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整体观和全局观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1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带着整体观和全局观进行语文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带着整体观和全局观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篇:带着整体观和全局观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带着整体观和全局观进行语文教学设计

——一堂公开课的思考 现代服务系 李志霞

【案例背景】

去年十二月,根据市教研室和学校的安排,我开了一节公开课。在选择公开课内容时,我毫不犹豫地定下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选择综合实践活动,有两个原因。一方面,高职第一册的许多经典课文,比如《静女》、《景泰蓝的制作》、《药》,往往是老师们开课的首选对象,已经被进行了太多精彩的演绎,再想创新难度比较大;而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鲜有老师拿综合实践活动开课。然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大纲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的学生应该具体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社会,牵连起教材、学生、专业、职业,可以说是学生在校期间最接近社会、最接近生活的活动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合作互助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宝贵的能力无疑是工作岗位最需要的。

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还出于自己的的教学尝试。新学期以来,因为是第二轮执教,我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思索,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教材整合——这个在我看来非常紧要的问题。如果敢于面对现实,我们会发现,语文教学常常是“时间紧,任务重”。以我校一年级新生第一学期的学习为例,课文一共六个单元,需要在20个教学周内学完。每个单元都有阅读与欣赏(包括选读课文在内,少则三篇,多则六篇),表达与交流(包括口语交际和写作),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按照正常的教学速度,课文学习至少需要8个课时,口语交际2个课时,写作2个课时,加起来已经占用了18周的教学时间。20周中,去掉期中、期末复习和考试三到四周,十一假期一周,新生军训一周,还有其他节假日和运动会(则至少要耽误两节课以上)„„如此一来,无论老师如何 1

赶进度,恐怕都完不成教参建议的教学计划。更何况老师还要适当进行一些拓展,时间安排上更是捉襟见肘了。

既然如此,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呢?整合教材无疑是一个解决之道。从开学备课时,我结合第一轮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自己的摸索与尝试。整合有几种形式,比如可以将口语交际与课文学习相结合,写作与课文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与课文学习相结合,以及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举个例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口语实践活动是介绍,而且是重点是自我介绍。这个为什么不能放在新生开学的时候进行呢?而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走进家乡”,是不是可以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解说”放在一起呢?解说部分后面的口语实践有三个参考任务,分别是解说新闻事件的概念、解说小发明(小创造)和家用电器(数码产品),其实这些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感兴趣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就自己家乡的一些景点或者人文情况进行解说?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学情分析】

本次公开课执教的对象是一年级旅游班学生。从学校往年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大部分学生从事的是与导游相关的职业,而且基本都是留在南京的,这当然与南京本身是一个旅游城市有关。这样看,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她们意义尤其重大,是一个将语文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的机会,可以帮助她们认识、了解和感受自己的职业,并有的初步培养她们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能力。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了公开课的设计。【案例描述】

在构思的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的以上思考,结合本次公开课“围绕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对教材进行了一些调整。

一方面是对教学目标的调整。(1)因为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与解说相结合,所以增加一个目标:“通过与口语活动解说的结合,进一步提高解说能力,将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2)课文中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制作知识卡片。通过叙述、描写、说明等方法简明、生动地表达事

物”。说实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单纯地制作知识卡片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本次公开课的中心是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不管将来做什么工作,信息技术能力都是一个硬实力。所以我将目标调整为“通过利用实地考察、网络平台搜索和整合资料并制作PPT或视频,进一步提高观察感受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整理成清晰的WORD文档和PPT,同时适当考虑视频的运用。”

另外一个小的改动,是课文上明确了四个小组讨论的主题,即关于家乡的“综合性简介”、“自然景观简介”“人文景观简介”“历史名人简介”。我根据南京本地的特色,稍作修改,并增加了几个选项,最后定下“历史沿革”、“传统工艺”、“历史名人”、“风味美食”、“地方风俗”、“地方歌谣”等六个研究方向供学生选择。

2.前期准备

开课之前两周左右的时间我开始了准备工作。包括:(1)明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教学目标;(2)班级分成四个小组组,各组从六个主题中确定一个作为本小组的研究方向;(3)根据确定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网上资料,每个人完成一篇相关作文;(4)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组内分工,分别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PPT制作、汇报展示等,通过这个过程,力图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5)鼓励各小组利用周末的时间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进行实地考察。

其实在之前我已经组织了全班去了一趟玄武湖,同学们观景吟诗,也算提前进行了“热身”。

3.设计评价表

评价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程序,评价表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第四单元的诗歌学习过程中我已经摸索并自己制定出《自主学习分析表》和《诗歌学习打分表》,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参考网络资源《江苏 3

