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孔孟之道与廉洁之本2
浅论孔孟之道与廉洁之本
中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即始倡廉。西周时,周王把廉洁作为考察奖惩官吏的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协助齐恒公推行政令,把‚礼、义、廉、耻‛定为国之‚四维‛,作为官民行为依循准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廉政建设成为考核官吏职守的重要标准;到了明清两代,朝廷更是煞费苦心的给众官吏树立清官典型,做到‚廉以立志,廉以律己‛。我们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论语》中丰富的廉政思想对当今社会也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孔子的廉政思想阐述了官员为政要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严于律己的道德观。早年孔子曾经帮人家料理丧事,靠这个挣钱糊口;后来做过官,有大夫的俸禄,但对于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恐怕鲜有人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鲁国权臣季孙氏家里任委吏。委吏就是管理仓库的一个小差役。看似容易,做好却难。他的前任就是因为管理混乱和有贪污嫌疑而为季孙氏不满。孔子并不嫌这个职位的鄙贱,尽心尽力,料量升斗,会计出纳,全部做得清楚明白。季孙氏想不到年轻的孔子竟有这样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又委派了 1 他第二份工作,做乘田。乘田也许比委吏还要鄙贱,因为这是一份管理饲养放牧牛羊驴马等牲畜的小吏。孔子晨夕饲养,牵出赶进,清扫洗刷,很快又把这份乘田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因为孔子兢兢业业,每日喂足粮草,把牛羊都养得很肥壮;而他的前任则将粮草拿出去卖了私饱中囊,以致牛羊怎么也养不肥。
孔子并不忌讳谈论自己曾经干过这样鄙贱的事情,他甚至还带有某种自豪的口吻谈起自己的这一段经历。他说:‚叫我管仓库,我就把仓库里的账目计算得清清楚楚‛,‚叫我管牛羊,我就把牛羊管理得肥胖强壮起来。‛正如孟子描述的那样:‚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孔子认为一个从政者要想把政治搞好,自身要廉洁,要为民众做出榜样,不要以权谋私。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意思是说季康子担忧盗窃,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欲,即使奖赏他也不会偷窃。‛如日前受到通报的湖南省安化县粮食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傅武陵和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永订的违纪案件,不就是因为其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对干部队伍疏于管理,上梁不正下梁歪,导致原领导班子成员均有不同程度违纪。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鲁国做了官,有 一天回来向孔子请教,孔子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倒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孔子这句话谈了两件事,一件是为政者在政绩上不要图快,意思是要脚踏实地地工作;另一件是是为政者要廉洁,不能贪图小利。如果见了小利就贪心,则‚大事不成‛。因为如果为官者见财就起贪心,办起事来损公肥私,贪赃枉法,必将迷失方向,还如何成大事呢?湖南省祁阳县原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伍志耕贪污公款、包养情妇、收受红包礼金案和新宁县发展和改革局原副局长黎辉兵受贿案就充分说明了‚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因见财起意而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段话的意思是,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便概括了。这句话实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为政者本人要正,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做到清正廉明;第二层意思是为政者执法要严,对上对下刚正不阿。湖南省冷水滩区肖家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湘毅和党工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涛因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职工不及时处理,监督检查不严、不实,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而受到查处的案例也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只有为政者做到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上级的方针政策才能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就会顺利推进,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如何治理国家,就是要比上一任还要勤劳,要持之以恒,不要怕疲劳,既要做到廉政,又要做到勤政。据相关史料记载,‚廉,仄也‛。本意指堂屋的侧边、棱角,堂边廉石多平整修洁,又棱角高耸峭立,故人有高行称之为廉。后人以廉字方正,正直来喻人清正、节俭、严于律己,有正直的品德。廉,廉政,是为政之要道。‚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而‚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屈原的《离骚》:‚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廉洁,即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简言之,讲正气。屈原正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
从古人造‚廉‛字的本义到现代贪官不廉的案例反证,‚廉‛ 是‚正直清白‛、‚不贪赃不贪婪‛的意思。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扬孔子儒家学说,提出的一系列安邦治国、为官从政、修身养性的原则和规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为当今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孟子明确地把为官者 的腐败与廉洁两种行为联系起来考察。他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他认为,为官者不取不义之财,即为廉;相反就是伤害了廉。‚伤廉‛小则身败名裂,大则国亡族灭。这些关于吏治清明重要性的思想,对防范官吏的腐败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通过‚不义‛手段取得富贵,视如浮云。孟子进一步阐释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反对的是‚见利忘义‛和‚后义而先利‛。他认为,如果人人都‚怀利以相接‛,‚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那就会导致人们不顾廉耻,互相倾轧,天下大乱。因此他提倡君子应该做到‚仁民而爱物‛,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要舍利取义、‚舍生取义‛。孟子进一步阐述说:‚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天下弗愿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道也,非其义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如果不符合道义的准则要求,那么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随便交给人或不随便从别人那里取得。孟子还说:‚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优厚的物质待遇,如果不考虑是否合乎道义而去轻易接受,那么这种优厚的物质待遇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表现了孟子重义轻利的道德取向。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对于为政者来说尤其重要。孟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引导人与社会崇尚真、善、美。为政者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 形形色色的金钱与道义的关系问题。孟子认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还强调:‚养心莫善于寡欲‛‚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孔孟之道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就是个人修为与社会责任一致性的充分体现,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教诲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现在的公务员,实在应该多学孔孟之道,以正廉洁之本。公务员就是古代的官吏和官府的办事人员,是吃国家奉禄的‚公人‛,他们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是代表国家的。公务员的所作所为,都是与国家的形象密切相关的。如果公务员学点孔孟之道,对于如何执政,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为人民服务,都是大有裨益的。
