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亚洲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七十七国集团”。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发展;韩国经济的发展;泰国、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西亚经济的发展。
通过引导学生对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和影响的认识、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新加坡与韩国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影响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这一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通过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抓住机遇,吸收外资和技术,依据国情,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东亚、东南亚经济起飞的重要经验。
教学设计示例
难点: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复习提问】
运用多媒体展示北京现代和悦达起亚千里马等汽车的图片。提问:这些汽车是我国与哪国合资制造的汽车。(韩国)
【导入新课】教师指出汽车工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它的形成是在60、70年代。这一时期韩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其中的经验有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讲授新课】
一、第三世界的兴起 1.亚非会议
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主要是因为与会国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使会议难以顺利进行。“求同”的基础是反对殖民压迫,争取独立发展。“存异”是指与会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周恩来的讲话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和原则,使与会各国更了解中国、更相信中国,使会议得以顺利进行。因而,使中国在亚非国家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它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代表团的努力下,会议取得了成功。
亚非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它标志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主宰亚非各国人民命运的终结,标志着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独立地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亚非会议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它的圆满成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大大提高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民主运动是巨大的鼓舞,加快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步伐。亚非会议增进了亚非国家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找到了消除隔阂、增加团结的共同基础。它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这种精神对亚非各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61年
不结盟运动是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结果。民族解放运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的诞生,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50年代在亚非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反对集团政治的中立主义为不结盟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团结起来,反殖反帝的共同要求与斗争是不结盟运动形成的动力;而殖民主义的衰弱和美苏的对抗则为不结盟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不结盟运动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逐渐成为国际事物中一支重要的力量。随着以后的不断发展,至今已经发展到100多个成员国。第三世界崛起后,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不断提高,当然由于历史的和自身的原因,他们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 1.原因
(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2)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 2.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第三世界国家随着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进而提出改变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恶化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条件。为改变这种状况,为了发展民族经济,第三世界开始了为建立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就是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举措。
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利用联合国讲坛,利用石油等原料为武器,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发展落后,与发达国家抗衡的能力不够强,这一斗争任重而道远。
三、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亚洲各国中,战后起飞时间最早的是日本。请同学们回忆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原因。
教师总结:日本发展原因要点:1.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2.大力发展科技;3.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4.抓机遇及美国援助。在60~70年代兴起的是新加坡和韩国。
1.60-70年代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到70年代,它们的经济出现了高速度增长,特别是新加坡和韩国增长率超过了10%,被称为“70年代经济发展的奇迹。”请同学们看地图,找到新加坡地理位置。新加坡面积很小,只有618平方公里,资源匮乏,连淡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进口。60年代以前,它只是从事转口贸易的港口城市。但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这无疑会给我们很多启示和鼓舞。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过:我们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了解人才是成功最重要的关键。因此,它们特别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今天的新加坡已是一个发达而美丽的花园国家。新加坡令人神往,与它同时起步的韩国经济发展情况又怎样呢?
韩国自然条件也不好,资源除钨和石墨外,极其匾乏。60年代以前,尽管有美国援助,但经济发展仍很困难。从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根据国情,制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终于取得了突出成就。国家大部分投资集中在钢铁、汽车、电力等工业部门。今天的韩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中、低档汽车的主要国家,韩国步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被人们誉为“亚洲的又一个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发展无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由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查找资料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台湾和香港的发展状况。
提问: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什么?
a.据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调整国策,发展高科技;
b.抓住机遇,吸引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与世界联系。2.泰国、马来西亚的发展
去新、马、泰旅游如今成为国人旅游时尚。咱们班也有同学去过,请大家稍加交流,联系所见所闻介绍泰国、马来西亚的发展及原因。
泰国、马来西亚注重与邻国合作,吸引外资;在保持传统农业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多样化;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以上介绍的国家,从国土面积上来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小。南亚有一个国家与我国较相似,地大人多,它就是印度。3.南亚的印度
印度独立后,采取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混合”发展的政策,开展绿色革命,实现粮食自给有余,还大力发展了科技,它们发射了自己研制的人造卫星,建造了自己的核电站。80年代末,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12位,其中,工业生产总值名列发展中国家第四位,农业总产值居世界第四位。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今天的印度,还只能被称为发展中国家。90年代印度的经济和科技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联系本节所学的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二战后,亚洲各国经济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发展的原因中,各国有相同或不同的举措。
第二篇: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说出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通过完成西亚《逻辑思维结构图》理解西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3、了解和西亚相关的时事热点话题。
2.教学重点/难点
1、完成西亚《逻辑思维结构图》。
2、西亚成为世界长期热点地区的原因。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是哪部电影的海报?去看过吗?