省导游面试标准》,并请教了相关专业课老师,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制定了《小组活动研究方案表》、《 “走进金陵”模拟导游评分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分别作为组长记录本组活动进度、课堂学生打分以及课后综合评价(包括学生自评、组评、师评价)使用。

4.课堂展示

经过学生进行了两周的准备后,公开课到来了。按照之前的设计,课堂采取“跟着导游看南京”的形式,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做导游,为大家进行解说,四个小组分别选择了“历史沿革”、“传统工艺”、“历史名人”、“风味美食”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历史沿革组“导游”因为准备比较充分,为大家展示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展示了南京精彩的历史;传统工艺组同学选择了云锦和秦淮彩灯这两项富有南京特色的工艺,展示了南京人的精湛技艺,其中秦淮彩灯的视频让大家大饱眼福,两位“导游”还发出关注传统手工艺的呼吁;历史名人组同学展示了王导、谢安、秦淮八艳、曹雪芹、孙中山等几位南京的风云人物,演绎南京的历史风采;最后的风味美食组同学则带来自己去夫子庙和老门东美食街采访的视频,同学们看着自己的伙伴化身小记者,都忍俊不禁。后面的当堂评价环节,邀请同学发表自己对“导游”以及小组成果的感受和看法。最后我在总结和布置作业(完成评价表和实践总结报告两项作业)中结束了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案例评价及反思】

对于本次公开课,听课的老师们给出比较中肯的评价。肯定的方面主要是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设计;能够将教材进行前后联系,并做出一定调整;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较高,课堂效果较好以及评价体系比较完整。当然也指出了存在的教师主导能力不足、学生课堂参与度仍然不够等问题。

就个人感受而言,我自己认为最值得肯定的还是对于教材整合的尝试。可以说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了课文学习、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和写作;并且是在单元之间进行的,可以说有一定的创新。通过这样的尝试,让我知道了语文教学还有更宽广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开拓。

其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从一开始的班级出游、写作文,到明确目标、划分小组、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实地采访、制作PPT和视频,再到课堂展示与点评,课后评价和撰写实践活动总结报告,综合实践活动不再只是一个独立的活动,而是被拓展为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从而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再次,本次实践活动中我对评价体系进行比较详细深入的思考,能够借鉴相关的成果,制定出符合本次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并且可以作为以后活动的参考。

当然,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其实反映着更需要自己深思的问题。

第一,一个不该删掉的环节。传统工艺组同学本来准备了一个猜灯谜的小游戏,我觉得主意挺好,但是因为一开始就是掐着时间算的,每个小组只有6、7分钟,还不排除有的主持人因为紧张会拖时间,再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实在属于不可控因素,于是就建议她们删去了这个环节。结果这恰恰成为令人遗憾的一件事。评课老师说:这个灯谜实在不应该删掉。为什么?因为它是最能体现语文味的地方。我顿时如梦初醒:对啊,猜灯谜不是一个考验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吗?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惭愧,自己只想着时间问题,说到底,还是在为公开课而公开课,却不曾认真去思考:什么是语文课?当然,另一个原因,则恐怕是自己的水平不够,对于怎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一种职业敏感性。同时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始终应该姓语。

第二点,不够尊重学生的感受。正如老师指出的,其实应该在每个小组的展示结束以后就请学生起来点评,这样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自己之所以将点评放在最后,一方面是希望四个小组都完成后,学生能有一个对比;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害怕时间不够,也就是说,还是把其他的东西放在了学生前面,这是自己必须要面对并需要反思的地方。每节语文课,有且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牺牲学生来成就自己。

同时老师们没有提到,我自己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小组合作的方式是否合理?这个问题是学生反映的。有个小组一共七个人,五个是住校生,两个是走读生,按照约定,七个人都去实地考察,结果两个走读生因为事情没去,但

后来搜集资料工作主要由她们俩负责,而且其中一个女生特别有主见,甚至已经到了已经打压别人积极性的程度。可实际上她们两个人整理的资料太多,而且思路不清晰,结果最后还是由另外两个女生重新整理加工了一遍。这让我产生了困惑:现在都在提倡小组合作,如果小组内部有的同学特别强,有的同学比较弱,怎么办?马太效应会不会出现?到底是要学生去发挥自己的优势还是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自己是否应该想出更多的方案供学生选择?

