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诵读经典活动教案第五单元谨守时
第五单元:谨守时
学习目标:了解与人相处守时的重要性。通过诵读经典,受到守时的熏陶。
第二十课:无失其时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宅,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词语解释: 树:种植。
衣帛:穿丝绸的衣服。鸡豚狗彘:鸡、狗、猪。夺:丧失,错过。文章大意:
五亩大的宅院,种植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能穿丝绸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畜的畜养,不错过养殖的季节,七十岁以上的人就有肉吃了;一百亩的耕地,不错过更重、收割的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饿了。我的启发: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们的生活都与农时农事息息相关。顺应天时,是我们祖先经历世世代代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
第二十一课:不逾时顷 不逾时顷,闾里信之。
词语解释: 顷:很短的时间,片刻。闾里:街坊领居。文章大意:
从来不迟到片刻的人,街坊领居都很信任他。我的启发:
人们之间的诚信,就是从守时这样的小事积累起来的。
第二十二课:不失期刻
生无伪言行,与人约,虽千里外,不失期刻。
词语解释: 生:生平,一辈子。伪:虚假的,不合规矩的。虽:即使。文章大意:
一辈子不要有虚假的言行,比如与人有约,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不应当迟到。我的启发:
守约,是诚信的表现。与别人约定好时间,就务必遵守。
第二十三课:刻日立程
与人约,辄以一板识之,刻日立程,无弗酬者。
词语解释: 刻日:约定日期。程:事物发展的经过或工作进行的顺序、步骤。辄:就。识:标记。酬:赴约,践约。文章大意:
与人有约,就用一块板记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不按时赴约的。我的启发:
讲诚信的人,一定会有办法帮助自己记住各种约定。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诵读经典活动教案第三单元人文兴
第三单元:人文兴
学习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起和初兴,感受中华文化的恒久力量和无穷魅力。
第十课:化成天下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词语解释:
时变:时间时令的变化,泛指自然规律。文章大意:
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分布与运行,来了解时序变化的规律;观察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然后教化天下的百姓。
第十一课:人文初祖
辟中国,始三皇,皇帝尧舜垂衣裳。
词语解释:
垂衣裳:垂衣拱手,形容无为而治。衣裳:衣服,古时上曰衣,下曰裳。文章大意:
中国历史,传说开始于三皇时期,到了黄帝、尧帝、舜帝时,才确定了衣服制度,文明初兴。知识拓展: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是华夏文明的起源。从那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从蒙昧走向开化,新的历史纪元从此开启。
第十二课:五伦讲
洪水平,五伦讲,黎民于变愚变良。
词语解释:
五伦: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际关系。文章大意:
大禹治水成功后,中国社会开始讲究人伦道德,百姓被教化,由愚昧变得贤良。我的启发:
讲究长幼尊卑,遵守伦理道德,是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十三课:礼乐匡
稼穑教,礼乐匡,夏忠商质周文章。
词语解释:
稼穑: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质:质朴,单纯。文章:这里指礼乐制度。文章大意:
圣人教会人们进行农业劳动,并用礼乐来教化天下人。夏朝人崇尚忠信,商朝人崇尚朴实,周朝人讲究礼法。我的启发: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古代人们的文化视野越来越开阔,各种文明交汇融合,社会不断发展前进。
第十四课:百工之事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坐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
词语解释: 烁金:将金属融化。凝土:和泥土。文章大意:
各行各业的制造技术,都是圣人的创造发明。比如,将金属融化,制成锋利的刀;将泥土和在一起,烧制成各种陶器;制作车辆在陆地上行驶;制造舟船在水面上航行。我的启发:
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中,敬业乐群,精益求精,用劳动和智慧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器物。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诵读经典活动教案第四单元立诚信
第四单元:立诚信
学习目标: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本单元我们将学习先贤的言行,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第十五课:何谓信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
词语解释:
纤毫:纤细的毫毛,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偿:兑现。期约:约定的时间。易:更改,改变。文章大意:
做出的承诺,一丝一毫都要兑现;和别人约定好的时间,一时一刻都不能更改。这就是诚信。我的启发:
古人说“一诺千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之本、立世之根。
第十六课:无信不立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文章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这怎么能行。就想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 我的启发:
人应该讲诚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也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第十七课:君子耻不信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词语解释: 修:修养。见:被。污:污蔑。信:信任。文章大意:
因此,品德高尚的人,以,诶呦修养而羞愧,不以被人污蔑而羞愧;以不守信用而羞愧,不以不被信任而羞愧;以没有才能而羞愧,不以不被任用而羞愧。我的启发: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不断提高修养,让诚信永伴人生。
第十八课:晋侯守信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词语解释: 庇:庇护。
原:原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亡:失去。滋:更多。文章大意:
信用,是治国的法宝,人民依靠它的庇护而生存。得到了原国却失去了信用,还拿什么来庇护民众呢?失去的将会更多。我的启发:
做事要讲诚信,不要见小利而忘大义,贪小便宜就会吃大亏。
第十九课:商鞅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词语解释:
驱:驱使,这里是治理的意思。非:责备,批评。文章大意:
自古以来,治理百姓,靠的是诚信,对老百姓说的每句话,比百金还贵重。现在的人不要去责备商鞅,商鞅能够让政策得到施行。知识拓展:
商鞅“立木为信”,变法终于成功。治国如此,做人也如此。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第四篇:第五单元诵读欣赏教案
第五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雁门太守行》
一、了解目标,明确要求
1、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2、理解古诗,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对经典诗句的赏析。
二、阅读资料,积累知识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做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他在《咏怀》诗中也说:“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关,讵是南山期?”二十多岁便白发飘落,那会有南山之寿?果然27岁就死了。李贺做诗务求新奇,人称“奇才”“鬼才”。李贺诗注本甚多,以清人王椅《李长吉歌诗汇解》最为通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陈治国编《李贺研究资料》,辑录历朝诗评家对李贺及其诗歌的评论,非常有用。
