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经典文学源远流长
中华经典文学源远流长,她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一部部作品,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扎实有效地开展中华经典文学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对于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功底,增强文化底蕴,陶冶高尚的情操,获得智慧的启迪,提升人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经典阅读,推动书香班级建设,形成书香校园。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以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设计活动能力,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努力塑造学校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图书借阅室,师生可以每周去借阅一次。同时为了方便老师和同时能随时随地读书、看书,在办公室和教室成立了“小小书屋”,给老师和学生创设更多的接触经典的机会。另外,大课间有诗书交流兴趣广角,由专门负责老师和热爱诵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一起开展,任何学生都可以旁听,发言,参与。每月班级内部开展一次读书总结班会,交流心得与收获。
内容包括《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经典儿歌、故事等。
1、五、六年级诗文专题诵读竞赛。
2、三、四年级古诗、美文朗诵竞赛。
3、一二年级古诗、儿歌诵读、讲故事擂台赛。
4、书签制作比赛。
5、我给学生讲诗文专题活动。
6、师生经典诗文书写大赛。
第二篇:中华传统文学修养作业
《论语》—与圣人对话
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中华大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史的车轮辗过,留下了什么?纵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发现,齐鲁大地站起一位巨人,留给我们一本简约而又不简单的《论语》。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一本《论语》,如一片浩瀚的海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涌动着充满智慧的血液。《论语》是中华文化中极珍贵的遗产。其中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世的见解,两千年来一直展现其历久弥新的经典光芒及活泼强劲的生机。
古人说,半本《论语》治天下。一本的语录,讲述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哲理。在自我修养方面:“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推崇君子的德行,内心淡定、坦然。正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拥有自信,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无奈、遗憾。塑造自我非凡的人格魅力,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在加强学习方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等都展现了“志于学”的理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促使自身素质步步提升
在与人交往方面: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样一种气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在如今这个呼唤诚信的时代,孔子所言虽娓娓道来,却振聋发聩。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作为群居动物,我们不能脱离他人而单独存在,于是人们追求双赢、多赢。多一点低姿态、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竞争中合作,竞争中互相提高。歌德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 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细心品读《论语》,多了几分平和,少了几分浮躁。《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在治理国家,服务国家方面:我认为儒家传播的是积极的入世状态。这与庄子的出世截然相反。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这样的一个人,嬉笑怒骂,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骂尽天下英雄。庄子这个人在天地之间,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这一切一切。他在《逍遥游》 为自己创 造了一个 理想世界。庄子是一棵守候月亮的孤独之树。迥异于他的垂钓于濮水,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看到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即将解体时,他无比焦虑。而在那个群雄逐鹿、鼓角争鸣的年代,他只能郁郁不得志。有人说他为了功名利禄,有人说他维护旧的制度。在《论语》里,我们看到的是“德”,是”仁”.后来的统治者用他的思想治国,想必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君子和而不同”,和谐的环境里大家心情舒畅,做事有效率。不同是尊重个性的发展,人人各尽所能,优势互补。在今天我们国家倡导建设和谐社会,不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吗? 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论语》的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就是这样一本语录,教给我们的是获取心灵快乐的方式,是锻造自我的途径。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将天地之气凝聚在人心中的时候,人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如果需要什么人生格言,我想《论语》中的每句话都让人受益终生。今天的《论语》已走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学的奥妙已令世界赞叹。我们还等什么呢?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从哲学角度看,它揭示了社会事物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从哲学角度看,是多样性的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两字同义,“和,谐也”。(《广雅·释诂三》)“和 谐”在中国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由来久远,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积淀和凝聚为中国文化的 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揭示了社会事物 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思想体现了事物既对立又统一。