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

时间:2019-05-14 15:0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

第一篇: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

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

宁波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

一、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即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解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问题,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则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重要切入点。

宁波市近几年经济建设成效显著,许多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前茅,但社会事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存在着社会事业设施区域布局不合理,行业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事业重大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资源共享,编制《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宁波市社会事业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需求预测,提出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的建设控制指标,打破按照行政区域进行重大设施布局的惯例,按照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和实现社会资源均衡分配的原则进行重大设施的布局,以指导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的建设发展,从而使宁波建立起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社会公共事业,实现宁波市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编制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这是加快经济社会协调,支撑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发展动力。编制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是社会发展领域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并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撑。社会发展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生需要卫生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社会保护等一系列社会事业与之相匹配,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发展领域要有一个好的目标,一套好的运行机制,更需要有一批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只有加快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加快社会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事业重大设施的建设规划既是加快经济社会协调的需要,又是为社会事业发展起到支撑的需要。

第二,这是协调社会发展领域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社会事业领域涉及范围广,各领域的发展存在千差万别。作为社会事业中基础性领域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孰重孰轻,相互不甚协调。从宁波实际看,教育方面经5年的重点投入,相对于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福利存在明显的优势,而卫生资源相对不足,造成就医难、住院难的矛盾,文化方面虽然经4年的投资,高雅艺术表演设施条件改变,但大众的文化娱乐尚存在差距等等。资源供给效率低,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各领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一大矛盾。因此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社会事业发展着手,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是协调社会发展领域各项事业的需要。

第三,这是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统筹安排政府财力资金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精神,编制《规划》是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的需要。过去,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由部门提出,首长拍板,谁叫得狠,谁的项目多,且市与县级政府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因此,存在功能类同,重复建设,结果造成布局不合理,门庭罗雀,利用率低下的局面。这次规划要根据宁波区域特点,从群众需求着手,形成市、县、区资源统筹平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同时根据发展的需要提出一批重大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政府投资社会事业项目,必须是这次规划纳入的项目,另外不再审批其他项目,建立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库。然后,在某一时间段依财力精力,分批推出一些项目,进行公示,通过公示结合社会各界的投票打分确定一批拟建项目,并实施滚动计划,把有限的财力资金用在群众急需的项目,杜绝形象工程上马,又可避免财力资金“寅吃卯粮”的现象。加快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稳定增长,建立起一套比较有效的对政府投资行为进行约束的机制,建立项目储备库,实现政府投资行为的规范化、合理化,提高政府资金投资效益,将有利于社会事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第四,这是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办的需要。社会事业社会办,从广义上讲有二个层面,一是政府投资交社会组织来运行,二是由社会投资、社会组织运行。对政府投资的项目交给社会组织来运行,是在项目竣工时或即将竣工时,通过社会招标的形式,确定运行企业,并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与义务。而后者,则通过规划明确的项目,通过社会招商的形式,招纳投资商。因此,编制《规划》,把政府想建的项目的规模、功能甚至地点及投资估算等要素明确下来,给投资商有一个相对明确的项目,帮助其投资决策。从宁波有比较丰厚的民间资金的实际看,我们做好相关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引导民间资金进入社会发展领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以致使民间资金和政府财力的“两个轮子”相互滚动,促进宁波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二、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规划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协调职能,提高规划编制效率及权威性。引入专家咨询和公众意见,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和操作性。

二是突出整体性,淡化行政区域。规划立足全市一盘棋,在突破县(市)、区区域的基础上,从区域布局上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强化设施特色功能,实现功能互补,布局合理。

三是深入研究,科学论证。注重规划前期研究,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论证,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目标,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按照“够用而不落后,超前而不奢侈”的原则,提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规划区域范围

为了体现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规划区域不局限在宁波市城区,而是覆盖整个宁波市域范围,包括宁波市所辖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及宁海县、象山县共六区三市二县。

(二)明确规划内容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本规划根据宁波市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六大联动”发展战略,按照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主要编制“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宁波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及社会就业等领域的重大设施规划内容。其中教育事业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文化事业包括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出版发行网点、图书馆影剧院、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设施、科技馆、文物保护等。卫生事业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和卫生监督;体育事业包括群众性体育设施和竞技体育设施;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就业事业在本规划中主要涉及养老服务设施、社会救助服务、劳动力市场建设等。

