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生活中的陌生人

时间:2019-05-12 19:5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生活中的陌生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生活中的陌生人》。

第一篇:【教学设计】生活中的陌生人

《生活中的陌生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与陌生人交往的原则。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友善、勇敢、机智、安全地和陌生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友善、勇敢、机智、安全地与陌生人交往带给我们的快乐,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友善、勇敢、机智、安全地和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与陌生人交往时的防范意识。【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向同学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陌生人的帮助让我感到很温暖,有了一天的好心情。

2.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和陌生人交往的经历,以及他们的不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激发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进入生活情境,利用生活经验

体会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大部分陌生人是友善的,但也有极少数陌生人对我们有不良企图,让我们感到不安全,为后面两个板块的学习做好情境铺垫。

二、情境创设,小组讨论

1.依次播放4段视频,视频主题分别是:(1)如何与身边的人快乐游戏。(2)如何应对陌生人的问路。

(3)如何帮助陌生人,面对陌生人的帮助如何做。(4)在陌生环境中如何寻求帮助。

教师上课之前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然后请每一个小组选一个感兴趣的场景进行讨论,讨论分析场景中的人物在面对陌生人时,做法是否得当。

(板书:友善 勇敢 热情 有礼貌)

【设计意图】主题视频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入到与陌生人交往的情境中,同时通过学生自主的讨论、分析及总结,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与陌生人交往的原则:勇敢、友善、机智地与人交往,从而培养学生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

三、问题启发,辩论升华

1.引导同学们继续观看问路视频,通过问路视频的延伸,带领学生进入模块三的学习“防人之心不可无”。(播放课件)

2.视频留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陌生人让带路时我们该怎么办?”教师让学生举手表决,全班会分成“带路”和“不带路”两种对立观点,进行激烈辩论。

通过学生辩论和教师及时的点拨,教师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地意识到:我们要勇敢、友善地与陌生人交往,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未成年人,我们不管这个人是不是有不良企图,都不能带路。

(板书:警惕 谨慎)

3.辩论结束,教师紧接着抛给学生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我们还要有防人之心?让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安全 快乐)

【设计意图】问题启发、小组辩论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在生活中还有极少数对我们存有不良企图的人,我们应该提高警惕,谨慎、安全地交往,这才是快乐的交往。小组辩论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烈的辩论可以让学生以最快、最直观、最难忘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师生总结,诵读儿歌

1.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获。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陌生人,他们大多数是友好的,勇敢地学着和陌生人交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但也有极少数对我们有不良企图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通过察言观色分辨好人与坏人,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

2.整堂课在儿歌的诵读中结束。反复诵读教师自己创编的儿歌:

大方有礼,来相处; 保持距离,要谨记。多听少说,勤观察; 提高警惕,多防范。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这种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形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学生们也从中掌握了正确对待陌生人的原则,并牢记心中,起到了很好的巩固深化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篇:《 陌生人》教学设计

课题:《陌生人》

教学设计

单 位:邹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执教教师:张延红

陌生人

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复读学校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语文

――第三册――第13课――陌生人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生命教育使教育回归促进人的发展的本位。提升残疾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直面生命的事业。无论什么学科,都可渗透生命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认识,教师应在教学中去实践它,让他们在各学科的学习中领悟生命。

2、设计理念:弱智学生的课堂,由于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学生反应迟缓,老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收获的喜悦。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差,语言表达困难,老师应对学生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实例教学,让他们从生活中学习知识,从生活中认识生命。

在智障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应挖掘教材,深入研究生命教育和语文知识的整合,让语言与生命、心灵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增长生命知识,提升生命质量,体会生命真谛。

三、教材分析:第13课陌生人课文只有一句话:我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课文内容很简单,主要是让学生对陌生人提高警惕。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警惕陌生人,课文内容一句话是不够的,课文内容仅仅是个发展学生语言的范例,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出:我不随便跟陌生人走;我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两个句子。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进一步了解某些坏人欺骗小孩的常用手段,教育学生不上坏人的当,掌握自我保护知识。4、学生分析:启智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多数能按老师要求学习,但注意力易分散,需老师注意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学习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不断用新的学习形式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投入学习。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较差,对说的不完整的话,老师要及时纠正,对他们多加鼓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句子,让学生都能会读读、说说。能学以致用。

2、过程与方法: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合作学习,讨论,激发,分享,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唤起弱智学生的快乐心情,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前提。

四、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学准备:教师自制智慧袋、多媒体、墨镜、糖点、蘑菇形词语卡片、白板、1、教师自制智慧袋:运用教师自制只会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看到自己智慧袋里有学会的知识卡片,从中体会收获,喜悦、满足、成功。

