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霖铃》评课报告
《雨霖铃》评课报告
我认真的观摩了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陈老师和海口一中徐老师的《雨霖铃》课例,并研读了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聆听了专家们的意见,并对这两节课有了自己的收获,评价和思考。
这两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都明确,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不过相比较而言,陈老师的教学重难点较突出,而徐老师的重难点欠突出,缺乏层次感。
这两位老师共同的优点就是特别注重“读”在语文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头到尾都贯穿了这一方法,这是尤其值得我们广大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借鉴、推崇和落实的。因为语文这一学科特别注重文学素养的养成,如果能在读的基础上而“诵”,注重文学的积累,这对语文的突飞猛进就有实际上的重大意义了,所以我觉得语文老师如果在教学前能先成诵,做学生学习的行为榜样,那就相当有说服力了。
在这两堂课中,徐老师的课突破常规,没有从平淡的人物介绍开始,而是让学生直奔词本身。直入文本阅读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让学生成为课堂阅读的主人,值得借鉴!
但是,我觉得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太细了,有面面俱到之嫌。比如陈老师的设计中“作者介绍”这一环节,其实对于柳永,我觉得我们只需要让学生知道他是婉约派词人和和了解婉约派的诗风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介绍那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太繁冗了。在“点拨”这一环节中,老师的讲解占据了主要部分,其实我觉得可以设计让学生描述场景,依据学生的描述和理解,简要点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过于透彻,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对语言的创造力,老师替他们代言了,学生就没有了表达自己心声的机会了。让学生自己多表达,老师切中恳綮的及时点拨,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得更深刻些!
另外,该课中有一个教学重点就是“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两位老师都是简单的带过,没有讲透,什么是“实”,什么是“虚”,这样学生容易淡忘,当离开课本去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又无法想起了,可从以前学过的诗词中选取例句再次让学生感受,强化记忆!
学完这两节课后,我想以后在语文教学中是应该细点呢,还是该根据考纲有的放矢的教学,只要能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方法就行了呢?有时的确让我困惑,因为现实是要应试,不可能天马行空地教学。
另外,我又想,现代课堂教学讲究自主、合作和探究,很多老师的课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形式多样了,热闹的课一定是有气氛高效的课堂吗?我却想,为什么不给孩子充分静心思考的时间呢?毕竟人只有在心灵宁静的时候,才能让学生有“心得”,何苦老师罗嗦讲个没完呢!
到底怎样的课才是高效成功的课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思!
第二篇:雨霖铃评课报告
今天观看了戚凌云老师关于《雨霖铃》的教学实录,感觉戚老师功力深厚,经验丰富,设计精美,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气氛活跃,我很受启发。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浅陋的看法:
1、创设情境,自然导入。好的开场白是成功的一半,正所谓“题好一半文”。导入得精彩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他们的眼球,使他们认真上课。
2、朗读到位,诗词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朗读。徐老师特别强调朗读,很好的落实了课程标准的特别要求。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诗歌,这是非常好的有效的做法。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当堂背诵,这是最佳的效果。此外,我认为朗读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教师与学生同一平台参与朗读,给学生亲近感,示范朗读更直接教会学生朗读要领。学这两位教师的范读都不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要会读。
3、意象是作品中的意象,是不能脱离作品这个情境的,要将意象与作品的整体赏析联系起来解读。苏州十中陈老师通过解读词中的意象,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
4、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在。突破重难点,使教学具有了深度和厚度。
5、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徐老师通过一个问题“整首诗是如何传达这种离别的伤感之情的?”就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但是学生的阅历和理解能力都有限,那么老师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给学生指点迷津!老师要做一位倾听者,发现者,引导者。
6、对于诗词教学,我们都是循着读、讲、诵的思路来展开,三位一体紧密结合。如果要说区别,就在于“讲”这个环节的区别较大,可以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也可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讲,教师听。那么很明显视频中的两位老师属于后者,学生主讲,老师引导。
总而言之,这两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非常到位,表达能力也非常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两节课都是好课,让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雨霖铃诵读课
《雨霖铃》诵读教学设计
无棣一中 王青梅
[教学目标]:
1、美读诗词,品味感情。
2、理解寓情于景、缘情写景、虚实相生等写作手法。[教学重点]:美读诗词,品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写作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离愁别绪,一直是诗人施展才情来咏叹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首宋词《雨霖铃》,去感受离别词的千种风情。
二、作者简介
借用梁衡的《读柳永》加深理解。“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因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 “男儿到死心如铁”,不像陆游那样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成为婉约派风格的代表作家。
三、明确目标,即以美读诗词来理解诗词的感情和写作手法。
四、教学步骤
(一)初读感知全文思路,疏通字词,把握感情基调。
讨论交流词的内容,简评字音和诵读效果。
(二)学生再配乐诵读体味,请同学先自由朗读,再同学互相评论。
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重音语调,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配乐:洞箫曲《秋窗风雨夕》,箫声呜咽凄婉,渲染气氛绝佳。穿插提示:虽说感情深沉哀婉,读时不能一味低沉缓慢,也应该有抑扬顿挫,低缓和愤激之情。如开篇应低缓沉痛,末尾应激愤悲伤,余恨无尽,余味无穷。
(三)小组再讨论:如何深入抓住细节解读作者的悲情,走进作者,感动自己。
(四)教师答疑。通过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指导诵读。
穿插写作手法指导。如对意象“柳树” “烟波”等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细节的引导;对寓情于景,缘情设景,虚实相生等手法的指导。采用调换方法比较阅读,如下面部分实录:
【课堂实录】
师:“杨柳岸晓风残月”既然是设想,换句话好不好?“青松坡清风明月”,大家感觉有什么样的不同?
