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雨霖铃》最新同步教案41讲解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雨霖铃》最新同步教案
《雨霖铃》教案41
课
型:观摩课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柳词层见错出的具体形象(意象)里寻绎出其中“隐性”的意义,进而学会读解诗词,把握诗情,提高古诗词的鉴赏审美能力。
教学模式:诵读——品读——体悟——拓展
教学过程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文学是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因为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创作达到了顶峰。今天,我们说到唐宋文学时,常用——
生齐答:唐诗宋词
师:(在学生回答后)唐诗宋词,对!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笔重彩浓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词。同学们知道,宋时词坛产生了许多文学流派,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那时的词坛文学流派有那些?
(有四位学生站起来回答)
师总结:有苏轼的豪放派,柳永的婉约派,李清照的“易安体”,姜夔的正宗派,吴文英与姜白石的格律派等。
宋词确实有很多的流派。流派纷呈,各有各的风格。今天我们学的是婉约派诗人柳永的代表词作《雨霖铃》。
(教师板书《雨霖铃》)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由地放声朗读两遍。
(学生打开课本,朗读)
师: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注意朗诵者的语气与语顿,并用笔在词的字句下面用不同的符号作语顿或轻重音记号。
(学生听录音)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再自由放声朗读4分钟。注意:①要注意节奏与音步的停顿;②初步感受这首词的内容与婉约风格;③注意层次,尽量识记,争取背出来。
(学生读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遍。
(一学生举手,教师请学生读。教师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听)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放声读一遍。不要求齐读,但要读出自己的处理来。
(学生读)
师:诗要熟读,甚至要背,多读熟背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诗的内涵和风格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按前后位置讨论一下,这首词从所写的内容来看可以归为哪一类?词的风格流派是怎样的?
(学生前后位置讨论)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初读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生1:内容是写爱情的,应该是爱情诗;
生2:应该是离别诗,通过离别写爱情。
师:那是离别诗,还是爱情诗呢?请同学们在看看诗,从所写的内容再想想从中选择已项)
(学生在下面讨论,一致认为还是说离别诗好,教师板书:诗的内容:离别诗)
师:为什么说离别诗好呢?
生3:因为从诗内容和场景来看主要是写离别时的情景。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应该是说“离别诗”好。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词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首词从风格上看是属婉约派的词作。写法上采用了铺叙的手法,这首词是婉约派词作的代表作。柳永平生专力写词,题材以都市风光、歌妓生涯以及羁旅行役为主,擅长白描手法,铺叙景物大都层次分明。音律谐婉,词意真切,喜用口语,一扫唐末五代词人雕琢习气。又大量创制慢词,对词体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下面我们具体地去体悟这首词的情感。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这首词中的诗情——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摹和场面的描写来表达的。请同学们再诵读这首词,初步体会这首词的情感。
(专家点评:教学诗歌,必须多读。通过读,初步把握词的内容,是读懂词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感知词的神韵、逐渐品味词中的独特的意境的必要铺垫和准备。)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重点学习离别时的场景,体悟诗人含蓄的情感时怎样通过人悟的动作神情来表达的。
(教师布置学生诵读词的上阙)
师:全词用了两个时段来描摹抒情,请问按词的结构顺序来看应是哪两个时段?
生4:应是离别前和离别后两个时段。
师:他回答得对吗?
生5:“离别前”应为“离别时”。
师:为什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6:因为词的上阙的几个场面描写,虽然写了两个时空,有时空的转换,但这两个时空一个是实写,另一个是虚写。实写的那个时空是分别的场面,虚写的那个时空是词作者在分别时对茫茫前途的虚幻想像;词的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他们分别时的场景的描写,是用来烘托分别时的“凄切”的氛围的。因此,“离别前”应改为“离别时”
师:很好!这位同学分析的方法很好,能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进行分析。他已经在悟词了。
师:分别时是一幅恋人“别离图”,如果要是将“别离图”按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你们看可以画成几幅图?
