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井文化
源远流长的古井文化
古井酒厂建于1957年。建厂初期,共有32名职工,12间简陋厂房,l口酿酒锅甑,7条发酵池。1963年“古井贡酒”被评为8大名酒第二名,30多年来荣获各种奖项近100种。目前,古井酒厂已发展成为以名优白酒生产为龙头,致力多元化经营和国际化发展、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拥有50多家子公司。古井隼团现有员工6000余人,总资产约25亿元,净资产15亿元。
近20年来,古井集团乘改革的风帆,凭借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开拓市场,取得了卓越的经营业绩。近年来,公司每年的投资规模大约2亿元左右,其中国有资金70%。先后投资建设的项目有:合肥古井大酒店、九方制药公司项目、热电站项目、乳制品项目等。值得一提的是,古井集团还积极利用收购、控股、兼并等经营手段,来扩大集团资产经营规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古井集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保持了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了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古井集团在从一个传统的手工酿酒作坊向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以“效忠古井、业绩报国”的使命,树立了“敢为人先”的古井精神,通过“两场效应”管理法,走出了一条“名牌、名企、名人”的发展道路,培育了独具特色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古井文化。
一、“四子”立业学说
所谓“四子”立业学说就是“抓班子、立柱子、上路子、创牌子”。这是古井文化的凝炼。董事长王效金认为,企业家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企业家并非企业中的某一个人,而是由具有帅才、将才、管家、参谋和监督等才能且博与专相结合的一群人所组成的领导班子集体。企业要想取得良好发展,首先得有一个好领导班子。王效金强调“立柱子”思想,高度重视企业的支柱性产品的发展,并形成支柱产品群,以支撑企业发展。古井人的“上路子”思想是指管理规范化、高效化、现代化,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强调企业管理练内功只有日积月累,执著追求,坚持不懈,才能不断优化。古井人力创民牌与名牌的统一,铸就属于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金牌,属于人民大众的名牌。
二、“三层文化”的系统运作
在精神文明层面上,古井人以“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富有、文明、民主”的新古井”的经营哲学思想为指导,讲求“业绩报国,双向效忠”的企业道德,以“爱国、爱厂、爱岗位”的爱国思想和敬业精神塑造企业全体员工的灵魂,树立企业的精神支柱。在制度文化层面上,古井人极力强化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生产工艺法规》、《产品质量法规》、《现场管理法规》等15种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约束员工行为,维护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秩序。同时,古井人还坚持“以人为本”,讲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信人的“情、理、德”相结合的柔性管理,做到软硬结合,优化企业管理行为。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古井人在厂容、厂貌、产品构成和包装、装备特色、建筑风格、厂旗、厂服、厂标、纪念物、纪念性建筑物等方面大作“文化”文章,创建了“花园式工厂”。“古井亭”、“古井”、“古槐”、“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千年古井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三、“两场效应”的管理文化
古井的“两场效应”管理法,简单来说就是“抓市场、促现场,抓现场、保市场”。利用现场与市场之间的“促保”互动关系,下真功夫做实做细。古井人抓市场就是抓经营,把眼睛向外,开辟市场、培育市场、建设市场,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覆盖率和品牌美誉度;抓现场,就是抓管理。古井人实行综合管理,质量、成本、设备、技术、人事、信息、纪律、工艺安全等系统运作,达到整体优化,形成了“一严、二细、三洁、四无、五不准、六统一”的十四字现场管理标准。市场的深入发展,不断向企业管理提出新要求,古井人始终围绕着市场需要不断改进管理,进而保证满足市场需求,两场彼此促进,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篇: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
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
组长:张艳
组员:徐秀丽张斐莉汪帆杨静
对联,在中国习俗的演变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古时候,人们为了驱走恶广,在门上贴门神,后又为了喜庆,春节时分,在门框上贴对联。由此,我们小组选择了这一主题。因为对联它不仅仅是增添节日气氛的方式,也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文明。至于今日,对联已有了新的喻意,它可以是人们表示对新一年的希望,也可以作为对恶人抨判的工具;它可以是对某一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以是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揭露。不管怎样,对联已不是增添气氛的工具,而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媒介。在历史文化中,闪烁着独特的色彩。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关系,所以又称春联为桃符。这是对联文化的起源。
