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9: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

第一篇:《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

《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这三段经典名句。

2、简单理解选段的意思,重点理解个别典型词句所代表的寓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和教师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思考、感悟,理解第46、47、48章的基本思想内涵。

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三、教法学法: 点拨法、思考感悟法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道德经》的学习欲望,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祸患之所以发生,即在天谴应时、应劫而来。天谴之所以发生,即在生命大罪滔天,天理难容。所以老子说,罪孽没有比任情纵欲更大,祸患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灾殃没有比贪得无厌更烈。如果知道满足,大德者可以长保大德,寡德者可以积累大德,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满足。纵观天下治乱,莫不如此。天下之所以大治,即在治理者有道,被治者重德。天下之所以大乱,即在治理者悖道,被治者缺德。

这节课讲第46、47、48章。

二、新课讲解(一)、诵读

1、学生一起诵读课文内容第46、47、48章

(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2、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读 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读。

3、根据总结的方法,挑选学生最喜欢的朗读方法一起来实践朗读,在朗读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断句。

(二)翻译,译文讲解。教师重点解释第46、47、48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

1、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1]。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3]。故知足之足[4],常足矣[5]。【简注】

[1]却:屏去、退回。粪:耕种。[2]戎马:战马。郊:郊野、荒郊。

[3]咎:灾祸、灾殃。欲得:贪婪,贪得无厌。[4]知足之足: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5]常足矣:永远是满足的了。【引发】 中国古籍全录 ——寡德而多欲,必招祸患

为何寡德?生命从层层时空堕落而下,原在天界所具备的威德与果位都没有了;生命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之中,行恶多于行善,所得大于所失;生命此生以来无道,心性的标准极低,言行的伤害却大。

为何多欲?先天的本愿、环境的熏染、社会的教化与个体的选择等等,共同将一个生命塑造。如果他被物欲的晕光所诱惑,又被后天的观念所俘虏,他必失却先天的本性,而以为私为我的欲念作主导。

倘若曾经积下大德,此世多欲,倒能自然而然得到,因为他本有德去交换。遗憾仅仅在于,以德交换外物,即为舍本逐末;失德愈多,悟性也就愈迟钝,如果再也唤醒不了善性与神性,则为莫大之痛。倘若德薄,却又贪求无厌,问题就更加严重。无德交换,必难自然而然得到。却又一心攫取,势必阴谋阳计连绵,五脏六腑恶毒,方式方法险绝。如果他竟广泛得到,必为非份所得,必定铸成大罪,必然遭遇天谴。【反思】

——蝇营狗苟,一任贪念膨胀

对于今人的罪恶,只有你想象不到之处,没有他行动不到之处。何故?心无善念,胸无诚意,又长于争斗,自不可能符合天道,更不可能积下大德。无德本无所得,他却仍如蚊蝇、鸡犬,一任贪欲膨胀,无休无止。

他们随处可见,而且愈来愈多,甚至开国封王。人们正在集体犯下罪恶。仅仅因为一个“贪”字,穷人贪求一夜暴富,富人贪求永远富贵,律师贪求命案如潮,学者贪求谬说换金,官吏贪求贿赂无数,政党贪求一派独大,如此等等,不言而喻。人们的内心,应该何等卑微而阴鸷;人们的面子,应该何等浅薄与紧要;人们的计划,应该何等狂妄与病态;人们的理想,应该何等奢华而苍白。

此外,更有成千上万的所谓专家、教授或院士,公开宣称传统文化的绝大部分是糟粕,甚至鼓噪要取消中医。因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正是现代变异社会的照妖镜,一切不正、不善、不智的人事,都会在它们面前现出原形。只要人们还有传统文化的道德影子,人们就可以轻易判定今世的正邪与是非。所以今世的既得利益者,多视传统文化为大敌;一切可能揭示真相的参照或标准,他们都想恶狠狠的拔掉。

