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大全

时间:2019-05-12 19:0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大全》。

第一篇:XX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大全

XX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实验。

.通过“滴水实验”活动,了解实验活动的步骤: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重点:了解实验活动的步骤: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

难点:实验方案的确定和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实验结论的得出。、实验方案单和实验报告单。

师: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与水的和谐”是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前提,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但是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有关水的实验,一起来谈谈节水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滴水实验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首先树立节水意识,引导同学们重新认识身边的水,重新思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在我们的生命中是何其重要。】

.明确活动任务。

师:明确活动任务——设计滴水实验,推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会滴多少水。

2.设计活动方案。

师:全班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什么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组讨论,派代表全班交流汇报。

师生共同得出:先用盛满水的纸杯扎个眼代替水龙头,计算这个纸杯平均1分滴掉多少水,再推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滴掉多少水。

3.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师:小组讨论,需要哪些数据?怎样得出这些数据?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生1:需要用量筒,测量出一满纸杯水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生2:测量一满纸杯水滴完,需要多少时间。

师: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出这个纸杯平均1分滴掉多少水?1年呢?

生1:用一纸杯水的体积÷滴完的时间=每分滴水的体积。

生2:每分滴水的体积×60×24×365=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浪费的水的体积。

师:现在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实验操作。

完成表格。

实验方案

实验名称

计算一个纸杯平均1分滴掉多少水

实验人员

小组

测量工具

秒表、量杯

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个纸杯平均1分滴掉多少水

先用量筒测量出纸杯里水的体积是毫升,用秒表测量滴完这杯水的时间是秒=分

计算这个纸杯1分滴水的体积

2.推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浪费多少水

实验分工

测量水的体积人员:;测量一杯水滴完的时间人员:

动手实验。

师:按照实验方案实验,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

计算过程与结论

反思交流。

①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实验结果。

②根据实验结果,完成教材第89页第2题。

③读教材第90页第3题,说说你知道的节水知识,哪些节水的方法好?

提示:

①刷牙时不要让水龙头一直开着。

②用洗衣机洗衣服,最后一遍的水用来擦地板。

③所有水龙头都应该用节水型的。

……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号召同学们树立一个全方位的节水意识。】

师: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一定要树立节水意识,爱护每一滴水。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一直遵循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节水意识,号召学生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节水。】

滴水实验

明确任务

设计方案

动手实验

交流反思

填写实验方案单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结

.通过此次实验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对我们整个地球至关重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明确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求实的精神,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A类

.完成下面“实验报告”中的有关计算与分析。

内容:测量家中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的滴水情况。

测量:1分滴水40次,5分共滴水45毫升。

计算:1时滴水毫升,1昼夜滴水升。

根据以上数据,你的感想是。

B类

2.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000毫升。小刚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约200毫升。

小明刷一次牙的用水量可以够小刚刷牙多少次?

如果按每日刷牙两次计算,那么采用接水刷牙的小刚,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升?1年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540 12.96

感想:要注意节约用水。

B类:

2.200×3=600 6000÷600=10

6000-600=5400=5.4 5.4×2=10.8

0.8×30=324 324×12=3888

教材第89页“交流反思”

编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编码的规律,从而体会数字编码的编排特点及编码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编码。

重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编码。

难点:培养学生对信息选择和处理的能力,掌握简单的编码方法,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方法。

师:我们看过不少的警察故事,警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一点点地努力着,最终能够把犯人找出来。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探讨。

生1:因为警察很聪明,他们知道谁是犯人……

生2:他们找到了证据。

师:对!他们找到了证据,证据就是线索,用我们数学的语言,就是编码。下面我们来看这个小故事。

有一个被警方通缉的男罪犯,打算坐飞机逃走,他劫持了一个专门制作身份证的工人,为他做了一个身份证,号码为***8。正当罪犯拿着这个身份证去坐飞机时,却在出关检查时被捉住了。原来是工人在制作身份证时,故意留下了线索,协助警方抓捕了罪犯。这个身份证号码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

板书课题:编码

【设计意图:用常见的电影情节,穿插一个小故事,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导出新课,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探索身份证编码的编排规律。

出示:教材第91页下图。

.初步了解出生日期码。

你对身份证有什么了解?

