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

时间:2019-05-12 19:4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

为了总结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十年实验的经验,交流江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决定举办“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教学设计应围绕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突出教材自身特色,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合理选择、有效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努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文稿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资料链接”七个部分。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部分必不可少。“教材简析”可简要分析相关内容在相应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处理的意图和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主要的教学策略,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忌空话套话。“教学过程”是文稿的主体。教学过程应翔实、具体,不仅要有教学程序的叙述,更要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教学处理,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教学应对措施;设计的学习活动应力求新颖、层次清晰,富有启发性和数学思想内涵。对教学过程必须所作的“说明”不求多、求全,最多选择3~5个关键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安排简述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以及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资料链接”主要是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史料、名题趣题,以及它们在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设计的叙述主要采用“谈话”“引导”“启发”等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师生对话的形式。

设计内容不仅包括新授课,而且包括练习课、复习课。将分别确定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一、二、三等奖的不同比例名额,进行评选,颁发证书并择优发表。

应征评选的教学设计,请注明“教学设计评选”字样,还应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及其他联络方式。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

2011.6.21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周惠芬)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设计内容:六(上)89~90页的例1

教师姓名:周惠芬

所在学校:黄埭中心小学

通讯地址: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215143

其他联络方式:相城区黄埭镇春风路

二0一一年十一月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黄埭中心小学

周惠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通过解决例1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练一练”是把一些球分装在两种不同盒子中的实际问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分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因此在依据题意将大盒替换成小盒或者将小盒替换成大盒后,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策略解决问题

1、复习旧知

师提出问题:今天我们上的课题是什么? 师追问:我们学过哪些策略?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画图

列表

列举

2、创设情境

(1)出示天平称图:一个苹果重量=二个梨的重量

师问: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到:一个苹果的重量是一个梨的2倍。

一个梨的重量是一个苹果的一半。

(2)出示天平称图:一个苹果重量+一个梨的重量=400克 提出问题:你能求出苹果的重量吗?梨的重量呢?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揭示课题 师指出像这种换的方法我们叫它替换。替换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古时候就有人用到它。(师生一起回顾曹冲称象的故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个情境,用学生常见的天平来解决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让学生在课始就进入知识的探究中,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索,内化替换策略

1、出示例题: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出示问题:(1)从题目中我们知道有几种杯子?

(2)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一共有多少毫升果汁?能直接求出大杯和 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吗?

(4)怎样运用替换法来做呢?(可以用大杯替换成小杯也可以用小杯替换成大杯)

学生逐个回答老师的提问。

师要求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来做一做。要求学生先画图,再列式解答,最后检验。【设计意图:本课教学任务较重,检验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这样安排并板书有两层意思:一是先经过检验确认结果再写答句是解决问题的程序,也是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二是一种新的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可信要检验,这是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是教学中应该倡导和培养的。考虑到本环节要检验的有两个等量关系,在此多花一点时间和学生共同完成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生在作业纸上完成。

提出问题:刚才例题你为什么用替换法呢?(因为大、小杯的容量都是不知道的,也不同。)【设计意图:研究数学问题的方式要能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给学生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浓厚起来,思维才会活起来。本环节旨在唤醒学生生活中“换”的经验,让学生借助画一画、算一算,体验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替换策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感受策略的价值,增强策略意识。】

2、思维提升

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提出问题: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你准备怎么替换?(把一个大杯替换成4个小杯。)

师追问:有没有学生把小杯替换成大杯的?

(6个小杯只能替换一个大杯,这时还剩下2个小杯。)师追问:那2个小杯怎样替换成大杯呢?(半个)

指出:半个是我们生活中的说法,谁能用数学语言来说一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书上没有的,这个环节设计很好,很有挑战性。所以学生中举手的很少。但这恰恰是一个思维的突破,不够整个杯时,可以用小数表示,同样也能用替换法来解决这个题目。】

3、试一试

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的多2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让学生讨论这个题目能不能用替换法,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设计意图:在两个相差关系的量之间进行替换时,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化了、总量是怎样变化的。教师通过电脑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能引起学生关注替换后总容量的变化,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实物杯子摆一摆、在纸上画一画具体的替换过程,然后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

4、对比归纳。

师:第一个题和第三个题这2个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说明大、小杯是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说明大、小杯是什么关系?(相差关系)师生讨论并小结。

【设计意图:接受新知,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本环节反复强化替换策略,让学生通过交流、画图、演示,对比、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替换策略的妙处,经历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旨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学以致用,应用替换策略

1、说一说:你想怎样替换?

