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岭子中心校
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备课)
岭子岭中附小 于明霞
本单元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 比较角的大小 画角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
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 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角和直角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岭子中心小学 赵新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23~25页.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画角
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并会画角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1.主题图教学
师:“今天我们的一个好朋友来到了课堂中间
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猜测)出示“大耳朵图图”的图片 师说:“图图还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画呢!想看一看吗?
出示课本23页的主题图后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三角板 三角板上还有角;
生2:有很多的角 爷爷手中拿的剪刀上有角 足球场地上有角......师:对了
这幅图中有许许多多的角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2.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马长大了 今天小马又帮妈妈做事 要独自一人到河对岸去磨面 临走时
妈妈告诉他:”过河的时候 要选有“角”的图案标志走
那里水浅
其他的地方水深 会淹死的
“小马来到了河边 果然
看见河里竖着3个牌子 上面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图案
可哪些图案才是角呢?(出示23页的例1图:剪刀、饮料筒上的弯管、水龙头图)
二、探索新知
1.在实物中找角
⑴师:河里的牌子上都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吗?角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⑵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 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 就留下了这个图形
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先出示四种物体 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 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 板书课题:可爱的角)
⑶做一做中的第1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你身边找找 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 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
【在此处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 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实践活动 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计算机的辅助教学 变”静“为”动“ 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 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⑴现在
用一个小圆点来代替图钉
如果用两条直直的线来代替两根硬纸条 你们想象一下
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还是先来看看大屏幕吧!(课件演示将图钉和两根硬纸条隐去 出现几何图形角)
【这里充分利用媒体优势 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直观 突破重点;巧用媒体的动画特点 从实物过渡到图形 为后面的画角打下基础 】
②你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
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吗?快把书翻到39页 在这页中找答案(学生自学)
③请看这个角
这个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线叫什么?(边)(课件依次出示)
⑵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课件出示此句话)
【这个环节用设疑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进行自学
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
体现了我们河南省灵宝市数学实验课题”引导──自学“中的”我能读“ 】
3.用彩纸折角
⑴折角
师:现在请赶快拿出彩纸 用这张纸折出可爱的角
⑵感知角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折出来的角
像这样(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感觉一下 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⑶展示角
师选择生折好的各种角分别贴在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
你们发现了什么?(或者问学生:你能说出这几个角中哪个角大 哪个角小吗?)
师:对!角是有大有小的
⑷认识角
师:刚才小朋友们折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请和你的同桌用小手指一指(学生互相指)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感受角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 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 】
4.做活动角
⑴师:小朋友们
我们都会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了
那如果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能不能做一个活动角呢?好 请大家拿出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试做一下
⑵学生做角(小组合作完成)
⑶课件演示:做活动角的过程
⑷介绍活动角:我们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的角 它可和一般的角不一样 你们看
它能动吗?我们把这个能动的角叫活动角
⑸玩角(课件演示)
游戏:听口令 变大小
生玩后
问: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在此环节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尝试 使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会新知 】
5.画一画
⑴生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
那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学生试画)
⑵阅读课本
师:你们画对了吗?请打开数学课本 仔细看下面的例2 看一看书中是怎样画角的?和你画的方法一样吗?(学生看书)
师问:你是怎样画的?能大胆地告诉给其他的小朋友吗?
三、课间小憩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
学唱一首有关角的歌──《可爱的角》:(课件演示)
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
【课中安排学唱《可爱的角》这首歌曲 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 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 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
四、课堂活动(课件出示)
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练习八的第1题)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 让学生做该练习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这个练习可以叫它”跟随“练习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 认识一个新的内容之后
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习】
2.数角(练习八的第2题)
师:小马看见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角 非常高兴
看看天色不早了 赶紧赶路 跑了一会儿
看见图形王国里面有许多图形
但小马不知道各有几个角?小朋友们能帮助它数一数吗?