同桌两人交换收集的身份证编码,用线标出出生日期码,再交换回来,检查是否正确。

2.小组对比讨论、猜测行政区代码。

活动要求:对比小组内所有人收集的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及你们认为相关的信息。

学生汇报。[板书:省、市、区、行政区代码]

3.分析顺序码。

请先把妈妈的身份证号里的倒数第二位圈起来,汇报数字;再把爸爸身份证号里的倒数第二位圈起来,汇报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师:第15、16位表示派出所代码,派出所代码和性别码合起来称为顺序码。

4.介绍校验码。

最后一位数字叫校验码,是根据前17位数字按一定的公式自动生成的,是电脑用来识别身份证的真伪的。

5.总结身份证编码的编排规律,找出故事中工人留下的线索。

探索银行卡编码的编排规律。

出示:教材第92页上图。

.初步了解发卡银行标识代码。

你对银行卡有什么了解?

同桌两人交换收集的银行卡编码,用线标出标识代码,再交换回来,检查是否正确。

2.小组对比发卡银行自定义代码。

活动要求:对比小组内所有人收集的银行卡的发卡银行自定义代码,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及你们认为相关的信息。

3.分析校验码。

最后一位数字叫校验码,是根据前15位数字按一定的公式自动生成的,是电脑用来识别银行卡的真伪的。

帮助破案。

.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排除犯罪嫌疑人。

师:根据身份证编码的编排规律,我们可以排除哪些嫌疑人呢?

生1:根据出生日期码,可以排除两个嫌疑人。

生2:可以排除出生于1970年和1983年的两个人。

师:然后呢?想想,银行卡有没有什么判断依据呢?

学生接着寻找线索。

2.出示:教材第92页发卡银行表。

发卡银行

发卡银行标识代码

发卡银行

发卡银行标识代码

甲银行

666543

乙银行

888128

甲银行

666789

乙银行

888462

……

……

师:很明显,从现场找到的这张银行卡,是哪个银行的?

生1:666543……

生2:是甲银行的!

生3:我知道罪犯是谁了!

……

师:很好!我们都知道是谁了!

【设计意图:设计具体的情境,一点一点地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对编码的认识与思索。】

师:数学,首先是活用于生活的,数字更是奇妙无比的。同学们,除了身份证上的编码,银行卡上的编码,我们还在哪些方面用到了数字编码呢?

生1:电话区号,手机号码……

生2:邮政编码!

师: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数字时代,数字编码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字,让他们自主地发现身边的数学世界。】

身份证号码 银行卡号 编

.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板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以运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A类

.向家长说明身份证的作用,解释家长身份证号码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B类

2.注意搜集所在省市车牌编码,并把它们统计下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略

B类:

2.略

教材第92页活动

数图形的学问。

.能有条理、有次序地数出线段的条数,并在数线段的过程中掌握线段计数的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把计数线段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感受到数学规律之间的普遍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学会数线段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掌握数线段条数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老师和你初次见面,表示友好可以握一次手,这一动作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

师: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每两个点就可以确定一条线段。

师:我们已经有过数线段的经验,我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线段计数的方法和过程。

【设计意图:老师和同学握一次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由远及近,好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在缩短,“两手相握时”形成“两点一线”,为学生解决本课中的数线段问题埋下伏笔。】

.鼹鼠钻洞。

师:读图理解题意,找出已知和未知的信息。

生1:已知有四个洞口,鼹鼠可以从任意一个洞口进入后向前走,然后从任意一个洞口走出。

生2:所求的问题是鼹鼠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走。

师:你能画出示意图吗?

