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编制《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关于编制《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2008年05月06日点击次数:0 次
建办综函[2006]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北京市农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居民饮水和饮水安全问题。“十五”期间,为解决重点镇的饮水安全及配套设施建设问题,国家用国债资金启动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镇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部分重点镇“吃水难”等问题得到了缓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继续做好“十一五”和2011年-2015年重点镇供水工程建设,经与国家发改委商定,我部将组织编制《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划范围、水平年和目标
(一)规划范围
重点镇,是指2004年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关于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的通知》(建村[2004]23号)公布的重点镇以及各省级政府确定的重点镇(均不含县城关镇)。
(二)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06年-2010年,远期规划2011年-2015年,以近期规划为重点。
现状年为2003年-2005年,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4年。
(三)规划目标
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供水水质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供水水压满足安全供水的要求。
二、主要编制内容
1、国家安排国债资金的供水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情况;
2、重点镇供水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重点镇供水设施规划目标;
4、重点镇供水设施规划项目及工程建设规模;
5、工程投资;
6、工程效益分析;
7、供水设施建设保障措施与实施建议。
编制规划的具体要求,详见《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三、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
建设部综合财务司、村镇办负责组织《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承担规划编制任务。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建议委托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设计研究单位承担规划编制任务。
四、规划编制的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6年7月~9月底,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本地区《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并将本地区《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寄送中国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附电子版)。
第二阶段:2006年10月~12月初,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在汇总和审核各地上报的《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编制完成《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由我部按程序审定上报。
五、工作联系
(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人:熊燕
电 话:010-68302709
E-mail:bjxy0001@163.com
地 址: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
邮 编:100044
(二)建设部综合财务司计划处
联系人:刘育明
电 话:010-68348700
E-mail:liuym@cein.gov.cn
附件: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办公厅
二○○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附件:
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
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章 总论
一、编制范围
重点镇,是指2004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关于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的通知》(建村
[2004]23号)所公布的重点镇以及各省级政府确定的重点镇(均不含县城关镇)。以上镇应于2003年后编制过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并完成审批;其供水设施行业发展规划应正在编制或已完成审批。编制《全国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重点镇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的镇。供水不安全指以下四种情况:①存在“水质型”缺水(指因供水水源存在高砷、高氟、高铁锰、苦咸水等情况,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以致无法正常利用,不能满足供水要求);②水源单一,水源安全保障率低,供水受季节影响严重;③水污染危及供水安全,水源水质事故时有发生;④净水工艺落后、设施老化,供水水质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或《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
2.缺水镇。缺水是指以下两种情况:①供水设施能力不足(包括管网输配设施不足等),Ⅰ、Ⅱ建筑气候区内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低于160L/人·d;Ⅲ、Ⅳ、Ⅴ建筑气候区内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低于200L/人·d;Ⅵ、Ⅶ建筑气候区内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低于140L/人·d。(注①供水水源不足,难以满足镇近期发展规划的需要,需要开发建设新的水源工程。)
二、指导思想
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城镇饮用水安全,改造、建设重点镇供水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原则
1.突出建设与改造的科学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2.突出建设与改造的经济性、可行性,注重资源节约,落实“四节”。
3.改造为主,现有设施利用与新建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4.统筹规划,联建共享,区域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四、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国务院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
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
城镇总体规划
城镇供水设施发展行业规划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等
五、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06年-2010年,远期规划2011年-2015年,以近期规划为重点。
现状年为2003年-2005年,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4年。
六、国家安排国债建设重点镇供水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情况
1.城镇概况
概述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表:建设-
1、建设-2)
2.国债项目建设情况