对联也是一种对偶文化,也讲究文字的应用艺术。例如:
1、对联的对偶形式可分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真对。
2、对联应用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对联的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拆字,数字,偏旁等。
4、对联中也有并列,转折,因果,选择等逻辑关系。
每一件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曲折的发展,虽然对联深受大众喜爱,它历史悠久,但与此同时,它也有坎坷曲折的辛酸历史。在对联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成熟时期
对联成熟于唐代,在宋元得到进一步完善推广,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例如,游山玩水之时,可以即兴写作即谓之为胜迹联。自唐代后,春节贴春联逐渐变成一种民间的传统,对联发展在宋元时期最快,在此期间,有宋代黄山谷、苏轼等人的名类佳联,它渗透到诗、词、曲、文、赋之中,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吸收了词曲语言变化的特点,对联的种类由此增多,从其发展看,这其间爱你更趋于成熟。
2、鼎盛时期
对联在明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此时对联名家辈出,如,郑板桥,袁牧,纪晓岚,阮元,林则徐,梁启超等。此外,还有专门的集子,如梁氏父子的《楹联丛话》,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等,他们在对联方面对后世影响巨大。正由于对联家、理论家以及对联作品不断涌现,对联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更加普及,达到了顶峰。在清代,对联与唐诗、宋
词、元曲、明小说一同流传于一世。
3、低谷时期
从清末至1977年百年之中,由于外国入侵、战乱,经过历史的大变革,人们无精力研究对联,对联至此陷入低谷。但在民国时,仍有陶行知、郭沫若、郁达夫、蔡元培等文化名人,及孙中山、黄兴、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家的反帝反封建对联流传于世,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齐头并进,尤其在“文革”十年间,对联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遭受破坏。
4、复兴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联文化逐渐繁荣起来,国家成立对联的专门学术组织,开辟了对联文化的又一个新纪元。
对联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对联可分为寿联、挽联、婚联、装饰联、行业联、学术联、格言联等等多种。所谓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的对联,其内容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一般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挽联是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
对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它通常包含浓厚的褒贬意义,如,一新任州官名曰田登,最忌讳百姓直呼其名,州民只好把“点灯”说成“点火”,元宵节来临田登布告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来人们把此事概括为一幅对联:“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对联中包含着作者的聪明才智。再如,寇准与友游,乘兴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友巧对到:“眼中人为面前人”。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本组成员充分利用书籍、电脑,发动一切人脉关系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组员在活动中,充分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活动最后,组员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名家名联,从中深刻感受到中国雄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三篇:中泰文化源远流长
使2011年7月1日,是中泰建交36年周年的纪念日。王逸生公指出,两国之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泰一家亲”。中国和泰国在民间文化交流上非常密切、发展得很好。中国人对泰国的文化相对比较了解,泰国的饮食文化也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接受,中国的泰餐厅开得越来越多。而毋庸置疑的,泰国人也非常喜爱中餐。泰国的中餐馆非常多,而且生意非常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泰两国在宗教上的交流。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也曾经是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现在官方公布的数字,中国的佛教徒大概有1.4亿,泰国有佛教徒大概6000-7000万,应该说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佛教徒最多的国家。中国信奉大乘佛教,泰国信奉小乘佛教,虽然分支不同,但也是同宗同源的。在泰国有中国大乘佛教的两座寺庙,普明寺和龙莲寺,非常有名。现在泰国也正在和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白马寺合作,筹划建立一座泰国风格的小乘佛教寺庙,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民众将能见到这座泰庙。这将是两国宗教文化交流的一个好见证。