(专家点评:场景喻图,旨在激趣。)
(学生前后自由讨论)
师:谁来回答?(一学生举手示意回答)好,请你回答。
生7:可以画成三幅图。我的依据是柳永在写恋人分别时写了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就是三幅图。
师:好,这位同学已经回答了可以画成三幅图。下面请同学们以小小组为单位想象讨论一下,这三幅场景图应该是怎样的?然后,根据讨论的情况,用词中的一句话作标题,看看谁的想象最丰富,最正确。
(专家点评: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去品、去悟。)
(学生讨论,进入场景,气氛热烈,教师巡回,约4分钟,有学生示意完成)
师:请那位同学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专家评注:让学生展示,激励其树立成功意识。)
(一女生上来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画的场景草图,标题为“都门帐饮”)
师:大家评价一下她画的图有没有正确地传递词意。
生8:没有。因为“都门帐饮”只是一种行为,这句诗主要表现“无绪”的心理活动。“无绪”就是没心思。一对恋人(学生笑)要分别了,面对佳肴肯定没有心思――套用词中的话说就是“无绪――吃的,画面不应该表现他们喝酒的情景。
师:那么你说,如果让你来画这个场面,你该怎么画呢?
生9:我还没想好。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有几位学生举手。教师请其中一位说。)
生10:“无绪”是感情的焦点,画面应画出面对佳肴不动筷子,而是相互对看的具有复杂心理的场景。
生11:不一定要对看,但一定要画出“难舍”与“伤心”的情感。比如像女的低着头用手绢轻擦眼泪,男的则看着女的无所适从就比较符合词意了。
师: 很好!“无绪”是感情的焦点,画面是应该画出相互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
(专家点评:讨论与评价,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按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亦为悟。)
(学生接下去分别展示了其他两幅画,教师引导学生作简略的评价修改。)
师:你们怎么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的?
(学生作短暂的思考后举手)
生12:就是手拉手,相互对看,有话要说但又说不出来的意思。
生13:说明他们的感情是很悲伤的。
生14:说“感情悲伤”不符合语法要求,应该说“心中很悲伤”。
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语法错误都指出来了,很好。对这句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15:表明了他们难舍难分。
师:能不能再深一层地去悟下去?
生16:我认为这句诗写出了两人分别时的感情高潮点。两人虽然泪眼相对,语噎无声,但实际上两人的内心是很复杂的,满腹衷情尽在这不言中了,因此这句诗字面看似简单,但它的内涵是很深的,表达的情感是十分强烈的。
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这样说的理由吗?
生17:(继续)“无语凝噎”就是悲伤得说不出话来,表明很悲伤。“执手相看”是说他们手拉手,泪眼相对,悲伤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用手拉着手、四目相对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内心的感受,这不就是满腹衷情吗?这不就是分别时的高潮点吗?这种情景在小说、影视中可以经常看到。
(专家点评:联系生活中的间接经验,拓展联想,是为悟。)
师:他分析的非常好,真正读懂了这句诗,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中去了。其实,这两句诗所写的人物分别时的情感与情景,我们可用一句非常熟悉的诗来归纳,这句诗是——
(学生全体不约而同地: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总结:对,“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西方人在分别时常以拥抱、亲吻来表达此时强烈的心理情感,而东方人则不然,而是用词中所写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强烈的心理情感,这种表达方式看来很平稳,但实际上更动人情怀,更令人有回想余地。本词通过场景的描写较好地刻画了一对深情的恋人离别时的意境。词作者的情感也从场面描写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显得——(还未说完,学生便接:含蓄!)
师:对,含蓄。不仅含蓄,而且深沉!