国家安排重点镇供水设施建设国债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和2006年在建情况、工程管理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等,项目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表:实施-1)
3.实施效果
包括对提高供水水质(水质指标合格率)、增加服务人口数量、保障供水水压等各项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实例具体说明其实施效果。
4.存在问题
第二章 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
一、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现状
(1)水资源情况、水源状况(水量和水质情况)
(2)供水系统情况(表:供水-
1、供水-2)
包括:公共供水设施能力、供水量(各类用水比例)、服务人口、公共供水普及率;供水水质分析(水质合格率);供水水压;供水保证率等。自建供水设施情况。
2.经验和存在问题
二、供水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
包括:供水普及率、供水水质,供水水压。供水普及率应达到90%以上,供水水质应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供水水压应当满足安全供水的要求。
2.规划项目及工程建设规模
2010年、2015年供水规划(表:供水-
2、供水-3)
3.工程投资(表:供水-3)
包括:投资匡算、资金来源、使用计划。
4.工程效益分析
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三、供水设施建设保障措施与实施建议
1.保障措施
包括:组织管理措施,资金来源,保障机制,工程建设管理措施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保障措施等。2.实施建议
结合本地区情况,提出解决重点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问题的建议。
① 注:按《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我国建筑区划系统中一级区划分为七个区。其中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全境;辽宁大部;内蒙中、北部及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北部的部分地区。Ⅱ区包括天津、山东、宁夏全境;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以及河南、安微、江苏北部的部分地区。Ⅲ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全境;江苏、安微、四川大部;陕西、河南南部;贵州东部;福建、广东、广西北部和甘肃南部的部分地区。Ⅳ区包括海南、台湾全境;福建南部;广东、广西大部以及云南西部和无江河谷地区。Ⅴ区包括云南大部;贵州、四川西南部;西藏南部一小部分地区。Ⅵ区包括青海全境;西藏大部;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新疆南部部分地区。Ⅶ区包括新疆大部;甘肃北部;内蒙西部。
第二篇:关于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关于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的通知
2008年05月06日点击次数:3 次
建办综[2006]4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政管委、海南省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饮水安全问题。200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要求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编制《全国城市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年2月,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了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关问题,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饮用水安全实际状况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制城市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卫生部共同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目前,《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按照分工,建设部负责编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以下简称《供水设施改造规划》)。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地区[2006]1030号)要求,为了抓紧做好编制规划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划范围、水平年和目标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包括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镇(以下统称城市)。
(二)规划水平年
现状年为2003-2005年,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4年。2010年为规划近期水平年,2020年为规划远期水平年,以近期为规划重点。
(三)规划目标
根据供水水源实际情况,加强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强化供水水质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制度和水质监测体系,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以饮用水为重点,近期着重解决供水水源污染问题、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频发地区城市的饮水安全问题,远期全面提高饮用水质量,解决城市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二、主要编制内容
1.城市给水系统布局
2.净水厂改造和建设
3.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
4.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
5.再生水设施建设
6.供水水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编制规划的具体要求,详见《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大纲》(附件)。
三、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
建设部综合财务司、城建司负责组织《供水设施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具体规划编制任务。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供水设施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建议委托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设计研究单位承担具体的规划编制任务。
四、规划编制的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6年5月~6月底,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本地区《供水设施改造规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并将本地区《供水设施改造规划》寄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并附电子版。
第二阶段:2006年6月底~7月初,建设部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汇总和审核各地上报的《供水设施改造规划》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完成《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总报告,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五、工作联系
(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所
地 址:北京市车公庄西路5号
邮 编:100044
联系人:孙增峰 吴学峰
电 话:010-88373201(传真)
E-mail:sunzengfeng@163.com
(二)建设部综合财务司计划处
联系人:刘育明
电 话:010-68348700
