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等。教学流程:
一、铺垫引入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64×7+64× 3=64○(□+□)
25×(3+4)=□○□○□○□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2.谈话:这节课我们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32×102=
元
(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实际付出的钱要比8200元多,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了吗?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3)谈话: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人板演。(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便?
(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你能接着算下去吗?
× 102
=32×(100+2)
=32×□+32×□ = =
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
(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教学补充题:买8件上衣和8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1)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8+45× 8
(2)提问: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你打算怎样书写计算过程?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各自计算,指名板演。提问:第一步进行算式变形的依据是什么?你觉得哪一步计算简便?
3.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4×12
学生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4.小结。
提问:什么样的式题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各小组讨论。
三、巩固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5题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的第2行,第5,6题(提示:最好是列成运算简便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课后做第57页的思考题。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深入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第二篇:b5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厉庄镇中心小学
李世宝
思路设计:
这部分内容教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例题教学一个数乘两个数和的简便计算,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先估计,再算出结果,并进一步引导用简便方法计算。这里的估计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把102件看做100件进行估算,实际结果一定大于估算的结果,因为100件的钱数再加上2件的钱数才是实际的钱数。再通过口算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比较,发现口算方法比笔算简便,因而教材引导学生按口算思路列出算式,并让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过程比较自然,而提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则能使学生明确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试一试”让学生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学习求两积之和题目的简便计算的方法,更全面地掌握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思路。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
1、出示题目,让学生鼓励做题,然后指名口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27×6+27×4=27○(□+□)25×(2+4)=□○□○□○□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两个等式,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2、谈话:这节课我们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评:复习乘法分配律的特点,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好准备。促进了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花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32×102=_____元
(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件看做100件,32×100=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 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多少钱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评:估算的过程已经蕴涵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思路。](3)谈话: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
(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那种算法简便?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2个数,于是写成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你能接着算下去吗?
32×102 =32×(100+2)=32×□+32×□ = = 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
谈话: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回顾这个过程,谁来说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说,先怎么办?再怎么办?这样的计算根据是什么?(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8×202 73×101 302×15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任意做1—3题,共同订正。
[评:在估算后接着教学口算,衔接更自然些。口算与笔算的比较,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学习简便算法的心理需要。简便运算过程中的等式变形是学习的难点,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做题后又引导学生反思过程都是必要的。及时让学生做有利于学生形成技能。]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 46×12+54×12 学生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3、小结。
提问:什么样的式题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各小组讨论。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填空,再让学生交流各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行。
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提问:你是怎样发现这三道题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口算第1题,学生说口算过程。
提问:你能说说这里是怎么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另外两题是怎样用乘法分配律。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提问:你觉得这两题这样计算简便在什么地方?你时怎样发现它们适合简便方法计算的?
[评:练习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适合简便运算的题目的特点,并注重比较和辨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析,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新知]
四、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过程层次清晰,过度自然。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始终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有以下几点:
1、充分体现了学习学习的主体地位。整节课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讨论、交流,发现适合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探索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律的运用,避免了计算教学的枯燥,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设计
土门关小学
李增奎
四年级三班
2013.4.2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P56-5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体验简便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教学情境挂图
设计理念:在比较中体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简便,体验运算律的应用是广泛而经常的,培养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学引入
1.出示习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在空白处填上运算符号。
64×7+64×3=64(+)
25×(3+4)=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
2.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独立填表。
学生口答。3.出示目标
二、展示交流
强化训练
1.教学例题
(1)出示挂图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怎样列式?
板书:32×102=
(2)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吗?
(3)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算一下。
指名板演。
(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哪一种算法简便呢?你能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写下来吗?
教师板书:
32×102
=32×(100+2)=32×100+32×2 =3200+64 =3264
提问:谁来说一说先怎么办?再怎么办?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5)用简便方法计算。
28×301
76×101
402×25 2.教学“试一试” 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 展示学生的答案,集体评议。3.小结
什么样的式题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集体评讲:
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学生口算,指名回答。
买100件要3200元,买2件要64元,一共用3264元。独自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说算式。指名口答。
独立练习,集体评讲。学生独立尝试练习。小组讨论,全班总结。
三、组织练习
应用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一排 展示答案,共同评议。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做做第5题 5.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空,再交流想法。各自做题。
指名说说口算过程。独立练习,集体评讲。
四、全课总结 自我评价
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怎样呢? 指名回答,自我评价。
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二题的第二排,第四题 家庭作业:完成思考题
第四篇: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2、在具体运算中,让学生了解感受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3、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知道图里是哪里的场景吗?你对这里了解多少?
