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2016年基本思路[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9:0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2016年基本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2016年基本思路》。

第一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2016年基本思路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

2016年基本思路

2015年是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创基础之年。我办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试点县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乡镇(开发区)和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四通乡试点工作,改革思路进一步明确,各项改革举措得到有效落实,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县府办、县法制办、县农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水利局等14个部门和12个乡镇(开发区)的主要领导为组成成员;12个乡镇、开发区也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乡镇长(管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由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副乡镇长(管委会副主任)担任。

2、设立工作机构。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水利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分管领导担任。同时,抽调七名工作人员,成立业务指导组,实行统一集中办公;12个乡镇、开发区也分别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工作班子,办公室设在乡镇(开发区)农发办,办公室主任由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副乡镇长(管委会副主任)担任。

二、积极申报,获批试点

1、方案编制。按时完成《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实施方案》和《云口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2、试点申报。按时完成《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实施方案》和《云口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申报工作。

3、批准试点。云口县获批‚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浙江省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四通乡获批‚浙江省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

4、项目申报。按时完成2015、2016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管护项目县申报工作,并成功获拨2014、2015、2016年维修管护项目资金1910万元。

三、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1、广泛动员。5月25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各乡镇(开发区)分管领导、水利专管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等50多人参加会议,省水利厅应邀到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12个乡镇(开发区)也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参加会议人数344名。

2、业务培训。7月3日、9月16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举办了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培训班和全县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初始登记工作业务培训班,各乡镇(开发区)农发办分管主任、水利专管员、信息录入员和联络员等100余人参加培训。

3、媒体宣传。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水利网、杭州日报、湖州日报、湖州电视台、云口新闻、云口电视台等宣传媒体报道50多条次,云口电视台《英溪论坛》‚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专题一期,‚创改革之先、立机制之新、建和谐水利‛和‚‘四四并举’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介绍,分别获省水利厅副厅长、副巡视员批示。

4、领导关怀。今年4月3日,省水利厅农水局、省财政厅农业处等一行,调研我县改革工作;5月11日,县政府副县长等一行,调研四通乡试点工作;5月26日,省水利厅政法处处长等一行;7月16日,市农办副主任等一行;9月8日,县人大副主任等一行,调研改革工作。6月9日,全市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会;7月2日,省水利厅水权制度建设讨论会;11月23-24日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暨冬春水利建设现场会,分别在我县召开。

5、综合效应。2015年水利工作省、市、县三级综合考核分别排名第一。

四、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围绕‚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管用得当、持续发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总目标,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产权确权和移交、产权抵押借贷融资、搞活经营权、建立‚工程产权所有者筹集为主,政府绩效考核进行奖补为辅‚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的长效机制等六项重点改革,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五、树新理念,明确思路

深入开展学习调研,在去年赴周边地区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赴江苏省洪泽县,浙江省淳安县、诸暨市,广东省东莞、佛山、广州市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召开村书记、主任专题座谈会,开展基层调研,深入了解我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广泛征求建设管理工作意见建议,为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依据和思路。

(一)改革工程建设方式增动力,创造个性与整体和谐之美。以‚转方式、拓渠道、促转变‛为主抓手,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切实增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元动力。一是创导个体与整体协调理念,开展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工程试点,形成融生态、人文、景观、标准于一体的‚建一片、成一片‛水利建设新模式。二是创新涉农资源整合理念。采取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举措,形成‚规划整合项目,项目整合资金,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整合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水利建设多元投资机制。放活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市场,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局面。四是切实转变工程建设监督形式。积极推行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和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两项‛监督制度建设,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形式社会化、多样化。

(二)改革工程产权制度增活力,创造权利与责任和谐之美。以‚发两证、建一市、活两权‛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农田水利设施资产有效活力。一是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经营权流转证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与交易机制。三是积极探索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抵押融资机制。

