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8:0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

第一篇: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2)文字的作用、意义(3)史学典籍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5)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7)不同区域的文化(8)各民族文化 ◇理解: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

(5)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6)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7)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分析

(2)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原因

(3)联系我国各地实际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2)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二、【课程标准】:

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三、【整体感知】:

四、【相关知识】:

(1)回顾以前历史课中所学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部分内容。(2)回顾地理课本中我国不同民族和区域的特点。

五、【方法点津】:

(2)考察或参观有关的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3)通过搜集或演示各民族的不同语言、文字、风俗等资料,深入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反映着各自的历史、地缘因素,深入理解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种文化心理、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的认识,姓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六、【课文导语】: 七:【新课教学】:

一、【课程标准】:

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新课教学】: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见下表)发展时期殷周 时期春秋战

国时期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明清 文化思想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 思想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 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泛吸收外域文化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正式形成进入气势恢宏的全胜时代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课堂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扫证吗? ◇探究提示: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我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环绕球14圈后,于16日6时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成人航天术的国家。人航天技术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巨型航天工程,我国航天事业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它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都是由我国创造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得以实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风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辉煌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

◇点拨:“文化名人”介绍我国儒学宗师孔子的生平,主要评析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影响。

◇课堂练习:

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及其每一时期的特点。在中华文化发辰吏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泰朝,它统一了多民族文化.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相比以前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而言.是时代文化的飞跃。故选b。其他三项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不是题干的所指,故不选。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课堂练习:

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是从发展结果看,其他文明从发展结果看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被融合,只有中华文明菥火相传,传承至今,故选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1)、汉字 ①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 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点拨:“相关链接”描述了我回汉字的发展过程。方言、民族的多样化与汉字的统一性,深刻表述了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民族凝聚力中的巨大作用。(2)史书典籍。①意义: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原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③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 ◇点拨:“相关链接”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吏书其籍.我固的史书其籍种类多、规模大、存留丰富、影响深远,记戴传承中隼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课堂练习:(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箸。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课堂练习: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包客性的相关知识。其中②明显错误.故选d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课堂探究:(1)忆一亿,17、18世纪的地界发生哪些变化?(2)查一查,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3)想一想,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是什么父系? ◇探究提示:(1)①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 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④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④以中因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浙渐稿失。⑤西学大量传入中田,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晨,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②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国家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课堂练习:

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④洋务运动出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衰微的原因,故①②正确。③④恰相反,维新运动有助于思想进步,洋务运动有助于国家强大。故选a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本知识点教材从三方面分析论证:第一层论证了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重要因素;第二层论证在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曲折探索中得到的结论;第三层论证了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崭新一页。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注意:

在近代中国•中国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相勾结,使中固沦为半殖民地丰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强之路。事实证明: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注定要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也不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进行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才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框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课程标准】:

二、【新课教学】: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课堂探究:参考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可否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出描述?(2)对世界的贡献: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传播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中国三大发明先后西传,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改造旧社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点拨:相关健接说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内容博大,语言雅俗共赏,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皮影戏也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反映中华民族丰富创造力。◇课堂练习:

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b.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 d.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

答案:d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材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科学技术这一知识点。第一层从科学技术与民族文明的关系分析;第二层分析了巾国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和意义。证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点拨:“相关链接”说明我国科学技术在古代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

◇课堂探究: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学们交流共享。

◇探究提示: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它们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从此,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创造出众多让世界发生巨变的成果。◇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答案:d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这里讲述了我国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绚烂多彩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1、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

教材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分析了区域文化的成因,其次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最后分析其具体表现。(1)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具体表现: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点拨:“相关链接”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不同,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受自然条件和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影响较大。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博大的特征。

◇课堂探究:(1)你能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吗?(2)如果把这些文化与你的家乡文化相比较,你还会发现什么新的特点吗? ◇探究提示:(1)说明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

(2)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课堂练习:

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确的有()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答案:a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我国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例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是古代的汉族、鲜卑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

(2)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例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为三大英雄史诗。

◇注意: 民族文化深深地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面貌,通过一定的物质展现,可以表现在建筑、民族文学、舞蹈、习俗、信仰、衣着等方方面面。◇点拨:“相关链接”中提到的《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郝英雄史诗。史诗的篇幸结构、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具有蒙古族说唱艺术的特点。从民族文学角度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色彩。

◇课堂探究:(1)你还知道哪蝗少数民族舞蹈?它们务有什么特点?(2)你能列举一些少数民族的著名曲目及演奏的乐器吗? ◇探究提示:(1)x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活,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北疆以伊犁为代表,它的赛乃姆舞蹈,吸收了一些其他民族的舞蹈成分,动作潇洒豪放,轻快利落,不时出现戛然静止和幽默风趣的小动作;东疆以哈密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音乐比较缓陧,节奏中保留了不常见的节拍,它的舞蹈动作稳重,手腕的变化不大,基本是半握拳式,在头上左右摆动,单步较多。由于各地区的赛乃姆风格特点不同,所以群众习惯在赛乃姆前面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如喀什赛乃姆、伊犁赛乃姆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2)蒙古族音乐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马头琴,代表曲目《马头琴》。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八十二部大曲》,是维吾尔民间音乐向套曲形式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维吾尔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古典叙咏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乐曲和器乐曲340多首,长期流传于南北疆各地。维吾尔族的古老乐器是弹布尔,主要曲目为《乌扎勒》。哈萨克族著名的《玛依拉)?我的花儿》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2.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此知识点教材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分析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第二,分析了民族文化的地位;第兰,分析r民族文化之问的关系;第四,总结其意义。(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义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儿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点拨:“教材插图”说明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既有本民族的色彩,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我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博大、深厚。◇课堂练习: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义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尤认同感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答案:b ◇本课小结:

2.把握本课主干知识,构建知识大树,系统掌握全课内容,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篇:我爱我的祖国作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源远流长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孔孟给我们礼的教育,老子给予我们道德的追求,司马迁给我们历史的寻索。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谐的文化思想,如孔子关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中和”主张,《礼记·礼运》中关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的主张,以及孔子“小国寡民”的思想等等。应当说,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这些关于和谐文化思想是极其宝贵的,构成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去年5.12汶川地震中可看到,受灾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全国救援人员的英勇与奉献无不体现出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2008年成功举办的奥运会在世界历史上留下璀璨的足迹,中国健儿们为祖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世界为这个礼仪之邦所折服;在今年全球都紧张的金融危机下,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值此艰难时刻,关键是鼓起勇气和信心,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率,尽量减轻对国内的冲击;甲型H1N1流感病毒今年在全世界迅速蔓延,成为世人一大重点关注问题,中国能快速有效地控制住疫情,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主动及时监测、隔离,保障了人民的安全。

五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意志、智慧品质创建了自己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经久不衰,这座历史宝库五彩缤纷。只要细细地寻觅,那种浓浓的中国文化会不断陶醉感染你,使你旷然神怡。所以,作为一名中国学生,需要经历中国文化熏陶,胸怀大志,为祖国的繁荣,努力学习。

第三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教学设计

政治组

马艳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

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

调查法、访问法、探究法、讲授法、实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关于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这个一个材料:

辜鸿铭是现代中国的怪才,他生在南洋,婚在东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 他精通英、法、德、希腊等九种语言,十分了解西方文化.当时的西洋人声称: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他用英文骂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用德文嘲笑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在美国报纸上说美国人没什么文化,只有爱伦坡的一首诗,但他特别称道自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从中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今天我们从纵向上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进行新课

教师:要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特征,就必须和其它的文化对比来看。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五千年前,在古代和中华文化一样辉煌的还有哪些文化?