生:把每一个洞口看成一个点,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洞口,然后把这些点都画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你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出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方法一: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

如上图中,首先有AB、Bc、cD三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两条基本线段的是Ac、BD两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是AD一条。所以线段AD上总共有线段3+2+1=6。

方法二: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下图。

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三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两条;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一条。

所以上图中共有线段3+2+1=6。

2.菜地旅行。

师:读图理解题意,找出已知和未知的信息。

生1:汽车从红薯站开往土豆站,中间经过西红柿站、茄子站、胡萝卜站。

生2:所求的问题是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师:一共有几个车站?你能把上面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根据情境,画出示意图,有顺序地数一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把每一个车站看成一个点,然后转化为数线段问题,数法和上面的例题方法类似。

师:如果有6个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提示:你能自己画出线段图解决吗?

生1:画出有6个点的线段,然后自己重新数一数。

生2:还可以在5个点的基础上数下去,在5个车站的结果上,加上一个车站的车票就可以了。

自己动手画一画,并解答,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师:如果有7个车站、8个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车票?

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你能总结一下数线段的方法吗?你喜欢哪种方法?如果是有n个车站呢?

生:1+2+3+…+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除了通过从点数和从基本线段数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数点列算式计算的方法来解答。】

师:记住今天所学的知识了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数图形的学问

n个车站:1+2+3+…+

B类

4.妈妈和她的5个老同学聚会,每两个人都要合影一次,一共要照多少张双人合影?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5 2.10 3.10 画图略。

B类:

4.15

第二篇:XX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

XX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反弹高度。

.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价值,提高合作能力。

3.使学生在亲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教学处理的过程中,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测量、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分数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尺子、篮球、乒乓球、足球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许多球,体育课上大家都喜欢玩球,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数学的知识来玩球,大家有兴趣吗?〔出示三种球:篮球、足球、乒乓球。〕

师:谁来拍一拍?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些球从高处落下后都会反弹。各种不同的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什么情况下反弹得高一些,什么情况下反弹得低一些呢?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怎样?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揭示课题:反弹高度。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常见的拍球活动中引出这节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很自然地引起学生热情,诱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获得结论。】

师:想要知道答案我们就要亲自试验。我们应该怎样做实验呢?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应该先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设计实验步骤,每一步怎样做;还要设计如何收集数据。

•我们应该做好小组分工,如组员分工可以是落球人员、测量人员、观察人员、记录人员。

•我们应该记录好球自由下落的起始高度和反弹高度。

•我们的实验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多做几次,避免实验误差。

……

师:谁能具体说说实验的方法呢?

生:选一块靠墙的平地,在墙上量出一个高度并做上标记。再选择一个球从这个高度自由落下,在墙上标出球的反弹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师: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生1:把球从指定高度落下时,要将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生2: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及时做上标记,测量反弹高度时,取整厘米数。

生3:要及时将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师:现在就请大家先在小组里,商量好之后确定分工,然后用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开始实验活动,收集数据后计算出篮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起始高度的几分之几,最后总结出结论。然后看看乒乓球的反弹情况,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不一样,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师:我们知道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还有许多,谁知道呢?

生:与球充气足与不足有关,充气足的球反弹高度大。

师:在活动中,你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生: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测量知识,还有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方面的知识。

师:你还有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试一试。

【设计意图:实验后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同一种球”和“几种不同的球”的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中获得实验结论,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师:今天上课我们通过几次实验,研究了球的反弹高度,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又有哪些收获?

……

师: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上网了解有关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其他因素。

【设计意图:适度的课外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限于课堂。】

反弹高度

活动任务: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哪种球会反弹高一些?各自的反弹高度是多少?

设计方案:实验步骤→小组分工→收集数据→做好记录。

动手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计算球的反弹高度是起始高度的几分之几,得出结论。

交流反思:1.发现和结论。

2.用到的知识和方法。

3.收获和问题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构建新的知识或信息。由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现实:拍球活动引入,并对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寻求验证方法。这些鲜活的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了经验的改造或重组,为后续的探究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积累有效的探究活动经验。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是负责任的态度。在有些情况下,猜想比教会证明更重要,有了猜想,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为这是学生自己提出的猜想,所以在后面动手操作、合作实践获取验证数据时会特别地投入而专注。

A类

.已知一个小球从10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下,每次反弹高度都是原来的一半。请问等小球静止的时候,一共运动了多少米?

