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课时 旋转的概念与性质(教案)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图形的旋转 第1课时 旋转的概念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
学生在实验探究、知识应用等数学活动中,能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重点】 归纳图形的旋转特征.【教学难点】
旋转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 以前我们学过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等变换,它们有哪些特征呢?想想看,并与同伴交流.问题2 请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教师展示实物或图片或用课件展示):(1)时钟针面上时针的转动(顺时针方向旋转和逆时针方向转动);(2)风车的转动;(3)电扇上扇叶的转动;(4)小朋友荡秋千;(5)汽车雨刷的转动;
以上图形的转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还能举出这样类似的生活中的情境吗? 【教学说明】问题1的回顾,可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平移,轴对称变换,结合问题2,可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存在着旋转变换,增强探究欲望,进而导入新课.对于问题2,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的共同特征,初步感受到旋转的基本性质是绕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1 如图,用一根细线一端拴住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教师事先准备好实物),当小球绕点O由A摆动至B,由B摆动至A的过程中,试问:小球绕着哪个点转动?它们转动方向如何?转动的角度是哪个角?
探究2 如图,用一根较长细线系住木棒AB的两端,再将细线固定于支架上的点O(教师事先准备好实物),再将木棒提取使之自然摆动至A′B′位置.试问:在转动过程中,木棒AB绕着哪一点在转动?木棒AB的长度发生了变化吗?A和A′到点O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吗?B和B′点呢?由此你能发现哪些重要结论?
【教学说明】
1.在演示探究2中,应将细线缠绕在支架上点O处,使之不能滑动.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予以点拨,从而引出旋转的相关定义,并初步感受旋转的性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旋转: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个点(如点O)旋转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注意突出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对应点: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P′,则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如果图形上的线段AB经过旋转变为线段A′B′,则这两条线段称为对应线段,同样地,如果图形上的一个角∠A经过旋转后变为∠A′,则∠A和∠A′称为对应角.对应点和旋转中心之间的夹角称为旋转角.【教学说明】给出相关概念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图形让学生明确旋转中的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旋转中心等,及时巩固旋转及其相关概念,同时简要说出一些简单的旋转性质,为后面探索旋转的性质作铺垫.探究3 如图,在硬纸片上,挖一个三角形ABC,再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再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DEF),移开硬纸板.试问:在旋转的过程中,线段OA与线段OD的大小关系如何?∠AOD与∠BOE及∠COF有什么关系?旋转前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改变吗?
【归纳结论】 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即它们是全等的.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将图形绕点O旋转,且图形上点P、Q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为P′、Q′,若∠POP′=80°,则∠QOQ′=____,若OQ=2.5cm,则OQ′=____。
2.从3点到5点,钟表上时针转过的角度为____。3.如图,将四边形AOBC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至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C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3)AO与DO,BO与EO的大小关系如何?(4)若∠C=30°,则图中哪个角的度数也是30°?(5)∠AOD与∠BOE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你能说明理由吗?
4.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随堂演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应给予充裕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最后师生共同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完善认知.【答案】 1.80°;2.5cm 2.60°
3.(1)旋转中心是点O;
(2)点A、B、C经过旋转后移至D、E、F位置;(3)OA=OD,OB=OE;(4)∠F=30°;(5)∠AOD=∠BOE=45°,因为它们都等于旋转角.4.因为点A为旋转中心,所以它的对应点是它本身.正方形ABCD中,AB=AD,∠DAB=90°,故旋转后点D与点B重合;又旋转后的图形与△ADE全等,故∠ABE′=∠ADE,BE′=DE,即点E的对应点在CB的延长线上,且BE′=DE,则△ABE′为旋转后的图形,图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小结,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领会本节的数学思想.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3.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 练习的“课时 作业”部分.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丰富的生活中的旋转”作为情境引入,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再让学生举一些旋转的例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兴趣.2.此外,本节课需要注意的地方:(1)教师在提问时需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习惯.(2)如何将“创设情境”有机地与教学结合起来,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而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创造.
第二篇:第1课时 面的旋转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
面的旋转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2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二、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
风筝的每一个接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旋转门转动后形成圆柱。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三、活动三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
2——3(球)
3——4(圆锥)
4——2(圆台)
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名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四、找一找
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五、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六、认一认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七、练一练
1、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再和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2、下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底面的直径和高。
3、想一想,连一连
4、应用题
八、作业布置:
第三篇:【教案】第3课时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教材第28页)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学重点:
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教学难点:
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是什么?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二、导学新课 出示课本主题图。1.移一移,描一描。
1/ 2
(1)先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描下来。(2)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描下来。(3)再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描下来。(4)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2.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怎样才能平移到图③的位置?
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
也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5格。平移三角尺: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
也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想右平移3格。追问: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图形的位置的?
生:可以看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看看这几个具体的点平移了几格。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2
第四篇:《导数的概念》(第1课时)教案1
导数的概念(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曲线的切线的概念.
2.在了解瞬时速度的基础上,抽象出变化率的概念.