此外,还有一些听课老师指出,在本节课中教师的地位似乎体现得不够。的确,自己在本节课中,主要负责了是开场导入、任务说明、各个小组之间的衔接以及最后的总结,对学生的点评比较少,主导性体现得不够。但是考虑到要给学生留出发挥的时间,实在是“戴着镣铐跳舞”。当然,前期的指导工作肯定少不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但可能体现在课堂上,离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有一定差距。这一点需要自己继续进行思考和探索。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更加明确了一点,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应当带着整体观和全局观进行语文教学设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大学语文》整体教学观

【摘 要】本文在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定位的基础上,谈到对所用教材的基本认识,重点阐述了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是多维度、广视角、开放的。对文本的解读要做整体的观照;在注意学术性的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宜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加强;创设链接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定位;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而开设的。这门课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品德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对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都起着引领和浸染的作用。

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我们提出大学语文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加强工具性,注重人文性,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语文课是个基础课,它里面必须有工具性、知识性的东西;大学语文最根本的还是人文性,古人讲“文以载道”嘛。但这二者又不能截然分成两块,能够在讲工具性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融进人文性的做法才是最好的。举个例子:一位留学人士在新加坡给学生讲到茹志娟的《百合花》,没有想到讲这个课文把学生给讲哭了。对于共产党、解放军,新加坡的青年学生也没有什么感情,为什么会哭呢?这是因为课文就是一个女兵叙述的一个可爱的小伙子,很朴实的青年,刚才还活蹦乱跳地跟新媳妇借被子,后来就牺牲了,这么一个故事。此中的核心恰恰是一种人性的东西,融通了隔几代的异国学子的心。所以说讲课不需要灌输什么东西,作品本身会感人,你把作品本身讲好了,什么目的都达到了。

二、对所用教材的基本认识

我们用的教材,是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这是从众多版本中选择出来的。

这本教材总体上提倡一种理性精神。加深对人本的理解,完善人格;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其总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养与人文精神。

该教材编写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共12单元,每单元有6-9篇课文,古今中外,深浅不一。在有限的课时内每单元只能选择1至3篇有代表性的作品精讲,有的单元围绕主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合作探究,有的单元或篇目留给学生自学就可以了。

教学中,必须充分而合理地运用教材“单元综述”和每篇课文后的提示与问题,因为这些编写都很精要,站位也高。

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

大学语文不是专业课,不追求理论深度和创新的高度。应该做到能读懂,能理解,能感知作品中各种美的元素,能表达、会运用即可。

三、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是多维度、广视角、开放的。具体有以下教学理念和方法:

1.对文本的解读,要做整体的观照

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如智慧谋略、价值认同、精神趣味、民俗风情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与文化信息。

2.教学要有一定的学术品位

要做到这点,要求老师既要“博”又要“专”,老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探索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引入课堂,观照文本,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

3.在注意学术性的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

趣味性不强的课程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为本课程的趣味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史料知识、各具特色的作家生平、古老而又新奇的汉字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这一切都是本课程能呈现出浓烈趣味性的材料源泉,我们可以结合自已的研究方向或专业特长加以发掘,并用之于课堂。同时,提倡每个教师制作课件,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做到课程教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的融合,力求体现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和趣味性。

4.时代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命

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本都是几千年前古人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古人的生活与情感,而这些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能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要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就像于丹教授讲《论语》一样。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各种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正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教师必须对许多社会问题和现象作出理论的文化阐释,以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5.针对性是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首先,针对我校艺术类学生不够重视文化课学习,接受能力与文化课成绩相应低一些的情况,首先应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中有很大比重的古代诗文,这尤其需要对其中一些字词加以正确理解。若对字词都无法正确理解,对文章意境的感受就更无法谈起。

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过偏过难的篇目,可以不求甚解。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那些意境优美、余韵悠长的名家名篇上;可以放在与艺术紧密相关的作品上,如《看梦娜丽莎看》、《贝多芬百年祭》。艺术专业的学生大多重感性而轻理论,哪些作品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就拿哪些作品来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音乐、图片、朗诵等多种形式,形声并茂,音画同步,给学生以美感和新鲜感。譬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教学过程中,多用与教学内容同步的flash诗文音乐作品。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深层的情感体验状态。

6.拟多用“单元中心内容(课文)发散教学法”,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

运用此法,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形成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拓宽大学生的知识平台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但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法,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较深的系统知识和较广的复合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和案例。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课题交给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然后小组代表班上交流;也可以提前布置预习篇目,让他们进行准备,组织一篇课文的教学,上课时请学生唱主角,由他们解释词语、串讲课文、翻译课文。更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诗词朗诵会,诗词写作比赛,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使《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有别于他们的专业课。