(1)六(1)班40名同学和赵老师、高老师一起去公园秋游,买门票一共用去220元。已知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多少元?每张成人票多少元?

想:把()张()票替换成()张()票,那么220元相当于买了()张()票。

2、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子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想:把()个()盒替换成()个()盒,总球数就比原100个()(填“多”或“少”)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应用替换策略,进一步体会替换过程中每一步的意义,沟通替换操作与数学表达式之间的联系,建立用替换策略解决某些问题的模型。只有真正经历策略形成的完整过程,并对策略进行深刻的认识与领悟,才有可能更好地借助方法与策略的迁移,解决新问题。】

3、师生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在什么时候可以用替换法?

四、拓展延伸

1、在准备铺垫题的基础上再添一个菠萝,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菠萝的重量各是多少?

通过做这题让学生知道,题目中有3个量时也可以用替换法来解决。

2、思考题:想一想:铅笔的单价是多少元?(由于时间关系,课上没得及完成,老师要求学生课外完成)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了勒,激发了孩子学好数学,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馈机会。】

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利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重视培养学生利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不但教给学生怎样替换,而且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要替换,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可以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资料链接】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便有成人之智,甚至更超出成人之上。当时,吴国孙权曾送给曹操一头大象。大象体态雄健,力大惊人,于是便引起了曹操的好奇之心,他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但当时没有合适的量具,曹操便问群臣是否有什么称量的办法,群臣目瞪口呆,都没有什么妙计。这时,在旁边观看的曹操的儿子曹冲不慌不忙地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吃水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把大象牵走,再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帮做记号的地方刚好浸入水中;最后再称出所有石头的重量,不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吗?”曹操听了很高兴,用了曹冲的方法,果然,大象的重量很快就称出来了。在没有现代的衡器情况下而要称量几吨重的大象是令人为难的,聪明的曹冲以“石头”替换“大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第三篇:南安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结果

南安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结果

一等奖(4篇):

官桥梅岭小学 陈倩倩 《四年级下册“方程”》

第三实验小学 梁亚瑜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梅山明新小学 金淘中心小学 二等奖(6篇):

洪梅中心小学 水头中心小学 英都中心小学 石井中心小学 码头中心小学 仑苍中心小学 三等奖(9篇):

省新南金小学 柳城象山小学 霞美长福小学 南安师范附属小学洪濑第二小学 九都第一小学 向阳中心小学 美林第一小学 黄新地叶素琴陈碧云郑锦华林秀碧陈培英叶玉容洪桂燕吕艺惠黄婉清陈月娥黄少荣黄日红施文庆姚国根黄韩英《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缩”》 《四年级下册“图形分类”》 《三年级下册“比一比”》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 看一看

(一)”》 《三年级下册数学“量一量”》 《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 《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 《二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年级上册“有多少张贴画”》 《一年级上册“乘车》 《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有多重”》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 《二年级上册“星星合唱队”》 《三年级上册“摸球游戏”》

蓬华中心小学 郭梅丽 《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

第四篇:苏教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及教材解读

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词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四组词语都配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插图,课文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图文对照中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温、暖、准”生字,认识“眺、晾”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初步认识“目、日”和“冫氵”所表示意义的不同。

3、通过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词语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温、暖、准”生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个和植物有关的偏旁,其实我们的汉字的偏旁还有很多呢,今天我一起再去认识几个偏旁。

二、学习一、二行词串

1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一幅偏旁演变图(图1)

2、看到这两个偏旁你发现了什么?(生:长得有点像……)3这两个偏旁和他的朋友组成了很多词语,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出示图2)

4请小朋友们借助词语头上的拼音帽自由地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两行词串。看谁认得准,学得快!(生:自由读词串)((将后鼻音点红)读读红色的拼音,你有什么发现?(你观察的真仔细。)

对了,这些都是后鼻音,我们再次读后鼻音。5指名读词串,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同学。

6、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7、小组比赛读。

8、图上有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语描绘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看图说话)

9、谁来表演“眺望”“瞄准”?先请个别同学表演,再全体表演读。(请学生在表演中领会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过渡:小朋友们读得不错,如果把拼音帽去掉你还能正确的认识这些词语宝宝吗?

