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初中学生生活与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生活与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
临高县美良中学 符学琳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资源进入生物学课堂教学,以及让书本知识回归学生生活进行探析,以丰富学生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建构新的生物学知识,为农村学生搭建“科学世界”通向“生活世界”的桥梁。【关键词】 浅谈 农村初中学生 生活 生物学 课堂教学设计
“让课堂成为沟通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的桥梁”。“教育教学即生活” 这是现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教育教学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不能与学生生活失去联系,尤其是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与学生生活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生活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使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有机的融合。身处农村的初中学生,他们处于接近自然生活环境的有利条件,他们有着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经验。因此,农村课堂教学必须由书本知识世界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生产和社会相联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生活领域,包括农村学生的农村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常识和经验。
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资源进入生物学课堂教学,以及让书本知识回归学生生活进行探析,以丰富学生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建构新的生物学知识,为农村学生搭建“科学世界”通向“生活世界”的桥梁。
1、创设生活问题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其封闭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缺乏生气,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唯书本及以有的知识经验是从,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只有开放的课堂内容,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精选学生学习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农村中学生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在农村中学生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利用一些农业生产、生活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如《水分、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课中,我设置“我们应该如何给植物浇水、施肥?”,“浇水、1 施肥时应该距离树干多远才好?”。“你知道植物根的结构吗?植物根的哪一部分结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这样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感到亲切好奇,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知识的情感。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时刻感到自身的局限性,从而使他们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却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和生活热点为切入点建构新的知识
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教学,但教育教学若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盐之汤。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之源,人的认识过程是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人在认识、探究和改造科学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生活经验、生活常识,更离不开激发探索欲望的生活热点。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的一个教学理念,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农村初中学生在知识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和常识,以及他们对社会热点关注的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由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及关注点切入建构新的知识,使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2.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为切入点建构新的知识
在知识内容的建构上,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要尽可能采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做题材,使知识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与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农村学生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直接经验,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知识的生成和应用要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实践。如《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一课中,我将农村 2 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淹咸萝卜、晒咸鱼的实例引入课堂,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探索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揭示了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原理后,再运用这一原理解释“食品腐败”现象的原因,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从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中理解和建构了新的生物学知识,同时又达到了学有所用的目的,并产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教学,解决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实现“科学为大众”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形式的生活化,让课堂活起来,在内容上不仅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环境和常识,更让学生感到知识贴近他们的生活,使课堂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
2.2、以学生的生活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建构新的知识
生活是人永远的课堂,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回归生活,得益于生活,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关注点投向生活,在生活中视野更开阔,头脑更充实,将生活的热点引入课堂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我在讲《传染病及其预防》时正是“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这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学生讨论的焦点,几乎每天能在学校、电视、报纸、社会等各种媒体中获得有关传染病的信息,作为生物学教师应关注“手足口病”流行的进展,充分利用这一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生成和建构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等生物学知识。将书本学习的内容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联系,这既能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又启迪学生的心灵,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环境、科学有关的热点很多,又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中,使学生在晚自习回家的路上注意聆听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从零星的蛙叫声中获得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面临威胁的原因,使学生关注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环境。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教育机会,将课堂的知识更多地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善待生命,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运用发展的、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社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生活于自然、社会和现实世界中,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使学生和他人的生活世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教学不能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 3 能成为学生与现实世界交往的屏障,课堂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和发现许多问题,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那些从学生的自身经验中形成有研究价值东西,选择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课题让学生研究,并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能够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就会意识到课堂上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价值,对教与学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如在《人的性别遗传》一课中,从班上同学男女性别的比例展开,引导学生调查本村男女性别的比例,理解人的性别遗传决定因素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概念,形成生男生女是自然规律的观念,避免受到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影响。