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18:4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第一篇: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第二单元 观察与测量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

行辨认。

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能根据看到的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角度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发现问题。

一个学生站在教室中间表演节目,其它同学从不同的方向观看表演。

① 启发提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同学的表情吗?

② 引导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看清楚了,有的同学没看清楚呢?

总结引入:从前面、侧面、后面看到××同学的样子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从不同方向观察生活中的物体。

① 观看表演。

② 说说自己看到的××同学的表情是怎样的,看清楚了吗? 讨论:为什么同学们看到的××同学的表情是不一样的?

二、观察操作,建立模型。① 创设故事情境。

② 引导认识所站方位:淘气和笑笑分别站在汽车的什么地方?

③ 组织观察小汽车的活动:从侧面和前面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看看是什么样的? 组织讨论和汇报。实践活动:每个人分别站在淘气和笑笑站的位置去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并在小组内交流所看到的。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自己从前面、后面观察汽车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1。

1.书上第12页第1题

① 启发思考:淘气和笑笑看到的大熊猫分别是什么样的?

②观察大熊猫的图,想象自己是淘气和笑笑,描述看到大熊猫的样子。判断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并用语言陈述自己的想法

2.。书上第13页第2题 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判断猫咪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在书中连线。4. 书上第13页第3题

学生分小组从不同角度观察茶壶。

根据观察所得到的经验,判断从什么地方才能看到图中的茶壶,站在事物的合适方位,来表达判断结果。小结

桌子有多长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 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桌子有多长?

1、引出课题:

你的课桌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你还能用哪些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 将学生的比划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启发思考:

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该怎么办呢?(可以用尺子来量)

2、观察自己的尺子。

你看到尺子上有什么? 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两个人比一比,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1格,是不是一样长?

师:这1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找一找:

还有从数字几到数字几之间也是1厘米?

3、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二、量一量。

1、观察书14页的图:

看看书上是怎样量铅笔的长度的? 学生说说,然后教师稍加总结:

铅笔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2、书P15第1题。

先拿着数学书,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长的一条边,猜猜可能有几厘米,填在书上,然后学生测量,教师应跟踪做指导。后面两个物品由学生独立完成。

3、蚂蚁搬豆。(书P15第2题)

小蚂蚁已经爬了几厘米?还有几厘米要爬呢?请你用尺子量一量。同桌互相检查,看他量的方法对不对。

4、他们谁量的对?(书P15第3题。)学生先看书自己想。集体讨论。

注意:第二只小熊和第三只小熊量的方法不一样,但量出来的都是5cm,到底谁量的对。

三、实践活动:

回家后,选择几个物品,用尺子量出他们的长度,然后记录下来。

四、小结

去游乐园

教学内容:我又长高了(P、16)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对米的概念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 生: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

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长高了,1米25厘米。得出课题米的认识。

二、学习米

1、估计“1米”大约有多长。

2、感受1米的长度。(手臂或身高等)

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在量一量。

4、猜想:1米有多少个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

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在进行测量。

三、实践练习,巩固知识。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题目:P16试一试。

2、一张课桌大约有多高。谁猜对了?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完成后核对。5实践操作。

学生自己画出一条长3CM的线段。

四、总结

你这堂课感觉学什么对方最难。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动吗? 教学反思: 整堂课,当我上到1米,在你身体的什么地方时?学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兴趣,但是,有趣教具的有限,学生不能全部进行感受1米的高度,我想如果一人准备一个卷尺,那效果可能会更好。

估一估

量一量

【教学目标】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估测和实际测量 【教学过程】

一、集体测量活动。

先估计讲台的高、板报的长、门的高。(教师将学生的估计记录在黑板上)分别请学生测量,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一些与测量有关的问题: ① 尺子的长度不够怎么办? ② 不是整米数怎么办?

二、实际测量活动。

书P18“练一练”第1题

第一步让学生估计自己的身高、步长和两指尖的距离。

学生独立完成。

注意引导学生明确身高是从地面量到头顶,步长是从后面脚跟量到前面的脚跟,量两指尖的距离时要把手伸直,从这个手指尖量到另一个手指尖。第二步同桌互相测量。

观察测量出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吗?(引导学生发现身高与两指间的距离是很接近的。)第三步启发思考:

如果没有尺子,你能想办法测量出教室的长度吗?

