。还有在西域边疆的胡杨,写 了它坚韧、它的无私,它的悲壮的精神;还有在荒无人烟的道路中,有一棵杨树在路旁挺立,显示了它的坚强,它的勇敢;还有柳树,它 不懈一切代价用自己的生命的绿色装扮春天。

从《窗前的树》中,我想要改变自己,想让自己坚强,让自己勇 敢,让自己沉稳,就像洋槐一样。我也想变成一只动物,想变成像狐 狸一样那么聪明的动物,想变成像小兔那么机敏的动物,还想变成像 老虎那么勇敢的动物?? 在生活中,我比较是个不太爱开口的女孩,有时,因几道作业题 不会,都情愿自己回家研究,都不想去问老师,而老师也让我应 多主动勇敢,但我还是没经常去问问题。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要向洋 槐学习,学它那勇敢的品质。另外,也要学它在暴风雨时,更能显示 出洋槐的坚强不屈的性格。《窗前的树》让我懂得做人应该要像泮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 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去奋斗。

第三篇: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窗前的树》是中职语文高一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行文思路,结构清晰,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槐树的赞美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相处和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鉴赏了不少状物散文,这为《窗前的树》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而且这篇文章的情志表达又深一层,所以需要教师多创设情境,多点拨指导,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理解“赏心悦目、撩人心魄、生机勃发、衰而复荣、败而复兴、无言以对”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掌握总分式结构的特点,理清思路。

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结构。

2、积累并品读优美语句。教学难点: 领会借物抒怀的写作手法。

【教学策略】

1、美读法:反复诵读,分组诵读,体会其中情感。

2、速读法:梳理课文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嫩绿柔软,舒婷笔下的橡树高大伟岸,席慕容笔下的树美丽、端庄,而作者张抗抗笔下的槐树又有怎样的风姿神韵呢?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

三、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1.学生预习课本P48、49、50的内容,划出重点(分组布置任务)2.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列出重要知识点和知识框架(分组完成任务)

3.模拟练习(1)掌握词语

郁郁葱葱 金碧辉煌 休养生息 陈词滥调 生机勃发 喧哗 撩人心脾 袅袅 巍巍 战栗 馥郁 萦绕 徘徊 赤裸 俨然

窥见 秋风乍起 岿然 璀璨 默契(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课文的结构框架

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文章的脉络:

○ 窗前的洋槐——满足幸福

○四季的洋槐——赏心悦目

a.春天的洋槐:灿烂壮丽 b.夏天的洋槐:郁郁葱葱

c.秋天的洋槐:金碧辉煌 d.冬天的洋槐:挺拔骄傲

○ 窗前的洋槐——神秘默契

四、课堂抢答题

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从修辞与感官上分析)。答:运用借代、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

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

3、“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落叶沉入泥十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

4、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看到槐树哪些品质?

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告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有自信潇洒。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的特征。

答:初春的洋槐米粒般大的嫩芽,星星点点的既隐绿。夏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倒西歪,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的洋槐秋风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

6、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答: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7、作者写夏天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答: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洋槐坚强不屈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

8、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答: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五.分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课本50页)(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讲解)六.小结

《窗前的树》是作家张抗抗的一篇状物散文。洋槐,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棵树,当作者用和睦相处的态度与其为邻时,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它时,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就是本文的主旨。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语言美,情感美,尤其是结构美。

课文开篇就是“我的窗前有一颗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点明了文章的主角——窗前的洋槐。

接着依序写了洋槐春夏秋冬的四时姿态,作者用她生花妙笔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

结尾写“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使洋槐实现了从形态美到情感美的升华。七.课后作业

写作训练:

世界的万事万物,你最敬佩,或者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借物抒怀的文章。

第四篇:《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2010-09-23 09:12:40| 分类: 职业对口语文新版 | 标签:洋槐

槐树

抒怀

手法

作者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总分式结构,欣赏文章的结构美。

2、感受作者借洋槐寄寓的情感,欣赏文章的情感美。

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教学重点

学习并鉴赏文章的语言、情感、结构之美,领会并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教学难点

领会借物抒怀的手法。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鉴赏课文,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隐逸者如陶渊明,偏爱菊花;高洁者如周敦颐,偏爱莲花;坚强者爱梅,高雅者爱兰;格高者不可居无竹,行端者勿使目离松。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意,自然界的树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你能够懂得这共鸣、这默契么?让我们走进张抗抗的《窗前的树》,体会一下这种默契,这份情怀吧。

二、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情感美

填写下列表格,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路

洋槐的形态

作者的感情

(一)总起——窗前的槐树

(二)分写——四季的槐树

春季的槐树

夏季的槐树

秋季的槐树

冬季的槐树

(三)总结——窗前的槐树

第五篇: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心灵。

3、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了解“给予”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齐读课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2、出示:

把,给予了。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

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还送给我们()。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

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

指名、齐读

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

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吉娅的心里“像样的礼物”该是怎样的?

B、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注意用第一人称)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师引:是啊,金吉娅心里很担心、难过而沉默不语,哥哥姐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4、师引:那金吉娅为什么还要把那么贵的礼物送给陌生的小女孩呢?

(1)找出金吉娅说的理由,并用笔划出那句话。

(2)我们在读这段话时,是不是也要象金吉娅前面说话的声音那样很低吗?为什么?(想得到妈妈的谅解、肯定、支持)

(3)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试读)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金吉娅的话吧!(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听了金吉娅轻轻的叙述,你了解到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引读最后一小节: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作为孩子的母亲,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只有??(激动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为刚才误解了孩子而感到深深的歉意,千言百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更为有一个这样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他人的孩子而

感到自豪,于是??(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4、在一个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那是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的来信,信上会怎么说?(想象说话)

5、师引: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冬是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的心,也温暖了他的心……你觉得“给予”是什么?(要求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

五、全文总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下载窗前的树教案 1课时(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窗前的树教案 1课时(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给予树教案(第一课时)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给予、分享、宽裕、试探、猜测、沉默不语”等词语,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

    去年的树第一课时教案

    《去年的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恩平市东成镇中心小学叶浓多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3、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多层次品......

    《那树》课时教学设计1

    《那树》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3.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

    《五彩树》教案1

    《五彩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三原色吹画出五彩树,了解三间色等色彩知识。 2.通过运用三原色吹画活动,能辨识、理解产生间色的过程,提升辨别色彩、运用色彩的能力,并表现出合作......

    《给予树》教案1稿

    《给予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和体贴”等词意思. 2. 通过体会妈妈的思想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

    《那树》教案_1

    《那树》教案 一、学习目标 、积累理解并学会运用“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 2、整体把握文内容,探究文的主旨。 3、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的艺术性。4、正......

    树和二叉树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树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是以分支关系定义的层次结构。在日常生活同学们经常见到树。树有一个树根。有许多树枝,在树枝上长有很多树叶。就象我们今天......

    树和喜鹊 教案1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文中十一个生字。 2.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