这就是前段时间影院热映的非常火的一部电影——《速度与激情7》,我们来看下这部电影里的几个场景,你知道是在哪里拍摄的吗?
《速7》的主要取景地就是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阿布扎比,位于西亚地区。
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西亚这个地区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
两大组竞赛——说说你所知道的西亚
规则:每位同学只能说一个知识点。过渡:那这么多知识点你们能全部记得住、背得熟吗?如果我们把这些分散的知识点归类下是不是就容易记住了呢?
如我们在记西亚的气候是可能会和南亚的气候搞反了,那如果我们能在这些知识点之间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会不会记起来更牢固、更容易呢?
完成“《西亚》逻辑思维结构图”,四人一个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一份。
承转:西亚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导致领土争端,以及各国争夺石油资源、水资源和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使得这个地区频繁爆发战乱、冲突不断—— 1990年8月,伊拉克大军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
2003年3月,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爆发了新一轮战争。2011年—至今,叙利亚政府与反动派不断爆发内战。2015年3月.沙特等国对也门展开空袭,中国也门撤桥 拓展:相关时事热点话题
“叙利亚问题” “伊核问题” “巴以问题”
“也门局势动荡” “一带一路”
过渡:对于西亚这个地区的知识我们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复习,接下来进入第四个环节:学以致用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考点演练 中考链接
课后作业: 四人一小组,分析讨论然后 写出《东南亚》的逻辑思维结构图。
第三篇: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二、实施课时:一课时
三、章节剖析:
1、大洲是按地理区域划分中比地区和国家的范围更大的单位区划,认识大洲起到承上启下,通贯全书的作用。
2、本节安排学习亚洲和欧洲,其中亚洲进行示范性学习,而欧洲则安排为认识性学习,这样的学习安排,会给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本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概况。
3、教材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得出欧洲的地理位置。本节还介绍了亚欧两洲的人口分布、民族、人种的构成等,这种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通过介绍标准时间的换算,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区时的换算。
五、教学重难点:
1、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的换算。
3、区时和日期的换算。
六、教学环节:
(一)诱导:
教师指着挂黑板上的世界地图,用深情的语言朗诵导言部分。
(二)提问:
世界上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洲?(回答):亚洲。它与哪个洲相连?(回答):欧洲。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亚洲及欧洲。
(三)板书课题: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洲及欧洲的位置:
师:亚洲东、北、南分别与哪个大洋相连,西面与哪个大洲相连。生:东与太平洋、北与北冰洋、南与印度洋相连,西与欧洲相连。教师小结: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
(活动操作):按分析亚洲的方法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略)
(二)亚洲的地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的分层没色地形图说出亚分布最广的地形。生答:高原山地为主,并得出: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
一是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950米,仅次于南极洲。二是地而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底。
(三)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去分析,本节的重点是亚洲的地形特征,并用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的方法,去分析欧洲的地形特征。
第四篇:亚洲及欧洲 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教学目标: 亚洲和欧洲
(一)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 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气候 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 归纳、对比分析等腰三角形能力。
(四)从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分析亚欧洲的河流特 征。
(五)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 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六)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能力。教学重点:
1、亚洲的地形特征
2、亚洲的气候特征
3、亚洲的河流特征 教学难点:
1、亚欧洲的气候特征
2、时区和日界线的转换
亚洲和欧洲 1 一设情激趣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复习世界七大洲。思考: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洲?它 与哪一洲的陆地相连?它的周围又有哪些海洋? 二自主探究
1、亚欧洲名称的来历
指导学生看书,从课本中了解到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 之地”。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2、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回顾:
首先回顾洲界的颜色。
复习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指导学生在图上读出亚洲的经纬度。三合作交流
每一个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合作交流,要求每一个小组根据地图册说出亚洲和 欧洲的地理位置。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组员展示,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拨。五拓展延伸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欧洲与非 洲的分界线等。
亚洲和欧洲 2 一设情激趣
现在我们在上课是几点,现在美国人在干什么?引入学生思考。二自主探究 地方时:解释地方时的含义,并说明地方时造成时间的混乱。
1、标准时间:在黑板上画出中时区、东
一、西
一、东西十二时区。
2、推算时间。并得出两个时区之间相差 1 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3、全球可划分为 24 个时区。算一算,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 区的经度范围分别是多少?