2、多媒体的运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强化学习内容,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到送东西给儿童是坏人惯用的一种手段,如果要了陌生人的东西,会上当受骗,身处危险境地。从而让学生对陌生人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墨镜、糖点:教师情景表演中的道具,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增长警惕陌生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4、蘑菇形词语卡片:有绿色和黄色,绿色词语卡片组成学习的课文句子:我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黄色词语卡片组成拓展的句子:我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词语卡片主要是在游戏《小兔子乖乖》中进行趣味复习和拓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同

样能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七、教学过程:

我主要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一)1、激发学习积极性:出示智慧袋,告诉学生把他们学会的知识卡片放在智慧袋里,学生就会拥有更多知识,变得更聪明,每个学生都想让老师说他聪明,他们就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这样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易于集中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复习,轻松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陌生人?让学生答出:不认识的人是陌生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陌生人的概念加以巩固强化,并配以多媒体图片,形象展现不认识的人是陌生人。导入并板书课题:13.陌生人

(二)学习新课:

1、配合多媒体的课文插图图片,学习理解课文:我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运用生活讲述的方法,让学生们和小红一起看看小红遇到的陌生人,陌生人送东西给小红,小红能不能要,先让学生来判断,老师在说出小红的做法:没有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是非常好的。教育学生面对陌生人送东西时,要提高警惕,提防坏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随便要陌生的东西。指出让小红要陌生人东西的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让其改正。学习课文句子:我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

2、让每个学生都能会说句子。并把他们会说的课文卡片放入智慧袋,让他们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老师感受整首儿歌内容,师生共同读儿歌,学生自己读。

4、动画片向学生展示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会上当受骗。让学生找出动画中的骗子、坏人,教育学生不能上坏人的当。教育学生要憎恶坏人。

5、讨论:遇到坏人时,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学生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从中也掌握遇到陌生人或是坏人时的自我保护办法。

(二)学以致用和拓展知识。情景表演:让一名学生不熟悉的老师戴上墨镜扮演陌生人,对班中的某一名学生进行送糖果给学生,检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做到不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陌生人”进一步哄骗学生要带他出去卖新衣服,来试探学生是否跟他走,表演完毕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引出拓展知识:我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三)复习巩固和拓展知识。游戏:《小兔子乖乖》。进一步复习巩固和拓展知识。在唱唱、玩玩中,演一演小兔子不给大灰狼开门,拓展我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增长警惕陌生人知识,在在兔妈妈发给小兔子们蘑菇时,进一步复习课文内容:我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

(四)对学生表扬鼓励:学会了三个句子:我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我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我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每个学生都会说了,三个句子的卡片都装在了学生的智慧袋里。让学生有种收获的成功感。

(五)老师课堂小结: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特别是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即使遇到坏人时,要学会自我保护,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六)老师的心愿:祝每位同学学会自我保护,增长智慧,时刻注意人身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作业:把学会的《陌生人》知识说给亲人、好朋友听,让我们关心的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篇:生活中的材料_教学设计

一年级 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1课 生活中的材料

王维佳

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学着使用材料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

(3)科学态度,STSE 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

二、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各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纸、抹布、镜子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看看我们的身边,课本是用纸印制的,衣服是用布做的,因此,纸是印制课本需要的材料,布是做衣服需要的材料。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二)新课学习1.认识常见的材料

(1)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

(2)思考:图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什么材料可以制成什么物品?(3)指导学生表达。

例如:吸管、矿泉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可以制成吸管,塑料可以制成矿泉水瓶。

(4)针对其余5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学生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表达。(5)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6)出示更多由以上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图片。(7)按照材料的不同,将各种物品分类。

(8)观察比较这6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如光滑度、软硬度、透明度等)。(9)小结: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第四篇:面对陌生人教学设计

面对陌生人

教学内容:

面对陌生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以预防和应对社区安全的角度,从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案例入手,以积极预防为主,重点帮助和引导小学生知道保护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已基本的保障安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帮助小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

2、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

1、知道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的方法。

2、懂得运用防范坏人,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情景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常常一个人在家吗?当你自己在家时如果有陌生人敲门你会怎么做?播放小学生独自在家被陌生人伤害的视频,引起孩子对学习内容的重视。

二)、讲授小学生独自在家时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1、自己一个人在家时,要锁好防盗门、防护栏等;出去玩耍时要关好门窗,防止盗贼潜入。

2、来访者提出问题时,与其隔门对话。

3、对自称是煤气管、修水表、修电表等的来人,可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给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打电话,问一下情况。