E-mail:liuym@cein.gov.cn
(三)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水务处
联系人:王欢
电 话:010-58933160
附 件: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办公厅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全国城市饮用水供水设施改造和
建设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章 总论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城市供水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保证饮用水质量,增强安全供水能力,保障城市安全供水和人民群众安全饮水。
二、编制原则
1.突出重点,提高饮用水水质 针对当前饮用水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对照《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认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造与建设相结合、以改造为重点做好自来水厂净水工艺技术改造工作。原水达不到饮用水水源标准的,或因净水工艺落后不能满足饮用水标准的,应列入改造和建设规划。工艺技术改造应优化工艺,宜根据不同的水源情况,分别采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改造或深度处理等技术更新。2.科学布局,发展再生水利用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重视水资源节约和水污染防治,科学规划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统,加快城市再生水设施建设,特别是再生水的输配市政管线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
3.实事求是,合理确定规模 一是要依据城市用水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预测用水需求,统筹规划、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合理确定改造和建设规模,特别要防止新建项目规模贪大。二是要紧密结合《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近期规划(2006年—2007年)》,厂网并举、管网先行,提高供水设施利用率。三是要坚持“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特别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盲目调水。
4.协调城乡发展,发展区域供水 坚持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供水,促进城乡供水设施共建共享。
5.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 加强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加强自备井供水管理,强化供水水质行政督察,制定应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预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城市供水条例》
5.《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8.《国务院办公厅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
9.《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地区[2006]1030号)
10.《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0号)
11.《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号)
12.《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53号)
13.《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
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
17.《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
18.《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
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
2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25.有关饮用水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四、规划范围
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镇(以下统称城市)。
五、规划任务
1.净水厂、供水管网、再生水设施的改造与建设
2.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
3.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第二章 供水及再生水现状
一、社会经济状况
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发展规划,包括城市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城镇人口(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及将来调整趋势分析。
二、供水设施及再生水设施现状
供水水源类别,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构成,公共供水厂个数、建成年代、综合供水能力、净水工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能力等现状情况。
三、用水现状及用水需求发展趋势
供水总量、生产运营、公共服务、居民家庭、消防及其他特殊用水等分类用水量现状及需求发展。按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分述。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水源污染、供水工艺落后,以及供水水质和水压、水质检测能力、供水普及率、管网
状况、水质安全管理、自备井管理、再生水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规划方案
一、规划期
近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以近期为规划重点。
现状年为2003-2005年,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4年。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以饮用水为重点,近期着重解决供水水源污染问题、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频发地区城市的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远期全面提高饮用水质量,解决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2.分项目标
(1)供水水质:按照城市的类别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时限为:①直辖市、省会城市或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的城市,2010年以前;②其他设市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城,2015年以前;③其他县城,2020年以前。
(2)供水管网:提高管网质量,消除二次污染,确保用户端水质达标;管网服务压力达到《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对供水压力的技术要求,保障正常供水;供水管网漏损率2010年应不大于12%,2020年控制在10%以下。
(3)水质检测能力:2015年以前完善“两级网三级站”,具体要求为:国家站应当具备《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和有关饮用水质量的国家标准所要求的全部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地级站具备所有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其他监测站和大中城市的水厂化验室,具备监测生产控制项目的能力。设置一定数量的余氯、浊度在线监测仪,有条件的城市可以每10平方公里设置一个在线监测仪。
(4)安全管理:所有城市都应当建立较为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与应急体系及相应的技术措施,所有供水企业都应当制定饮用水安全计划。
