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3.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懂诗的意思,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以前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诵这些诗句。看看谁背得多,背得好。
2.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古诗、知作者、解题意、懂诗句、悟情感。
3.过渡语:今天,我们继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一首古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2.指名朗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舌音的字:松、采;翘舌音的字: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ǐ。
3.学生自读古诗。
4.出示课文教学挂图,结合图画,让学生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学习古诗,体会感情
1.知作者,解诗题。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板书课文题目:寻隐者不遇。(2)老师释题。寻:拜访;寻访。
隐者: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读书人不愿做官,便隐居在乡村山野。遇:碰见;遇上。
题目的意思:去拜访一位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儿等一会儿?)2.读懂诗意,展开想象。(1)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①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②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要寻访的人呢?(2)老师精讲。①先解释难理解的词。
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孩子,这里指隐者的小徒弟。言:说的意思。师:师父,童子对隐者的称呼。只:就,表示肯定的语气。云深:云雾迷蒙。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②老师(适时打开电脑课件)逐句解释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的意思: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的意思: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
(3)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①你师父干什么去了?②在哪儿采药?③你能找到他吗? 3.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1)老师放朗读录音。学生齐读,朗读时要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题目“寻隐者不遇”,重音在“不遇”。“松下问童子”这是叙述的语句,要用陈述的语气读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3)借助书上的插图或教学挂图,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体会诗的意境。4.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全诗。
(1)老师: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隐者的去向、童子作回答的形式写的。“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从童子的回答中可以推测出问了三个问题。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的感情有起有伏。一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这时诗人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而答非所想,心中有点儿失望;二问:“他到何处采药去了?”反映了诗人寻友不遇而急切询问的心情;“只在此山中”,使诗人顿觉会友有望,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三问:“他到底在山中的什么地方?”“云深不知处”,这一回答使诗人只落得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2)引导学生遐想自己是诗人,在松树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老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并逐步背诵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意境
这首诗写得有趣、自然。“松下”,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面,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童子”,点明了人物。“松”“山”“云深”,寥寥数字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图景。
五 实践活动
1.在悠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古诗。接着想象诗境,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笔画到图画本上,再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
2.举行一次表演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诗中两个人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自由发挥,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
(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课堂作业设计:
1.解释加点的字,写出诗句的意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问:询问。言:说。
我寻访隐者,在松树底下碰到了一个孩子,他是隐者的小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就,表肯定的语气。深:多、浓的意思。处:地方;行踪。
他就在这座山里,可是由于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2.默写古诗《寻隐者不遇》。
代 作者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所见》,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2.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温习古诗,引入新课
1.学生齐声背诵上一节课的古诗。
2.老师导语:《寻隐者不遇》给我们讲了一个诗人去拜访一位隐居山林的人,但没有遇到隐者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了解一下这首诗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板书:所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习提示:(1)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识记生字。
(3)想一想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学生自读古诗。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1)读准字音。
qí骑
zhèn振
chán蝉(2)掌握字形。
“骑”“振”“蝉”为左右结构的字。
(3)请学生根据文中插图,简单说一说诗人看见了什么。
三、学习古诗,明确方法
1.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以及儿童手上的鞭子联想,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牧童。)(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2.揭题,解题。
(1)解释题目: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他停止唱歌,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让一个叫袁枚的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介绍作者:袁枚,清代文学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3.品悟古诗。
(1)学习诗句,理解诗意。①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观察图画,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儿。
读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很嘹亮。樾:树阴。老师补充:“林樾”指茂密的树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嘹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回荡。)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②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所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意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意欲:心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读全句,看看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后,是怎样做的。“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停止唱歌,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老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的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举起,做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地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③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诗句和诗意。这首诗大致的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急忙停止唱歌,在树下站住。④读诗句,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2)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①听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②指导朗读,读出牧童唱歌时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时动作和神态的变化。朗读第一句时,要想象牧童放牛归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唱着歌的样子,读出悠然愉快的情调。读第二句时,要想象牧童走着走着,听见树上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马上停止唱歌,静静地站在树下盯住那只知了的神态,读出动作神态的突然变化,表现牧童的灵活机敏。
(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名读——老师评读指导——学生练读)③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1.老师引导欣赏。
(1)第一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2)第二句诗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机灵敏捷的动作和神态的变化,都是通过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进行描写的,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捕蝉图”。