10、去掉拼音请同学们用多种方式再读词语。

过渡: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词语宝宝,可是有写词语宝宝我们不但要认识他们,还要记住他们,接下来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他们?

11、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学习三、四两行词串。

过渡: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了温暖的阳光,接下来我们去遥远的南极看看冰天雪地的情景!

1、学生自由读词串。(出示图片4)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3、学生看图练习说话,弄清词语和画面之间的联系。

4、多种方法认读词串。

5、这样的画面让你想到哪些以前学过的词语词语?(生试说:地冻天寒,冰天雪地,…….)6同学们记性可真好,看到画面马上想到以前学过的词语,真是温故而知新呀!

7、那我们一起看看黄河,长江(出示黄河、长江图)

8、谁来说说黄河、长江、东海的样子?(生看图说话)

9、请同学们用我们学习第一组词串的方法来把这些词串认清读准吗?

(学习词串方法同上)

10、仔细观察这两行词串中加红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生找共同点师适时指引:第一行加点字偏旁都是 “冫”

第二行加点的字都是“氵

”)

11、这两个偏旁是怎样变化来的?(出示偏旁演变图)让学生了解偏旁变化的过程。

12、正确流利读词串。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图片。

2、请学生观察“温、暖、准、”的结构,并说说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3、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温、暖、准、”,重点指导学生把握字的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4、下发准备好的描红纸,生描红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评讲部分习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试教过程中,我运用直观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了解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识字,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3、在习字过程中,学生对字结构的把握还不到位。

4、有些教学环节的衔接还不够自然、流畅。

第五篇:《教案教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编写要求

《教案教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编写要求

一、格式。

题目“”教学设计 作者地址邮编 教学内容

××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册第页。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以上步骤都不加冒号,内文另起一行。)

二、序号的使用。(主要用于教学环节和步骤)

一、(一)1.(1)①

a b

三、编写要求。(请作者根据主题撰写设计稿件)

(一)主题:

05年5、6、7-8(合刊)期:探究性学习。05年9、10期:合作学习。05年11、12期:自主学习。

(二)具体要求:

1.一个设计字数限制在3600以内,最好提前2-3个月的教学进度,主要以人教版为基准,也欢迎其他版本,注意内容要与人教版的课题尽量相同。2.对话部分不用引号和序号。(参见范例)

3.师生对话部分如连续发生,分别在后面添加序码。如:生1,生2„„.4.教学步骤一定要概括出来,不要用教师提问来表达。如:(1.分母相同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这类分数的共同特点是分母相同,不同点是什么呢?)

5.对话和教学过程中的描述部分要用楷体加括号以示区分。(参见范例)。6.标点:(1)文章中一、二、三、等序号的标题后面不加标点,而阿拉伯数字后面的标题一律要添加标点。(2)破折号用“——”;(3)请在全角状态下录入。(参见范例)

四、其他 1.说明:《教案教例》系国家级杂志(出版刊号ISSN 1673-0003),于2004年9月创刊,每月一期、16开本,由江西人民出版社面向全国发行的正规杂志。稿酬50元/千字。2.联系方式:

编辑田心的QQ:283403550。主要负责栏目:(4-5年级的设计,1-6年级的作业,宽频及案例)

E-mail:jiaoanjiaoli@126.com。

详情可浏览:http://www.xiexiebang.com/(4)编辑部地址:四川成都大安东路61号太升大厦10楼A座。电话:028-86911132邮编:610017 真诚期待您的来稿。