三、规划内容
1.城市给水系统布局
合理预测用水需求,统筹传统水资源与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规划现有给水系统(清水系统)与再生水供水系统的布局,规划建设清水系统与再生水输配水市政管线工程,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用地指标。
2.净水厂改造
按照水源的实际情况、应急供水的需要和供水水质规划目标的要求,改造落后的工艺和老化的设施。
3.供水管网改造
根据城市供水发展目标,按照管网服务压力、漏损率规划目标以及管网水质稳定的要求,以优化布局、完善系统为重点,改造城市供水管网。
4.供水检测能力建设
按照规划目标的要求,提出更新和添置检测设备、增强人力资源、加强实验室管理的技术方案。中小城市和县城应积极开展委托检测,实现检测资源共享。
5.再生水设施建设
结合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统筹规划城市再生水利用,重点提出利用污水处理厂出水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再生水输配水市政管线的工程建设规划。
6.新建供水项目
在合理预测用水需求和科学布局城市给水系统的基础上,对于城市供水缺口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确需增加供水设施能力的,可以将新建项目列入改造和建设规划。7.供水水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供水生产管理和水质检测管理,建立健全供水水质督察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制定应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预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有关的规划工程项目,应提出项目名称、项目性质(改造或新建扩建)、工程规模、技术工艺特点、进度计划。
四、项目投资
主要包括:工程规模和投资估算,其中:投资估算应按照基本建设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按工程内容列出。
五、工程效益分析
第四章 规划实施
一、筹资方案
地方投资为主。
二、进展情况
简述本次规划项目所处的阶段,如规划、立项、可研、设计、开工等。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三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全 国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保 护 规 划 编 制 要 求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统一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 本要求是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除遵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设计成果的各组成部分要求如下: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要求清晰准确,图例统一,图纸表达内容应与规划文本一致。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
(三)规划说明: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重要性、现状、管理等各项评估的详细内容,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四)基础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有关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基础资料与规划依据等。第二章 规划文本
第四条 规划文本基本内容:
规划文本内容一般应包括各类专项评估、规划原则与目标、保护区划与措施、若干专项规划、分期与估算五部分基本内容;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文本还应包括土地利用协调、居民社会调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规划文本的体例一般为:
(一)总则;
(二)专项评估;
(三)规划框架;
(四)保护区划;
(五)保护措施;
(六)环境规划;
(七)展示规划;
(八)管理规划;
(九)规划分期;
(十)投资估算;
(十一)附则。第五条 总则编制内容:
表述规划对象的概况(含行政区划、类型、保护级别与公布时间)和规划性质、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等。第六条 专项评估编制内容:
明确保护对象,提出价值评估(含文物价值与社会价值)、现状评估、管理评估、利用评估的结论和主要破坏因素或现存主要问题。第七条 规划框架:
提出规划原则与目标、基本对策、规划重点、总体布局等内容。第八条 保护区划编制内容:
(一)保护区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根据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性、完整性的要求划定或调整保护范围,根据保证相关环境的完整性、和谐性的要求划定或调整建设控制地带。
在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尚未全面展开的情况下,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文物分布的密集区、可能分布密集区和可能分布区,以此确定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范围、重点保护对象和不同的区划等级或类别。
各类保护区划必须明确四至边界,注明占地规模,制定管理规定。
(二)区划等级:
保护范围可根据文物价值和分布状况进一步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可根据控制力度和内容分类。
(三)制定管理规定:
各类保护区划的管理规定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
涉及城镇建设用地的建设控制地带应提出详细的建设控制要求,包括建筑物的体量、高度、色彩、造型等,必要时应提出建筑密度、适建项目等要求。
第九条 保护措施编制内容:
(一)制定保护措施:
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现状评估,针对破坏因素,结合保护目标,制定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的制定要以各项评估为依据,区分保护力度,划分措施等级。保护措施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各种具体措施(化学的、生物的、工程的),也包括各类管理控制要求。
一般保护措施应满足文物的保存、管理、安防和日常维护要求。特殊保护措施必须经由专业技术论证,要考虑可逆性。
涉及防火、防洪、防震等急性灾变的保护措施应制定应急措施预案。
(二)制定专项保护工程及其他工程规划:
涉及古建筑群修缮、岩(土)体加固、防灾工程等专项保护工程时,应提出具体规划要求、技术路线、实施方案计划等,注明其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干扰程度,测算工程量,制定分期实施计划。
(三)说明保护范围内规划建造项目的必要性,编制选址策划,提出建筑功能设定、规模测算和建筑设计的规划要求。
第十条 环境规划编制内容:
(一)提出环境治理与保护要求:
环境治理内容包括禁止开山采石、保持视线通廊、空间景观整治、道路修建改建、居民搬迁调控、不协调建造物的拆除或整饬要求等。
环境保护内容包括编制环境质量标准、垃圾处理方式和污染治理等要求。
(二)提出生态保护要求:
生态保护内容包括维护地形地貌、防止水土流失、策划水系疏浚、防治风蚀沙化、农业综合治理等。
(三)编制景观保护规划:
参考历史环境资料,提出与文物保护单位环境相和谐的景观保护设计要求,包括环境风貌、视通廊、空间景观等内容;同时结合生态保护要求,确定植被类型与品种要求,编制绿化景观规划。
第十一条 展示规划编制内容:
(一)制定展示原则、目标和方式等;
(二)划分功能分区,提出展示和使用要求;
(三)规划展示主题、布局等内容;
(四)组织展示路线;
(五)策划展示设施;
(六)设置游客服务设施;
(七)测算开放容量(包括最大控制容量/日、控制容量/年等);
(八)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 管理规划编制内容:
(一)提出管理机构、经费与人员编制要求;
(二)提出管理办法制订要求;
(三)提出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与日常工作内容;
(四)提出培训计划和宣传、教育计划。第十三条 分期规划编制内容:
提出分期依据,列出各期规划实施重点和措施。第十四条 投资估算编制内容:
(一)列出估算依据,核算有关数据;
(二)对规划各项内容进行分期、分类的资金投入估算;
(三)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或资金筹措及有关政策建议;
(四)可评估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第十五条 附则:
(一)文本的法律效力;
(二)规划解释权;
(三)执行时间。