“和谐”意义的形成与“阴阳五行”等 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易传》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所 谓“道”,是指万物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这就是说,它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概括为阴阳这对范畴,认为阴阳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它一方面说两者“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说卦》),强调差别和对立在错综复杂的变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 又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系辞下》),强调综合统一在事物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在这种分合作用中,正是阴阳这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因素的“相推”、“相摩”、“相荡”,促成了世界的无穷变化,很明显《易传》把和谐概括为阴阳之道。《苟子》指出:“天地 合而万物生,阴阳交而变化起。”指万物因和谐而生,因和谐而长,因和谐而变 化,因和谐的流失和缺损而消亡。“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平衡、稳定状态。“和”思想说明了宇宙万物存在是以“不同”、“差别”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差别就没有一切事物的存在;但又不是绝对的等同,是同中见异,异中有同。“和” 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杂多、矛盾、对立为前提的,是差异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和”是万物的根本,“同”就是单一事物的相同,不可能产生新事物。
第四篇:世博会历史源远流长
世博会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面前。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中国至今已参加了12次世博会。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它所包含的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她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3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中国申办2010年世博会获得成功,上海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首先,上海可以加快很多进程,加快市政建设;其二,上海会吸引很多的旅游者;第三,很多在上海的企业也会加入申办工作的运作之中,创造更多的公众利益。
世博会还能使上海的知名度提升,并且通过同世界的更多接触,能使上海人民的精神面貌、素质得到提高。
上海正在进行世博会场址规划的深化和调整,世博园区面积从原来的240公顷增加到310公顷,加上60公顷的停车场和30公顷的世博村,总面积达400公顷。原计划中的椭圆形运河及植物走廊得到保留,河岸以东新增一主要入口。将鼓励并帮助参展者建造永久性展馆,在世博会结束后作为各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科技的展示馆。中国馆将被改建成世博会博物馆。这里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中心,成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第五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殷周时期在政治思想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可继承的思想资料。春秋战国时期,在群雄争霸的社会动荡年代,治理国家的政治思想得到了充分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百家争鸣,出现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学派,也出现了以商鞅、韩非为主要代表的法家学派。
随着学派的形成,这些学派的政治思想也开始形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政治思想、道家政治思想、墨家政治思想、法家政治思想等等,同时也形成了流传百世的中华文化典籍,如《尚书》、《周礼》、《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这些典籍记载了各学派丰富的政治思想。这些学派的思想迥异却又不乏相同之处,下面就儒、法、道三家思想中的几点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
一、社会治理主张
(一)孔子的德治主张p48(231字)
(二)老子的无为而治p72、330字
(三)尚法明刑,主张君主专制的法家(法家面面观2页)400字
二、对人性的假设儒家善300字与之相反,法家96叶300字
三相通之处
虽然百家在思想界互攻如水火不能相容.但是他们都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下,都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也是必然的。我认为,最为相通的一点是三家都主张身教。身教就是不言之教,《老子》里说:“是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
教,顾名思义就是少说多干.要求领导者起
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心
悦诚服地追随你。孔子也强调为政要从自
身做起。《论语·颜渊》说“季康子问政于孔
子。孔子对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
不正?”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讽刺季氏
窃国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
令不从⋯8943.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
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在这条文化定律的影响下.思想家们
都强调君子的自律修身.主要表现在节俭朴素方面。针对当时社会上层铺
张浪费.各派纷纷提出崇尚节俭、少私寡欲的主张。老子对节俭的认识最为深刻。老子把节俭当作自己的一大法宝。孔子也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
欲”。在修身与欲望的关系上他指出:“名与
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
大费;多藏必厚亡。”他要求人们寡欲清心、知足常乐、适可而止。《韩非·亡征》也说如果统治者喜
欢宫室、台榭、池塘.追求车马、服饰、器皿
等供玩赏的东西。喜欢过度疲劳人民.消耗
挥霍财物,国家就会灭亡。由此看出,节俭是三家思想共同的主张,这正是主张身教的直接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本人才识浅薄,不可能一一比较,仅从上述几个方面论述。但这也足以说明中过古代绚烂的政治文化,它们不但学派林立,思想丰富各异,还不乏相通之处,值得我们深深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