他们已经做得太多,以致今日的观念,多以他们舛乱的观念为核心。他们不仅一时得以自保,而且将万众纳入同一个体系,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同党。大家都将私欲膨胀,都将眼光盯准股票、银行与基金,十几亿人也就同化成一副头脑,再也不需要独立的思想与自由的精神。即使某一天集体遭遇淘汰,人们也会坦承心迹:反正天塌下来大家死,我也没有独吃亏。

2、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出户[1],知天下;不窥牖[2],见天道。其出弥远[3],其知弥少[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5],不见而明[6],不为而成[7]。【简注】

[1]户:家门。

[2]窥(kuī):本义是从孔隙中向外看,这里是看的意思。牖(yǒu):窗。[3]出:出去。弥:越、更。

[4]知: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知道的东西。[5]不行:不出行。知:推知。[6]明:明白、通晓。

[7]为:动词,做,这里是妄为的意思。成:成功。【引发】 中国古籍全录 ——大德之士易见大道

大德之士易见大道。老子说,不出门口,即知天下;不望窗外,即知天道;不必经历,即知详情;不必眼见,即能心明;不必作为,即能成功。

何以致此?德与宇宙特性相通,也就能与天道直接同化。于人而言,德是敬天畏命、重善从道的自然获得,本身即已涵蕴、体现宇宙的基本特性;天道之下的做人标准,首先即在重德。因此,人所携带的德越多,人的天性越难埋没,人的悟性也就越好。人所积累的大德,必定具备慈悲祥和的强大能量,对内可以自动纠正一切不正确的念头与行为,始终保持真诚、柔韧、善良的极高标准;对外可以感染一切人众,使其欲念淡化,心灵纯净,言行端正。所以大德之士,不修道已在道中,已是求道者或得道者的境界。那么神佛就会倍加珍惜,就会不断对他进行启迪与引导。伴随其德行越来越高,执著越来越少,他就越来越容易证悟天道。走到某一临界点,他会豁然开朗,智慧大显,一眼看透他所证悟的全部时空。

【反思】

——闭目塞听,从不正视灵魂

今人多不相信灵魂与命运,总以为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因此,也就闭目塞听,固步自封,牢牢将自己囚禁在密不透风的高墙。由此,他们最看重当前的名利、情色与享乐:为了一时得到,可以不计一生一世的代价;为了暂时享受,可以抛弃生前身后的远虑;为了逞强使气,可以轻轻松松杀人;为了逃脱罪责,可以毅然决然自杀。

他们从理论、事实两个方面论证:从来没有谁个不死,从来没有人死而复生;从来没有看见过鬼神,从来没有鬼神显形的案例可以得到验证;只有握在手里的东西才属自己,只有置人死地才算真正的胜利;相信灵魂不死与善恶有报,只是自欺欺人;相信精神可以战胜物质、道德可以长保性命,只是天方夜谭。

他们只在物质的层面摸爬滚打、冲锋陷阵,即使做一个梦、发一阵呆、也都只与实在不过的利益相关;即使晃眼看见一道幽灵,突然听见别样的乐音,他们也认作幻觉,以至怀疑自己不正常的神经。如果听见天道、天命、天威等等词汇,他们势必大笑;如果遇到神像、圣人、君子等影踪,他们势必心生鄙夷。

他们为什么低能,为什么凡事都必须通过手脚才能完成,为什么越活越迷惘、越活越沉重、越活越焦灼?即因他们全盘将自己封闭:远离天道,天道必不与他亲近;无所顾忌,天道必不将他怜悯;损德日多,健康、财富、权力、声名必定

不可长保;心无皈依,精神必定越来越空虚,言行也必越来越没有着落。

谁不懂得拯救道德与灵魂,谁才真正没有希望与前景。

3、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1],为道日损[2]。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3]。无为而无不为[4]。取天下常以无事[5],及其有事[6],不足以取天下。

【简注】

[1]为学:求学,这里指对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日益:一天比一天增长。[2]日损:一天比一天减少。[3]至于:达到。无为:不妄为。

[4]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无不为:无所不能为。[5]取天下:治理天下。无事:无扰攘之事。[6]有事:指繁杂的政令多。