(教师板书:情感 含蓄、深沉)
(专家点评:此时已悟到了深层)
师:我们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上阙场景描写所表现的这对恋人的情感吧。
(有学生说“难舍”)
师:那位学生说,“难舍”比较好,大家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教师板书:难舍)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从写法、内容、情感表达三方面归纳词的上阙。
师根据学生归纳发言总结:词的上阕通过三个场景的描写,刻划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含蓄地表达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难舍情感。
(专家点评:品读是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读提升一个高度,即将感性阅读阶段提升到一个理性阅读阶段。而体悟则是学生对词的阅读再次提升到阅读的更高层面――阅读的智性阶段的必要途径。学生只有悟了,才能将作品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修养。)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词的下阙,重点品读名句,体悟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含蓄地表达情感的。请同学们读下阕。
(学生朗读词的下阕。)
师:下阕有一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你能说说是哪一句吗?
(生几乎一致认为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个句子。)
师:这个句子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么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呢?表达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学生边读边体悟)
师:谁能把自己体悟到的感受说一说?
生18:这个诗句好就好在诗的景物与诗的情感很好地融合了起来。
师:能具体点吗?注意这里有哪些意象?
(讨论分析后有学生举手,教师请该学生回答)
生19:有三个意象,即杨柳、风、月
师:对,大家看看,“风”是什么风,“月”是什么月。联系上下文来综合考虑这句诗,他想要表达什么?
生20:这里好象隐含了时间、地点和情感。“晓风”“残月”都有点凄清,寂寞的意境。
师:谁能再进一步地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描述一下这幅画面的意境吗?
生21:联系上下句,这里可以描绘成这样一幅图景:清晨,一阵凉风将我从醉酒中吹醒,与我作伴的只是岸边的杨柳和天上的一钩弯月,而我的恋人,不知现在在何处?
师:描述的好吗?如果好,大家鼓励她一下。(学生鼓掌)
师:描绘的不错,对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已经理解了,但作者这样写显然是为了突出一种情感,表达心境的,读诗重要的是走入诗人的心里。那么你们考虑一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概括他此时的心境呢?
生22:孤独。
生23:寂寞。
生24:忧伤。
生25:我认为孤寂更好。
师:我个人也觉得“孤寂”更能准确地传达诗人的心境。(板书:孤寂)以凄凉的景色写凄切孤寂的心情,这又是什么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呢?
师:(在学生讨论后明确)含蓄。(板书:含蓄)那么大家顺便思考一下,“杨柳”、“风”、“月”本属平常的物,酒醒后但见眼前之景很自然,为什么这句诗会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呢?
(学生思考,一学生要求回答)
生26:因为“柳”“月”古代都是用来作为离别相思的象征物的,是一个固定意象。都有“缠绵”“留恋”之意。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27:唐朝的韦庄就写过一句“惆怅晓莺别月,相别”的诗句。《两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长亭道别就有“柳丝长,玉骢难系”的描写。这里的“月”“柳”就有“缠绵”“留恋”之意。
师:(总结)《两厢记》中还有一句也很出名,这个句子是“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我觉得,本词是写恋人离别之情与离别之思,这里将 “柳”、“风”、“月”这些古人作吟物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象征物都恰到好处地写在一起,组合成一幅相思的画面,以此表达心境就非常恰当了。
师:“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是实写吗?
生28:是幻想。
生:应该说是虚写。
师:是虚拟。那么,作者的情感表达是否就此达到了高潮?
(生读词后回答)
生29:没有,后面的情感还在发展。
师:请你说说具体的诗句
生30:“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表情上更深一层。
师:为什么?(引入对“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体悟。)
(学生思考)
师: “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31:我认为。“良辰美景”也是虚想,“更与何人说”是对“千种风情”而言的。是说,即使有良辰美景,我即使有千种风情,能同谁去诉说呢?用美景来反衬“情感”这就显得悲哀了。
师:“反衬”说得好,但是怎样的反衬呢?同学们把诗句再读读,想想)
(学生读诗句,相互交流)
生32:这两句诗在内容是对比,“良辰美景”与“虚设”是对比;“千种风情”与“更与何人说”是对比,前面是美好的情景,后面是悲哀的情感,影视对比反衬。
师:对比反衬,有这种说法吗?