B类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约30米

B类:

看图找关系。

.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表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图对刻画事物或数之间关系的作用,能分析一些简单的关系。

3.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能力。

重点: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难点:结合图表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数学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下面是一辆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行驶速度变化的情况,要想看懂这幅图,你知道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吗?

生:我们首先要知道,这幅图的纵轴表示这辆汽车每分行驶的速度,横轴表示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

师:这就是用图表来表示数量关系,这样更简洁、准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图找关系”。

【设计意图:了解图表中横轴与纵轴的重要性,为看图找关系做好准备。】

.汽车行驶速度。

师:仔细观察上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

生2:点A表示时间为0.5分时,汽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汽车速度的变化情况吗?在小组里跟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能会说:

•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4分,速度在变化。

•在第1分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400米/分。

•在1分到3分汽车的行驶速度没有变化,是匀速行驶的,速度都是400米/分。

•3分以后汽车的速度减慢,最后为0,说明汽车停下来了。

师:说一说汽车从1分到3分行驶路程的大致变化情况。

生1:汽车行驶路程一直没有变化。

生2:不对,车一直在走,路程应该在增加。图上显示的水平直线,是汽车从1分到3分的速度没有变化。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时间增加行驶的路程应该也是在增加的。

小结:速度不变,时间增加,路程也会随着增加。

2.足球场内的声音。

师:下面大致描述了某足球比赛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先说说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生: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音量。

师: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观众从19:00开始进场,到21:45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2时45分,即165分。

师: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音量是如何变化的?

生: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声音逐渐变大,从开始没有声音到声音逐渐变大。

师:上半场什么时间足球场内的声音变得非常大?你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上半场比赛从19:30开始到20:15结束,在这45分内,当上半场比赛进行20分,也就是19:50的时候,足球场的声音变得非常大,可能是主场球队进了球,球迷们在欢呼吧!

师:试着描述下半场足球场内音量的变化情况及比赛的情形,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交流看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看图”,然后学生对图表的认识更加深刻。】

师: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生1:画图能直观的表示出信息。

生2:图表蕴藏了一些有趣的关系。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新课,再次梳理知识,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看图找关系

先看纵轴横轴

再看线段趋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力求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发掘教材中的有效因素,达到让学生掌握看图找关系的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从看图引入中,让学生感受图表的直观、简洁、明了等优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结构的条理清晰,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什么,能够较为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预测未来。我们知道,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虽然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但函数思想在小学阶段的渗透是重要的。由于图能够直观的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做好从图中分析量和量之间关系的内容的教学准备。“足球场内声音变化情况”的有趣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图的观察,将直观感受到随着时间的变化,音量也在发生变化,这正是函数思想的萌芽。

A类

.小明和小英一起上学。小明觉得要迟到了,就跑步上学,跑累了,便走着到学校;小英开始走着,后来也跑了起来,直到校门口赶上了小明。问:下列四幅图像,哪一幅描述了小英的行为?哪一幅描述了小明的行为?

B类

2.下图是小明和小红两人600米赛跑的行程图。

跑完全程小明用了分。

小明到达终点后,小红又跑了分才到终点。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每分米,小红的平均速度是每分米。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第②幅图描述了小明的行为;第④幅图描述了小英的行为。

B类:

2.4 1 150 120

比赛场次。

.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逐步列举、解决问题”的数学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育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

师:学校即将举办乒乓球比赛,六班10名同学参加比赛,每两名同学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体育比赛中也包含着数学问题。

师:是啊,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赛场次”的问题。

【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到所需探究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的情感体验。】

.乒乓球比赛。

师:六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名同学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哪些信息值得思考?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两名同学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意思就是如果甲、乙、丙三人参加比赛,那么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之间都要进行比赛,也就是说不同的两人之间就会有一场比赛。

师: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思考这个问题呢?

生:可以列表排一排,也可以画图数一数。

师:那就先用画图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找到答案了吗?有什么感受?

生:参加比赛的人比较多,画出的图很乱,不容易数清楚,很麻烦。

师:是啊,参赛的人比较多,不管是画图还是列表都很麻烦。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生: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找有什么规律。

师:好啊。我们把参赛人数变少点,把情形变的简单点,看看有什么规律可循。如果是2人参加比赛,要进行几场比赛?

