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
全省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 题目:《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学校:大荔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姓名:张小萌 时间:二0一四年元月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18—19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设计思路】: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的理解,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为题,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求知、求异的探索态度,善于求知、设疑、迁移的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其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丰富多彩的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
【教学重点】: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课件、剪刀
【教学方法】:引导法、对比感知、创设情境、举例说明、【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提出问题
第一个问题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通过多媒体演示长方体展开图,来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理解,时机成熟出示表面积的概念。)第一个问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来计算?
(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旧知识的运用,所以,先要对与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关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1)复习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探究做好铺垫。
1、长方体有几个面?
2、这几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是()、宽是()。左、右两个面的长是()、宽是()。前、后两个面的长是()、宽是()。
(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交流,同时深入到小组讨论中,收集学生的问题资源,以便有针对性的处理。)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会出现以下两种结果:
1、长方体的表面积(六个面的总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 + 长×高×2 + 高×宽×2 学生汇报完之后,多媒体播放两种方法的分解图,并出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两种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同学通过比较,选择最简便的计算方法)3 第三个问题: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用?
(1)课件出示例1 例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如右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计算包装箱需多少硬纸板与它的表面积有关。
其次引导同学说一说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物体需要包装箱,从而使学生明白计算物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
(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适当强调和关注)
三、创设情境、应用问题
师:同学们已经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一位阿姨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愿意帮她吗?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宝宝要过生日了,礼物我已经买好了。打个包装就更漂亮了。可是,至少要买多大一张包装纸呢?(一般的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我的房间长4.5米,宽3.5米,高3米。准备给房间的墙壁和房顶都贴上墙纸,(门与窗忽略不计)请大家帮我算算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墙纸?(计算五个面的练习)
同桌进行交流讨论,这道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该如何计算。班级汇报,并说明原因。只要求列示不计算
教师进行小结:生活中还有好多现象需要我们要有敏锐的判断力来确定这个物体要计算几面的面积。
(通过几组与生活相关的习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拓展应用、提升问题 一个长方体高4分米,底面是一个正方形,边长3分米,你能用2种方法求它的表面积吗?(多媒体出示图)学生在计算前教师要进行实物展示
2(如图)把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三个相等的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多媒体出示图)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前后顺序。(这几道拓展题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桌两人说说)【教学反思】
长方体表面积教学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 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 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一、勾起学生已有认知,创设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变为学生感兴趣知识,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学生对知识的探讨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对长方体的认识,接着直接出示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让学生对这一新知识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问题由学生产生,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长方体面的特点,眼睛看多媒体展开效果图理解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二个问题: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首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制作好的长方体实物,共同回顾长方体面每个面的面积如何来计算,如何来给这六个面进行分类等问题,学生在巩固了这些知识后,然后把问题教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要求每个小组派一人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从而归纳出:可分为三组:分别是上、前、左,每组有2个面,各自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长和高、宽和高,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把上面加前面再加左面的和乘以2,用长方体的长、宽、高表示就是:(长×宽+长×高+宽×高)×2,这时,要强化学生记住,长×高、长×宽、宽×高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有利于下面教学求长方体的四个面或五个面的面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式以后,教师就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长方体实物,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引导学生灵活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掌握了求六个面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实物,首先,学生刚总结出计算的方法,出示例1,进行巩固练习;接着,学生有一定掌握之后,出示一道粉刷教室的习题,要求学生辨别应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稍加一定难度,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室,它们要粉刷的是哪几个面?要求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求几个面的面积,要求这几个面的面积与上面所学的求六个面的面积的公式有哪些变化?然后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求长方体三、四、五个面的表面积的公式。随后,出示两道拓展型题,主要满足上等学生的需求。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我在教学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做到引导让学生自主探讨、合作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篇: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理解面的大小,认识面积的含义,积累学习几何与图形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由具体实际的事物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与生活联系概念,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 体验、感悟和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 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8×6=48)这里的8表示什么?6呢? 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2)课件演示:沿长? 沿宽? 一共是多少个?
(3)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2)那我们今后就揣着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着平方米的面积单 位到处去测量面积吧。比如足球场场地面积?,想说些什么?
(3)讨论:我们不妨把这张卡片就当作?,大家开动脑筋,小组研究能不能找到简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为什么长 8厘米就能摆 8个 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呢?
(5)为什么宽是 5 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它的面积呢!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测量较大面积卡片的方法,引起学生自觉改进 旧方法的意识,发现长方形长、宽与面积单位边长个数的关系,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 6.利用多张卡片深 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它的面积是多少啊?怎么想的?(课件)看到长6厘米,宽6厘米,说明?,一共多少个面积单位?怎样列式?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书算式)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想象能力,内化操作活动,展现思维状态,推进学 生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
(三)归纳公式
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呢?
