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

时间:2019-05-12 19:0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

第一篇:《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

《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诵《道德经》第40、41、42章。

2、理解老子关于“道”的理论

3、了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二、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四十章 [引语]

在一、四、五、六、十四、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三十五和三十七章里,老子从各方面阐述关于“道”的理论。在本章里,老子用极其简练的文字,讲述了“道”的运动变化法则和“道”产生天下万物的作用。关于“道”的基本理论,本章和四十二章都是就此而论的。本章虽然只有两句话,但言简意赅,含义十分丰富。[原文]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翻译原文,理解大意。[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讲析]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其实这两种解释意思是相同的。因为老子承认运动,承认运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当然是老子认识上的不足。因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得实现,不具备一定条件,是不能转化的。不经过任何努力,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转化,这就多少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了。“弱者道之用”,是说“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这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样也有积极性的一面,道创造万物,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用弱和用强,也就是是“无为”和“有为”的区别。“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的论者认为这一句可以概括出“无—有—万物”的公式,并说万物毕竟是从“无”而来的。其实,老子讲“有”和“无”,并不曾把“无’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而把

“有”当作第二性的东西,他是把有与无当成相互对立的两个哲学范畴,有与无都是道的属性,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

(二)讲析第四十一章 [引语] 这一章引用了十二句古人说过的话,列举了一系列构成矛盾的事物双方,表明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关系,它们彼此相异,互相对立,又是互相依存,彼此具有统一性,从矛盾的观点,说明相反相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这里,老子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各自“闻道”的态度: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漠不动心、将信将疑,下士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说明“下士”只见现象不见本质还要抓住一些表面现象来嘲笑道,但道是不怕浅薄之人嘲笑的。[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①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②。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③;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质真若渝⑤。大方无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⑦。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翻译原文,理解大意。[译文]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讲析] 本章前面先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对道的反映。“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成其为“道”。在后面所引的十二句成语中,前六句是指“道”、“德”而言的。后六句的“质真”、“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指“道”或道的形象,或道的性质。所以引完这十二句格言以后,用一句话加以归纳:“道”是幽隐无名的,它的本质是前者,而表象是后者。这十二句,从有形与无形、存在与

意识、自然与社会各个领域多种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中,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出辩证法的真谛。这是极富智慧的。

(三)讲析第四十二章

[引语]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这是继四十章之后,又一段关于“道”的基本原理的重要论述。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混而为一”的“道”,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段话是警诫王公要以贱为本、以下为基的。对后一段内容,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段文字与上一段讲的原理关联不上,疑为三十九章文字错移本章。另一种说法是两段前后虽然不相密切关联,但意义仍相近。这是讲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事物相反相成,双方并非不变,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这一章再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⑦。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翻译原文,理解大意。[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讲析] 本章第一段话,说到一、二、三这几个数字,这并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否定了神的存在,从多元论的宇宙观发展为一元论的宇宙观,这是值得称道的。冯友兰说:“老子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里说的有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所谓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数的意思。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生出来了。那么冲气究竟是哪一种气呢?照后来《淮南子》所讲的宇宙发生的程序说,在还没有天地的时候,有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后来这种气起了分化,轻清的气上浮为天,重浊的气下沉为地,这就是天地之始。轻清的气就阳气,重浊的气就是阴气。在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而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中的气就叫做冲气。‘冲’是道的一种性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四章)。这种尚未完全分化的气,与道相差不多,所以叫冲气。也叫做一。”(《老子哲学讨论集》第41页)冯先生的这一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在本章后半部分,老子讲了柔弱退守是处事的最高原则,谦受益,满招损,这也合乎辩证之道。

三、谈谈自己对这三章的理解。

四、作业:

背诵《道德经》第40、41、42章。

第二篇:《道德经》第38章教案

《道德经》第38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第38章。

2、理解老子“上德”与“下德”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和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诵读与感悟中理解“上德”与“下德”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子《道德经》重在介绍宏观治理模式,并就此提出了“上德”与“下德” 的观点,那么老子在这里到底想要阐述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二、新课讲解

