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水歌教案设计
日有所诵《易水歌》教案设计
南山路小学
左梦虹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经过我们一年多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不少的唐诗、宋词,并且还有一些早期的古诗。今天我们要接触一种全新的体裁,它就是——楚辞。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易水歌》。
二、字词学习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易县,当时为燕国的南界。萧萧:秋天的风声。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三、课文学习
1.文意理解: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2.鉴赏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对荆轲的行为,自古以来评价不一。有人说荆轲是舍生取义的壮士,有人说他是微不足道的亡命徒,还有人说他是中国古代的恐怖分子。
2.各小组互相背诵,推举出最好的同学展示。
四、课外拓展
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逐步背诵该首诗歌。
第二篇:易水送别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装饰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一、解读了解诗人
骆宾王:字观光,初唐诗人,擅长七言歌行,对唐代七言的古诗的发展很有影响。与诗人杨炯、卢照邻、王勃、合称“初唐四杰”。
二、谈话引入:
三、学习诗歌
1.全体起立,准备诵读。2.学生齐诵 3.理解诗歌大意 4.师范读全诗 5.领读诗歌 6.同桌互读 7.小组赛读 8.男女对读 9.背诵古诗 10.指名背诵
四、谈谈你学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第三篇:《姓氏歌》教案设计
《姓氏歌》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四篇:易水伊人
易水伊人
我一直在想,关于我和遥的故事会有怎样的结局。我的心底爬满了恐惧的腾蔓,潮湿而阴冷。直到遥说,泞,我们结束吧。
我的天空划满了支离破碎的伤痕。我不明白遥怎么能这样直白的向女生说分手这两个字。
蓝说我突然开始怀念起从前的自己,那样的纯真,不黯世事。
时间散落了满地的忧伤,我被碎片勒得生疼,却发不出一点喘息的声音。我看着回忆不断从我的指缝中溜走,只能无声的掉着眼泪。
雪下了一夜,迅速而庞大地覆盖了整个城市。这个冬天就要过去了。如果土地可以留住冬天,那么冬天就可以留住雪,可事实是,我已经看到了太阳,很快,积雪就会被融化,蒸发成汽,终于再看不见它。它以某种方式潜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许会再次化作雪,但那些分子的聚集永远不会再是原来的颗粒。就像两个陌生的人,彼此靠近过,互相温暖,然后,再分开,人生中这样的轮回就像玩笑。然而,他们毕竟是靠近过的。总有些什么因此而改变。我穿着宽大的毛衣走在雪地里,咯吱咯吱地响。抬头看阳光,那么刺眼,我扳着手指数着日子,冬天快要过去了,总算要过去了。
遥一天一天的淡出我的生活,我们都是雪的分子,当冬天过去时,就是离开的时候了,从此注定要天各一方。
我最后一次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蓝在我身旁,她问我,泞,还记得你和遥在这里发生是事吗。我和遥,哦我想起那些遥远的日子,那些忽明忽暗的光影,遥温柔模糊的容颜,我的极致而矛盾的心绪和梦境一切的一切都在逝去的光阴中走成一个决绝的背影,皮肤上还有疤,却不再痛。
我想我已经彻底忘了遥的一切。痛苦只是一种仪式,坚持得太久,就变成了虚伪。
是什么与我打了照面,谁和谁来不及说再见,是哪一年让一生改变,又是什么,远离我一光年。
第五篇:《秋浦歌》教案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古诗的节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背诵本诗,积累与劳动相关的诗句。
教学准备:
1、课前查找李白的相关资料,收集李白的诗句;
2、收集与劳动有关的诗句。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导入语: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不朽的华夏文明,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大诗人,也留下了无数的名诗佳句。……关于李白的诗句,你还想补充什么?(汇报交流李白的诗句)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少有的一首以劳动为题材的古诗——秋浦歌(板书)
3、简介写作背景。
二、同桌合作读诗,初步感知古诗。
1、自由地读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同桌互相读诗,互相正音。
3、抽生读一读诗。
4、师范读,指导节奏及读古诗的方法。
5、齐读。
三、自主合作细读,品味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1、同学们怎样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歌呢,让我们来读读学习提示吧。(出示学习提示二,生读。)
2、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3、汇报,师相机点拨。(相机板书)
4、小结:看,炉中熊熊的火光照亮了天地,火星在紫烟中四处飞溅。一轮圆月下,一个个冶炼工人满头大汗,他们的 脸被炉火烤得通红,使者夜晚显得更加明亮。听,在寒冷的月夜里,冶炼工人唱的劳动号子震天撼地,使冰冷的河水都微微荡漾起来。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诗人那颗冰冷的心也被感染了。
5、带着对诗句的理解一起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6、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试着背一背古诗吧。
四、拓展延伸。
1、以劳动为主题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生汇报)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与劳动有关的诗句(出示相关诗句),一起来读读,积累积累。(生齐读)
2、同学们,《秋浦歌》是一组组诗,一共17首,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其中第14首,现在让我们来读读另外两首,欣赏欣赏吧!
3、小结:劳动是美丽的,因为劳动不仅可以为我们创造财富,劳动还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劳动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境,正如——(全班吟诵古诗。)
板书设计: 秋 浦 歌(唐)李白
炉火 红星
壮观的劳
动场面
赧郎 歌曲
《秋浦歌》教学设计
王堂小学 卢绍娟
201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