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搜集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
2、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小组协作的能力。重难点
1、仔细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吸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能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东坡,大家知道吗,有一次他和一个叫佛印的和尚在河边游玩,苏轼看见了一条狗在河边啃骨头,遂出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一听,急了,把写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说,水流东坡诗(尸)。可见两人都是高手,那么他们高在什么地方呢
二、新课
1、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现在的广告中也随处可见,如以下例子,同学们能把这些广告中的成语恢复原样吗
某眼睛广告: 一明惊人
某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某酒类广告:天尝地酒
某胃药广告:无胃不治 某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某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某摩托车广告:乐在骑中
2、从这些例子中,语言运用和变化的巧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在广告语,标语,店名等中运用最多,让人们印象深刻。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蒙牛,每一天,为明天。
所以,每一个广告语都是精挑细选的,都有它无穷的魅力,同学们不是收集了一些广告语,店名吗,在你收集的东西当中找出一个你认为最好的,相想好在哪里,然后4人一小组,把你推荐的例子和同学交流,四则广告语中推选出一则你们觉得最优秀的,选出来,并说出好在哪里,写在黑板上。
1、自己选一个。
2、交流。
3、推出一个,注明理由。
3、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想,这些例子也给了我们经验和启发。你能为我们的校园卫生设计一条宣传语吗,给我们家乡的特产设计一条广告语吗
三、小结有同学就奇怪了,我们今天学的是语文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随时随地都能学到语文的,如聊天,逛街,购物,旅游等都能学到语文。对吗
四、作业:以我在------中学到了语文,写一则短文。
第二篇:生活中的材料_教学设计
一年级 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1课 生活中的材料
王维佳
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学着使用材料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
(3)科学态度,STSE 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
二、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各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纸、抹布、镜子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看看我们的身边,课本是用纸印制的,衣服是用布做的,因此,纸是印制课本需要的材料,布是做衣服需要的材料。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二)新课学习1.认识常见的材料
(1)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
(2)思考:图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什么材料可以制成什么物品?(3)指导学生表达。
例如:吸管、矿泉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可以制成吸管,塑料可以制成矿泉水瓶。
(4)针对其余5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学生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表达。(5)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6)出示更多由以上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图片。(7)按照材料的不同,将各种物品分类。
(8)观察比较这6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如光滑度、软硬度、透明度等)。(9)小结: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第三篇: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能准确的受力分析和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向心力方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知道向心力是所有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半径方向的合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的过程,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强化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将向心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喜悦,进一步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意识
三、重点:分析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
四、难点:运用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五、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法、六、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理归总结、自主探究
七、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向心力,请同学们思考: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如何找到向心力并列出向心力方程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总结出具体解决问题的策略。
生:处理圆周运动的步骤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2.找圆心3.确定Fn的方向4.列向心力方程 师:圆周运动是一种很常见的运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
生:游乐场里的旋转飞椅和过山车,火车转弯、汽车转弯,飞机盘旋、汽车过拱形桥和凹形桥等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那么这些圆周运动都是哪些力来提供向心力呢?我们先来探究旋转飞椅的向心力的来源?先看视频再来回答该问题。
生:它是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来提供人和椅子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师:回答正确按照相同的方法大家思考火车转弯时是什么力来充当向心力呢?请先看视频再来回答此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铁轨和火车车轮的构造特点,请看火车的车轮的内侧有凸起的轮缘,两侧凸起的轮缘将火车限制在两条互相平行的铁轨上。这两条轨道我们把半径大的叫外轨,半径小的叫内轨。大家想一想: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受几个力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
生:受重力和支持力,二者相等;牵引力和摩擦力 二者也相等合力为零。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如果火车在水平弯道上转弯,试分析其受力情况及向心力的来源? 生 :受重力和支持力,二者相等;牵引力和摩擦力,二者也相等合力为零。由于转弯需要向心力所以此时火车会挤压外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外轨就会对火车外侧车轮的轮缘施加一个指向圆心的力来提供向心力。
师:在转弯时火车挤压外轨的力是相当大的,因此会损坏外轨和火车的外侧轮缘。那么在实际中是如何想办法解决的这个问题的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实际铁路的弯道,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中,采取的办法是将外轨垫高,从而使轨道倾斜一个小的角度,这时候是什么力提供向心力呢?