学生: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

教师:加上中国。就是我们讲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作为文明古国,有哪些辉煌的文化呢。有请三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他们查找的资料。

学生展示(学生自做的ppt)

教师: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三位同学。这么辉煌的文化现在还在吗? 学生:

教师:古巴比伦王国被波斯人攻灭,文化消失;古印度文化被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面目全非。那我们的中国文化呢?有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他查找的资料。

学生展示(PPT)殷周有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甲骨文;春秋战国著名诗篇有《诗经》与《离骚》;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秦陵兵马俑、修筑长城;汉代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张衡的地动仪,表明中国的科技水平走在世界前列;高亢充满青春气息的圣唐之音:京杭大运河;龙门石窟;敦煌壁画;唐诗歌、书法艺术,这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近5万首;唐朝发明了火药;理学、宋词、元曲、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宋代航海已普遍使用指南针;故宫、明清小说、民间绘画。

教师:从思想的角度再补充中华文化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我们的中华文化(注意每个朝代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殷周(早期)──春秋战国(初步形成)──秦朝(促进)──汉朝(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清(面临冲击)

师生共同:

龙腾东方──春秋景色──战国风云──秦汉气象──隋唐情韵──两宋文章──元明清遗风,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

教师: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之一:“和”。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给世界介绍“和”。我们想表达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概括:

1、和,首先就承认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下,各种事物要共同存在和发展,这体现了一种宽大的胸怀和包容性,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2、和,体现在各国家、各民族之间就成了“和平”。各国家、各民族在和平、友谊、平等的环境下不断追求和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这正是奥运会的主要宗旨之一,3、和,这也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内容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

教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和文化的内涵以及它悠久历史的?

生可能答:看书(看什么书?历史书,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看无字天书吗?有文字的;老师教的;看电视获得,历史剧根据什么来拍摄的?历史资料;大量的学术著作、文化作品等,凝成了一部特殊的历史教材。)

引导到汉字和史书典籍

教师: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见证之一:汉字(板书)

教师:大家来猜猜看。(多媒体展示:“龙”字)教师:有哪些字体?

生: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教师:不管汉字的字体如何改变,始终保持着方方正正的特色,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横、竖、撇、捺、点,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艺术,在世界各种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把字的书写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中国书法)。但是,教师:汉字对于文化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综合探究:余光中关于汉字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的观点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与苦难,也为我们留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

教师:你知道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生:《史记》、《春秋》、《论语》、《汉书》、《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续汉书》、《竹书纪年》、《后汉书》„„

教师:猜猜看 教师:史书多不多?(多!)不胜枚举。

还有《二十四史》,像《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跨越了三千多年。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教师:可见,我们的史书典籍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规模大,存留丰,为世界所仅有。教师:我们为什么能编撰这么多的史书?

生:相传我国夏商时期就设置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了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师: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你最愿意回到哪个朝代?最不愿意回到哪个朝代?请给出你的理由。访问学生(略)。

教师:视频(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们的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物馆里;3万多件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我们3000人参与纂修,前后历时三年的《永乐大典》问世以后,正本去向不明;美国的博物馆收藏着艺术品中最珍贵的《乾隆皇帝和11位妃子肖像》;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教师: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略

教师: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如此的灿烂辉煌,为什么近代遭遇了这样的命运? 探究: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衰微?

生: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因与外因,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结论: 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微

教师:我们古代文化灿烂辉煌;近代文化逐渐衰微,历史的车轮又转过了100多年,那么在今天,在当代我们中华文化在繁华与衰弱的起伏之间又将何去何从呢?

教师:当前文化现象中让人欣喜的和令人担忧的有哪些? 喜的: 剪纸艺术

中国功夫和中华美食已成为西方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国学受重视 忧虑:

外来文化的撞击主要是身边感受到强健的欧美风、韩日风。日本文化:日本的动漫。

韩国文化:韩剧如《可爱的四兄弟》。

美国文化:好来坞大片如《功夫熊猫》、《花木兰》。传统节日的淡漠:

传统文化的丢失:汉语在国内流失,人们以说洋话为荣,有人甚至用英语胎教,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薄弱。

教师:展示胡主席剪纸《回娘家》为第二届中国剪纸艺术展而作。中国剪纸目前也正在积极申请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胡主席百忙中作这么一幅作品,让我们感到欣慰,感觉到了国家领导人对文化复兴的重视.

教师:面对当前的文化现状,我们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使之能够源远流长?参考思路: 1.如何保护、传承、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 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冲击?

3.“国弱则文化弱”,复兴文化最根本因素是什么? 4.我们学生可以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些什么? 同学们从各个角度阐述如何复兴中华文化(略)教师总结:(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只有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教师:基辛格三次参观兵马俑后说:“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光辉的未来”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中华文化的腾飞,我相信中华文明的千古圣火,将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我们将用我们情感、智慧中特有的创造力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古老中华文化的辉煌,经历了近代的衰微„„从发展的历程看,有辉煌也有苦难,历经沧桑,但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到现在而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基本特征之一),有汉字和史书典籍为见证。

板书

中国古代的辉煌历程

汉字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见证

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史书典籍

第四篇:中国文化教案

第五章

提高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走出去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及其影响力,培养他们对中华的感情。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文化“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培养他们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2、文化产业化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璀璨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的概况

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中华文化走出去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三、文化”走出去”取得的成绩

四、文化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五、思考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况

(一)中华文化的概况

(结合视频资料和图片,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曾有学者说: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中华文化不仅历史久远,更是丰富多彩。那首先让我感受下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坐的一些同学,在过去或者和现在某个时刻和我一样,曾经疯狂地迷念美国大片,曾是日韩文化的发烧友,当我们在迷念一些外来文化时,我们中华文化在国外又将是怎么样的一片天

(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通过介绍孔子学院在国外的设立情况和中法、中意文化年)

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09年10月,已在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仅承担汉语教学,还通过各种讲座、开放日的活动,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有所了解。孔夫子不仅掀起了一股学汉语的热潮,还引起了“中国文化烧”。

(三)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受关注度增长的原因分析(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1.经济因素: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受关注度空前增长。这既是“硬实力”所带来的支撑引起的关注的扩展,中国30年来的发展已经使中国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演变和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中国的作用举世瞩目,我们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是充满活力和梦想的,也是具有吸引力的,这种吸引力当然来自经济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全球性机遇和可能性,也来自于 由此产生的人们对于中国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的强烈兴趣。