范例一“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夏永瑞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八册第143—144页。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基于两点: 第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课堂。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操作去探索研究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特性,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自主与合作探索的过程,获取知识与技能,并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得到发扬,学生群体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等。

2.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3.让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并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4.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

学具袋(中央教科所研制),自制三角形纸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下面的角是什么角?(屏幕显示如下三个角)

师:同学们都知道,角是由两条边和一个顶点组成的,并且它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现在我们分别在角的两边上取两点得到两条线段,再将这两点连起来得到第三条线段,并把多余的线擦去(教师一边说一边屏幕显示这一过程)。请看,现在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同学们能用学具袋中的三根小棒做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让学生试做,展示。)师: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请看屏幕。(屏幕上显示生活中形状是三角形的物体,并闪动三角形的边,让学生感知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想探索三角形的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重点探索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性?三角形还可分为哪些种类等数学问题。

(板书:意义、特征、特性、分类)

二、新授

1.探究三角形的意义。(1)探究。

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任意摆出一个三角形。同桌互相检查,摆的是不是三角形。教师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学生讨论回答老师选出的三个图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为什么?

(1)(2)

(3)图(1)是三角形;图(2)不是三角形,因为它没有围起来(如果学生说没有一根挨一根或互相连起来,教师将其引导过来);图(3)不是三角形。(2)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在判定上述三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时,都注意了三条线段、围成等这些重要条件

(板书:三条线段、围成)

师:那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让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进行概括,屏幕显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2.小组研究:三角形的特征。(1)小组探究。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三角形虽然颜色形状大小都不完全一样,但这些三角形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研究: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研究。)(2)交流。

小组汇报。学生说,教师介绍边、顶点的定义。(屏幕显示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屏幕显示: 顶点

边角边 角角 顶点顶点 边

逐一闪动边、角、顶点)教师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指出,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3.小组探究:三角形分类(按角的特征)。(1)小组探究。

师:三角形的形状也不都相同,可以根据三角形的特征把三角形分成不同的类别。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研究以下问题: 第一、三角形的三个角有什么特点?

第二、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可以把三角形分为哪几类?(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主持下互相合作,共同探究。)(2)交流。

小组汇报:三角形的角有以下特点,三角形的三个角中只可能有一个钝角或一个直角,而且至少有两个锐角;三个角一个角大了,另两个角就小了。师:你们组是怎么分的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显示。)

(屏幕显示:根据角的特点把下面的三角形分成三类,摆在方框内。随着学生回答,屏幕显示下表

师:三角形按角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类:(屏幕显示)

4.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1)屏幕显示电线杆、自行车等实物图,学生指出其中的三角形。师: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我们先来做个实验。(让学生拿出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学具,分别向两边拉或往中间推,让学生观察。)

师:你发现了什么?(四边形的形状变了,而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

(2)操作。同桌分工合作。

①用4根小棒(长短两两相等)搭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操作,得出:这样的4根小棒,可以搭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②用3根小棒(2根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搭一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得出:这样的3根小棒只能搭出同样的三角形。

师:虽然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短固定,但形状不能固定,易变形;而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短固定了,那么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就固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重要特征——稳定性。(板书:稳定性)

(3)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屏幕显示:木工小组的同学在修理桌椅时,常常在桌椅下边斜着钉一根木条。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面图形中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在钉子板上分别围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3.下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3)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4)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4.游戏。

教师出示一些三角形,用纸挡住两个角,让学生根据露在外面的一个角,猜一猜这个三角形属于哪种三角形。

(1)第一题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回答是直角三角形,教师拿出一看,果真是直角三角形。

(2)第二题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说是钝角三角形。

(3)当第三题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也随口回答是钝角三角形。教师第一次掀开纸让学生看到钝角三角形,第二次看到直角三角形,第三次看到锐角三角形。接着,组织学生讨论:这究竟是为什么?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范例二 “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设计 密士娜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4~97页。教学设想

