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桥之思》教后反思
《桥之思》课后说课
《桥之思》是一首散文诗,阐述了人们对桥直观上的认识和心智上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桥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本课以《桥之思》为题说明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可贵。课文内涵丰富,从桥的要素写到桥与人的关系,联系到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学会本课生字,能理解“碧波粼粼、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语;了解桥的功能、魅力。通过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运用、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对桥的了解,唤起学生对构筑心桥的向往。
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的辅助,提高语言的感悟及运用、拓展,达到领会桥的功能,欣赏桥的魅力,珍视心桥的可贵的目的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品读感悟、拓展迁移、朗读体验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新课伊始,我播放了《北京的桥》这首歌曲,那轻快、京韵十足的曲子强烈地吸引了孩子们,因此,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充满 了期待。此时,我顺势引出课题,解题,那么作者樊发稼对桥有着怎样的遐思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听老师读课文。然后我又在学生初步感知桥的种类、作用、功能时,引出一个中心话题——“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桥?”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见 到过的斜拉桥、铁索桥、立交桥、独木桥等等。虽然只是一个初步感知的问题,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我又播放精心制作的课件,让学生在感受散文诗优美语言的同时,了解、欣赏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桥,学生的感官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直观的言语文本强化了学生的深层次理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基于此,我在课堂中充分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唤起多种情感的共鸣,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在对本课进行讲授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品读中增强了对课文的情感体验,领悟到了路桥不可少,心桥更重要。
这篇诗歌的第二小节描写了两种桥的不同的美,是全文语言最优美的一节,也是最能引发学生朗读兴趣的一节,因此我抓住这一节重点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首先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比赛诵读,由于审美的天性不同,因此,我就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女同学读幽静的九曲桥,读出了九曲桥的温婉优雅,男同学读雄伟的立交桥,读出了立交桥的雄浑有力,很自然,让他们展现自己个性地去朗读,更容易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进入这一小节的学习时,同学们的情绪开始高涨起来,我引导他们:“同样的语句,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片刻之后,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我请第一个举起手的男孩,他高声朗读:“幽静的公园里,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因为有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更显出湖光十色的迷人魅力。”我微笑着说:“你感觉读出桥的魅力了吗?”小男孩摇了摇头,“为什么没有呢?”我接着问,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进一步引导大家一起理解“碧波粼粼、回旋别致、湖光十色”等重点词,此时,孩 2 子们的感受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谁再来读?”我环顾四周,示意一个举手最高的女孩站起来读,她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完全将诗的意境凸现了出来,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
由于课前让学生搜集了关于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架设心灵桥梁的故事,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我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围绕我提出的问题“在你生活的周围,你感受到这种心桥了吗?你与谁建立了什么之桥?”举例说说。学生以实际生活的体会畅谈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小伙伴之间用真诚构筑的心桥,他们积极思维,尽情抒发内心的感受。有的说:“我与老师之间建立了尊重之桥。”有的说:“我与父母之间建立了谅解之桥。”有的说:“我与同学之间建立了友谊之桥。”“我又利用白板,播放我在课前搜集的“握手”,“互助”等心灵之桥的多媒体课件。借助课件让学生通过图片,通过同步旁白第三节的课文内容,加深他们对心桥的理解。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课本中这种“无形的桥”也在他们的心中也开始架构了。
学完这课,我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充分发挥想象,将自己心中的桥画一画或写一写。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总之,对于《桥之思》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就这样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培养语感;利用互相交流,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通过多种形式,以求达到意义的最终建构,注重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行为艺术,不管课前如何精心 3 安排,巧妙设计,但是课后遗憾依然无法避免。这堂课亦是如此。比如有些拓展迁移的环节设计,在这堂课中对学困生来说,还有些吃力;在指导学习中,我觉得对本诗内容的深度和语言的广度,还没有进一步挖掘出来。另外,在整堂课的设计上,原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一写自己对桥的思考,由于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没能完成这一环节,只是布置了课后作业,现在想来,这样的作业可操作性并不强。
因此,我深知教师必须要更新知识甚至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多摸索、多探讨,不断的去充实自己,再加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
第二篇:《桥之思》教后反思
《桥之思》教学随笔
金堂县安邦小学
文萍