(三)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增效力,创造建设与管理和谐之美。以‚建标准、设基金、立制度‛为主抓手,扎实推进运行管护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效力。一是设立专项基金。统筹资金,建立县级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专项基金,全面落实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二是规范管护标准。根据不同的农田水利设施类型,制定管护标准,促进设施运行管护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三是创新管护模式。按照管护分离的原则,创新专业化、市场化管护模式和提升自治管护模式,健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长效管护制度。四是强化绩效考核。健全长效管护绩效考核与资金奖补挂钩机制,形成权责明确、责任落实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和管理体系。五是创新管理手段。按照建设智慧水利的要求,加快推进水利设施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四)创新改革成果,健全管理体系。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着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投资多元化、质量监督社会化、产权登记常规化、责任主体合法化、工程项目资产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产权交易市场化、金融支撑配套化、管护经费保障化、设施管理信息化‚十大‛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建、管、养、用一体化新体系,形成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更加惠及民生的水利建设发展新格局。

六、示范带动,全域推进

(一)农田水利设施确权颁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将农田水利设施具有代表性的四通乡确定为试点先行乡镇。2014年12月开始,在四通乡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确权颁证试点工作,今年7月,四通乡共发放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178本,全面完成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颁发工作,实现全覆盖,为全县面上推开,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2、整体部署,全域推进。5月25日,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铺开。

(1)调查核实。今年2月底前,全县农田水利设施调查摸底工作全面完成,7月份,全面开展调查资料核实工作,确保调查资料准确性、完整性。(2)测绘工作。全县12个乡镇(开发区)都委托中介机构实施了农田水利设施平面图测绘工作,完成各类设施平面图测绘2306座(水库16座、山塘228座、水闸117座、闸站59座、机埠1759座、堰坝127座),内业制图工作已基本完成。

(3)登记工作。全面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确权颁证工作,全县农田水利设施的登记申请、权属公示、设施平面图、受益区域图等初始登记资料,已准备就绪,进入全面制证阶段。

(4)制定办法。出台了《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确权颁证和产权移交实施办法(试行)》、《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实施办法(试行)》、《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流转交易实施办法(试行)》、《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流转证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改革办法。

(5)规范操作。制订了调查资料、平面图测绘和初始登记等六项操作规程和职责分工、联片包镇、工作考核等三项管理制度,统一操作规程、严格推进制度。

(二)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创新性突破

1、构建新型体系。撤销云口县排涝站、云口县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云口县石颐寺水库管理所3个事业单位,实行机构合并,成立云口县水利工程管理所,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今年7月,经云口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核定人员编制50名,所需经费列入财政全额拨款。

2、明确管理职责。云口县水利工程管理所直接承担本级管理范围内工程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和防汛防台抗旱调度等职责;间接承担全县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业务指导,检查管理标准、制度的落实和考核体系建设等职责。创新管理示范。已在新丰排涝站开展标准化管理示范试点工作,取得试点经验,将在全县水利工程推行标准化管理。

总之,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进展相对缓慢;二是乡镇不够平衡;三是缺乏有效抓手等等。

----2016年度工作思路----2016年是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出成果的关键之年。我办将继续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试点县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镇(街道)和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深化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扎实推进试点示范建设,促进各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一、全面深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一)继续开展‚两证‛颁发工作。

1、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县级以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二是全面完成县本级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县级及以下河道堤防工程确权颁证试点工作。

2、经营权流转证颁证工作。一是对已完成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流转的进行交易行为规范,核发经营权流转证;二是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流转试点,规范入市交易行为,核发经营权流转证。

(二)积极探索设施重臵估价工作。一是开展设施重臵估价调研工作;二是开展设施资产价值调查工作;三是制定设施重臵估价基本标准;四是全面开展重臵估价工作。

(三)组织开展设施资产移交工作。一是编制设施资产价值移交清单;二是设施资产财务登记工作;三是积极探索设施经营性资产量化股份工作。

(四)组织开展设施入市交易工作。

1、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一是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和镇(街道)分中心增设水利服务窗口;二是在云口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网站增设‚水利设施所有(经营)权‛网上流转交易模块;三是实时录入流转交易动态、供求信息和政策制度信息。