【这是一道”巩固“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一次运用 难度稍加大 但学生能做出来
并且能找到练习中的规律 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 】
3.剪角
用一张长方形纸 剪去一个角 还剩几个角?
4.小小设计师
师:你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赶快设计吧!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 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题目
旨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
第4题能将本课所知识溶于一张美丽的画中
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将生活的空间点缀的更加美丽 在孩子的画中还寄托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愿 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胆创新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促进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
五、全课总结
师:小马帮助妈妈磨好了小麦 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课件出示)回到家 妈妈问它:”聪明的孩子
你真棒!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第 二 课 时
岭子西山学校 高义江
教学内容:直角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 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 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 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学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
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
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直角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 请你找一找 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3、画直角
学生试画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 三角板 找出
三角板的直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 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4、用纸折直角
三、拓展运用:
1、做25页第6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了解了什么? 锐角和钝角
岭子中心小学 张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26~27页
信息窗2--玩小调皮猴 教学目标:
1、角的大小的比较: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把两个角描下来重叠起来比一比折出与其中一个大小同样的角 放在另一个角上比较
用硬纸条做成活动角比较一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以直角为标准 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掌握判断比较的方法:将三角板直角的顶点和一边与比较的角的顶点和一边完全重合
重难点: 给大小不同的角分类--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的种类的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做游戏:玩小调皮猴 同桌互相交流 在玩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观察发现 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调皮猴的高矮不一样)
二、新课探索研究(一)学习新课1
1、学生继续操作思考
2、同桌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小调皮猴的高矮与角的大小有关
3、估计哪个角比较大?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索 小组交流
1、⑴师巡视指导
对学生判断的方法进行重点的搜集或指导 ⑵学生反馈
到投影仪处交流判断的方法
⑶让学生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用三角板帮助比较
2、出示课后练习4 用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在比较中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张开的边的大小有关
(三):认识锐角和钝角
1、每人一页纸
画有大小不同的角若干 能用三角板 给角分类?
2、学生自由操作 小组形成统一意见
3、反馈交流:比直角小的为一类 直角 为一类
比直角大的为一类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判断一个角比直角大或小(用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与一条边和对应角的顶点与一条边对齐 再判断)
4、师总结:比直角小的角为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为钝角
(四):知识建构 欣赏”我学会了吗" 在图中图形中能找到角吗?你找到了什么样的角?
(五)、学生在反馈交流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了解了什么?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岭子第一小学 孟斌)课 题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课型 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米尺量物体
2、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交流
德育目标: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能用米尺、学会记录并且会比较
课前准备
准备直尺
导学过程设计
导 学 过程 设 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自己的身体 但是我们的身体里面有许多的小秘密
而且这些小秘密和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很有关系 也就是说
在我们的身体上藏着很多的数学小秘密 你想知道吗?那我们就赶紧来探索一下吧!
2、我们在探索之前 先来回想这样两个问题 看看谁还记得清楚:
1米=()厘米
100厘米=()米
还有谁记得怎样测量物体?(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陈述:我们在测量物体的时候 要把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然后看看尺子上的刻度 到哪就是多少厘米
二、探索新知:
今天我们要找寻的小秘密就是要测量我们身体的部位 然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果 看看谁能找到身体上的秘密
1、四个人为一小组 进行测量
其中有一个同学要负责记录测量的结果
2、我们要测量的内容是:自己的拳头、脚的长度、手的长度、还有身高
测量时要将0刻度对准自己身体的一端 认真读取数据 仔细纪录
(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3、学生填好测量的数据
并分小组把各组测量的结果展示出来 与大家交流讨论:
①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小组的测量数据 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展示并讨论并发言 教师引导)
③教师总结:
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发现人拳头的周长与脚长基本一致;身高与一庹的长度基本一致 这些都是我们身体上的秘密 我们的身还蕴含着许多秘密
你还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再来量量
(学生自由探索)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又增加了一些了解 而且同学们都很棒
能从身体中发现这么多的数学小秘密 其实
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只要你认真发现和学习还会有很多秘密被你发现
第二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3~25页.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画角。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1.主题图教学。
师:“今天我们的一个好朋友来到了课堂中间,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猜测)出示“大耳朵图图”的图片,师说:“图图还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画呢!想看一看吗?