(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第38章

(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1、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 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意。

(二)、内容解读

如果把道德水平分为上下等,那么没有道德学说时往往有上等的社会道德环境,而整日把道德挂在嘴边,形式上不离开道德,是为下德,其德可见,其功可称,故无法体现真正的道德;上等之德是无为的,因为它与道保持一致,自然无为,上德还是无条件的,不为名利的,下等之德是有心而为的,是有条件的,看得出人为痕迹的,功利的。

仁爱至上是有为的,但是无条件的;义气至上是有为的,也是有条件的;礼仪至上是人为的,没有人响应时就强行“推销”礼教制度。

因此,社会失去道才去关心德,失去德才关心仁,失去仁才关心义,失去义才关心礼,礼是什么呢,是忠厚,诚信缺失的产物,是荒废根本,关注细支末节的表现,往往成为祸乱之元凶。前述下德而下的伦理,是浮于道之外的虚华表象,是愚昧的起点。因此,大丈夫选择敦朴而不是浅薄,选择忠厚诚信,而不是浮华,因此,舍弃浅薄,取其厚实。

三、学生思考、讨论:

四、拓展引申、小结: 老子《道德经》重在介绍宏观治理模式,因此,对“上德”与“下德”等等的理解应当指社会环境而言,非指“上德之人”或“下德之人”;上德之所以有德,是因为德出无为,功成事遂,而无恃为之心,故称之“无以为”;下德之所以无德者,因为德出“有心”,而又矜功恃为,故称之“有以为”。仁义皆不免有心为之。但上仁虽为,而无恃为之心,故称之“无以为”。上义则恃之矣,故称之“有以为”。注重礼仪意味着崇尚虚名,没有人附和却强行灌输礼教。

五、作业:

熟读背诵本章。

第三篇:《道德经》第39章教案

《道德经》第39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第39章。

2、理解老子“道”的辩证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和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认识老子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老子宇宙观,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

二、新课讲解

(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第39章

(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1、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 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意。

(二)师生共同翻译: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三)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说:“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 „老子揭露了客观世界的矛盾,企图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锐化,为着这一目的,他把统一看成万物的基础而把它绝对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事实上,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在世界的自然万事万物之中,老子列举了许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并认为对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最终归于统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在人类社会而言,老子也强调统一,认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个准绳。这个准绳是什么?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应该认识到“贱”、“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无须光华如玉,还是质朴更好一些。总而言之,本章开头就是讲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论是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会再存在下去。

三、拓展反思

——重得轻德,以实用主义为宗

今人之所以轻视天道,多因他从唯物的角度出发,以为“道”是精神而非实物,既不具备力量,也难给现实带来好处;倘要得到现实的好处,就必须斗智斗力,不择手段。

今人乐于交易,比如以钱易物、以权易钱、以色易权、以力易色等等。人们确信,交易的双方都看得见、摸得着,交易的物品及其价值也都看得见、摸得着,当然谁都不容易吃亏;即使吃亏,也不是吃暗亏,总能明其所以,并在此后的交易中追偿。

今人乐于交易的目的,在于实用。比如倡导性解放者,以为彼此都能得到满足,当然无可厚非;贩卖假货假药者,以为迫于生计艰危,当然可以不顾他人死活;大肆贪污受贿者,以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然可以放开手脚;拍马奉迎者,以为自己付出了自尊,当然应该得到回报。

譬如有一种人,只想好好过日子。言下之意,天地与他无关,道德与他无关,他无须思考实物以外的任何命题,只要将小日子经营得美满,将身体保养得康健,将心情调节得愉快,于愿已足。围绕这种经营,他精心算计生活中一切细节,处处追求趋利避害的良效,而且日益感觉良好。我曾问他,人生无常,你凭什么将它驾驭?他说有手有脚,总能把握眼前。我说你苦苦不想失去,如何保证它永不失落。他说事在人为,即使不能保证明天,也得首先保证今天。

人多这般思虑,天道却不。天道以德衡量善恶,俗人以物衡量得失。天人之间,正好相反。

四、小结:

德是道的特性的物质体现。天道即宇宙的特性,天道的威力无以复加。老子说,天得道,因而清明;地得道,因而安宁;神得道,因而灵通;谷得道,因而充盈;万物得道,可以茁壮成长;侯王得道,可以平定天下。相反,天无道,天必坍塌;地无道,地必崩裂;神无道,神必消亡;谷无道,谷必枯竭;万物无道,必定凋零、解体;侯王无道,必定倒蹶、败亡。

五、作业:

熟读背诵本章。

第四篇:《道德经》第11、12章教案

《道德经》第11、12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这两段经典名句。

2、简单理解选段的意思,重点理解老子“有无”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和教师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2、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自然诵读,在诵读与感悟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教法方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新课讲解

(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第十一章

(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1、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听完之后,抽几个学生模拟朗诵)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2、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诵读方法自由朗诵,在朗诵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断句。

3、诵读、背诵(比赛),让学生自由举手,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朗诵,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评判出最出色的

(二)、翻译,译文讲解

1、让学生看教材内容,同桌讨论,理解内容,思考:这一章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教师重点解析:

准备一个空杯子,然后倒满水,再去理解这句话:

无水时,其为杯,有用之杯; 有水时,见水见物见利不见杯了。

(三)拓展引申、小结:

做人当虚怀若谷,人敬你;一旦实力显现,则引发诸多利益纷争鸟;新西游记里孙悟空师傅传授72变之后告诫悟空不要逞能显能,悟空问其缘由,其师傅答曰:别人见到你的本事,必然心怀夺取之心,届时不是你死就是他亡了(大意

如此);所谓才(财)不外露,也是遵循这一道理。

有人问,现代职场不表现能力,还会有人要你啊? 其实这不矛盾; “为用”时,人是敬你的,对你有期待的;“为利”时,你可以为别人带来价值的,换一个角度来说,你还有可利用的价值;一旦对方把“水喝光了”,接下来的动作可能是把被子扔掉,取另一杯水饮;所以,人要保持学习,一方面既要空,又要不空。冯友兰先生曾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说‘有无相生’,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

(四)诵读、学习第十二章

1、范读、学生齐读。

2、师生共同翻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3、评析: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老子的观点并不是要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并不是否定发展文化,不像有些学者所言,认为老子的这些观点是他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所持的狭隘庸俗的反历史观点。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读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三、小结归纳这两段话的含义,回顾知识,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背诵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第五篇:《道德经》第13、14章,教案

《道德经》第十三章、第十四章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诵《道德经》第十三、十四章。

2、理解老子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

3、了解老子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运用“道”的规律。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荣辱名利。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十三章

1、[引语]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2、听录音。

3、学生齐读全文。

4、翻译全文,了解大意。[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5、[教师讲析]

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

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祐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过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二、讲析第十四章

1、[引语]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2、听录音。

3、学生齐读全文。

4、翻译全文,了解大意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5、教师讲析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下一章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

三、联系现实,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作业:

背诵《道德经》第13、14章。

下载《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3-14章教案

    第13章 机械的调速与平衡 第一讲: 13.1 机械速度的波动及调节 课 题: 13.1.1 机械的运转过程 13.1.2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的运转过程2. 掌握机械速度波......

    《道德经》第62章

    《道德经》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 美言可以市③,尊行可以加人④。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虽有拱璧⑥以先驷马⑦,不如坐进此道⑧。 古......

    《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范文大全)

    《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这三段经典名句。 2、简单理解选段的意思,重点理解个别典型词句所代表的寓意。 二、过程与方法 1、......

    教育部第40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第40号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已于2016年4月5日经教育部2016年第14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

    《道德经》第51章课件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①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③;养④之覆⑤之。 生而不......

    道德经第42章学习心得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蔡国花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

    道德经教案(精选5篇)

    老子【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老子[道德经] 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六年级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老子》第六十章教案 一、导入: 道德经的来历老师已经讲过多次,今天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相信你又有不同的感受。函谷关,道德经,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再次说出你的感觉(作为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