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进程中,海航和许昌烟机的异同

时间:2019-05-12 02:3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信息化进程中,海航和许昌烟机的异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信息化进程中,海航和许昌烟机的异同》。

第一篇:在信息化进程中,海航和许昌烟机的异同

在信息化进程中,海航和许昌烟机的异同

同:

①两企业都经营规模和范围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企业原有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逐渐显现的力不从心,都急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②都选了外界专业公司寻求帮助为自己公司在信息化进程中保驾护航。

许昌烟机:经过对多个ERP软件供应商的公司理念、实施队伍和产品特点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后,许昌烟草机械有限公司最终选择了北京机械自动化研究所作为合作伙伴。

海航:惠普IT服务管理解决方案助海航信息化升级中国惠普为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成功实施了ITIL咨询服务,提供了解决方案、技术支持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流程管理服务。

③在信息化进程中,两企业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与支持。

海航:集团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走在了中国民航业的前列。海航集团高层长期重视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2002年开始,海航已经卓有远见地把信息化提到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面对加入WTO后中国航空业面临的全球化竞争,海航将提高信息系统管理与运营效率,实现IT与业务发展的快速同步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策略。许昌烟机:由于在业务流程调整过程中,涉及更多的是各个部门业务和管理的变动,所以,业务流程调整的第一步必须得到领导的理解与支持。令人欣慰的是,许昌烟机的各级领导自始至终对ERP项目特别重视,在实施的过程中处处为ERP项目提供帮助与支持。在许昌烟机公司领导、公司信息化小组与我们的实施顾问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机制与沟通渠道,双方实施人员经过充分而细致的讨论,最终才确定业务流程调整方案。在各类培训中,许昌烟机公司领导更是以身作责,积极有效地带动了其他相关业务人员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表率作用。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许昌烟机制定了针对ERP培训的考勤稽核制度,对ERP一期工程能如期完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两企业都把信息化概念深入企业内部,无论领导还是员工对信息化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并积极的参入其中。

海航:在筹建海航IT服务管理体系之初,惠普专门分批为海航信息公司的全体员工培训了“惠普公司ITSM理论”,通过培训和互动交流,海航员工加深了对体系理论的理解,也认识到自身与ITIL的差距,为下一步开展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惠普和客户形成的项目组结合ITIL理论以及海航集团IT运维工作的实践经验,花了2个多月时间进行体系流程的构建工作,并定期邀请IT服务各岗位的一线员工参与体系的评审,再结合大家的意见进行完善,最终成功完成了IT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许昌烟机:项目实施顾问多次留守现场,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和具体业务人员一起发现平时的每一个操作细节。现场的业务人员也主动地讲述自己实际工作的体会、总结经验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这样一笔笔数据、一张张单据、一步具体的业务。

⑤通过信息化进程两企业都收益甚多,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许昌烟机:基本实现了对业务数据进行流程式地加工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ERP系统提供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功能,企业能定期的对资产结构、盈利状况、物料的库存状况、生产状况、财务状况等各种信息进行理性分析,这对企业决策是十分有益的。

海航:优化了IT服务模式和组织架构,建立了IT服务流程监督机制和客户满意度调查机制,通过实际应用获得各业务部门的好评,有效解决了海航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信息系统稳定性及适应性的需求。新的体系还为海航信息管理层实时提供流程KPI管理报表,及其它具体而有实际价值的统计报告,从而能及时了解整体IT服务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并为员工的考核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IT运营由被动而主动,保障了海航信息化稳定、高效、灵活的发展。

异:

①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许昌烟机仅仅依靠专业信息化管理公司;海航不但借助专业公司,还建立自己的信息公司为自己服务。

海航信息公司作为海航集团下属的信息系统服务子公司,负责海航集团的IT系统运营任务,保障海航IT系统的有效运营与维护。海航集团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行“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原则,集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开发、实施及维护工作均由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信息公司”)负责。海航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技术层次严谨,系统功能完备,规划并初步形成了以集团人、财、物及办公管理、产业集团专业业务支持和产业链资源整合为三条主线的应用平台架构,充分满足集团业务开展和集中管理的需要。