2、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拟出台《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放活经营权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范围、形式、程序、管护责任等要求;二是拟出台《云口县经营性农田水利设施监管和管护责任制度》,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经营者管护责任。

(五)探索‚两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一是拟出台《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两权‛抵押融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具体办法;二是组织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二、全面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

(一)创新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建设。一是确定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工程。结合我县‚十三五‛规划的市镇圩区、元城镇圩区整治工程项目和东溪(云口段)沿岸提升工程,推进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工程试点;二是编制《云口县新市圩区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区工程建设规划》、《云口县城东圩区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区工程建设规划》和《东溪(云口段)沿岸提升工程建设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标准化管护,建设融生态、人文、景观于一体和运行管护标准化、规范化的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工程。

(二)创新水利建设投资多元机制。拟出台《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工程项目建设先建后、以奖代补补实施办法(试行)》,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局面

(三)创新工程建设监督新型模式。全面推行‚两项‛监督制度建设:

1、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一是开展工程建设管理公开公示试点工作;二是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实现在建工程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全覆盖。

2、建立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度。一是开展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试点工作;二是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度,实现在建工程项目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全覆盖

三、全面深化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创新

(一)创新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筹建县级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专项基金,形成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二)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标准建设。根据不同的农田水利设施类型,制定管护标准,全面实施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三)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模式。按照管护分离的原则,积极开展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模式试点工作,计划在阜溪街道开展专业化、市场化管护模式试点工作;在洛舍镇开展自治管护模式提升试点工作;在云口县水利工程管理所开展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等。

(四)创新绩效考核资金奖补机制。一是拟出台《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二是开展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绩效考核试点和推行工作;三是落实管护责任,形成权责明确、责任落实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和管理体系。

(五)创新水利设施信息管理体系。以智慧水利建设和云口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网络信息平台为载体,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信息管理系统。

四、全面加强农田水利体制改革工作推进

(一)强化舆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意义、政策和示范典型的宣传,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

(二)强化指导服务。切实加强改革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深入细致地开展改革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体制改革工作整体、协调推进。切实加强下渚湖街道省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的指导和推进工作。

(三)强化制度保障。切实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体制改革的各项调研工作,富有实效地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制度、规章和工作措施,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体制改革工作合法化、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

(四)强化督查推进。健全考核制度,加强推进督查,及时通报改革动态,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促动、示范带动、齐头并进的改革局面。

第二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荐)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011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尤其对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浪费现象严重、对水利灌溉依赖性强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华图教研中心的老师认为,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很可能成为今年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我国目前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水利设施建设仍成为瓶颈性制约因素,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第二,节水灌溉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第三,山区水利发展滞后。尤其像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水资源贫乏、又不具备修建骨干水利工程的条件,等等。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原因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不佳,水费计收难,管护缺乏,等等。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

第一,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第二,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第三,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第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五,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第六,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进依法治水;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十七届五中全会四大关键词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指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2011年国考招考公告和大纲公布时间与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同步,这绝非巧合,此次国考申论主题肯定会反映此次会议所涉及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

关键词一:转型

对于中国而言,2010年非同寻常,在“十一五”收官之际,“十二五”即将开启。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五大坚持,这意味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成为我国政府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全会公报中叶没有出现GDP的指标,而是说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这意味着,在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要兼顾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这正是十二五与十一五规划的最大区别。此次政策的制定,考虑的是效果,而不是速度,这是此次全会公报中最大的亮点。这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16日在北京举办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致开幕词时提到“包容性增长”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和胡锦涛近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一脉相承,意指不能单纯发展经济,而需要全面均衡发展,才

能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2008年的国考申论主题是“怒江水电开发”、2009年国考申论的主题是“产业结构转型和粮食安全”、2010年国考申论的主题是“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三次国考的题材都涉及到了经济方面,可以说经济建设是国考题材选择的最大热门,不排除2011年国考申论仍以经济建设为主题的可能性。

关键词二:民生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收入分配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社会管理问题

都一一作了解答。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次被提出,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大格局正在确立,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二元体制都归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此次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