(三)理清规划思路

以政府提供为主的公益性社会事业设施和公共产品为主线,立足现状,以当前各领域行业标准和建设标准,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目标要求和趋势为标准,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以方便、高效为原则,按照区域覆盖提出宁波社会事业各领域人均或区域性的公益性设施建设标准,根据社会事业各领域行业特点进行设施布局,完善宁波市社会事业功能。

(四)依据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规划建设重点项目

根据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服务功能,结合现有社会事业各领域设施建设现状,依据宁波市社会发展研究提出的目标,通过需求分析,提出近期(2006—2010年)和远期(2011—2020年)需要建设的重点项目。宁波市社会发展提出的主要目标为:

1、教育事业

(1)实现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教育的跨越。到2010年,全面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5%以上,争取市六区和县级市的镇超过95%,形成比较合理的普高、职高招生比例。

(2)实现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阶段向规模化质量化阶段的跨越。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达到12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超过3万人。

(3)实现从学历教育向增强服务能力的跨跃。加大对紧缺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到2010年,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能基本满足产业发展要求。

2、卫生事业

到2010年,医院床位总数达到30000张(市区15600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达到4张(市区7张和3.5名医生);执业医师总数达到18000人(市区达到10000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2.5人(市区3.5名医生);护士总数达到13200人(市区4500人);每千人护士2人。

3、文化事业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三江文化长廊为主线、大型文化设施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现代文化设施和一批高档次、特色性群众文化设施。以“东海明珠工程”、村级“六个一”文化阵地和15分钟文体服务圈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全省一流,公益性与经营性设施有机分工、优势互补的文化设施网络。到2010年公益性文化设施县市区图书馆达到地(市)级一级馆标准(6000平方米,藏书量50万册),人均藏书量达到二册;市群艺馆达省一级标准(10000平方米以上),各县市区达地级一级馆标准(3500平方米以上);市区每五万人设一座影剧院,25-30座.千人;东海明珠普及率达100%;各社区建成社区文化中心,社区乡镇建有图书室(80平方米以上,藏书量3000册);博物馆达到80座,新建20座;市级建设1个综合性青少年活动中心(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各县市区各建设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市区新建1个大型书城,各县市区建设1个中型书店。

4、体育事业

(1)普及群众体育活动,确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点)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

(2)竞技体育以申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高水平赛事为目标,加快全市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全市建成一批大型体育场馆和健身活动中心,具备承办全国城市运动会和国际单项重要体育赛事的能力。

5、社会养老福利保障

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家庭—社会”结合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在城镇,基本形成以依托社区服务和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的居家养老为主导,以社会养老机构集中养老为辅助的新型养老体系。在农村,继续巩固和完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并逐步推动传统的家庭养老向家庭养老为主结合社会机构养老转变。到2010年,全市社会养老床位数增加的3万张,每百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其中市区达到1万张,每百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5%。在市区和各县市城区基本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会事业各领域重大设施建设项目正在筛选和统计中,未形成完整的框架。

四、规划编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研究制定社会发展的目标问题。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评估滞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缺乏量化指标,仅有不同领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单项指标,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但没有它们之间协调发展的指标,致使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多元化和模糊化。

二是建设标准和规范问题。在整个规划涉及的内容中,许多社会事业设施建设缺乏可参照的标准和规范,尤其在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养老设施建设等方面更加缺乏,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只能参照国家标准,结合宁波实际确定,但定位是否很准确,有待商榷,目前很难确定。

三是社会群体分化,需求差异扩大,协调发展难度增大。当前,我国社会群体分化加剧,其对社会事业服务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别,需求的多样化进一步突出。表现在:一部分需求趋于高端化、高雅艺术,一部分需求仍然趋于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异较大。这给规划编制的项目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是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本规划在大的方面虽然只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五个领域,但里面分支较多,每个小类都有相对独立的建设标准和布局要求,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相应难度也将增大。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是本规划的薄弱环节。从查阅相关资料看,大部分是城市发展建设中所需社会事业设施的建设以及标准,很少涉及农村部分,也没有标准规范。而要保证社会事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这部分正是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感觉最薄弱的部分。

第二篇:县民政局关于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2010-2015)基本思路

县民政局关于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2010-2015)基本思路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过去的五年,县民政局严格依照过去五年规划的要求,围绕全县“十一五”规划总体纲要,紧密结合民政工作职能,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新农村建设任务。在总结经验,充分调研基础上,县提出我单位职能范围2010-2015年的工作思路,具体如下:

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思路

——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八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改进医疗救助方式,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机衔接,使农村困难群众更好享受到“小病能治、大病有救”的医疗保障。

