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版八册语文第3、4单元教学设计
2013年春季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卫星比武
教学目标:
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卫星图片。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2)教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观察卫星。(3)板书课题。卫星比武
(4)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提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2)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3)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4)指名认读生字.(5)出示文中词语.(6)学生认读生字
(7)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8)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 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等各式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诉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显神通,为人类做出了人类巨大的贡献.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给课文分段。
五、小结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
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知识?
2、学生交流汇报,你最感兴趣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知识?(样子、用途)
3、自由朗读你喜欢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初步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讲述在自己喜欢这部分知识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评议充分。小组成员互相肯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
6、师生交流,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
五、探究学习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
2、激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
六、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谈谈你今后在保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和图片。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各显神通
贡献巨大 教学反思:
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认识9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教学重点
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
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1.巴斯德的有关介绍资料
2.课件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
(二)谈话引入、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
2.板书课题:巴斯德
3.课件出示链接资料:
4.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
7.板书:征服狂犬病
8.齐读课题:
9.理解:征服
10、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的哪个词最感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适当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2)板书字音不准确的字的音节:如:潜、孜、靡„„、(3)课件出示会认字:齐读正音。
3.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质疑、解疑、指导书写。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生字、新词的学习,教师点拨、辅导重点、难点问题。]
(2)重点指导“博”、区分“博”与“搏”
课件出示:“博”的笔顺,通过重点笔画变色强调有上边的“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课件演示:“残”右上两笔横稍斜,不是撇。
课件出示:“博”与“搏”的组词练习,进行比较。
(3)书写生字。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读课文,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词卡片(或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理解“征服”
1.自由读课文,继续思考课题中“征服”一词说明什么?
2.交流认识。
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的?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5.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
(三)研读课文2、3自然段:
1.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
2.指导学生朗读出狂犬病的可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旦”“数日之内便会死亡”、“极为罕见”、“无数人”、“谈‘犬’色变”。
(2)学生互相评读。
[引导学生正确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肯定别人优点,善意提出意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 3.引导学生体会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艰难和是否适用于人体的疑虑,并读出感情。
(1)自由读,感悟巴斯德的情感变化。
(2)指名对比读,引导学生听读、评议:他们读得是否一样?你听出怎样的感情?
(3)你想怎样读?
[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4)再评议、朗读过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终于”,感受征服狂犬病的艰难;同时体会巴斯德为疫苗能否使用于人体的焦虑、疑惑,理解其崇高的责任心。
4.小结:巴斯德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征服狂犬病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对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而忧虑不安。接着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使他最终征服了狂犬病?我们接着看课文。
(四)研读课文4—12自然段
1.整体感知:自由读4—12自然段。
思考: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经过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研读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语句
(2)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化你中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些语句?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代表汇报本组对某一语句的理解。
(2)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
(3)其他组评议、补充。
4.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五)总结:
出示名言和补充资料: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六)布置作业:继续查找、收集有关巴斯德的资料,有关动物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把办法。
[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复习、交流资料,写出防病措施。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
(二)归纳文章结构:
1.回忆文章写作顺序。
2.完成课后49页练习。(1)自己完成。(2)反馈定正。
(三)交流相关资料:
1.小组交流。
2.个人展示。
(四)汇报了解到的防治动物病毒传染的措施。
(五)积累词语
1.填写词语花篮。
2.交流自己欣赏的词语。
3.抄写词语。
(六)听写词语,反馈、纠正。板书设计:
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科学研究
孜孜不倦
极度忧虑
挽救孩子
惊魂不定 惊心动魄
筋疲力尽
征服狂犬病 教学反思: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2.继续练习末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4.学习用“并且”造句。教学重点:
1.了解调查报告的写法。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1.了解报告文学各部分间的联系,2.“宜”、“订”的字音掌握和“圾”、“贸”、“摊”的自行掌握。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调查报告。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的体裁是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小树死因的。)4.引入:什么是调查报告呢?
二.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结构,学习生字。1.学生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认会。2.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部分。3.指名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步量法、人为、订立、国槐、枯萎、集贸市场、适宜、垃圾、树坑、罚等
5.理清文章结构: 6.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7.小组间互相检查识字效果,采取点将提问(板书)的方法巩固识字。
四、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部分结构顺序的安排,朗读课文。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我们复习一下:
(二)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重点巩固易错字:贸、罚、垃圾。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回顾调查报告的结构组成:
(1)浏览课文,看看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2)板书: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
(3)引入学习:下面我们分别看看个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是什么?(1)学生回答后板书: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通过师生评议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以读带讲。](3)导入:看到春天还嫩叶满枝的槐树,到了本该枝繁叶茂的盛夏竟悄然枯死,怎能不令人或不解呢?这正是作蛇蝎调查报告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作者开始做了哪些事? 3.学习“调查”部分。
(1)默读这部分中1自然段,并划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2)默读这部分中2自然段,并划出表示数字的词语。(3)学生汇报所划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考,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4)老师根据学生体会归纳板书:
步量统计考察、拍照、画图、列举数据。——摆事实
4.学习“分析”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为什么要考虑这些?
(2)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5.学习“结论”部分
(1)小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6.学习“建议”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你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建议?
(3)写一写,读一读,议一议。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四)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思考:个部分间改变顺序行吗?为什么?
2.拓展学习:介绍关于调查报告的常识(什么是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等)
(五)学习用“并且”造句:
1.指名读课后练习的两个句子。
2.分析“并且”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3.仿照例句说句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一些调查报告,学习其结构。
3.收集关于环保的一些资料。板书设计: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 教学反思:
12、绿色的记事本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
4、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5、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生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学习提纲
(1)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
(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些什么?(3)你认为他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
(4)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了解了吗?(5)费格小朋友的什么做法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
(6)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
5、反馈学习情况。
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费大量的木材。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板书设计:
12*绿色的记事本
材料:废纸
垃圾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三
教学重难点:
1、阅读平台---《用冰取火》
2、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3、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积少成多”和“阅读平台”。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
2、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讨论,交流注意点。
(1)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
(2)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造句。
4、出示课本例子
5、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
6、(1)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2)学生做课本中的练习。
7、反馈练习情况。
二、积少成多
1、出示幻灯:中外科学家的名言。学生读这组名言。
2、你还知道那些中外名言。学生反复读诵及至能背。
3、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4、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5、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阅读平台-----《用冰取火》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用冰取火》,要求读得流利、连贯。你读懂了什么?
2、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你喜欢科学小故事吗?为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四、作业 背诵默写中外名言。
第 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南针“”语文大课堂“ 教学过程:
五、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默写中外名言。
六、指南针-----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语文大课堂”是一次学以致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交际、分析、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准备:确定调查主题,选择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落实调查任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做好课堂交流;写出调查报告。
4、想一想:怎样把收集材料呢?。
5、怎样把你你手机的材料进行整理。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八、总结
九、学生写调查报告,教师随堂指导
十、作业
1、完成习作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3、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2013年春季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
(3)指导朗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出示课件:(生填写)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4、学习第三小节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
(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四、背诵总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2、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诗歌。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四、学习诗歌 1.整体感知内容。
2、学习第一节
1)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
2)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 3)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学习第二节。
本节中作者用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4、学习第三节。
蓝图是什么?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
5、学习第四节
问: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激励学生上网查找祖国各种情况。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3、谈谈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和图片。板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九百六十万
祖国
宽阔而温暖
妈妈的怀抱 宏伟的蓝图 教学反思:
14、陈嘉庚办学
教学目标:
1、从陈嘉庚的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想法,体会情感。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抓住陈嘉庚的具体言行。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9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质疑
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要办学、怎么办的?陈嘉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课件:
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实业家。
(1)读句子,画出重点词语。
(2)根据重点词语,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是“爱国”?)
