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19:4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仲江蒲宏江陈秀霞

(陕西省千阳县水利局宝鸡千阳721100)

【内容摘要】通过对千阳县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和运行机制,为该县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和建立引导激励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立农田水利引导激励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基础性设施,在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千阳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对县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进行探索。

1、千阳县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川相依、台塬分明,地形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全县总面积996.4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到857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2930吨/平方公里,属千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近年来,千阳县在人增地减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围绕加强“三农”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全县掀起了大规模、持久性的农村水利建设高潮,兴修各类水利工程619处,其中水库14座,陂塘16处,总蓄水能力1546.5万m,抽水站45座,深机井57眼,大口井228眼,各类自流引水渠道21条,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处,发展水利设施面积10.65万亩,兴修各类农村人畜饮水工程224处,建成小水电站8座,装机13台1025kw。历年兴修基本农田累计26.2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1.2km,23-1-

通过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大农业框架,提高农业整体水平,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2、千阳县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问题

2.1设施普遍老化失修,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该县现有14座水库、16处陂塘,总库容1546.5万m,其中有效库容1059万m,目前能够正常蓄水的工程仅有6座水库和3处陂塘,占蓄水工程总数的28.5%,在枯水年份,水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根本无法保证全县农业灌溉用水。加之这些工程大都修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控水设施不全,由于经济效益差,运行经费不足,导致工程失修严重,严重制约了其兴利效益发挥。

2.2建设投入机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重建轻管”问

题突出。多年来,由于群众“大锅水、福利水”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原来隶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农村分户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处于建、管、用相互脱节,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交给乡村管理,又缺乏技术指导,加之业务部门平时检查不够,缺乏监督,导致了工程投入绩效不高。加之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资产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水利资产闲置和流失,工程设施失修和综合效益衰减问题十分突出,制约着水利工程效益正常发挥。

2.3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低下。从目前投资来源看,水利

资金投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银行“四轮驱动”,按照“国家补3

3助为辅,受益者自筹为主”的原则,基本解决了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县级财政困难,缺乏项目前期经费,前期资金的不到位,导致水利前期工作不深不细,工程开工后设计变更太多,造成工程建设规模失控,使水利建设走入了“建一处工程,欠一笔债务”的怪圈。

2.4项目论证不足,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大。在项目立项过程中,相关单位只看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计划,没有因地制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为了完成任务,想方设法多头申报,重复建设,造成了资金上浪费,有些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实施区域勘测不足,闭门造车,致使工程实施中,施工难度加大,反而造成投资规模增加。

3、建立水利设施投入引导激励机制的几点建议

3.1争取项目,加大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整合力度。小型农

田水利设施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公 共财政重点扶持对象,县域水利设施建设要利用财政增收形势较好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财政支持,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上要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的三专管理,规避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各类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实现县级整合,统一投放渠道。按同类、相近项目或使用方向相同的资金整合到一起,增强财政协调能力,集中投放到重点项目,做大规模效应,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项目建设格局。

3.2发挥水利设施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

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认可和参与 才能更好、更快地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受益村民了解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意义,提高农民参与度.吸引闲散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群众自愿 参加、乡村组织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制。

3.3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要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必须以政府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为引导,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 理,发挥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尽管农村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但是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中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削弱政府的功能,而要改变过去的指令性干预方式为指导性引导方式,分发挥农民组织的作用,利用农民用水协会等组织实行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村 民自治的办法,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的原则,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民主决策制度为突破口,解 决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规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决策程序。小型水利项目规划

设计是支农资金使用的重要载体。项目的规划设计要具有前瞻性,着眼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为突破口,体现社会、自然、人文发展新貌,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既要统筹城乡发展,又要紧贴城乡一体化的理念的超前设计,带动和引领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建立村申请,乡申报,县审批的立项程序,以农村“六小”工程为着力点,进行科学论证和理性预测,综合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择优选择能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放大财政在小水建设政策效应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建立县级财政支农项目库,实行项目立项公告制和意见征询制,把农民最关心、受益最大、迫切需要建设的惠民工程纳入建设范畴,形成完备的项目立项体系,解决项目申报重复无序的问题。