(3)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2.学生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3.感受意境,精练强化。
谈谈刚才想象到的意境,试着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五 总结全文
1.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机灵、天真可爱)2.老师小结: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一个夏天的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语言清新流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3.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所
见 清·袁枚
课堂作业设计:
1.组词。
牧(放牧)骑(骑马)振(振奋)2.填空。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的中午诗人所见到的情景。语言清新流畅,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3.解释加点的字词。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振:振动、回荡。樾:树阴。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欲:心想;想要。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4.默写古诗《所见》。
所
见
代 作者
。
。
教学反思:
备课资料: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的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推月下门”或“僧敲月下门”而来。其诗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叶颇有影响。有《长江集》。代表作品有《剑客》《题李凝幽居》《寻隐者不遇》等。
袁枚(1716~1798),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诗多写“自得之性情”,以新颖灵巧见长而独具个性。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若干种,今人辑有《袁枚全集》。代表作品有《所见》《祭妹文》等。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这两首古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天门山》主要写所见,抒发了赞美之情;《题西林壁》侧重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三、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课时:2课时
八、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能怎样来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归纳出台下顺序(如果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有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可以进行引导):
3、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2)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3)体会作者的感情;(4)感情诵读。
二、学习古诗。第一步:
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作者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第二步:
1、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投影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的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拐弯),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意图:运用小组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直解决。
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简单画出来,在交流时结合画面叙述。(在交流中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不要强求学生叙述得太一致,将大概诗意叙述好即可。)第三步:
1、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交流。第四步: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诗歌所描写的雄伟的景象,体会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先自由读,再请学生读给全班同学听。
2、背诵这首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三、拓展阅读。
交流课前搜集的李白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意图:将课前的搜集与课内的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1][2]下一页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之31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 品读感悟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出塞》,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出塞》。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
1.读诗题。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 2.简单介绍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轴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到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4.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3.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读一读。
(2)学一学。我们刚才了解了读懂古诗的方法,这里的两行诗,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学并初步读懂呢?(3)说一说。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4)看一看。出示资料:据《资治通鉴》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己亥岁二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所以古人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5)诵一诵:指导读这两句诗。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诗人看到了什么?引: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生读诗句。引: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生读诗句。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齐读诗句。
(6)说一说。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生活,你想说什么?(出示)对征人:_ 对战争:_(7)讲一讲。指名讲诗句的意思。
4.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过渡:所以诗人这样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说一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的观点和希望。征人的希望,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2)看一看,出示: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3)诵一诵。指导读出诗人不同的感受。
A.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引读。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
B.对朝廷的失望。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廷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指导读出诗人和征人内心的那份失望和无奈。
5.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1.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 2.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的同情。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全诗写得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的特有风格。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出塞》。2.搜集王昌龄的其他边塞诗。
附:板书设计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示儿》的生字新词。
2.理解《示儿》,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示儿》。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你们知道什么叫“压轴之作”吗?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2.了解背景:出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生活在战乱频仍、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
二、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相机评价引导。
三、新授
师导: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古诗呢?
1.回忆学法。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
2.自读古诗。让学生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先在书上批注,圈划,并认真思考,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合作学习。(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4.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①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拨读诗方法,并小结每句诗的意思。
②结合学生体会的感情指导朗读。(注意指导读出一、二句的“悲”,三、四句的“激昂”。)
5.体验感情。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板书:悲)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教师描述画面。)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话。
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陆游看到的——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啊!(多媒体出示资料:介绍南宋和北宋的国土面积对比及遭受战乱的惨况。)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呼喊,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句。临终之际的陆游内心的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深深的“悲”,还有一种更强烈的感情蕴含在里面,是什么?(板书:盼)诗人盼的是什么?同学们,你可知道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盼了多长时间?65年啊,同学们。诗人盼了65年,780个月啊,23725个日日夜夜啊!
