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古代诗词四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苏教版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学习目标:
1、深情朗诵,感受爱国之情;
2、合作鉴赏,体会用词之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所有的诗人里面,有两位最让我感动,一位是“诗圣”杜甫,一位是被梁启超赞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陆游。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这位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读准一首诗: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自由朗读本诗。自学指导一:
1、读准字音: 戍
2、读出节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学生试读,点评。集体朗诵。
三、读懂一首诗:
自学指导二:
结合注释,合理想象,四人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检查反馈。
四、读懂一种情:
自学指导三:
找一找,品一品:从诗中哪些词、句,你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学生发言。
僵卧:诗人年迈体弱,赋闲在家,无事可做;
孤村:孤寂荒凉,远离朝堂,诗人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只能泪洒荒村。
大家是不是觉得可悲可叹呢?然而诗人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了吗?为什么? 没有,“不自哀”,他还在想着为国家戍守边疆。找同学朗读这两句。
夜阑:夜已将近,诗人忧思难眠。
入梦来:窗外寒风呼啸,如战马嘶鸣;雨打柴扉,似万箭齐发。在梦里,他终于踏上金戈铁马的战场。这是一个多么豪壮的梦啊!然而,这只是一个梦呀!
找同学朗读这两句。
这一个梦,陆游竟做了一辈子。陆游三岁的时候,金兵的铁骑就踏破了中原,攻占了北宋都城汴梁,他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被金兵侵占,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他从小就立志杀退金兵,收复中原。
十几岁: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二十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三十岁: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四十岁: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五十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临死前: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从未得到重用,多次遭到打击,晚年更是落魄困窘,但是他“位卑未敢忘忧国”,一生都在想着江山社稷。陆游的一生就像一本书,一边是冰冷残酷的现实,一边却是热血沸腾的理想。在这本书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爱国。而这种情感也时刻在老师的心中激荡,于是,在一个深夜,我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年迈的诗人 瘦成一杆长矛 被遗弃在,这穷乡僻壤 他在黑夜里闪着锈迹的寒光 怀想着曾经的战场 北望 北望
死,也要死在这片曾经的土地之上
葬我在黄河的边上,替大宋守卫着这辽阔的北疆 天地之间,您是南宋铁骨铮铮的绝响
孩子们,时间跨越了千年,但这种爱国的情感早已融入了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脉,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让世界听一听我们每一个爱国者的声音!
师生齐诵。下课。
板书设计:
僵卧孤村 爱 戍轮台 夜阑听雨 国 铁马冰河
现实 理想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知识点整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全文翻译】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
疆场。
【考试范围】
1、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的感情?答: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3、“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
4、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
本文由 索罗学院 整理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9课《古代诗词四首》教案 (新版)苏教版1
九 古代诗词四首
第一课时《春望》《泊秦淮》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2.欣赏诗的艺术特色。3.对名句的深入理解。【学习重难点】 1.欣赏诗的艺术特色。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得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爱国诗篇。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簪(zān)
浑(hún)
夜泊(bó)...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春望》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2)《泊秦淮》一诗中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 情。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
(1)《春望》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泊秦淮》一诗写了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统治者还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的人。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二)深层探究
(1)请你对《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简要评价。
明确:寄情于物,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花和鸟来写春天,花因国家战乱而落泪,鸟因人间离别而伤心,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感伤。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奥妙在哪里?
明确:写出了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3)《泊秦淮》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明确: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4)《泊秦淮》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明确:作者的真实用意是讥讽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商女唱什么歌曲,主要取决于座中点歌、听歌的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这帮有权势的人。他们不以国事为怀,每天聚集在酒楼中欣赏靡靡之音,寻欢作乐,这是在走南朝亡国的老路。因此我们认为作者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矛头是指向高层。
(三)写法探究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明确:“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是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的吗?
(2)《泊秦淮》的末句写《后庭花》,这是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四、课外拓展
你能写出两句与爱国有关的诗句吗?
示例: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第二课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零丁洋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2.欣赏诗的艺术特色。3.体会关键诗句的含义。【学习重难点】 1.欣赏诗的艺术特色。2.体会关键诗句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首爱国主义诗篇。领略一下陆游和文天祥的爱国情感。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文天祥,字宋瑞,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3 在拘囚过程中,虽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夜阑(lán)
戍轮台(shù)..3.理解词义。
僵卧:躺着不动。描绘出年老体弱、多病的诗人形象。
汗青:指史册。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诗人陆游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他在诗中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明确:“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将风雨与战争联系起来。二者之间本来并无必然的联系,但因为实现祖国统一是陆游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所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触动了他的情思。那窗外呼啸的风声,噼啪的雨声,在他听来就好像当年战场上铁骑奔突之声。若不是作者曾在战场搏杀过,若不是作者怀有强烈的爱国热忱,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诗句的。
(2)《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应如何理解?
明确:作者用“风飘絮”来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生涯。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也饱含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二)深层探究
(1)“夜阑卧听风吹雨”既是眼前现实情境的描绘,又象征了什么? 明确: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命运。
(2)“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明确:一是指两个地名,二是指境况的险恶和境遇的孤苦。(三)写法探究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
明确: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
(2)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明确: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四、板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现实处境
精神状态
夜阑听雨 铁马冰河
思
寄志于梦 梦
↓
↓
冷落悲哀
乐观豪放
过零丁洋
回顾平生——辛苦遭逢
↓
局势分析——山河破碎、身世浮沉
惶恐、零丁
↓
命运选择——留取丹心
↓
视死如归、高风亮节
五、课外拓展
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示例:人难免一死,为了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如:闻一多拍案而 5 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六、教学反思
教案紧扣古诗特点,把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从抓字词的翻译,抓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以提高学生组词造词、遣词造句和语言思维能力。但古诗与现代语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第四篇: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教育在线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四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40分钟×2)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1.导入语。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播放背景音乐] 3)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明确:《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跟读。
2)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拓展提高: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1.思考。
2.交流、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品味名句,体会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
二、品味诗歌名句,体会深沉情思。
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内容摘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5.集体朗读一遍。
三、能力迁移: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1.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四、拓展提高: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四首。
思考: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五、课堂总结。[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姜堰 张桂喜)
第五篇: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教学教案
教育在线
【设计思想】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四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40分钟×2)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1.导入语。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1)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播放背景音乐] 3)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明确:《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1)跟读。
2)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拓展提高: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1.思考。
2.交流、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品味名句,体会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
二、品味诗歌名句,体会深沉情思。
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内容摘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