②两企业的类型不同,所以信息化系统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许昌烟机:许昌烟草机械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四大烟草机械制造企业之一,专业生产烟草卷接设备,所以系统式侧重于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库存积压问题等。

海航: 海航集团是一家以航空运输业为主体,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发展而成的集航空运输、酒店旅游、机场管理及其他相关产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系统是为了实现飞行管理与运行签派及机务维修的有效整合,保证飞机的安全、正点飞行,实现了运行、飞行、机务及服务信息资源共享,最终运行网成为一个汇总海航重要生产数据的信息平台。

第二篇: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岗位信息化建设

浅议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岗位信息化建设

2

———————————————————————————————— 作者:

———————————————————————————————— 日期:

se v e ra l g ro u p n u m b e r, th e n w ith b ± a , = c,c is is m e th y l b tw o v e rtica l b o x b e tw e e n o f a ccu ra te size.P e r-2 ~ 3 m e a su re m e n t, su ch a s p ro ce e d s o f c v a lu e s a re e q u a l a n d e q u a l to th e d e sig n v a lu e , th e n th e v e rtica l in sta lla tio n a ccu ra te.F o r e x a m p le a , b , a n d c v a lu e sw h ile o n h o rizo n ta l v e rtica l e rro rs fo r m e a su re m e n t, G e n e ra l in iro n a n g le co d e b it a t m e a su re m e n t le v e l p o in ts g rid e rro rs, sp e cific m e th o d is fro m b a se lin e to m e th y l v e rtica l b o x ce n te r lin e d ista n ce fo r a , to b v e rtica l b o x d ista n ce fo r b , list ca n m e a su re d 浅 议 企业 信息化进程中 的 岗位信息化 建设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应对日趋剧烈的竞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信息化对现代企业又是把“双刃剑”。信息化可以有力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只要有信息设施,运行信息系统,都可以获得效率和利润。信息化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有相适应的配套建设,有许多问题倘若处理不好,将给企业带来更高的运行成本和困难。其中,岗位信息化建设就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下结合档案标准化部门开展岗位信息化建设的体会,就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岗位信息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岗位信息化的内涵 岗位信息化是指在一定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一定的信息基础环境约束下,岗位信息化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信息化活动量不断增加,信息化活动效果不断提高的过程。它主要指岗位信息化含量和岗位人员信息化素质提高的过程。

首先,岗位信息化应理解为一个过程,即:“向信息化活动转化的过程,向信息化技术成熟应用的发展过程和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良好运行的过程”。其次,岗位信息化又可理解为信息化活动能力所具备的一定水平。即岗位信息化活动的“量”和“质”。第三,岗位信息化还可理解为信息化活动能力发挥的效果、信息化技术水平、信息化程度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信息化活动、为企业现代化服务的效果。岗位信息化对部门、企业乃至企业信息化的贡献。主要是通过进行的大量的信息化活动,使工作方式科学简便,工作内容延伸拓展,工作资源共有共享,工作交流即时快捷,业务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扩展,有效提高资源生产率、业务工作效率,促进企业信息资源的充分运转和良好使用,从而有效地扩充单位资源,推动部门功能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因此也可以说,岗位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岗位信息与知识的获取、加工、处理、传递、存储和合理利用,进行传统工作方式的改造,实现工作内容的简化与拓展,大幅度提高岗位履职能力及服务效益的过程。岗位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在相应的岗位上广泛依托现有信息化设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面向业务和服务对象,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与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等方面的作用,使高新技术为岗位业务及企业服务。

2.岗位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2.1 岗位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保证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技术工程。岗位作为企业的基本工作单元,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企业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某一个工作岗位信息化行动的迟缓或对信息化建设的不经意,就可能导致信息化进程的阻滞,甚至会导致企业信息化的失败。