出示课本23页的主题图后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1:三角板,三角板上还有角;
生2:有很多的角,爷爷手中拿的剪刀上有角,足球场地上有角„„ 师:对了,这幅图中有许许多多的角,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马长大了,今天小马又帮妈妈做事,要独自一人到河对岸去磨面,临走时,妈妈告诉他:“过河的时候,要选有“角”的图案标志走,那里水浅,其他的地方水深,会淹死的。”小马来到了河边,果然,看见河里竖着3个牌子,上面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可哪些图案才是角呢?(出示23页的例1图:剪刀、饮料筒上的弯管、水龙头图。)
二、探索新知 1.在实物中找角。
⑴师:河里的牌子上都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吗?角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⑵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先出示四种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板书课题:可爱的角)
⑶做一做中的第1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
【在此处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变“静”为“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⑴现在,用一个小圆点来代替图钉,如果用两条直直的线来代替两根硬纸条,你们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还是先来看看大屏幕吧!(课件演示将图钉和两根硬纸条隐去,出现几何图形角。)【这里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直观,突破重点;巧用媒体的动画特点,从实物过渡到图形,为后面的画角打下基础。】 ②你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吗?快把书翻到39页,在这页中找答案。(学生自学。)
③请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线叫什么?(边)(课件依次出示。)
⑵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课件出示此句话。)
【这个环节用设疑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自学,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体现了我们河南省灵宝市数学实验课题“引导──自学”中的“我能读”。】 3.用彩纸折角。⑴折角
师:现在请赶快拿出彩纸,用这张纸折出可爱的角。⑵感知角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折出来的角,像这样(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感觉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⑶展示角
师选择生折好的各种角分别贴在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你们发现了什么?(或者问学生:你能说出这几个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师:对!角是有大有小的。⑷认识角
师:刚才小朋友们折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请和你的同桌用小手指一指。(学生互相指)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感受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 4.做活动角。
⑴师:小朋友们,我们都会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了,那如果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能不能做一个活动角呢?好,请大家拿出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试做一下。⑵学生做角。(小组合作完成)⑶课件演示:做活动角的过程。
⑷介绍活动角:我们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的角,它可和一般的角不一样,你们看,它能动吗?我们把这个能动的角叫活动角。⑸玩角(课件演示)游戏:听口令,变大小。
生玩后,问: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此环节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尝试,使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会新知。】 5.画一画。⑴生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那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学生试画)⑵阅读课本
师:你们画对了吗?请打开数学课本,仔细看下面的例2,看一看书中是怎样画角的?和你画的方法一样吗?(学生看书)师问:你是怎样画的?能大胆地告诉给其他的小朋友吗?
三、课间小憩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学唱一首有关角的歌──《可爱的角》:(课件演示)我的名字叫做角 我有边儿是两条 一个顶点两条边 所以我叫角角角
【课中安排学唱《可爱的角》这首歌曲,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四、课堂活动(课件出示)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练习八的第1题)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这个练习可以叫它“跟随”练习,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认识一个新的内容之后,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习。】 2.数角(练习八的第2题)。
师:小马看见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看看天色不早了,赶紧赶路,跑了一会儿,看见图形王国里面有许多图形,但小马不知道各有几个角?小朋友们能帮助它数一数吗?
【这是一道“巩固”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一次运用,难度稍加大,但学生能做出来,并且能找到练习中的规律,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 3.剪角。
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小小设计师。
师:你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赶快设计吧!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第4题能将本课所知识溶于一张美丽的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将生活的空间点缀的更加美丽,在孩子的画中还寄托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愿。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胆创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
师:小马帮助妈妈磨好了小麦,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课件出示)回到家,妈妈问它:“聪明的孩子,你真棒!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直角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德育点: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教学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出示:直角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3、画直角。学生试画。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找出 三角板的直角。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
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4、用纸折直角。
三、拓展运用:
1、做25页第6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了解了什么?