7.按课型来讲,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加强;写作训练及其指导要落实

指导学习特别应该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首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教学远重于知识的传授。在这里,可以根据实际,从文学批评中引入几种操作性强、使用频率高的文学批评方法,并结合个案加以分析运用,从而使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写作水平问题是一个工具性问题,在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加大训练和指导的力度。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深入自然、社会的特定场合集中体验,写出高质量的抒情言志的文章;深入幼儿园见、实习,写出调查报告和其他实用文,进一步提高大专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撰写实用文的能力。

8.创设链接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把学生的课外自学纳入课堂之中

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的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如怎样看待大年三十之前,中国人口大移动的交通运输高峰现象?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它反映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内驱力和凝聚力,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这一顿饭的力量可谓大了!它可以强有力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gdp的增长,这是文化的力量,是中国“家”文化和追求团圆意识的结果。

方式方法可以有许多种、许多条,但运用不当,蓄力不够,教学上恐怕就会干瘪。所以能够讲得清楚明白,通俗晓畅,既有深度,又有趣味,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准,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就非下苦功不可。

第三篇:幼儿教育整体观

幼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众多的因素,应加以有机的整合。幼儿教育的整合,应该是系统的整合,只对局部的要素进行整合,往往难于取得应有的成效,甚至整合往往会变成形式的整合,而不是实质的整合。

1、观念的整合观念的整合,就是观念的联系和渗透。幼儿教育应关注多样化的观念,并注意这些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整合的观念,才会有真正整合的教育。避免机械的、片面地理解某些教育观念。如关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应与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结合起来;应把教育形式、手段的多样化与教育手段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合起来。

教育观念的整合,是先导性的整合,只有充分整合各种相关的观念,形成一种与教育整合有关的观念的体系,才能有效地进行整合。

2、目标的整合教育目标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教育目标在表述时,可能会划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把教育目标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及艺术五个方面。除了这种划分方式外,也还有体、智、德、美或运动与技能、认知及情感等归类、划分的方式。不管那种归类、划分方式,都是对整体发展的相对的划分,这种划分只是为了使我们在考虑教育目标时,不致笼统、无序。任何一种划分都存在对整体发展分隔的问题。这种分隔对年龄较大的学习者来说是必要的,分隔能使学习内容分化、深入。但对年幼的学习者来说,分隔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应该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加以弥补的。因此,教育目标的原初形态并不是割裂的,要使教育深入和具体化,有必要对教育目标进行适当的划分,但这种划分不应只是是单一领域的目标细化和分解,而还应是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教育目标从总体的目标到现实的活动目标应该是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目标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目标的整合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整合,进而也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整合。

3、内容的整合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幼儿教育的整合最终总要体现在内容的整合上。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以目标的整合为前提的。教育内容整合的主要表现是使同一个领域的不同方面的内容、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甚至可以突破领域这一内容组织形式。内容的整合最终应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之中。内容的整合性,影响到活动的整合程度。

4、资源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与教育内容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中蕴含了多种教育内容,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丰富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幼儿园、家庭及社区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运用,并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它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有效的影响。

5、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经验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但较为重要的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需要教育实践的经验,需要对幼儿活动水平的洞察能力,需要教育活动组织的应变能力。对教育活动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成效的关键。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是提高教育的成效为目的,避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和刻板。

6、发展的整合幼儿发展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中核心的整合,是其它各项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实现了发展的整合,才能促进幼儿整体的发展。幼儿教育整合中每一项整合都应关注幼儿发展的整合。发展整合的实现,是使整体性目标从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性。

三、如何整合(一)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大致的区分为专门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这些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起着特定的作用,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环节。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游戏反映生活、反映学习,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专门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这些专门的学习活动,应把认知、情感、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发现、探究和体验结合起来,把计划的学习情境与变化的学习情境结合起来,把室内的学习活动同室外的、园外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把先前的活动与当今的活动和将要进行的活动结合起来,使各种学习活动产生多维度的联系。应避免学习活动目标单

一、内容单

一、形式单一的现象,避免各种活动之间封闭、割裂甚至抵触的现象。

第四篇:教学设计观

浅谈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赣南师范学院

091202009)

【摘要】:教学设计起源于外国,为了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本土化过程。我国教教学设计研究者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方法,并回顾和反思了教学设计历年来的发展,展望了教学设计的未来。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多种观点,基本理论,认知负荷 1 引言