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生活、社会、自我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学生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知识才会变得丰满、深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放的教学观,彻底打破课堂中心的封闭藩篱,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应用与生活中,才能使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生命运动起来,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沟通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的桥梁。
参考文献:
王立彬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毕田增/周卫勇 《新课程教学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郭力华 《新课程教学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4
第二篇: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经过几年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对生物学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如何让生物课堂变得更加有效呢?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适应生物新课改的根本前提。生物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实施生物新课程改革,生物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确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并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我们要一改以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我们要再改“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为了这个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在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2.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一年多的小组合作教学实践,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我还是发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1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中会发现:当老师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出来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组内合作及全班展示后,大多问题都可以学习明白,最后教师再重点点拨。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有时候会发现部分学生不在老师或组长的引导下讨论,看似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听到的是“讨论讨论”最后展示环节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与讲解的声音。很显然这部分学生是游离在教学环节外的学生,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需要教师能平等真诚启迪,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而为一,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只有做到二者的有效切合,这样的课堂才能有效。2.2 小组合作应该要有独立思考后的有效“合作”
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独立阅读,更没有独立思考就冲忙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深入,所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深刻,他们只是为了获得优先展示自己的机会,个人认为这样的小组合作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每个小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较大,这部分学生过早的反应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对教材的学习效果。最终会是一堂看起来人人参与的课堂,但是对学生而言是缺乏深度的课堂学习。所以上课时教师要注意 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即对七年级的学生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他们要进行小组合作的培训。二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各小组在合作中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担任什么角色、从而有的放矢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的先充分的自主学习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3.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保持有效授课
要想让学生有学习欲望,学得生动有趣,那么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上老师问题的引导感兴趣,这点是需要教师的智慧的。学生一旦对教师问题感兴趣,就不会神游课堂,而是自己都会不知不觉中的学习了,讨论了。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设计出一堂生动活泼、有意思、有趣味的课。课堂上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七、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趣味,才符合现代学生的口味,最终才能45分钟的吸引到学生。教学中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并且可以采用。所以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它抛出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它,或者是情不自禁的去学习它,这样的课堂能没有效果吗。4.教学中依循学生特点,积极让学生展示自己
新课标中强调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就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乐趣,在其中找到自信和快乐的源泉,这样有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对七、八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正是爱动的年龄,给他们展示自己机会,无疑是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主动学习意识,课堂学习效率就会高。尤其是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教学中让他们来展示,恰好他们展示的很完美,这样在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和认可下,从此他们会树立自信,因此转变学习态度,走上正轨。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同样让学生展示自己,也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成果,从而检验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对于学生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全掌握的知识,教师没必要重复,通过展示结果不好的的知识再通过小组探究和老师的精讲来完成。
这样的展示机会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学生的情商,为学生的将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更多的思考,踏踏实实地研究“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马家寨中学邹杰
摘 要:课堂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初中生物教学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的观察、探究,便于初中学生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一直探讨的课题,也是我们教师在教研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促进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初中生物学课堂效率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仍然在不断的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实效。忙碌在教育事业一线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在不断的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努力的完善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的实质性意义。专业素质培训、教学研讨会、公开示范课等一些活动的展开,促进了新课改的前进发展、进步及完善。在当前,初中生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对生物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掌握一些的生物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树立为生物科学奋斗的意识,为我国未来的生物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而作为初中生物教师,首先就必须要立足课堂,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物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成了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