——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级党组织健全有力,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作风显著改进,乡村班子推动工作更有力,领导发展、带领群众致富更有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更加有力度,初步建立新型乡村治理机制。

—— 建立完善新经济组织工作指导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逐年提高新经济组织的在册登记数。大力支持农村行业协会的发展,积极为社会组织提供管理服务,在社会组织组建程序、制定章程、完善自我约束机制方面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

——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得到极大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保障标准在2009年每人每月100元的基础上,2010年增至每人每月110元,继续逐年保持较快增长。医疗救助体系渐趋完善,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精简退职老职工以及农村优抚对象等门诊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等水平全面提升。积极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全面落实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加快农村老龄业发展步伐,建立完善农村高龄老人长寿补贴发放长效工作机制。加大中心敬老院建设力度,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增强全力服务水平。大力探索和发展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养老服务业,走养老服务公办与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新路子。

—— 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生活困难的农村离任“两老”(老村党组织书记和老村委会主任)的生活补助标准。

——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工作部署,从机制创新入手,积极探索村民自治建设新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大事有人议、实事有人办、发展有人带”的生动局面。

——健全完善社区(小组)治理机制。既要完善村支两委运行机制,又要强化农村自治组织功能,逐步建立健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能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 全面加强农村村落社区建设。不断扩大在我县自然村落中进行村落社区建设的范围,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改变我县农村社区建设的面不广的“瓶颈”问题,给新农村建设找到强有力的抓手。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

—— 加强文明村镇建设。在全县农村广泛组织开展“革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活动,让多数群众转变观念,树立文明丧葬新风,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同时,加强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严格按照《龙南县科学文明的殡葬服务体系》的要求分乡镇、分步骤推进公益性墓地建设,2011年落实对全县辖区内的亡故居民的免费火化政策,形成制度化。

—— 建设和谐示范新农村。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重点,加快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等建设,切实加强社会公德、美德教育,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新风尚,全力打造文化凝聚型的和谐示范新农村。

第三篇:宁波市“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发布

宁波市“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发布

拟建沪甬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

2011-7-16上午在召开的全市推进“六个加快”重大项目融资合作大会上,市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了《宁波市“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按该规划,市政府确定“十二五”期间共将推出重大建设项目675个,总投资16541亿元。其中,“十二五”计划完成投资7573亿元。

这些重大项目具体可细分为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民生保障等五大领域21个小类。其中,50亿元以上特大型项目88个,总投资9804亿元,“十二五”计划完成投资3429亿元。

重点一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共安排30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8276亿元,“十二五”计划完成投资3286亿元。

【概貌】我市将培育大宗商品交易、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业态。谋划建设液体化工、煤炭、铁矿石、钢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向技术自主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市场全球化、服务网络化方向发展。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电子电器、精密仪器、汽车零配件、模具文具等10大产业集群。重点突破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新能源、新装备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我市还将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海洋牧场等项目。建成2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6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实施“一港两列岛五大区域”海洋牧场建设计划,牧场区建设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

汽车产业 重点实施杭州湾新区国际汽车产业城项目、吉利汽车春晓扩建项目、吉利罗佑发动机项目、敏实集团春晓汽车零部件项目,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型和中级轿车及零部件的制造业基地。

船舶产业 将重点实施中船集团国际造船项目、中策大功率船用配套设备研发制造等项目,重点发展海上平台、工程船舶、船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高附加值产品,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

能源产业 将缓解用电紧张的局面。重点实施镇海动力中心(燃气热电联产)、余姚天然气电厂二期工程等项目,争取建设大唐乌沙山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海水淡化工程,启动溪口抽水蓄能电站扩建二期、宁海茶山抽水蓄能电站及象山海岛新能源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推进集中供热,建成长丰热电迁建、久丰热电二期扩建、众茂杭州湾热电三期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磁性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六大领域。全面建成北仑韵升综合项目、杭州湾年产10万吨新型合金复合材料项目、稀土、彩色不锈钢生产项目等。

新一代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软件产业、网络服务业、新兴电子产品制造业等三大领域,大力推动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建设宁波智慧城市软件研发与技术推广基地、浙大网新慈溪智慧谷等项目。

新能源产业 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三大新能源。重点推进象山、北仑海岛风电项目以及宁波市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等。实施国电风电机组装配生产基地、慈溪年产5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线等项目。

