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余秋怡)
7.蚂蚁的救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点句子。
3.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感悟课文主题,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蚂蚁的救助》这篇课文的生字词,现在我来检查下大家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准备听写。
蚂蚁 浇水 挣扎 恢复 埋住 一枚 一番 迅速 衔咬 责任 昆虫 小心翼翼
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词语,检查自改,有写错的同学请举手。说一说你错在哪,重点强调易写错的字。请同学们一起正确的读一读这些词语。
二、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顺每一句话,试试看能不能将一篇长长的课文读成短短的一句话。
2.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蚂蚁救助同伴的感人故事。
三、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师:课文中哪个自然段重点介绍了蚂蚁救助同伴的经过?
生:第四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划出蚂蚁救助同伴的经过。句一:一只蚂蚁先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在同伴的奋力救助下,也从泥土中挣出了身子。1.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多音字,挣zhēng(挣扎),zhéng(挣出)2.教师范读,突出“奋力”“挣出”。讲解词语:“奋力”的感觉比“用力”还强烈点,“奋力”说明蚂蚁在救助过程中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3.除了同伴的奋力救助,被困的小蚂蚁做了什么?“挣”字说明被困的小蚂蚁自己也在努力。让学生感受“挣”的动作,体会过程的艰难,再将句子读生动。蚂蚁关爱生命,关爱同伴(点名读,齐读)
句二:奇怪的是,有一只黄蚂蚁却没有离开,而是在救助现场继续衔咬泥土,似乎下面还埋着什么东西。
1.这句话中的小蚂蚁为什么没有离开?(因为下面还有一个落难的同伴)2.从“继续”这两个字中可以看出这只黄蚂蚁不畏艰难,坚持不放弃救助同伴,可以感受到它对同伴的关爱。3.让我们带着感动一起将这句话读一读。
过渡句:“我”在见证了蚂蚁救助同伴的感人过程后,被他们“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带着内疚和感动,这一次“我”选择了帮助它们逃脱困境,课文中的“我”是怎样帮助它们的呢?
句三: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1.这里也有一个多音字:tiāo(挑选),tiǎo(挑战)
2.“极其小心”可以感受到我十分小心谨慎,动作细致认真,生怕再由自己的不当给小蚂蚁带来伤害。从中可以反应出我对小蚂蚁生命的重视,对它非常关爱。3.与“小心翼翼”对比,进行选词造句。(我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生怕吵醒正在睡觉的妈妈。)
4.带着感情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过渡句:在“我”的帮助下,这只埋在土里的小蚂蚁露了出来。见到同伴被救后的黄蚂蚁有什么表现呢?
句四: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亲吻触抚,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经恢复过来,与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1.“立即”说明动作快,“亲吻触抚”看出关系非常亲密,“试图”说明黄蚂蚁很小心,不敢直接衔走,怕伤害到同伴。从中可以感受到黄蚂蚁关爱生命,关心同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猜一猜是在干嘛?(可能在交换信息,庆贺胜利)过渡句:学到这里,你知道蚂蚁是怎样一步步救助同伴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
填空练习:一只蚂蚁先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在同伴的奋力救助下,也从泥土中挣出了身子,之后它们迅速离开。但是有一只黄蚂蚁仍在衔咬泥土,准备救出埋在土里的同伴。在“我”的帮助下,土里的小蚂蚁露了出来,黄蚂蚁立即上前去亲吻触抚,并试图将它衔走,最后,当被救助的小蚂蚁恢复过来后,两只蚂蚁一起离开了。
过渡句:在见证了这样一场感人的救助后,“我”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里说的小蚂蚁表现出了人类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是指什么?(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品质)
四、总结全文
师:这篇课文先介绍了蚂蚁救助同伴的原因是因为“我”的一次浇花,导致蚂蚁们遇险,再写了蚂蚁救助同伴的过程,最后写出了“我”的感受。整篇课文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描写的,故事非常清楚明了,这就是按顺序叙述。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写法。
第二篇: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蚂蚁的救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教学准备: 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归纳板书 蚂蚁的救助 关爱他人 关爱生命
用力 互相关爱
奋力 互相帮助 继续 衔舍身相救
3、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小蚂蚁,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蚂蚁的救助 用力 互相关爱
奋力 互相帮助
继续衔 舍身相救
第三篇:《盘古开天辟地》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余函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平湖乡平湖小学小学 余函怡 *** 设计理念
文章以神话故事为线索,带领学生们去探索奥妙的神话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宇宙并不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形成的,那么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领略一下神话的魅力所在吗?学习本文是让我们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的。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古人思考着这些问题,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巨人盘古这个英雄形象。作者将古代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资料搜集起来,加以综合整理,写成了这篇通俗易懂的神话故事。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根据这样的基础,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学时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盘古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脉、甘霖”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重点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策略:教师引导,自主学习。深入文字内部,切实感受体会盘古奉献的精神,请学生搜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一)激趣谈话
师: 同学们,你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生:《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牛郎织女》、《女
娲造人》、《神笔马良》等。
(二)动情简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起源
师:神话故事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因此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把自然界拟人化,创造了神话。(板书:奇特、大胆、合理的想像)
(三)引出课题
师: 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蓝天、大地从何而来?为什么天清澈如水?大地浑浊厚实?啊!人们开始想像了,原来是人类的祖先“盘古开天辟地”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55页,走入这神奇的故事之中,感受那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吧!