2.政治因素: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调整中的作用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政治基础。中华文化能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广泛的认同基础,与中国在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次,中国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再次,中国与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具有相似性。学习中国经验正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3.价值因素:“和”的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价值基础。冷战结束以后,追求世界的和平共处、追求世界的和平发展正成为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追求和谐的特点,造就了中华文化非侵略性的特点。而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和平理念,也吸引了世人。

二、中华文化要走出去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会加速影响和融合。在此意义上说,文化也存在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全世界的各种文化都不能再孤立地发展。此外,“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民族生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这两方面都要求就要求我们的文化要走出去,走出亚洲,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渊源

“走出去”首先是在经济领域提出的一个战略,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党的十四大。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对外贸易多元化”、“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等就是“走出去”战略的核心概念。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此次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会加速影响和融合。在此意义上说,文化也存在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全世界的各种文化都不能再孤立地发展。因而文化的重要作用被一再强调,“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而在经济领域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不久,文化领域也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2002年7月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现代传播方式,树立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把我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2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收力和感召力。”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

2005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加快实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此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强调:“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有: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随后,文化部出台《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未来五至十年中,推动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这一战略是由我国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2009年8月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对会议作出的批示中强调,要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指出,要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思路、途径、办法,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温家宝在201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午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塑造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宣传是以文化为载体,在对外交流中宣传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其主要目的是树立中国对外开放形象、爱好和平的形象、文明进步的形象、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形象和改革创新的形象。

对外文化交流。主要是指以政府为行为主体的文化外交。对外文化交流包括双边交流和多边交流,它以文化柔性的力量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巩固友谊。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文化贸易。强大的对外文化贸易在体现经济利益的同时,更是一个国家文化崛起的象征。通过出口体现本民族特色和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主渠道,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乃至形成文化跨国公司是拓展文化贸易的关键。对外文化贸易是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经济基础和最终体现

(三)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的成绩

成绩:

中国的文化传播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受关注度空前增长。这既是“硬实力”所带来的支撑引起的关注的扩展,又是多年来艰苦努力所获得的成果。应该客观地看到,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播已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关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上升其实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条件。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

2009 年7 月,天创公司以办公房产抵押贷款700 万人民币,使《功夫传奇》成功进入英国伦敦大剧院连续商演27 场,就是这一模式(是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外方合资合作的模式,即双方投资、共担风险、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我方以收取版权费并按投资比例分享亏盈)。

2009 年底,天创公司以合适的价位,在美国第三大演艺中心、年游客达700 多万人次的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市购买了“白宫剧院”,这是中国文化企业首次成功收购美国剧场。这种模式相当于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图书版权输出国外的项目数量,2007 年为90 项,2008 年为130 项,2009 年为172 项。版权中国的版权贸易进出口比从最初大于1 比4,到2009 年缩小到1 比3.4。输出的越来越多,引进的在逐步缩小。在版权输出过程中,注重打造明星产品,以重点项目带动走出去战略。如中华书局《于丹〈论语〉心得》以英文版预付款10 万英镑创中文图书纪录。从2007年版权输出开始,目前已累计输出26 个语种,2009 年实现同比增长10%。

今年三月份,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2009我国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情况根据调查统计,2009年我国影视节目出口总时长约10617.2小时,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金额约达8613.2万美元,其中影视节目出口5898万美元,影视服务出口(包括电视节目境外落地、播出、对外工程、劳务承包、影视器材出口等)2715.2万美元。2009年,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全国影视节目出口额逆势大幅上扬,比2008年增长了44.2%。其中,动画片出口3056.6万美元,占出口总金额的51.9%;电视剧(含电视电影)出口2004.8万美元,占34%;纪录片、综艺专题类节目出口美836.6万元,占14.2%。动画片出口增速明显加快,比2008年增长了150%,首次超过电视剧等节目类型,在影视节目出口中占据最大比重。

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方面的运作已有相当成效。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10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都凸显了中国在发展和崛起过程中的文化魅力。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的活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

(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冷静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快速增长的经济“硬实力”还远不成比例。与一些有深厚积累和成熟运作经验的国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还不丰富,路径和方法还显得不够成熟。无论在文化方面的全球性议题和议程的设置,还是在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和理解方面,或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扩展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已经受到全球瞩目的时刻,更加关切文化“走出去”战略和策略。我们今天需要从多方面创造一个“魅力中国”,让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在多方面对世界产生影响。

问题是多方面的,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其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1.中国高端的价值观传播尚存在不少跨文化的困难。

中华文化所具有的诸多重要价值尚不能为全球所普遍认知。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在价值观方面的贡献尚不能为世界所充分了解。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具有高度普遍意义的价值还没有充分展开。(中药与西药的理解、什么是“气“)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发展中所展现的自强不息、追求和谐的努力还需要被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外华人对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作出的贡献也需要世界更加深入的认知。因此,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持续介绍和传播,对于中国当前发展所创造的新的文化经验的总结和展示,正是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这些都需要需要从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文化遗产的推介等方面持续努力。(创新)

2.对我国大众文化的重视度不够。

在中国文化“软力量”与中国经济体现的巨大影响力还不匹配的时候,在我们期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介绍传统文化精华和推展经典艺术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我们对于自己大众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营造丝毫不能忽视。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一个前所未有的“魅力中国”。4 30多年来,中国的大众文化一直在高速成长,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文化空间。今天看来,大众文化在全球性的文化进程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日本的动漫、美国的影视走平民化的道路)这同时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在于“高端”的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推广,在于核心价值的展开,但同时大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实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通过大众文化,人们可以领略一个民族当下的现实和来自当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之所在;通过大众文化,人们可以感受一个社会和其他社会直接沟通和对话的可能。一个国家的形象既来自其高端的精英文化,又在相当程度上来自被视为低端的大众文化。高雅文化的跨文化理解往往对于其他文化中的人来说更加困难,而大众文化的鲜活和直接往往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健康、乐观和充满活力的形象。(阳春白雪、下李巴人)

对于全球来说,中国的发展其实正是世界的机会。这个新的形象一方面需要对我们经典文化的时时弘扬和推介,对中国基本价值观的坚持和弘扬,另一方面也同样需要中国大众文化新的全球性的展开。我们往往一谈起文化“走出去”,就仅仅想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却往往忽略我们现实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其实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它所展开的积极面也可以被世界所接受和喜爱。打造“魅力中国”,既要吸引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兴趣的人们,也要吸引对于中国的大众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文化中国”不仅包含“传统文化中国”和“精英文化中国”,而且包括“大众文化中国”。当然,对于大众文化的消极性和低俗化的关切和警觉也是我们的责任。

(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巨大优势

虽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实践中有诸多问题存在,但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良好的发展背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准备了充分条件。党的十六大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任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制定、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举措都充分表明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是拥有巨大的潜在国内市场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需求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将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拉力。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旅游观光类、文物珍宝类、民俗风情与宗教类、民族表演艺术类等。

再次是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海外华人总量接近8000万人,他们对中国文化都保持着一定的认同感。海外华人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将带动非华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另外海外华人既了解国外文化市场的特点,又与国内保持着联系,可以通过他们建立与外国市场的联系以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

(五)对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上世纪发生的多次重大经济危机,都带来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30年代大萧条时期,造就了迪士尼和好莱坞;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受到打击最大,偏偏日本的动漫王国形成;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韩流”风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口红效益”,刚刚经历的金融危机,能否在世界上刮中国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我们能都给世人带去一些有创意的文化产业。

1.文化产业的内涵

那到底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 5 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 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 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同时,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中华中华要走出去,离不开文化产业化。离不开文化企业,我们文化产业走出时,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让我们来看下面的评论?