3.5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要严格审核项目预

算,根据项目实施单位呈报的项目设计和预算等资料,通过现场勘察、市场调查,确定投资方案,严格项目预算审核,逐步规范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约束机制,切实维护项目预算的严肃性;在项目建设中,要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通过项目招标、竞标等形式,把水泥、钢筋、管材、砖石等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纳入政府预算采购范围。全面实行实行采购竞标制和媒体公告制,接受群众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公开、透明,规范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节约建设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要加强资金过程的监督,对项目建设规模、资金投向、工程进展等情况实行跟踪检查,防止项目缩水、转移资金用途,实行资金报账制管理,全方位发挥财政的监管职能,坚持按资金用途、工程进展和项目计划拨付款项,把好资金支出关口。规范项目决算审核与资金结算和评价工作;支农项目竣工后,应对项目实施单位编报的工程竣工决算进行严格审核,剔除决算水分,实行媒体公告制和公示制,公开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监管透明度。总之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项目监测考评体系,对

年度投入的支农小水利项目,论证分析资金使用效果,力争用较小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支农惠农作用。

4、结论。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的重要措施,探索县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评选高级职称,论文同意在陕西水利正刊上发表)

第二篇: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水利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是指由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采用“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农户、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和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建立政府领导下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共同做好小型农田水利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根据上级下达的项目立项指南,科学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合理确定建设任务。县级投资评审机构要提前介入,认真开展项目建设事前评审。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和验收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第四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项目、工程或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并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第二章 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第五条

地方各级财政要坚持“政府引导、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加大政府投入与鼓励农户投工投劳结合起来,整合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逐步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地方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央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等政策要求,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逐步扩大资金规模,增加投入。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9]439号)要求,进一步加大小农水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推进资金整合,深化县级项目整合,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着力打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整合平台,巩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整合成果,扩大整合范围,提高资金效益。

第七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两个方面,其分配和安排必须科学合理、公正规范,— 2 — 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夯实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基础;

(二)突出工程设施续建配套改造,发挥集中连片建设的优势;

(三)突出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四)突出“民办公助”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工程建管机制体制的完善和创新;

(五)照顾地区平衡,兼顾省直管县,适当向黄淮四市及南阳、开封两市倾斜。

第八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用于重点县建设的,重点支持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续建、配套、改造,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适度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小农水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专项工程建设的,主要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最薄弱的环节,重点支持雨水集蓄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小型水源建设,以及渠道、机电泵站等其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修复、配套和改造。主要包括:

(一)塘坝(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3/s)、灌溉机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容积小于500m3)等小型水源工程;

(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3/s)、小型灌区

— 3 — 渠系、井灌区输水管道、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

(三)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1000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等。

小农水专项资金具体补助对象或建设内容,由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上述范围和国家有关政策确定,并通过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发布。

第九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一)项目建设材料费。购买钢筋、水泥、石材、管材等费用。

(二)工程设备费。工程设备购置、运送、安装等费用。

(三)施工机械作业费。施工机械租赁费、台班费。

(四)项目管理费。重点县和专项工程项目的论证审查、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支出。

项目县可从中央、省财政下达的小农水专项资金中按不超过1%的比例一次性提取项目管理费。项目管理费不得重复提取,也不得用于人员补贴、购置交通工具、会议费等支出。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可由地方自行解决。

第十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根据因素法进行分配,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绩效因素三类。“自然因素”包括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县级行政区划数;“经济因素”包括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绩效因素”包括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资金整合、农民投工投劳、项目和资

— 4 — 金管理等绩效考核结果。

上述因素所占权重系数,根据小农水专项资金分配原则的有关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中央下达我省的资金规模和省级小农水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以及上述因素,测算确定分配省辖市补助资金额度。对省直管县单独进行测算确定。

第十一条 省财政对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实行不同的资金补助方式:重点县建设实行定额补助;专项工程建设实行比例补助。

重点县和专项工程的具体补助标准和比例,由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有关政策和资金规模,在制定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时确定。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国家和省农业发展政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要求以及当年小农水专项资金规模,及时制定和发布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将重点县分配名额、小农水专项资金补助控制指标下达各地。

第十三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的申报主体,包括专项工程申报主体和重点县申报主体。

(一)重点县申报主体为县级财政和水利部门。

(二)专项工程申报主体包括: 1.农户或联户;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 5 — 3.村、组集体;

4.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十四条 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项目依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

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财政部、水利部下发的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组织开展重点县和专项工程的立项申报、资金申请等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各自上报的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 重点县建设项目,由县级财政、水利部门依据项目立项指南,结合本地农田水利规划以及重点县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标准文本》等申请材料和文件,逐级联合向省财政厅、水利厅申报。