目前在中国,还有一个反映出两国文化交流发展得很好的现象,那就是现在中国正掀起一股“泰剧潮”。泰国的很多电视剧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说明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方式很接近。泰国电影在不久前举办的上海电影节也很受欢迎,相信这些都是有力连接中泰两国人民文化的纽带。
王逸生公使在接受采访中,还提到中国是泰国留学生的重要选择对象。据统计,现在泰国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大概有13,000名,而且逐年递增。全球国家在华留学生人数中,韩国位列第一,美国第二,日本第三,泰国第四。泰国人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有很多因素。
首先还是缘自于“中泰一家亲”。一部分泰国人的先祖来自中国的广东潮汕地区,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把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同时华裔泰人遗传下来的中文基础和相似的生活饮食习惯,也是让他们选择中国的一个因素。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安全。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个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国家。孩子到中国学习,家长能够放心。再有就是生活费用因素。虽然这几年中国的生活费用逐年上涨,但比起其它同水平的教育国家来说,中国的消费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更容易承受。
而且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得到认可,相对还是很高的,这个从全球高校排名榜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学,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经常处在排名榜的前列,可以和其它欧美国家的名校一争高下,这也是得到家长和学生认可的重要原因。
12月3日是国际台建台70周年纪念日。王逸生公使说,泰国使馆和国际台的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密切的联系。希望国际台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泰国使馆也非常乐意随时和国际台合作,将这种友好的关系继续保持下去。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音乐架起中泰友谊的桥梁——记泰国首届学唱中文歌曲大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冬梅):24日,位于泰国曼谷湄南河畔的法政大学里不断传出优美的中文歌声,泰国首届学唱中文歌曲大赛决赛正在这里举行,来自泰国各地的35名选手用深情的歌声抒发着对中泰友谊的美好祝福。
这是一名17岁的泰国女孩在决赛中演唱中文歌曲《婚誓》。演唱者名叫杜萍,来自暖武里府河王中学孔子课堂。她一袭中国少数民族白族女子的装束,举手投足间俨然一个活泼可爱的白族小姑娘。
本届学唱中文歌曲大赛由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中国国家汉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泰国教育部、泰中友好协会等联合举办。报名参加比赛的3000多名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达71岁。经过初赛和复赛后,最终有35人脱颖而出,进入在曼谷法政大学举行的决赛。
中国驻泰国大使管木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许多中文歌曲在泰国广为流传,一些泰国朋友尽管刚刚学习中文,但凭着一股热情,加上勤学苦练,把中文歌唱得非常好。他说:“在泰国的汉语教育是近年来中泰关系蓬勃发展的一个亮点。我们高兴地看到,目前从泰国南部到北部,从大学到小学到幼儿园,汉语教学已遍布泰国城乡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高达56万人。正是在“汉语热”的带动下,许多泰国朋友开始学唱汉语歌曲。„学唱中文歌曲大赛‟应运而生,这必将为泰国汉语学习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管大使还提到,泰国朱拉蓬公主殿下多年来坚持习练古筝,刚刚在中国北京、上海、东莞举办了第四届“中泰一家亲”音乐会,架起了一座沟通中泰人民的心灵之桥。
泰国泰中友好协会主席功·塔帕朗西也在致辞中对中文歌曲大赛表示祝贺。他说:“泰中友好协会是中国前总理周恩来及泰国前总理差猜上将(时任外长)1976年所创建。三十多年来,两国人民的友好不断加深。这次,我们通过歌声来加深泰中两国人民的友好,本人代表泰中友好协会表示祝贺。”
据了解,在当天参加决赛的35名选手中,学中文时间最短的还不到半年,但唱起中文歌曲来却字正腔圆,韵味十足。除了唱歌,有的选手还亮出芭蕾本行,跳起彩带舞;有的说起了绕口令,显示出中文功底深厚;演唱《西游记》主题曲的选手头戴金箍、雉鸡翎,犹如戏曲里的美猴王;演唱《挥着翅膀的女孩》的女选手还身背天使翅膀翩翩起舞。他们的歌声或柔美或刚劲,都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热爱。选手们还各有各的亲友团、粉丝团到场助阵,显得热闹非凡。
这是一位参赛选手演唱的中国歌曲《长江之歌》。听完这位选手的演唱,坐在观众席上的泰国华裔林国芳女士就向记者大力推荐她这位朋友的演唱。她说:“我觉得(他唱得)很好,不错。因为(歌词)有意义,他有丹田力。我喜欢民歌和爱国歌曲。”