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6~27页,信息窗2——玩小调皮猴 教学目标:
1、角的大小的比较: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把两个角描下来重叠起来比一比折出与其中一个大小同样的角,放在另一个角上比较,用硬纸条做成活动角比较一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掌握判断比较的方法:将三角板直角的顶点和一边与比较的角的顶点和一边完全重合。
重难点: 给大小不同的角分类——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的种类的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做游戏:玩小调皮猴
同桌互相交流,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观察发现,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调皮猴的高矮不一样)
二、新课探索研究(一)学习新课1
1、学生继续操作思考。
2、同桌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小调皮猴的高矮与角的大小有关。
3、估计哪个角比较大?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二)自主探索,小组交流
1、⑴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判断的方法进行重点的搜集或指导 ⑵学生反馈,到投影仪处交流判断的方法 ⑶让学生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用三角板帮助比较。
2、出示课后练习4,用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在比较中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边的大小有关。(三):认识锐角和钝角
1、每人一页纸,画有大小不同的角若干,能用三角板,给角分类?
2、学生自由操作,小组形成统一意见
3、反馈交流:比直角小的为一类,直角 为一类,比直角大的为一类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判断一个角比直角大或小(用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与一条边和对应角的顶点与一条边对齐,再判断)
4、师总结:比直角小的角为锐角,比直角大的角为钝角。
(四):知识建构 欣赏“我学会了吗”
在图中图形中能找到角吗?你找到了什么样的角?
(五)、学生在反馈交流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了解了什么?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课 题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课型 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米尺量物体。
2、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德育目标: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能用米尺、学会记录并且会比较。课前准备
准备直尺 导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自己的身体,但是我们的身体里面有许多的小秘密,而且这些小秘密和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很有关系,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身体上藏着很多的数学小秘密,你想知道吗?那我们就赶紧来探索一下吧!
2、我们在探索之前,先来回想这样两个问题,看看谁还记得清楚: 1米=()厘米 100厘米=()米
还有谁记得怎样测量物体?(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陈述:我们在测量物体的时候,要把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看看尺子上的刻度,到哪就是多少厘米。
二、探索新知:
今天我们要找寻的小秘密就是要测量我们身体的部位,然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果,看看谁能找到身体上的秘密。
1、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测量。其中有一个同学要负责记录测量的结果。
2、我们要测量的内容是:自己的拳头、脚的长度、手的长度、还有身高。
测量时要将0刻度对准自己身体的一端,认真读取数据。仔细纪录。(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3、学生填好测量的数据,并分小组把各组测量的结果展示出来,与大家交流讨论:
①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小组的测量数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展示并讨论并发言,教师引导)③教师总结: 大家观察的很仔细,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发现人拳头的周长与脚长基本一致;身高与一庹的长度基本一致。这些都是我们身体上的秘密。我们的身还蕴含着许多秘密,你还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再来量量。(学生自由探索)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又增加了一些了解,而且同学们都很棒,能从身体中发现这么多的数学小秘密。其实,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要你认真发现和学习,还会有很多秘密被你发现。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学生现有的数学水平作为学习起点,激活认知结构中对连加的已有认知,并且突出相同加数的连加,为认识乘法含义设置生长点。课本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相加”,再通过增加电脑的台数,来列加法算式,让其体会出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对于“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进一步完善对乘法的认识。
课本中穿插的练习让学生从直观中体会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算式的和推出乘法算式的积,进一步沟通加法和乘法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孩子从图到加法算式,再到乘法算式,又从乘法算式追溯到加法算式和图,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孩子充分理解乘法算式的简便。不足之处是孩子动手操作的地方少,不能更加直接的理解乘法的含义。