4、如果陌生人说是爸爸妈妈同事时,可以反问爸爸妈妈的名字来判断他的话是否是真的。不能让陌生人把一些水果、饮料搬进家。

5、如果盗贼已经进屋,但没发现你,你要迅速躲起来,伺机逃走并求救,不能与坏人搏斗,以免伤及性命。

三)练习实践

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课本案例中的孩子那些做法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并让孩子通过学习认识到正确面对陌生人的重要性。

四)、老师与学生逐一进行情景模拟演练

特别提示学生: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坏人经常用警察、老师、家长等我们熟悉的人作为诱饵,诱导我们相信他们是“好人”。我们小朋友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啊。

五)、课堂小结

1、老师简单总结小学生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做的办法,再让小学生复述,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以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2、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

小学生是社会中娇嫩的花朵。由于小学生涉世不深,天真无邪,在生活交往中往往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被陌生人所左右,甚至受到伤害。我们通过一节或者两节的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实际,特别是通过游戏的方式,人际互动,对话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在认知中领会、体验、质疑,教育学生怎样分辨好坏人,看清善恶,并初步树立起自我防备的意识和手段,我认为,在这节课中达到了这样的基本效果。但在生活中,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养之一,不是不与陌生人交谈,而是学会在正常的交往中,不被坏人所蒙骗,所伤害,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应反思的地方。

第五篇: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瑞安市场桥中心小学李丰月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生活中的负数》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第七册的内容,苏教版是安排在第九册,而人教版则安排在第十二册。教材编排了“生活中的负数”以及“正负数”两节内容。它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同时,教材先编排“生活中的负数”,再编排“正负数”,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的。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1、学情分析:

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集合、数轴、区间、无限的思想,并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策略选择:

1、设计意图:

(1)注重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本节课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一组信息时,强烈感受到仅仅用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了,于是体会到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感受符号化的思想,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同时通过生活经验的感知和内化,理解了负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正数、0、负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2)注重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密切。本节课我先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比如在温度中体会到负数刚好是与正数相反的,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3)注重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的严整性。

本节课我是将“生活中的负数”与“正负数”两节教材有效进行整合,在一节课内使学生对正负数饿知识结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我认为既然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负数,就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华,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将它放在下节课再进行完善。因此我通过集合圈、数轴、区间、无限等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4)注重数学知识中精神渗透的人文性。

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精神和思想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本节课我就结合了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同时结合教师精彩的结束语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2、教学策略:

(1)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通过对三组信息的播报,使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感受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初步感知负数是与正数相反的量。

(2)创设情境,深入理解

通过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负数的意义。

(3)有效整合,完善升华

通过圈一圈、分一分、举一举等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和升华。

三、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四、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1套、纸温度计2张

学生:叶子形卡片若干张、作业纸2份

六、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巧设悬念,感知引入

(一)巧设悬念

1、填表

把听到的数清楚地记录在表格中:

① 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 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0名同学。

③ 小明的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2、反馈比较

收集几种记录单,进行比较。

(二)感知引入

1、正、负数的读写法

2、快速抢答并判断:

-100+6.8-1.535是正数还是负数?

3、了解起点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负数吗?生举例,师出示电梯和天气预报里的负数。

设置悬念,使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体会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渗透符号化的思想和数学的简洁思维。初步感受正数其实就是以前所学过的数。

4、揭示课题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负数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李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负数。

二、体验内化,探究新知

(一)重点理解,体会负数

1、温度的读法

老师在看下载刚才的天气预报时,还看到了这样一幅图: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二月份某天的气温情况:

上海:0℃——8℃北京:-5℃——5℃哈尔滨:-15℃——-3℃ 谁愿意当小播报员,来播报这3个城市的气温?

生读:零摄氏度——(零上)八摄氏度零下五摄氏度——(零上)五摄氏度零下十五摄氏度——零下三摄氏度

他把负数的温度读做零下几摄氏度,你读的和电视台的主持人一样规范。负数的温度还可以怎么读?

生读:负五摄氏度负十五摄氏度负三摄氏度

小结:在温度中,负数的温度可以有哪几种读法?(两种:可以读做零下几摄氏度,也可以读做负几摄氏度)

2、0℃的理解

测量温度必须用什么?课件出示温度计,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当温度降到0℃时你有什么感觉?(冷)

3、温度的比较

(1)-5℃和5℃

北京气温中的-5℃和5℃,这两个5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下,一个在0℃以上)他比得很有特点,都在跟谁比?(0℃)在0上的是正数,在0下的是负数,板书:0

看来0刚好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板书:分界点

老师带来了纸做的温度计,谁来拨出-5℃和5℃?

出示纸做的温度计,先不出示上面的数字,当学生茫然时问:怎么了?没有0℃,此时才给出数字,学生拨出后,师问:-5℃与5℃相差几℃?