三、深入学习,感悟人物内心
1、默读课文,用笔划出陈嘉庚的语言、动作,把读的感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
2、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对妻子说:“„„。”
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
(1)对比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一起来看看陈嘉庚在南洋的生活,出示资料。
陈嘉庚能够把自己的血汗钱,拿来为家乡人民办学,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陈嘉庚在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时,他回到家中又会怎样对妻子说?,4、填空:
课件:陈嘉庚在海外拼命打工,是为了()。
四、深化体验,运用语言
1、如果你是集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你会对陈嘉庚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又会说些什么?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语言。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写读后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陈嘉庚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实业家。今天这节课老师来考考大家字词掌握得怎么样?
二、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情况
1、理解字词
华侨
重洋
诚信
积蓄
耽误
欺侮
简朴
2、基础练习
(1)形近字组词
桥()
赚()
悔()
骄()
谦()
诲()
侨()
歉()
海()
(2)总结规律
三、指导写读后感
1、你认为陈嘉庚是个怎样的人?概括的说说。
2、文中陈嘉庚的哪些语言、行为最令你感动?小组交流。
3、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4、试着动笔尝试写一篇读后感。
5、全班交流评改。
四、布置作业
以读《陈嘉庚办学》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4、陈嘉庚办学
辛勤劳作
有所积蓄
陈嘉庚
拼命赚钱
办学校
热爱家乡
诚信经营
源源不断
教学反思:
15、舞动的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2、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3、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人头攒动、会徽、揭晓、通讯、蕴
含、韵味、协调、媒体、乃至、主旨”等词。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教学难点:
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联系文章内容,理解“人头攒动、揭晓、蕴含、韵味、主旨”等词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到北京你能联想到什么?
2、看到“舞动的北京”你又会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通过读课文你都了解了什么?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说会徽充满动感和活力?)
三、深入学习,指导朗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2003年8月3日傍晚的北京天坛公园,一起去感受北京的动感与活力。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边读边想想一走入天坛公园,你感受到怎样的气氛?
(紧张、隆重)
(2)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会徽(投影)
看到这个奥运会的会徽,谁能说出它的含义,默读课文2—3自然段。
(2)边读边画,画出相关的语言。如果你是北京的奥运使者,你能否清楚明白地向大家介绍这枚会徽的含义吗?(学生练说,内化语言)
(1)想想刚才我们在介绍徽会时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总—分—总)
(2)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5)出示“国徽”
你能像刚才介绍奥运会会徽那样,介绍国徽吗?(学生练说,读写结合)
3、学习第三段
(1)轻声读,读懂了什么?
(2)默读思考:为什么说这个会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3)对比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4)看到我们自己民族的设计,得到别人的赞许,你的心中有什么想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2、巩固生字、新词。
五、布置作业:查阅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巩固生字、新词。
2、运用手中的资料,制作奥运专题小报。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对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有哪些了解?
二、巩固词语
1、出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形近字组词。
三、语文综合实践
1、教师出示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图片,看谁知道他们是谁?
2、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外貌有什么不同?
3、同学讨论,交流,描绘福娃的外形。
4、通过你们手中的资料,谁来说说这五个福娃代表的含义。
5、学生介绍手中的资料,要求抓住重点。
6、除了这五个福娃之外,你对奥运会还有哪些了解?
7、学生讨论交流。
四、作业:
自主动手出一张有关“奥运”的宣传小报。要求内容突出主题、语言生动、图文并茂。
板书设计:
15、舞动的北京
上部
传统印章
奥运会徽
成功
下部
北京2008 教学反思:
16、大使馆妈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2、通过角色转换,感受陈小龙在孤助无源的情况下内心的急切和中国大使馆帮助他之后的感激祖国的情感。
3、会认5个生字。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使馆吗?(简单介绍大使馆)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课题)
(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文章写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理解:爱戴安顿安慰举目无亲
2、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内容我们了解了,下面你们自己试着解答刚才的问题,想一想陈小龙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
3、学生读文,做批注。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在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他是什么心情?
2、身在异乡的陈小龙举目无亲,和当地的外国人语言也不通,就在此时他得到了大使馆的帮助,读读课文,想一想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当时陈小龙又是怎样的心情
3、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小龙顺利地登上了寻亲的飞机,当他见到了远在荷兰的舅舅并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眶都湿润了,所以陈小龙写了这封信,感谢使馆的工作人员,但为什么陈小龙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呢?
4、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2、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有祖国强盛了,我们才会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生活。
六、作业 给父母将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16、大使妈妈
大使馆-------像妈妈一样关心 陈小龙-------感激与爱戴,热爱祖国 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四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百花园的训练,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锤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激发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2、通过能说会道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2、笔下生辉----写“家乡”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平台”。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形近字。
2、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
4、出示词语,学生自由朗读。
5、你发现了这些词的规律了吗?
6、你能找出这些词语吗?(学生自由交流,小组反馈。)
7、出示幻灯:流离、工整、长短、黑白、真假、是非
8、出示课本重的病句。
(1)指导朗读句子。
(2)学生修改病句,教师巡视,实时反馈:
第一句:把“宽阔”改为“辽阔”。
第二句:在:和“的后面添上”收听“
第三句:把“云南孔雀“删掉。
9、教师准备一些课外的病句,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4、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5、展示我的采集本
6、全班互相评价,看谁手机的资料多,教师适时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积极性,以及对体育的爱好。
三、阅读平台-----《我是中国人》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我是中国人》,要求读得流利、连贯。你读懂了什么?
2、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当外国人嘲笑和侮辱中国时,吉鸿昌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5、说说你敬佩他的原因是什么?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我们从小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无论身在何处,都要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我们是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我们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作业
背诵《凉州词》
第 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默写《凉州词》
2、展示收集的奥运会徽
二、能说会道-----家乡的变化
三、教师读题目要求。
四、本次的联系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五、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照片、资料等,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六、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笔下生辉------写“家乡”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出示要求:
(1)观察家乡的变化,抓住麽一方面,写一片赞美家乡的文章。
(2)如果你认为家乡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写一篇想象作文。
(3)写的时候要之一观察身边的变化,如小河、街道、绿地、楼群,人们的吃、住、行、,及商店、超市等,还要了解一下它们的过去。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八、总结
九、进行了刚才的讨论交流,大家对自己的家乡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家一定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家乡,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
十、作业
1、制定家乡的发展蓝图
2、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3、写一写你为家乡生态环境做的一件事 教学反思:
第二篇:S版八册语文第1、2单元教学设计(定稿)
2013年春季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种 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种子
种子
饱满
小姑娘
凝望
乌亮
虔诚
光泽
专注
教学反思: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教学反思:
3、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①“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②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③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
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① 出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② 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③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板书设计:
钓鱼
钓鱼------放鱼-------启示 教学反思:
4、爷爷的芦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翱翔、婉转、温润、驱赶。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一(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二(2~~6):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三(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复习检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精读第一、二段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通过朗读,相互启发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过渡: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爷爷清脆的笛音,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
六、精读第三、四段
1、自由轻声读这两段,想一想:“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躯干得一干二净”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写,是不是前后矛盾?