新装备产业 重点发展数控装备、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高性能物流设备、新型仪器仪表等领域,启动建设中国南车宁波基地、宁波理工智能电网产业园等项目。

现代物流 全面推进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智慧物流标杆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物流枢纽站、镇海大宗货物海运联运物流枢纽港、宁波空港物流园区、陆港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园区。

现代金融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启动建设杭州湾金融后台基地项目。

现代商贸 加快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建设。续建财富中心(渔轮厂地块)、月湖西区历史文化街区、港头休闲商务区等项目,新建鄞州南部商务区二期、三期、镇海新城箭湖星月商业广场等项目。

旅游休闲 重点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和海洋旅游,加快慈城古县城、荪湖文化休闲旅游区、牟山湖休闲度假区、阳光海湾建设一期、宁海湾旅游度假区等区块开发,推进梁祝景区工程、鸣鹤古镇保护开发等项目建设。建成宁波旅游集散中心、奉化旅游集散中心、象山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

科技与信息服务 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目标,重点推进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

现代会展 围绕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总体目标,整合现有资源,启动建设宁波市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一期常年展三、四号馆。

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1235”工程,努力培育重点文化集聚区和重点文化项目,建成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丰创意广场项目,启动实施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园。

重点二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数据】共安排187个项目,项目总投资4563亿元,“十二五”计划完成投资2029亿元。

【概貌】完善综合交通集疏运网络,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加强水资源利用,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综合交通集疏运网络。推进梅山港区3号-5号集装箱码头、城西港区、杭甬复线一期、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宁波铁路枢纽工程、甬金铁路(宁波段)、栎社机场三期扩建、第二轮轨道交通建设等项目。

优化港口结构与布局。围绕梅山、大榭、穿山三个新兴港区加快专业码头建设,续建宁波—舟山穿山港区中宅煤炭码头工程项目、北仑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工程,新建镇海港区19号20号液体化工码头、镇海港区通用集散码头、梅山保税港区多用途码头。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建成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基本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和1号线二期工程,积极开展第二轮轨道交通规划报批等前期工作。

建成“一绕四射”铁路网。建成杭甬客运专线(宁波段)、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宁波站改建(包括东站)和宁波北站及货场搬迁工程,新建大榭、穿山港区铁路、甬金铁路(宁波段)、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并实施北仑支线扩能改建工程,争取实施沪甬跨杭州湾铁路(宁波段)。

完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续建国道主干线宁波绕城公路东段项目、象山港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工程(余夫公路至小曹娥互通段)、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

加快干线公路建设。续建沿海中线奉化段、甬临线改建工程、环象山港公路(林善岙至黄避岙)、杭甬高速公路至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一期工程等项目;新建明州大道横涨至郭家峙、胜山—陆埠公路等工程。

提升机场综合竞争力。扩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新建T2航站楼、增设第二平滑道、三期货运区、扩建停机坪及机场长途客运场站等其他附属设施。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优化区域电网布局,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建成浙江LNG接收站以及甬台温天然气、成品油输送管线工程(宁波段)。

优化电网结构。加快区域电网建设,优化电网区域布局,提高网供能力,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扩建3座,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实施电网发、输、变、配、用各环节智能化配套建设。

加快能源储运项目建设。把宁波建成区域性成品油集散中心。新建大榭岛至镇海炼化原油输送管道复线工程。实施甬台温成品油输送管线(宁波段)工程,建设宁波LNG接收站以及配套的天然气输送管道。

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曹娥江至宁波引水工程、郑徐水库、甬江防洪工程、鄞东南沿山干河工程、镇海泥螺山北侧围垦等项目。新建建塘江两侧、余姚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四期工程、宁海双盘三山涂等围垦工程。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先行推进

杭州湾新区“三网融合”试点建设。

重点三 统筹城乡建设

【数据】共安排58个项目,项目总投资2949亿元,“十二五”计划完成投资1661亿元。

【概貌】推进“三江六岸”综合开发,鄞奉路滨江商务区、两江北岸、东部新城门户区等重点区块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都市区南北两翼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余姚高铁新城核心区、大目湾新城等区域。加快推进卫星城培育工程和中心镇建设项目。