生33:应该是以美景称哀情
生34;以乐情称悲情。
师:这样说比较恰当了,是以美景称悲情。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师:那么这种悲情是“悲哀”吗?
生35:我认为还是“哀伤“好。
师:为什么?
生35(继续):“悲哀”只是一种情感,“哀伤”还有心理活动,更全面一点,有“悲伤、凄切”的情感,这与词的意境更吻合。
师:“哀伤”大家同意吗?
生36:(齐声)同意。
师 :好,我同意这位学生的分析,“哀伤”确实好。
(板书:哀伤)
师:那么,分析到这里,同学们对这首词的感情脉络已经悟出来了。这条感情的脉络是:
生37:(学生根据板书齐声)难舍——凄切——哀伤
(教师在原来板书的基础上,在 “难舍”“凄切”“哀伤”之间添加“→”,将感情脉络连结起来)
师:通过这条脉络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感情表达的方式是(边说边板书)逐步推进,委婉含蓄。那么词中的这种抒情方式是怎样的抒情方式呢?
(生:间接抒情)
(教师板书: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师:(总结)读诗要悟,通过悟我们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才能真正地把握诗的内涵。当然,对一首诗的读解不应强求一致,应“因人论诗”、“因时论诗”,同时还应有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首诗我们就悟到这里,同学们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的?
(一学生举手示意有问题。)
师:(对举手的学生)你有什么问题吗?请说。
生38:柳永的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是消极的,为什么却能流传到今天呢?
(专家点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很有价值。它说明学生已进入了悟的深层。)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请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专家点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入讨论。这就是新课标提倡的课堂生成性教育。)
(学生讨论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示意发言。
生39:首先,我不同意说这首词的基调是消极的意见。因为这首词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恋人相别,不知何时相见,有这种情感是很自然的。(有学生笑)柳永的这首词正是自然地
表现了这种情感,他是生活的反映,是客观的。正因为是生活的反映,又是情感的真挚的流露,所以它才有生命力。
生40:我同意生39的意见,正是因为这首词自然而真切地表达了柳永的情感,它才真实,所以它才有生命力。有生命力,它才能流传。
生38:但要知道文学作品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有思想就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很显然,这首词,写男欢女爱,缠绵悱恻,基调低沉,我还是认为属消极之作。
生41:文学作品当然有积极、消极之分,但除了积极与消极之外,有没有处于这两者之间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呢?我认为应该是有的。再说我们也不能绝对把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都说成是消极的。只要它表达的情感是真挚的、美好的,就不能说它是消极的。柳永的这首词真实地表达了一对恋人在离别时和离别后的心理活动,所以它能流传。
生38:我认为一首好诗或好词的流传的因素很多,其中内容与形式的美是主要的。这受词这两方面都做到了。内容上它表达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情,形式上借景抒情、委婉含蓄。
生39:这首词写的是恋人分别的情景,它表达了许多同类人的心境,因此词中反映的不仅是词作者的心理感受,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有过类似或正在经历的人的共同感受,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有点像白居易听了江面传来的琵琶声而“泪湿青衫“的原因一样,是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白居易”同时天涯沦落人“的联想,这大概就是共鸣在其作用吧。这首词之所以能流传,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学生热烈鼓掌)
师:(面露笑容)这位同学的分析很有道理。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分析了,这从同学们的掌
声中可以看出。老师不想发表什么意见了,因为同学们的争论说明了大家已经在“悟”了,很好!这里我只说三句话:一是对词作的读解要联系特定的背景来读解;二是优秀的词作一定能流传,但流传的不一定是优秀的词作;三是优秀的词作一旦形成便是一种情感符号了,它可以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把作品中的意象作为一种感情表达的暗示来联想和想象,使其内涵不断扩大增生,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以至流传。柳咏的这首词就有这样的艺术魅力。时间关系,今天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同学们课后可以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也可以写成小论文。
(专家点评:这以生成性讨论将课堂教学推到了最精彩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将问题抛出后,让学生作了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培养悟的能力。但教师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责任,最后的总结,看似随意,但实际是引导,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平等中的首席。)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评价柳词的。
(教师投影,学生朗读投影的内容)
1.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其所谓善传神者。(李樊龙《草堂诗余集》)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秦少游酒醒处,残阳乱鸦同一景事,而柳尤胜。(王世贞《艺苑卮言》)
3.预思别后情,工于言情。(陈延焯《词则 雅集》)
4.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形容尽致,尤于羁旅行役。(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