生:2人参加只需要进行1场比赛。

师:如果是3人参加呢?

生:我用3个点表示参加比赛的3个人,每两人之间进行一场比赛,我们就在两点之间连接一条线段,这样画下去,结果要进行3场比赛。

师:4人参加比赛呢?

生:我所用的方法是列表法,先看横格,再看竖格,在横格和竖格相交的格子里画符号,就表明两支球队进行一场比赛,结果发现要进行6场比赛。

生1

生2

生3

生4

生1

生2

􀳫

生3

􀳫

􀳫

生4

􀳫

􀳫

􀳫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其中有什么规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可以跟同学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以用加法算式计算出比赛的场次,算式就是从1开始依次加2,加3……一直加到比参赛人数少1的数为止,所得和就是比赛的场次。

师:用你发现的规律算一算5人参加比赛,一共进行几场比赛?再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验证一下你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

学生进行验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总结的规律正确吗?现在你算一算10人参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验证结果规律是正确的,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交流订正;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2.联络方式。

师:星星体操表演队为了联络方便,设计了一种联络方式。一旦有事,先由教练同时通知两位队长,两位队长再分别同时通知两名同学,依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个人,每人同时通知两人共需1分。你能画图表示出联络方式吗?

学生尝试画图表示联络方式,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组织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分

示意图

通知到的同学数

2+4=6

2+4+8=14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通知到的人数增长很快。w

生2:新通知到的人数在成倍增加。

师:如果有126名同学,需要多长的时间通知完?自己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组织交流汇报,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表象素材的帮助,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师: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开始我们解决10名同学之间的比赛场次问题,并不容易。可我们从简单情形入手,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师:只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你会发现就在精彩的比赛中,就在有趣的问题中,就在你我的身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及进一步应用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欲望,使数学思想得到延伸。】

比赛场次

列表 画图 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

.数学实践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问题性、探索性、知识性等特点。本课力求突出实践课的探索性,不但要实践,更需要思考,要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其中的道理,学习其中的数学知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许多数学学习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因此,本课设计了体会规律的必要—探究规律—应用规律三个环节。探究比赛场次的计算规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开放的环节,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列一列,算一算,再在小组内说一说,看看有什么规律可循。充分地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再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师只做简单的点拨和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学习比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应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简便性与实用性,不仅教学生解决问题,更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A类

.XX年奥运会期间,为了便于各国朋友观看精彩的比赛,北京特地开设了奥运专线。从工体北路到奥体中心共10站,每2站之间都要设计1种价格的车票,一共要设计几种价格的车票呢?

B类

2.奥运会排球比赛赛制:12支球队,平均分成2个小组,每组6支球队。小组内进行单循环赛,即每2支球队之间进行1场比赛。单循环赛阶段,一组要进行多少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2+3+4+5+6+7+8+9=45

B类:

2.1+2+3+4+5=15 15×2=30

第三篇:XX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

XX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www.xiexiebang.com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两个小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除法;购物;图形的变化;测量等。

其主要知识点:

.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本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学习数学是刚刚入门。但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性,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为了提高难度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与代数

课时 图形与几何

课时

数与代数。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重点: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难点:培养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与代数”。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师:想一想,在“数与代数”这一小板块中,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师:对,现在就来检查一下,看你到底有没有学会?

出示:教材第97页第1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些情况,如上下车问题等。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引导学生合理地编故事。也可以出示“我选36-8+19编了一个故事:有36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跑了8只,又来了19只,现在草地上有多少只小鸡?”让学生模仿编故事。

师:我们学习了加减运算后,还学习了哪些关于数与代数的知识?

•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第97页第4题。

师:你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我们先来做对口令的练习好吗?

师生对口令,复习乘法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

生:如果忘了某句乘法口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知道的相关口诀去推算出来。如忘了“八九七十二”,我们就可以根据“七九六十三”去推算,因为7个9是63,8个9就是比7个9多一个9,所以63+9=72,就是说“八九七十二”。

教材第97页第2题,师:你们理解乘法的含义了吗?知道除法的意义了吗?现在请大家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说说你对乘法含义及除法意义的理解。

出示:教材第97页第2题。

师:你能举例说明并解答吗?