1994年乌美娜提出:教学系统化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1]。教学设计作为一个过程,指在教学中使用学习和教学理论,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系统的发展。这是一个为了满足需要而包含分析学习需要,学习目标,提供系统的开发策略的分析的全过程。它包括开发教学教材和活动,所有方案的实施,以及所有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指导、修改和评估。2 教学设计的国内外观点

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教育研究者加涅,加涅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条件与教学论 》一书中提出“教学是对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刺激环境中适当反应的强化”的思路。对加涅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学生学会了,那么他们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就能表现出期待的行为。

我国教学设计研究者也提出关于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已获得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进行设计。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电教司)

教学设计是一种关于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方法论。(刘茂森)教学设计是用系统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仔细安排和组织各种学习资源,使之系列化。(南国农)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2]。(李克东)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3]。(何克抗)3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每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设计也不例外,我国教学设计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了 许多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论点: “单基础论”认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并强调主要指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

“双基础论”认为:教学设计是以传播学习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三基础论”认为: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

“四基础论”认为:教学设计基本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系统论,认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并强调学习理论是四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4]。4 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

认知负荷理论是友Sweller于1988年提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这是信息加工的瓶颈;如果学习者所要加工的信息容量超出了学习者的工作加工所能加工的信息容量,那么就有一部分或者全部信息将会丢失;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必须是有限的,这样学习才能有效;所想要的信息才能在进入长时记忆之前,必须在工作记忆中进行信息加工[5]。Sweller:使用图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认知负荷分为外在认知负荷和内在认知负荷。当教材本身很复杂时,发生内在认知负荷,而教学设计无法降低这种复杂性。当教学设计无法以较低要求的方式呈现教材时,发生外在认知负荷[6]。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分析确定教学教学应该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编写绩效目标,开发考核量表和教学策略,开发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根据形成性评价获得的数据修正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运用系统的思维的方法,以教导学生学习,力求达到教学的外部条件与学习的内部条件相适宜,为学生精心创造有效的教学系统或学习环境,走向现代化的教学之路[7]。就《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字1987年以来发表的教学设计论文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也有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基本理论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内容狭窄以及教学设计者的素养不高等[8]。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优化教材,还有考虑学习者的特性。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9]。根据初级和高级学习的划分,提出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是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学设计模式都是以目标为本的基本教学设计的,都是回答“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我们要怎样达到目标?”、“我们是否达到了该目标?”这三个问题来展开的[10]。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和研究,但是教学设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参考文献】:

[1] 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2000 [3]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2002 [4] 林宪生.教学设计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04)

[5] sweller 认知负荷在解决问题中影响教学 [J].认知科学,1988,12(12)257-285.[6] sweller 学习负荷理论,学习困难和教学设计[J].1994,4(4);295-312.[7] 盛群力,马兰 简论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 [J].教育科学研究,2006(07).[8] 高洁,杨改学.二十年来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8[03].[9]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02).[10] 盛群力.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J].广州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7)。

第五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整体观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整体观

——重庆市大足第三中学校 刘元三

笔者通过西方哲学史的学习发现,古希腊的哲学家很重视事物的整体性。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看作“包括一切的整体”。亚里士多德得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题,成为古代朴素整体观最有价值的遗产,至今仍然是现代系统论的一条基本原则。

笔者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认为,给学生形成一种整体观,让学生具备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时能着眼于全局的一种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这一目的。为此,笔者从一名中学生物教师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整体观。

第一、教师应该具备一种整体的教学观念

笔者认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从整体出发,再考虑局部。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从生物的生态角度而言,整体观,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从生物的组织器官角度而言,整体观又是指不同组织构成器官,对植物来说多个器官组成植物体;对高等动物来说多个器官的总和构成系统,再由多个系统组成动物个体。将生物与自然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是指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能着眼于全局的一种能力。

笔者认为,以往的教材编写安排上,对生物的各个门类,器官的知识呈现上,他们之间的联系考虑不足,导致老师在讲解时,讲植物就讲植物,讲肾脏就讲肾脏。结果,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眼中只有一个个的植物、动物或者器官,没有形成整体性。但现行教材,已经大为改观,但笔者觉得还不够特别凸现。

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一种整体的教育观念,是对这种现状的改变,学生的整体观念的形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建构一些既具有可操作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整体性的学生认知框架,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第二、教师应该对初中生物学科的教材知识、实验、学生乃至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整体观形成的关键是整合,整合是整体观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有机联系,是联系的最高层次,有机联系的建立是系统的整体形成 的关键。