生:老师您刚改的这一句不符合当时作者的心情。师:我改的什么心情啊? 生:比较豁达。
师:豁达。从哪里看出? 生:清风明月。
师:你想起了谁的诗作? 生:苏轼。“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你我那是可以共享的,取之无禁,非常的豁达。而青松则突显的是气节,和上文的离别不相吻合。
师:嗨,本以为境界很高,结果还是我改的不好。那为什么选用杨柳呢?选杨柳有什么好处?柔软?有的同学说谐音“留”。对,柳树一直以来就被赋予了离愁别绪。人们古时候有折杨柳送别的习俗。那,诗词当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运用了杨柳表示挽留的?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 好,大家再来看我给大家展示的这首诗:
《柳荫送别图》题诗
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
任你东西南北 千丝万缕
总系不得郎舟住
东边啼鹧鸪 西边唤杜宇
一声声
行不得也,哥哥!
一声声
不如归去......生(开始哄堂大笑,继而赞叹连连):作者想运用柳树的千丝万缕来拴住游子的船,表达了千般不舍、万种无奈。离别诗词还是用柳树好。
师:这就是缘情设景的方法。情与景一定要和谐自然。在读这一句的时候包含什么感情?
生:留恋,不舍
生:还有凄苦无奈,因为见柳思留,但是想留而不能留啊……
师:大家体会这么深刻,赶紧来读一读,读出这种复杂难言的辛酸与孤独。
(五)小结:内容和手法。
(六)听教师朗诵,再配乐自读。
(七)牛刀小试;请选取词中你喜欢的一处描写,展开想象扩写成一段情景交融、语言优美的文字。
学生例文:
孙亭亭:曾经相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如今再次牵着你的手却是要与你分别。我又何曾不想与你并肩共看夕阳老,可现实不许。我是有千言万语对和你诉说,无奈欲语泪先流。准我尘埃落定,许你一生相随。
张从柔:又是一个凄清的早晨,河岸一排细弱的新柳。晓风拂柳,柳丝轻颤,在水面激起一层细细的涟漪,轻轻打破了那本已残缺的月亮。可柳丝哪知残月破人心碎。
(八)作业:“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离别没有时空界限,请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下让你难忘的一次别离。
第四篇:《雨霖铃》说课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二单元的《雨霖铃》。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材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其中主要的就是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雨霖铃》呢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
(一)单元教学目标
第三册第二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包括风格、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目标:
1、领会唐诗、宋词的艺术特点
2、具体领会唐代几位诗人以及宋代几位著名词人的艺术风格。
3、初步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
(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以“离情”为线索,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同时呢反映了作者柳永仕途不顺的郁闷心情,当然了这也是是柳永的代表作。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呢
二: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了解婉约派的主要特征
2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4理解虚实结合这样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B教学重点: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C教学难点:理解虚实结合这样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逐句讲解—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对此,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诵读法、词义渗透法、拓展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离别时的情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经常描写的场面,李白面对离别这样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孟郊笔下的离别则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透过这些饱含深情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游子朋友离别时的呆望,可以想象母亲送别儿子时的泪眼愁眉,那么今天我们同样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名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柳永,解读他的不朽名作《雨霖铃》。
1讲述词牌名的由来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銮的金铃上,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2作者及其作诗背景
柳永,背诵婉约词代表,原名三变,字嗜卿,福建崇安人。世称柳七,柳屯田,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妓填词,它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通俗”是其的特点,他继承了民间词的风格,当时有这样一句诗流传甚广“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其影响广泛。
这首《雨霖铃》是他要离开汴京到各处漂泊时和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3诗词讲义(这一部分就是通过对这首次的详细解读,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其中呢,包括难点字词的讲解,有名句子的赏析等等,但是在今天说课内容上就不在多做演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似蝉而小,入秋始鸣,深冬方歇。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秋生冬死。这里用生命短暂的蝉开启全篇,奠定了整首词的凄凉的情感基调。骤雨,指阵雨。)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帐饮,指在京都城外设帐饯行。无绪,指没有好的情绪。兰舟,指木兰舟,木兰木质坚固,适宜做舟楫。先传鲁班曾刻木兰为舟,古典诗词便借用“兰舟”作为舟楫的美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凝噎,气结生阻,指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暮霭沉沉,指黄昏时云气浓重。楚天,指楚地天空。古时楚国占有江南,后来泛指江南的天空为楚天。)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经年,一年又一年,指离别时间之长。)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指美好的情意,也指风流韵意。)
4作业:背诵,要求: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体会婉约派词的特点:
第五篇:雨霖铃(范文模版)
《雨霖铃》教案
原文: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学难点)(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方法
1.诵读法。2.问答法。3.讨论法。4.点拔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消魂,别能减肌,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难舍难分,又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又是怎样写“别”的呢?(板书标题)
(二)柳永简介(略)
(三)创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是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柳永原名柳三变,大约在38岁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以自己的才华,柳三变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其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三变这首牢骚歌被广为传唱,竟传到了皇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三年后,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三变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之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才改名为柳永,54岁时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最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反映了他和歌伎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最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不得不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正音和节奏
