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共5篇)

时间:2019-05-12 23:1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各小学、实验学校:

为了总结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十年实验的经验,交流江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决定举办“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教学设计应围绕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突出教材自身特色,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合理选择、有效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努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文稿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资料链接”七个部分。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部分必不可少。“教材简析”可简要分析相关内容在相应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处理的意图和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主要的教学策略,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忌空话套话。“教学过程”是文稿的主体。教学过程应翔实、具体,不仅要有教学程序的叙述,更要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教学处理,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教学应对措施;设计的学习活动应力求新颖、层次清晰,富有启发性和数学思想内涵。对教学过程必须所作的“说明”不求多、求全,最多选择3~5个关键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安排简述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以及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资料链接”主要是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史料、名题趣题,以及它们在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设计的叙述主要采用“谈话”“引导”“启发”等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师生对话的形式。

设计内容不仅包括新授课,而且包括练习课、复习课。将分别确定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一、二、三等奖的不同比例名额,进行评选,颁发证书并择优发表。

本次教学设计评选的截稿日期为2011年11月30日。

应征评选的教学设计,请注明“教学设计评选”字样,还应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及其他联络方式。

应征评选的教学设计,请寄:南京市定淮门大街11号商会大厦B2104室,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邮编:210036),也可以电邮至sjxsjcz@vip.sina.com。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

2011.6.21

【样例】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五(下)第3~5页例

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之一,初步学会运用这一性质解只含有加、减关系的一步方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等式与方程;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等式的另一条基本性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特点的认识,体会初步的方程思想。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二是对解方程的步骤及规范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设计教学时,教材一方面注意通过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以及变化前后天平两边的状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等式性质;另一方面则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在用不同方法求未知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便捷,并掌握相应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这一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2.使学生联系具体的例子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知道“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3.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性质解相关的方程。[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性质。[教学过程]

一、先扶后放,探究等式性质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知识。

2.出示例3第一幅天平图,提问: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20。

引导: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在天平的一边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天平的另一边也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幅天平图。

提出要求:现在天平平衡吗?你能再用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

学生活动后,板书:20+10=20+10。

启发:请同学们比较这里的两幅天平图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和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这样的变化中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例3第二组天平图,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的两幅天平图,说一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要求: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列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交流后板书:x=50,x+20=50+20。

启发:比较这里的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设计说明:第一组天平图分步出示,第二组天平图整体出示,有利于学生了解观察活动的意图,把握观察和比较的重点,也有利于他们在此过程中逐步发现规律,并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

4.启发猜想:如果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结果会怎样呢?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分小组讨论讨论。

出示例3第三组和第四组天平图,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分别说一说这两组天平中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用等式分别表示每个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与变化后的关系。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板书相应的等式: 70=70,70-20=70-20 x+20=70,x+20-20=70-20。

启发:请同学们比较这里的两组天平图和相应的两组等式,它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明确: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提出要求: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把这两个结论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后揭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6.做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的依据。

【设计说明:有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结论,通常不难联想到“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先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再引导他们想办法验证猜想,既留出了充分探索的空间,又体现了探索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探索后的观察、比较,以及相应的抽象、概括,既是对此前猜想的进一步验证,又是对相关等式性质的进一步感知,能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理解提供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及时应用等式性质时进行填空练习,一方面是为了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学习解方程做些铺垫。】

二、师生合作,学习解方程

1.出示例4的天平图,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10=50。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打算怎么做?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重点突出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2.介绍并示范解方程的过程:求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 时,要先写“解:”,表示下面的过程是求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都减去10,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书写这一过程时,要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引导: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可以通过检验来判断,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提问:如果等式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等呢?(说明答案是错误的)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试着检验一下。(随学生的回答扼要板书检验过程)

3.引导小结:像x=40这样,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进一步要求:请同学们回忆刚才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强调三点:正确应用等式性质、注意书写规范、主动进行检验。