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评出了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纪念奖10名,一等奖选手获得了到中国云南学习一个月汉语的中国国家汉办奖学金。当晚,管木大使和泰国教育部的官员们向获奖者颁发了奖项,并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以自己的行动为中泰友谊添砖添瓦。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大使管木致词表示,在泰汉语教育是近年来中泰关系蓬勃发展的一个亮点。目前汉语教学已遍布泰国城乡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高达五十六万人。正是在“汉语热”带动下,许多泰国朋友开始学唱汉语歌曲。音乐传友情。泰国朱拉蓬公主殿下多年来坚持习练古筝,刚刚在中国北京、上海、东莞举办了第四届“中泰一家亲”音乐会,为中泰友好关系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希望本次学唱中文歌曲大赛能为泰国汉语学习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用音乐架起中泰友谊之桥。
中国国家汉办发来贺电指出,近年来,中泰两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正向更深层次发展,衷心希望各位选手能更加努力学习汉语,更多地了解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家,真正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使者。因为音乐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导体,能够拉近泰中两国人民的距离泰国人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有很多因素。
首先还是缘自于“中泰一家亲”。一部分泰国人的先祖来自中国的广东潮汕地区,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把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同时华裔泰人遗传下来的中文基础和相似的生活饮食习惯,也是让他们选择中国的一个因素。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安全。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个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国家。孩子到中国学习,家长能够放心。再有就是生活费用因素。虽然这几年中国的生活费用逐年上涨,但比起其它同水平的教育国家来说,中国的消费相对还是比较低的,更容易承受。
而且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得到认可,相对还是很高的,这个从全球高校排名榜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学,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经常处在排名榜的前列,可以和其它欧美国家的名校一争高下,这也是得到家长和学生认可的重要原因。
第四篇:漫谈源远流长的赏石文化
漫谈源远流长的赏石文化
安阳
周水滨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利用天然石块为工具和武器,到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从营巢穴居时期简单的利用石头为建筑材料,到现代化豪宅中大量应用的花岗岩、大理石装饰材料;从出土墓葬中死者的石制饰物,到后来的精美石雕和宝玉石工艺品。各种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赏石文化的发展在我国更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当前我国的赏石文化活动此起彼伏,方兴未艾,还要伴随着我们走向久远的未来,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赏石文化这朵石文化史中的奇葩,无疑将进一步推动赏石文化发展前进的步伐。
2009-12-16 16:36 上传下载(214.78 KB)
一:考古证明了赏石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考古发现:距今2.8万年的前峙峪人制作的石墨装饰品;距今1.3万年至2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赤铁矿碎块、玩赏用的玛瑙、滑石、绿松石、碧玉、软玉、蛋白石;距今1.1至2.2万年的安阳小南海遗址发现带孔石珠;距今5至6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度文化层中发现陪葬用的石子;距今5千年的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发现石头陪葬品、石头装饰品和76枚雨花石。这些发现反映出了我国远古时期石文化的萌芽。
二:历代文献记录见证了我国赏石文化发展的历程
早在殷商时代,石玩市场已具一定规模,据记载,周武王灭商时“得宝石一万四千、佩玉有八万”。春秋战国时代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录了当时各地名山所产观赏石,有珉石、婴石、采石、文石、硌石、怪石、磐石等,其中关于矿物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赏石文献资料。另外,当时还有一部著作《尚书》中的‘禹贡’篇中记载了泰山谷中盛产怪石,并已作为地方向中央上缴的贡品。如青州的“铅松怪石”、徐州的“泗滨浮磬”等。