《桥之思》是一首散文诗,阐述了人们对桥直观上的认识和心智上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桥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本课以《桥之思》为题说明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可贵。课文内涵丰富,从桥的要素写到桥与人的关系,联系到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
新课伊始,我播放了《北京的桥》这首歌曲,那轻快、京韵十足的曲子强烈地吸引了孩子们,因此,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充满 了期待。此时,我顺势引出课题中的桥,然后把教学前奏曲变为一个中心话题——“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桥?”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见到过的斜拉桥、铁索桥、立交桥、独木桥等等,其中有家乡临洮的几座桥。虽然只是一个初步感知的问题,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又在范读课文时同步播放精心制作的课件,让学生在感受散文诗优美语言的同时,了解、欣赏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桥,学生的感官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直观的言语文本强化了学生的深层次理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基于此,我在课堂中充分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唤起多种情感的共鸣,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在对本课进行讲授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品读中增强了对课文的情感体验,领悟到了路桥不可少,心桥更重要。
这篇诗歌的第二小节描写了两种桥的不同的美,是全文语言最优美的一节,也是最能引发学生朗读兴趣的一节,因此我抓住这一节重点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首先让学生自己品读,由于审美的天性不同,因此,我就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女同学读幽静的九曲桥,读出了九曲桥的温婉优雅,男同学读雄伟的立交桥,读出了立交桥的雄浑有力,很自然,让他们展现自己个性地去朗读,更容易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指导方面,教师范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在第二小节的朗读指导中,我还注重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读,使朗读中轻、重、缓、急的要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进入这一小节的学习时,同学们的情绪开始高涨起来,我引导他们:“同样的语句,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片刻之后,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我请第一个举起手的男孩,他高声朗读:“幽静的公园里,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因为有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更显出湖光十色的迷人魅力。”我微笑着说:“你感觉读出桥的魅力了吗?”小男孩摇了摇头,“为什么没有呢?”我接着问,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进一步引导大家一起理解“碧波粼粼、回旋别致、湖光十色”等重点词,此时,孩子们的感受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谁再来读?”我环顾四周,教室里小手如林,我示意一个举手最高的女孩站起来读,她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完全将诗的意境凸现了出来,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对于《桥之思》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就这样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培养语感;利用互相交流,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通过多种形式,以求达到意义的最终建构,注重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行为艺术,不管课前如何精心安排,巧妙设计,但是课后遗憾依然无法避免。这堂课亦是如此。比如有些拓展迁移的环节设计,在这堂课中对学困生来说,还有些吃力;2 在指导学习中,我觉得对本诗内容的深度和语言的广度,还没有进一步挖掘出来。另外,在整堂课的设计上,原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一写自己对桥的思考,由于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没能完成这一环节,只是布置了课后作业,现在想来,这样的作业可操作性并不强。
因此,我深知教师必须要更新知识甚至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多摸索、多探讨,不断的去充实自己,再加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不过,想到第三节的学习过程,我又略感欣慰。围绕我提出的问题“在你生活的周围,你感受到这种心桥了吗?举例说说。”学生以实际生活的体会畅谈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小伙伴之间用真诚构筑的心桥,他们积极思维,尽情抒发内心的感受。我又借助课件让学生通过我在课前搜集的“握手”,“互助”等心灵之桥的图片。通过同步旁白第三节的课文内容,加深他们对心桥的理解。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课本中这种“无形的桥”也在他们的心中也开始架构了。面对学生活跃的思维,觉得自己甚至是个多余的角色,我为自己没能创设出一个更精彩的课堂场面而感到愧疚。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兴奋之余,更多的则是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我总在想: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都动起来了,面对一双双眼睛和一双双小手,我该带给孩子们什么呢?
第三篇:桥之思教学反思
夜已深,但我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白天执教的课《桥之思》的情景,不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自己的准备不充分,开始以《小桥流水》这首乐曲导入没有成功,就匆匆进入学生对各种桥的感知和认识,在这个环节中,事先准备的问题“哪种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喜欢哪种桥?)也疏忽掉了。虽然是一个初步感知的问题,但削弱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观察。接下来,根据年级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字词的重点学习。在个人、集体的朗读中,字音和字型基本掌握了。特别是在集体读词中,暴露了学生的朗读弊病。当学习第二节的时候,大家讨论了各种桥的功能之后,我又提出:“你还知道哪些桥让你难忘?”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争抢回答,有的介绍巍峨的伦敦大桥,有的介绍黄埔大桥和卢浦大桥……忽然,一名男同学提出不知浮桥是什么样的?之后,虽然学生和老师给他满意的答案,但使我觉察到备课中的失误,如果课件中显示浮桥的画面,学生对各种桥有更多的认识,不是更好吗?