2.指读,注意诗歌基调。本词是词人与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场景,因此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诀别的悲壮不同,是“凄苦”。3.结合注释理解词意,描述诗意: 《雨霖铃》
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暴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手拉着手泪眼相望,哽咽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这次要一程又一程 的离别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夜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天空是多么深远辽阔。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挂着一钩残月。这一去经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4.整体把握:
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 “多情自古伤离别”,词以“伤离别”为主线。写离别,抒“伤”情。
2)锤炼诗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可结合背景,知人论世)该句在诗中为“过片”,承上启下,并表明诗歌主旨情感,为全词“诗眼”。而且本句由伤离别——自古伤(见下)——多情更伤——秋更伤(见下)——清秋更伤——冷落更伤来层层突出“那堪”“伤离别”的情感,表达细腻,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离别在古代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谓“生离死别”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发达,远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诸多难以预见的阻隔因素,从而让分别之人产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复、归期难料的纷繁情绪。加上离人多半因为被贬、流放,或为生活所迫,或因战争离乱或男女情缘,这就特别惹起人的万端感慨。
清秋: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南宋吴文英在《唐多令》中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怀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悲苦再加凄凉,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3.围绕诗眼,体会全诗的基本结构:
上片:别时(实写)晚(黄昏)
长亭(饯别——催发——执手——念)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别后(虚写)今宵
杨柳岸
经年
未卜
(五)合作探究赏析(理解文句,具体赏析意象和意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角度提示: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注意抓首句的作用以及本句的意象特色来分析)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长亭: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
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的环境中,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让人黯然销魂!首句借景抒情,营造了凄清惨淡的画面,奠定全诗低沉伤感的情感基调。2.思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为何却无言了呢? 当登舟分别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默相对,谁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
“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
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 中。”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有人说这两句“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这里通过“兰舟催 发”这个场景,抒发了作者不舍之情。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 明确: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
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相同写法的还有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全句写景,又写情,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杨柳”和别情有关,“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似乎已成为具有必然的联系了。“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这时一切景象都特别凄凉,难以忍受。古时要赶远程的人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动身,因而也常常在这个时候送别。如温庭筠《菩萨蛮》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就是把别情与这时候的景象联系在一起来说的。
“酒醒”后的惆怅(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无异于“愁醒”。经过麻
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无法排遣了)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岸上的杨柳,晓风吹拂,残月微明)交融在一起,这情景确实凄凉难耐。可见,这两句中词人集中了许多最能触动离愁的东西入词,构成凄凉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
5、连绵不断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日后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有没有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请谈谈你的感受。(1)作者设想了以后什么样的情景? 明确: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2)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幅图景呢?
明确:因为词人深沉地感到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
(六)朗诵,总结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 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 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 “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 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 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不尽愁思。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七)总结,作业布置
2、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假期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以“别离”为题,写一篇文章。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学期我们也一直徜徉于诗的园林,在“国风”粗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纵日月之光的“离骚”。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苍凉之叹。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词,并把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杰出词人---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