生:是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来提供火车转弯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师:当火车不挤压外轨时,它的运行速度是多少
2v生:
m
g tanmR
v临界Rgtan师:如果火车转弯的速度不等于这个速度会怎样呢?
生:如果大于此速度火车还要挤压外轨:如果要是小于这个速度,火车回挤压内轨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视频并尝试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火车冲出轨道可能原因是什么?
生:由于火车是从外轨冲出轨道所以可能是车速超过了弯道规定的转弯速度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试做下面的例题
对点训练1:火车以半径R=900 m转弯,火车质量为8×105 kg ,速度为30 m/s, 火车轨距l=1.4 m,要使火车通过弯道时仅受重力与轨道的支持力,轨道应该垫的高度h为多少?(θ较小时tanθ=sinθ)今天的作业是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的研究方法在课后去自主探究其它转弯运动向心力的来源
第四篇: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
《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将句子写具体。
2.运用《莫高窟》一文的写作方法,把家乡的一处自然景观(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将句子、段落写具体。学习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㈠比较句子,揭示学习内容 1.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①姚明长得很高。
②姚明长得很高,大约有两米三。指名说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练习五的第一题“语文与生活”,怎样把句子、段落写具体、生动、形象,打开课本,自由读情景对话。㈡学习第一部分
1.小芳在习作中写到“大海很大很大”,爸爸觉得表达得不够理想,就对小芳说“想想看,怎样写才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大海的大呢”? 小芳想了想说“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2.大家想想:“大海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怎样填也可以写出大海的大? 3.小结
抓住中心词“大”,用具体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大海“大”的程度,读之具体而生动。4.做练习(1)练一练
①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早晨的雾可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溪里的水清得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教室里静悄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补写句子(3)汇报结果,讲评。5.小结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抓住中心词,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也可以用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的更具体、生动、形象。6.巩固练习
①长城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金字塔很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广场上的人真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今天晚上可真黑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小明可真着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同学们能够把句子写具体,同样也可以把段落写具体。1.齐读练习要求。
2.齐读《莫高窟》一文的2、3、4自然段,讨论写法。3.汇报总结写法。
先用中心句总领,然后进行具体描写,再抓住一个典型的细节着重描写。
4.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熟悉的一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1)学生练习写,教者适当点拨。(2)同桌交流。(3)作品展示。(4)互评、点评。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认真观察 抓住特点 展开想象 运用修辞
第五篇:浅谈如何将生活带入语文教学中
浅谈如何将生活带入语文教学中
丰华学校 于黎
内容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论述“生活即教育”。这就意味语文教学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有意识地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扩展,而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词: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个人生活
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勃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现实生活活动,足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品位生活,领悟人生,这些无一不会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而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不少学校的实践表明,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愈是贴近生活,学生就愈有学习的积极性。
一、自然生活
人类现实地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大自然是美丽的:那姹紫嫣红的花朵,潺潺流动的小溪,清脆悦耳的鸟鸣„„大自然是神秘的:神农架的野人,百慕大三角区的失踪之谜,埃及的金字塔„„大自然是可怕的:生存环境的恶化(08年湖南冰灾及09年汶川大地震),大气层中出现的臭氧空洞,沙尘暴的肆虐,大地沙化„„大自然是个“大课堂”,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开发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活。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的教材就是走进秋天,了解秋天。笔者考虑到所教授的班级学生是来自南方大都市,对于第一课《秋天的图画》文中所说“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和“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的情景有点抽象,笔者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找了一些资料和图片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边看边听——我们中国南北方地域存在着温度的差异,在金秋时节南北方会有不同的农作物的收获,南方天气湿润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北方天气干燥以小麦为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并不时会有问题提出,“老师,为什么说稻海是金黄的,而不是红色的”“老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等等问题的生成,借此机会笔者就此话题与学生聊有关植物自然方面的知识。本节课就不单是单纯的语文课,涉及了地理和自然知识多门学科,达到了笔者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