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这是多么揪心的期盼!多么强烈的期盼啊!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一个“悲”,一个“盼”,组成了这首感人的诗《示儿》。学生感情诵读全诗。
6.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配乐背诵。)
四、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出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诵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五、拓展总结
1.师: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报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他的绝笔诗——《示儿》,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崇敬吧。(再次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有课后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今天老师还给你们推荐一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提供网站。)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加,真挚感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和同学交流课后搜集到的边塞诗。
附:板书设计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悲盼 → 爱国之情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1
教学目标
:
1、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描绘的风光、景色。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加深对两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并介绍
(1)板书课题。
(2)介绍。
范成大:南宋田园诗人。
杜甫:唐朝著名爱国诗人。
2、自学课文。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圈出不理解的字或词,同座讨论,教师指导。
(3)练习说说诗的意思。
3、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拔
4、再读两首诗,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1)《四时田园杂兴》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你从哪里理解的。
(2)人们为什么如此辛荣?你体会到什么?
(3)朗读全诗。
(4)《望岳》这首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泰山的高大,神奇?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出怎样的感受?
(6)齐读《望岳》。
5、练习背诵两首诗。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
2、学生:
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
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
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解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理解第一、二句诗:
⑴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⑵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
名楼送
⑶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
盛景送
⑷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第三、四句诗:
⑴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⑵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①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
目光送
②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③讨论:
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
心随送
④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教学总结】
《古诗两首》是一篇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于使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因两首诗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设计教学时,我运用整合的理念,让学生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理解提升。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直入课题,通过两首诗题的对比,找出共同点,初步了解诗的要点,把握诗的大意,并初步感知送别诗题目的共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诵读训练,即初读读正确,再读读出节奏,三读想象画面,四读在对比中体会诗情。
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在我看来,诗意的理解并不是古诗教学的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借助古诗来想象画面,将无声的文字想象成有声的画面。因此,我创设了各种情景,在情景中去想象画面,这样即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四个环节为对比升华,即在对比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这一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同中求异,在相同的文字中品味不同的意境。第二异中求同,在不同的景色描写中,感受都有一份情蕴含其中。
整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生为本,重视孩子的想象、诵读和感悟,将古诗教学以一种更为简易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但整堂课和学校倡导的对话课堂理念还相距甚远。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十分明显。可以感觉的到,在课堂上,始终还是我在主导课堂。无论从提问还是到环环相扣的步步深入,都是我在前面牵着学生走。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孩子们没有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和机会,很多孩子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其次,我的基本功还不扎实。真正上好一堂课真的要从备好一堂课开始,好课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上出来的,应该树立“磨它(教材)千遍也不厌倦”的治学态度!这节课更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教什么。也许这样的教学才是更具实效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3
教学目标
: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看解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心随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安排两首古诗。《江雪》,即“江上雪景”,为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诗歌描绘了一幅广阔而空寂的雪景图,并勾画出“独钓寒江”的“蓑笠翁”形象,读后让人感动和回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是诗人在风雪之夜投宿到一户贫穷人家的情景。寥寥几笔,诗人便把苍山暮色、茅屋贫寒、柴门犬吠、风雪夜归的情景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生动地反映出山村人民生活的贫苦,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歌作为抒写心灵的艺术,要靠心灵去体悟。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诗,去想象,去感受,去领悟,达到入境悟情。]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的画面,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径、踪、孤、翁、暮、宿、柴、犬;要求会写的字有:径、踪、翁、钓、宿、柴、闻、犬、归。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描绘的意境。]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背景音乐。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教学《江雪》)
一、引入课题
说几个表示冬天的成语。
(二)出示挂图(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
(三)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中的第一首——《江雪》,写的是唐朝诗人柳宗元雪天江边所见。]
(四)简介诗人柳宗元。(展示第三屏)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2.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什么?