企业信息化分为多个层面,不同的层面,对岗位的影响程度不同。反之,随着层面的提升,应用面的扩展,岗位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力也明显不同。

se v e ra l g ro u p n u m b e r, th e n w ith b ± a , = c,c is is m e th y l b tw o v e rtica l b o x b e tw e e n o f a ccu ra te size.P e r-2 ~ 3 m e a su re m e n t, su ch a s p ro ce e d s o f c v a lu e s a re e q u a l a n d e q u a l to th e d e sig n v a lu e , th e n th e v e rtica l in sta lla tio n a ccu ra te.F o r e x a m p le a , b , a n d c v a lu e sw h ile o n h o rizo n ta l v e rtica l e rro rs fo r m e a su re m e n t, G e n e ra l in iro n a n g le co d e b it a t m e a su re m e n t le v e l p o in ts g rid e rro rs, sp e cific m e th o d is fro m b a se lin e to m e th y l v e rtica l b o x ce n te r lin e d ista n ce fo r a , to b v e rtica l b o x d ista n ce fo r b , list ca n m e a su re d 4 a.在工作或技能层面,信息技术更多的是信息工具的应用,帮助员工提高个体工作效率。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文档、表格的编制或从事个体编程作业、CAD 制图等,这一层面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也是岗位信息化的奠基阶段。其基本表现形式是,以个体应用为主,在组织内部以零散的方式进行,员工之间彼此的协作很少。主要特点是应用效果明显,个体工作规范性增强、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这一层面岗位信息化开始形成,由于其操作应用相对简单易学且成果凸现,岗位员工对其有自发学习的热情,岗位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企业信息化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其明显的效果性,容易导致信息化思维模式的错误,即信息化很简单,只有花钱买设备和技术就行,致使一些岗位人员一味追求等靠要,而不注意岗位信息设施应用技能的提高和功能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使岗位信息化进程受阻,影响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b.在职能或部门层面,企业信息化超出了个人,扩展成为部门的行为,强化了部门的特定的功能。从这一层面开始,各部门依业务归口运行并应用自己的业务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进入一定程度的量变过程。其主要特征是依原有的业务流程、工作方式实施信息化建设,传统作业方式和信息化作业方式并行,企业“信息孤岛”出现。此时,尽管部门特定功能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固有的属性便可以实现,但涉及到应用环节的岗位信息化程度由简单到复杂,对岗位信息化的要求也从自发实践转变为强制要求。在这一层面,岗位信息化的需求明显增加,应用难度有所提高,岗位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对信息化的影响由个体应用向系统应用延伸,岗位信息化意识和能力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随之增大。

C.在组织或管理层面,企业信息化超出了部门和职能的边界,信息系统由单一向综合、由条块向融合集成发展。在这个层面,流程再造、管理变革加剧,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受到极大冲击,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扬弃增多,权力与利益分配出现新的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庞大复杂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所具有的共享信息资源的可靠性,信息流转的即时性、节点操作的精细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要求给各岗位人员的敬业意识、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适应性要求。岗位信息化建设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扩展,岗位信息化程度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成倍增长,某一个工作岗位信息化行动的迟缓或失误,都将可能给信息化功能造成缺陷,导致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阻滞。