3.掌握切线的斜率、瞬时速度,它们都是一种特殊的极限,为学习导数的定义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切线的概念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了解曲线的切线和瞬时速度的基础上抽象出变化率的概念.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曲线的切线
如图,设曲线C是函数yf(x)的图像,点P(x0,y0)是曲线C上一点,点Q(x0x,y0y)是曲线C上与点P邻近的任一点.作割线PQ,当点Q沿着曲线C无限地趋近于点P,割线PQ便无限地趋近于某一极限位置PT.我们就把极限位置上的直线PT,叫做曲线C在点P处的切线.
问:怎样确定曲线C在点P处的切线呢?因为P是给定的,根据解析几何中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知识,只要求出切线的斜率就够了.设割线PQ的倾斜角为,切线PT的倾斜角为,既然割线PQ的极限位置上的直线PT是切线,所以割线PQ斜率的极限就是切线PT的斜率tan,即tanlim2f(x0x)f(x0)ylim.x0xx0x例题
求曲线yx1在点P(1,2)处的切线的斜率k.
解:yf(x0x)f(x0)f(1x)f(1)(1x)21(11)x22x
yx22xx2 xx∴klimylim(x2)2,即k2.
x0xx02.瞬时速度
我们知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它的运动规律可用函数ss(t)描述. 下面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进行分析. 已知s12gt. 2(1)计算t从3秒到3.1秒、3.01秒、3.001秒、3.0001秒……各段内平均速度.(2)求t3秒时的瞬时速度.
解:(1)3,3.1,t3.130.1,t指时间改变量.
ss(3.1)s(3)v11g3.12g320.3059.s指位置改变量. 22s0.30593.059.t0.1其余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事先刻在光碟上,待学生回答完第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后,即用多媒体出示,让学生思考在各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变化情况.
ss随t变化而变化,t越小,越接近tts于一个定值,由极限定义可知,这个值就是t0时,的极限.
t11g(3t)2g32ss(3t)s(3)2 vlimlimlim2t0tt0t0tt1 glim(6t)3g29.4(米/秒)
2t0s问:非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是怎样定义的?(当t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
t(2)从(1)可见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求非匀速直线运动在时刻t0的瞬时速度的方法如下: 非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ss(t)
时间改变量t,位置改变量ss(t0t)s(t0)平均速度vss,瞬时速度vlim.
t0tt一般地,如果物体的运动规律是ss(t),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v,就是物体在t到tt这段时间内,当t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即
vlimss(tt)s(t)lim
t0tt0t例题
若一物体运动方程如下:
2(0t3)(1)3t2 s 2(2)293(t3)(t3)求此物体在t1和t3时的瞬时速度.
2解:当t1时,s3t2 ss(tt)s(t)3(1t)223122vlimlimt0t0ttt 26t3t limlim(63t)6.t0t0t当t3时,s293(t3)2
ss(tt)s(t)293(3t3)2293(33)23(t)2vlimlimlimt0t0tt0ttt
lim3t0.t0所以,物体在t1和t3时的瞬时速度分别是6和0. 3.课堂练习(学生练习后教师再讲评)
(1)求yx32x2在x2处的切线的斜率. 解:yf(x0x)f(x0)
f(2x)f(2)
(2x)32(2x)2(23222)
10x6(x)2(x)3y106x(x)2 xylim(106xx2)10.∴klimx0xx0(2)教科书第111页练习第1、2题. 4.课堂小结
(1)曲线的切线.(2)瞬时速度.
(3)求切线的斜率、瞬时速度的步骤.
五、布置作业
1.求下列曲线在指定点处的切线斜率.(1)yx2,x2处,(2)y231,x0处. x12.已知某质点按规律s2t2t(米)作直线运动.求:(1)该质点在运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2)质点在2秒到3秒内的平均速度;(3)质点在3秒时的瞬时速度. 解:1.(1)k12,(2)k1;
2.(1)8米/秒,(2)12米/秒,(3)14米/秒.
第五篇:第1课时_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教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 的均
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 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 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教具准备】
NaCl溶液、CnS04溶液、CuC12溶液、KMnO4溶液、FeCl3溶液、NaCl固体、糖、CuS04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导入新课】
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1、CuS04、CnCl2、KMn04、FeCl3。让学生观察,并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小结】
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活动与探究1】
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药品:NaCl、糖、CuS04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交流现象】
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得出结论】
三种物质都溶于水,得到混合物颜色有差异。【提出问题】
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分析小结】
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引导观察】
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 【分析小结】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归纳出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见板书设计)。【提出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蔗糖溶液、NaCl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交流回答】
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NaCl溶液中,溶质是NaCl,溶剂是水。【提出问题】
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按教材P,27实验9-2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交流现象】
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碘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得出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提出问题】
把一种溶液放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活动与探究3】
请同学们按教材P28实验9-3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交流现象】
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振荡后不分层,不沉淀,形成溶液。【归纳总结】
液液互溶,量多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特别提醒:通常水无论量多量少,都是溶剂。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①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②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实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及其性质,以及溶液的组成。【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5.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多的称溶剂,量少的称溶质。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本节课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溶液开始着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基础,通过从宏观现象的领悟到微观分析的提升,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溶液知识体系,通过课堂有效的科学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应用价值,也使学生对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等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