【引发】

——学问与机巧,多损道德

入世者看重学问与机巧,孰知学问越广博,机巧越娴熟,心量越狭隘,智慧越低级,德行越浅薄,天道越渺远。老子说,对学问的积累一天天增加,对天道的领悟就一天天减少;只有将学问减少再减少,以至观念与执著都没有了,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无所事事于尘世,却能无所不为于天界。

为什么学问与机巧,多损道德?一切可以通过教育、学习传承的知识、技能、观念等等,都是尘世中的外物,既非天道的本质体现,也非天界所有。如果人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之中,还要大动小脑,遍寻机巧,则会带出更多、更强、更恶的心思,比如妒忌、显示、怨恨、好胜、急切等等,尤其容易使其窒息,再也不见道德的曙光。

求道者悟道,道是远远超越世俗之理的天道,道在高级、殊胜得多的时空展现,他就当然不能捎带任何一丝人的观念与实物。如果他也把学问看得重要,他就日益被学问笼罩与局限;他成天泡在低级的观念与识见之中,决不可能体悟天道。如果他还追求机巧,他就更不要奢望天国,因为人的机巧只会强化人的千百种执著,每一种执著都将是求道者极难突破的死关。

所以无为,非是无所作为,而在不执著于尘世中的人事,以免被其外物与观念所束缚。求道者之有为,非是于尘世大显身手,而是在更高时空无所不能。即如治理天下,倘若只想借助主观愿望与物质手段,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倘若淡化自我的私念,放弃谎言、暴力等等手段,一意倡导道德,必可轻轻松松大治。

【反思】 中国古籍全录 ——一技在身,不见大穹

尘世愈益进入残酷竞争的时代,尤其在中国,竞争已无任何道德的底线,随处可见不择手段的疯狂。

人们反复强调利于竞争的种种要素,其中之一是技艺,比如专长或专利。个体视其为谋生之本,团体视其为置业之本,国家视其为强国之本。在举国重视技艺的大背景下,人们求之若渴,趋之若鹜。形形色色的技艺应运而生,林林总总的技艺培训班、技艺资格认证考试等等,更是层出不穷。中国的所谓素质教育,不过是在教材学习之外,附带开发开发某种“技艺”。大学的重心也越来越转向技艺,比如英语的过级考试之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显赫的怪物,人人避之不得,人人又深受其害。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先是努力胎教,而

后从幼儿开始,强行培育所谓专业技艺:中国的孩童可怜,即因从小就不再是他们自己;中国的父母可怜,即因他们从不知道自己无知;中国的教育可怜,即因它野心勃勃想要扼杀一切天赋与本性。中国古籍全录

当代中国至今没有产生过一位大师,无论在哪一个领域。何也?并非人们的勤奋程度不够,也并非人们立志成为大师的决心不强,更非中国的文化底蕴不深,而在中国人大多成为机器,只有肢体没有灵魂,只有天赋没有天性,只有物性没有神性,只有奴颜没有铁骨。既然如此,天道就不会开启他的智慧,神佛就不会对他有所眷顾;即使也有所谓灵感,也不过是低灵附体的邪恶诱惑。无论他怎生挣扎,他都只是在常人的泥沼挣扎;无论他怎么创造,他都只能创造与垃圾同等档次的成品。

真正的大师,则非重道德不可,非有天助不可,非受神佑不可;神透天机一点点,他就立即可以拥有伟大的创造与发现。相反,执迷于一技一艺,并且为技艺而技艺者,不啻提升不了境界,更严重之处在于,他的心智一旦完全被后天的观念与技术蒙蔽,他就永远将自己葬送。

三、结束语

1、知足者常乐。

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篇:《道德经》第38章教案

《道德经》第38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第38章。

2、理解老子“上德”与“下德”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和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诵读与感悟中理解“上德”与“下德”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子《道德经》重在介绍宏观治理模式,并就此提出了“上德”与“下德” 的观点,那么老子在这里到底想要阐述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二、新课讲解

(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第38章

(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1、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 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意。