关于本诗,唐人张固《幽闲鼓吹》证载一则趣闻:元和二年(807)秋天,著名文学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李贺带着诗歌求见韩愈。愈“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这首诗头两句就打动了韩愈,难怪后人把它视为李贺的代表作。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背景介绍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所作《雁门太守行》三首,都是五言古诗,写边城的寒苦和征战。李贺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重点字词
①黑云:比喻敌军。摧:毁,毁坏。②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③角:军中所吹的号角。④临:抵达。⑤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形容鼓声低沉。
2、诗歌大意 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战甲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四、课文简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而明代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情景,指责王安石“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想像之词,不一定是实写。再说,从云缝中射出一缕阳光也不是不可能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崔豹《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连战鼓也擂不响,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这首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谰。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显得奇异诡谲。
五、赏析古诗
1、“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1)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既与战争地点吻合,又称颂了天子对人才的重视和将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六、中考链接,当堂巩固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各用了一个典故,分别有什么作用? 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既与战争地点吻合,又称颂了天子对人才的重视和将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3、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 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6、对此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 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B 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 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D 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的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第二课时:别云间(夏完淳)
一、了解目标,明确要求
1、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2、理解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古诗。
二、阅读资料,积累知识
1、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5岁讲《论语》,6岁熟经史,能诗文,时人许为神童。14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杀,又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易败被杀,他仍为抗清而奔走。清顺治四年(1647)夏间,完淳在家乡被捕,解往南京,同年九月十九日从容赴义。在被捕后的几十天当中,吟咏不辍,留下了辉耀千秋的《南冠草》和《狱中草》。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力表彰夏完淳其人其事,尤其是《南冠草》一剧,在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鞭挞汉奸国贼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后押解离乡时所作。诗的标题“别云间”的“别”字,不是一般意义的告别、离别,而要理解为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他是抗清将领,清廷的要犯,一旦被抓,必死无疑,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夏完淳是松江华亭人,这首诗为什么不题作“别松江”,而题作“别云间”呢,原来,“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上龙”,于是后人就把松江称为云间。此诗题作“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三、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重点字词
①羁旅,长久漂泊外地。②南冠,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为囚犯的代称。③泉路,黄泉路,死路。④毅魄,坚毅的魂魄。⑤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2、诗歌大意
三年来戎马倥偬(kǒng zǒng)颠沛流四方,今日反清事泄身陷罗网,风光无限的江山都在流泪,谁还说天地之间无比宽广?我已经知道即将面对死亡,却依依难舍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死后不屈的魂魄仍将归来,看到后继者高举战旗让它在空中飘扬。
四、课文简析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诗从回忆三年来的抗清历程写起。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年仅17岁即遭杀害的作者来说,这一段充满血泪的经历却是漫长的。“羁旅客”,是作者自谓。清顺治四年(1647),夏完淳在家乡松江被捕,解往南京。夏完淳因为参加抗清斗争离开家乡达三年之久,所以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个“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眼看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诗人不禁泪流满面,本欲振翼搏击,谁知落入罗网,顿时觉得天地也变窄了。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已知死路近在眼前,但要与生我育我的故乡诀别,心中还是难以割舍。“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一结尾,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上面画有招摇星的图案。星象学家认为天上的招(sháo)摇星象征边境战争。《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意思是说举起画有招摇星的灵旗的征伐,各民族都会臣顺。夏完淳自信身死之后,灵魂也会回来,在空中看到抗清者高举战旗继续斗争。
这首诀别诗写得满纸血泪,一片丹心,风格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是一篇大义凛然的正气歌,诗中饱含的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的精神,几百年来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不可估量的激励人心的力量。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五、古诗赏析
