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精选)
“三维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称为三维目标。它们互相渗透、不可偏废。作为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促进者、能力的培养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互相渗透 全面发展 整体提高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称为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是“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魂”,过程和方法就是让“魂”附于“体”的过程和方法,同知识和能力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健康、高尚的形象。这三个方面互相渗透,不可偏废。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文学性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们应把这三个方面融为一体,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知识和能力
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看。掌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应用,要从多方面应用知识的角度来学习知识,促进语文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将知识要求转化为能力要求。例如,在学习课文时,要让学生去看、去听、去说、去想、去感受,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逐渐培养学习自主性。在积累应用中,要让学生多读读多记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和对短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奠定必要的能力基础。学生的语文能力一般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他们要接触许多来自语言文字方面的信息,必须要有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二是他们有时想把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看法传递出来,还要与他人沟通思想,这都需要言语或写文章来表达。因此,掌握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过程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它不如知识和能力好把握,因而在教学中不易落实。这除了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外,主要在实践中探索,寻找落实的途径,增强这方面的认识。
掌握学习方法是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方法有一般的学习方法,也有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方法。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方法,例如,识字的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的学习方法等。学习方法的掌握要在实践中揣摩和体验,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引导和总结。学习方法还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应该让学生选择甚至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义可以有多种变化,一方面从词的本义可衍生出引申义和比喻义;另一方面,作者因表达需要又可即时性地赋予词语更多、更新、更深的含义,且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从词语的本意^,手,用分析拓展的方法全面理解词语。理解句子,要把句子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要根据整体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也应掌握。一般有两种方法;
1、可以先归纳每段的主要内容,再把各段的主要内容连起来。
2、找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把自然段的中心句连起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态度和教师的形式是否有趣味性、是否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否吸引学生且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明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点是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在学生的认知中伴随着情感过程,让学生分清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做出价值判断,从而做出肯定或否定、喜欢或是憎恶等不同的反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善于创设情境。重视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中自动感悟、自主判断、自我教育。例如,要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和表现课文中的情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领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综上所述,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强化语文知识训练时,要特别注重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培养。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形目标,不像知识和能力那样好把握,因而要特别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不是孤立的,它们就隐藏在知识和能力中。我们要在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总之,作为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促进者、能力的培养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灰姑娘的故事》这一课上得非常好,设计新颖,课堂自由、开放,老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受到教育。除此之外,老师还能结合平时生活让学生去感受理解文本,例如:在案例中老师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心理和感受深入到故事里面,亲自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灰姑娘的故事》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三维目标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表演课本剧,比赛,小组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生活感受去理解文本,如:《小熊住山洞》一课,小熊舍不得砍树,对于舍不得这个词的理解,我让学生先谈谈平时自己有没有舍不得的时候,再回到文中去理解舍不得的意思,这样,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
第三篇:三维目标在教学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谈三维目标在教学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内丘镇中学
乔志荣
《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从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上看,它包含着三维目标。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研究三维目标也势在必行。
正确认识三维目标,实现目标三维度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实施)的重要工作。
一、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1知识与能力目标。“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旧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二)三维目标的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给了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三)目标三维度的关系
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
二、三维目标在教学方案中的落实
(一)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表述
课程目标的描述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下面列举目标描述的一些行为动词供参考。
学习水平常 用 行 为 动 词举 例
1、知 识
(1)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2)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等(3)应用——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2、技 能
(1)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2)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3)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讲述、表达、阅读、复述、诵读、写出、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揣摩、想像、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应——拒绝、认可、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帮助等
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喜欢、领悟以上行为动词的使用,可以形象、具体地反映出课程理念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如《雨说》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1)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8个生字。
条件:通过自学
对象: 学生
程度:迅速无误
行为:读(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深入体会雨的形象。
条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对象:学生 程度:深入 行为:体会
教师在具体制定这三维上可分别制定,但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与地位也是不同的。但不管是什么课,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实与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马 组织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编写 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主编
第四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每个教师应该非常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每堂课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自己的任务。
3、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三)教学过程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情境出现时,教师要伴以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的效应。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情境创设的具体实践,以促进三维目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有时把各种情境创设的方法灵活地有机地有主次地相结合。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落实教学新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彰显三维目标,落实教学新理念 新街中心学校
杨奉环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实施要体现出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一特点,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关键词
三维目标
价值观
新理念
新课改语文课堂实施要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这是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促进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的推动力,呈现新型师生关系的舞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呢?这里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与反思谈谈本人的体会和观点。
一、知识与技能并重
俗话说得好“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并会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习技能,把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素养”所指的就是《语文标准》中指出的“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教师在引导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必须把培养学习的技能渗透在其中。要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语文知识,启发领略学习的技巧,培养对知识内容的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思维能力。因势利导,狠抓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如临其境,融情其中,把发自内心的感受倾注到文本中,同作者一起喜、怒、哀、乐。当然,还要体会文中的标点符号的用法,重点语句、修辞手法、写作特点等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用在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再者,运用语文中的叙述方法或说明方法启发学生学以致用,告诉他们今后利用此方法可以运用到写作上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把这些体悟、探知、方法变为己有。比如,我在教学《海伦·凯勒》中,诱导学生从课文第六自然中用笔圈出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重点词句,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等。利用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今后自主阅读的法宝,促进独立阅读的能力。另外,还要把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技能来抓,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写作、学习、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课堂上要让学生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多做口头表达训练,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互相说、互相评议,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说,发现表达得不好的地方及时纠正,善于启迪、指导,把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多开展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采访、调查报告等活动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习的艺术方法 语文教学的过程并不是只传授知识,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敷衍了事,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是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的,也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是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所以教学中要突出“以人为本”这个观念,多渠道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如何分步骤、多角度、深层次地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放在重要地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如何自主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习、如何探究性学习等方法,以便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爱读、爱问、多想、多练、勤于动手、善于查阅资料的习惯。对于课文内容是理解要学会抓住重点段落,善于捕捉重点词句,对重点词句多反复推敲,再想想作者是怎样围绕课文的思想感情展开叙述、如何表达的。
三、培养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做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把德育和智育相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堂上要激发愿学、乐学的精神,把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乐此不疲。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设疑、讲故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悬念、播放生动的录音、出示精彩的投影、讲些幽默的语言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还可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来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寓练于乐,把文本内容通过演示体现出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学生的思绪、情感带入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去,使他们内心生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尝试学习的乐趣与意义、价值。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内心情感活动上,有体验、有思考,受到陶冶情操,获得启迪,感受审美乐趣,培养审美意识,形成科学的审美观。从而进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乐于奉献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的教育,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目的。比如,我在教学《海伦·凯勒》中,通过了解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于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等本领的,从而激发学生要向海伦学习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一特点,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三维目标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道德修养的渠道,是实现教育目的,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使他们在今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