如果没有尺子,你能想办法量出教室门口到学校门口的大概长度吗?

三、小组测量活动。

在小组内先找出这样的人,把他们的姓名填在表里。互相量一量,填在表里。

四、室外测量活动。

书P19第6题

带学生到室外去试一试。

2、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书P18第2题)

你能根据门的高度估计出淘气和机灵狗的高度吗?

注意:学生直接说出有多少厘米可能有难度,可以先由是几米说起,在引出说是多少厘米。

3、教师随机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邻居家有一个小朋友身高是1米,他到一个商店去买东西,柜台的高度是1米20厘米,他够着吗?

4、书P19第3题

教师可以先出示几个同样的方块,和学生一起量出一个方块的高度。

然后让学生去拼方块,每拼出一种形状,就引导学生算出拼出图形的高度。看书上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集体讨论。

5、动手画。(1)、画出一条3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3)、画一条比8厘米少4厘米的线段。要求:

1、每画一条线段都要在线段上写出是几厘米。

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用尺子去量一量,看他画的对不对。课后小结: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看一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课件出示小红的照片)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 你能帮她解答吗? 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 补评: 同一方向观察。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同桌间说一说。学生汇报。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事物,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 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 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集体订正。

四、多种练习,巩固知识。

1.比比谁的反应快。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洋娃娃的不同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是哪一面,然后快速说出来。

2.课件出示校园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五.课堂小结

回忆下,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一)从前面看 从后面看 从侧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课时 看一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教学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猜一猜

1.(出示图片)这是淘气从上面看到的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魔方、粉笔盒。。。

2.(出示图片)这是笑笑从侧面看到的一个物体形状,是一个长方形,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书柜、衣柜。。。

3.(出示图片)现在,淘气和笑笑一起走到他的正面去观察,它是什么呢? 长方体的箱子(其中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

1.观察汽车模型,并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部位,是什么样的。

2.课件出示课本第20页主题图:有三位小朋友也在观察汽车,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他们分别看到了汽车的什么部位?分别是第几幅呢?

(1)让学生独立观察后再小组中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

A.小华看到了警车的车门。B.小亮看到了警车的车牌。C.小明看到了警车的警灯。

(3)为什么小明看到了警灯呢?(是从上面观察的)

3.小结:观察物体除了从侧面、后面观察外,还可以从上面观察。4.通过刚才的教学,谁能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呢 学生汇报。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猜一猜。课件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是从什么位置观察的。2.观察小组同学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面,然后变换位置再观察。3.小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在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分别用动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

四、拓展延伸

放一热水瓶于教室正中,学生围坐在四周,将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出来。补评: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二)从侧面看 从后面看 从上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三篇: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二、观察与测量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提高质量措施: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比较活动。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P、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课前准备:

实物或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

第一步:

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

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

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第二步:

1、让学生站在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三步:

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一说。

2、利用教室里已有的物品,进行观察物体。

二、实践操作,巩固观察方法

1、第1题:下面哪一辐图是淘气看到的?

(1)、先说说淘和笑笑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2)、给淘气看到的打勾。

2、第2题: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1)、说一说小猫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

(2)、连一连。

3、第3题:看一看,说一说。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再交流评议。

4、猜一猜。

上、下、左、右、前、后都相同的是什么物体?

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在家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做好记录。

四、教学反思

空间想象能力要想在一堂课中就有不错的表现,这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整堂课下来,只有那些基础很突出的学生才能基本掌握空间想象的方法,大部分同学还不能对某一物体进行想象,想象出从各个角度观察的结果。

教学内容:桌子有多长(P、14)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

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1、估一估、说一说: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2、小组讨论: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课桌有多长?

3、小组代表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用手、笔、文具盒、书、本子、橡皮等)

二、学习厘米与测量方法

1、疑问过渡:为什么我们同学说的数都不相同呢?该怎么呢?

2、为了让我们得到数据相同,我们要用相同的工具来测量,要用相同的单位来计数。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认识尺子,学习厘米。

(1)、出示尺子,认识尺子。

(2)、认识刻度,学习厘米。先估计1厘米的长度,再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表示为1CM。

4、联系实际,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的?