二、走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正音,互相评价。
(注意:混沌hùn dùn 冉冉rǎn上升可恼nǎo)
3、读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预设:学生可能对故事中的盘古印象深刻,也可能认为盘古用大板斧
划分开天地印象神奇无比,还可能对盘古倒下后周身发生的变化感到惊叹┅┅总之,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感受。
三、品读神话故事,感悟想像
1、同学们初读故事后,有这么多新鲜的感受,真好!看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也用了一句话来评价“盘古”,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指名朗读——随机出示句子“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齐读)
2、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是怎样使这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的?用波浪线将故事中自己认为具有奇特而合理的想像之处划下来,多读读!
3、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1)“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划分开
了。”
感受:在远古时代的人们看来,天和地是平行的,一个在上,一在下,一个“轻而清”,自然会向上升,一个“重而浊”,自然会向下沉。混沌不分的天地原来是由盘古一个霹雳大板斧劈开的呀,难怪叫“开天辟地”!作者的想像是这么奇特!
师:好一个“开天辟地”,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惊天动地”吗?(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的朗读铿锵有力,似乎让我们听见了那霹雳巨响,盘古的力大无穷。你的朗读舒缓有致,似乎让我们看到天地分离的神奇,感受到天的“轻而清”,地的“重而浊”。
(2)、“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
感受:这里的想像很奇特,天每天在升高,地每天在加厚,盘古的身子也在变长。
师引导比较:你发现了吗?这段话反复出现了几个词语,找出来,作上记号。
1)老师认为,这里词语重复了,应该这样说:“天升高了,地加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增长了。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很长了。”(出示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
2)学生自主发表看法(预设:这也是一种奇特的想像,“每天”“一丈”反复出现,突出表现天地是如何分离的,三个“极”,更说明天升高到了尽头,地也达到了最厚,盘古的身子也长到了最长。)
3)指导朗读:看来,恰当地运用词语的重复,能达到增强神奇想像的效果。怎么读才能表现出这奇特的想像呢?(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的朗读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天高地厚”。
(3)、“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终于倒下了。”
感受:从“直挺挺”、“撑”、“不让”、“孤独”、“坚持”、“实在”、“终于”可以体会出盘古与自然坚持斗争的献身精神。
师:同学们,读着这些句子,再看看这幅图画吧!你能从图上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这就是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把他描绘得真切而神奇,人类不正是发扬着盘古的这种精神吗?与大自然的一切灾害做着不懈地斗争。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
(4)、“就在这时候——清露和甘霖。”
1)预设感受:盘古倒下后,全身发生了变化,使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
2)导语设计: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宇宙就这样变得迷人了。奇特的想像之所以有魅力,还因为这想像并非天马行空,也有它的“合理性”,再读读,体会一下!(作者是根据事物的特征展开想象的。)
3)指导朗读:用你们甜美、富有变化的语调去表现这奇特的变化吧!
4)语言拓展
读读下面的文字,如果你是一名“神话家”,你会怎么写?