2.2 加强岗位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与先进管理理念的有效融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岗位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单元,是实现企业信息化本质属性的具体实践者。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如果处于信息化建设第一线的岗位人员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上对于信息化建设“反应”迟滞,在行为习惯上循旧、抵触,必将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和周期的放大。主要表现在:由于思想观念上的漠然置之,思维模式上的抱残守缺,行为上的麻木不仁,畏难不前和满足现状,导致信息化设施的盲目购置、闲置和利用率不高;岗位信息化技能处于低水平徘徊;业务流程无法调整到位,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差,信息系统处于反复修改和调整的状态,功能不能得到发挥。致使企业培训费用增多、设备投资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延长。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注意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能有效的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实践中,se v e ra l g ro u p n u m b e r, th e n w ith b ± a , = c,c is is m e th y l b tw o v e rtica l b o x b e tw e e n o f a ccu ra te size.P e r-2 ~ 3 m e a su re m e n t, su ch a s p ro ce e d s o f c v a lu e s a re e q u a l a n d e q u a l to th e d e sig n v a lu e , th e n th e v e rtica l in sta lla tio n a ccu ra te.F o r e x a m p le a , b , a n d c v a lu e sw h ile o n h o rizo n ta l v e rtica l e rro rs fo r m e a su re m e n t, G e n e ra l in iro n a n g le co d e b it a t m e a su re m e n t le v e l p o in ts g rid e rro rs, sp e cific m e th o d is fro m b a se lin e to m e th y l v e rtica l b o x ce n te r lin e d ista n ce fo r a , to b v e rtica l b o x d ista n ce fo r b , list ca n m e a su re d 5 档案标准化部门在将原有的档案资料数字化的过程中,针对没有大幅面扫描仪无法将大幅面档案资料及图纸数字化的问题,在调查现有信息设备资源的基础上,指定专人将原购买闲置的工程图纸复印机调试启用,这样既为档案数字化制作人员提供了岗位工作信息化设备,促进提高了岗位人员的信息化设备应用技能和水平,还节省了购买大幅面扫描仪的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2.3 岗位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岗位信息化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而生成,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而发展。而企业信息化却随着岗位信息化的生成和发展而充满活力,随着岗位信息化技术含量和水平的提高而富有成效的推进,二者相辅相成,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岗位信息化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和信息化建设资源,是岗位信息化的前提,对岗位信息化具有支撑、引导、规范和推进的作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使员工拥有了信息化应用工具,可以零距离的接触信息技术,充分感受信息技术产生的巨大作用,从而加深了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认知。尤其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和信息化建设范围的扩展及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岗位信息化应用工具的得到不断升级更新,信息化新技术得到不断引入应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也随着这些变化在企业信息化文化的引导和规范下发生变化。基于此,岗位信息化范围得到不断扩展,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技术含量和信息化程度得以不断提高。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担负全所档案、标准化、情报、文印、声像制作、期刊编辑发行、图书资料管理,建制 60 余人的档案标准化部门,仅有 7、8 台 386 电脑和个别业务应用软件,90%的员工没有电脑知识,业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及数字化流转为零。而目前,专业分工不及当初的 50%,员工数量仅是当时的三分之一,却拥有包含 P4 以上电脑及打印、复印、装订、晒图、扫描等信息化设备 30 余台,业务应用软件 7 个,职工个个能进行计算机作业,实施网上交流,业务管理软件得到充分的利用,业务内容得到不断扩展,信息采集、加工、管理,服务、共享及自动化业务管理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这一发展过程,较好的论证了企业信息化对岗位信息化的生成、规范和发展具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岗位信息化的进程中,由员工信息化认同程度提高、信息化意识增强,而不断衍生出的岗位角色的新定位,岗位业务功能的深挖掘,业务工作流程的新疏理,岗位工作范围的新扩展,信息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新提高,管理思维模式的新演进,信息开发和创新的新成果,岗位信息化目标的新追求,等等,能有效地消除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阻力和压力,为企业信息化系统功能的拓展完善和良好的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如:档案标准化部门在岗位信息化建设中,注意岗位员工信息化意识的提高,坚持立足岗位谋事,通过岗位信息化技能培训,实施网站信息资讯、资料下载服务、编制设计文件表格类模板和档案定制综合管理系统的科技档案查询模块等多项岗位信息化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岗位工作内容,拓展了业务信息服务范围,提高了岗位工作的信息力,给在用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所的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所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se v e ra l g ro u p n u m b e r, th e n w ith b ± a , = c,c is is m e th y l b tw o v e rtica l b o x b e tw e e n o f a ccu ra te size.P e r-2 ~ 3 m e a su re m e n t, su ch a s p ro ce e d s o f c v a lu e s a re e q u a l a n d e q u a l to th e d e sig n v a lu e , th e n th e v e rtica l in sta lla tio n a ccu ra te.F o r e x a m p le a , b , a n d c v a lu e sw h ile o n h o rizo n ta l v e rtica l e rro rs fo r m e a su re m e n t, G e n e ra l in iro n a n g le co d e b it a t m e a su re m e n t le v e l p o in ts g rid e rro rs, sp e cific m e th o d is fro m b a se lin e to m e th y l v e rtica l b o x ce n te r lin e d ista n ce fo r a , to b v e rtica l b o x d ista n ce fo r b , list ca n m e a su re d 6 3.岗位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3.1 领导要重视,注意加强管理和引导 开展岗位信息化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岗位员工信息化意识的形成和提升,岗位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信息化的适应性,取决于部门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岗位信息化以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基本指向,受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诸多因素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实施过程相对复杂。特别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方向的理解把握上,在岗位信息化建设思路的梳理谋划上,在信息化建设内容的确立上,在权力职责的调整、扩展和相关问题的协调解决等诸多方面,都需要通过领导把握、引导和亲历亲为的参与。如果领导在岗位信息化问题上漠然置之,仅靠企业信息化过程的自然推进和岗位员工按部就班的自觉行动,其建设的适应性和效率会大打折扣。