(2)-15℃和-5℃

再拨出-15℃,将-15℃和-5℃比较,-15℃和-5℃哪个更冷?

你怎么知道?(零上的是数字越大越暖和,零下的是数字越大越冷)

课件出示哈尔滨的冰雪图,想象一下如果此时你站在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里,-15℃的温度,你会有什么感觉?用动作或表情表示一下

(3)最冷的温度

这还不是中国最冷的地方呢!中国最冷的地方在漠北地区:-52.3℃

如果在这张温度计上再画下去,大约在哪里?比划一下

你知道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吗?南极-94℃北极-74℃

这么冷的地方人类根本无法生活。

(二)广泛举例,寻找负数

1、正、负数的意义

(1)收集信息

除了在温度中有负数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负数呢!

老师这里有3组信息,请同学们边看边记,把括号里该填什么数记在小卡片上,每张卡片只写1个数,写好后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①小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元,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费支出200元,应记作()元。

②张老师在银行存了500元记作()元,取了100元记作()元。③如果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记作+8844.43米,那么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米,海平面记作()米。

师巡视,将学生作品贴于黑板上,你都写对了吗?

(2)归纳意义

课件将相反意义的字用颜色突出,刚才温度中研究的零上温度、零下温度,以及这3组信息里的量,你有什么发现?(它们都是一组反义词)

归纳:正数、负数所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课件显示这句话)

2、正、负数与0的关系

(1)整理范围:整理卡片上的数,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一生上黑板整理。问:为什么把0单独拿出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你还能再报几组正数和负数吗?举得完吗?那用什么表示?如果要圈一圈正数、负数的范围,该怎么圈?省略号要不要圈进去?说明什么?(正数和负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2)比较大小:假如老师把温度计横着放了,这就像一条数轴,中间是0(板书:0)

0左边的是什么数?负数会有多少个?越往左这个数就越小(板书:负数)0右边的是什么数?正数也有无数个,越往右这个数就越大(板书:正数)负数、0、正数三者比较,谁大谁小?板书:负数<0<正数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今天我们所学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下图中,每个小格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东西

(1)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米。

(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她是向()行()米。

(3)如果小华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华的位置表示为()米。学生完成后,汇报时课件演示第(3)题走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

1、交流收获:

同学们,学到现在,这节课也将近尾声了,谈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吧!

同学们真厉害,仅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对负数有了这么多的认识,最后,让我们一起翻开负数的历史吧!

2、了解负数的历史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总,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负数比中国迟了数百年。听完介绍你有什么感受?中国太了不起了!

知道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什么吗?我在为同学们感到骄傲,你们今天的表现同样非常了不起!我们的祖先能够写下世界负数的历史,而今天的你们就仿佛是祖国这棵大树的片片树叶,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相信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你们将能够改写中国数学的历史!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是认识“生活中的负数”。

七、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

正数0负数

2+2-2负数<0<正数

25+25分界点-10

6000+6000-2000

+500-30

+2.8-1.6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所作的一节学区教坛新秀汇报课,综合听课老师的意见和个人的反思,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两大优点:

1、从目标达成角度来看,知识是落实的。

本节课预设的三维目标都能有效达成,在教师精炼的语言引导和巧妙的教学设计下,学生对知识都掌握得十分扎实。教师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反馈情况,即使有个别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教师也能马上让全班学生来辨证,不放过一个漏洞,这也是最真实的课堂和最扎实的教学。

2、从学生学习兴趣角度来看,课堂是灵动的。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师生配合默契,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就如泉水般灵动,再加上教师亲切的教态和语言,给人一种十分舒畅的感觉。课后许多学生还兴致颇高,一个学生还悄悄对我说:“老师,您的课讲得真好!”多么安慰的话呀!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纵观整堂课,我个人认为本节课还有几个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1、学生举的正、负数的例子还是偏向于整数。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数据可能多数偏向于整数,学生思维的定势也可能喜欢举整数的例子,最好是能够多引导学生举各方面的例子,使知识更完善一点。

2、如何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性似乎还做得不够。比如在温度中,只是让个别学生上来拨一拨,如果能让学生每人都在纸温度计上先标一标,在小组内讨论你是怎么标的,再反馈,可能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下载【教学设计】生活中的陌生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生活中的陌生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府谷县府谷镇第一学区 赵瑞霞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生活中的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

    《生活中的数字》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字》教......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一分钟

    生活中的一分钟教学设计 --王彦坤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一分钟的长短,学会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一)、我们一起来现场体验一下一分钟到底能做什么吧。......

    生活中的真菌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生活中的真菌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

    生活中的启示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启示》习作教学设计 黄龙县中心小学 吕春叶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由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一、关于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教学设计 执 教刘 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在正确的读写基础上,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