出示文字: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这个世界上就变得丰富而美丽。女神女娲觉得这一切都那么新奇,那么美好。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句的这个世界上缺了点什么。一天,她在黄河岸边坐下来,看见自己在水里的倒影。“哦!我知道了!世界上还缺少一种长得和我一样的东西。”女娲大声叫了起来。于是,女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娲给这些小泥娃娃取名叫“人”。看着这些人这么可爱,女娲觉得很满足。她想:“我应该多造一些人出来,这样才热闹呢!”可是女娲累坏了,她想:“能不能找一个简单一点的办法,可以一下子就造出好多人来呢?”这时,她刚好看到身边有一根柳条,于是灵机一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这个世界上又多了很多很多的人。因为女娲是用黄泥做人,所以中国人的皮肤都是黄颜色的。
三、总结课文,生化情感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分角色读。
3、师:盘古用他的生命创造了我们美丽的地球,我们都应该学习他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要珍惜和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热爱我们美丽的大自然。
九、板书设计
10、盘古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随天地变化
周身发生变化
人
十、作业设计
1、回家把《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搜集阅读优秀的古代神话故事(国内、外都可),开个小小的故事会。
3、推荐阅读神话故事《创世和造人》
第四篇:李秋怡事迹材料
李秋怡同学事迹材料
李秋怡,法泗小学四
(一)中队队员,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委员,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她虽然不很漂亮,但却有着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她个头虽然不高,但却有着一股执着向上的追求,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有着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多年来在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她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担任所在班集体的班长,在老师的关爱下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出色的表现和真诚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同学们的信赖、家长们的喜爱----她就是四年级一班的李秋怡同学。她勤奋好学、品学兼优、乐观向上。从踏入小学校园连续四年来,先后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还多次在绘画、书法、运动会等活动中获奖。
她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李秋怡同学有一颗洁白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她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贤,有时同学忘了带课本回家,她知道后总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对于博大复杂的世界,她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她有一股执着向上的追求。“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李秋怡同学的身上有着一股强烈“向上”的追求。她追求思想向上。从呀呀学语到接受家庭启蒙和幼儿、小学教育,初谙世事的她就一直在追求着思想的向上:“做个好孩子,做个好学生”。她尊敬长辈和师长,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对人讲礼貌,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深得邻居、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进入小学校园不久,通过学习,当她知道了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后,她每时每刻就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约束之下,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少先队员的先进性;她追求学习向上。对待学习,她一丝不苟,并有一股可贵的钻劲儿和韧劲儿,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追求全面发展,她兴趣广泛,除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她还特别喜欢看书、绘画、体育和音乐。
她有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在学校里她力争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李秋怡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当选为班长,自当上班长那一天起,她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责任。一年级时她管着教室的钥匙,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提前进教室,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提前到校,放学后最后一个离开,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她常年坚持,从没有失误过一次。在各项活动中她总是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因为她是班长,劳动时她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她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她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有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了她要耐心辅导,连放学后还有同学甚至是家长找她问这问那。对于这些,她没有半句怨言。
她爱学习、爱思考、勤于实践,坚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并且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了解社会,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她善于观察,勤学好问,根据自己的想象,经常在家制作一些小东西,种植一些小植物,实践让她吸取了甘甜,拥有了丰润,丰满了羽翼。
第五篇:《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刘邦谋士张良用糖做诱饵,使蚂蚁闻糖聚聚成字,最终导致霸王自杀。)导入新课-----蚂蚁的救助。接着处理生字和疑点词句,并且分组竞争,上台展示,评出最佳组。然后,分段落大意,让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激发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反馈练习,及时解决当堂问题,达到现学现用,不留知识漏洞。
优点:
1,小组合作,上台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导入新颖,引人入胜。
缺点:
1,品读课文,讲解有点多,给学生空间少。
2,假如课的结尾,用爱的奉献的歌曲,渲染氛围会更好。
拓展延伸:
生命是可以相互感动的,爱是可以相互传播的。有时,只要我们伸一伸手,就可以握住一份美好的情缘,跟可以牵出一份人世间的温馨!孩子们,小动物都知道,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难道我们人与人之间不更应该将爱心一个一个的传递下去,建立美好的家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