专项工程建设项目,由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提出申报后,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归类汇总,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等申请材料和文件,并逐级联合向省财政厅、水利厅申报。

项目申报涉及筹资筹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一事一议”,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实行“四议两公开”,经村民民主议事取得同意,并提供村民会议有关决议,按程序提出申报,报县级财

— 6 — 政、水利部门,确保建设项目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项目申报主体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须同时报送合作组织证书复印件。

第十六条 省财政厅、水利厅负责组织专家对县级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内容、资金支持重点,归类汇总和编制省级申报材料及资金申请文件,连同省级专家评审意见联合上报财政部、水利部。

第十七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审查要严格执行有关评审标准与要求,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农民自愿原则。项目立项、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项目建设方案、筹资筹劳方案和管理运行方式要经过项目区农民同意或民主议事通过。

(二)规划指导原则。项目立项、设计应依据有关规划,以有关规划为基础;项目施工、建设应按照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实施。

(三)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生产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确定项目工程措施和类型,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

(四)集中连片原则。项目安排要集中资金和技术,连片建设,形成规模,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

(五)项目统筹原则。县级要依据农田水利规划,按照资金整合的总体要求,统筹考虑各类相关项目的建设方案、项目

— 7 — 建设能力等情况,合理安排项目布局、建设内容和规模,同时兼顾工程设施及管理设施。省级统筹考虑各项目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重点县建设项目与专项工程项目的建设布局和资金规模。

第十八条 省财政厅、水利厅对通过财政部、水利部合规性审查的项目建设方案进行批复下达。县级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好项目实施,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实施地点、标准、规模和内容,确需变更的需上报省财政厅、水利厅批准。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积极推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产权,落实管护责任,探索、创新和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单户工程应明确产权归农户所有,管护归农户负责;联户工程可由受益农户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工程产权归其所有并负责管护。

第三章 资金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小农水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要公开透明,实行公示制。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采取适当的形式,将项目建设情况在当地进行公示,资金使用、筹资筹劳等情况应及时向受益区群众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 8 —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小农水专项资金,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要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政府采购制度,具备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制度。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和健全资金监管体系,加强对小农水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水利部门要做好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技术指导,加强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落实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护责任。县级水利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由项目法人或业主负责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日常监管,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对项目建设情况采取随机方式进行抽查监督。

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财政要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按照要求定期上报工程进展和资金支付进度,并于每年2月底前向省财政厅、水利厅报送上年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资金整合、资金使用和监管,以及管护机制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省对市县的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分配资金的重要因素。

— 9 — 第二十六条 对在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违反财政资金拨付和预算管理规定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理、处罚、处分。

重点县及专项工程项目县凡出现资金使用不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混乱,存在违规违纪问题被省级以上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省财政厅监督局(监督检查办事处)检查处理或通报,以及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取消重点县和专项工程项目县资格,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并取消该县(市)当年“红旗渠精神杯”及国家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评选资格。同时,相应核消所在市以后小农水专项资金额度及重点县专项工程项目县名额。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各省辖市财政、水利部门根据本实施细则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报省财政厅、水利厅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财政厅、水利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省财政厅、水利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财政支持“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豫财办农[2006]50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附件1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

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下简称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以下简称专项县建设)两部分内容。立项要求如下:

一、总体原则

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精神,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小农水专项资金规模,在继续实施第一批重点县建设的基础上,新增一批重点县,着力加快重点县建设步伐。同时,强化资金整合,引导项目对接;突出建设重点,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建设管理,严格奖优罚劣;创新体制机制,落实管护责任。

二、建设范围与内容

(一)建设范围

1.塘坝(容积小于10万m)、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 m/s)、灌溉机井等小型水源工程;

2.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 m/s)、小型灌区

33渠系等;

3.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1000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及小型排水闸等;

4.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5.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蓄水容积小于500 m)。具体建设范围,各县(市、区)财政、水利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过上述范围的前提下自行确定。

(二)建设内容

重点县建设以现有小型水源工程更新改造、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渠系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专项县建设主要解决“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将山丘区小农水建设作为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县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修建各类蓄水、引水、提水、雨水集蓄工程,特别是做好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机井、小水窖、小塘坝、小泵站等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在水资源短缺且旱灾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小农水建设重点之一。

各地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行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效益持久发挥。为建立和创新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探索节约农业用水,减轻农民用水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财政部、水利