提升中心城区辐射服务功能。续建东部新城门户区工程、长丰滨江休闲居住区工程等,新建两江北岸区块开发项目、鄞州潘火片区项目、鄞奉路滨江商务居住区等。健全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加快都市区南北两翼建设。新建余姚高铁新城核心区综合开发项目、大目湾新城综合体项目等。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续建机场快速干道、北环快速路、环城南路快速路、机场快速干道杭甬高速立交工程、机场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工程等,新建世纪大道快速路、滨江快速路及辅道工程等。重点实施环城南路西延、大庆南路北延二期、大庆北路、庙洪路—阳光路等工程。重点实施院士桥、西洪大桥及接线、邵家渡大桥及接线等新建工程。

推进卫星城培育。加大对泗门镇、观海卫镇、溪口镇、西店镇、石浦镇、集士港镇、慈城镇等七个卫星城市试点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产业集聚和居住就业等功能。

重点四 构建生态文明

【数据】共安排5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356亿元,“十二五”计划完成投资297亿元。

【概貌】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实施电厂脱硝、城市天然气管网等工程。加强水环境治理,建设鄞西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推进城市内河整治。推进慈溪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扩建等项目。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建成宁波植物园一期。

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和治理。重点实施宁波市电力脱硝工程等。加快天然气替代煤等高污染燃料进程,加快输送管道建设,扩大管网覆盖范围。重点推进宁波市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

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重点推进宁波南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宁波岩东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及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工业污水处理项目。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重点推进枫林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慈溪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扩建工程等。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重点实施东部新城中央广场、宁波植物园一期等项目。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和沿海防护林提升工程,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400万亩。实施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杭州湾河口海岸湿地、象山港海岸湿地升格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东钱湖湿地公园升格为国际级湿地公园。加大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建立健全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重点推进宁波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慈溪市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交易中心。

重点五 保障社会民生

【数据】共安排72个项目,项目总投资396亿元,“十二五”计划完成投资299亿元。

【概貌】加快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二期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宁波工程学院迁建(二期)和宁波大学扩建,实施慈溪中学迁建、第二技工学校迁建等项目。建成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等综合医院。推进宁波市奥体中心、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及东海水下考古基地等标志性文体设施建设。

做强优质多样的高中教育。实施慈溪中学迁建、鄞州中学迁建和新建普高、象山三中迁建等中学建设项目。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统筹专业布局,重点实施宁波第二技工学校迁建、甬江职高迁建、北仑职业高中迁建、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迁建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重点实施宁波工程学院迁建工程(二期)、宁波大学扩建项目、宁波市教育科技研发中心(研究生培养平台)等。

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全面建成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二期、中国兵科院宁波分院二期工程等项目。

合理规划和布局综合医院。全面建成宁波市第一医院扩建项目、宁波市第二医院北部院区项目、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慈林医院等。重点推进宁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宁波市康宁医院扩建、宁海中医院及卫校迁建等项目。

推动文化设施建设。改造宁波艺术剧院(凤凰剧场)、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陈列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

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高标准建设宁波市奥体中心、射击中心等项目。建成春晓森林体育公园等项目。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社会福利中心扩建、宁波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工程、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特教中心)等项目建设。

记者 陈旭钦

第四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2016年基本思路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及

2016年基本思路

2015年是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创基础之年。我办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试点县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乡镇(开发区)和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四通乡试点工作,改革思路进一步明确,各项改革举措得到有效落实,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县府办、县法制办、县农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水利局等14个部门和12个乡镇(开发区)的主要领导为组成成员;12个乡镇、开发区也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乡镇长(管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由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副乡镇长(管委会副主任)担任。

2、设立工作机构。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水利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分管领导担任。同时,抽调七名工作人员,成立业务指导组,实行统一集中办公;12个乡镇、开发区也分别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工作班子,办公室设在乡镇(开发区)农发办,办公室主任由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副乡镇长(管委会副主任)担任。

二、积极申报,获批试点

1、方案编制。按时完成《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实施方案》和《云口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2、试点申报。按时完成《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实施方案》和《云口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申报工作。

3、批准试点。云口县获批‚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浙江省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四通乡获批‚浙江省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

4、项目申报。按时完成2015、2016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管护项目县申报工作,并成功获拨2014、2015、2016年维修管护项目资金1910万元。

三、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1、广泛动员。5月25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各乡镇(开发区)分管领导、水利专管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等50多人参加会议,省水利厅应邀到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12个乡镇(开发区)也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参加会议人数344名。

2、业务培训。7月3日、9月16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举办了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培训班和全县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初始登记工作业务培训班,各乡镇(开发区)农发办分管主任、水利专管员、信息录入员和联络员等100余人参加培训。