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意味着政府未来将会花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从近10年的国考申论主题来看,仅2001、2003和2006年考察过三次民生类题材,但均不单单是涉及社会领域的问题,往往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2010年关于居民收入差距、高房价问题、城市交通大拥堵等常见诸报端,并引发了全社会大讨论。2011年国考申论主题极有可能以民生问题为

题材,考察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

关键词三:文化产业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物质财富有了很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愈发强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被看成是金融危机期间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明确了政

府未来要加大力度发展文化,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既能进一步带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效益,也能带来调整结构、提振产业、拉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经济效益。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通常在8%以上,而我国大陆只有4%,文化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2001年开始,国考申论中只出现过一次以文化为题材,即2002年的“网络监管”。虽然考察次数少,但这正说明了未来国考申论考察文化建设题材的可能性很大。考生要多关注文化建设方面的问

题,做好准备。

关键词四:环境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发生自然灾害,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

能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都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命题人的青睐,这与科学发展观成为党和政府执政根本理念是密切相关的。2010年国考申论以“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为题材、浙江申论以“低碳经济”为题材,这体现了环境保护往往是与发展经济联系在一起。2011年的国考申论可能是复合题材,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命题是一大热门。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2011国考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考生务必深刻理解会议精神,以期在考生中

灵活运用相关政策。

突发性公共事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政治、民生都是申论考试的重点选题方向。恰值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集体上访、突发性群体事件、西南大旱、玉树地震等关乎公共安全的自然事故频繁发生,警示着高风险时期的来临。党和政府如何处理此类事件关乎着党和政府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对近年来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总结了其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对

策。

一、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自然灾难无法避免,但社会矛盾可以规避。事实上,回顾近年来社会突发事件,可以将它们的根

本原因归纳为社会利益和利益分配的不对称。具体可分为两大方面:

首当其冲的是伴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老百姓有着更多的利益诉求,但这种诉求存在梗塞。如,百姓遇到问题时无处倾诉、倾诉了也无人解决的现象时有发生,问题越积越深就演变成了接

二连三的上访现象。

其次,少许管理层面的决策不力、作风不实、漠视群众利益现象也确有存在。例如近期频发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大都是人民群众对管理层人员工作、生活作风的检举,韩峰日记事件、天价烟局长等

事件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的解决措施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从多方面入手、多策并举化解矛盾、降低风险。首先,化解矛盾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畅通群众利益诉求通道。要创建公平的博弈平台、拓宽民意表达途径,以此为民众提供便利的诉求渠道。比如针对上访现象,其解决方法不是让基层干部天南地北的追着上访者、盯着上访者,而是要让有权处理问题的行政机关出面调解和落实,并建立高效透明的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

其次,在矛盾发生之前就必须具备高度的预见力,制定各类风险应急和长期预案,并建立长效机制。如各级党政部门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样就能将遗留问题抹去,将未来风险预计。即使风险“变现”,也能以未雨绸缪的前期工作为基础迅速行动、化险为夷。需要强调的是,对待那些涉及百姓重大经济利益的问题时,应遵循民主协商的原则,决策透明、信息公开,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关系。近期持续热涨的房地产市场在我国密集出台的爱民政策面前也正

在逐渐“退烧”,这正是我国党和政府维护百姓利益的表现。

最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也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对内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法制宣

传工作,以此引导群众在面对矛盾冲突时选择合法合理的正确方式。

应该看到的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频发的社会公共事件不仅仅是一种威胁,其实它也是一种激励,因为近年来的这些矛盾甚至冲突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百姓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和我国公民民主权力的深入。矛盾并不可怕,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相信我国必将全面走向和谐、迎来辉煌!湿地生态保护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然而,从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普查结果看,已完成调查的6个省份中,北京、吉林和广东的湿地面积在进一步减少,黑龙江、江苏和天津湿地效益和功能还在下降。湿地资源数量的减少,效益的下降,不只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珍贵动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严重

影响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湿地危机表现】

第一,湿地面积依然在大幅度地减少;第二,天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的速度很快;第三,湿地