生1:我画的是每行7个小圆圈,求8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圈,就可以用8×7来解决,表示8个7是多少。

生2:8×7可以表示8个7是多少,也可以表示7个8是多少;或7的8倍是多少,8的7倍是多少,这样的题目都用乘法解决。

生3:35÷5可以解答求35里面有多少个5的题目;也可以解答35是5的几倍的题目。

……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并引导学生适时评价,总结归纳。

教材第97页第5题。

师:能举例说一说“3倍”的意思吗。

生1:我们班喜欢吃香蕉的有8人,喜欢吃苹果的有24人。24里面有3个8,24是8的3倍。

生2:我们说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3倍,就是说有3个这样的数。例如,7的3倍就表示有3个7,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7×3=21。

教材第97页第3题。

师:你能运用你所学的这些知识点解决问题吗?试试看。

出示:教材第97页第3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生1:从全班学生40人里面减去男生22人,就是女生的人数,算式是40-22=18。把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所以是18÷6=3。

生2:第二个问题要求全班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就是计算男生折的只数与女生折的只数的和。已知男生折了38只,女生比男生多折了13只,所以38+13=51就是女生折的只数,再加上男生折的38只就是一共折的只数:38+51=89。

师:除了上面的两类运算之外,我们在“数与代数”部分还学习了“购物”的有关知识。

•购物。

师:咱们先一起来解决“买早餐”的问题吧!

出示:教材第97页第6题。

师:仔细看图,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我想买1碗粥、1根油条和1个茶鸡蛋,5元够吗?

生2:我想吃两个肉饼,需要多少元?

……

边让学生提问题,边组织其余学生解答问题。

师: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几倍?画一画,说一说。

生:肉饼4元,油条1元,4÷1=4,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4倍。

师:想一想2×3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因为粥的价格是2元,所以2×3解决的是买3碗粥需要多少钱的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付钱的小游戏吧,看你学会购物没有。

师:首先说说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生:我们认识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

师:怎样拿出12元8角呢?

生1:拿出1张10元,2张1元和8张1角。

生2:拿出2张5元,1张2元和8张1角。

学生只要能取出12元8角就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做游戏,一个人说钱数,其余人说付钱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数与代数”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是今后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的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并进行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2.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3.复习计算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抓住这次重要的机会,都能有所提高。

A类

填表。

水果

原来有

卖出

又运来了

现在有

34箱

7箱

3箱

8箱

9箱

1箱

50箱

0箱

0箱

B类

24元

6元

3元

30元

一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一辆玩具汽车的几倍?

小玲有50元,可以买哪几样玩具?

小青想花最少的钱买两样玩具,他可以买哪两样玩具?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试着解答出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水果

原来有

卖出

又运来了

现在有

34箱

7箱

3箱

8箱

9箱

1箱

50箱

0箱

0箱

B类:24÷6=4 可以买玩具轮船和木马:30+3=33 玩具汽车和木马。玩具轮船的价钱是玩具汽车的几倍?30÷6=5

教材习题

第99~102页“练习”:

.56 18 8 8 9 9 8 54 64 63 7 8 20 9 21 30 40 5 9 9 8 6 42

2.略

3.5×8=40 40÷5=8 40÷8=5 说一说略

4.5×2=10

18÷3=6

20÷4=5

3×2=6

5.24 3 27 7 35 24 6 42 7 35

6.28+13+57=98

7.9×4=36 36÷6=6

8.7×5=35 6×3=18 18元<20元 够。

买5个面包圈需要多少元?8×5=40

9.24÷4=6 24÷8=3

0.100-56-25=19 20-3+20=37

1.7×5=35 63-35=28 63÷7=9

2.6×4=24 24位<26位 不能坐下

9×6=54 54元>50元 不够。

3.8 45 83 62 73 22

4.12 7 74

5.50 4 10 18

6.6÷2=3 可能买了百合花,12÷6=2

可以买4枝玫瑰,5×4=20;可以买5枝康乃馨,4×5=20。

图形与几何。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学会了测量。

•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我还学会了剪出能够沿着一条线完全重合的图形。

•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转现象。

……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了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生1:我拇指的指甲盖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2:我们的课桌长度大约是1米。