3部决定选择部分市县,在第二批重点县建设中,结合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

三、项目选择要求

各地按照以下基本条件和《河南省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竞争立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遴选确定上报参与竞争的重点县和2010年专项县。

(一)第二批重点县的基本条件

1.当地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已建成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责任主体明确、工程效益较好。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前期工作充分,已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且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审批。

3.水源有保证。现有水源工程、骨干渠道运行正常。4.县乡两级水利技术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

5.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村委会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6.当地政府具有较强的资金整合能力,并制定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范。

7、通过三年左右建设,可以达到《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农[2010]7号)第七条规定的重点县建设的各项指标。结合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的县,县域内耕地面积应主要在大中型灌区覆盖范围内,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较为规范,水价改革具备一定的基础。

(二)专项县的基本条件

不属于第一批、第二批重点县建设范围的其他县(市、区),可以申报2010年专项县,基本条件是:

1、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3、水源有保证。

四、资金整合与补助标准

(一)资金整合

各级财政部门、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农[2010]5号)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整合工作。

市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归并性质相近、使用范围相近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下达,突出重点,集中用于重点县建设。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强化规划的约束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整合计划,增强统筹使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能力。

资金整合要注重实效,要按照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将财 政支持小农水项目和整合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尽量安排在相邻或相近区域,实行整村整乡推进,做到集中连片、项目对接、优势互补。各地要积极探索重点县建设资金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资金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二)补助标准

2010年,中央财政对第二批重点县平均每县补助800万元。省级财政拟按不低于中央补助规模的50%安排资金,市、县财政按照绩效考评的相关要求安排相应资金。中央财政对小农水专项县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每县按照150万元给予定额补助。

2010年中央财政对结合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的重点县增加200万元补助。

小农水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按照豫财农[2010]5号文件第八条执行。2010年,项目县可从中央、省财政下达的小农水专项资金中按不超过1%的比例一次性提取项目管理费。项目管理费不得重复提取,也不得用于人员补贴、购置交通工具、会议费等支出。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可由地方自行解决。

五、申报与审批程序

各省辖市财政、水利部门要按照《项目指南》的要求和省财政厅、水利厅下达参与竞争立项的第二批重点县和专项县名额,在本市范围内对具备竞争立项条件的县(市、区)分别进行遴选,确定上报参与竞争立项。

省财政直管县按省下达的名额向省财政厅、水利厅申报。

(一)第二批重点县

1、申报主体。县级财政、水利部门。

2、申报程序。项目依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编写提纲见附件1)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0)标准文本》(见附件2),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申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的县,编制《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时还须包括末级渠系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内容(编写提纲见附件3)。

3、审批程序。省财政厅、水利厅按照《河南省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竞争立项工作实施方案》,将遴选出的重点县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联合上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省财政厅、水利厅组织批复。合规性审查不合格的,退回各县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按原申报程序逐级报财政部、水利部再次审查。再次审查不合格的,取消该重点县资格。

4、资金下达。合规性审查通过后,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下达小农水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5、项目实施。各重点县财政、水利部门按照审批后的《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重点县建设。

(二)专项县

1、申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

2、申报程序。项目经民主议事取得一致同意后,提供村民会议有关决议,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其中,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申报主体的项目,还须报送合作组织证书复印件。

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归类汇总,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提纲见附件4)和《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见附件5),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3、审批程序。省财政厅、水利厅按照《河南省2010年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竞争立项工作实施方案》将遴选出的专项县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联合上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省财政厅、水利厅组织批复。

4、资金下达。合规性审查通过后,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下达小农水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5、项目实施。各专项县(单位)按照审批后的《2010 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组织开展专项工程建设。

六、审查要求

各市、县财政、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评审要求与标准,认真组织项目审查,并对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负责。

(一)重点县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暂不列入重点县范围:

1、未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规划未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审批。

2、未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资金整合计划的。

3、重点县建设项目超出规定范围。

4、近三年(2007-2009年)因小农水专项资金监管不力,使用不规范,受到省级以上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省财政厅监督局(监督检查办事处)检查处理或通报,以及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缺乏可操作性或所附资料不全的,暂不安排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

(二)专项县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申报县,暂不安排专项工程建设:

1、建设项目超过规定范围。

2、近三年(2007-2009年)因小农水专项资金监管不力,使用不规范,受到省级以上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驻 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省财政厅监督局(监督检查办事处)检查处理或通报,以及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