过度利用带来的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

【湿地破坏的原因】

湿地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主要间接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快。而这并非问题的全部,更为根本性的原因当是,湿地保护缺乏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在有限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中,湿地在土地利

用方式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的地位。

【前进中的一缕曙光】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大省,湿地资源丰富。在湿地生态建设方面,江西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绿

色崛起的新路子。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

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表示。

总结反思江西湿地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如下:

一、加强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要把湿地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把湿地生态的保护、开发和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来抓,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完善健全机构,明确各自责任。湿地工作牵涉农业、水利、林业、环保、国土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由各级林业局牵头成立监测体系和具体实施体系,各个部门做好相应工作,联合共同严格执法。

三、开展湿地普查、调研,做好统一规划工作。详尽的普查是高起点规划的基础,应按广义和狭义湿地分别进行普查,有利于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湿地保护、湿地地产、污水处理和开发建设

有机结合起来。

四、全民动员,普及学习湿地知识。领导应带头学习,消灭“湿地知识盲”。集中一段时间,采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办展览、实地参观等方式全面普及湿地保护、开发和建设知识,做到人人都

有保护湿地的自觉意识。

【重要论述】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

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

第三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市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等规划和冬春农建实施方案为主要依据,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支农涉水项目和资金,以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等工程为重点,全面做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快解决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

*-*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亿元,省级投入*亿元,市级投入*亿元,县级投入*亿元,群众和社会资金投入*亿元。计划修复水毁工程*处,整修防渗渠道*公里,渠系建筑物除险加固、改造*处,新修、加固堤防*公里,疏浚河道*公里,清淤沟渠*公里,建设村镇供水工程*处,新修塘坝堰闸*处,维护塘坝堰闸*处,新修水池、水窖*处,新修灌溉机井*眼,维护灌溉机井*眼,新修泵站*处。

截止*年底*规模以上机电井有*眼,这其中有少量损坏和水量不足的井眼;对于配套齐全、设施完好的灌溉机井,基本上达到田间地头,农民可以方便地灌溉农田。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zf重视,百姓轻视。

调研中了解到,各级zf及诸多部门在农田水利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建成后除水库、灌溉渠以外,以乡(镇)、村为单元分布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权属、管理和使用主体不太明确,如何保证工程的后期管护和运行基本处于缺位状态。

有天然小气候的地方,当地人只是在天气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才使用,有群众感觉水利设施用处不大;近邻丰富水源的地域,过去农户采用自流灌溉,由于近年来用水限制,能自流灌溉的支渠很少使用,有农民认为支渠使用价值不大,损坏达*%以上。另外风水迷信、水利设施占种地面积等也成为部分人损坏或放弃使用的理由,造成部分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二)过度使用,加速寿命极限。

农田灌溉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除用电均价支付外,水是无偿、无限、随意使用,农户“搭便车”使用行为盛行,长期免费竞相乃至过度使用,导致灌溉设施加速折旧和农村水资源大量浪费,缩短灌溉设施的使用寿命,加剧了农业用水的严重短缺,导致水位下降,不少机井不能使用。

(三)部分项目跟踪管理缺位。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水利部门就将农田灌区改造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工程,修建大批农田水利设施项目,而且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无论是近年来的水利、烟草项目,还是扶贫、农开、土地整理项目等,在建设时各级领导到受益群众都十分重视,但等到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往往就很少过问了。

没有统一管护队伍和与之配套的管护机制,设施丢失、人为损坏、道路桥梁压塌、责权利衔接不畅等问题不断出现,造成部分农田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位下降、沙土淤塞、杂物填堵等使工程老化失修,使用率下降,久而久之,直至完全不能使用。

(四)资金保障有难度。

农田水利设施不仅在修建的基础上需要足够的资金,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能够不断改造、不断完善的费用支持。从*市水利局了解到,在zf主体方面,有水务部门、财政部门、国土部门和农委部门;投入形式上,有的是项目争取,有的是土地复垦,有的是中低产田改造,有的是高效农田补贴;从统筹角度,除了中央财政投入和少量的省级财政拨付外,主要资金来源按要求是县级以下财政负责,而县级财政困难,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保障资金难以落实。