3、媒体宣传。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水利网、杭州日报、湖州日报、湖州电视台、云口新闻、云口电视台等宣传媒体报道50多条次,云口电视台《英溪论坛》‚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专题一期,‚创改革之先、立机制之新、建和谐水利‛和‚‘四四并举’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介绍,分别获省水利厅副厅长、副巡视员批示。

4、领导关怀。今年4月3日,省水利厅农水局、省财政厅农业处等一行,调研我县改革工作;5月11日,县政府副县长等一行,调研四通乡试点工作;5月26日,省水利厅政法处处长等一行;7月16日,市农办副主任等一行;9月8日,县人大副主任等一行,调研改革工作。6月9日,全市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会;7月2日,省水利厅水权制度建设讨论会;11月23-24日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暨冬春水利建设现场会,分别在我县召开。

5、综合效应。2015年水利工作省、市、县三级综合考核分别排名第一。

四、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围绕‚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管用得当、持续发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总目标,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产权确权和移交、产权抵押借贷融资、搞活经营权、建立‚工程产权所有者筹集为主,政府绩效考核进行奖补为辅‚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的长效机制等六项重点改革,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五、树新理念,明确思路

深入开展学习调研,在去年赴周边地区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赴江苏省洪泽县,浙江省淳安县、诸暨市,广东省东莞、佛山、广州市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召开村书记、主任专题座谈会,开展基层调研,深入了解我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广泛征求建设管理工作意见建议,为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依据和思路。

(一)改革工程建设方式增动力,创造个性与整体和谐之美。以‚转方式、拓渠道、促转变‛为主抓手,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切实增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元动力。一是创导个体与整体协调理念,开展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工程试点,形成融生态、人文、景观、标准于一体的‚建一片、成一片‛水利建设新模式。二是创新涉农资源整合理念。采取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举措,形成‚规划整合项目,项目整合资金,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整合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水利建设多元投资机制。放活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市场,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局面。四是切实转变工程建设监督形式。积极推行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和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两项‛监督制度建设,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形式社会化、多样化。

(二)改革工程产权制度增活力,创造权利与责任和谐之美。以‚发两证、建一市、活两权‛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农田水利设施资产有效活力。一是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经营权流转证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与交易机制。三是积极探索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抵押融资机制。

(三)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增效力,创造建设与管理和谐之美。以‚建标准、设基金、立制度‛为主抓手,扎实推进运行管护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效力。一是设立专项基金。统筹资金,建立县级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专项基金,全面落实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二是规范管护标准。根据不同的农田水利设施类型,制定管护标准,促进设施运行管护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三是创新管护模式。按照管护分离的原则,创新专业化、市场化管护模式和提升自治管护模式,健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长效管护制度。四是强化绩效考核。健全长效管护绩效考核与资金奖补挂钩机制,形成权责明确、责任落实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和管理体系。五是创新管理手段。按照建设智慧水利的要求,加快推进水利设施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四)创新改革成果,健全管理体系。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着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投资多元化、质量监督社会化、产权登记常规化、责任主体合法化、工程项目资产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产权交易市场化、金融支撑配套化、管护经费保障化、设施管理信息化‚十大‛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建、管、养、用一体化新体系,形成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更加惠及民生的水利建设发展新格局。

六、示范带动,全域推进

(一)农田水利设施确权颁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将农田水利设施具有代表性的四通乡确定为试点先行乡镇。2014年12月开始,在四通乡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确权颁证试点工作,今年7月,四通乡共发放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178本,全面完成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颁发工作,实现全覆盖,为全县面上推开,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2、整体部署,全域推进。5月25日,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铺开。

(1)调查核实。今年2月底前,全县农田水利设施调查摸底工作全面完成,7月份,全面开展调查资料核实工作,确保调查资料准确性、完整性。(2)测绘工作。全县12个乡镇(开发区)都委托中介机构实施了农田水利设施平面图测绘工作,完成各类设施平面图测绘2306座(水库16座、山塘228座、水闸117座、闸站59座、机埠1759座、堰坝127座),内业制图工作已基本完成。

(3)登记工作。全面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确权颁证工作,全县农田水利设施的登记申请、权属公示、设施平面图、受益区域图等初始登记资料,已准备就绪,进入全面制证阶段。

(4)制定办法。出台了《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确权颁证和产权移交实施办法(试行)》、《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实施办法(试行)》、《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流转交易实施办法(试行)》、《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流转证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改革办法。