(出示信息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课题)
学生提问,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二、合作探索
1、乘法结合律
师: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这个问题好吗? 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师板书不同算法。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观察发言,归纳得出: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都相同,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等。
师: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规律?(学生猜想)我们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
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猜想。全班交流。
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个规律跟以前我们所学的哪条定律相似?你能给这条新定律起个名字吗?
学生发言。师总结板书: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让交流的学生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2、乘法交换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大胆地猜测一下,乘法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 学生发言:可能乘法也有交换律。
师:让我们小组合作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学生合作验证,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出这个定律。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时,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2、自主练习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连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式子中不仅应用了乘法交换律也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3、自主练习第六题。先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例子,把表格填完整,交流后启发学生再举些例子加强体验。在学生改写用字母表示的除法式子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因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的关系。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四、评价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在小组里跟其他同学说一说。
板书设计:济南长途汽车站 36×640×7 36×(640×7)=23040×7 =36×4480 =161280(人)=161280(人)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感受数学规律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归纳理解能力及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习题图。复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简便计算: 282+47+153+18 895-103 395-(72+95)144-98+56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生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二、合作探索
师: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那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是
否能使计算简便呢?让我们试一试好吗?
出示:125×7×8,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师有选择地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想法或发现?
学生发言交流:先算125和8相乘,会使计算简便。
师:这种算法运用到了什么规律?现在你觉得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否会让计算简便呢?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三题。
先指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算式怎样算起来比较简便。对于15×12×25这道题,我们可以怎么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交流。
2、自主练习第四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深入理解题意,并进行交流并列式计算。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习惯。
3、第五题,学生先观察图,理解题意,相互交流对题意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来回”的含义。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交流一下算法。
4、第七题。出示四组算式。师:这些算式跷跷板哪边“轻”哪边“重”?为什么?(两边的算式得数一样)那你能发现每一组算式间的关系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全班交流。发现规律:一个数边疆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
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学生独立计算第(2)题,订正时,指生交流算法。
5、第八题,学生独立完成,师限时,请做的快的学生交流经验和做法。
6、第九题,先让生读题,观察题图,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根据各自的选择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
向学生渗透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四、拓展提高
“聪明小屋”,先让学生观察题图,弄清题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试着填出图形。做完,师引导学生找出填写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
五、评价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生活有什么意义?你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表现满意吗?
四、巩固练习
1、是不是所有的乘法都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呢? 出示:能简算的打“√”,并说出简算的第一步。
25×34×4()8×36×125()43×25×9(35×64()24×125()36×25(小结: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简算。
2、作业: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195×4 125×17×8 13×25×4 125×56 72×125 *25×125×4×9×8 *25×48×5))
第五篇: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题: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感受数学规律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归纳理解能力及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习题图。复习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简便计算:
282+47+153+18
895-10
3395-(72+95)
144-98+56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生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二、合作探索
师: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那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是
否能使计算简便呢?让我们试一试好吗?
出示:125×7×8,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师有选择地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想法或发现?
学生发言交流:先算125和8相乘,会使计算简便。
师:这种算法运用到了什么规律?现在你觉得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否会让计算简便呢?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三题。
先指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算式怎样算起来比较简便。对于15×12×25这道题,我们可以怎么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交流。
2、自主练习第四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深入理解题意,并进行交流并列式计算。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习惯。
3、第五题,学生先观察图,理解题意,相互交流对题意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来回”的含义。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交流一下算法。
4、第七题。出示四组算式。师:这些算式跷跷板哪边“轻”哪边“重”?为什么?(两边的算式得数一样)那你能发现每一组算式间的关系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全班交流。发现规律:一个数边疆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
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学生独立计算第(2)题,订正时,指生交流算法。
5、第八题,学生独立完成,师限时,请做的快的学生交流经验和做法。
6、第九题,先让生读题,观察题图,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根据各自的选择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
向学生渗透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四、拓展提高
“聪明小屋”,先让学生观察题图,弄清题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试着填出图形。做完,师引导学生找出填写规律。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
五、评价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生活有什么意义?你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表现满意吗?
六、作业:21页4、5 课后反思:乘法简算较加法略为难些,特别是15×12×25这样的类型题,要先分解12=3×4,后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学生掌握起来较难,教学时不要浮躁,慢慢引导,这也是难点。培养学生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归纳理解能力及求异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