(专家点评:扣住教学内容拓展,精到,有用。)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在课文结束之前,让我们背一遍这首诗,回味一下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
(下课)
第二篇:《雨霖铃》必修四教案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法;3.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语言导入
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离别的名句。
• 教师准备: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乌夜啼》)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 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是啊!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别能消魂,别能减肌,不
忍分别,又不得不别。别时难舍难分,又是企盼早日相聚的急切。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是怎样写“别”的呢?--板书[雨霖铃]
二.
柳永简介(幻灯片展示)
首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柳永。
教师补充:
柳永,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善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三.整体感知
1.仔细聆听,用心感受:播放音乐,教师朗诵,让学生体会这首词,并谈谈听后的一个整体感受。、(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诵之后,能不能找出本词的关键词?伤离别
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悲伤低沉)
2.移情入境,化身柳永: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先全班朗读,再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时,思考一个问题: 作者是如何表达“伤离别”的?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赏析,并朗读自己赏析的句子。
四、赏析全词: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详略分析:意象运用为重点)
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例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
例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既说“暮霭”,又说“烟波”,更说“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说“千里”,又说 “阔”,空间可谓广矣。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同时,江月如此浩渺更是衬托前途之迷茫、不可知。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例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词作下阕一落笔就点明了全词的主题是“伤离别”。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会因为离别而感觉到悲伤。离别本来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悲伤难过的事,更何况正处在冷落的清秋节呢!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离别之事是非常悲苦的,清秋之气是特别凄凉的,而在这首《雨霖铃》中,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非常悲苦,再加上特别凄凉,这就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
例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名句,就在于它没有一个字写情,而又没有一个字不写情。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
句中“酒醒”二字很值得玩味。在上阕,词人已经写到“都门帐饮无绪”,既然是没有情绪,为什么还要喝呢?无非是借酒浇愁而已。词人本指望一醉解千愁,却不料“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醒之后越发空茫茫愁绪更浓,这怎不令人潸然泪下呢?
第二句中的“杨柳”也是很有意味的事物。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杨柳,并经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为什么呢?因为“柳”与“留”读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你要出门了,要到遥远的地方去,我来为你送别,我不送你金银,也不送你珠宝,我就折一条青青杨柳枝送给你,表示我希望你能留下来。正因为有这种习俗的存在,所以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
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别绪。因而“杨柳岸”三个字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韵味。
词中的“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风是凉的,秋天早晨的风更凉;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这样,作者就通过写景,很有韵味地点染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在这短短的两句词里,作者集中写了这么多最能触动离愁的物象,又写得那么鲜明那么生动。这,正是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原因。
例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
——因为没有人陪伴,无论怎样的良辰好景,对词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请大家注意,词人在这里只写到良辰好景,而没有写到平常时日。为什么呢?因为连良辰好景都形同虚设,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么漫长的日子里,再好的良辰,再妙的美景,没有知心人相伴也是形同虚设。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意,又向谁去说呢?只有独对清风冷月,望空兴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这样,作者就在令人洒泪伤情的抒写中,结束了全词。