指南附件:

1、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编写提纲

2、(1)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0)标准文本

2、(2)重点县建设项目投入情况表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编写提纲 4、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提纲 5、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 6、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市级汇总表

7、附表1-7

第四篇: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___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县,全县绝大多数人是农村人口,农业是___经济的主要支柱。“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纲要,要搞好农村建设,基础建设是关键,水利是一项基础产业、是农业经济的命脉,是农村建设的重头戏,大力推进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基于我县还处于不富裕的吃饭财政阶段,公助资金的管理尤为重要,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思考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机制。目前,我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不容乐观,老的设施年久失修、毁坏严重;新的设施只建不管、效率低下;水利队伍人心涣散、阵容不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很大程度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水利设施中的毛细血管,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器官、每一块皮肤、甚至每一个细胞,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否建设成功。但是,目前___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建设年代久远,自然毁损的程度高。我县有小型水库381座,堰塘58800口,小型机埠703座以及若干灌溉支渠、毛渠,这些农田水利设施多建设于六七十年代,受当时建设条件的制约,有些水利设施建成后受风蚀、水蚀以及地壳运动的影响,毁坏严重,又得不到有效的修复,很快就不能满足原来设计的要求而被荒废了。①水库、骨干塘带病运行多:全县381座小型水库有40都是带病运行,这些病险水库增加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渡汛期间更是险情重重;此外,由于水库病险增加,蓄水、灌溉功能严重下降,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如___杨家溶水库堤身渗漏,旱季无法蓄水,雨季无法防洪,已失去了水库的基本意义。②灌溉设施损毁,渠道淤塞严重:八十年代黄石水库的水通过南干渠一直到达___镇的陬郊村,但现在由于倒虹吸管失效和渠道的淤塞,不仅黄石水库的水难以到达,就是十几里地远的长岭岗水库的水也不能到达。至于其他七座中型水库灌溉面积都有不同程度萎缩,其主要原因也是尾水渠道淤塞灌溉水源难以到达。③机埠失修,自然折旧快:小型提水机埠的问题最为严重,一般的机埠都由村或者组所有,修建时没有规划,也没有设计,有的一建成就由于达不到预想的目的而被搁置,有的建成之后由于使用率低,用时有人管,不用时就没有人管理,导致水管、电机锈蚀,进水、出水道堵塞,几年之后就无法使用。

2、建成后疏于管理,人为损坏的原因多。小型水库和灌溉支渠、毛渠一般由乡镇水管单位管理,小型提排水机埠有的是乡镇管理,有的则是村或组管理,说是管理,其实是没有管理,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每一个单位基本上都没有具体过硬的措施,几乎是放任自流。其原因有自然的也有体制上的,有深层次的也有浅表的,但根本的原因却是人的原因。①小修不修,大修无钱修,许多设备最初维修都是只需劳力,而无需出钱,但由于无人出力,导致损坏更严重,最后失去维修的价值。②许多设备无人看管,被偷盗严重,特别是提水机埠设备如:电机、输电线路、水管,被偷现象更为厉害。③土建设备被人为破坏,这里主要指渠道、涵管、输水隧洞等,为争抢水源,有人人为的挖断沟渠、堵塞涵管和输水隧洞,导致沟渠被毁、涵洞堵塞,失去了过水功能。

现在,由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毁坏严重,即使是夏秋之际的小旱情也能给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二、现在建成建设重在样板工程,建成后疏于管理,使用效率不高

1、水利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农民对公助民办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认识模糊,热情度不高。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进步,社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人民的认知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民办公助的主体意识不清。他们认为公共设施的所有权是国家的,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是国家的事,如果要我办国家就要给我付钱,他们忽视了民办公助的主体是集体公众,是受益群体,按照水利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谁受益谁负担,实际上绝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的受益者都是农民群众,因此他们才是最基本的负担者,但考虑到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低,才由国家投入资金,老百姓自主办理。②民办公助搞建设的协作意识不强。他们每个人只注重自身利益,而对整体的利益却视而不见,特别是在农村建设的局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中,这种表象更为严重,群体考虑的是群体的利益,个人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他们关心最多的是水能否灌

到我的田,能否浇到我的地,能否引到我的水池,而对水道能否长期畅通,设施能否长期蓄水、多蓄水、多灌田考虑不多。这种短视行为就导致了群体与群体之间不能协作、个人和个人之间不能协作,使得水利设施使用寿命变短、使用效率降低,从而违背了国家搞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宗旨。