我翻了个身,想到这,不禁又一次感到遗憾。
进入了第二节的学习,同学们的情绪开始高涨起来,我引导他们:“同样的语句,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片刻之后,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我请第一个举起手的男孩,他大声朗读:“幽静的公园里,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因为有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更显出湖光十色的迷人魅力。”我微笑着说:“你感觉读出桥的魅力了吗?”“为什么没有呢?”然后,大家一起加深理解了“碧波粼粼、回旋别致、湖光十色”。“谁再来读?”我环顾四周,教室里小手如林,我示意一个举手最高的女孩站了起来,她有声有色的突出了重点词,将意境“读”了出来,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
不过,想到第三节的学习过程,逐渐“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学习氛围。学生以实际生活的体会畅谈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小伙伴之间用真诚构筑的心桥;借助课件理解了不同国家领导、艺术家、体育键儿的沟通,共筑了跨越大洋的心灵之桥。他们积极思维,尽情抒发内心的感受。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课本中这种“无形的桥”也在他们的心中也开始架构了。面对学生活跃的思维,我有时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角色。没有创设一个精彩的课堂感到内疚。的确,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学生带给我兴奋之余,也不免有些失落。我预先准备的“点睛之语”及精彩的结束语也没了“用武之地”。我又翻了个身,直觉得身上很冷,心里有一种从未有的恐慌。
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都动起来了,面对一双双眼睛和一双双小手,我应该带给他们什么呢?
我又陷入了深思,今夜无眠……
第四篇:《桥之思》
《桥之思》教学设计
赵瑞强
教学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
2、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体会桥的重要作用,理解“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重难点:
通过学习,阅读有关于桥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在泸定桥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正是由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和幸福。出示个中桥的图片,桥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我们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樊发稼在桥上的思考。
出示课题:桥之思
出示学习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
2、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体会桥的重要作用,理解“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二、美读课文
1.字词
导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遇到的难认的字写下来,并把课文中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导语:既然大家课文读得这么棒,生字词定也没问题。
学写字词:延伸 基本 繁华 回旋别致 魅力 交叉 构筑 巍峨雄伟 享受 导语:自主学习现在开始。2.学习第一部分(1)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
(一)默读课文第一部分,你都知道了什么?用“——”画下来。教师巡视指导,在适当的时候做点拨。
导语:你们刚才自学时都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成果。
各种材料的桥:木桥、石桥、铁桥、水泥桥……
各种式样的桥:独木桥、石拱桥、浮桥、斜拉桥、…… 桥的功能:沟通、交流,使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师生共同总结:这些不同材料、不同式样的桥,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基本功能都是沟通、交流,使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
(2)朗读
导语: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读比赛,谁愿意首先站起来接受考验?请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是纠正发音,词语是否读准确,是否有感情。
3.学习第二部分 导语:你还知道有哪些样式的桥?学生交流。
导语: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桥,生活就更加的方便、美观。下面我们来继续运用上面的方法学习第二部分,看看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桥?
(1)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
(二)a.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装点、回旋别致”的意思。b.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做好朗读展示的准备。
播放桥的各种图片,学生欣赏。谈谈你会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这些造型优美的桥,再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2)朗读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读出桥给人美得感受。
4.学习第三部分
导语:我们前面欣赏了那么多美丽的桥,这桥都是有形的,看得见的。世界上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却是世界上最值得珍视的桥,你想知道它是什么桥吗?我们用之前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节。
(1)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三):
a.用心默读第三部分,体会“无形的桥”指的是什么?用“—”划出来,多读几遍。看看谁能最快找到这种桥。
b.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说你在生活中感受到哪些无形的桥? 师生共同总结:
这种无形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这种无形的桥存在于哪里?
(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无形的桥?(热心捐款——重建家园的桥、救死扶伤——拯救生命的桥、捐资助学——健康成长的桥、和谐发展的桥、战胜灾难的桥)
这样的桥多了好还是少了好?
(这样的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2)朗读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感受无形的桥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全文
1.思考:桥带给你哪些思考?