思考题:我国现有的文化体制存在的哪些弊端?

补充材料:

“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口红效应”只是眼下众多消费心态中的一种,为文化产品的走红创造了一定的可能。对文化娱乐消费品来说,除了“口红效应”,“内容为王、服务至上”才是始终不变的铁律。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活压力 6 会增加,沉重的生活总是需要轻松的东西来让自己放松一下,所以电影等娱乐市场消费不是很贵的生意会比较好些。

韩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流行的是鲜艳的色彩,并且短小和夸张的款式订单多;日本现在的服装销量很低,但是修鞋补衣服的铺子生意却前所未有的火。眼下格仔铺,这种新型的销售和购物模式吸引了很多时尚新潮一族,最早源于日本一些卖二手商品的店铺,很快在香港、澳门、国内的沿海地区“旋风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格仔铺”,开得非常火爆。正是“口红效应”的作用表现。

在中国国内,“口红效应”一词的走红,源自中国电影行业的一场讨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那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还让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有人因此认为,中国电影也可借“口红效应”,找到一次逆境上扬的机会。同时也有学者指出,由电影借“口红效应”推广开去,其他文化娱乐产业也可以从“口红效应”中获益。

美国电影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正是好莱坞的腾飞期,而2008年的经济衰退也都伴随着电影票房的攀升。12月公映的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首周票房就超过了8000万元。12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透露,2008年主流院线票房已经超过了40亿,比去年增长30%。其中,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数量也历史性地超过了好莱坞大片,预计将达到9部之多。和几年前一些偏冷门的类型题材的电影在市场上没有生存空间不同,今天的观众走进影院,既能看到传统功夫片《叶问》,也可以选择结合了艺术和商业的《梅兰芳》以及《爱呼2》、《桃花运》等影片。观众审美需要不断增加,电影创作也应以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产品结构来支撑市场。也许这正是“口红效应”在中国的一种反映。

第五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

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

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1980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

一、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

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今天我们还是要读经典著作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对于今天所处的时代,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我认为不应当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 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四、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经济与文化:文化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拿文化来卖钱,以文化为由头、媒介或手段去创造经济价值。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地或被动地作用于经济。特定的国民心理积淀、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民族风习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换言之,经济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接受来自“背景”的力量。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著作中,讨论了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儒教、道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阐述的实际上就是作为经济活动背景的文化因素。

第二阶段,文化作为手段主动地作用于经济,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一种出于直接经济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企业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权限内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移植、嫁接、推行适合本企业目标和特点的文化因素,即强化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引入外生变量,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从而激励、凝聚职工,提高劳 动生产率。而商业文化,就其狭义而言,它是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凝结在商品与劳务中的人文价值,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审美观念、情感、哲学、道德精神,继而物化或人格化于商品和劳务之中,并随着商品的交换而让渡给消费者。商业文化是由消费者文化需求对于商品与劳务的反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大大提升了商品满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业文化成了唤起并满足新需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强大力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逐渐弱化了经济发展对文化背景的依赖程度,人们不再拘泥于古今之辩、东西之争,“发展生产力”和“利益最大化”成为其选择和创新的主题。

第三个阶段,经济为文化的繁荣作贡献。当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时,文化便主宰需求。人们不仅看戏、看电影时间多了,逛书店唱卡拉ok的机会多了,而且对商品、服务、环境、管理也萌发了更多的文化诉求。他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文化需求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一切选择的逻辑起点。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而一切财富都凝结为文化价值。因此,以往“为经济而文化”的定势思维必将转换为“为文化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成为人们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的极其重要的满足物。所以,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文化作为经济活动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将文化的繁荣作为最终目标。不仅要整合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还要振兴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地区精神;不但要以文化产品、服务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价值。

所以,当经济活动被理解为文化创造活动时,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圈实际上已演变为文化圈,它们在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在创造人本、审美和科学精神。每个企业都在生成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每幢楼宇都有自己的楼宇文化,它们相互感染、影响,彼此模仿、借鉴,从而形成融企业个性、行业特色和区域风格的经济文化体。

继承与创新: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有的人一提文化资源,就是遗产;一提文化发展,就是保护遗产、开发旅游。如果这样理解文化的话,我们就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终结者和守夜者;我们就不是站在文化的入口处,而是站在文化的出口处。我们津津乐道前人的创造和智慧,但很难给后人留下什么新的文化遗存。所以,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历史观来重新认识。

毫无疑问,优秀的文化资源一定要继承和保护,无论是文物、历史街区,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如艺术、民俗等。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正确理解上,依据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记忆能力,选择相应的继承方式。概而论之,约有三种“继承”:第一种是完整地保留和保护。完整地保存了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与历史的某种联系、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就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第二种是合作,即与古人对话。如果把古人的一切文化作品都理解为完美无缺的精品,那是有悖情理和事实的。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古人的创造可能有瑕疵,他们有可能留下未完成的巨著。因此,今人应“踵其事而增其华”,发挥当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古人共铸文化精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虽然它保存了历史风貌,但它的材质和功能与现代文明相冲突。

我们应当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其功能,使其既延续古典风貌又支持现代生活,并得以不断传承。第三种是创新,即与时代同行。创新不是破坏,而是在科学继承前人创造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建立在与古人对话交流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新的遗产,创新是最高境界的继承。目前,文化创新任重道远,方兴未艾。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经济圈内的文化建设,开发满足现代需求的文化业态,建设反映当代人智慧和水平的文化设施和景观,树立开放兼容的大文化观„„每一项任务都富有挑战性,都是当今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要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教学目标:理解各则语录;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重点: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教学难点: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教学过程 导入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1、儒家经典 《论语》十则

一、“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文]: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孔子认为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二、“为政”篇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 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感文]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的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三、“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不远)。”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

四、“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五、学习孔子有何意义。

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 典。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2、道家经典 《老子》五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

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一、课前预习内容: 1.文言知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hâ)

夫(fú)唯弗居

受国之垢(gîu)

虽有舟舆(yú)B.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D.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子其人其书,自学教材第20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在卷帙浩繁的中国书海当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这本书名叫《老子》或《道德经》。《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