2、只建不管,建成后使用效率不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缺

乏管理这是水利系统的一个通病,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有的乡镇搞样板渠道建设,虽然具有榜样作用,却缺乏科学的管理调度,这一段水渠虽然通了,但上一段和下一段水渠不通,这段样板渠道也就成了摆设,同样的道理,有的小

(一)、(二)型水库得到了整修,但它的灌溉渠道却千疮百孔,淤塞严重,它的样板也就失去了作用。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我们要有科学的调度管理,要做到统筹兼顾,全盘规划,不能重建轻管,这样一来既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资金,有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良性循环,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基层水利经济循环模式几乎崩溃,无法承受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劳动力有了新的流向,价值观也有了新的取向,原有的农村经济体制被打破,水利经济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

1、工资待遇偏低,水利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水利系统人员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多年来水利经济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水利队伍自身建设不够。基层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乡镇水管站他们的年均工资不足6000元,而且这点工资也不能按时足额的到位,因为水利经济的季节性,往往是到了年底,灌溉水费收缴到位后工资才能发放。近几年来,由于水利员工工资待遇偏低,基层水利单位没有招到水利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而且,他们也不愿意进人,因为人员增加却不能带来收入的增加,人员反而成了包袱。现在有的水管单位连记帐的会计员都没有,正常的经济核算无法进行,而现有的水利技术人员由于工资低都无心工作,纷纷选择停薪留职自谋职业或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没有专长,或快要退休的年长者。水利技术人员是水利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是水利经济发展的血液,没有了他们,水利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前进的动力。

2、资金短缺,水利设施缺乏必要的维修和管理。由于水利经济的全面危机,基层水管单位失去了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能力,工程的运行费用基本没有,按现在社会的生存情况来看,水利人员的工资基本只能是“喝粥”,如果再拿他们“喝粥”的钱去搞工程的运行、维修和管理似乎难以下手,而依靠国家的投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资金成了制约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瓶颈,寻找新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模式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下,民办公助建设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成了扭转水利经济颓势的一把金钥匙,如何使用好这把金钥匙,有这么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体制,搞好财政资金的管理,加强资金的效益审计

在并不富裕的财政状况下,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首先要考虑的应是资金的管理,一是要考虑资金的投入方向,要有侧重点,不能搞毛毛雨,遍地落,也不能搞眉毛胡子一把抓,想上的项目一哄而上,要搞好论证和设计,效益好的项目优先上,人情工程和政绩工程应缓上或不上;二是要搞好资金的效益评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资金流向最急处。而真正要把握好民办公助这种形式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体制,加强资金的效益审计,其具体的做法有三点:

1、建立工程评议制度,投资前搞好效益评估。每一项工程它的确定上马,都要有严格的评议制度,首先从其立项的严谨性入手,看工程的立项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是否有益于大多数人;再论证其可行性,主要看其投资规模,技术支持;最后评估它的效益,其效益要从社会的和经济的两个方面着手,必要时可以有所侧重。

2、建立专项工程帐目,保证专款专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要专帐、专户、专人管理,要按工程进度拨款,资金流转要通过银行转帐或电汇,禁止大额提现,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形成的固定资产要及时的交付使用。

3、建立工程效益审计制度,加强受益后的工程效益审计,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工程完工后,应抓好跟踪审计,看是否达到原有的设计效益水平,并找出原因,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得到的教训加以总结,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建立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机制,明确划分权责界限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应落到实处,具体要建立4个方面的机制,才能提高人民的认识水平,保证各方面的权、责、利划分明确。

1、建立完善的宣传发动机制。水利建设的任务重,涉及面广,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要把水利建设的气氛造起来,首先要搞好会议宣传。通过会议让领导干部明白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的责任是什么,工作重点是什么。特别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和村组干部明白,在新形势下,水利建设依然是自己的事。同时通过会议督导和调度后进乡镇加强领导、加强进度,促进平衡发展。其次搞好舆论宣传。重点宣传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中涉农涉水的政策和取消农业税及农村“两工”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大力宣传重视水利建设的领导干部和抓得好的水利工程典型,大造水利建设的舆论,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宣传发动,使全县干部群众对于水利建设在思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是全县人民搞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高。

2、建立领导责任考评机制。每一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要有行政领导负责,并明确其领导的责任。年终对其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考评。