2、指名说。
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4、指名读有关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读一读你所喜欢的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
二、继续精读第三、四段
1、默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懂的语句。
2、指名说。
3、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导背诵。
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背诵第7~~13自然段。
板书:
4*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一
教材分析:
本百花园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读词语、说词语”“读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积少成多”、“阅读平台”“指南针”“能说活道”“笔下生辉”等训练。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教学难点:
1、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训练本百花园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读词语、说词语”“读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积少成多”。教学过程:
一、导入:录像短片《小明学语文》
导语:小明今年上四年级,他特别喜爱积累词语,可是由于方法不正确,积累起来十分费事,你们能帮帮他吗?
二、出示词语
瞧 看 瞅 扫 视 盯着
讲 说 商量 告诉 劝告
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源源不断
1、寻找规律:
(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
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
三、认识AABC的词语(1)自由轻声朗读词语。
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源源不断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3)口头说词,必须用上AABC式。
四、将句子补充完整
(1)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2)你注意到了画线的部分了吗?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五、读读背背
(1)
出示文中《四时田园杂兴》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3)全班齐背诵。
六、作业:
学习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训练“阅读平台”、“能说会道”。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口头说AABC的词语。(2)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二、阅读平台----《葡萄叶的梦》
1、指名分段朗读诗歌《葡萄叶的梦》,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只要围绕“葡萄叶的梦”进行讲解都可以)
3、那么,葡萄也得梦是什么呢?
4、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由来。
5、知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读出对葡萄叶喜爱的情感。
6、全班一起朗读这首儿童诗歌。
三、能说会道-----话说寒假生活。
1、教师读题题目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出示基本要求:
(1)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
(2)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3)看那个组的代表说得好,大家评一评。
(4)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四、写一写:寒假里的见闻或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
五、学生作文,老师巡视指导
六、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教学反思:
2013年春季小学语文S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反思:
6、桂林山水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静”“清” “绿”。)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奇”“秀””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教学反思:
7、走进丽江
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11个生字。
2、初步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 绵延 闪烁 昂然 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5、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3、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学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图)。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考:
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揭示中心:文中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反思:
8、五彩池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
8、五彩池
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
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景色既奇异又美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
理清结构:
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的第2、3小节。按总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
三、精读课文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鲜艳多彩 变幻神奇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
(比喻,颜色丰富,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2、齐读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齐读最后一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8*、五彩池(游记)
(池)
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水)
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颜色(美)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4、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教学难点:
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训练1-4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一个地方,看这是知识花园,你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知识花园有很多的地方可玩,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关才可以往下走。
二、出示词语
姐妹花园
来到姐妹花园你会发现有很多词语就像姐妹一样有相似之处。
1、找姐妹
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和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着把这些词语写下来。
()蝶()水
()驶衣()
山()()才炼()
()色()布()碑
2、(出示一株大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在姐妹花园里,有一株特殊的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想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试着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词和这些词差不多。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
千差万别 千丝万缕 千真万确 千奇百怪
三、丰收园
来到这个园子你们肯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
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你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古诗、诗歌
同学们背诵得很快,百花园不仅为你们开了花,看还有很多硕果等着你们拿.看看这些诗歌中有哪些你喜欢的词语,把它写在卡片上的小花篮里。
四、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绍:在百花园里我们有很多收获,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校园里有你喜欢的地方吗?是什么样的?你心目中的学校是什么
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练习说
小组推荐说
五、小结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笔下生辉---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未来的学校。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背诵《渔歌子》
二、能说会道----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一、笔下生辉------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将来的校园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样把校园美丽的地方写具体呢?。(2)怎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二、总结
三、学生写作文,教师随堂指导
四、作业
1、完成习作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3、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教学反思:
第三篇:3——4单元教学设计
7、数星星的孩子
(22课时)【教学目标 】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要点】 掌握生字。【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7、数星星的孩子
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语的张衡。“数”是多音字。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轻声练读。
3、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4、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
2、检查生字读音。个人读
齐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字指导学生观察“苦、乱“,看看这两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然后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描,再练习。
3、对照修改一下。”珍“右边的三撇竖看对齐。”乱“右边是竖弯钩。
4、送字回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
1、书写生字。
2、口头组词。
迷()状()分()谜()壮()芬()
7、数星星的孩子
(23课时)【教学目标 】
1、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观察的好品质。【教学要点】
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观察的好品质。【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7、数星星的孩子
坐
仰
数
一直
几次起来
果然
汉朝
著名天文学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张衡是怎样刻苦钻研的呢?接着来学习课文。
二、自主探究。
(一)自由读2——5自然段。
边读边划出奶奶、张衡、爷爷说的话,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二)集体讨论,探究问题
1、爷爷、奶奶、张衡三人对星星数不数得清分别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
2、出示爷爷的话。(1)指名朗读。
(2)从爷爷说的这几句话中你可以知道什么?(3)指导朗读爷爷的话,评议。
3、对爷爷说的话张衡并不十分相信,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齐读5自然段。
4、练习用“果然”说一句话。
四、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哪儿看出张衡刻苦钻研天文知识的。
五、小结全文,齐读全文。
1、指名小结。
2、齐读全文。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并认读。过
仔 汉 苦 以
后
2、小组内交流识记方法。
3、重点指导“以、后”。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8、徐悲鸿画马(24课时)【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生字,会认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徐悲鸿画马成功是与他仔细观察,勤奋苦练分不开的。【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8、徐悲鸿画马
生字
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
板书课题,读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的吗?
2、归疑。
他怎样画马?他的马画得怎样好?
二、打开课本,初步感知课文问答。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出课文自然段。
2、与同桌轮读课文,并互查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集体评议。重点正音:沉
巨
几多音字。
4、齐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了解到什么?
5、组内交流。
6、集体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三、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徐悲鸿画马画入了迷:
1、自由读1——3自然段,画出词句。
2、自由交流,相机引导,并指导朗读。
学生可能会找到2自然段来说明,引导学生抓住“常常”,又继续等词语理解感悟。出示练习句式辅助,他看到的是——,想到的是——,口里说得是——,手上拿的是——,真是对画马入了迷。
3、齐读1——3自然段。
四、识字,写字。
1、巩固认读生字。
2、出示要写的字,指导观察识 记:世、注 沉
3、学生练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读熟课文。
8、徐悲鸿画马(25课时)【教学目标 】
通过课文,体会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让学生懂得不管学什么都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仔细观察,勤学苦练的结果。【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8、徐悲鸿画马
每天画
功到自然成贴满墙
举世闻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徐悲鸿如此入迷的画马,那么他画的马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自主探究。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用“~~~”划出具体描写徐悲鸿画马的马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悲鸿画马画得怎样?
3、指导学生看图,结合看图想象骏马奔驰四蹄生风的样子。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评议。
你看《奔马图》中,那气势雄壮......催人向上。
5、谈论。
徐悲鸿画马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
课文中有个词很好地揭示了这个道理叫“功到自然成”因为徐悲鸿的仔细观察,勤学苦练,才获得了成功。
三、齐读全文。
四、指导识字,写字。
1、出示要人,写的字,并认读。功
爬
术 壮
示
豆
2、自由识记生字,组内交流。巨:的笔顺。
3、学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五、教学反思:
9、爱问的霍金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生字,会认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霍金是个从小善于动脑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9、爱问的霍金
生字
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老师介绍霍金。
二、自主探究。
(一)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1、让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间互相检查生字,轮流读课文,纠正字音。
3、抽卡认读生字,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互相评议读书情况。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霍金的哪几件事?