这是一本微妙令人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

道家认为:人不应该与道作斗争,而应该服从道,按照道来办事。积极追求得到权力或积极寻求行使权力,与其说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说是愚昧无知和徒劳无益的。道是不可消灭的,人们在生活中应力求顺道而行。一个道家的学者会指出水是无限柔软的,它驯顺地流向最低点,甚至对最弱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却是不可毁灭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终会被磨掉的。

对个人来说,通常应提倡纯朴和自然,应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为一样。人们不应该寻求改造世界,而应该尊敬世界。对政府来说,稍有消极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规章繁冗,通过更多的法律或严厉施行旧法律,通常会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税赋、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和发动战争,这一切都是与道教哲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 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四)文本内容讲析; 1.一章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2.二章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解读: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 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3.十九章

译文: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解读: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回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

在这章里,“圣”“智”和“绝学”相对,“巧”、“利”相对的是“少私寡欲”,“仁”“义”相对的是“素”“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4.七十八章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解读: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5.八十章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去迁徙。虽然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来。

解读: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服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五)拓展延伸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无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 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强调这些思想,除了告诫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者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在总结世事经验上得出来的,能开启人生的指挥,所谓“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人生态度,承续了不动感情、坚韧冷静的理智状态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目的是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三、课后作业:熟读《<老子>五章》,尤其是要透过字面,把握老子思想的深邃与复杂;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二、了解“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教学过程:

一、春秋笔法

释义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宜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乎”,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日,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

二、内容梗概及文章主旨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按《春秋》的义例,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是因为国君无道,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执掌大权。晋国的太史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让朝中大臣都知道。赵盾对董狐说:“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的罪。”董狐说:“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慨叹自己念着祖国,反自找忧患。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赵盾因史官的纪史原则而受到了弑君的恶名。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本文的主旨: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三、重点: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章叙事的“详而博的特点,(3)材料的富有魅力;情节的曲折,跌宕多姿(4)体会语言的简明,人物的传神。

四、课文赏析:

(一)文学常识简介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3.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重点词语解释

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赋税。以,连词,当译作来。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厨子。过朝,经过朝廷。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没有人继续您进谏了。”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之“在这里做”继“的宾语。

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补过,补救过失。衮,衮袍。这里指君位。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贼之” 患:厌恶。之:代骤谏。贼之:杀赵盾。这里的“之”代赵盾。

8.“晋侯饮(yìn)赵盾酒” 饮:给酒喝。意动用法。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嗾(sǒu):呼唤狗的声音。夫:指示代词。那个。獒(áo):猛犬。10.“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 ——且,连词,一边„„一边。11.“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中的“免之”的解释? ——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13.“赵盾弑其君”中“弑”的解释?

——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三)关于课文的几个问题(难点)

1.《晋灵公不君》一文从哪几个方面集中写出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第二部分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第三部分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2.以儒家的观点如何认识《晋灵公不君》中赵盾这个人物?

——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赵盾对老百姓是其养民也惠了吗?是的!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这不能不说养民是恩惠的。

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3.举例说明本文的材料富有魅力。

——唐人刘知己《史通》评《左传》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清人章学诚也说《左传》“叙事之文其变无穷„„”如本文写晋灵公的荒淫无道,一是写他厚敛以雕墙极度荒淫,一是写他的残暴,有对宫外百姓的“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有对宫内宰夫的“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这样的材料实属“罕闻”,把晋灵公的昏聩、残暴与狰狞彰显而出,表现力极强。

4.举例说明本文的叙事“详而博”。

——本文所叙之事概括说来仅是《春秋》所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但此事之来龙去脉,即赵盾为何弑其君,该不该弑其君,晋灵公又怎样被弑,究竟是不是赵盾所弑等等,仅凭此一句很难弄得明白。本文细细道来,讲述得明明白白,让读者知晓了事情的全过程。这是其“详”;文中不仅叙述了晋灵公的种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叙述了赵盾与士季进谏的经过,讲了晋灵公如何遣使鉏麑暗杀赵盾以及借宴请之机谋杀赵盾,还叙述了赵盾因何背负弑君之名等等。这是其“博”。一“详”一“博”,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现了出来。5.举例说明本文情节曲折,跌宕多姿的艺术特色。——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其中士季与赵盾商议进谏所预示的危险,鉏麑行刺一段对鉏麑心理矛盾的刻画,提弥明搏獒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化莫测,情趣横生之妙。此种曲折踪跌宕,还体现在叙事笔法的灵动上,正如清人文章学家章学诚在《章氏遗书》中所概括的:“盖其为法则有以顺叙者,以逆叙者,以类叙者,以次叙者,以牵连而叙者,断续者,错综叙者,假议论以叙者,夹议论而叙者,先叙后断,先断后叙,且叙且断,以叙作断。预提于前,补缀于后。两事合一,一事合两,对叙插叙,明叙暗叙,颠叙倒叙,回环叙,离合变化,奇正相生,如孙吴用兵,扁仓用药。神妙不测,几于化工。其法莫备于《左氏》。”细读本文,虽不能一一对号,但也要窥其一斑,领略其叙述的笔走龙蛇,变化万千之一了。

(四)分析:熟读全文,试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

2.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里像个国君呢?

3.赵盾身为臣子,他对晋灵公滥杀宰夫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他盛服待朝,“不忘恭敬”。从赵盾对待饿坏了的灵辄来看,又做到了养民也惠了。赵盾的确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4.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才子的形象。灵辄按子道而行,三天没吃饭,都快饿死了,当得到一点吃的,还不忘留下一半带给母亲。这可谓是大孝。

5.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为法受恶,惜也。”这里所说的这个“法”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最后,《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传》号称是解释《春秋》的。《春秋》说赵盾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要“忠之至”,忠到极致才成。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责备他呀!这是名分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确是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观念。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教学重点:

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第一段:经文部分,提出三纲八目。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使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使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2.第二段:解释如何“诚其意”。(1)诚其意:使意念真诚。(2)毋:不要。

(3)恶(wù)恶(â)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îu)味的含义宽泛。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4)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ǎo)色,美女。(5)谦(qiâ):通“慊”,满足。(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7)闲居:即独处。(8)厌然:掩盖的样子。(9)掩:遮掩,掩盖。(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3.第三段: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1)身:程颐认为应为“心”。(2)忿懥(zhì):愤怒。4.第四段: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1)之:对于。辟:偏颇,偏向。(2)哀矜:同情,怜悯。(3)敖,骄傲。惰:怠慢。(4)硕:大,茂盛。

5.第五段:解释“齐家”和“治国”。(1)悌(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2)慈:指父母爱子女。(3)机:作用。(4)偾(fân):败坏。

(5)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6)帅:同“率”,率领,统帅。

(7)桀(jiã):夏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最后一位君主。二人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8)诸:”之于”的合音。

(11)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12)喻:使别人明白。

6.第六段: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2)长长:尊重长辈。

(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4)倍:通“背”,违背。(5)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10)此:乃,才。