一、采取直观教学,培养学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学习。对于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生理变化的过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难以接受,即使你讲得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如果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生理感官,将极大的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有效激发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究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电视、VCD、因特网、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若只用语言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做出一个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一看就明白,既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生物,我们应选择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生物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生物学的乐趣、感悟生物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生物,生物学无处不在,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初中生物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实例,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生物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
三、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
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1、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
说教材、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
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
整合:由备课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
2、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听课,观察。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常
教学中来。
3、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不
足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形成新教案。由于生物教师一般都是任多个班的教学,因此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
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不同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长期以往,实现螺旋式上升。
四、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如何正确处理好个别差异与最佳发展之间的关系呢?教师应努力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
生认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首先,降低知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和教
材内容把新知识通过降低难度,使新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或者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顺利的完成生物知识的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问题,使学生感到知识易学、会学、从而乐学。
其次,确定分层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征,本着“异步达标”的原则,制定
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如在“生态系统”教学时,后进生能掌握最基本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就可以了;中等生能了解生态因素及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了
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认识食物链、食物网;优等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以及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这样设计目标,保证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
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再次,设计多层次练习。练习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是学生掌
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根据知识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多层次
练习,做到由浅入深、异要求、步步高、使之呈阶梯形,让学生顺“梯”而练,达到各自的高度。通过成功练习使学生树立信心,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争取跻身于优秀生的行列,让学
生在分层次练习活动中得到和谐发展,同步提高。
五、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关系
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就要放飞学生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如何学
好生物学?《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生物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
点和关键是要学生在课堂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
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作为生物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善于把握学生的疑难
点,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进行讨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课堂注入生机,这
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让全班同学都参与了学习,都能充分发挥他
们每个人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六、发挥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特色
1、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做好观察实
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学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
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
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
性,养成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在《观察鱼尾鳍》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先设计这样一
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将小鱼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不同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从而直观地让学生意识到不同血管的特点,这样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为学生探究新知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要使学生顺利跨入生命科学的殿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好奇地发问,大胆地质疑,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挖掘其可贵之处。才能创建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有机地融入生物学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卧室内为什么不能放过多的鲜花?为什么仙人掌不能浇过多的水等等。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列入课程目标,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整个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通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和谐课堂教学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发挥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特色等,努力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我们的初中生物科学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不懈的追求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坚信我们共同的努力生物课堂会越来越生动有趣。参考文献
1.杨九俊:《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左昌伦:《促进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 《中国教育书刊》 2003年
3.郭元祥:《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网