第十六条 规划文本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和复杂程度,增补下列相关的专项规划章节。编制深度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涉及专门性规划的内容以建议方式表述。
(一)道路交通调整规划;
(二)人口调控或社会居民调控规划;
(三)土地利用调整规划;
(四)基础设施调整规划;
(五)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
(六)利用功能调整规划等。第三章 规划图纸
第十七条 保护规划基本图纸与内容:
(一)区位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在行政辖区的位置。
(二)环境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与相关地理形貌及其周围地区的关系。
(三)现状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分布范围及其相关环境因素,注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本体面积单位:平方米(m2),占地面积单位:公顷(hm2)。
(四)评估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等级、完好程度、病害类别、破坏速度、主要破坏因素以及历代建造或修缮记录、功能利用现状等评估内容。
(五)保护规划总图:综合性标明保护范围内的主要规划内容。
(六)保护区划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保护区划的边界、占地面积和分级分类内容,注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标注保护对象。
(七)保护措施图:标明各种保护措施、保护工程的实施范围和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涉及历史文化保护区性质的文物保护单位(古村镇、坞堡等)应参照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编制要求补充绘制相关的规划图。
(八)环境规划图:标明环境规划涉及的各项内容实施范围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九)展示规划图:标明展示目标位置与名称、说明标牌位置、参观路线、停车场、游客服务设施或陈列馆室等,注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十)管理规划图:标明围栏、门卫、监控及其他安防设施的位置,巡查管理分片范围等。
(十一)基础设施图:包括道路交通、排水沟渠和工程管网。其中:道路交通图应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确定保护范围内路网系统及其与外围道路的联系,主要道路的断面;工程管网图应确定消防设施、给排水管线、电力电讯等各单项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等,制定相应的规划实施要求(环境和谐要求);必要时配竖向规划图。
(十二)分期规划图:标明规划各期实施内容的范围与经济技术指标。
(十三)工程方案图:各类保护、展示、管理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案图。第十八条 保护规划说明图纸与内容:
(一)测绘图:即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的标准测绘图(古建筑测绘图、石窟测绘图、考古发掘平、剖面图等)。
(二)历史沿革图:相关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图、方志图和文献中的相关图形资料。
(三)相关示意图:标示文物保护单位的结构格局、文化谱系区划、地理气候区划等相关信息的示意图。
第十九条 保护规划补充性图纸与内容:
(一)用地功能分区图:适用于规划范围较大、非单一功能规划用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应标明用地分类、用地性质、各类用地规模等。
(二)地形地貌分析图:适用于地形地貌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
(三)环境整治规划图:适用于规划范围较大、环境整治内容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
(四)道路交通调整规划图:适用于涉及城镇体系交通关系调整的文物保护单位。标明保护范围内道路系统及与外部道路系统的联系,标明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道路横断面、路口转弯半径等,表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的分流和衔接、停车场的位置和出入口。大型文物保护单位可简化制图。
(五)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适用于涉及土地利用性质调整的文物保护单位,应分类标绘土地利用现状,深度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必要时应配“土地利用现状图”。
(六)社会居民调控规划图:适用于人口调整规模跨乡镇行政区划的文物保护单位,应绘制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居民点和定向安置选址等内容;必要时配“人口分布密度现状图”和“人口分布密度规划图”。
(七)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图:适用于涉及城乡建设发展方向的文物保护单位。
(八)生态环境保护图:适用于涉及大面积生态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
(九)保护规划补充性图纸的绘制内容可分别参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村镇规划等技术文件的对应条款。第二十条 规划图纸绘制要求:
第二十一条 规划图纸绘制要求说明:
(一)基本图纸可根据实际情况,表现内容简单的可绘制综合图;表现内容复杂的可在综合图的基础上拆分单项内容、独立成图。
(二)分图一般应在总图的比例上酌情加大。
(三)用于规划实施阶段的图纸深度与比例应参照建筑设计总平面图要求绘制。
第四章 规划说明与基础资料
第二十二条 规划说明用于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
编制格式可以由保护对象说明、专项评估报告、专项规划说明、规划实施保障建议等内容组成。
第二十三条 保护对象说明:
收集与整理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图、文档案,明确说明规划的保护对象,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构成内容及其相关历史环境因素,编制概括、准确的《文物清单》,配置必要的分析示意图。
考古基础资料不能满足确定保护对象的规划需求时,可在补充探查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专项调查报告,分析、确定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为规划确定保护对象提供依据。
第二十四条 专项评估报告:
(一)价值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对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作用)。
(二)现状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现存状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真实性评估主要内容为现存各类工程干扰情况;完整性评估主要内容为保护区划状况、文物残损状况以及病害类型;延续性评估主要内容为破坏速度与破坏因素等。
(三)管理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状况,包括“四有”建档情况、管理措施现状(保护级别公布、政府文件、管理机构、管理规章)、管理设备、技能与人才队伍以及历年保护工作的重要事件等相关工作评价。
(四)利用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状况,包括社会教育效益、旅游经济效益、开放容量情况、交通与服务设施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展示设施的使用情况等。
(五)上述4项为保护规划的基本专项评估,评估结论最终应进行综合归纳,提炼出现存主要问题或主要破坏因素。
(六)价值突出、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还可以酌情增加档案建设、保护措施、监测体系、游客管理、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评估内容。
第二十五条 专项规划说明:
专项规划说明主要用于解释和说明规划文本中各专项规划的条款与编制依据。
有关工程的策划说明应包括选址、功能、规模的论证,说明有关建筑设计的各项规划要求。
开放容量的计算应包括详细的计算依据与过程,列出算式。
投资估算的计算应说明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以及投资项目的不同类别、不同规划实施期限的计算数额;提出资金筹措渠道或来源。
第二十六条 规划实施保障建议:
规划实施保障建议主要援引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具体条件,根据规划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规划实施方式与支撑保障的建议,供规划实施者参考。
第二十七条 编制保护规划需搜集、研究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符合国家勘察、测量规定的测绘图(包括各个时期的航拍、地形地貌图等)。
(二)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的地理、地震、气候、环境、水文等资料;必要时,应由专业部门提供专项评估报告。
(三)文物调查、勘探、发掘的相关资料和报告。
(四)历年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与监测记录。
(五)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图文资料。
(六)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当前的社会、文化、经济、交通、人口、地理、气候、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和城乡建设发展的相关规划文件。
(七)文物展示、服务设施情况,历年游客人数与收费统计等。
(八)机构、经费、人员编制、政府管理文件等。
(九)其他相关资料。
第四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09/03/2004]
第一条 为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是实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指导、管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的基本手段。
第四条 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第五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纳入所在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应当与相关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土地利用等各类专门性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在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指导下,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由国家文物局指定或协调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编制;跨地、市、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指定或协调有关政府机构组织编制。
第七条 承担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单位,必须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相应资质。
第八条 国家鼓励文物保护规划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创新与运用,提倡多学科结合,提高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水平。
第九条 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满足下列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保存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注重文物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保护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
(二)做好前期调研和评估工作充分考虑文物本体的组成要素及其环境的历史格局,提高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理地利用,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十条 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沿革、现存状况、保护和管理状况、考古工作状况以及研究的历史和成果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对文物所在地的自然与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普遍的了解,取得准确的、充分的基础资料。
编制组织单位应配合提供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第十一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应首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总体保护规划纲要。
第十二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一般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重要性及其环境影响、社会与人文影响;
(二)评估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保存、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分析主要破坏因素;
(三)明确规划原则、性质、目标、重点和保护对象等;
(四)划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提出管理规定;
(五)制定保护措施,包括保护工程和保护技术要求;
(六)制定相关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措施;
(七)提出其他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
(八)划定功能分区,限定利用功能;
(九)制定开放计划,核定游客容量控制指标,确定展示项目、路线组织和必要的服务设施;
(十)说明规划范围内拟建项目的必要性,编制选址策划,提出建筑功能设定、规模测算和建筑设计的规划要求;
(十一)提出管理建议,确定日常养护和监测内容,考虑社区参与计划;
(十二)编制规划分期、实施重点与投资估算,提出实施保障。第十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保护目标、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分与管理规定、文物本体的主要保护措施、利用功能限定和游客容量控制指标等内容,应当作为保护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十四条 保护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规划期内可根据要求分为近期、中期、远期。近期规划一般不超过5年,应优先解决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亟待实施的保护项目。
第十五条 保护规划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和基础材料汇编组成。
总体保护规划纲要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第十六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深度应满足保护的有效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作为本办法附件与本办法一同发布并施行。
第十七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当由规划编制组织单位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规划等部门组织评审,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省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前,应征得国家文物局同意。
第十八条 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或修改,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 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办法,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
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思路
宁波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