6、小组讨论反馈。
7、老师小结。
三、指导识字,写字。
26课
(1、出示生字抽卡认读。去掉拼音
齐读——领读——开火车读。
2、出示要写的字,指导观察写字。(1)各自观察,识记。(2)同桌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反馈,相机总结方法,并重点指导。更:笔顺为(略)
4、口头组词,区别字形。
进——近
更——史
求——水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
学生练习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五、教学反思:
9、爱问的霍金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会认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及多音字“种”。
2、学习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教育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事物,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好“探求科学知识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一句。【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9、爱问的霍金
探求科学知识 {妈妈、收音机为什么会说话,会唱歌呢?
{什么是能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认读生字,指名读课文。
二、自主探究。
27课时)((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出霍金十分好问?为什么?
(二)讨论反馈。
1、可能
一、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可能
二、在书上读到能量这个词,他问爸爸。
2、出示句子。
妈妈,收音机为什么说话,会唱歌呢?什么是能量? 指导读好问句及霍金好奇的感觉。
3、指名分角色读好2——5自然段。指导评议朗读。
4、齐读第6自然段。
(1)这句子中的“种子”指的是植物的种子吗? 你怎样想的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四、学生书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 《长歌行》(【教学目标 】
1、会认生字。
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读古诗,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教学要点】
认字、理解、诵读、背诵古诗。【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古诗诵读 《长歌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读题,教师简介“节选”的意思。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读读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认读生字。
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8课时)
3、指名读诗。
4、齐读古诗。
(二)自主感悟。
1、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意思。
2、老师讲述诗意,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你读了古诗后,觉得这首诗写什么的诗歌?为什么?(2)老师描述诗意,指导学生诵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议。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
我完整的《长歌行》再读一读。
五、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三)(29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汉字,并认读带有这三种偏旁的词语。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通过对比朗读,初步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
4、通过朗读短文,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要点】
1、认识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汉字,并认读带有这三种偏旁的词语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语文乐园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读一读。
1、自由读由偏旁带出的生字词,并标出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2、指名读词语,并纠正读音。
3、观察与发现。
联系词意想想与偏旁的关系,说说你的发现。
4、再读词语。
5、教师小结。
(二)自由读一读,比一比。
1、自由读句子。
2、以第一组句子为例,学习比较句子。(1)指名分别读句子。(2)体会句子的不同之处。
多了“终于”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3)再读第一组中的第2句话,加深感悟。
3、用以上方法学习第二组句子。
4、练习用上“终于”说一句话。————终于————。
(三)完成“查一查,认一认”部分。
1、问题导入。
2、引导学生认识字典中部首及检字表。
3、以“禾”为例教会方法。
4、练习找“序、脖”,标出两个字的音节,比比谁查得对,快。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练习查字典。
五、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三)(30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四幅图,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发现。
2、通过创作,展示作品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语文乐园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将句子读通。
2、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觉得牧童讲得对吗?为什么?
4、齐读短文。
(二)自主完成“探究与发现”
1、依次看图,说一说每一幅图画了什么?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再次观察四幅图,说说你的发现,说时要想好要说的话,再清楚表达。
3、指名说一说,大家评一评。
4、练习将四幅图连起来说说。
(三)自主完成“我的作品”
1、读题目要求,明确要做的事情。
2、读例子中的句子,介绍这样的句子蕴含着道理,人们将它做叫做格言警句。
3、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格言卡的边框。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制作一张格言卡。
五、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31课时)【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树叶,通过观察认识各种树叶的形状,颜色,培养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与他人交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要点】
引导仔细观察,大胆表达。【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口语交际
树叶
树叶
颜色
形状
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读对话。
1、自由读句子,思考:他们在谈论关于什么的事情。
2、板书口语交际的话题:树叶
(二)自主交流。
1、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树的样子,分别是什么样儿?
2、能不能学习书中小朋友的样子介绍你所收集的树叶?
3、同桌互相练习,互相提意见。
4、指名反馈。
5、集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谁的介绍更清楚,听得更明白。
6、自由选取对象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三)自主分享。
1、选取一对交流得好得同学展示。
2、老师点评其交流的优点。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根据对话写一段话。
五、教学反思:
识字
(二)(32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通过读歌谣识字。
3、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要点】
1、通过读歌谣识字。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识字
(二)国色天香
千姿百态
洁白如玉
傲霜斗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彩,神奇变化的世界。走进四季,那众花仙子的风采会让你们陶醉。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吧!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识字。
1、圈出生字,借助课后拼音把生字读准。
2、同桌互读课后的生字。
3、多钟形式检查字音。
4、巩固生字认读。
5、教师小结。
(二)自主读一读。
1、再来读一读这首歌谣,相信同学们一定读得更好。
2、谁愿意读歌谣,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好吗?
3、纠正歌谣中的读音。
4、同桌互读歌谣,思考:通过读歌谣,从歌谣中知道了什么?
5、指学反馈。
6、想再去看看这四季的花朵吗?
7、小组交流互读歌谣。
8、读词。
国色天香
千姿百态
洁白如玉
傲霜斗雪
9、全班读歌谣。
(三)自主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全班读。
2、分析记忆字形。
3、交流反馈:你记住了哪些生字,采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指导书写。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各个季节开哪些花吗?
五、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教案
10、篓子里的青虫(33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青虫从哪里来的,能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教学要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0、篓子里的青虫
因为......所以......【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蝴蝶”“青虫”图片让学生认识,引起疑问,他俩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我们来学习第10课。(板书课题:篓子里的青虫)
二、自主探究。
(一)自主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课后两类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认读。
3、指导分自然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读书情况。重点纠正字音:卵、段、碰
4、整体感知
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讲的谁的什么事?
(二)自主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青虫是从哪里来的?(3)指名朗读。
2、齐读2自然段
(1)小青虫和大白菜分别有什么变化?这两种变化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句话吗?(2)比较句子。{小青虫吃菜叶,长大了。{小青虫吃菜叶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哪句话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为什么? 用“渐渐”说一句话。
3、小结。
(三)自主识字。
四、拓展练习。书写生字。
五、教学反思:
10、篓子里的青虫(34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要点】
在充满趣味性的朗读,表演中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0、篓子里的青虫
卵——小青虫——蛹——蝴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第一幅图,回顾课文1、2自然段内容。
2、瞧,谁来了?它们来干什么?
3、谁能连起来将你看到的这幅图的内容完整地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它的小脑袋瓜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谁想来当这只可爱的小黄鸡?
(1)要想当这只小黄鸡,我们首先得了解它在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吧!
(2)谁来当这只小黄鸡,告诉大家你在想些什么,又做些什么?(3)听你读津津有味,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4)那么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5)指导读第4自然段。
2、放进篓子里的小青虫,小黄鸡吃到吗?赶紧读5、6自然段。(1)看图、思考:发生了什么事?
(2)“呆住了”是什么表情,谁来演一演。(3)小黄鸡为什么会呆住了吗?(4)指导学生讨论。(5)反馈。
三、教学小结。
四、拓展练习。
齐读全文,整体回顾。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指导写字。
11、会上树的鱼(35课时)【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知道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要点】
1、学会课后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1、会上树的鱼
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
围绕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可能会问,会上树的鱼长什么样子?叫什么?有什么本领?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同桌之间互相读生字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抽卡片认读生字。
4、指名分部分读课文。
5、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想。
(二)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划出描写鱼斗螃蟹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讲这条鱼儿是怎样打跑螃蟹的?
3、你觉得这条鱼与你平时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
4、齐读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奇怪的语气。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出示要写的字“岸”。
3、老师范写指导,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书写。
五、教学反思:
11、会上树的鱼(36课时)【教学目标 】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1、会上树的鱼
上岸会跳
身子像吹泡泡似的胀大
又叫又咬
会爬树——吃掉蜗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抽卡片认读生字
二、自主探究。
(一)小组内合作读4---12自然段,想一想,小鱼儿是怎样吃掉蜗牛的?