四、合作探究

1、“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

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 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教学过程:

一、佛教在中国。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的传入。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定。一般说法有两种:一说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记》。另一说源于“白马驮经”故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翌日问讯群臣,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告之为佛。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明帝为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我国首座佛教寺庙“白马寺”。总之,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间,当在公元1世纪前后。

佛教的发展。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多为社会上层人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佛经大量被翻译,由于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传播越来越广;二是众多寺庙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作为佛教标志性建筑的寺庙的大量兴建是对佛教的一种有力的宣传,而大同云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则是对佛教又一种巧妙的宣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佛教的鼎盛。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得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八宗。

佛教的转折。晚唐、五代至宋,由于历次法难,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会昌法难,又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走向了转折。在这过程中禅宗逐渐取代其他各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为广泛的宗派。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灭南宋而统一天下。虽然 元代以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但汉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耶稣教、摩尼教等也允许存在。元代佛教诸派中,禅宗最为繁荣。

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太平天国时期,对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的态度。清末民国以后,新思想、新文化的兴起以及科学、民主的提倡,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加之国民革命的爆发,致使佛教日逐衰落。

二、禅宗的诞生与六祖慧能的故事。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弟子有慧可,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本宗传承,中国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盖此说虽无史实根据,然为强调六祖以来之禅“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故特重此迦叶付法相承之说

达磨初来中国,谒梁武帝,然不契机,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称壁观婆罗门,神光(慧可)立雪断臂,志求佛法,终得达磨所传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本宗渐盛。道信之下有弘忍、法融二杰。法融之下有智俨、慧方、法持等,此法系以住于金陵牛头山之故,世称牛头禅;以“欲得心净,无心用功”为其要旨。五祖弘忍住蕲州(湖北)黄梅山,阐扬金刚般若经奥旨,门下俊秀辈出,有玉泉神秀、大鉴慧能、嵩山慧安、蒙山道明、资州智侁等。

五祖之门人中,以神秀为第一上首,称“秀上座”。五祖示寂后,神秀于北方振锡,故亦称“北秀”,门下俊秀辈出,被尊为北宗禅之祖。北宗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法运昌隆约一百年,主张以笃践实履之精神修行禅法。神秀之下有嵩山普寂、京兆义福等,传四、五世即告断绝。此外,嵩山慧安开出“老安禅”,资州智侁开出“南侁禅”。大鉴慧能因一偈受五祖印可、传衣钵,继为第六祖。其后避难南方,住韶阳(广东)曹溪,大振禅风,是为南宗禅之祖。以南、北二宗宗风之异,遂有“南顿北渐”之说。慧能之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为著名。其中,荷泽神会开出“荷泽宗”,极力提倡顿悟法门,而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 「你是那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世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了仍随口说﹕「你世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才使弘忍微微吃惊。慧能的回答使弘忍不便回绝,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乾得欢快。当时弘忍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但慧能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只是乾杂事的。神秀是众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给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为他的安全着想,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非要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免得有禅宗的僧人来争夺。慧能来到岭南,渡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在唐高宗年间(676年),在广州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为他剃发,授戒。至此,慧能才算是正式的僧人,在此之前只是「行者」。

慧能得到祖传衣钵后返回广东。为躲藏“物色之者“加害,他在四会一带的猎人中藏匿了整整15年,直到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才公开露面。这年的正月初八,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一天,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了度。后又召集高僧名师为慧能举行了隆重的授戒仪式。次年春,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到南华寺开山传法,前来送行的有一千多人。在南华寺,六祖慧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年。其间,韶州刺史韦璩也常他到城里的开元寺(后更名为大梵寺)讲经。慧能的言行后被其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 法宝坛经》。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行为记录能被称做 “经”,而一个宗派祖言行录也被称做“经”的,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圆寂于家乡新兴县的国恩寺,享年76岁。次年六祖真身迁回曹溪,供奉在灵照塔中。慧能在生前就深得朝迁的恩宠,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曾为“表朕之精诚”,特地遣中书舍人给慧能赐送水晶钵盂,磨衲袈裟、白毡等礼物,其诏书对慧能表达了十分尊崇的心情:“恨不赵陪下位,侧奉聆音,倾求出离之源,高步妙峰之顶。”慧能去世后,更是名位加身。唐宪宗追谥慧能为“大鉴禅师”,宋太宗又加谥为“大鉴真空禅师”,仁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禅师”,最后神宗再加谥为“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文学大家都先后为慧能撰写过长篇碑文,以记述他的事迹。

三、禅宗思想的影响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禅宗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而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以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学受禅宗的影响就很深,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明心见理”正是禅宗“自心是佛”、“本心生万法”、“明心见性”的翻版。又如绘画,从唐宗到明的画坛,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创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禅熏陶的痕迹,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深远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原来的佛家用语,也了人们的惯用语。

本世纪以来,带着东方恬静达观精神的佛禅也走向了西方世界。二次大战以后,禅更在英、德、法、美、等国得到特别的发展。西方接受禅的人,除了宗教团体外,还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希望用禅引导人们顺归人性和自然;也有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把禅作为调节心理和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之一。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禅宗--特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修,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成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家。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或称为佛心宗。

四、佛理小故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很多佛理故事,都是用简单的生活细节来点醒世人

1、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2、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3、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4、悟性如光: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5、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 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6、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7、心境: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8、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

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二、介绍“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 愚忠思想。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

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大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基础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欺骗性宣传和御用文人的粉饰美化,这种专制的统治秩序很少受到质疑,上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下到广大的民众,他们大都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甚至把它视为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天理”。随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萌芽,经历过明清之际社会剧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他们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掀起了一个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的诸要素做了系统的反思与批判,表现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在《原臣》中,他颠覆了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指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

三、结合单元说明,介绍内容。

《贞观政要》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框架之内的治国之术,唐太宗作为一位开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为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四、学生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必假颜色

必藉忠臣

幸诸公数相匡救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实愿罄其狂瞽

纳刍荛

如属文之士

美恶必见 等数人勖之

纂组伤女工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

二、借助注释自读第一段,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三、视学生疑问讲解,然后师提醒学生注意:

1、匡正:纠正

卒令(之)不闻其过

遂(终于)至灭亡

寻:不久 公等:你们 各位

2、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

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3、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4、辩证看待: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

五、自学第二段,方法与前面相似。提醒学生注意:

1、致:得到

数:多次

2、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

3、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六、朗读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不看书翻译句子。

1、至于隋炀帝暴虐„„必须极言谏诤。

2、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二、学习三、四段。

1、朗读后自读。

2、“开火车头”,翻译句子。

3、概括段意。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

3、提醒学生注意字词。

三、朗读五、六段。

四、作业:翻译五、六段。

第四课时

一、学习五、六段。

1、齐读。

2、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有关字词句。

(1)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2)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竟不为停改。

4、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段意:唐太宗强调纳谏的重要性,君臣围绕纳谏的议论。

二、讨论:

1、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2、说说“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或建议”。

三、做课后练习四。

《朱子语类》三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从报纸互联网上看到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的真实报道。这些高官为什么会纷纷落马呢?究其原因是无法抑制的人欲和贪欲将他们变成了魔鬼。那么古人对人欲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子语类》三则,一起来聆听朱老夫子的教诲。

二、作家、作品介绍

1、作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

在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2、《朱子语类》

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三、介绍理学产生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

1、产生时代背景

在宋明理学六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宋明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拔的基础,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明清两代一般士人所读的书籍,如《五经大全》

《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都与朱熹的思想有关。另外,为了维护理学的学术地位,朱熹不但反对不同于儒学的佛学、道教,而且还批判了儒学内部与程朱理学不同的其他学派。经过了朱熹的努力,理学从北宋时期一个普通的学术派别,发展为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但是,在朱熹晚年,由于他卷入了当时的党争,朱熹的学说也被禁为“伪学”。朱熹去世以后,党禁解除,他的思想学说得到统治者认可,在南宋末期以至元、明、清时期,逐渐成为官方认可的正统儒学思想。可以说,理学的整个发展都与朱熹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祖望在《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中从学术史的角度赞扬朱熹,说他“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这是说,朱熹的学问极其广大,极其精微,是宋代以前百代学术思想的总结。当时江西的陆九渊,浙东的叶适,他们的学问虽然也很突出,但与朱熹相比,总是有所偏颇。这个说法虽然是过去学者的评价,多有溢美之词,但朱熹是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的地位非陆九渊、王守仁所可比拟,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承认的。

朱熹的一生,大都是在著述与讲学中度过的。儒家经典《易》《诗》《书》《礼》《春秋》,朱熹都有注释和研究。另外,在历史、文学甚至道教典籍方面,朱熹也有广泛的学术兴趣。在朱熹的所有著述当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和《孟子》并列,并用毕生精力为之注释,据说直至去世前还在修改。朱熹在《四书集注》当中,不重训诂,重在义理,以精炼的文字,阐述了他的理学思想,把《四书》纳入了程朱理学的轨道,如他的门徒李性传所说,这是一部“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之作。此外,朱熹还留有《文集》一百余卷,其中保存了他的一些学术论著、讲义、政治文件、序跋、书信以及诗词等。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讲学时的一些问答,后人分类整理,编为《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这些资料也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依据。

3、发展概况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两亲兄弟,南宋是理学的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逐渐走向僵化,理学发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

四、具体研习第一则。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数(shù)过:几次

略晓:大略通晓

厌:通“餍”,满足 得趣:明白其中旨趣

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2、分析课文(设疑)

(1)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熟读、精思、不贪多

34(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2)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3)对你学习的启示有哪些呢?阅读两首诗

于潜僧绿筠轩【宋】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无

题【今】竹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无肉令人瘦,无书令人愚。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亲。

第二课时

一、导入第二则的学习。

一天有人问朱熹:“平时做事时知道哪是天理哪是人欲,可是行动时却往往被人欲引了去,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朱熹是怎样回答的。

二、朗读第二则,多种方式并用(一生读,齐读,自己大声朗读)

三、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芜秽(wú huì):杂草丛生

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

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仁:实现仁德

自家:自己

大段:仔细

以为:以„„为

四、朗读并思考理解文意

1、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路:天理

小路:人欲

“无克己工夫”(外物无官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2、很明显这一则围绕天理,人欲而展开讨论,圣人、贤人、普通人在理欲之间是怎样选择的?

圣人:自然存天理

贤人:先分辩再行动

普通人:克制私欲

(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依天理而行,贤人比圣人稍差,普通人则在后天的修养中更加用力,时刻克己复礼,不为人欲所牵引,最后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谨慎对待,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3、作为常人,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朗读二则三则。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朱熹的弟子问他:“现在应当读什么书?”那么他是怎样指导他读书的呢?到底应当读些什么书呢?让我们来学第三则。

二、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切己:切身

说话:说教

睹:察看

剖(pōu)判:辨别,分析 喻:明白

不肖:不才,不正派

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意

三、理解文意。

1、本则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义利问题

2、怎样阐述义利问题的?(引用了哪些名人名言)

义利来源于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利对立起来,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也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孔孟的这些说法是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基本主张,朱子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进一步作了阐释。指出选择“义”,便是向内,才能步入圣贤殿堂,选择“利”,便是“向外”,只会趋向不肖之途,可见,义是天理之所宜,利则“人情之所欲”,义利问题是等同于理欲问题的。

3、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重义轻利”的观点?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不义且富贵,于我若浮云.36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四、朗读全文,师简单总结 第一则:读书方法→义理 第二则:天理、人欲 第三则:义、利

五、合作探究

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怎样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

7月17日报道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因涉嫌受贿2226万元,昨日在该市第二中级法院上堂受审。

晏大彬因受贿金额巨大而成为“重庆第一贪”;而其妻则因帮助洗钱,同时走上了被告席,成为因亲属贪污受贿被指控“洗钱罪”的全国第一人。该案将择期判决。

今年1月14日晚,重庆南岸区铜元局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称楼上房屋严重漏水,而该业主不在家,保安不能擅自进入他人住宅。民警随后赶往这处小区。

警方人士赶到后,发现这户居民的水管爆了,物管开始处理漏水,民警则发现卫生间有8个矿泉水纸箱,用胶带密封着,但被水浸泡,已经打湿。民警和物管人员帮着把这些纸箱搬到室内干的地方,却发现下方已被泡烂的一角露出了一扎一扎的红色纸张,里面竟然全是百元大钞,总计为939万元。这一案件很快被移送到重庆市纪委。钱的主人很快明确:它们都属于一位名叫晏大彬的男子。了

检察机关查明:晏自2001年底担任县交通局局长到2007年底,在巫山长江大桥及该县各公路建设项目中,层层捞钱,63次共接受建筑承包商送钱2226万元——这一金额,相当于当地年财政收入的20%强。

——天理与人欲的问题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要克服人的一心之私欲,使之符合礼的要求。

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必须把精神的要求放在前面。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实际上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朱熹主张人追求精神的需求应该超过对物质的需求。这才是朱熹原本的意义。朱熹不是教大家不吃不喝,而是为了说明精神的需求最重要,不要为了物质的需求,把精神的需求都废除了。这和孔子夸奖他的学生颜回不因为物质生活低下而放弃理想的行为是一致的。

一个贫困县,挖出大贪官。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位巨贪,某家刊物还曾专题报道了他的“清廉勤政”事迹。今天,我们重提朱子的学说,不光是为了了解古代文化,更重要的是,合理继承古人的精神遗产,为现实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当今社会,物质虽然高度丰富了,但

