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学情分析: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之后提问“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非常明显是唱到了妈妈,于是又创设了“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的结合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自学能力。
2.分类识记生字。
(1)联系生活实际及动作演示识记:闭、眉、呼吸、深沉、均匀、额、乏。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哄、润、慈祥、熟。(3)用形义联系法识记:汗。3.检查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词句。)(1)读句中的生字。(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生字。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2)指导字格里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
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闭:门框不能写得太窄;
“汗”、“讲”、“响”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其中“讲”字左边的言字旁要比右半部分低;“汗”字的三点水第二点应写的靠左一些,右边起笔要靠近第二点;
弯:第二笔横要略长; “故”右边是反文而不是折文。(3)讨论怎么记住这些字。
(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字,学生描红。
三、朗读课文,体验感情。
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学生自由朗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朗读。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说明: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的指导。)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的妈妈在睡着了以后的故事的。
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3.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出示中心问题: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同学讨论。
(a)很美丽。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
师:(板书:美丽,出示“美丽”一段)自由度这段,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练读,感悟:“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很爱孩子。师小结: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妈妈爱我们,我也爱妈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爱再读这段。
生练读。(b)好慈祥。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说明妈妈爱孩子。
同学们,怎么理解“慈祥”?在你的生活中谁非常慈祥?(板书:慈祥)
师:究竟什么是慈祥,大家读了这一段就会知道。(出示这一段)设计意图:“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是一个难点。通过分析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微微的笑着、好像睡梦中又想好了一个故事指导学生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来理解“慈祥”。
师:妈妈这样慈祥,这样关心孩子,这一段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c)好累。从“呼吸深沉、均匀”“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
理解“深沉”、“均匀”。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深沉”;采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呼吸均匀”,先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师:想想妈妈会干了那些活? 生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生练习朗读。
(2)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课件:音乐《摇篮曲》。)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4.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出示插图“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a)你特别想对图中的孩子和妈妈说点什么?(b)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c)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在你的小本本上写一篇关于妈妈的小文章,读给自己的妈妈听。
设计意图: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语文空间。
5.课外阅读:歌词《疼爱妈妈》。
一颗心融化着酸甜苦辣,一双手每日每夜忙活着家,泪水肚里咽,零钱省着 花,一把情一把爱把儿女拉扯大。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家里操点心,帮妈妈干点啥。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一颗心紧围着春秋冬夏,一双手风里雨里遮挡着家,香的给婆婆,甜的给娃娃,一把情一把爱把日子过成画。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妈妈操点心,陪妈妈说说话。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板书设计:
弯弯的眉 红润的脸→美丽
妈妈睡了{ 微微的笑着→慈祥 干了好多活儿 累了、乏了→勤劳 }
第二篇:部编版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唱歌导入
1、播放歌曲
课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导入新课、教师过渡
孩子们,这首歌我们是不是特别熟悉呢?(是)那它唱得是谁呀?(妈妈)是呀,世上只有妈妈好,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观察过,没有观察过)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有一位小朋友呀,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观察了他的妈妈,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手指课题《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下面请大家把语文书轻轻的翻到36页,自己去读读这篇课文,读书的时候,老师有几个小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书的时候还要向上面的小姐姐一样身体坐直。大家开始吧!大家读的真认真,坐姿非常的端正!相信下面这些词语也难不倒大家。
2、检查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
(2)齐读词语
哄睡 闭眼 紧紧 红润
呼吸 头发 汗珠 额头
乏了 明亮 故事
窗外
渗出 等会儿 沙沙响
读得真好,老师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
3、检查朗读
词语读的真棒!下面我们来挑战读一读句子吧!谁想试试看?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是的,她在微微的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4、理清脉络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妈妈,孩子觉得她很(美)丽,很(温柔),同时也感受到妈妈的(辛苦)。
大家说的真好!下面让我们轻轻来到母子俩身边,悄悄的看看他们吧!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妈妈哄我睡觉的时候自己却先睡着了?