作为真正意义的奇石收藏赏玩起始于魏晋时代。据《阔子》记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现焉”。这一段文字就很具体的描述了这一点。魏晋时代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博学善文,喜爱雅石。他自家后院有一块山石,名曰“醉石”。每逢微醉朦胧时,便下榻石上。这块醉石是历史记载最早的被名人雅士命名的观赏石,现放于庐山南麓虎爪崖下。后来清朝一个赏石家写诗赞曰:“先生容易醉,偶而石上眠,谁知一拳石,绝传千万年。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不如此石占桑,胜似穹碑万丈长”。南北朝梁代的“建康同泰寺”(现南京鸡鸣寺)前有五块那个时期的奇石,其中有四块曾被赐封为“三品”,俗称“三品石”,另一块叫“奇礓石”,长一丈六尺。是梁武帝与大臣在溉下下棋赢的,又叫“到公石”。一千年后,清朝袁枚诗曰:“到公有奇石,曾向华林朴。千年幽人得,风丹一起古。当作石交看,摩挲日三五”。
观赏石赏玩及观赏石文化的发展成熟于唐宋时期。唐代由于经济繁荣,建筑业特别是庭院建筑的发展,相应促进了石艺事业的发展。文人雅士在民间开始广泛收集、赏玩奇花异石,同时流入宫廷府邸,成为宫苑装饰和赏玩珍品。当时,士大夫以玩奇石为时尚,许多文人雅士爱石成癖,四处搜罗奇峰异石,大者放置庭院,小者置几案作供石,以领略自然之趣。唐代有三位曾任宰相的赏石家,一是李员卿,藏有名石“罗浮山、海门山”。二是曾为太子之师的牛僧孺,对太湖石偏爱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在洛阳的府邸中收藏了很多太湖石,还把太湖石按大小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每类又评出上、中、下三等。据记载,牛僧孺痴石到了“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的地步,赏石进入了“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境界。三是李德裕,在洛阳城他的平泉山庄中,聚各地奇花异木、珍松怪石于一园,成为当时的一大景观,来自各地的奇石在他的园中被精心布置成名山大川模样,而且都有命题,如:礼星石、狮子石、华岳掌、仙人迹等,其中最有名和最为他珍爱的是“醒酒石”,比东晋时代的陶渊明的“醉石”还要出名。据说此石有醒酒之效,所以李德裕喝醉了酒就要睡在上面。据记载这块石头奇妙的地方还在于“以手摩之,皆隐现云霞、龙风、草树之形”。古人推测其为云南大理石,今人考证其为洛阳黄河石。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是赏石大家,他十分喜欢太湖石,曾赋写《天竺记》、《太湖石记》等著名诗篇,指出:“石有聚族,太湖为甲”;“太湖石奥妙就在于三山五岳、万洞千谷尽收在一块石头上”。白居易是最早从“形、质、姿、势、怪、丑、老、灵、气、色和纹”诸多方面提出赏石之美理论观点的赏石家。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宅园中点缀了数块奇石,有五块是从苏州离任时带回的,有两块天竺石是从杭州带回的,有白居易的诗作为证:“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到了宋代,观赏石已成为知识阶层和上流社会的普遍审美对象,观赏石收藏赏玩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全新的面貌,观赏石的赏玩标准开始了最初的系统的研究,出现了许多赏石专著,最早最突出的就是杜绾编撰的《云林石谱》。这本书收录了各地产的观赏石116种,介绍了每种观赏石的产地、特征、质量、评价、开采方法,其中还涉及到矿物晶体和化石观赏石。另外还有范成大编撰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谱》、渔阳公的《渔阳石谱》等。
北宋时期四大书画家:米芾、苏轼、蔡襄、黄庭坚同时又是四大赏石家。其中米芾号称“石癫”。米芾最早提出赏石“瘦、皱、透、漏”的赏石标准。米芾“爱石成癖”,每见奇石必纳头便拜。曾有一次一连三天抱着一块奇石入眠。传说他有一块柿形雨花石,随身携带,随时把玩。一次在南京燕子矶舟把玩,不慎掉入水中,直至第二年才从水中打捞出来。米芾嘱其家人待其死后与此石同葬。爱石至死,可谓一往情深。从古到今,“米芾拜石”一直是传统国画的绘画题材。苏轼、苏东坡是众人皆知的文墨大家,也是一个赏石大家,不少关于他的爱石佳话流传至今。如:苏轼在河北定州为官时,在其住所附近发现一块奇石,黑底白纹,遂取名为“雪浪石”,并称自己的住所为“雪浪斋”,还作有一首诗和一篇铭文流传至今。“雪浪石”也由于苏东坡的喜爱成为历史上的北方名石。
元代流传下来的赏石记载资料不多,只有少数上层人物:官吏、画家、佛道参与奇石收藏赏玩和石谱编写。
从明清两代开始,我国赏石文化的发展逐渐进入鼎盛时期。明清时期赏石文化全面向文人雅士的庭园、书斋亭阁和文化领域渗透,与丝竹之声相配,融入文章、书法、美学、绘画。玩石队伍中增加了“学者”,这些学者成了玩石队伍的带头人,从此“雅”与“俗”分野,明代的徐霞客就是比较突出的代表。他曾考察了北起津、冀,南抵粤、桂、黔、滇的广大地区,研究了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成因。徐霞客特别钟爱大理石,对大理石评价很高。听一听他说的一句话就可知评价有多高了。他曰:“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有一次徐霞客到当时的一个藏石家叫张顺宁的家中观赏其收藏的大理石后写道:“新石之妙,莫如张顺宁所寄大空山楼间诸石,中有极其神妙更逾旧者------张石大径二尺,约50块,块块皆奇,俱绝妙着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雪崖映水,层叠远近,笔笔灵异,云皆能活,水如有声,不特五色烂然而已”。
明代还有三位赏石家不能不了解。一位是明朝大司马.芦若腾,赴台湾因病滞流于澎湖,每日浸滩拣拾“五彩夜光文石”,并与宝剑供一处,十分喜爱。还写有“澎湖文石歌”。一位是明朝名士米万钟。当时在京城的三座别墅里安放的奇峰怪石是最有名的。为玩奇石,他还有一个不惜倾家荡产的真实的故事:米氏在房山县相中一块巨大的园林石,就倾其所有雇人运往京城,因那时的路不好走,修桥铺路,非常艰难,终因家财耗尽弃于良乡郊野。该石被人称为“败家石”。清乾隆皇帝后来听说后,由皇家出钱运回安放于颐和园,并取名为“青芝岫”。现在仍存放于颐和园中。乾隆皇帝还有一个故事,北京颐和园长廊西端北侧有个“石丈亭”,里边有一快太湖石,高4米,宽1.5米,是京华传世名石中独峰最高的,原在扬州的九峰园内,乾隆南巡见到九块太湖石爱不释手,选了两块运往京城。一块置于园明园,一块置于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乾隆亲自命名放奇石的院子为“石丈亭”。既表达了爱石之情,又反映了对米芾的推崇。(米芾曾称无为县衙门口的一块奇石为“石丈”,并跪而拜之)。明代还有一位叫钱惟善,曾在南京附近的栖霞山得到一方奇石,将其供石室内,并模仿东坡居士,将其住所命为“栖霞山房”。栖霞山的造型石,兼太湖、灵壁之美,至今仍有人去栖霞山捡石。