(一)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和工具书,读准生字读音。
2.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自读情况。]
(二)了解诗意
.自读诗句,借助课后注释和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
2.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词的意思。
[3.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诗句,披文入情
(一)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练习朗读
(二)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2.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又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三)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
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你感受到了什么?
[4.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师板书:千万孤独。]
(四)讨论,升华诗情(展示第五屏步骤二):天气这么寒冷,老翁为什么还要在江面上独自垂钓?渔翁冒寒独钓,无疑是迫于生计,但如此严寒中还有孤舟独钓者,正表明他不向生活屈服的精神。柳宗元写这首诗,令人想到他在革新失败后的孤寂落寞而仍不畏缩的品格。(展示第六屏)
[
(四)反复朗读,指导背诵。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意,在理解诗意中去读。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那大雪覆盖江野的意境,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语音、语调表达出来。]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记(展示第七屏)
(一)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
(二)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指导书写。利用多种形式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三)学生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建立音与形的联系。
五、布置作业
(一)继续完成生字的书写。
(二)背诵诗歌。
第2课时(教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一、初读,感受情景
(一)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面,竖起小耳朵听听——
[风呼呼地刮着,天上飘着鹅毛般的大雪,这时一条铺满白雪的山路上走着一个人,显得十分疲惫,此时夜幕已经降临,他望望四周,隐隐约约看见离他不远处有一户人家,这是一户怎样的人家,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诗的题目叫:------全班齐读课题。]
(二)简介诗人刘长卿。(展示第八屏)
(三)配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苍山暮色、茅屋贫寒、柴门
犬吠、风雪夜归的情景。
[
(四)反复读诗歌,做到读正确,读熟。提醒学生读准字音:“宿”的声母是而不是,“芙”“吠”是唇齿音,“蓉”的声母是不是。]
二、再读,感悟诗意
(一)借助课文插图自读诗歌,看看自己从诗歌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里讨论。
[
(二)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出示图)同学们读得非常流利。
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幅图,想一想,你从这幅图中感受到了什么?(寒、贫)读读这句诗。
.诗的一、二两句中,“日暮”、“天寒”点明了投宿的时间是在寒冬的日暮时分;“苍山远”、“白屋贫”写出了主人家的居住环境和家庭境况。“远”字把暮色中的山写得非常形象,“贫”字点出投宿的人家是山村里的贫民。
[再看看插图,诗人是什么时间投宿到芙蓉山主人家的?学生回答后接着问:“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你能读读这句吗?]
2.第三、四句写篱门外听到了犬吠的声音,原来是在这漫天风雪的夜晚,有人从外地回来了。回来的人是谁,诗句没有写明,但从“风雪夜归”来看,这个人必定是辛辛苦苦为生活而奔波劳累的人,很可能是主人家的人,结句这样写,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余地。(展示第九屏)
(三)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在头脑中转换成形象的画面,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想象的画面。
[听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
三、反复朗读,指导背诵(展示第十屏)
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停顿,读出语气,读出味道,并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
二、四句押的是“en”韵,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
四、复习生字,指导写字(展示第十一屏)
[
(一)利用上节课交流总结的记字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
(二)利用灵活的形式,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三)写字教学:先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一说怎样才能把字写端正、美观;再让学生描、写。]
五、布置作业
(一)抄写会写字。
(二)把自己喜欢的诗句默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三)把本课的两首诗背给家人听。
六、课外拓展(展示第十二屏)
古诗朗诵会——每个学生准备一两首古诗,可以是学过的,也可以是自己另选的。先在小组进行朗诵,然后全班举行一次古诗朗诵会。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诗,去想象,去感受,去领悟,达到入境悟情。学生理解了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描绘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