(5)规范操作。制订了调查资料、平面图测绘和初始登记等六项操作规程和职责分工、联片包镇、工作考核等三项管理制度,统一操作规程、严格推进制度。

(二)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创新性突破

1、构建新型体系。撤销云口县排涝站、云口县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云口县石颐寺水库管理所3个事业单位,实行机构合并,成立云口县水利工程管理所,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今年7月,经云口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核定人员编制50名,所需经费列入财政全额拨款。

2、明确管理职责。云口县水利工程管理所直接承担本级管理范围内工程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和防汛防台抗旱调度等职责;间接承担全县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业务指导,检查管理标准、制度的落实和考核体系建设等职责。创新管理示范。已在新丰排涝站开展标准化管理示范试点工作,取得试点经验,将在全县水利工程推行标准化管理。

总之,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进展相对缓慢;二是乡镇不够平衡;三是缺乏有效抓手等等。

----2016工作思路----2016年是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出成果的关键之年。我办将继续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试点县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镇(街道)和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深化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扎实推进试点示范建设,促进各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一、全面深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一)继续开展‚两证‛颁发工作。

1、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县级以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二是全面完成县本级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县级及以下河道堤防工程确权颁证试点工作。

2、经营权流转证颁证工作。一是对已完成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流转的进行交易行为规范,核发经营权流转证;二是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流转试点,规范入市交易行为,核发经营权流转证。

(二)积极探索设施重臵估价工作。一是开展设施重臵估价调研工作;二是开展设施资产价值调查工作;三是制定设施重臵估价基本标准;四是全面开展重臵估价工作。

(三)组织开展设施资产移交工作。一是编制设施资产价值移交清单;二是设施资产财务登记工作;三是积极探索设施经营性资产量化股份工作。

(四)组织开展设施入市交易工作。

1、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一是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和镇(街道)分中心增设水利服务窗口;二是在云口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网站增设‚水利设施所有(经营)权‛网上流转交易模块;三是实时录入流转交易动态、供求信息和政策制度信息。

2、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一是拟出台《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放活经营权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范围、形式、程序、管护责任等要求;二是拟出台《云口县经营性农田水利设施监管和管护责任制度》,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经营者管护责任。

(五)探索‚两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一是拟出台《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两权‛抵押融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具体办法;二是组织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二、全面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式改革

(一)创新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建设。一是确定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工程。结合我县‚十三五‛规划的市镇圩区、元城镇圩区整治工程项目和东溪(云口段)沿岸提升工程,推进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工程试点;二是编制《云口县新市圩区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区工程建设规划》、《云口县城东圩区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区工程建设规划》和《东溪(云口段)沿岸提升工程建设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标准化管护,建设融生态、人文、景观于一体和运行管护标准化、规范化的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工程。

(二)创新水利建设投资多元机制。拟出台《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工程项目建设先建后、以奖代补补实施办法(试行)》,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局面

(三)创新工程建设监督新型模式。全面推行‚两项‛监督制度建设:

1、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一是开展工程建设管理公开公示试点工作;二是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实现在建工程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全覆盖。

2、建立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度。一是开展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试点工作;二是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度,实现在建工程项目基层群众质量监督员全覆盖

三、全面深化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创新

(一)创新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筹建县级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专项基金,形成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二)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标准建设。根据不同的农田水利设施类型,制定管护标准,全面实施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三)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模式。按照管护分离的原则,积极开展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模式试点工作,计划在阜溪街道开展专业化、市场化管护模式试点工作;在洛舍镇开展自治管护模式提升试点工作;在云口县水利工程管理所开展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等。

(四)创新绩效考核资金奖补机制。一是拟出台《云口县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二是开展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绩效考核试点和推行工作;三是落实管护责任,形成权责明确、责任落实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和管理体系。

(五)创新水利设施信息管理体系。以智慧水利建设和云口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网络信息平台为载体,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信息管理系统。

四、全面加强农田水利体制改革工作推进

(一)强化舆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意义、政策和示范典型的宣传,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

(二)强化指导服务。切实加强改革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深入细致地开展改革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体制改革工作整体、协调推进。切实加强下渚湖街道省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的指导和推进工作。

(三)强化制度保障。切实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体制改革的各项调研工作,富有实效地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制度、规章和工作措施,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体制改革工作合法化、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

(四)强化督查推进。健全考核制度,加强推进督查,及时通报改革动态,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促动、示范带动、齐头并进的改革局面。

第五篇: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

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

(2001年7月26日宁波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1年11月2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城市交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宁波市城市规划区、县级市城市规划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规划区以及旅游景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停车场是指供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室内场所。