《练习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理解乘法算式和意义的基础上加深练习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习题的练习,孩子认识乘法含义加深,也认识到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练习也加深了乘法认识与写题。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口教科书,徐徐渐进,帮助学生便口诀,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注意将乘法口诀与乘法意义联系起来,领会编口诀的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游戏贯穿整个过程,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练习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运用1—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让孩子们认识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在孩子掌握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课堂上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孩子自己说自己写,逐步给孩子探知新知识的快乐过程,也考虑到孩子能理解5的乘法口诀,要求他们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并且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培养了孩子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找到列算式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大胆猜想,自主探索的机会。并借助情境教导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与小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感意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练习量较少,不能及时消化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到这一点的。
《练习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理解口诀的含义。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课时,不要摒弃书上的练习题,在巩固运用的这个环节中,练习题的设计从易到难,重视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练习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复习》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朋友能熟练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我的祖国我的骄傲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参与:杨玉文 孙健 郑云霞 李兮朵
主备:孙健
教学目标: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3.背诵《欢庆》,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看雪》,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5.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教学重点: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四篇课文,通过本组的学习,让孩子们对我们的祖国,对我们的首都,对我们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教学难点:
通过本组的学习,让孩子们对我们的祖国,对我们的首都,对我们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教学方法:观察、朗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准备: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整合
设计说明:以识字、学文、德育、练习四个螺旋式上升的板块为依托,展开层层递进的整合教学
模块一 初读感知 字字入目
(4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初步领略祖国河山的美景,熟读课文,自主识字,巩固复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祖国的壮美山河,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引人入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初读课文,感知本单元内容。
1.自读《识字3》三字歌,注意读准字音。指名再读,相机正音。齐读。比比谁读得棒,把容易读错的字读准了?那个字读错了,还需要注意?
2.大声朗读《欢庆》,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读顺,正音。你能读懂大家在庆祝什么事吗?
3.老师范读《北京》《我们成功了》两篇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北京哪些地方?我们成功了讲的是什么成功了?
4.和同桌一起朗读《看雪》,互相正音。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描写北京的雪景的?
三、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识字3》《欢庆》两课。2.圈出两课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4.交流识字方法。
5.指名读《北京》,相机正音。
6.自主识记《北京》中的生字,互相交流。
7.引导学生分析刚进行这三课中生字的偏旁部首规律,并把相同部首的字进行归类板书,按偏旁归类的顺序读一读。
四、复习部首查字法
1.将生字按部首归类,按部首查字法正音并组词。2.按部首查字法,自读园地三《我爱祖国》
[设计说明: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再者进一步加强学生自学能力。]
模块二 祖国山河最壮美
(2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理解《识字三》、《欢庆》,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进行园地三的“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比赛激趣
出示《识字三》、《欢庆》两课中较难的生字,比赛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读音,抢报页码。
隔、峡、献、奏、帜、阔、厦、聚、锣、橱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中美丽的祖国。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
1.板书《识字3》、《欢庆》,引读课题。
2.自由朗读两课,同桌互相合作检查朗读是否通顺流利,并互为正音。
3.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自主识记《欢庆》中的生字。打开课后的生字表,读一读生字,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4.看黑板,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田野 金黄 果实 枫林 旗帜 蓝天 洁白 鸽子 大海 欢乐 乐曲 祖国
5.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三、体会祖国壮美河山 1.指名朗读《识字3》。2.诵读句子:山川美,可入画。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结合园地三展示台,出示同学们收集的关于祖国山川的明信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祖国的壮美河山,就像一幅画。(板书:山川美,可入画。),谁能有感情的读这句话?
3.诵读句子: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大家都知道“川”就是河流,你知道祖国哪些有名的江河?(长江、黄河……)
(2)学生激情朗诵:黄河奔,长江涌。
(3)中国有长江,有黄河,还有许多名胜古迹,看,这是长城。这是珠穆朗玛峰。短文里那个词语告诉我们珠穆朗玛峰很高很高?