五、学生推荐朗诵,学生评价
通过刚才的分析,相信大家对这首的情感把握应该较之前进步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朗诵一下。
六、风格赏析--柳词的婉约美
苏轼问别人:“我的词何如柳七(柳永)词?”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 为之绝倒。
后人常以“大江东去”与柳永“杨柳岸”对举说明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两种风格,你认为从 这个形象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婉约词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柳永词具有婉约美,它是一种优雅的美,柔性的美,静态的美。①描绘景物:景物具有轻、柔、纤、巧的性质,色彩柔和,纵如浩渺烟波、空阔楚天,也不给人宽广雄伟的气势;而是借此反衬自己孤身行人的飘零渺小。②情感具有阴柔之美:悲恸的离别情怀,思念之苦细致入微,低缠绵。③ 创设的意境有阴柔之美:景为“清秋节”,情为“伤离别”,状清秋之萧瑟,写别离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物我交融。这种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融成一种幽婉、轻柔的感人艺术境界,颇能打动人心。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第三篇: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声声慢》最新同步教案41.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声声慢》最新同步教案
《声声慢》教案4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教学内容依然是宋词,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上,我们就知道,宋词从风格上来说,大体可分为两类,哪两类? 生(异口同声):婉约词和豪放词
师: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具阳刚之美的豪放词,下面,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归纳一下豪放词的特点:(生归纳,幻灯片总结归纳)
1、题材广泛:上至民族兴亡、历史更替、人生悲喜、宇宙奥妙、下至功名之志、家国之念、朋友之情、心中之思“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既反映时代风云变幻,又关注人生百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2、情感表达上以铺陈、直抒为主;气魄雄宏,风格刚健,情调昂扬,意境超脱,多抒襟怀抱负、爱国壮志;多发时代感慨、怀古伤今。
体现在诗歌的意象选择上,多以自然山水、惊涛骇浪、金戈铁马、景象宏大,意境恢弘
师:今天我们这堂课的学习重点是词的另一类即婉约词,如果把豪放词比作一位东北大汉的话,那么,婉约词就是江南女子;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长江黄河,那么婉约词就是小桥流水。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高山大海,那么婉约词就是山涧小溪。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黄河大合唱》,那么婉约词就是《夜半小夜曲》。可以说,与豪放词相比,婉约词在题材的选择上、在情感的表达上都与豪放词大相径庭:
1、题材狭窄:描摹男女相思,抒写离情别绪,吟咏风花雪月,感喟春愁秋恨 2、情感表达上:宛转含蓄,缠绵悱恻,用典雅委婉的笔触,浓丽富赡的词藻,状相思,抒离情,伤春悲秋。
体现在诗歌的意象选择上,喜欢描写纤细柔美的景物,如:杨柳、晓风、细雨、落花等 师:这些意象其实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果我们在鉴赏婉约词之前,对这些意象的古代蕴意和内涵十分熟悉,那么我们解读婉约词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通过赏析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走进婉约词,走进婉约词中的这些优美意象。
二、听录音朗诵《雨霖铃》、《声声慢》,体会婉约词中的韵律美,整体感知两首词哀婉缠绵的情感基调。
提示:1、注意朗读时的重起轻落,语调舒缓。
2、注意通过准确的停顿、拖音传达出词人哀婉悲戚之情。
三、归纳婉约词中典型意象在古代的蕴意和内涵,并同学生一起分析它们在两词中的作用。
(一)《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 :寒蝉、长亭、晚、骤雨初歇 2、说说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提示1:寒蝉
寒蝉: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柳永自己就一再用过这个意象,如 《引驾行》“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又如,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明确:蝉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在炎热的盛夏鸣叫,历来文人笔下的蝉声也是热闹嘈杂的,可在柳永的笔下为何如此凄寒,关键在一个“寒”字含义丰富,首先,一个寒字直接点明了
当时的天气和季节,说明已是寒气袭人,不是盛夏而是清秋;第二,这一寒字,说明蝉本身觉得寒,故曰“寒蝉”,第三,作者非蝉,怎么知道蝉“寒”呢?其实寒的不是蝉,而是人的心境。这一“寒”字,指的就是诗人心境的凄寒。所以,这一“寒蝉”用得极妙,一开篇就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息,突出了“伤离别”的主题。)
提示2、长亭
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因此,它不是一个专有的地名,在送别的场合都用得着,如,王褒《送别裴仪同》的“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王昌龄《少年行》的“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两首诗里的“长亭”'和这首诗里的“'长亭”,当然不能看作是实指一个地名。但作为送别的所在是一样的。(明确:古人常在长亭送别,此处用长亭,既交代了地点,又暗寓离愁别绪,也有其妙)★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兰舟
2、提示:“舟” 就是小船的意思,相传鲁班曾经刻木兰树做小船,后来“兰舟”变成了船的美称。
(明确:本词中“兰舟”其实指的是“驾船的人”,即船夫,它在表达主题方面方面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催”字上,本来“骤雨初歇”是应该上船出发的时候了,这时候,船夫告知要开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在作者听来却是声声催心,让两人肝肠寸断,而船夫却不解诗人此时的心情。一个“催”字传神地写出了这一对恋人不忍分离,却又不得不分离的情景,把离别的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泪眼