第四篇: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晋江市平山中学赖聪颖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进行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生物学科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摒弃其弊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是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民主、互动的。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教师要适度允许学生在成长中犯错误,因为问题学生将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进步。教师应重视用教材教、重视学生自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如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个活动,正常情况下鼠妇会跑到黑暗的地方,但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光亮的地方鼠妇反而多。这有可能是鼠妇跑不动、时间太短或者假死等情况,不能说学生做错,要尊重事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挖掘课程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并按照《课标》的要求,全程备课,理
解教材的设计思路,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挖掘课程资源,弥补教辅材料的不足,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尽量动员学生一起来寻找课程资源,至少有以下好处:
(1)小组分工,每个学生只负责一部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2)同龄人一起寻找课程资源,互相学习,互相教育,效果更好;(3)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能力得到提高;(4)学生自找的材料范围更广,更切合实际,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如上到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课鸡卵(蛋)的结构时,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带鸡卵(蛋),结果每个同学都带来了,有的小组还带来了鸭卵(蛋)等其他鸟卵,而且带来的新鲜鸡卵(蛋)很多都是受精的,这是教师到市场上统一采购不一定能够达到的效果。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概念,必要时可走出教室,把大自然作为课堂。如“探究蚂蚁的行为”和“探究动物对植物生活的积极作用”这两个活动,我们只有到周围的林地、草坪和田间等室外环境,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实践证明,室外活动使学生更留心周围的自然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浓了。但一定要组织好,注意安全。
三、及时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活力源泉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课改后生物实验活动更多。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这个学科,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活动中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评价机制,及时评价,才能增进和保持生物学科课堂的活力。活动由于受教学时数的限制,可以整合,但不可以没有。而且活动应张弛有度,应该回归到可观察、可评价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上来。及时评价还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可让各活
动组组长、科代表发挥更大的作用,设专门记录本,记录课堂活动和当场评价及违纪等情况,并与期末总评挂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及时评价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每一次评价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侧重这一次任务的关键评价要素;(2)特别要关注没有突出表现的学生;(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要与本学科教学目标相结合,宜粗不宜细,可点到为止,至少让学生得到鼓励。
四、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课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倡粗线条的教学设计,后在课堂上随机补充完成。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收获,少关注课堂的完整性,但严禁拖课。所以每一堂课都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开阔,创新的火花随时都可能迸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机智,课前先多预设几种可能应对学生的实际反应。如北师大版《生物学活动手册》八年级上册活动“观察鸡卵的结构”讨论3:判断你所观察的鸡蛋能否孵出雏鸡,说出理由。有一个学生的答案与众不同:不能。因为这个鸡蛋已经被我打破了。这个答案可能连教师都预想不到,学生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当然不能否认该答案的正确性。我们只能重新审视该题目的严密性。所以课改了,教师更要保持经常自我反思的好习惯,这是缩短生物学科教学理念和行为差距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师应重新认识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无固定模式可循,教师应本着“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态度来创新发展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第五篇:初中生物学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初中生物学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土门关初级中学
莫掌君
一、初中生物“导、学、探、练、测”课堂结构师生互动图示
结构 导(目标导学)→学(自主学习)→探(合作探究)→练(达标训练)→测(当堂测试)(1分钟左右)(10分钟左右)(10分钟左右)(12分钟左右)(12分钟左右)
①导入板题
(三言两语)① 引导督促 ①检测提问 ①精选习题 ① 堂清作业 ②出示学习目标 ② 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练 ②筛选习题
教师(准确简明,体—→③了解学情——→ ②组织学生——→ ②分层练习——→③分层要求
现三维目标)④ 调控时间 更正讨论 ③ 严格监考 ④严格监考 ③出示自学指导 ③引导探究 ⑤反馈堂清 和自学提纲 点拨更正 ⑥教师抽查(体现时间、内容 方法和检测办法)
①自探互探 运用知识 ①巩固知识
根据自学提 明确答案 按时、独立 独立完成 学生 看、听、——→纲看书找答案——→②解疑释难——→ 诚信完成——→②诚信测试
自学、记、疑 理解记忆 练习③自查、互查
④分层达标
备注:图中的环节是在运用熟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课型可变通使用,切记生搬硬套。六字即(“导、学、探、练、测”)
二、初中生物学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求与建议
(一)、课堂结构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可用情景导入、复习导入、归纳导入、问题导入、直接导入等,多采用直接导入。
2、揭示学习目标:
用小黑板、多媒体、幻灯机、白纸出示或口述。通过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方向。
3、出示自学指导和展出自学提纲:
用小黑板、多媒体、幻灯机、白纸等,也可提前写在黑板上。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注意发现自学中的困惑和问题,要特别关注差生的自学情况。通过教师的观察和举手统计以及巡视中所发现的学习状况,为后教打下基础。在后教中,差生展示,中等生纠错,优等生讲解。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即“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方式,使每个人都完成学习任务。在此间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说对的教师不要重复,教师的主要作用除指导、点拨外,注重归纳总结,提取核心。教师的讲只能是通过以上方式学生还不会的地方。
5、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中探究能力的过程。它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内容之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所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共有46个,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探究。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设计探究方案,搞好探究活动,通过同桌或小组的交流,师生的交流,明确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6、当堂检测
堂清检测是测试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试题和背记形式来检测,经过自查、对查、组长检查等方式确定过关人数。
(二)、备课要点
1、确定学习目标。依据课标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参考教师用书,综合学生实际,制定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点是知识目标。目标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用好关键词,展示后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编写好自学指导和自学提纲。自学指导是学生自学的纲领,它必须有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时间和检测办法的具体要求,一定具有可操作性。自学提纲是在自学指导下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具体要求,它是学习目标的具体细化,它是本节课学习知识点的具体要求。拟好自学提纲和合理的自学指导能够高效率地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有时也可以用思考题的形式来代替自学提纲,但长时间使用会使学生造成知识点单一的趋向。自学提纲拟定一定要便于操作,利于自学。
3、练习题和检测题的选编,要以课本、书后和《基础训练》为主,也可以从其它资料上选用,但都必须以基础知识为主。使用笔答题或口答题要以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生物学事实、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要以学生记住、记准为主,有的要学生亲自动手画,能达到画会为止。在方法上以自背、自查、互背、互查、同桌对查、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等办法督促学生对知识点落实到位,记住、记准。对科学探究,生物学实验要在弄清记准原理的前提下,注重实际操作的落实和明确注意事项,注意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检查的方法要使人人操作过关。