(4)学生激情朗读:长城长,珠峰耸。
(5)中国是个美丽的国家,我们为自己是华夏儿女感到骄傲,大家一起读:我神州……珠峰耸。
4.在美丽的神州大地上,生活着56个不同民族的中国人。这56个民族中其中有一个民族生活在宝岛台湾。
(1)读句子: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2)隔海峡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地图,谁能指出台湾岛的位置? 是的,这片水域在大陆与台湾之间,台湾与大陆就像海上的两座山把水夹住了,这就是“峡”。
(3)为什么说“与大陆,是一家。”
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都有着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说着一样的话,写着一样的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4)诵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以大家奋发,大家努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这就是兴中华。
5.新中国成立以后,每年的十月一日,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时刻吧!
(1)读到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那么大家满怀激情地再一次把这首小诗读通、读顺。
(2)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景物?画出有关词语。读一读。(3)刚才闭着眼睛听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浮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6.同学们都爱祖国,看谁能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1)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2)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许多有关秋天的好句子,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秋天来了,景色多美啊!
(3)大海,你听见了什么?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蓝天,你听到小鸽子在说什么?
7.请同学们深情地朗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这么美的诗句,如果能把它积累下来就更好!看看谁背得更有感情。
五、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两课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3.让学生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 4.自主查字典组词。
[设计说明:该环节整合了单元教学内容,从山河壮美和国家强盛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板块三:祖国建设新成就
(3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理解课文《北京》、《我们成功了》,感悟祖国北京的美景,体会祖国日渐强大。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词语听写
中国
神州
山川
黄河
长江
长城
欢庆
献上
旗帜
洁白
乐曲
祖国 2.朗读《北京》,你知道北京有哪些新变化吗? 3.朗读《识字3》
相信学完课文《北京》和《我们成功了》,大家就都知祖国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朗读、识字、写字 1.自主朗读两篇课文。2.识字练习。
①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②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似、厦”,后鼻音“拥”。
③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④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⑤游戏巩固:从两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3.部首查字法练习:京
国
阴 4.指导书写。
三、朗读感悟《北京》,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2.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答。(庄严、矗立、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3.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1)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2)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4.小组交流北京有哪些新变化?
四、朗读感悟《我们成功》,培养我们的自豪感。1.请同学来读课文。(课文有4段,请4个同学来读。)2.学生自由学习,教师相机教学。(1)教学第1自然段。
学生:我读懂了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
学生:我读懂了当这个喜讯传来,人们十分高兴。
教师及时引导理解第1自然段。知道朗读第1自然段。(突出“成功了”三个字)
出示重点句“喜讯传来……欢乐的海洋”一句,理解:
“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
“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3.教学第2自然段。
学生:我读懂了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教师引导朗读第2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欢乐 兴奋 欢呼地)4.教学第3自然段。
学生:我读懂了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学生:国家领导人与人们同欢呼,共歌唱。
出示重点句:“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1)“人如海,歌如潮。”什么意思?(2)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5.教学第4自然段。
学生:我读懂了人们祝愿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成功。[设计说明:注重教师“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丰富学生语言实践的形式。]
五、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 1.两人一组,一个做“小导游”,一个做“小游客”,互相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自己的家乡。
2.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和“游客”,“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
3.希望同学们在“十一”黄金周里,出去走走,去大自然中领略更美妙的风光!当好“小导游”!
板块四:巩固与提升
(3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理解课文《看雪》、完成园地三“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并进行测试及拓展阅读。教学过程:
一、朗诵感悟《看雪》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2.思考、讨论。
台湾商店里的雪景与冬天北京的雪景有什么不同?