三、巩固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摸一摸练习簿封面、文具盒盖和直尺的面。问:刚才摸的这些面的大小,是这些面的什么? 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最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
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每人画一个图形。同桌比较,谁画的图形面积大一些。指出:围成的图形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4、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观察图形,提问图里涂色部分的大小是图形的什么。引导:想办法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最大。
5、做“想想做做”第5题。引导:观察题里每个图形的面积并且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 交流:你对这些图形的面积,都知道了些什么?
四、总结交流 教师问: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3、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第三篇: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属于小学中年级学段,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出发,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拼长方形和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
推导并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每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每组两个不同的长方形。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和学生做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设计意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故事导入
从前有两只争强好胜的小兔子,它们干什么事都要分出胜负。最近呀它们又为了一件事吵起来了,它们呀在粉刷一面墙,各自刷出了一个长方形,而且呢都说自己刷的长方形大,为此呢大吵了一架。下面同学来看看它们各自刷的长方形。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想一想能帮它们分出胜负吗?
学生讨论想出办法,交流。(用小正方形摆一摆看看谁的正方形多谁的就大)
师:如果没有小正方形我们能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操场的面积、游泳池的面积等等,这么大的面积也用小正方形一个个去量,是行不通的。这种办法比较麻烦,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那就是要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师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师:同学们,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学习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课件出示内容
师:指着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问:你怎么知道它就是1平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呢?生答。
课件出示图片
2.师:这是由边长1cm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
(二)实践操作探索
1、教学例题,明确要求
师:那么怎样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先让我们来做个拼拼摆摆的游戏。
1.引导学生先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明白题意要求后,教师指出:能拼几种就拼几种。
2.小组合作,共同探索。让学生交流并根据交流的情况,把它们的长和宽都填入表中。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12
3.引导学生观察统计的数据,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面积单位的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体会虽然拼法不同,拼成的长方形的形状不同,但是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而且“12”正好是长方形长边和宽边厘米数的乘积(12=12×1,12=6×2,12=4×3)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你能猜一猜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4.总结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试一试
1.出示练习题学生自己试算。
2.全班交流。
(四)解决小兔子的问题
拿出手中的两个长方形量一量它们的长和宽计算一下谁的面积大。小组合作完成
(五)练一练课本72页1题2题
(六)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课本72页3、4、5题
(八)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第四篇:长方形面积周长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执教:魏平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执教:魏平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面,使学生初步理解由面组成体的意义;使学生在认识长方形面、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他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初步应用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钉子板 活动记录单
学具准备:带有长方形的盒子,钉子板学具,米尺 教学过程 :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个作业,让同学们观察周围的物体,看哪些物体上有长方形,并量出他的长与宽,你们搜集到了吗?(搜集到了)
都搜集到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长方形并说出它的长和宽。还有很多,是吗?(是)
好了,同学们,看得出来,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搜集到了这么多的长方形,看来,长方形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啊就在我们身边,对吗?
这么多的长方形,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举起你手中的物体,师选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带有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到前面来。
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谁能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 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
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谁能看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周长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见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长和宽决定的,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师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大家手中都有一个钉子板学具,你能在上面围出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吗? 好,听好活动要求:每人先任意围出一个长方形,然后由组长领着,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几个长方形填到报告单中,并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重点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活动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汇报操作情况
老师看到了,同学们在活动中合作的非常好,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来汇报?想来几人来几人。
其他小组也来汇报。
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汇报单中画出他们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简单的?(长与宽的和乘2是最简单的)
你们同意吗?所以我们常用长与宽的和乘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汇报说。那么,如果知道了长和宽,我们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
三、巩固新知,应用实践
1、基础练习题:看图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实践题:在我们的身边也有长方形,比如:我们数学书的封面,还有什么?学生举例
你最想知道哪个长方形的周长,一会你就去找一找,然后量一量算一算吧。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际测量情况。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在测量中我们要力求准确,减少误差。3发散拓展题: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钉子板上围图形,你也能围出支援的图形吗?试一试,并切除这个图形的周长。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五篇: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下册71——72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操作、描述、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拼长方形和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并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准备:
每人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表格1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谁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呢?
生:学习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分别演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师:指着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问:你怎么知道它就是1平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另外两个同桌也相互说一说)
2.师:这是老师办公桌上的玻璃台板,大家看一下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台板?你会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你选择哪个面积单位去测量?怎样测量?
3.谈话导入。
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篮球场的面积、游泳池的面积等等,这么大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行得通吗?这种办法比较麻烦,有没有其它简便的方法来求长方形的面积呢?学生商量得出:这么大的面积如果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那就是要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师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实践操作探索
师:那么怎样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先让我们来做个拼拼摆摆的游戏。
1.引导学生先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学生交流并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把它们的长、宽和面积都填入表中。
3.引导学生观察统计的数据,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面积单位的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4.总结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学生交流,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试一试
1.出示课本第72页的例2。
2.学生自己试算。
3.全班交流。
四、练一练
1.第一题: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2.第二题:计算练习本的面积。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3.第三题:计算课桌面的面积。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