(妈妈很辛苦,做很多家务......)所以妈妈睡的好熟,好香。
2、学习2--4自然段。
请大家悄悄的观察!看看睡着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板书:美丽,温柔,累)
(1)学习第二自然段(2)学习第三自然段(3)学习第四自然段
第三篇:二年级《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教学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积累优美词语句子。
4、初步掌握拟人修辞手法。了解总分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3、初步掌握拟人修辞手法。了解总分结构。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1、初步掌握拟人修辞手法。了解总分结构。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课件,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写话,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生字教学)第二课时(课文内容理解)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之后提问“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非常明显是唱到了妈妈,于是又创设了“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的结合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三、朗读课文,体验感情。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妈妈睡了,我们读的时候该怎么读呢?
边读边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些什么?睡梦中的妈妈是怎样的?
讨论交流,汇报。
2、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
1、齐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本段中知道了些什么?师相机引导:妈妈明明是哄我睡觉,可是怎么么会她自己先睡着了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齐读课文,本段说了什么?
b、分组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 理解句子“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的脸上。”“睡”字可以改成“长”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积累词语:明亮的眼睛、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c、再读课文理解本段的结构。
齐读课文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句话?第一句和后边的是什么关系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
A、读课文本段说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说明了什么?
B、这里的好像是比喻句吗?省略号 C、结构关系
D、积累词语:微微地笑
4、学习第四自然段。
A、本段讲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B、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说明了什么? C、比较句子:窗外,小鸟在唱着歌......全听不到。窗外,小鸟在叫,风儿在吹,发出声响,可是妈妈全听不见。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温柔,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
4、总结拓展,升华情感。(a)、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b)、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在你的写话本上写一篇关于妈妈的小文章,读给自己的妈妈听。板书设计:
弯弯的眉
红润的脸→美丽
妈妈睡了{ 微微的笑着→温柔}母爱
干了好多活儿
累了、乏了→勤劳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妈妈睡了》教学反思
《妈妈睡了》教学反思
二年级:李亚丽
先《妈妈睡了》这篇课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深切的母子之情,因此,教学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读为本,以情为线,感悟真情,理解为客。
本课优点:
1、导入(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妈妈睡着的样子吗?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调动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齐读课文,设置主要问题:妈妈睡觉时的样子?然后画出来。
2、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 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我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妈妈为什么睡得那么沉?”去读课文,让学生感知妈妈的“累”,这时我抓住这八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学生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好多 活儿”进行生活拓展,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4、“深沉”和“均匀”两个词语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应采用联系上下文,从“汗珠儿”引入妈妈累了,怪不得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那么均匀。
5、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我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朗读 中对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一会儿要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在交流中感受妈妈是真的 很爱自己的儿女的。孩子们,今夜回家看 看妈妈睡着的样子
不足之处: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很可惜我做得都不是很到位,没有 真正走近学生,也没有给学生搭建好走进文本的桥梁。
第五篇:部编二上语文《妈妈睡了》说课稿
《妈妈睡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二、说学情: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重难点的类似事件有较强指导意义。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但理解力欠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妈妈的美丽,理解妈妈的辛苦。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方法为: 教法
学法
创设情境 观察,交流对话
读文忆字 复习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引导探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表达 读 说 写 评 引导拓展 搜集、处理信息
五、说流程:
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知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
5、学生练读题目。然后我说:“那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听老师读课文。”老师配以舒缓优美的《摇篮曲》朗读课文。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下,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二)自读课文,巩固字词。
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的想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回忆内容。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3、教师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谁的火车开得快?
(设计意图:
1、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第一课时已有基础,所以本节课以复习为主,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2利用识字闯关过级的方法激励孩子们识字,提高识字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3、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避免了评价单一性,顾全了整体,另外也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同学们的火车开的又快又稳,解决了字词难题,相信我们的课文会理解的更好。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用横线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下来。”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汇报。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
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这儿进行课文分析时,我准备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3、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看出来的加上自己的理解。
相机引导学生分析。学生还可能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 “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7、在这部分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是“深沉”和“均匀”。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对于“呼吸均匀”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来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就不会太难。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
8、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
同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情朗读。因为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感受加深,情感被激活,他们才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
9、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时,引导学生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一会儿要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为指导思想。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四)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温柔,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师;我们的妈妈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一天天操劳着,可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沉的爱再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可千万不能吵醒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五)拓展整合,迁移生活。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所布置的作业也力求体现人文性。如:
“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也来写一写自己的妈妈。”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很好得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七、说板书设计:
真美丽
妈妈睡了
好温柔
好累
(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