……

只要学生举出的事例正确就给予表扬鼓励。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1米=100厘米。

师:说得非常好,大家一起说一遍,看谁记得最好。

2.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生: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生: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师:说得很正确,注意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就应该像图中这样与0刻度对齐。

3.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生: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比。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A类

填空。

米=厘米

500厘米=米

35米-3米=米

5厘米+8厘米=厘米

8米=厘米

B类

按要求画图。

在距离小旗3厘米的地方画一朵小红花。

小红花前方7厘米的地方有一个气球。

在小红花和气球之间,距离气球5厘米的地方画一棵大树。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00 5 32 23 800

B类:

教材习题

第103页“练一练”:

.8 2 3

2.厘米 厘米 米 厘米3、4.略

件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编码》教学设计 刘葵2定稿

《数学好玩——编码》教学设计

宜昌市西陵区东方红小学刘葵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91-92页数学好玩《编码》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身份证编码的特点,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教学难点】

在利用编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编码的合理性、规范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身份证号码(纸条),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其它编码。【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和自己的身份证号,大家都完成了吗? 2.谁来考考老师?

师:只要你把收集的身份证号给我,老师就能猜出,这个身份证号码是谁的。

3.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猜的这么准吗?秘密藏在这18个数字编码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编码的奥秘吧!板书课题:编码

二、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师:请小声自由读大屏幕中身份证编码的相关知识,完成探索新知中的填空。

1.身份证号码大揭秘,老师引导完成并板书。(1)第1~6位是地址码。

①第1、2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省份;(如42表示湖北省)②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所在城市;(如05表示宜昌市)

③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户籍所在区(县)(如02表示西陵区)

(2)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表示出生年、月、日。(3)第15~17位是顺序码。

同一地区一天出生的人不止一人,报户口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第17位是单数分配给男性,是双数分配给女性。

(4)第18位是校验码。师:是计算机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校验码一般用0—9来表示。如果计算出的数字不能用0—9表示就用什么表示呢?

生:可以用X表示。完成下列填空

(1)我的身份证号码是();(2)第1~6数字是()码;(3)第7~14位数字是()码;

(4)第17位数字是单数表示(),是双数表示();(5)第18位数字是()码;(6)我的出生日期是()。如果

2.学生展示汇报。

以“小老师”为角色,向全班展示自学成果。师:身份证编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板书:身份证: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 3.从身份证号码中获取信息。

师:这是一名同学的身份证号码42 05 02 1999 08 05 214 7,你能从这个身份证号码中获取哪些信息?

生1: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生2:出生日期:1999年8月5日。生3:性别:女

师:出生日期是1999年8月5日,能用编码199985表示吗? 如果这样表示,身份证号码会发生什么变化? 4.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生1:要用两位数表示出生月。

生2:如果用“199985”表示,身份证号码会不够18位。师:出生月、出生日都用两位编码表示,只有一位数的用0占位。这是为了保证同一类编码的数位相同,编码具有规范性。(板书:规范)

5.新、老身份证的对比。新身份证是18位数字编码、老身份证是15位数字编码,比原来增加了3位,是因为中国人越来越多了吗?

介绍:因为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增加,百岁老人越来越多,如果没有19,那么1900出生或2000年出生的人的有可能都是这个号码,这样两张身份证就重复了。明白了吗?

6.双胞胎身份证的区别。假如刚才身份证号42 05 02 1999 08 05 214 7她有一个双胞胎的妹妹,你能猜猜她的身份证号可能有变化的是哪几位?

7、设疑

师:既然身份证号码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用文字表示,为什么还要用编码来表示呢?

生:数字编码更简洁。(板书:简洁)

8、课件出示并根据学生回答连线:

小明收集了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四个人的身份证号,你知道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身份证号码吗?

9、小结: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不重复的。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公安机关可以根据身份证中信息追查犯罪嫌疑人,你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帮助探长破案吗?