2.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课后与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桥之思
功能、材料、形式 造型优美的桥 无形的桥-心桥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阐述了人们对桥直观上的认识和心智上的联想。图文对照,表达了我们对美好“心桥”的赞誉,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全诗共有三节,第一节写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从建桥的材料来看,有木桥、石桥、铁桥、水泥桥等,从桥的样式来看,从简单的独木桥到大江大河上的现代斜拉桥,最后一句与最前一句相照应,点出桥的功能。语言朴实、无华。第二节描述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一小节着重写了两种桥,一是既实用又极具观赏性的小桥,它九曲回旋,小巧别致,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往返。二是城市里的立交桥,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突显现代化的气势。第三节写以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构建起来的心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
本课以“桥之思”为题,说明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珍贵。课文内涵丰富,从桥的基本要素写到桥与人的关系,联系到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文中语句较长,每小节都有几个长句,但语言朴实,富有哲理。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1.读解课题。读课题后,启迪学生体会“思”的意思。以桥为主题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课前可让学生阅读“开卷有益”里的文章,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了解最新的建桥技术。
2.课文第二小节的描写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借助课文插图,有条件的地方可到实地感受一下,两者结合加强朗读指导,体会“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这层意思;展开合理的想像,可引入有关描写桥的片段进课堂或交流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小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读桥、找桥、爱桥的情感。
3.诗歌第三小节是理解的重点。教学中,注意它与前两节的联系,从整体入手,借助课文后的思考题“桥引发了你哪些思考”组织学生交流。可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对“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在朗读交流之中感悟到这样的桥古今中外处处存在。
4、语文教学重在朗读,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这节课,采用多种读法:自读-朗读-品读-感情读。
第五篇:《桥之思》教案
桥 之 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第五单元主题是桥,从《飞夺泸定桥》中我们知道红军是否能顺利渡过大渡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桥系安危,可见泸定桥的作用多么重要!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桥之思》!再读课题!“思”作何解释?(笔圈画)桥会引发我们哪些思考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品读你、感悟。
2、请看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体会桥的重要作用,理解“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二、预习检测
首先我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我会读
谁能叫出词语宝宝的名字。(指名读)(开火车)(齐读,每个两遍)延伸回旋别致基本繁华巍峨雄伟魅力交叉构筑享受
2、我会写
“延”不仅要会读,还要写准,谁来当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应该注意什么?(课件出示田字格,范写)
3、字词大家掌握的很好,课文也一定会读的很棒。我抽读第二部分,你来读第一自然段、你读第二自然段、你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相信接下来的学习同学们会更棒!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请看自学提示
(一)默读课文第一部分,你都知道了什么?用———画下来。
(时间:2分钟)
2、学生汇报(4——5人)(课件随机拉出汇报的内容)
预设1:
(第3句)你还知道用什么材料做的桥?(竹桥、玻璃桥、塑钢桥)预设2:功能
3、这么多的桥,他们的基本功能都是(课件5):读最后一段.4、课文第一部分写了桥的种类、功能,这就是桥的【实用价值】。写在一的右边。
过渡:桥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看自学提示
(二):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做好朗读展示的准备。
(时间:3分钟)
2、学生交流:
(1)“装点”课文里什么装点了什么?
“回旋别致”读 词。
(2)课件:九曲桥
师:朗读时一定要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感情。(指名读,女读,齐读)
(3)课件:立交桥
看了图片,你觉得立交桥怎样?来,读出这种感受。
指着“巍峨雄伟”再读,用上铿锵有力的声音。
再读“浩然坦荡”,打开胸腔,读出气势!读三遍。
(指名读,女读,齐读)
(4)无论是九曲桥的柔美,还是立交桥的雄伟,都给我们美的享受。这就是桥的【艺术价值】,(课前,大家也搜集了很多桥的资料,谁愿意来和大家一起共享,学生从资料库中调取图片一起欣赏)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孩子们,这些【有形】的桥造型各异、美丽多姿,它们引发了作者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看自学提示(课件15)
自学提示
(三):
1、用心默读第三部分,体会“无形的桥”指的是什么?用——划出来多读几遍。(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装点、回旋别致”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说你在生活中感受到哪些无形的桥?(先自学再组内交流,时间:3分钟)
2、学生汇报:
(1)“无形的桥”指的是什么?(板书:【无形的桥:尊重、谅解、关注、信任】)
老师尊重你们,你们尊重老师,老师关爱你们,你们关爱老师,那老师和你们之间就会架起一座友好的心灵之桥。
(2)说说你在生活中感受到哪些无形的桥?
(及时评价:这是尊重之桥、友谊之桥、爱心之桥、信任之桥„„)
(3)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看:(课件16:一组图片)
这样的桥存在于„„(引读:课件)
这些无形的桥是要用心灵去体验,用情感去构筑的,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值得【珍视】的桥!为什么值得珍视呢?
(4)这样的桥(引读最后一段)„„(课件)
“和谐”怎么理解?(和睦、协调、和平、友好相处)
过渡:和谐美好的世界是我们所憧憬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和谐的音符。
钓鱼岛事件听说了吧,日本想侵占我们的领土,作为中国人你愿意吗?那我们采取武力夺回钓鱼岛行不行?(行 不行)对,我们尊重他们,谅解他们,信任他们,相信中国和日本之间一定会架起一座无形的桥和平解决钓鱼岛的问题,维护我们国家领土的完整。让我们带着美好的祝愿,再读(出示:最后一段„„..)
(四)回顾全文,桥带给你哪些思考?(课件)
(同桌交流,班级交流)
小结:你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五)总结全文:
桥,连接了大江南北,天堑变通途。桥,装点了乡村和城市,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愿我们能了解一座座有形的桥,构筑起更多的无形的桥,让我们的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四、快乐积累。(课件19)
从课文中选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背下来。
五、课堂检测:
1、同桌互背。背过的在书上画个笑脸奖励他。
2、看拼音写词语。
这节课,我们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也收获了很多,真了不起!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