(湘乡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监察室 李明)
第二篇:孔孟之道与中国文化
孔孟之道与中国文化
摘 要:孔孟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继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该让孔孟之道服务于我们当代文化,将孔孟之道的优秀内涵展现给世人。关键词:孔孟之道 中国文化 古代 现代 精髓
孔孟之道是指由孔子和孟子的言论及思想所构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孔孟之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源远流长的。从汉代董仲舒上表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针,这些都体现了孔孟之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呢?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各国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较量的文化大格局下,孔孟之道又怎么才能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呢? 对于孔孟之道的文化精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孟之道包含许多思想,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在今天也值得人们思考的主张。我认为,从今天的视角来观察孔孟文化,其精髓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提出。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他们一直向统治者阐述普通百姓对一个国家、对社稷的重要,这在以权为尊的古代是很难能可贵的。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还主张君王要像周文王那样将皇家园林与民众共享,说:“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论语·尧曰》赞扬历代古王的“民为贵”行为——“„„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对于民与国的关系之轻重,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不居住在**的国家”,以免生命受到威胁(“乱邦不居”)。孟子继承他的思想说:“杀害无辜的老百姓,读书人就可以离开他的国家。”(“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
者服上刑。”(《孟子·离娄上》)孟子又在回答梁襄王“谁能统一天下”的问题时说:“不轻易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些,充分体现了孔孟之道把人民的生命看得比国家、君主都重要。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每一个在位的古代君王取得的统治上的昌盛都离不开对人民的关心和重视。现在说“爱是没有国界的”、“和谐地球村”,也就类似孔孟之道的“大同”思想。这种思想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方针是有共通之处的,当然孔孟之道中的爱民是建立在忠君的基础之上,这与今天我们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今天,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摩擦。如果有人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能够背诵《论语》等中华经典名著中的名句,恐怕很多中国人都难以置信。然而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位年逾花甲的韩国前外长说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展现出了鲜为人知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日前潘基文接受联合专访的时候透露,他一生深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多年来,在他的钱包里一直放着摘有孔孟思想经典语句的名言警句小卡片。在新加坡,商人受着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新加坡经济的腾飞表明,经济的兴衰成败,不能完全依赖于一种哲学思想。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环境里,孔孟之道需要何种自我调整?怎样把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化推向全世界人的面前?怎样让中国的文化实力与日俱增?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应思考的问题。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从西方始源的世界运动来到了历史源远的东方大国,这是西方与东方的握手、这是文化与运动的邂逅。张艺谋的设计团队将孔子文化作为代表展现给了世人。今天我们要想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国文化的深厚与精华,就必须将孔孟之道以及古代文化中那些忠君、愚民封建思想彻底去除,取其精髓、去其槽粕,与时俱进,不断的发展与拓宽孔孟之道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让孔孟之道在今天的中国文化的舞台上散发出新的光辉。
第三篇:廉洁从教 师德之本
廉洁从教 师德之本
廉洁是为人的根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担负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更应当为真为善为美,以廉洁立世,铸就高尚师魂。教师的职业神圣而光荣,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只有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并使之“开花”、“结果”。
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因此,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刻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
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业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着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严格约束自己,廉洁从教,抵制不良风气,坚守人民教师的操守。
总之,教师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强清廉意识,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保证教育的公正和有效。
当今社会,新旧体制转换带来了价值观的碰撞和体制规范的失衡,少数教师由于受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的影响,经不住物质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以教谋私,见利忘义等不廉洁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的效果,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呢?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贫乐教,爱岗敬业。