1、小组合作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鱼儿怎样吃掉蜗牛的? 出示句1:鱼儿说着,胸和腹紧贴着树干。
结合插图,让学生找到鱼儿的胸、腹。理解“紧贴”一词。指导朗读抓住“刷刷刷刷”读出鱼儿上树的样子。
出示句2:“小鱼儿爬上树梢像吃豆儿似的,把大树上的蜗牛全吃光了。”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
老师评述:当这条鱼儿说要上树吃掉蜗牛时、、、、、、。当小鱼爬上了树之后,蜗牛们怎样了?学生读书。评议。
4、分角色朗读5——10自然段。
5、这小鱼儿叫什么呢? 齐读12自然段。
三、回顾全文。
1、会上树的鱼都有哪些本领呀?
2、齐读全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指导观察,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练习书写。
五、教学反思:
12、自然界的时钟【教学目标 】
1、学会课后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要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2、自然界的时钟
生字
词语
【教学过程】
37课时)(一、创设情景。
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时钟本来是人制造的,大自然中难道也有时钟吗?
二、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字音。
3、认读生字词。
4、指名分自然段读书,互相评议。
(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自然界的时钟?
2、指导反馈,集体归纳。
(三)引导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边读边想,这些花是怎样向人们报时的?(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3)指名分小组汇报,相机评议。板书。(4)指导背诵。
你能否对照黑板上的板书试着将第2 自然段背下来呢?
2、学习3——4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3——4自然段,合作读书。(2)比赛读书,看谁读得最好。
3、讨论探究。
(1)为什么这些动物,植物能这么准时的开放花朵活动呢?(2)讨论交流。
三、小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老师小结。
四、拓展练习。
收集自然界能报时的植物,动物资料。
五、教学反思:
12、自然界的时钟(38课时)
【教学目标 】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通过课文的学习,朗读感悟,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要点】
1、复习巩固本课7个生字,会写课后4个生字,学会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全文。【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12、自然界的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读生字、词。
2、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内容?
二、自主探究。
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第二段,想想书上列举了哪几种花儿?它们是怎么报时的?
2、小组讨论,汇报。
3、指导朗读。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其他的动植物报时的方法。
5、为什么有一些动植物能准时的活动或开放呢?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钟”。
6、大自然中有哪些动植物能报时呢?学生互相交流。
7、感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四、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自然界中有趣的生物钟现象?说一说。
五、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绝句》(39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古诗诵读《绝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依次展示画有黄鹂、白鹭、雪山、小船、柳树的单个景物图片,贴在黑板右边。
你觉得这些景物怎样?
孩子们,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位诗人杜甫,在他居住的地方(贴画有房子的图片),也看到了这些可爱的黄鹂、成群的白鹭、美丽的雪山、停泊在江面的小船、翠绿的柳树,他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古诗——《绝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打开书第112页,生自由读古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在难读的字下面画上横线。
3.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大家。
4.生自由练读难读字。
5.小老师教读。
6.引导孩子们再读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韵的字。
7.指名读全诗、评价。
8.齐读全诗、读准字音。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课件展示两女孩对比读古诗的情景。
2.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3.展示:带有节奏线的古诗,生观察,该在哪些字后读出停顿。
4.你能按照这样的停顿朗读吗?自己练习练习。
5.男、女同学比赛朗读,互相评价。
6.齐读古诗。
四、细读古诗,熟读成诵
师:《绝句》这首诗共有4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处美景,就像是镶进画框的画儿一样,我们一起来欣赏。
1.课件展示第一个画面。
(1)你们听,这是什么鸟儿在唱歌?瞧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正在翠绿的柳树上啼叫!(展示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看着它们在树上欢快地唱歌,飞翔,你们心里一定也感到——(高兴、愉快)。
(2)指导学生用高兴、愉快的语气读第一句诗。
2.展示第二个画面。
(1)你们看蓝蓝的天空中飞来了一群——(白鹭),它们飞行时队伍的形状像什么? 白鹭总是成群结队地飞,飞起来队伍总是那么整齐。(展示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2)指导学生配上动作,读第二句诗。
3.展示第三个画面。
(1)师描述: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上蓝天,推开窗户,你们看到了?西岭的雪终年不化,即使炎热的夏天,上面也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诗人看到如此奇特的景观,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窗含西岭千秋雪。(展示诗句)
(2)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三句诗。
4.展示第四个画面。
(1)远处是千年不化的雪山,再看看门外是什么?
你们知道这船是开向哪儿的吗?(展示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2)指导朗读:“万里”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读时要慢一些,“船”读翘舌,读出诗的味道。
5.展示全景。
师描述:这首诗描绘的春景,真是有声有色,气象万千,地上翠柳依依,黄鹂啼叫,空中白鹭成行,高飞冲天,远处是积雪的高山,近旁停泊着将要远行的航船。
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美丽的景色。(播放音乐,师配乐朗读)。
6.多美的景色,多美的诗句!孩子们,美美地读这首古诗吧!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可以站着读,坐着读,可以在小组内齐读,也可以找小伙伴读……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
五、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四)(40课时)【教学目标】
1、积累反义词,进一步渗透反义词的慨念。
2、看图读词,让学生在感受秋天美好的同时有机地积累语言。
3、对比读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句子的区别,感受语言魅力。【教学要点】
注重积累词语及积累方法的学习。【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语文乐园
(四)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层林尽染
风景如画
春华秋实
瓜果飘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再次来到语文乐园感受新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一)完成“读一读”。
1、自由读。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3、说说你的发现?
4、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呢?快来说一说。
(二)完成“看图读词语”。
1、自由看图读词。
2、指名逐幅看图读词,比一比谁读音读得准?
3、探究发现。
对照图,词语联系,你们发现了什么?
4、谁来将这些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美美地读出来? 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完成“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句组,指名学生读句子。
2、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3、两句话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4、感情朗读句子,集体评议。
5、同样方法学习句组2.(四)阅读短文“奇异的河流”。
1、自由读短文,借助拼音读通句子。
2、齐读短文,检查字音,相机正音。
3、默读短文,短文中介绍了哪些奇异的河流?
4、指名回答。
5、齐读短文。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收集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词语。
五、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四)(【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发现大自然的语言。
2、写一写,规范含有“口”字的字的写法。【教学要点】
让学生关注自然,展开想象。【教学资源】
41课时)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语文乐园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一)完成“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诗歌。
2、讨论交流。
诗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拓展。
你还观察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4、齐读诗歌。
(二)完成“写一写”
1、观察要写得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2、细致观察“口”在汉字不同的位置上的变化是怎样的?
3、自由反馈。
做偏旁:吃 回。做字头:呆
4、练习写字。
(三)完成“我的作品”
1、读诗歌,了解要填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1)雨在小河里干什么?鸟儿在雨中干什么?(2)树叶在枝头干什么?(3)还可以写谁在什么地方什么?
3、学生自由填写。
4、指名反馈,集体评价。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将自己的作品念给好朋友听,请他评价。
五、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我爱听的故事(42)【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之间口语交际能力。
2、要求学生能完整、通顺地向同学讲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并富有情感。
【教学要点】
学生能完整、通顺地向同学讲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并富有情感。【教学资源】
校本资源 教育技术资源。
【教学板书】
口语交际
我爱听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你们一定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吧!你爱听哪方面的故事呢?
2、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在讲故事呢,听听他们在讲些什么吧!