一些人仍是欲壑难填,在物质的狂迷中丧失了自己,完全突破了伦理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线,“人欲”无度,“天理”何存?在对待个人获取财富的原则和途径问题上,朱熹倡导儒家“见利思义”、“先义后利”,认为对于“天理之公”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但不应否定,还应该加以宣传,而对于“人欲之私”的利己之心,则应受到道德和论理的规范和限制。因为“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地使用“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所以说,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社会的道德规范与人的欲望满足之间的矛盾。例如在体育竞赛中,每个运动员都志在摘金夺银,这可以说也是人的一种欲望的表现,理应得到肯定与尊重。但是如果为了这一目的而服用兴奋剂,就违反了体育精神与比赛规则,是不允许的。从大的方面说,人类为了求发展、谋生存,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以致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其实也是放纵欲望的结果,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因此,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应当正确的处理欲望与规范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满足。

六、课堂寄语: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应鼓励人们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必须努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教学目标:

1、学习《〈天工开物〉两则》,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2、学习《麻叶洞天》,体会《徐霞客游记》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认识徐霞客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提高班学生不要求掌握)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

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38(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二、单元简介:

1、选文: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这两部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

2、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逞日趋没落之势。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社会的**,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与西方科学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匹敌。

三、《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

《天工开物》一书详细记述了领先行于当时世界的各种工农业生产措施和科学创见。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记载了培育优良稻种和杂交蚕蛾等许多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其次,在纺织方面,作者详细记述了明代提花机的构造,并能够用和现代“轴测投影”类似的方法清楚地表达出花机的结构、机件和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并对缫丝、整经、卷纬、机织、提花、精练、染色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绍,是研究我国古代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的重要资料;再次,在冶炼方面,记载了用锤锻方法制造铁器与铜器的工艺过程,其中不少技术至今仍在应用。《天工开物》不仅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全书自始至终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

四、作者简介: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生时明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四十三年他和他的哥哥床应升同时考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崇祯七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兴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到崇祯十年(1637)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

五、朗读全文,注意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粘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以学案形式)

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相关字词,翻译划横线句子,回答问题。

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此段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此段写。

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

此段写。

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

此段写什么内容?

治铁

凡治铁成器,取己炒熟铁为()之。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谚云;“万器以钳为祖。”非无稽之说也。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受锻之时,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若已成废器未锈烂者,名曰劳铁,改造他器与本器,再经锤煅,十止耗去其一也。

本段写什么?

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其炎更烈于()煤。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

本段写什么?

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言乎未健之时,为钢为铁弱性犹存也。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未,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事冶铸也。

本段写、、之法。

二、讲解以上练习。

《人间词话》十则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启发相结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回顾“古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

1、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影响。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去日本,从此以清遗老自居。后回上海,在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执教。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对史学界有较深影响。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1927年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生平著作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一称《王国维遗书》)的有四十二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2、《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三、学生自读课文

(在每一则前标上序号)预习时有没有体会到,课文选的八则,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方面:①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

②—⑤不同角度论述诗词境界问题。

⑥—⑧谈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四、全班同学齐读第一部分!注意:蓦mî,遽jù(竟),为wãi(被动)

思考:

1.境界在这段话中的具体含义?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来的状况。这里结合经过一词,可见境界应为阶段之意。

2.注释中说借用形象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分析这些诗句的比喻意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孤独,而有所追求,有目标。同时认清前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这是第一阶段。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这是第二阶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描绘了灯如海,花如潮的无宵节,情人约会的情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灯火冷落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这是第三阶段。

王国维在此则中谈的是创业之路、治学之路。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须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仅要有天赋,更需要进行刻苦的修养。他强调的是一种献身精神,这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可使人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话中蕴含深邃的人生哲理。

五、全班一起背诵这三种境界。体味了人生哲理,再来学习他在诗词鉴赏方面的成就。

第二节课

一、复习

请一名学生试背已学的几则。

二、继续上节课的内容讲解。

请一同学读③④则,讨论:王国维认为做到哪些方面才能使诗词出境界?

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技巧。

“闹”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感受。逼真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

“弄”字: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及春色阑珊的惋惜。

诗人炼字把杏、花都拟人化了。好像有灵性、情感,唤起读者丰富而美好的联想和想像。

4、迁移:王安石《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王安石曾用过“入”“过”“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结果“绿” 成全诗诗眼,说说“绿”字怎么好?

形容词用如动词,和煦春风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刚才谈诗词如何出境界中,提到情景交融,可曾想过交融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境界产生呢?请一个同学读第②则。

讨论思考:怎么体会“泪眼”一句、“可堪”一句的有我之境?

怎么体会“采菊”一句、“寒波”一句的无我之境?

——“泪眼”句:无限伤春。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情到景上。

“可堪”句:贬滴之后,逢春寒,感孤独,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的气氛,“可堪”二字刻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凄厉之景上。

——“采菊”“寒波”二句表面上只有写景,实际上陶渊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闲适之情融化于景中,隐藏其下。元好问的离别之情也融于景中。

概括:情在景上,有我之境。寓景于情,见情。

情在景下,无我之境。寓情于景,见景。

迁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无我之境)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融化在碧玉,丝绦这美好的意象之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我之境)故国沦亡,“花溅泪”“鸟惊心”是作者“感”和“恨”情感迁移的结果。

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D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片云天共起,永夜月同孤

5、诗词有了境界,怎样评价这些境界呢?点一同学读⑤则

——“细雨”句:作者欣喜的心境创造了小巧闲适生活化的境界。

“落日”句:创造了关塞部队行军整肃,壮阔的境界。

“宝帘”:闲愁,细腻;“雾失”:开阔,大气。

结论:境界有大小,无优劣。

那么作者怎样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呢?学生怎么看?看王国维怎么看?全班一起读第三部分,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6、第⑥则“东施效捧心”:即东施效颦pín:机械地,仅从外在形式上模仿别人。思想、修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光从形式上去仿照,达不到美的境界,还可能带来丑的效果。

第⑦⑧王国维认为,诗人对自然人生要做到: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统一。重视外物与轻视外物的统一。入乎其内,即重视外物:才能获得丰富的创造材料,细致体察感受外物,作品才有生气。出乎其外,即轻视外物:跳出自然人生之外,才能纵观生活的整体,作品才能内容深刻,情致高远。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这几则。

2、完成书上练习。

下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教案(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第三次修订) 二00七年九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 一、“文化”界说(板书内容) 1、古人:文——纹理、修养。化:教化。文化:以文教化 2、文化含义:人化,人类化,人化自然......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教案(合集)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京剧、武术、书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京剧、武术知识; 2、知道中国文化正以多种形式走向世界。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初步感知京剧、武......

    《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一、古老的云南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楚雄自治州一带曾是恐龙的乐园; 2、知道云南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3、了解云南的文化遗产——青铜瑰宝、丝绸之路。 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堂教学详细教案范文合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和近代衰微的过程,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书典籍;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定稿)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歌词。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指诗和歌的作用。今人所说的诗歌,主要是偏义指称诗而言,而所......

    世博会历史源远流长

    世博会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

    中华经典文学源远流长

    中华经典文学源远流长,她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一部部作品,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扎实有效地开展中华经典文学诵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