4.指导完成“试一试”:解方程x-30=80。

揭示: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么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组织反馈时,注意提醒学生规范地书写解方程的过程。5.做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题。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要求: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求出每道方程的解,并进行检验。

交流时让学生再说一说解每道方程时第一步分别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检验的。要求他们今后解方程时,都要进行检验,但检验的过程可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设计说明: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后,先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求未知数x值的方法,再通过师生对话、示范板书,重点介绍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既有利于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有利于突出等式性质的应用,确保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出示选择题:

(1)x+22=78(x=100,x=56)

(2)x-2.5=2.5(x=0,x=5)

说明:在每题的括号中有两个备选答案,其中一个是左边方程的解,另一个不是。

提出要求:你能在方程的解下面画上横线吗?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并相机明确:做出选择时,可以先把左边的方程解出来,也可以把两个备选答案分别代入原方程从而确定哪个答案是方程的解。2.做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方程中,要使左边只剩下x,应该怎样做? 3.做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解方程时分别应用了等式的什么性质。4.做练习一第6题。

先指名说说图意,再组织学生交流推理过程。提醒学生:可以先在天平两边去掉相同个数的梨或橘子。

【设计说明: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的实际意义,同时也突出解方程这一重点。】

四、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资料链接]阿尔·花拉子米是阿拉伯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因为他在代数学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后人称他为“代数学之父”。《还原和对消计算》是花拉子米著名的代数学著作。“还原”的意思是说在方程的一边去掉一项就必须在另一边加上这一项使之恢复平衡;“对消”是指把方程两端的项消去或合并。例如,对方程5x-12=4x-9两边分别加上12和9,做还原运算,得:5x+9=4x+12;两边分别减去4x和9,做对消运算,结果得:x=3。容易看出,所谓还原和对消就相当于现在解方程时的移项和合并同类项。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优秀教学设计的评选要求

为了总结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十年实验的经验,交流江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决定举办“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教学设计应围绕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突出教材自身特色,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合理选择、有效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努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文稿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资料链接”七个部分。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部分必不可少。“教材简析”可简要分析相关内容在相应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处理的意图和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主要的教学策略,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忌空话套话。“教学过程”是文稿的主体。教学过程应翔实、具体,不仅要有教学程序的叙述,更要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教学处理,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教学应对措施;设计的学习活动应力求新颖、层次清晰,富有启发性和数学思想内涵。对教学过程必须所作的“说明”不求多、求全,最多选择3~5个关键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安排简述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以及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资料链接”主要是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史料、名题趣题,以及它们在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设计的叙述主要采用“谈话”“引导”“启发”等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师生对话的形式。

设计内容不仅包括新授课,而且包括练习课、复习课。将分别确定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一、二、三等奖的不同比例名额,进行评选,颁发证书并择优发表。

应征评选的教学设计,请注明“教学设计评选”字样,还应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及其他联络方式。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

2011.6.21

第三篇: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南河中心小学

关于组织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南小全体教师、各村小:

为深化小学教学研究,交流展示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推动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教育局的通知精神,经校长室研究决定,组织全镇教师进行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为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学科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

二、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应围绕现行课程标准小学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设计内容不仅包括新授课,而且包括练习课、复习课。

三、设计要求 1.教学思想

教学设计应突出教材自身特色,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合理选择、有效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努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感悟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文稿内容

设计文稿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资料链接”七个部分。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部分必不可少。“教材简析”可简要分析相关内容在相应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处理的意图和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主要的教学策略,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忌空话套话。“教学过程”是文稿的主体。教学过程应翔实、具体,不仅要有教学程序的叙述,更要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教学处理,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教学应对措施;设计的学习活动应力求新颖、层次清晰,富有启发性和数学思想内涵。对教学过程必须所作的“说明”不求多、求全,最多选择3~5个关键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安排简述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以及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资料链接”主要是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史料、名题趣题,以及它们在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设计的叙述主要采用“谈话”“引导”“启发”等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师生对话的形式。