清代画家林有麟,著有《素园石谱》,这一洋洋四卷的石书,记录了许多有关赏石的诗词文章。历史上许多名石能流传至今,林有麟潜心临摹奇峰异石并著书立说功不可没。清代官吏中有一位叫徐昆的,曾任金华太守,他在《豚斋偶笔》中对金华的硅化木作了精彩描述。他写道:“余守金华,见金华出此石,皮癣酷似枯松,几不能辩,举之不能动,方讶为石。然莫知其所由成也,大者及丈,小者数尺。置园中极可玩,土人亦贵重也”。“极可玩”三个字很生动,与当前玩石概念一脉相承。“亦贵重”三字反映出了作为观赏石的硅化木在当时当地的崇高地位。清朝的文人雅士赏石水平较高,如袁枚、黄元治、曹雪芹等。袁枚写过不少赏石的诗作,如前文介绍的诗句。黄元治十分喜爱大理石,曾写《点苍山石歌》,他在文中赞道:“石质石纹确奇绝,白如戴脂如积雪,绿青浓淡间微黄,山水草木尽天设。”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家曹雪芹,儿时常去雨花台玩,对拣雨花石和当时的村姑向游人兜售雨花石十分熟悉。所以有红学专家认为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的名字可能就来源于雨花村;贾宝玉、林黛玉可以看作两快雨花石的化身。特别是《红楼梦》第八回对贾宝玉口里衔的宝玉的描写:“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恰是雨花石的四个特点,这充分显示了曹雪芹赏玩雨花石的水平。
2009-12-16 16:36 上传下载(167.3 KB)
清末到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和社会动荡,观赏石文化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但由于科学的发展,对观赏石的科学性的研究却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另外新中国建国前后有几位赏石名人的赏石轶事值得了解。开国总理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同国民党谈判期间,和邓颖超每次去雨花台凭吊烈士时,都要检些雨花石回来,特别是把那些白中夹红的,如鲜血凝聚的雨花石放在中共代表团会客室桌子上的大碗内,用清水供养,以石励志,对大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郭沫若曾为此题词:“雨花石的宁静、明郎、坚实、似乎象征着主人的精神”。解放后,郭沫若在《访南京》一诗中对总理收藏的雨花石这样描写:“雨花有石凝鲜血,养以清泉岂禅劳”。郭沫若也是一位赏石家,喜爱赋诗咏石。1961年在云南大理参观访问时,对大理石画称赞不已,遂赋诗两首。一首《大理石厂》“三塔矜高古,回思贞观年。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相在心胸外,凉生肘腋间。天功人力代,海外竟珍传”。一首《洱海月》“拾来洱海月,上有乌云玷。黑白两分明,月云不相染”叶剑英元帅也是一位赏石名人,曾赋诗赞美山东蓬莱庙岛列岛的北长山岛的“珠矶石球”,他诗曰:“内长三岛月牙湾,勤事渔民并石田。昂价石球生异彩,妇孺岂惜指头艰。”叶帅诗赞的石球是在海水冲刷溶蚀下的五彩卵石,十分漂亮,不过现在长山岛的砾石滩已建成公园,不在允许成千上万的人们随便拣拾,但如果去旅游,不妨进园一试。我国的著名文人、宗教界的领袖人物赵朴初也和总理一样,喜爱雨花石。他诗曰:“花非花,石非石,暮之霞,朝之光。千磨坚石见丹心,百拂园融昭素质。”诗句不多,却深刻揭示了雨花石的象征和品质。另外原中国民盟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沈钧儒,非常钟爱特种石,他曾收藏过四块有意义的纪念石。一是到原苏联访问时,在列宁躲藏过的拉兹里夫草棚旁拾了一块长圆形的红石头,上面有灰色、黑色斑点,夹着金色星光;二是在鸭绿江旁国界桥附近拾的一块石头;三是在罗盛教烈士墓拾的一块石头;四是友人送的从原苏联伊塞克湖边拾的一块长圆形的白石头。伊塞克湖是唐僧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记载的大清池。还有一位赏石家,叫朱启钤,曾担任过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协委员。现北京中山公园内置放的四大名太湖石“青莲朵、青云片、绘月、搴芝”原在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毁坏圆明园中得以幸存,是朱启钤慷慨出钱,组织人力将这四块巨石运到中山公园加以保护,才使今天我们能一睹四大名石的风采。
三: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观赏石文化的飞速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为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文革十年使石文化的兴起又受到了重创,在那一场可以被称为浩劫的运动中,几乎所有文化形态的收藏和鉴赏都被斥之为封资修的残渣余孽,被贬为没落阶级的“低级趣味”。但国人潜意识中永远没有也不会排斥观赏石文化这朵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观赏石文化的迅速兴起就是有力的证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民间对观赏石的爱好和赏玩活动一浪高过一浪,从开始的小型石展到现在的大型国际性石展,从个人赏玩到国家、省、市、区县、企业纷纷成立观赏石赏玩组织。各种级别的奇石展销会此起彼伏,各种石报、石刊、石书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版发行,当前的观赏石赏玩已渐入佳境,奇石收藏和石头装饰已成现代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专家教授、公务员、教师、公司白领,还是各级政府官员、将军、市民、农民、个体业者,观赏石爱好者几乎遍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观赏石还登上了互联网的高速信息平台,现在上网点击“奇石”二字,马上就能检索到国内外大量的观赏石信息。我国的台湾省观赏石文化活动非常活跃,有“中华雅石会、中华观赏石文化协会、春秋雅石会”等百余个群众性赏石组织,约有三十万爱好者。台湾称观赏石为“雅石”,提倡“素、雅、简朴”的赏石观和形意交融的“石人合一”观。台湾将赏玩水平分为“五道段次”,即:石道初段(趣味观)、石道二段(美术观)、石道三段(道德观)、石道四段(抽象观)、石道五段(哲学观)。我们河南近几年观赏石文化活动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在省观赏石协会大力支持下,市、县、区、企业的观赏石爱好者纷纷成立了民间组织,安阳也于2004年元月成立了“赏石根艺学会”,并举办了数次展览和展销活动。