3、指导看图,指名读对话。
4、你爱听那方面的故事?你的同学爱听哪方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范讲故事:
1、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那在老师讲故事之间,你们想给老师提什么要求呢?(A、声音响亮 B通顺完整 C、有感情)
2、听完故事、交流自己听了故事的感受。
3、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
4、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与同桌互讲感兴趣的故事,并交流其感受。讲的同学力求江得生动,能吸引同桌,让他爱听。听的同学要听得认真,能谈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5、四人小组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相互交流。
6、上台讲故事,全班交流。
7、评出”故事大王“,发给小红花。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
巩固练习、活化知识: 回家后,打听自己的父母爱听什么故事,并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讲述给他们听。
五、教学反思:
第四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和4单元教学设计
校对:吉林省通化市兴华教育中心第一小学 任秀波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直第八小学 苏芳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预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人间真情》中的文章。学习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并会理解运用。2.检测课文重点段的朗读情况。
3.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学习流程
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
(1)(2)
二、检查字词,扫清障碍:
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我扫除了生字新词障碍。
汉字听写:
词语理解:
我的补充:
三、朗读过关,梳理内容:
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
1.默读课文,我会用摘录句段、题目扩展、问题回答等方法来概 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穷人》:
《别饿坏了那匹马》:
《唯一的听众》:
《用心灵去倾听》: 2.我可以用各种方法理清课文层次。
四、明确主题,拓展升华:
1.我从这一单元感受到了,我知道这
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围绕哪个主题来写的,并能说出我的理由。
2.我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人间真情》中的文章,也感受到了文章所表达的 主题。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 》,因为
3.拓展阅读:许多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例如,加拿大作家蒙哥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我们可以找来读一读。
五、梳理问题,贵在质疑:初读课文和丛书中的文章后,我产生了以下疑问: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人间真情》精读品诵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常俊平方晓玉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穷人》、丛书《迟到》、《一瓶矿泉水》推荐文章《第一次升旗》。学习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体味人物复杂的心理,初步领悟课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学流程
走进文本“品”方法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引导学生讨论“穷人”。
a、生活过得穷困,吃不好、穿不好„„。b、人穷志不穷。2、导入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文章,看一看他笔下的“穷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通过我们前面整体预习课文,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概括桑娜一家的生活。生:穷
三、走进文本,细细品味
师:快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学生通过细细品味课文,找出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人物语言等句子,感受到了以桑娜一家为代表的“穷人”生活。
师:文章题目为《穷人》,但文章中一个“穷”字未提,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此贫穷的一家,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描写方法在起作用。
速读丛书“练”方法
师:让我们快速浏览《迟到》、《一瓶矿泉水》这两篇文章,找一找文章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用不同颜色的笔把它画出来,小组内交流。
动笔操作“用”方法
师:我们再来读一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第一次升旗》。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端端正正的走上了升旗台。这时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心砰砰地跳着,仿佛是一分钟里跳了一亿次。这时校长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随后一阵雄壮的交响乐声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我忙抓起了升旗台上的绳子,开始用力的向下拉,心里想着妈妈对我说的话:“别害怕,别紧张,国旗是不会掉下来的。”终于,国旗升上了顶端,呼啦啦的迎风招展,我心里暗暗的说“最紧张的时刻终于结束了。”
师:我们也试着来写一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要求: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描写方法。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人间真情》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郭彩霞
学习内容:
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和丛书《人间真情》之“陌路情浓”中《虚职实爱》。学习目标:
1.掌握品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感情。2.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的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变化等方面感受人间真情。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爱的名言警句,择其一两句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学习流程:
一、课前展示 谈话导入
1、小组自主学习展示开始。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爱的名言警句,交流你最喜欢的一句及感受。
2、孩子们,爱是理解,爱是帮助„„爱在生活中有很多种形式。今天,我们来共同感受另一种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主题《谎言也美丽》。(师引领学生读课题)
二、研读探究 体会真情
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个个人间真情的故事。有的直接,有的含蓄。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唯一的听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敬佩、感激之情。
师:孩子,你概括的真全面,你真会读书!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同学间交流,体会“我”心理与行动上的变化)师:再次读文,联系上下文,思考“我”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交流,理解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好品质,懂得老教授谎称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和写作特色。)师:孩子们,刚才,大家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这是学习语文的又一种好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美妙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再次来感受老教授对“我”的帮助。(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体会真挚情感)
师:音乐教授用善意的谎言激励着“我”,我们为之深深感动。下面的文章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同学们用联系上下文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来学习《别饿坏了那匹马》。师:出示自学提示: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学法: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学习丛书《人间真情》之“陌路情浓”中《虚职实爱》,再次感悟人间真情。
(学习提示:通过读文本、画重点、写感受、品感情等方法感受生活中善意的谎言,体会人间真情)
结束语: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为了帮助他人而撒善意的谎言这
样的事吗,你是怎样看待的?请同学们课下写一写。希望你们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热心人。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人间真情》1+X+Z课型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焦海燕 常俊平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心灵去倾听》、《丛书3》中“陌路情浓”、“真情如歌”板块、《绿山墙的安妮》精彩片段分享。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间真情。学习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逐步熟练掌握各种读书方法,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前置阅读:
六年级上册《丛书3》中“陌路情浓”、“真情如歌”板块、《绿山墙的安妮》 学习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二、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学生质疑。
1、根据学生质疑,罗列问题。如:怎样的听是倾听?用心灵怎么去
倾听?„„
2、确立主要问题:
“我”和苏珊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彼此的话语?
三、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四、研读感悟,并总结读书方法。
1、根据学生自己的读书体验,交流感受深刻的语段。
如(教师在备课时重点句段要有预设):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
2、总结读书方法 方法罗列:
读书时根据题目,带着自己渴望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读书时根据以往类似的文章理解方法在移位中获取读书收获,如: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读书时边默读边勾画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情感
„„
五、出示与真情相关的名言,链接《丛书》,方法迁移运用。
1、名言导入:
2、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学习《丛书3》 “陌路情浓”、“真情
如歌”板块中自己喜欢的1~2篇文章,小组交流,体会情感。
3、小组推选代表谈感受。
六、分享阅读感受《绿山墙的安妮》
1、出示分享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把书中一些精彩句段读给同学听,也可以从“主要内容”、“精彩句段”、“我的感想”、“我的疑问”等方面分享阅读感受。
2、自主展示或小组合作展示阅读收获。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的家园》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直第八小学 苏芳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预习,主题丛书《我们的家园》之“警钟长鸣”中的文章。学习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并会理解运用。
2、检测课文重点段的朗读情况。
1、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学习流程
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1)(2)
二、检查字词,扫清障碍:
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我扫除了生字新词障碍。
汉字听写:
词语理解:
我的补充:
三、朗读过关,梳理内容:
1、2、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
默读课文,我会用摘录句段、题目扩展、问题回答等方法来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
《鹿和狼的故事》: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青山不老》:
3、我可以用各种方法理清课文层次。
四、明确主题,拓展升华:
1、我从这一单元感受到了,我知道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围绕哪个主题来写的,并能说出我的理由。
2、我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我们的家园》之“警钟长鸣”中的文章,也感受到了文章所表达的 主题。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 》,因为
五、梳理问题,贵在质疑:初读课文和丛书中的文章后,我产生了以下疑问:
六年级上第四单元
《我们的家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郭彩霞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第四单元《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丛书《我们的家园》中《大自然是个和谐的链条》。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难点: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将环保意识付诸行动。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写景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谈话导入
生:小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课前搜集,开火车诵读诗句)师:孩子们,从大家动情的朗诵中,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风
景画。那么,你们真的了解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学习主题《我们的家园》。(老师引领学生齐读课题)
二、解读文本 研读探究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打开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自由读课文,把触动自己心灵的词句画下来,做做批注。生:(组内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及对所画句子的感受)师: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生:(交流讨论)“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居住”三方面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师:具体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生交流展示,感情朗读,学习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严谨性、科学性,感悟中心)师生共同总结说明的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本课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的保护她。)
师: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道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同学们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读第14课《鹿和狼的故事》,说说主要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主阅读,交流体会。明白自然界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能以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善恶益害。)
师:作者是如何把这一道理表达出来的?