另外,这种分散投入、多管齐下的局面很容易造成管理的紊乱和低效。尽管当前各级zf已经投入了相当的财力,也拓宽了许多资金筹集渠道,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依赖国家投入、zf实施的状况还没有明显改变,资金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效力发挥。

(五)项目更新遇建设困难。

调研中发现,一些不能发挥作用的项目,因受项目不能重复建设规定,更新兴建遭遇申请瓶颈。另外,由于绝大多数农村多年来承包的土地没有调整,不少村民不能正确处理好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对自己原本面积不大承包田上的干渠和支渠、机井,挖了又填,填了又挖。

加之近年来农资价格、工业产品价格的大幅增长,稀释了农民从农产品价格上涨中的获利,再加上农民外出务工增多,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农民忽视农业生产的倾向增多,农民对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断下降。

三、清理淤堵,畅通命脉

(一)加强管护,健全机制。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形式、用工方式和投入机制,充分利用村级“一事一议”制度,通过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管护主体、创新管护模式、落实维护经费等措施,实行水利设施目标考核制和维修项目申报制,完善激励机制,严格奖惩制度,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创新,破解长期存在的权属不明、体制不顺、建管脱节、权责分离等问题,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物尽其用,长期发挥效益。

(二)典型引导,现实教育。

充分认清当前农民麻痹心理、轻视意识危害,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精神为指导,依据现代农业的布局,择优选择一批灌区、小流域,实行单元治理,整体推进,培育典型,以典型实例教育广大群众,提升他们对农田水利设施使用管护意识;

各相关部门要像重视其他经济工作一样,充分认识水利建设是关系农民长远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拓宽思路,坚持农田治理与水利设施兴建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新发展,摆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传统局面。

(三)加大投资力度,吸纳全社会资金参与。

一是摒弃依赖国家投入意识,各级zf要切实加大财政预算资金的投入,逐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水平。二是改变当今涉及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资金分散使用、跨部门多头管理的弊端,做到各类资金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最大效应。三是搭建农田水利融资平台,通过招标、承包、租赁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摸清水利基本情况,制定、修订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加大对原有农田水利设施可使用性评估力度,灵活处理报废设施,及时更新建设新项目,着力改变农田水利规划与农村发展规划不相适宜的局面,在农户中实行项目规划设计同意书制度,从项目设计开始就让农民参与其中,科学界定农田水利建设中zf与农民的责任范围,让农民发挥自身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护,避免内耗,避免重复建设。

(五)探索用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

积极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用水监督管理体系,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采取计划用水,超额加价的办法,进一步探索水权制度,建立用水户参与管理,协商的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农田水利集约化发展和良性运行。

第四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工程建设问题和运行管理问题。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施工要求标准不高、建设模式不匹配.老化严重: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各个利益方面责任不确切,没有健全的管护督查体系,并由此导致工程资金投入失调、管护费用短缺等不良后果。

1.工程管护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管护意识淡薄

首先是部分干部存在临时观念,把项目工程当成自己的政绩工程,只顾争取项目、资金,重建设、轻管理,工程建起来后,只要任期内不出大问题,工程好坏留给下任去管,还有的干脆推给村里或者农户,自己当“甩手掌柜”。其次是灌区群众主体意识不强,没有把项目工程看成利人利己的共有财产而自觉维护、主动看管,只顾自己好用,不管工程好坏。大部分群众对工程建后管护的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工程由国家投资建设,应由国家负责管理、维护,工程毁损与己无关,因而漠不关心,置之不理。

1.2产权归属不明晰

工程项目建成后虽要办理一定的移交手续,但实际上只是管护责任、产权和义务在形式上的移交,并未把三者真正落到实处。产权归属不明晰是导致管护责任和义务不落实的重要原因,工程产权界定困难,产权归属不确定,工程建后管护存在群众不愿管、村里无钱管、乡镇表面上管而实际上不管的现象,导致一些资产尤其是早期建成的固定资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和流失。