5、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

6、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与测量方法。

7、小结测量方法: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三、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1、第1题:先让学生估计并说一说大约数;再请学生进行测量;最后让他们看看自己估计得是否准确?

2、第2 题:先估后量再填。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小熊量错的题目,说说怎样量才正确的?我们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对于才一年级的学生,要在一堂课中掌握厘米的概念,还要学会正确的估算、测量,还是那句话,教材过难。

在练习中出现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练习和书本的不配套。举例:看随堂„„

教学内容:去游乐园(P、16)

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对米的概念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看看谁要买票。

生: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

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长高了,1米25厘米。

得出课题米的认识。

二、学习米

1、估计“1米”大约有多长。

2、感受1米的长度。(手臂或身高等)

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在量一量。

4、猜想:1米有多少个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在进行测量。

三、实践练习,巩固知识。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题目:P16试一试。

2、一张课桌大约有多高。

谁猜对了?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

完成后核对。

5实践操作。

学生自己画出一条长3CM的线段。

四、总结

你这堂课感觉学什么对方最难。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动吗?

教学反思:

整堂课,当我上到1米,在你身体的什么地方时?学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兴趣,但是,有趣教具的有限,学生不能全部进行感受1米的高度,我想如果一人准备一个卷尺,那效果可能会更好。

教学内容: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目标:

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

(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

(3)门的高是---米---米。,学生先估测,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2、练一练第1题,同桌合作,先估测,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

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

第二课时

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有,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容是P19第三题。

2、找一找,量一量。

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

3、P19第5题。

想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先估计,同学间再进行互量。讨论出测量的方法。

4、实践运用。

(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

(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三、课堂总结。

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回到家里,对自己家里的一些物体先进行估计再测量。

6、教学后记:本单元要求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以及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生对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掌握得较好,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会运用M与CM,但个别学生对物体长度或高度的估算就比较差。

审阅意见:教学结构完整,目标明确,措施切实,能及时总结本单元的得失,希望在落实中加强各层次学生的辅导。

数学课组

2009年3月

第四篇:学年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卷

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一填。

(共7题;

共31分)1.(5分)下面哪幅图是女孩看到的?(画“√”)2.(5分)下边哪一幅图是小男孩看到的?(画“√”)3.(5分)下边哪一幅图是小女孩看到的?(画“√”)4.(1分)在_______面或_______面,看到的都是。

5.(5分)观察 这组图分别是在哪个看到的? 6.(5分)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7.(5分)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序号。

二、连一连。

(共3题;

共15分)8.(5分)分别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

9.(5分)观察下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

10.(5分)观察下面这幅画分别是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

三、选一选。

(共3题;

共6分)11.(2分)从上面看是 的是()。

A.B.C.12.(2分)如图,水杯从上往下看到的图形是()。

A.B.C.13.(2分)李霞给奶奶买的一个生日蛋糕,从上面看它的形状是()A.B.C.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共7题;

共31分)1-1、2-1、3-1、4-1、5-1、6-1、7-1、二、连一连。

(共3题;

共15分)8-1、9-1、10-1、三、选一选。

(共3题;

共6分)11-1、12-1、13-1、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评估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评估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按要求画一画

(共3题;共15分)

1.(5分)看图回答。

2.(5分)连一连

3.(5分)辨一辨。

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请在方框中画“√”。

二、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4.(2分)在不同方向观看一个书包,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5.(2分)从A和B两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否一样?

()

三、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连一连

(共5题;共40分)

6.(20分)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面?给正确的图形涂上黑色。

(1)

(2)

(3)

(4)

7.(5分)下图是从空中看到的希望小学的平面图,教学楼的周围有一个操场、两棵大树,楼前还有一座升旗台。下面四个画面,分别是站在①②③④哪个位置看到的?请填在()里。

8.(5分)连一连。

9.(5分)它们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连一连。

10.(5分)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按题号顺序回答.四、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共2题;共4分)

11.(1分)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下图的_______个面。

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画一画

(共3题;共15分)

1-1、2-1、2-2、3-1、二、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4-1、5-1、三、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连一连

(共5题;共40分)

6-1、6-2、6-3、6-4、7-1、8-1、9-1、10-1、四、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共2题;共4分)

11-1、

下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