(1)出示描写台湾商店里的雪景与冬天北京的雪景的段落。(2)指名读一读,了解雪的特点:白、美。(3)出示冬天北国雪景的图片。
大家喜欢哪一幅雪景图,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冬天,天上飘着白雪,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这样的景色美不美?大家要怎么读?(惊喜、赞叹、向往地)
(4)读了这一段,大家想干什么?台湾小朋友想干什么? 3.自由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伙伴听。4.把自己喜欢的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 5.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二、完成园地三“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我会认。
出示多媒体课,读一读,谈谈自己的发现。(1)都是反义词。
(2)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2.我会选。(1)都是近义词。
(2)还能说说你知道的近义词吗? 3.读读说说。
(1)出示例句,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句子前后的因果关系)(3)说说第2、3句。完成书中的练习。
三、拓展阅读
集体阅读《窗边的小豆豆》
四、进行测试,讲评。
五、写话练习写一段话,写写自己看到的祖国山川。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2015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2015.10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20分)
2×3= 25+5= 3×4= 5×5-3=
5+66= 5+4= 23-5= 3 ×4-5= 6×6= 4×4= 7+28= 4×5+15= 4+4= 7+28= 6×2= 3×6+6=
4×3= 3×5= 5×2= 4×6-6=
2、用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25+19-16= 67-24-17= 37+16+15=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9分)
1、把下列口诀tián填wán完zhěng整。
二四得()三三得()()二得四
二五()四()十六()三得六
2、每pán盘有()个苹果,有()盘,yāo要qiú
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jiù就shì是求()个()xiāng相jiā
加。
jiā加fǎ法算式是:
chãng乘法fǎ算式是: 或 3、6+6+6+6+6+6=□×□ 5+5=□×□ 6+5+6+7=□×□
4、写算式。
6乘4 □○□= □ 2个chãng乘shù
数都是3 □○□= 3个5相加是多少?□○□= □ 3和6xiāng相jiā
加是多少?□○□=
□
□
5、在○里填上>、<或=。
4+5○4×5
2×5○3×4 5×4○6×4
2+2○2×2
6、△+△+△=15,△+○=24 △= ○= 7、2、4、3、6填入□,使两个算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chãnglì
zhǐnãng□×□=12 □×□=12
8、马叔叔过生日,他收到一个大礼盒,大礼盒里有3个中礼盒,每个中礼盒里又有3个小礼盒,河马叔叔一共收到了()礼盒。
三、根据要求画○,再列乘法算式。(每空1分,共4分)
(1)每组画3个,画4组(2)每组画4个,画3组 gēnjùyāoqiúliâshōudào
lǐhã 算式:□○□= □ 算式:□○□= □
四、看图列式(每个算式1分,共8分)
1、?个 ?个
□×□+□= □ □×□+□= □ □×□-□= □ □×□-□= □
2、? 颗 ?颗
□○□=□ □○□=□
3、□○□=□ □○□=□
五、解决实际问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小宁和他的4个好朋友一起做纸花,每人做3朵,一共做了多少朵? 2、3、王师傅要给5辆小轿车装车轮,他一共要准备多少个车轮? shīfùjiàochē
zhǔnbâi
chēlúnyìqǐ
měirãn□○□=□()
xūyào
lúnzǐ给这样的三轮车装轮子,6辆车一共需要多少个轮子? sānlúnchēzhuānglúnzǐ□○□=□()
□○□=□()4、5、给这样的上衣钉扣子,5件上衣一共要多少粒扣子? zhâyàng
dìngkòuzilì□○□=□()
搭4个这样的物体一共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dāwùtǐ□○□=□()
6、小华做纸花,每天做5朵,做了5天,送给小芳8朵。(1)小华一共做了多少朵纸花? zuòzhǐhuāměitiānsònggěi□○□=□()
(2)还剩多少朵纸花?
□○□=□()
7、每本笔记本6元。
(1)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一共要付多少元?
□○□=□()
(2)小明付出2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
(3)小丽要买6本笔记本,她带30元够吗?
□○□=□()
够□ 不够□
附加题:
同学们去看演出,每排座位坐4人,则每排还空2个座位,如果把5排座位全坐满,那么可以坐多少人? kànyǎnchūzuòwâi
měipái
kōng
zuòm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