四: 观赏石赏玩热正在向全球漫延
也许是由于文化底蕴的关系,亚州赏石热度较高。亚洲赏石活动较活跃的国家主要有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其中韩国和日本赏石文化比较兴盛。韩国早在公元七世纪就受到中国唐代赏石文化的影响,奠定了赏玩奇石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后几经兴衰中断,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又兴起现代赏石热。韩国称观赏石为“寿石”,民间的赏石组织称为“寿石会”和“爱石人总联合会”。韩国石友赏玩的观赏石的石质一般要求硬度在5左右,其奇石的种类有:山水景石、象形石(包括造型石和图纹石)、色彩石、抽象石、传来石(即外国的奇石)、珍奇石(化石、钟乳石等)。日本自十三世纪开始,在我国唐宋观赏石文化影响下,掀起了赏石热,此后时断时续。上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振兴,迅速普及。日本石友称观赏石为“水石”,全国大大小小的石协组织约有300多家,规模大的有“全日本爱石协会、全国爱石联合会、日本水石协会”。日本石刊办的较好的有“爱石之友、树石”。日本石友主要崇尚山水景观石为特色的水石文化,讲究将禅宗思想融入本土文化,营造寂静、空灵、内省反观的审美气氛,强调一种安定感和平衡感。
西方国家赏玩观赏石与我国有些区别,西方国家石
友赏玩的主体和东方国家相比较石种较少,主要局限于矿物(晶体)、化石、陨石。西方赏石活动的兴起实际上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延续或是科学家们工作之余的爱好,是探索矿物岩石的产状、用途过程的延伸。因此,西方观赏石文化关注科学和历史的内涵,有比较直观和明确的科学理念,是地球科学知识在石头中的展示和印证。比如,面对一方化石观赏石和一块陨石标本,东方人往往先从审美角度来欣赏,西方人则是先问——从哪里来?为什么?这样深层次的科学历史问题。另外西方国家如欧洲、美国、加拿大等有专门的矿物标本公司,专营矿物晶体和陨石的业务,在西方,陨石的经济价值比黄金贵重得多。目前观赏石的美好已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认识。国际性的观赏石文化交流活动十分活跃,我国举办的几次大型国际性石展,日本、韩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收藏家送展的外国观赏石的数量都占到了20%以上。巴西的紫水晶、日本的菊花石和神居古潭石、缅甸的翡翠和硅化木、印度的赤玉石等深受各国奇石爱好者青睐,各国间的石种交流大受欢迎。在国内外交往中,观赏石文化的味道也越来越浓。198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将雨花石作为“幸运石”带到汉城奥运会上。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桂林受赠一方题名为“还珠洞”的彩
2009-12-16 16:36 上传下载(139.73 KB)陶石。澳门回归祖国,重庆赠澳门一方大型三峡石,题名为“三峡百年情思”。我国东北抚顺煤矿所产矿物晶体“煤晶”已作为国礼用于国际交往活动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附近有一个“十二门徒公园”,把海边的十二块孤石演绎为耶稣的十二门徒的故事,其文化味已十分浓厚了。我们国家的广大赏石爱好者不光继承了源远流长的传统赏石文化,目前已把观赏石赏玩的范围扩大到了矿物晶体、化石和陨石,东西方的赏石文化正在日益交融,“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健身、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世人的共识。
2009-12-16 16:36 上传下载(196.73 KB)
本主题由 Louie 于 2010-5-13 23:46 移动
第五篇: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 阅读训练
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
对联,在中国习俗的演变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古时候,人们为了驱走恶广,在门上贴门神,后又为了喜庆,春节时分,在门框上贴对联。由此,我们学习小组选择了这一主题。因为对联它不仅仅是增添节日气氛的方式,也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文明。至于今日,对联已有了新的喻意,它可以是人们表示对新一年的希望,也可以作为对恶人抨判的工具;它可以是对某一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以是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揭露。不管怎样,对联已不是增添气氛的工具,而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媒介。在历史文化中,闪烁着独特的色彩。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关系,所以又称春联为桃符。这是对联文化的起源。
对联也是一种对偶文化,也讲究文字的应用艺术。例如:
1、对联的对偶形式可分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真对。
2、对联应用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对联的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拆字,数字,偏旁等。
4、对联中也有并列,转折,因果,选择等逻辑关系。