4、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教师要熟烂于心,对练习题、训练题、检测题要提前作出答案,准确无误;对教学中记不住或怕忘记的知识要附在教案上;在备课中对知识的预设一定要到位。对实验教学一定要提前动手操作,以便体验关键的地方,有些实验要学生提前做准备的,一定要提前给学生布置到位。
5、备课要备学生,特别是对每班后五名的学生在教学中需关注的地方要备到位。
6、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并要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用好教师纠错本,学生错题一定要重做,再改,直到学生做对会做为准。
7、教学中要分层训练,一定要选好、用好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
8、备好教学用具的使用。教学用具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增加学生直观性、思维性、操作性。如挂图、模型、幻灯、多媒体、小黑板的正确使用等。
9、写好教学后记,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
(三)、“四清”的要求
1、“堂清”是基础。每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要还给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一定要在课堂上使学生掌握到位,主要通过自查、互查、组长检查等方法进行落实。在其间要培养学生自觉、诚信完成学习任务而光荣的使命 3 感和良好习惯。
2、“日清”是对“堂清”的弥补。初中生物课学校不安排“日清”的具体时间,更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真有极个别学生没有“堂清”,教师要利用饭后、课间、课外活动等进行补救。要培养学生自觉找老师“日清”的习惯,严防拖拉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坏习惯养成。
3、“周清”是关键。教师必须在周一上午将本周生物课学习内容(即“周清”内容)贴出来,使学生明白“周清”内容,不会的地方尽早复习。“周清”时间可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形式可运用背记、操作和笔答以及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不能进行单一的考试,因为单一考试题知识面窄,不能将一周所学的知识进行澄清。
4、“月清”是对一个月所学的关键知识进行一次澄清考试。教师一定要出好题,组织好考试,平好卷,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把一个月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
附: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土门关初级中学
莫掌君
说明:本节课结合本校实际对学生使用了学案,将自学提纲变成了填空,便于学生自学,对刚开始运用此模式教学能提高自学的效率,但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学生知识点单一现象的出现。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正地看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二、自学提纲(看书66页——69页,完成下面几个问题的学习和自学反馈题)
1、多数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2、枯草杆菌使梨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3、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4、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5、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6、什么是共生?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现象。
三、自学反馈
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如果没有它,动、植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2、枯草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现成的 获取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
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水和
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
,又为动物所食用。
4、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 来生活的。属于
型生物。
5、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营
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的体表或体内吸收
,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足癣和臂癣是真菌引起的;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真菌引起的。
6、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地衣是
与
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 与植物共生。
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
。在人的肠道也有大量的细菌与人共生,其中有些细菌能够制造
和
,对人的身体有益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他们与动植物体的关系。
四、合作探究:
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实验目的
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实验方法步骤
1、三组同学各取同种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2、第一组:取甲组树叶放于无菌条件下,乙组树叶放在自然条件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3、第二组:取甲组树叶灭菌后(蒸30分钟)放无菌条件下,乙组树叶放在自然条件下。
4、第三组:取甲、乙两组树叶灭菌后(蒸30分钟),甲组树叶放无菌条件下,乙组树叶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可用手摸一下就是接种)。讨论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3、逐一分析这三种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4、哪组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五、附:教学预案
(一)自学提纲答案要点
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见课本)。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如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寄生:
有些真菌和细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这种现象叫做寄生,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不同的疾病。
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二)自学反馈参考答案:
1、分解者
2、有机物
二氧化碳
无机盐
有机物
4、有机物
异养型
5、寄生
营养物质
6、共生
真菌
蓝藻
蓝藻
真菌
根瘤菌
根瘤菌
含氮物质
有机物
维生素B1
2维生素K
(三)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本实验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2、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3、甲组是对照组,乙组是实验组。
4、第3组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第3组方案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
六、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细菌中属于寄生生活的是()A、生活在枯枝烂叶上的细菌 B、生活在人体小肠内的细菌 C、生活在馒头上的细菌 D、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
2、下列两种生物不能够形成彼此依赖,相互有利关系的是(A、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枯草杆菌和水果
C、大肠杆菌和人
D、真菌和藻类
3、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A、进行有氧呼吸
B、进行无氧呼吸 C、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A、根瘤菌和植物根部
B、藻类与真菌 C、藻类与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
5、腐生细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的物质是()A、氧气、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C、氧气、无机盐
D、有机物、二氧化碳))
6、下列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是()
A、猩红热
B、棉花枯萎病
C、手足癣
D、小麦叶锈病
分析说明:
1、小林家的几条金鱼死了,他把它们深埋在花盆里,一段时间后,他挖开泥土发现鱼体不见了,小林还发现这一盆花长的比其他花要茂盛,请分析:(1)、鱼体不见了是谁起作用?
(2)、鱼体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水和
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所以这一盆花长的比其他花要茂盛。
(3)、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达标训练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B
3C
4A
5B
6A 分析说明题:
1、细菌和真菌
2、二氧化碳
无机盐
3、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七、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40页——41页:
填空、选择、判断(A类、B类、C类);识图作题(A类)堂清测试答案:
一、填空:
1、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分解
2、营养物质、寄生
3、共生
4、真菌、藻类
5、维生素B12、维生素K
二、选择:
1、B
2、B
3、A
4、B
5、A
6、A
7、D
三、判断:
1、×
2、×
3、√
4、×
四、识图:(1)①二氧化碳②水和无机盐③生物遗体④细菌和真菌
(2)循环、有机物、无机物、光合、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