4、推算计算公式: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所求时区-已知时区)
(注:东时区用“+”,西时区用“-”,中时区用“0”
5、拓展练习:已知当地时间,求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间,从而引出日界线。
6、日界线的定义。
7、日界线日期的转换: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三合作交流
每一个小组针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讨论,对能够理解的进行加深记忆,不能理 解的进行组间讨论。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完成教材 P4 页活动题第二题,并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讲解,教师酌情进行点拨。
五拓展延伸
见习案
亚洲和欧洲 3 一设情激趣
时区和日界线的定义。
新课导入出示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图,问陆地有哪五种基本地形,并简单回顾其基 本特征。(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二自主探究
1、观察地图上的颜色,特别强调学生要会看陆高和海深。
2、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区。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
3、归纳: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小结: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归纳分析一个大洲地形主要特征的方法: ①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② 地势起伏状况 ③ 主要地形类型 三合作交流
1、指导学生通过看图和资料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
2、欧洲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及分布 ②地势特征 ③地势起伏状况 ④平均海拔 ⑤特色地形及其表现
3、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一是平原分布广 二是地势低平三是冰川地形分布广泛 四南北高东西低 四成果展示
每一个小组对欧洲地形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点拨。五拓展延伸
亚洲欧洲地形世界之最
亚洲和欧洲 4 一设情激趣
同学们这二两天天气怎么样?由天气导入当地的气候,然后讲解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二自主探究
亚洲的气候特征: 亚洲的气候特征:
(一)气候复杂多样
1、经纬度位置的影响: 亚洲纬度位置大致在南纬 10°至北纬 80°之间,跨了寒、温、热三带,故亚洲具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除了没有温带海洋性 气候,为什么没有?
2、海陆位置:亚洲三面临海,西临欧洲,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距 海远气候干旱。
3、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地形起伏大,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二)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
(1)复习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2)衡量气候的主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南北温差大,沿海和内陆干湿差异悬 殊。正是亚洲各地气温、降水的显著差异说明了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
(3)显示亚洲的雨极乞拉朋齐、沙漠降水的差异。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大陆性特征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让学生感受我们当地夏、冬季风的流向。
(2)出示冬季风图,并且列表归纳冬季风的特点: 项目 冬季风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寒冷干燥 对气候的影响 低温少雨 蒙古、西伯利 西北、东北 亚(3)出示夏季风图和夏季风比较表,让学生归纳夏季风的特点。
三合作交流
1、欧洲的气候特征 出示下列提纲,指导学生归纳欧洲气候特征。(1)以 性特征显著。
(2)气候、气候分布典型。(3)带气候类型为主。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对欧洲气候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点拨补充。五拓展延伸
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形成与亚洲欧洲地形的关系
亚洲和欧洲 5 一设情激趣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的水量受 什么影响。那么我们亚洲河流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亚洲和欧洲的 河流特征。二自主探究 亚洲的河流特征
1、亚洲河网分布主要两大特点:
2、说明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差异。
3.分组比赛:第一、二组:找出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第三、四组:找出亚洲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第五、六组:找出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第七、八组:找出亚洲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欧洲河流的特点
1、欧洲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欧洲河流的特点 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的特点 三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内容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由小组记录员进行总结。四成果展示
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教师点拨 五拓展延伸 收集亚洲欧洲河流和人口的世界之最
第五篇: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亚洲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具】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抢答: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第一节 自然环境)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地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
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
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
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副板书]:在哪里——地理位置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1.读教材图《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教材图《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副板书]
①最北:81°N;最南:11°3′S;
②最东:169°40′W;最西:26°3′E
3.读教材图《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的范围》,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启发引导]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教材图《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
(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板书]:
一、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
(视频链接:亚洲的自然环境)
[活动]:
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教材图《亚洲的范围》)
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2.读教材图《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3.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6个区域。
读教材图《亚洲地理分区》,结合教材图《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
① 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②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③ 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④ 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⑤ 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⑥ 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承转]:老师去家访,在确认了同学的家庭住址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了,首先家里有什么呢?比如家里有几间房,院里有几口井,门前有几棵树——这叫自然情况;而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工作,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如何——这叫人文情况。
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也通常也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
[副板书]:有什么——地形、河流(就先说说地形和河流)(动画链接:亚洲的地形 亚洲的河流)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活动]:
结合读教材图《亚洲的地形》和《死海》阅读材料(视频链接:死海),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书记员纪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提问]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
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板书]
二、地形复杂,山河壮阔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活动]:学生指图回答亚洲不同流向的河流,注入的海洋。
[板书]: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全课小结]: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渐弱——结束课。
[板书]:
一、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大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
二、地形复杂,山河壮阔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 全课小结 ]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渐弱——结束课。【板书设计】
一、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大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
二、地形复杂,山河壮阔、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