一、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即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解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问题,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则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重要切入点。
宁波市近几年经济建设成效显著,许多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前茅,但社会事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存在着社会事业设施区域布局不合理,行业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事业重大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资源共享,编制《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宁波市社会事业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需求预测,提出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的建设控制指标,打破按照行政区域进行重大设施布局的惯例,按照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和实现社会资源均衡分配的原则进行重大设施的布局,以指导宁波市社会事业重大设施的建设发展,从而使宁波建立起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社会公共事业,实现宁波市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编制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这是加快经济社会协调,支撑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发展动力。编制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是社会发展领域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并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支撑。社会发展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生需要卫生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社会保护等一系列社会事业与之相匹配,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发展领域要有一个好的目标,一套好的运行机制,更需要有一批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只有加快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加快社会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事业重大设施的建设规划既是加快经济社会协调的需要,又是为社会事业发展起到支撑的需要。
第二,这是协调社会发展领域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社会事业领域涉及范围广,各领域的发展存在千差万别。作为社会事业中基础性领域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孰重孰轻,相互不甚协调。从宁波实际看,教育方面经5年的重点投入,相对于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福利存在明显的优势,而卫生资源相对不足,造成就医难、住院难的矛盾,文化方面虽然经4年的投资,高雅艺术表演设施条件改变,但大众的文化娱乐尚存在差距等等。资源供给效率低,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各领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一大矛盾。因此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社会事业发展着手,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是协调社会发展领域各项事业的需要。
第三,这是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统筹安排政府财力资金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精神,编制《规划》是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的需要。过去,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由部门提出,首长拍板,谁叫得狠,谁的项目多,且市与县级政府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因此,存在功能类同,重复建设,结果造成布局不合理,门庭罗雀,利用率低下的局面。这次规划要根据宁波区域特点,从群众需求着手,形成市、县、区资源统筹平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同时根据发展的需要提出一批重大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政府投资社会事业项目,必须是这次规划纳入的项目,另外不再审批其他项目,建立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库。然后,在某一时间段依财力精力,分批推出一些项目,进行公示,通过公示结合社会各界的投票打分确定一批拟建项目,并实施滚动计划,把有限的财力资金用在群众急需的项目,杜绝形象工程上马,又可避免财力资金“寅吃卯粮”的现象。加快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稳定增长,建立起一套比较有效的对政府投资行为进行约束的机制,建立项目储备库,实现政府投资行为的规范化、合理化,提高政府资金投资效益,将有利于社会事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第四,这是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办的需要。社会事业社会办,从广义上讲有二个层面,一是政府投资交社会组织来运行,二是由社会投资、社会组织运行。对政府投资的项目交给社会组织来运行,是在项目竣工时或即将竣工时,通过社会招标的形式,确定运行企业,并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与义务。而后者,则通过规划明确的项目,通过社会招商的形式,招纳投资商。因此,编制《规划》,把政府想建的项目的规模、功能甚至地点及投资估算等要素明确下来,给投资商有一个相对明确的项目,帮助其投资决策。从宁波有比较丰厚的民间资金的实际看,我们做好相关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引导民间资金进入社会发展领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以致使民间资金和政府财力的“两个轮子”相互滚动,促进宁波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二、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规划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协调职能,提高规划编制效率及权威性。引入专家咨询和公众意见,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和操作性。
二是突出整体性,淡化行政区域。规划立足全市一盘棋,在突破县(市)、区区域的基础上,从区域布局上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强化设施特色功能,实现功能互补,布局合理。
三是深入研究,科学论证。注重规划前期研究,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论证,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目标,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按照“够用而不落后,超前而不奢侈”的原则,提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规划区域范围
为了体现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规划区域不局限在宁波市城区,而是覆盖整个宁波市域范围,包括宁波市所辖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及宁海县、象山县共六区三市二县。