2、提示:泪,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送别诗”一类的重要意象,绝大多数别离者都难免泪下沾巾。临别挥泪,在他们,恰如临别饮酒、临别折柳一样经常、一样普遍。如:第一单元王
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明确:泪,虽不是独为别离而流,感时忧国等亦可以使古代诗人词人涕泪纵横,但在别离的场合,泪却总是适时地挥洒而出,以致“挥泪而别”几乎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语。正如,词中深爱的情人即将分离,两两相对,泪眼相看,满腹的哀伤,一腔的柔情,尽在这一双“泪眼”朦胧中,表情很是真挚感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烟波、暮霭、楚天
2、提示:“烟雾”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的蕴意和内涵主要在于象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是一种愁人的景象。楚天:楚地的天空(战国时楚国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这里泛指南方天空。
(明确:本诗句中“烟波”这个意象的特征是“千里”,暮霭(傍晚的云气)这个意象的特征是“沉沉”,“千里”极言路程的遥远,“沉沉”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加上时值黄昏,眼前的景色越来越模糊了,离别的情绪也随之黯淡。楚天“阔”,一个“阔”字极言楚天的广阔,这个景象本来境界阔大,颇有点豪放的意味。可是加上“千里烟波”和“沉沉的暮霭”却又给壮阔的景色蒙上了一层阴影,衬托出行人黯然神伤的不尽愁绪,反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与柳永“伤别离”主要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意象
明确:清秋
2、提示:秋风多厉,草木凋落,万物蛰伏。在这样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下,秋意象积淀着民族的悲剧性的心理记忆。它的主要内涵是凄凉、愁怨和悲伤。秦观《菩萨蛮》“虫声
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残更与恨长。” 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明确:“冷落的清秋”与上文“寒蝉”呼应,再次以情景交融来渲染,情意更浓。)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本句堪称柳永词的千古绝唱,特别为人们所爱赏,甚至有人拿这两句词来代表柳词,原因在于这两句中集中了许多触动离愁的典型意象来表现他这次的愁怀,是哪三个意象?请从诗句中找出。
明确:杨柳、晓风、残月
2、提示:柳是寄别之物,自汉代始古人便有折柳赠别之俗。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意,中国古典诗词中“柳”意象在表赠别的诗歌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例如,《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送别”,周邦彦《兰陵王 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吴文英《唐多令》“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3、提示:风,在古人的眼中,风也是最能触动离愁别恨的事物,尤其是秋风,更是离愁、忧怨、感伤的“愁种子”。晓风,指清晨的凉风,因为前面已交代了“冷落清秋节”,故此处,指深秋的凌晨清冷微带寒意的风,“自古逢秋悲寂寥” 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提示:残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明确:月缺难圆,人别难聚,再加上凉风习习,作者不禁黯然神伤,自然更觉寒意袭骨,凄凉悲伤。)
(二)《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酒 风
2、提示: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削减愁怀的,“酒醒”就无异愁醒。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李憬《应天长》“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边病”,周邦彦《关河令》“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都明显的说明这种情况。
(明确:常言道:借酒浇愁,愁更愁,本句中作者却不说此意,但言酒淡,不足敌急风,实则非指酒淡,更指愁浓,浓到任何烈酒都化不开,可见其词之含蓄婉约。)★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雁
2、提示:雁为候鸟,春日南飞,秋日北归,古人早把它作为秋季一种有特征性的意象,其定时回归,文学家便把雁与依恋故乡联系起来,或寄寓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因此,诗人词者,看到雁之后,往往会引发思乡的愁情。如,柳永《曲玉管》“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黄花
2、提示:黄花,菊花。菊花给人以幽静清瘦之感,颜色比较朴素,这里人与菊有一种应
合。“满地堆积”“无人摘”写的是花的凋谢,而“憔悴”的不只是花还有人,作者在这里把外界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打成一片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也经常提到“落花”这个意象,花是植物美丽的部分,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给诗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而在婉约词中,落花意象由于它的柔美纤细而染上更多个人化、女性化的色彩。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第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经凋零殆尽。此外还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等。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画龙点晴,以“愁”归结,而又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愁”还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满纸呜咽,撼人心弦。