三、实践应用

1.你能帮助探长破案吗?

(1)在一次案件侦破中警方已经锁定了5个嫌疑人,这是他们的信息。

A.出生于1970年,持有甲银行卡 B.出生于1972年,持有乙银行卡 C.出生于1972年,持有乙银行卡 D.出生于1983年,持有丙银行卡 E.出生于1972年,持有甲银行卡 师:你看懂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能确定谁是犯罪嫌疑人吗?

(2)出示不完整身份证号。

师:现在每个人都是小探长,你能根据这张不完整的身份证复印件缩小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吗? 生:犯罪嫌疑人可能是:B、C、E。

师:你是怎样做到的?

生:通过身份证中的出生日期码确定犯罪嫌疑人出生于1972年。

(3)出示银行卡号。师:他们每人持有一张银行卡。银行卡编码也包含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找到犯罪嫌疑人有帮助吗?自学书92页银行卡编码方式和甲、乙两家银行标识代码。(4)确定犯罪嫌疑人。

(5)小结:不同用途的编码有不同的编码规则,编码规则要使编码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重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2.设计学号

(1)师:数字编码的作用可真大呀!你们知道的也可多了!那你想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编码?不光你们想全校学生都想,怎样给全校每个学生编一个固定不变的学号呢?你认为在这个编码除了体现班级、顺序外还应该体现哪些信息?

(2)讨论:①怎样才能使学号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不变?

②怎样才能使学号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

试写出我的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将不同的设计方式进行比较,让学生说一说那种编码最为合理。

师:为什么不能用年级编码?

生:年级每年会发生变化,而入学时间不会变。师:编码规则要使编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6)为了让大家都能看懂学号编码,编码要有统一的规则。请说说学号编码的规则,一共由几位数组成?

板书:学号编码:入学时间码+班级码+顺序码+性别码 师:编码规则要使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编码,并尽可能简洁,不要引起歧义,还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做到规范合理。(板书)

四、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身份证、银行卡和学号的编码方式,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编码的例子吗?课件出示:

1.出示旅馆房间号、电话号码,让学生说一说都能获得那些信息?

生:302号房,“3”表示楼层,“02”表示房间号。生:029—85258939,“029”表示城市区号,2.说一说邮政编码、商品的条形码中可能蕴含的信息。邮政编码:由6位数字组成,前2位表示省区代码,第3到4位是邮区代码,第5到6位是投递局代码。

商品条形码——商品的“身份证”。条形码有什么作用?它由13位数字组成,前3位国家代码,第4到8位厂商代码,9到12位是产品代码,第13位是校验码。

3.你还想了解其他编码呢?老师知道我班同学调查收集到了很到资料,大家都来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呢!好不好?(由学生介绍展示生活中的其他编码)。

五、小结

1、师:同学们,数字编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数字化的社会,还有许多数字编码的秘密在等待大家发现,希望你们能运用所学到的方法、知识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2、课外实践活动:调查感兴趣的编码,并想办法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信息。

3、作业:《长江学案》第 64页

六、【板书设计】

编码

身份证编码: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

学号编码:入学时间码+班级码+顺序码+性别码

简洁

规范

合理

【课后反思】

《编码》这个课时的内容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无论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门牌号、座位号都是生活中的编码。本课时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明确生活中的编码是有序的、有规律的,而且是为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探究生活中的规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中自主探究中理解编码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五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第一课时《滴水试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滴水实验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操作,借助实验推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会浪费多少水。

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设计具体实验方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感受水资源的可贵,提高节水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地节水措施。

教学难点:

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景导入,明确活动任务。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与水资源相关的资料。2.看了这些资料你有哪些感受? 3.明确活动任务。

出示水龙头滴水的图片,组织学生提出问题和设计方案。活动二:设计方案。

1.讨论设计什么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小组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活动三:动手实验。

组织学生实验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活动四:交流反思。

1.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实验结果。

2.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完成教材89页2题。3.组织学生阅读并完成教材90页3题。板书设计:

滴水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报告单)

下载XX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北师大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