二社会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同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笔者深入研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1课《我们成功了》,发现本课课文内容具有浓郁的现代文化色彩。学习本课之前,笔者就北京奥运的背景作了简单的介绍|——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北京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从而理解课文中人们的激动心情和自豪感。至于课后,笔者会让学生收集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料,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北京,关注体育。关注社会生活。因此,要使现代的小学生具有真正有用的学问,就要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兴趣和探究社会的强烈欲望,进而使学生自觉地走向社会。
三、学校生活
学校是儿童生活的基本空间,学生在学校中的存在就是学校生活。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主要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除此以外,学生还要与教师、学生交往,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等。而学校生活就是摆在我们手边的资源库,记得一天晨会课上,值日班长向我汇报:昨天,班上的几个小朋友在跳皮筋时不小心踩到了教室的垃圾桶,那个垃圾桶经过了一个冬夏本来就老化了,这么一踩,当场成了碎片。以后同学用完的纸屑放在哪里?一时之间,“垃圾桶”问题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就如何拯救“垃圾桶”变成我们口语交际的素材,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各抒起见,有的说老师她损坏了要陪一个新的,有的会说老师她不是有意损坏的,能不能给她一个机会。而笔者引导全班同学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把坏事变成好事话题刚落,学生们就踊跃说出自己的建议:建议
一、让爸爸妈妈买。为了使学生不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笔者否定了此做法。建议二:利用可以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如:收集易拉罐和矿泉水瓶)资金来买。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身边的小事作为活动的主题,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有利于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
四、家庭生活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固然,自然接受学校教育始,学校便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愈着愈重要的角色。但是,家庭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学生在家庭中的存在即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理财、护理保健等都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也能开发出无限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笔者在上《玩具柜台的孩子》前,先在讲台上拉家常似的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玩具吗?,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变形金刚”“洋娃娃”“飞机”,接着笔者很平和的说:“大家很熟悉自己的玩具,现在请同学们做口头作文练习——描绘玩具的样子。”一听描绘自己玩具,同学们既兴奋又活跃,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讲开了,“有时我把变形金刚变成汽车,有时我把变形金刚变成一个机器人,有时又把它变成一架大飞机……。”“我的洋娃娃有一头金黄色的卷发,雪白色的连衣裙,红色的靴子,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白雪公主似的.”“它的机翼向后倾斜,上面装着枪,机翼末端还有两枚导弹。横着的尾翼比机翼要小很多,竖着的尾翼直直的。后面是一个喷射器,好像一点火就能飞起来似的。”„„紧接着打住了话题:“很好,同学们描绘得很生动,也很形象。说到这里有一个小男孩却一动也不动地站在玩具柜前,咦?他为什么要站在哪里,站在哪里干什么?就这样创设情境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课文学习,学生们情绪深深地感染了,课堂由活跃变为寂静,学习课文的感情基调已完全定好,学生被吸引到《玩具柜前的孩子》所特有的氛围之中了,这节课效果极好。
五、个人生活
“要使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世界,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在学校进行的教育,都应首先使他们认识自己。这会对一个人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语文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把学生变成实现教案的工具,应该有更多的随意性和灵活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味。在写作训练笔者认为应该少一点指令性的要求,多一点原创性和自由度。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会经常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校园、社会的人和事,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并通过自己的感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经常启迪、引导学生随时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善于捕捉周围动人的片段,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将细节描写运用于平时的作文训练,便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经过如此的训练,同学们收获很大,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再现了自己的生活情景,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一些作文书,写出假、大、空的内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