3.页面设计

纸张大小:A4纵向,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5厘米。

字号要求:文章标题为四号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其中设计说明为小四号楷体;每个部分的标注为小四号黑体。

具体样式可以参照文后的参考样例(附件二)。4.其他要求

应征评选的教学设计,请注明“教学设计评选”字样,还应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及其他联络方式。

四、上报要求

1.本次教学设计评选的截稿日期为2011年10月12日,逾期不再受理。所有教学设计按照格式要求上报纸质稿2份。联系人:谢金礼,电话:60469。

2.本次评选南小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评审,在我校评选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县教育局评比。

3.各学校上报评选材料时要填写好申报汇总表(见附件)并以电子表格格式发至南小电子邮箱xsxnhxx@126.com。

南河中心小学教务处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周惠芬)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设计内容:六(上)89~90页的例1

教师姓名:周惠芬

所在学校:黄埭中心小学

通讯地址: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215143

其他联络方式:相城区黄埭镇春风路

二0一一年十一月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黄埭中心小学

周惠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通过解决例1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练一练”是把一些球分装在两种不同盒子中的实际问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分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因此在依据题意将大盒替换成小盒或者将小盒替换成大盒后,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策略解决问题

1、复习旧知

师提出问题:今天我们上的课题是什么? 师追问:我们学过哪些策略?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画图

列表

列举

2、创设情境

(1)出示天平称图:一个苹果重量=二个梨的重量

师问: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到:一个苹果的重量是一个梨的2倍。

一个梨的重量是一个苹果的一半。

(2)出示天平称图:一个苹果重量+一个梨的重量=400克 提出问题:你能求出苹果的重量吗?梨的重量呢?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揭示课题 师指出像这种换的方法我们叫它替换。替换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古时候就有人用到它。(师生一起回顾曹冲称象的故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个情境,用学生常见的天平来解决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让学生在课始就进入知识的探究中,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探索,内化替换策略

1、出示例题: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出示问题:(1)从题目中我们知道有几种杯子?

(2)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一共有多少毫升果汁?能直接求出大杯和 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吗?

(4)怎样运用替换法来做呢?(可以用大杯替换成小杯也可以用小杯替换成大杯)

学生逐个回答老师的提问。

师要求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来做一做。要求学生先画图,再列式解答,最后检验。【设计意图:本课教学任务较重,检验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这样安排并板书有两层意思:一是先经过检验确认结果再写答句是解决问题的程序,也是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二是一种新的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可信要检验,这是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是教学中应该倡导和培养的。考虑到本环节要检验的有两个等量关系,在此多花一点时间和学生共同完成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生在作业纸上完成。

提出问题:刚才例题你为什么用替换法呢?(因为大、小杯的容量都是不知道的,也不同。)【设计意图:研究数学问题的方式要能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给学生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浓厚起来,思维才会活起来。本环节旨在唤醒学生生活中“换”的经验,让学生借助画一画、算一算,体验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替换策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感受策略的价值,增强策略意识。】

2、思维提升

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提出问题: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你准备怎么替换?(把一个大杯替换成4个小杯。)

师追问:有没有学生把小杯替换成大杯的?

(6个小杯只能替换一个大杯,这时还剩下2个小杯。)师追问:那2个小杯怎样替换成大杯呢?(半个)

指出:半个是我们生活中的说法,谁能用数学语言来说一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书上没有的,这个环节设计很好,很有挑战性。所以学生中举手的很少。但这恰恰是一个思维的突破,不够整个杯时,可以用小数表示,同样也能用替换法来解决这个题目。】

3、试一试

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的多2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让学生讨论这个题目能不能用替换法,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设计意图:在两个相差关系的量之间进行替换时,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化了、总量是怎样变化的。教师通过电脑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能引起学生关注替换后总容量的变化,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实物杯子摆一摆、在纸上画一画具体的替换过程,然后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

4、对比归纳。

师:第一个题和第三个题这2个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说明大、小杯是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说明大、小杯是什么关系?(相差关系)师生讨论并小结。

【设计意图:接受新知,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本环节反复强化替换策略,让学生通过交流、画图、演示,对比、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替换策略的妙处,经历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旨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学以致用,应用替换策略

1、说一说:你想怎样替换?