(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运用方法 拓展阅读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2篇文章,我们不仅明白了道理,还学习到了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丛书《我们的家园》中《大自然是个和谐的链条》这篇文章,再次体会说明方法的妙处,懂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吧!(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师总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平衡。小练笔:你想对地球或对人类说些什么?(联系实际,试着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说明方法,使你的语言有理有据,深入人心。)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的家园》1+1课型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焦海燕 常俊平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 学习目标
1、揣摩优美的词句,体会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在感受文本情感的同时,进行语言积累。课前准备
1、搜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故事,了解文章写作背景,使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我们的家园》,加深感受。学习流程
一、课前展示搜集材料,谈话导入 生:小组自主学习展示开始。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材料,用1—2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师:孩子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上的一花一草,河流土地,森林动物都是我们密不可分的朋友,值得我们爱护。今天
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家园(板书:我们的家园)。
(老师引领学生读课题)
二、深入文本,品读体悟
(一)、《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引出课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交流信息,了解背景。
3、根据课前资料,体悟“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出示阅读要求:
(1)潜心默读,学生思考“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并做相关圈点、批注。
(2)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
(3)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谈自己的感受。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课前要备有预设交流点)。
引导时,要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语句充分朗读,自由感悟,使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
(二)、学生按以上研读方式学习《青山不老》
1、出示图片资料(土地沙化、美丽山林图片),教师导入课题。
2、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速读课文,思考:文中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含义。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三、拓展回归,明白道理
1、再次展示课前搜集材料,再用1—2句话说说此时感受。
2、即兴练笔。
练笔提示:可以写读文后的思考和感受,可以写生活中的环保微故事,也可以写我们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应该怎样做,做些什么?
第五篇:人教版3、4单元教学设计
校对:山东省寿光市圣城小学甄秀萍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牛晓会张巧平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并会理解运用。
2、检测课文重点段的朗读情况。
3、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和例子。
4、把握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流程:
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 ⑴ ⑵
二、检查字词,扫清障碍:
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我扫除了生字新词的障碍。汉字听写:
词语理解: 我的补充:
三、朗读过关,梳理内容:
1.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
1、2号读《鲸》
1、4自然段。
3号读《松鼠》1---3自然段。
4号读《新型玻璃》1---5自然段。
5号读《假如没有灰尘》4---6自然段。2.默读课文,我会运用摘录句段、题目扩展、问题回答等方法来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鲸》: 《松鼠》: 《新型玻璃》: 《假如没有灰尘》:
3.我可以运用各种方法理顺课文层次。
四、明确主题,拓展升华:
1、从这单元文章中,我了解了课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2.我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冲浪科学》中“动物王国”的文章,也了解到了文章中的一些说明方法。其中《雪地猎狍》,作者从猎狍的等特征向我们介绍了猎狍的主要特征。3.拓展阅读:阅读“说明性文章,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如《生死胡杨》、黄松海的《水的语言》、马伟宏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叶永烈的《奇怪的船》等。
五、梳理问题,贵在质疑:
初读课文和丛书中的文章后,我产生了以下疑问: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精读品诵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鲸》,《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动物王国”中的《雪地猎狍》。学习目标
了解鲸的体形、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了解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复习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一)1号生读第1段,把描写鲸体形大的句子画出来,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甲:最大的鲸有多重?最小的鲸有多重? 乙:鲸的舌头有多重?
生小结:约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师总结: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列举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叫“作比较”。
(二)精读课文第2段
1、鲸的体形像什么?它是什么动物?有哪些特点?
2、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海洋生活的?
(三)默读第3段,你知道了什么?
(四)2号生读后4段,共同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食物、呼吸、睡觉、繁殖生长)
1、第一层主要写了什么?读后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在这一层中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3、学习后三层
鲸是怎样呼吸、睡觉、繁殖生长的?轻声读并画出相应的部分。作者在说明时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方法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说明方法)约十六万公斤哺乳动物须鲸近四万公斤体形像鱼齿鲸
约十七米食物、呼吸、睡觉、繁殖生长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和《冲浪科学》中《生死胡杨》、《水的语言》。学习目标:
赏读文本,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解读文本,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完成知识迁移。学习流程:
赏读文本,激发兴趣
1、《鲸》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所写到的句子或段落有,从中我感受到了。
2.《松鼠》作者从松树的外形、性格、行为等特征向我们介绍了松鼠的特征,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3.《新型玻璃》作者向我们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是
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4.《假如没有灰尘》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是,从中我感受到了。
三、解读文本,体会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鲸》介绍了鲸的
等方面的知识,为大家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松鼠》是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介绍了松鼠的,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新型玻璃》介绍了 的特点,鼓励人们创造更多奇迹。《假如没有灰尘》介绍了灰尘的说明。
2.全班交流。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品读《主题丛书-冲浪科学》“植物探奇”单元中《生死胡杨》和“生命密码”中的《水的语言》。
2.我从中感受到了。这句话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五、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略读提高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松鼠》、《假如没有灰尘》《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精彩文章赛读。学习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收获。2、展示《主题丛书》精彩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3、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过程: 回顾旧知:(出示幻灯片)如:《松鼠》是一篇()的说明文; 《假如没有灰尘》运用()和()来说明灰尘非常微小的特点。生:《松鼠》 生:《假如没有灰尘》 讲授新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本单元的两篇课内阅读课文:《松鼠》、《假如没有灰尘》 学习《松鼠》
1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漂亮、乖巧。生:驯良。
2、师: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这是怎样写松鼠的特征的?
3、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生:从形体方面、活动范围、时间,吃食物等方面。
4、师: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准确、生动地写出松鼠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5、在学习了《鲸》和《松鼠》后,就这两课在表达上的不同谈谈你的看法。学习《假如没有灰尘》
一、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2、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什么? 填空: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_大自然将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二、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1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2 练习指名背诵 3 检查背诵情况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_____。灰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_______。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举例说明 ①如鸟粪、电视、网络„„ ②练习说话 ③试着写话 ④交流、师点拔
三、总结全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学会了什么说明方法?