(二)明确规划内容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本规划根据宁波市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六大联动”发展战略,按照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编制总体要求,主要编制“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宁波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及社会就业等领域的重大设施规划内容。其中教育事业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文化事业包括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出版发行网点、图书馆影剧院、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设施、科技馆、文物保护等。卫生事业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和卫生监督;体育事业包括群众性体育设施和竞技体育设施;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就业事业在本规划中主要涉及养老服务设施、社会救助服务、劳动力市场建设等。
(三)理清规划思路
以政府提供为主的公益性社会事业设施和公共产品为主线,立足现状,以当前各领域行业标准和建设标准,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目标要求和趋势为标准,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以方便、高效为原则,按照区域覆盖提出宁波社会事业各领域人均或区域性的公益性设施建设标准,根据社会事业各领域行业特点进行设施布局,完善宁波市社会事业功能。
(四)依据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规划建设重点项目
根据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服务功能,结合现有社会事业各领域设施建设现状,依据宁波市社会发展研究提出的目标,通过需求分析,提出近期(2006—2010年)和远期(2011—2020年)需要建设的重点项目。宁波市社会发展提出的主要目标为:
1、教育事业
(1)实现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教育的跨越。到2010年,全面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5%以上,争取市六区和县级市的镇超过95%,形成比较合理的普高、职高招生比例。
(2)实现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阶段向规模化质量化阶段的跨越。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达到12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超过3万人。
(3)实现从学历教育向增强服务能力的跨跃。加大对紧缺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到2010年,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能基本满足产业发展要求。
2、卫生事业
到2010年,医院床位总数达到30000张(市区15600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达到4张(市区7张和3.5名医生);执业医师总数达到18000人(市区达到10000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2.5人(市区3.5名医生);护士总数达到13200人(市区4500人);每千人护士2人。
3、文化事业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三江文化长廊为主线、大型文化设施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现代文化设施和一批高档次、特色性群众文化设施。以“东海明珠工程”、村级“六个一”文化阵地和15分钟文体服务圈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全省一流,公益性与经营性设施有机分工、优势互补的文化设施网络。到2010年公益性文化设施县市区图书馆达到地(市)级一级馆标准(6000平方米,藏书量50万册),人均藏书量达到二册;市群艺馆达省一级标准(10000平方米以上),各县市区达地级一级馆标准(3500平方米以上);市区每五万人设一座影剧院,25-30座.千人;东海明珠普及率达100%;各社区建成社区文化中心,社区乡镇建有图书室(80平方米以上,藏书量3000册);博物馆达到80座,新建20座;市级建设1个综合性青少年活动中心(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各县市区各建设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市区新建1个大型书城,各县市区建设1个中型书店。
4、体育事业
(1)普及群众体育活动,确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点)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
(2)竞技体育以申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高水平赛事为目标,加快全市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全市建成一批大型体育场馆和健身活动中心,具备承办全国城市运动会和国际单项重要体育赛事的能力。
5、社会养老福利保障
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家庭—社会”结合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在城镇,基本形成以依托社区服务和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的居家养老为主导,以社会养老机构集中养老为辅助的新型养老体系。在农村,继续巩固和完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并逐步推动传统的家庭养老向家庭养老为主结合社会机构养老转变。到2010年,全市社会养老床位数增加的3万张,每百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其中市区达到1万张,每百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5%。在市区和各县市城区基本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会事业各领域重大设施建设项目正在筛选和统计中,未形成完整的框架。
四、规划编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研究制定社会发展的目标问题。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评估滞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缺乏量化指标,仅有不同领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单项指标,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但没有它们之间协调发展的指标,致使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多元化和模糊化。
二是建设标准和规范问题。在整个规划涉及的内容中,许多社会事业设施建设缺乏可参照的标准和规范,尤其在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养老设施建设等方面更加缺乏,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只能参照国家标准,结合宁波实际确定,但定位是否很准确,有待商榷,目前很难确定。
三是社会群体分化,需求差异扩大,协调发展难度增大。当前,我国社会群体分化加剧,其对社会事业服务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别,需求的多样化进一步突出。表现在:一部分需求趋于高端化、高雅艺术,一部分需求仍然趋于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异较大。这给规划编制的项目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是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本规划在大的方面虽然只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五个领域,但里面分支较多,每个小类都有相对独立的建设标准和布局要求,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相应难度也将增大。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是本规划的薄弱环节。从查阅相关资料看,大部分是城市发展建设中所需社会事业设施的建设以及标准,很少涉及农村部分,也没有标准规范。而要保证社会事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这部分正是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感觉最薄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