(1)六(1)班40名同学和赵老师、高老师一起去公园秋游,买门票一共用去220元。已知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多少元?每张成人票多少元?

想:把()张()票替换成()张()票,那么220元相当于买了()张()票。

2、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子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想:把()个()盒替换成()个()盒,总球数就比原100个()(填“多”或“少”)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应用替换策略,进一步体会替换过程中每一步的意义,沟通替换操作与数学表达式之间的联系,建立用替换策略解决某些问题的模型。只有真正经历策略形成的完整过程,并对策略进行深刻的认识与领悟,才有可能更好地借助方法与策略的迁移,解决新问题。】

3、师生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在什么时候可以用替换法?

四、拓展延伸

1、在准备铺垫题的基础上再添一个菠萝,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菠萝的重量各是多少?

通过做这题让学生知道,题目中有3个量时也可以用替换法来解决。

2、思考题:想一想:铅笔的单价是多少元?(由于时间关系,课上没得及完成,老师要求学生课外完成)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了勒,激发了孩子学好数学,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馈机会。】

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利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重视培养学生利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不但教给学生怎样替换,而且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要替换,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可以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资料链接】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便有成人之智,甚至更超出成人之上。当时,吴国孙权曾送给曹操一头大象。大象体态雄健,力大惊人,于是便引起了曹操的好奇之心,他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但当时没有合适的量具,曹操便问群臣是否有什么称量的办法,群臣目瞪口呆,都没有什么妙计。这时,在旁边观看的曹操的儿子曹冲不慌不忙地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吃水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把大象牵走,再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帮做记号的地方刚好浸入水中;最后再称出所有石头的重量,不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吗?”曹操听了很高兴,用了曹冲的方法,果然,大象的重量很快就称出来了。在没有现代的衡器情况下而要称量几吨重的大象是令人为难的,聪明的曹冲以“石头”替换“大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第五篇:南安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结果

南安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结果

一等奖(4篇):

官桥梅岭小学 陈倩倩 《四年级下册“方程”》

第三实验小学 梁亚瑜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梅山明新小学 金淘中心小学 二等奖(6篇):

洪梅中心小学 水头中心小学 英都中心小学 石井中心小学 码头中心小学 仑苍中心小学 三等奖(9篇):

省新南金小学 柳城象山小学 霞美长福小学 南安师范附属小学洪濑第二小学 九都第一小学 向阳中心小学 美林第一小学 黄新地叶素琴陈碧云郑锦华林秀碧陈培英叶玉容洪桂燕吕艺惠黄婉清陈月娥黄少荣黄日红施文庆姚国根黄韩英《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缩”》 《四年级下册“图形分类”》 《三年级下册“比一比”》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 看一看

(一)”》 《三年级下册数学“量一量”》 《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 《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 《二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年级上册“有多少张贴画”》 《一年级上册“乘车》 《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有多重”》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 《二年级上册“星星合唱队”》 《三年级上册“摸球游戏”》

蓬华中心小学 郭梅丽 《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

下载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组织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及教材解读

    二下识字4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词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

    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方案

    维新一小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评选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全校教师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在教学中适时渗......

    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的通知

    关于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的通知 各分院、办学点: 为总结、展示和推广我院课程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经研究,决定开展优......

    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文教研训函„2014‟103号 关于开展2014年文成县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 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了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变革的进行,提高新教师参与......

    关于组织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组织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课件评选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驻城小学,各民办小学: 为了总结和交流小学科学教学的成果和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教......

    关于组织参加2010年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年会论文评比的通知

    关于组织参加2010年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年会论文评比的通知 各分校、各办: 根据杭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精神,萧山区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将举行2010......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导语: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应该要怎么进行制定呢?下面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