学生在第七册已借助直观图,学习过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和比较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大小,有了比较分数大小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这一基础上对比较方法的进一步深化和归纳。教材通过两个例题,采用借助图形直观比较和联系分数单位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没有因循教材的呈现方式,而是以活动促研究,让学生在折纸中产生一个个分数,然后针对这些分数由他们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而引导他们对众多的分数进行分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创新精神得到培养。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感受比较与分类、猜想与验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逐步学会应用。3.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每生各一张,大小相同)、卡片(写有法则)教学过程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折 一 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分数的问题。每个同学都有一张相同大小的圆形纸片。对折一次或几次,然后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写出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并说一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师:把写出的分数贴到黑板上。

师:有没有一样的分数?一样的只保留一个。师:看到这么多的分数,你想研究什么? 师: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课题)

生操作并小组内说一说。生操作。生操作。

生1:我想研究怎样求它们的和? 生2:我想研究怎样求它们的积? 生3:我想知道它们哪个大,哪个小? 生4:„„

在折纸活动中得到分数,产生要研究的资源。

由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分 一 分

师:怎样研究呢?让我们先来观察这些分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小组内说一说。师:在比较大小时,我们可以怎样做? 师:可以分为几类?

生:它们有的分母相同,有的分子相同,有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同的。生:可以先分类。生分一分。

引导学生理清头绪,让学生明白在遇到糟杂的问题时要分类处理。

比 一 比

1.分母相同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这类分数的共同特点是分母相同,不同点是什么呢?

师:分母相同,分子大小不同,分数的大小可能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各小组针对这一问题开展讨论。

师:以上这些,都证明了一个什么观点?(出示卡片)2.分子相同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那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师:和分母有什么关系呢?先猜猜。

师:哪种观点正确呢?小组讨论,提出你们的看法和理由。师:这说明,“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这一猜想是正确的。(出示卡片)3.分子和分母都不同分数大小的比较。师:这类分数怎样比较呢?小组讨论。师:同学们的这些想法和方法都各有特点。关于“分子和分母都不同分数大小的比较”在以后的章节我们还要专门研究。

生:分子大小不同。(生讨论后汇报)生1:我们组认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与分子有关系,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比如3/4和2/4,他们平均分的份数一样,3/4取了3份,2/4取了2份,显然3份比2份多。

生2:我们组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我们是这样想的,3/4和2/4的分数单位都是1/4,3/4里有3个1/4,2/4里有2个1/4,3个比2个多。

生3:我们也同意,但我们是从图上直接看出的,3/4就是比2/4多,5/8就是比7/8少。生: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齐读)生:分母。

生提出两种观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我们认为后一种正确。从图上看,1/2比1/4大,3/4比3/8大,而2比4小,4比8小。

生2:我们也是这么认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生3:同意他们的观点,举个例子,一些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到的就比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的多。生4:„„(生齐读)(讨论后汇报)

生1:如果能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数,再比较大小就好了。生2:如果能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也行。

引导学生找出同组分数的异同点。

通过讨论,从多角度明确比较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对结论先进行猜测,然后小组辨析,做出判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渗透“分子和分母都不同分数大小”的比较,体现了知识的完整性,同时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空间。

做 一 做

1.教材“练习二十”第1题。2.教材94、95页“做一做”。3.括号里可以填哪些分数?()〈

4/7 〈()

生做一做。

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

评 一 评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小组内说一说。师:在学习中,你的表现怎样?小组内说一说,再评一评。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你们提出的其他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继续研究。

生说一说。生评一评。

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得失。

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下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方案

    维新一小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评选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在教学中适时渗......

    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共5篇)

    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各小学、实验学校: 为了总结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十年实验的经验,交流江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导语: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应该要怎么进行制定呢?下面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数学学院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要求

    数学学院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标准 一、校级评选条件: 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

    数学学院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要求

    数学学院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标准一、校级评选条件: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

    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南河中心小学 关于组织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南小全体教师、各村小: 为深化小学教学研究,交流展示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

    苏冬誉 教学设计书写要求

    教学设计书写要求(苏冬誉) 一、教案的格式: 通常为表格形式(见教案实例) 二、表格栏目:(以教案实例为例) 1、课型:听说课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读写课reading and writing 阅读课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