再次,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教师应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时代,要求学校抓好廉洁教育,时代,要求教师廉洁从教。我们应自觉地将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刻意操守并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自觉抵制不义之利的诱惑,社会“潮流”的冲击,扎根祖国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第四篇:廉洁从教_师德之本
廉洁从教 师德之本
四明小学 杨志容
古人云: “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大维”、“仕者之德”和“人生大纲”。它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为人廉洁,要求做人清介自守,这是基础。二是为官廉洁,要求廉洁奉公,这是对为官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肩负社会育人大任的工作者,虽不能算做“仕”,但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传承者,是人格的复印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当廉洁。廉洁从教是对教师品行和作风方面的道德要求,是教师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是师德之根本。
为师之道,重在德行、人品及修养。为师执教要保持师德的高尚和纯洁,清廉自律,廉洁从教。廉洁是师德树立的根本前提。所谓师德说到底就是做人之道,为真为善为美之道。“道者教之本也”。教师为师立教必须遵循做人之“道”。树立高尚的教师道德风尚,古语说“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可见,师德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廉洁公正是社会择师要求的人格条件。教育的产生发展是社会的需求,并受社会制约。而社会的发展,总是要求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来促进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还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来促进社会来保持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新一代社会成员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因此,任何社会为培养人而选择教师时,不仅注重学识才能而且更加注重是否具有良好的仁德。德性劣败者,不能为人师。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专业工作者,其品德操行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性和对学生的熏染性。教师的品德操行除了仁爱、真诚还包括公正廉洁,在历代社会的发展中,为师不廉就是品行不端,如何教育学生?所以廉洁公正是社会择师的重要人格条件。
廉洁公正是为师立教的根本。立教即立身于教育岗位,并能在教育岗位有效开展教育,教师劳动是一种示范性劳动,在一定定义上这种示范是教师人格的示范。学生无所不在,消息无所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人格上的任何不完善,都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声望和威信,进而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为师立教当看重养德修身为人师表,特别是廉洁方面,这是为师立教的根本。
廉洁从教,不仅正对教师有效对学生教育良好人格条件和内在基础,而是对形成文明的社会风尚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言行对社会风尚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廉洁从教师的行为因此便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如果执教不廉,不仅影响自身的形象还会带来许多人价值观取向的偏移,甚至污染学生或他人,使不良风气蔓延,和谐社会的创建也将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如果教师廉洁从教不仅使行风清政,学子尚德,而且能重塑世人道德,净化世人灵魂,净化社会风气,使社会和谐。可见廉洁从教是有重要社会意义。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用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廉洁从教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廉洁从教的根本在与保持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浮于高尚的情操,廉洁自律以高尚情操的一个重要表现,高尚情操是保持廉洁自律的深厚根基。
教师肩负着历史使命,国家的未来取决与教师。每一位合格廉洁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教师要廉洁从教,拒绝 “ 有偿家教 ”、拒绝“家长馈赠”;要爱岗敬业,远离 “ 有偿家教 ”、远离“家长馈赠”;要为人师表,唾弃 “ 有偿家教 ”、唾弃“家长馈赠”。同时坚决做到:不向学生摊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不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不要求家长为自己说情、办事,不做任何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坚决刹住 “ 有偿家教 ” 等不良风气,让清正廉洁之风吹遍每一座校园,让每一座校园成为圣洁的地方,让圣洁的地方成长起祖国的栋梁。这将是学生之幸、民族之幸。
2014.5.8
第五篇:廉洁从教师德之本
廉洁从教 师德之本
古人云:不受则廉,不污则洁。教师肩负着社会育人的大任,虽不能算做“仕”,但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传承者,是人格的复印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当廉洁。廉洁从教,对形成文明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教师如果执教不廉,不仅影响自身的形象还会带来许多人价值观取向的偏移,甚至会污染学生或他人,使不良风气蔓延,和谐社会的创建也必将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此时此刻,我不禁想到重庆山区的汤国民老师,他是一名中学老师,但有人却叫他“破烂王”:捡破烂、挖煤、扛建筑材料,靠着这些体力活,他支付了30多名学生的学费。当地因各种原因辍学的学生很多,为了把学生拉回学校,他走遍了家乡的村村寨寨。一次,他到一名学生家做家访。这个位于半山腰的家四处透风,学生的父亲又多病,临走时他把身上的40元钱都留下了,那时他的工资只有60元。此后,很多学生被他拉回了课堂。对于因贫困辍学的学生,他总是从工资里挤钱资助,长期资助贫困生,工资根本不够用。从此以后,收破烂、挖煤、当建筑工,就成了他寒暑假的新工作,一假期下来有1000多元的收入,他连续坚持了7个暑假,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于是,当地有人喊他为“破烂王”。因替学生交学费和生活费,他家的经济遭遇困境,患病的父亲因无钱医治辞世,女儿的脚被烫伤,因无钱进大医院医治最终残疾。汤老师教书20年来,曾资助过的贫困学生有30多人。受汤老师的熏陶,他教过的50多名学生,毕业后回到山区学校的讲台上,和他一起献身于山区教育!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老师,他们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
卫这个神圣的职业。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
廉洁从教的根本在与保持廉洁自律,今年暑假开学,有一位家长提着礼物来到我的办公室,希望我能给予他家孩子特别的关照,当时婉言谢绝了家长的礼物,并诚恳地对他说,我会关爱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老师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礼物,我将会为学校抹黑,为教育抹黑!
教师肩负着历史使命,国家的未来取决与教师。每一位合格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一个民族拥有廉洁奉献的老师,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如果一个民族的老师信奉金钱至上,那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我仰望廉洁。仰望廉洁,它是那样庄严而肃穆,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仰望廉洁,它是那样的自由而宁静,让我心灵栖息、依偎。仰望廉洁,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