第四篇:高二语文《雨霖铃》教案
高中语文《雨霖铃》教案
高二语文备课组
孔尚寿 教学目的、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品位诗词意像,体会作者感情。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板书)一、关于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二 整体感知。
1、范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板书)
2、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带领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应是:即便是。
三、鉴赏
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时、别后。(板书)
师: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和说?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生:写景。
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师: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师:这写什么?(写情)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关于这样的环境和心理描写古人有很多。
林逋《相思令》云:“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这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刘克庄《长相思》云:“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虽较明显,但仍属含蓄之作。可是柳永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迂,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可见留恋之情浓。
于是后面便迸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以体会诗的意境。(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后来传奇戏曲中常有这样一句唱词:“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语出于此,然却不如柳词凝炼有力。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师:这句写什么? 生:写景。
这里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念”字是上声还是去声?(是去声。)“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非去则激不起。”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生: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师:“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
生:起首一句“寒蝉凄切”
师: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感受画面色调。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结合全诗旨趣。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含旨趣,画面生动。
师: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 生: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师: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
师:“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师: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再就是虚实相济。哪些写虚?别后想象。写实?别时情景。
再想想词中的三副画,给人的感觉都是:哀婉、无奈、凄清。这是这首词的特点,也是婉约词共同的特点。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学生齐背《雨霖铃》。五 作业 1 诵读 自己任选一句诗,做幅画,再现诗中意境,体味作者感情
第五篇:《雨霖铃》《声声慢》教案(高一必修)
教学目的:
1.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景、叠字抒情的特点。2.感受词人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教学重点:
体味融情入景、叠字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了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创作动机;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会通过分析歌词意象来揣摩词人情感的方法。一.导入:
前天我们学习了宋词中一首婉约派的作品,题目叫—— 除了晏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柳永和李清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体会婉约词的融情入境的特点,缠绵凄切的基调。
二.先了解两个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以理解创作的动因。
1.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雨霖铃》,唐时旧曲,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她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长女。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当时宰相之子赵明诚,这是一个喜爱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妇俩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我们学过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是表现了她年轻时无忧无虑,无端生愁的情愫。
《声声慢》就创作于这个时期。此时词人正飘泊江南,流落无依,形影相吊。三.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提示:1、注意朗读时的重起轻落,语调舒缓。
2、注意通过准确的停顿、拖音传达出词人哀婉悲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