让我们通过学习《主题丛书》更多的探索科学的奥秘吧!用下面句式来谈一谈你喜欢的文章吧? 必答题:(以小组为单位,用以下格式,谈一谈你从《主题丛书》中了解到的知识)我从()文章中,感受到了()。我从()小动物身上,看到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阅读拓展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回顾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内容,分享书籍《十万个为什么》。学习目标:
1、读懂书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2、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读书感悟,交流读书心得。教学重难点:读懂书籍,流畅地表达读书感受。学习过程:
一、主题回顾:《冲浪科学》
默读课文,我来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鲸》: 《松鼠》: 《新型玻璃》: 《假如没有灰尘》:
二、导入课题:《十万个为什么》
师:科学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海洋是蓝色的宝库?有一本书,趣味盎然的知识故事让你扑朔迷离。(出示:《十万个为什么》)师:谁能来回忆一下课前读书要求。生: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可从“主要内容”、“精彩句段”、“我的感想”、“我的疑问”等方面作简单勾画、批注。生:请同学们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小组交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三、分享收获:《十万个为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读本,一起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请找出书籍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或自己最喜欢的一幕,和大家分享。生:《十万个为什么》向我们介绍了天体的形成过程。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里面的九大行星。而银河是由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盘状的恒星系统,太阳系本身就处在这个系统之中。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小星星”。生:《十万个为什么》当中经常给我们介绍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说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海底下是什么颜色?海水为什么发蓝?等等。生:其中有一篇文章叫《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原来萤火虫发光与它尾部的发光器有关,在发光器内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发光物质。当空气进入发光器时,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荧光,进入发光器的空气越多,发出的荧光越亮。由此可知,萤火虫并不是在黑夜发光,只不过这种光亮度不如阳光亮,便以为白天不发光了。这使我对萤火虫有了更深的了解。生:海水为什么会又苦又咸?以前,我不知道海水为什么会又苦又咸,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后,我知道了是因为由于海水含有大量的盐类质。氯化纳就是人们平时吃的食盐,味道是咸的;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味道发苦,因此,海水又苦又咸。生:《十万个为什么》里面还解答了虾和蟹活着的时候是青色的,而熟了后就变成红色的?那是因为没煮熟的虾和蟹里面有大量的黑色素,煮熟的虾和蟹里面的黑色素没有了,只有红色素,所以就变成红色的.生:《十万个为什么》让我增加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它让我认识到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给了我无穷的知识,我喜欢《十万个为什么》。师:是啊,书中一个个新奇的知识有问有答会让你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和自然界中的千变万化,令人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生边谈感受,边寻找文中精彩语段或图片进行分享。)
四、好书推荐
师:孩子们,一本本经典课外书籍,照亮了我们的心扉,激发着我们对优美文字的向往。你能分享给大家更多的好故事、好书吗? 生:我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书中讲的是„„
生:我想请大家课下读一读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生介绍、分享课下读过的故事和书籍)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路军凤杨海艳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预习《生活的启示》中的文章。学习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并会理解运用。
2、检测课文重点段的朗读情况。
3、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课文所揭示的做人的道理。学习流程:
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 ⑴ ⑵
二、检查字词,扫清障碍:
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我扫除了生字新词的障碍。汉字听写:
词语理解: 我的补充:
三、朗读过关,梳理内容:
1.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 1、2号读《钓鱼的启示》
10、11自然段。
3号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2、13自然段。
4号读《落花生》7---10自然段。
5号读《珍珠鸟》第8自然段。2.默读课文,我会运用摘录句段、题目扩展、问题回答等方法来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钓鱼的启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落花生》: 《珍珠鸟》:
3.我可以运用各种方法理顺课文层次。
四、明确主题,拓展升华:
1.从这单元文章中,我收获到了生活中的启示,明白了做人的哲理:
2.我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生活是一本书》中“成功启迪”的文章,也了解到了文章中的生活启示。其中《感动过后》,作者向我们介绍了 3.拓展阅读:如《弱者面对强者》、《种子的信念》、《一个国家的诚信》、《滴水之恩》等。
五、梳理问题,贵在质疑:
初读课文和丛书中的文章后,我产生了以下疑问: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精读品诵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钓鱼的启示》《落花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优秀篇章。教学目的:
1、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一、质疑: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2、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节课你还想学会什么?
二、答疑:
从学生问题入手学课文。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读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作者钓到鲈鱼后惊喜、得意说出来的吗?
2.还有哪些描写也衬托出了作者钓到鲈鱼的高兴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写: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
②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
3、捕捞鲈鱼是有时间的,在什么时间?是放?是留?父亲和我对待这条诱惑人的鲈鱼态度一样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合作读书。
①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你理解父亲的做法吗?(讨论)
②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③“我”的心情怎样呢?
语言:
①小组合作读对话。②引读。③表演
小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再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动:
①“乞求的目光”的扩展。
②放鱼动作的朗读指导。
小结:通过人物动作反映人物心理。
4、“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5、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三、总结:
1、写法上学会了什么?
2、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
四、拓展:
阅读丛书中的《我相信》《心墙》两篇文章,谈谈你的收获。
《落花生》教学过程
(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一.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找出孩子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花生的什么,又想告诉孩子们什么。
2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3有感情的再读课文 二.学生边读边思考
三.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适当点拨。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这几种植物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说明了花生的什么品格?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夫妻的希望是什么?说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上?” 四.拓展延伸,阅读丛书
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借物喻人。丛书中还有哪些文章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请你找出来读一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略读提高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精彩文章赛读。学习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展示《主题丛书》精彩内容,让学生领悟每篇文章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习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的深刻道理。学习过程: 回顾旧知: 《钓鱼的启示》讲述的是(),让我们懂得了()的道理; 《落花生》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深厚情谊。讲授新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本单元的两篇课内阅读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
一、学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给课文分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各段的意思。
(一)灯塔顶受教诲
(二)另辟蹊径走出新路(三)
面对空难再找出路(四)
感谢父亲一生受用 3.理解欣赏重点语句。
“通往广场的路不只有一条。生活也是这样。”等
4.生活中,你一定也遇到过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怎么做?
二、学习《珍珠鸟》 自主阅读适时点拨 1、学生质疑
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需要大家帮你解决的问题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一点儿都不害怕,而且和作者相处的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
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默读课文共同释疑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3.拓展 同学们,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班级争霸赛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懂得了很多道理吧!让我们通过学习《主题丛书》更多的去了解它们吧!用下面句式来谈一谈你喜欢的文章吧!
一、必答题:(以小组为单位,用以下格式,谈一谈你从《主题丛书》中了解到的知识)我从()文章中,感受到了()。我从()这篇文章,懂得了()。
()篇文章最让我感动,特别是这一句()。我从中感受到了
()。
二、抢答题
生活中能给人启示的小故事,你能讲几个,把他讲给你的同学听。《生活的启示》读写结合教学实录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和《生活是一本书》中《感动过后》、《种子的信念》。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人物的言行心理,及其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学以致用,完成知识迁移。学习流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只要留心观察生活,生活就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赏读文本,感悟情感
1、《钓鱼的启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是,从中我感受到了。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是,从中我感受到了。3.《落花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是,从中我感受到了。4.《珍珠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是,从中我感受到了。
三、解读文本,体会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钓鱼的启示》是通过 告诉我们。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通过 用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落花生》是通过写一家人 说明人要做
《珍珠鸟》是通过 告诉我们 2.全班交流。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品读《主题丛书-生活是一本书》“成功的启迪”单元中《感动过后》《种子的信念》。2.我从中感受到了。
五、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阅读拓展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回顾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内容,读丛书,分享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学习目标:
1、读懂书籍,体会真挚情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的深刻道理。
2、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读书感悟,交流读书心得。教学重难点:读懂书籍,流畅地表达读书感受。学习过程:
一、主题回顾
1.《钓鱼的启示》讲述的是(),然给我的启示是()。
2.《落花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整个过程。用()手法,告诉我们().二、丛书精彩篇章阅读: 《感动过后》 《偷了豆饼回家》 《种子的信念》 《猎人与狼》
(小组交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三、分享收获:
让我们再次走进读本,一起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请找出书籍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或自己最喜欢的一幕,给大家分享。
(生边谈感受,边寻找文中精彩语段或图片进行分享。)
四、好书推荐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激荡着我们的心胸,一本本经典课外书籍,敞亮了我们的心扉,激发着我们对优美文字的向往。你能分享给大家更多的好故事、好书吗?(生介绍、分享并推荐课下读过的故事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