停车场分为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公共停车场是指主要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停车场;专用停车场是指主要供本单位车辆停放的停车场。

第四条 停车场建设应当符合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城市规划配套建设专用停车场。

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公共停车场,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政公用设施范围内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工作。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停车场的使用管理工作,并参与停车场规划、建设的审查监督工作。

城建、交通、土管、工商、税务、物价、消防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六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的领导工作,将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市和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的一年内,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会同同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停车场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城市总体规划经批准调整后,应当及时调整停车场专业规划。

经批准的停车场专业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第七条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停车场专业规划,将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计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停车场规划设计标准。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商业街(区)、住宅小区、贸易市场、旅游景区等,应当按停车场规划设计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没有配建、增建停车场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因城市规划的原因,配建、增建停车场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应当就近补建或以购买方式补足停车位。

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使原配建的停车位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应当就近补建或以购买方式补足停车位。未补足停车位之前不得随意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投资专项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可以按规定免缴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并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法申请土地使用权划拨。

第十二条 依照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和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其设计方案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

单位自建其他停车场,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道路规划红线留地范围内不得建设停车场。确需建设临时停车场的,须经城市规划、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十三条 停车场建设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停车场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四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参加停车场竣工验收。

停车场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 住宅小区停车场由建设单位投资建设,也可以由其他投资者建设。

第十六条 停车场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停车场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因特殊情况确需改动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设计通知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改动。

第十七条 公共停车场应当配建照明、通风、通讯、排水、消防等设施,并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设置

明显标志和标线,保障车辆安全进出。

第十八条 按规划要求建成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或缩小使用范围。

本条例实施前已擅自改变停车场使用性质或缩小使用范围的,应当在一年以内自行改正并恢复使用。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十九条 从事公共停车场经营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第二十条 公共停车场经营者,应当依法向物价部门办理收费审批手续,按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停车费。公共停车场可根据所在路段等级实行级差收费和计时收费。

第二十一条 公共停车场应当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统一佩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标志上岗。

第二十二条 公共停车场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公开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和营业执照;

(二)负责进出车辆查验、登记;

(三)维护场内车辆停放秩序和行驶秩序;

(四)负责场内停放车辆的安全;

(五)禁止装载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和垃圾、渣土的车辆在场内停放;

(六)定期清点场内车辆,发现长期停放或可疑车辆,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七)保持停车场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第二十三条 专用停车场对外经营的,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再按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住宅小区停车场可以委托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管理。

第五章 临时停车场所设置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临时停车场所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道路宽度、承载力、车流量和人流量等因素统一设置,并设立明显标志。

第二十六条 临时停车场所分为免费停车处和收费停车处。收费停车处应设立明显的收费停放标志牌,明码标价,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停车费。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需要临时停放的,应当在统一设置的临时停车场所停放,不得擅自占用车行道、人行道、广场和路边空地。

第二十八条 道路两旁的单位确需占用公共场所停放职工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的,应当报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划定停放范围。

单位因举行大型活动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广场或路边空地停放车辆的,应当报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市政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 临时停车场所应实行规范管理,落实车辆安全防范措施,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未按规定标准补足停车位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每车位30000元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擅自改变停车场使用性质或缩小使用范围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恢复;逾期不恢复的,处以每车位5000元的罚款,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恢复。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停车场未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或者专用停车场未经验收合格擅自对外经营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共停车场经营者未履行规定职责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公共场所、道路等停放车辆,或者临时停车场所未进行规范管理,妨碍交通秩序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涉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责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六条 停车场经营者因失职造成停放的车辆遗失或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公安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乌兰县民政局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现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民政事业发展较快,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整体提升了民政事业发展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附件1: 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 "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一、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范围(四)规划年限 二、现状及问题 (一)基本情......

    关于编制《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关于编制《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2008年05月06日点击次数:0 次建办综函[2006]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北京市农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党中央、......

    11年文体局加强事业建设规划

    2011年文体局加强事业建设规划 2011年文体局加强事业建设规划 文化体育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中国屯垦圣地—小李庄遗址恢复修缮 建设项目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小李庄始建于1952年,曾是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骑七师、 农十师师部和十三团(一四七团前身)团部所在地。 小李......

    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8月21日)今年以来,社会事业口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工作目标,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本编制规划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评分或检查依据。 前 言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

    有关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和福利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最终定稿)

    关于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和福利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xx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为做好我市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