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形成一种整体观,教师就必须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从具体的生物教学上看,就是要对整体的各种知识点,多种能力,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

1.对教材知识的整合

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惟一的工具、惟一的凭借。” 新课程改革更是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对教材资源的整合。

因此,笔者以为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个的专题。比如在教学猫科动物中,不妨以学生了解的大熊猫为例子,把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食物,生存环境等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主题。这样学生才会对猫科动物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其实,新教材建构原则是以“人和生物圈”为主线,以生理功能为中心,形态结构服务于生理功能,综合考虑学生、社会和生物科学等方面的需要,科学的选择了如“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健康的生活”等 10个一级主题。这种以人格主线取代知识主线的教材结构,既隐含着学科的内在逻辑又强调把握学生的认识逻辑,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与探究、应用与创新,也有利于促进内在动机的形成和自我发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实现。

再者,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重组和整合,或将繁多、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使之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便于学生获取新知和掌握技能。如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现行教材中插图的有不如意的地方,可以增加与文字相关的插图,或者增加实际的生物标本。当然,也可以重新整合建构生物教学体系,教科书不同教学模块间的整合,专题间的整合,等等。

2.对初中生物实验及实验资源的整合

实际上,从各学校的具体情况来看,并不是初中所有的生物实验都是有条件做的,教材提供的生物实验,有的是因为地理环境因素或者是季节的因素,找不到实验的对象;有的虽然可以找到实验对象,然而可供实验的器材和对象数量不足,无法进行学生实验;当然也有的是有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的。这就需要教师对生物实验及实验资源进行整合,对教材提供的实验内容进行重新结合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实验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分类如下:I类:学生实验(有条件进行的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等;II类:演示实验(难以进行的学生实验)例如:植物对空气湿度 的影响等;III类:暂无条件的实验,例如:探究人自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等。这样对资源进行再分类,再整合,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拘泥于教材文本。III类实验,教师应查阅相关资料,尽量制作课件让学生操作、观看,使其了解其操作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自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学时才不盲然。

第三、我们在生物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整体感知

笔者通过多年生物教学发现,要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一般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让学生了解本章所学内容,这样学生才不盲目,其具体作法是:以学生生活经验、课件、挂图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单元导语指导学生学习,以观察、验证、探究指导学生的活动,使其初步感知本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在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或者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资料,为部分感悟做准备。例如: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时,目的就是掌握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观察内容,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有哪些?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比如:潮湿、阴暗等)?通常情况下它们的食物有哪些?它们在什么时候活动?(比如:公鸡打鸣;猫夜间捕鼠,白天休息等)。它们的身体结构哪些与其生存相合应(比如:鸟的飞翔)?环境中哪些因素将影响它的活动?

结语

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初中生物教师也迫切希望教材扎根于生活。生物学的生命性是说生物是一个由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组成的统一体,是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自然界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学的实验性决定了实验是对生活现象的质疑与探索;生物学的综合性是指生物在生活中与其它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各领域的融合;生物学伴随人类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断进步,所以笔者认为初中生物教学整体观的提出,更能使生物学贴近生活,体现学科性质。促进学生形成一种整体观,拥有有一种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能着眼于全局的一种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金.教材延伸和拓展的空间及原则[J]:生物学教学,2009.34(3):17.[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引自 internet.[3]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第一版[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71-179.

下载带着整体观和全局观进行语文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带着整体观和全局观进行语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全局眼光整体评价语文教学

    以全局眼光整体评价语文教学 ——《永远的红裙子》听课评价及反思 五厍学校邓志军 12月20日,我们在**汇学校听了**老师执教的《永远的红裙子》一课。这篇课文,是一篇较为浅显......

    观苗圃教学设计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5—66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 进行试商,并能正......

    《观 潮》教学设计

    学校内公开课(2005.12.14) 《观 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

    《观 潮》教学设计

    《观 潮》教学设计 白淑军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

    观猎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选修一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 第一课《观猎》教学设计 执教者:邹春艳 一、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诗歌,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揣摩诗歌语言......

    《观猎》教学设计

    《观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 2、揣摩诗歌语言,背诵古诗。 3、把握炼字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和对比、用典的表现手法 4、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重点......

    浅谈教学观

    浅谈教学观 一、思想影响行为 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理念与行为的脱节”,这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原因何在呢?2009年4月27日,天津师大教育学院李素......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