1、“别云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含义是什么? “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2、怎样理解首联中的“羁旅客”和“又”字? “羁旅客”,是作者自谓;“今日又南冠”,一个“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2、“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试解析“难”字。
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以及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五、巩固训练,中考链接
1、诗中将永别家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慨叹的语句是(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诗的一 二句是写作者在狱中度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南冠”运用了典故,暗含作者虽然被捕,但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
B、诗的三四句中的“泪”与“天地”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深沉强烈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亡国之情。
C、诗的五六句承上写亡国之痛转为写别故乡的感受。诗人预感死亡将至,要永远的去了,然而,故乡之情又怎能割舍得了呢?一个“难”字,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多少深情!
D、诗的第七.八句是诗人情感发展的自然升华,更是诗人失志不移的抗清决心的自然张扬,它与陈毅的诗句“此去全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所表达的死后仍要坚持斗争的决心是相似的。
3、对《别云间》理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首诗是作者在行军途中离开故乡时所作。B、第二联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
C、第三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作者已抱定杀身成仁之心,对死无所畏惧,可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
D、最后一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猛然振起,表达了不停止战斗的决心。
第五篇:三年级朝读经典第二单元《九州同》教案
6、九州起源
一、作者简介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黄帝画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由于天下很大,百姓又多,难以管理,黄帝就画野分州,有百里之国万余。据道教典范《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
都邑: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各代划分标准不同,后以都邑指代城市。夏禹治 水:相传在尧时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扰,尧命鲧治水,九年无功。后来舜代天子之责,将鲧流放到羽山,并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不顾劳累,身先士卒,传说他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他采用疏导的策略,凿山导河,开挖沟梁,引导洪水流向大海,不仅消除了洪水之灾,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翻译:黄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才有了都邑的界限,夏禹平治了洪水,才奠定了山川的位置。
天地间的山川河脉虽然不曾更改,自古以来它们的称呼却各有不同。
三、熟读成诵。
7、九州山河
一、作者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他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有加。他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他还是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泰山: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
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
衡山:又名南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300.2米。由于气候条件较其它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恒山: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嵩山: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
译文一: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是中国著名的五大高山。
译文二:中国的河流,有三大水系,他们是黄河、黑龙江和长江。淮河流入长江,济水流入黄河,古代的四大河流,今天只有长江、黄河长流入海。
三、熟读成诵
8、古风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前段从篇首至“骋望琅邪台”,颂扬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统一业绩。头四句极力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再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觉咄咄逼人。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势”。紧接着写统一天下的具体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三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一人“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属于秦了。由于字字掷地有力,句句语气饱满,不待下两句赞扬,赞扬之意已溢于言表。
三、赏析
这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据《资治通鉴·天宝九载》记载,唐玄宗“尊道教,慕长生,故所在争言符瑞,群臣表贺无虚月”。李白此诗主旨是借秦始皇之求仙不成,以规讽唐玄宗之迷信神仙。就思想内容而言并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见卓识,但就其动荡开合的气势、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言,实堪称独步。全诗大体可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宾,后段为主。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扬,忽翕忽张,最后盖棺论定。
全诗史实与夸张、想象结合,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欲抑故扬,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现实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风》中的力作。
四、诵读成诵 示儿
一、作者简介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绍兴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放翁词》。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陆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受。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三、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四、诵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