每一件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曲折的发展,虽然对联深受大众喜爱,它历史悠久,但与此同时,它也有坎坷曲折的辛酸历史。在对联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成熟时期
对联成熟于唐代,在宋元得到进一步完善推广,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例如,游山玩水之时,可以即兴写作即谓之为胜迹联。自唐代后,春节贴春联逐渐变成一种民间的传统,对联发展在宋元时期最快,在此期间,有宋代黄山谷、苏轼等人的名类佳联,它渗透到诗、词、曲、文、赋之中,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吸收了词曲语言变化的特点,对联的种类由此增多,从其发展看,这其间爱你更趋于成熟。
2、鼎盛时期
对联在明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此时对联名家辈出,如,郑板桥,袁牧,纪晓岚,阮元,林则徐,梁启超等。此外,还有专门的集子,如梁氏父子的《楹联丛话》,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等,他们在对联方面对后世影响巨大。正由于对联家、理论家以及对联作品不断涌现,对联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更加普及,达到了顶峰。在清代,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一同流传于一世。
3、低谷时期
从清末至1977年百年之中,由于外国入侵、战乱,经过历史的大变革,人们无精力研究对联,对联至此陷入低谷。但在民国时,仍有陶行知、郭沫若、郁达夫、蔡元培等文化名人,及孙中山、黄兴、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家的反帝反封建对联流传于世,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齐头并进,尤其在“文革”十年间,对联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遭受破坏。
4、复兴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联文化逐渐繁荣起来,国家成立对联的专门学术组织,开辟了对联文化的又一个新纪元。
对联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对联可分为寿联、挽联、婚联、装饰联、行业联、学术联、格言联等等多种。所谓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的对联,其内容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一般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挽联是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
对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它通常包含浓厚的褒贬意义,如,一新任州官名曰田登,最忌讳百姓直呼其名,州民只好把“点灯”说成“点火”,元宵节来临田登布告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来人们把此事概括为一幅对联:“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对联中包含着作者的聪明才智。再如,寇准与友游,乘兴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友巧对到:“眼中人为面前人”。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本组成员充分利用书籍、电脑,发动一切人脉关系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组员在活动中,充分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活动最后,组员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名家名联,从中深刻感受到中国雄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中华文化。
A·学习小组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它?(5分)
答:对联文化(1);1·因为它是我国习俗不可缺少的元素,能增添节日气氛;2·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明;3·是表情达意的媒介;4·在我国历史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色彩。
B·阅读全文,学习小组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简要说明。(4分,答到3点即可)答:1,对联的形式,它是一种对偶文化,也讲究文字的应用艺术;2,对联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成熟时期,鼎盛时期,低谷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3,对联的种类,对联可分为寿联、挽联、婚联、装饰联、行业联、学术联、格言联等等多种。4对联的内容,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它通常包含浓厚的褒贬意义。C.通过研究,学习小组取得了哪些具体的研究成果?有怎样的体会?(4分)答:1,收集到名家名联,2,写成了《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研究报告。体会:1,团结就是力量;2,中国的文化底蕴雄厚而灿烂。
d.根据本文介绍的对联特点,拟写一副有关“扁担”(也称“棒棒”,给人搬运行李的人)职业特点的对联(4分)
参考答案:1,一肩挑东西,双脚走南北,2,一根扁担两只脚板迈步人生路,几捧凉水数碗淡饭饱餐世间情。3,早出晚归两肩担日月,东奔西走双脚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