3、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样的“公助”机制。①“一事一议”。根据每一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投劳情况,发动群众以劳代资,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②水费切块。从历年各乡镇拖欠的灌溉费中切块部分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③盘活资产。对于闲置的水利资产施行租赁的形式,承包经营,用承包款来搞小型农田水利建设。④争取国家支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好、用足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用国有资金来建设投资稍大,受益面较广的工程。⑤民办民营。按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发动群众自办小河坝、山塘、农村小水电等水利工程。⑥群众投入。发动民间闲散资金用于改造农村抗旱机埠和维修山塘、疏通渠道等农田水利建设。

4、建立奖励机制。经常开展了水利建设乡镇之间的竞赛检查评比活动,使乡镇之间的竞赛对象、竞赛内容具体化、明确化,激发乡镇的工作热情;经常开展干部群众竞赛活动,评选出优秀的国家干部和村支书,工程技术员,设立奖项,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用这样的机制来激发村级兴办水利的热情。

建立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贯彻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运行的管理极为重要,要贯彻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方从其受益所得中按一定的比例提成,存入专用的帐户中,用于工程的维护和管理。

第五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荐)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011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尤其对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浪费现象严重、对水利灌溉依赖性强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华图教研中心的老师认为,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很可能成为今年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我国目前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水利设施建设仍成为瓶颈性制约因素,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第二,节水灌溉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第三,山区水利发展滞后。尤其像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水资源贫乏、又不具备修建骨干水利工程的条件,等等。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原因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不佳,水费计收难,管护缺乏,等等。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

第一,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第二,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

第三,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第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五,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第六,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进依法治水;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十七届五中全会四大关键词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指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2011年国考招考公告和大纲公布时间与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同步,这绝非巧合,此次国考申论主题肯定会反映此次会议所涉及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

关键词一:转型

对于中国而言,2010年非同寻常,在“十一五”收官之际,“十二五”即将开启。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五大坚持,这意味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成为我国政府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全会公报中叶没有出现GDP的指标,而是说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这意味着,在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要兼顾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这正是十二五与十一五规划的最大区别。此次政策的制定,考虑的是效果,而不是速度,这是此次全会公报中最大的亮点。这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16日在北京举办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致开幕词时提到“包容性增长”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和胡锦涛近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一脉相承,意指不能单纯发展经济,而需要全面均衡发展,才

能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

2008年的国考申论主题是“怒江水电开发”、2009年国考申论的主题是“产业结构转型和粮食安全”、2010年国考申论的主题是“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三次国考的题材都涉及到了经济方面,可以说经济建设是国考题材选择的最大热门,不排除2011年国考申论仍以经济建设为主题的可能性。

关键词二:民生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收入分配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社会管理问题

都一一作了解答。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次被提出,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大格局正在确立,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二元体制都归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此次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

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意味着政府未来将会花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从近10年的国考申论主题来看,仅2001、2003和2006年考察过三次民生类题材,但均不单单是涉及社会领域的问题,往往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2010年关于居民收入差距、高房价问题、城市交通大拥堵等常见诸报端,并引发了全社会大讨论。2011年国考申论主题极有可能以民生问题为

题材,考察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

关键词三:文化产业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物质财富有了很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愈发强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被看成是金融危机期间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明确了政

府未来要加大力度发展文化,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既能进一步带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效益,也能带来调整结构、提振产业、拉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经济效益。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通常在8%以上,而我国大陆只有4%,文化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2001年开始,国考申论中只出现过一次以文化为题材,即2002年的“网络监管”。虽然考察次数少,但这正说明了未来国考申论考察文化建设题材的可能性很大。考生要多关注文化建设方面的问

题,做好准备。

关键词四:环境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发生自然灾害,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

能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都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命题人的青睐,这与科学发展观成为党和政府执政根本理念是密切相关的。2010年国考申论以“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为题材、浙江申论以“低碳经济”为题材,这体现了环境保护往往是与发展经济联系在一起。2011年的国考申论可能是复合题材,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命题是一大热门。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2011国考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考生务必深刻理解会议精神,以期在考生中

灵活运用相关政策。

突发性公共事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政治、民生都是申论考试的重点选题方向。恰值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集体上访、突发性群体事件、西南大旱、玉树地震等关乎公共安全的自然事故频繁发生,警示着高风险时期的来临。党和政府如何处理此类事件关乎着党和政府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对近年来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总结了其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对