1.3管护经费不落实

农田水利工程往往处于各部门都在管、而实际上各部门又都不管、最终没有部门管的状态,管护资金筹措困难。农田水利工程分布范围广,受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影响易发生损坏(毁)的工程数量较多,人工管护成本高,加之,积累下来的项目工程损坏等实际问题,造成管护经费缺口大,同时,项目工程的早期规划、工程建设质量、政策措施的配套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工程建后管护资金的落实。国家各级政府预算资金中,缺乏农田水利管护专项经费支付,水利部门收取的水费保证不了单位人员工资,甚至有部分地区取消水费,更不用说用于田间工程管护了。乡镇政府经费主要用于行政开支,基本不会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管护,部分受益农户连一亩田几十元的水费也不愿意缴纳,更不用说自己出钱维护工程设施。以上原因无形之中加大了工程管护经费的筹措难度。

1.4管护责任不明确

项目工程建成移交后,本应形成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受益农户共同管护的局面,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现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管护各方均不愿投入新的资金和精力,导致出现地方政府要求基层管、基层组织无力管、受益农户不愿管的窘境。工程管护体制上难衔接。农村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占主导地位,随着农民思想集体观念的弱化,农村统一管理的功能有所削弱,事业管理比较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松散的农户与统一的工程衔接好,难度较大。

2.坚持建管并重构建工程管护长效机制

2.1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护主体

明晰产权,确定主体。产权归属问题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建后管护的责任,关系到项目区群众的管护积极性,解决产权归属问题是确保管护工作到位的关键。项目建后将管护作为重要内容,坚持经常抓、抓具体、抓出成效,明确部门职责,领导责任,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定并完善切实可行的农发项目建后管护制度、办法和细则,及时解决管护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层层落实管理、资金、督查、考核等各环节任务和责任,健全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管护运行机制,做到项目工程建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通过签订管护合同、协议,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的责任主体,确保责、权、利的对等和统一。同时,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拍卖、承包、租赁等万式,努力实现使用权、经营权与所有权的有机结合,使项目工程建后管护逐步由行政管理型向社会服务管理型、市场带动管理型、经济自立管理型转变,达到以工程养工程、以项目养项的目的。

2.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管护意识

营造全社会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和侵占;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支持和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加强对乡、村领导和村干部的宣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忽视项目工程管护就是对国家利益不负责、对农业发展不作为、对群众疾苦不关心,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理念;加强对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科技与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其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自觉参与到管护活动中来。

(作者单位:156303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大兴农场水务局)

第五篇:申论热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申论热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011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尤其对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浪费现象严重、对水利灌溉依赖性强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华图教研中心的老师认为,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很可能成为今年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我国目前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水利设施建设仍成为瓶颈性制约因素,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第二,节水灌溉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第三,山区水利发展滞后。尤其像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水资源贫乏、又不具备修建骨干水利工程的条件,等等。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原因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不佳,水费计收难,管护缺乏,等等。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

第一,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第二,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第三,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第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五,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第六,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进依法治水;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下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2016年基本思路[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2016年基本思路[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田水利设施策划

    河南城建学院工商学院“三下乡”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调查策划书河南城建学院工商学院团总支二零一四年六月四日一、活动背景目前,我国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在季......

    关于XX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现状位于xx区北部的xx镇是个农业大镇,北隔遥望港与如东县城南镇相望,南以滥港河为界同xx镇、xx镇为邻,东西分别与xx镇、xx镇接壤。全镇总面积52 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53......

    关于加强我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长治县位于山西省上党盆地东南边缘,辖5镇6乡,254个行政村,270个自然村,总人口33.72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84万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83元;县......

    金融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研

    金融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李明 侯崴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国家水利建设。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

    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管理,提......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附件1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重点......

    关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请示-市财政局

    关于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维修资金的请示惠州市财政局: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三农”政策精神,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从2......

    2011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011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