(二)、内容解读

如果把道德水平分为上下等,那么没有道德学说时往往有上等的社会道德环境,而整日把道德挂在嘴边,形式上不离开道德,是为下德,其德可见,其功可称,故无法体现真正的道德;上等之德是无为的,因为它与道保持一致,自然无为,上德还是无条件的,不为名利的,下等之德是有心而为的,是有条件的,看得出人为痕迹的,功利的。

仁爱至上是有为的,但是无条件的;义气至上是有为的,也是有条件的;礼仪至上是人为的,没有人响应时就强行“推销”礼教制度。

因此,社会失去道才去关心德,失去德才关心仁,失去仁才关心义,失去义才关心礼,礼是什么呢,是忠厚,诚信缺失的产物,是荒废根本,关注细支末节的表现,往往成为祸乱之元凶。前述下德而下的伦理,是浮于道之外的虚华表象,是愚昧的起点。因此,大丈夫选择敦朴而不是浅薄,选择忠厚诚信,而不是浮华,因此,舍弃浅薄,取其厚实。

三、学生思考、讨论:

四、拓展引申、小结: 老子《道德经》重在介绍宏观治理模式,因此,对“上德”与“下德”等等的理解应当指社会环境而言,非指“上德之人”或“下德之人”;上德之所以有德,是因为德出无为,功成事遂,而无恃为之心,故称之“无以为”;下德之所以无德者,因为德出“有心”,而又矜功恃为,故称之“有以为”。仁义皆不免有心为之。但上仁虽为,而无恃为之心,故称之“无以为”。上义则恃之矣,故称之“有以为”。注重礼仪意味着崇尚虚名,没有人附和却强行灌输礼教。

五、作业:

熟读背诵本章。

第三篇:《道德经》第39章教案

《道德经》第39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第39章。

2、理解老子“道”的辩证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和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认识老子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老子宇宙观,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

二、新课讲解

(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第39章

(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1、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 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意。

(二)师生共同翻译: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三)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说:“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 „老子揭露了客观世界的矛盾,企图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锐化,为着这一目的,他把统一看成万物的基础而把它绝对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事实上,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在世界的自然万事万物之中,老子列举了许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并认为对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最终归于统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在人类社会而言,老子也强调统一,认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个准绳。这个准绳是什么?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应该认识到“贱”、“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无须光华如玉,还是质朴更好一些。总而言之,本章开头就是讲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论是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会再存在下去。

三、拓展反思

——重得轻德,以实用主义为宗

今人之所以轻视天道,多因他从唯物的角度出发,以为“道”是精神而非实物,既不具备力量,也难给现实带来好处;倘要得到现实的好处,就必须斗智斗力,不择手段。

今人乐于交易,比如以钱易物、以权易钱、以色易权、以力易色等等。人们确信,交易的双方都看得见、摸得着,交易的物品及其价值也都看得见、摸得着,当然谁都不容易吃亏;即使吃亏,也不是吃暗亏,总能明其所以,并在此后的交易中追偿。

今人乐于交易的目的,在于实用。比如倡导性解放者,以为彼此都能得到满足,当然无可厚非;贩卖假货假药者,以为迫于生计艰危,当然可以不顾他人死活;大肆贪污受贿者,以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然可以放开手脚;拍马奉迎者,以为自己付出了自尊,当然应该得到回报。

譬如有一种人,只想好好过日子。言下之意,天地与他无关,道德与他无关,他无须思考实物以外的任何命题,只要将小日子经营得美满,将身体保养得康健,将心情调节得愉快,于愿已足。围绕这种经营,他精心算计生活中一切细节,处处追求趋利避害的良效,而且日益感觉良好。我曾问他,人生无常,你凭什么将它驾驭?他说有手有脚,总能把握眼前。我说你苦苦不想失去,如何保证它永不失落。他说事在人为,即使不能保证明天,也得首先保证今天。

人多这般思虑,天道却不。天道以德衡量善恶,俗人以物衡量得失。天人之间,正好相反。

四、小结:

德是道的特性的物质体现。天道即宇宙的特性,天道的威力无以复加。老子说,天得道,因而清明;地得道,因而安宁;神得道,因而灵通;谷得道,因而充盈;万物得道,可以茁壮成长;侯王得道,可以平定天下。相反,天无道,天必坍塌;地无道,地必崩裂;神无道,神必消亡;谷无道,谷必枯竭;万物无道,必定凋零、解体;侯王无道,必定倒蹶、败亡。

五、作业:

熟读背诵本章。

第四篇:《道德经》第11、12章教案

《道德经》第11、12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这两段经典名句。

2、简单理解选段的意思,重点理解老子“有无”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和教师拓展性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2、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自然诵读,在诵读与感悟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教法方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新课讲解

(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第十一章

(教师更正学生诵读中的拼音语法错误,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1、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听完之后,抽几个学生模拟朗诵)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2、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诵读方法自由朗诵,在朗诵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断句。

3、诵读、背诵(比赛),让学生自由举手,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朗诵,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评判出最出色的

(二)、翻译,译文讲解

1、让学生看教材内容,同桌讨论,理解内容,思考:这一章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教师重点解析:

准备一个空杯子,然后倒满水,再去理解这句话:

无水时,其为杯,有用之杯; 有水时,见水见物见利不见杯了。

(三)拓展引申、小结:

做人当虚怀若谷,人敬你;一旦实力显现,则引发诸多利益纷争鸟;新西游记里孙悟空师傅传授72变之后告诫悟空不要逞能显能,悟空问其缘由,其师傅答曰:别人见到你的本事,必然心怀夺取之心,届时不是你死就是他亡了(大意

如此);所谓才(财)不外露,也是遵循这一道理。

有人问,现代职场不表现能力,还会有人要你啊? 其实这不矛盾; “为用”时,人是敬你的,对你有期待的;“为利”时,你可以为别人带来价值的,换一个角度来说,你还有可利用的价值;一旦对方把“水喝光了”,接下来的动作可能是把被子扔掉,取另一杯水饮;所以,人要保持学习,一方面既要空,又要不空。冯友兰先生曾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说‘有无相生’,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

(四)诵读、学习第十二章

1、范读、学生齐读。

2、师生共同翻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3、评析: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老子的观点并不是要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并不是否定发展文化,不像有些学者所言,认为老子的这些观点是他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所持的狭隘庸俗的反历史观点。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读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三、小结归纳这两段话的含义,回顾知识,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背诵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第五篇:《道德经》第13、14章,教案

《道德经》第十三章、第十四章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诵《道德经》第十三、十四章。

2、理解老子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

3、了解老子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运用“道”的规律。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荣辱名利。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十三章

1、[引语]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2、听录音。

3、学生齐读全文。

4、翻译全文,了解大意。[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5、[教师讲析]

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

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祐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过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二、讲析第十四章

1、[引语]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2、听录音。

3、学生齐读全文。

4、翻译全文,了解大意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5、教师讲析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下一章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

三、联系现实,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作业:

背诵《道德经》第13、14章。

下载《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德经》第46、47、48章教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3-14章教案

    第13章 机械的调速与平衡 第一讲: 13.1 机械速度的波动及调节 课 题: 13.1.1 机械的运转过程 13.1.2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的运转过程2. 掌握机械速度波......

    《道德经》第62章

    《道德经》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 美言可以市③,尊行可以加人④。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虽有拱璧⑥以先驷马⑦,不如坐进此道⑧。 古......

    《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

    《道德经》第40、41、42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诵《道德经》第40、41、42章。 2、理解老子关于“道”的理论 3、了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二、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四十章 [引......

    《道德经》第51章课件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①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③;养④之覆⑤之。 生而不......

    道德经第42章学习心得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蔡国花 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

    道德经教案(精选5篇)

    老子【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老子[道德经] 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六年级道德经教案

    道德经《老子》第六十章教案 一、导入: 道德经的来历老师已经讲过多次,今天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相信你又有不同的感受。函谷关,道德经,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再次说出你的感觉(作为富顺......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集体备课教案《道德经》第42章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集体备课教案 《道德经》第42章 【课型】新授课 【执笔】 【审核】德育处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章节,要求读准字音、停顿。 2、学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