策。

一、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自然灾难无法避免,但社会矛盾可以规避。事实上,回顾近年来社会突发事件,可以将它们的根

本原因归纳为社会利益和利益分配的不对称。具体可分为两大方面:

首当其冲的是伴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老百姓有着更多的利益诉求,但这种诉求存在梗塞。如,百姓遇到问题时无处倾诉、倾诉了也无人解决的现象时有发生,问题越积越深就演变成了接

二连三的上访现象。

其次,少许管理层面的决策不力、作风不实、漠视群众利益现象也确有存在。例如近期频发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大都是人民群众对管理层人员工作、生活作风的检举,韩峰日记事件、天价烟局长等

事件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的解决措施

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从多方面入手、多策并举化解矛盾、降低风险。首先,化解矛盾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畅通群众利益诉求通道。要创建公平的博弈平台、拓宽民意表达途径,以此为民众提供便利的诉求渠道。比如针对上访现象,其解决方法不是让基层干部天南地北的追着上访者、盯着上访者,而是要让有权处理问题的行政机关出面调解和落实,并建立高效透明的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

其次,在矛盾发生之前就必须具备高度的预见力,制定各类风险应急和长期预案,并建立长效机制。如各级党政部门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样就能将遗留问题抹去,将未来风险预计。即使风险“变现”,也能以未雨绸缪的前期工作为基础迅速行动、化险为夷。需要强调的是,对待那些涉及百姓重大经济利益的问题时,应遵循民主协商的原则,决策透明、信息公开,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关系。近期持续热涨的房地产市场在我国密集出台的爱民政策面前也正

在逐渐“退烧”,这正是我国党和政府维护百姓利益的表现。

最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也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对内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法制宣

传工作,以此引导群众在面对矛盾冲突时选择合法合理的正确方式。

应该看到的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频发的社会公共事件不仅仅是一种威胁,其实它也是一种激励,因为近年来的这些矛盾甚至冲突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百姓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和我国公民民主权力的深入。矛盾并不可怕,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相信我国必将全面走向和谐、迎来辉煌!湿地生态保护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然而,从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普查结果看,已完成调查的6个省份中,北京、吉林和广东的湿地面积在进一步减少,黑龙江、江苏和天津湿地效益和功能还在下降。湿地资源数量的减少,效益的下降,不只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珍贵动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严重

影响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湿地危机表现】

第一,湿地面积依然在大幅度地减少;第二,天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的速度很快;第三,湿地

过度利用带来的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

【湿地破坏的原因】

湿地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主要间接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快。而这并非问题的全部,更为根本性的原因当是,湿地保护缺乏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在有限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中,湿地在土地利

用方式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的地位。

【前进中的一缕曙光】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大省,湿地资源丰富。在湿地生态建设方面,江西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绿

色崛起的新路子。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

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表示。

总结反思江西湿地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如下:

一、加强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要把湿地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把湿地生态的保护、开发和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来抓,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完善健全机构,明确各自责任。湿地工作牵涉农业、水利、林业、环保、国土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由各级林业局牵头成立监测体系和具体实施体系,各个部门做好相应工作,联合共同严格执法。

三、开展湿地普查、调研,做好统一规划工作。详尽的普查是高起点规划的基础,应按广义和狭义湿地分别进行普查,有利于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湿地保护、湿地地产、污水处理和开发建设

有机结合起来。

四、全民动员,普及学习湿地知识。领导应带头学习,消灭“湿地知识盲”。集中一段时间,采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办展览、实地参观等方式全面普及湿地保护、开发和建设知识,做到人人都

有保护湿地的自觉意识。

【重要论述】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

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

下载关于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探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探讨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增加农民农业收益,同时可......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基础 —在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启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11年11月8日) 同志们: 这次财......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汇报提纲

    附件3:第一批重点县项目实施情况汇报提纲一、基本情况(一)第一批重点县建设总体情况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第一批重点县情况,截止2012年2月底建设任务完成情况,2009年至2011年预算下......

    XX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XX市XXXX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 管理、使用、监督,提高......

    江苏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5篇

    江苏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豫财农„2013‟144号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水利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 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辖市、有关县(市)财政局、水利(水务)局: 为进......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农田水利设施现状*市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等规划和冬春农建实施方案为主要依据,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支农涉水项目和资金,以田间渠系配套、“五小......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工程建设问题和运行管理问题。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施工要求标准不高、建设模式不匹配.老化严重:运行管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