3.2 要立足岗位履职需求,以提高信息应用技能为重点,与企业基础信息环境相适应 在一定的信息基础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高效地履行岗位职责,不断地适应企业信息化需求是岗位信息化建设的正确发展轨道。其中信息基础环境是前提,岗位履职是核心,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关键,适应需求是目标指向。在岗位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任何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和急功近利都会导致建设失去基础和方向。因此,岗位信息化必须立足岗位履职需求,与企业基础信息环境相适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信息化应用技能的提高上,放在信息力的生成和巩固上。在深化岗位业务职能理解,疏理优化信息流、工作流、业务流和提高岗位信息工作质量、效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以信息化引领履职的高效化、规范化,以履职的高效化、规范化促进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3 要创新思维,积极谋事 岗位信息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实践,是一种不断变动的追求。思维固化,坐而清淡必然导致其建设的无所作为。岗位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除了相关的环境、技术因素之外,更大的因素将取决于有没有创新思维、能不能积极谋事并将先进的理念同岗位的具体实际良好结合起来。如果仅仅是把信息化定位在购置信息设施,机械地熟悉应用业务系统的层次上,只是把传统的管理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原封不动的延袭到信息化建设中,不注意研究信息化给岗位工作内容带来的新变化,对业务工作的新需求,不注意探索履行岗位职责的新方法,实施岗位信息化的新行动,就会使岗位信息化建设处于低水平或停滞的状态。思路决定出路,见事谋事才能成事。通过创新思维和富于主动性、积极性地谋事,发现岗位信息化的新路子、新方法,开拓岗位信息工作的新内容和新领域,岗位信息化建设才能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持续发展。

3.4 要注意开展和加强信息文化建设 在岗位信息化建设中,员工对信息、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对信息技术给个体带来变革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信息化参与意识、信息化角色责任意识的强弱,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的改变指数,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等诸多方面,都会给信息化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些问题上给予正确的管理和引导对于信息化发展的质量和时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仅靠指令性的行政手段,难以形成岗位员工开展、实施信息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开展和加

se v e ra l g ro u p n u m b e r, th e n w ith b ± a , = c,c is is m e th y l b tw o v e rtica l b o x b e tw e e n o f a ccu ra te size.P e r-2 ~ 3 m e a su re m e n t, su ch a s p ro ce e d s o f c v a lu e s a re e q u a l a n d e q u a l to th e d e sig n v a lu e , th e n th e v e rtica l in sta lla tio n a ccu ra te.F o r e x a m p le a , b , a n d c v a lu e sw h ile o n h o rizo n ta l v e rtica l e rro rs fo r m e a su re m e n t, G e n e ra l in iro n a n g le co d e b it a t m e a su re m e n t le v e l p o in ts g rid e rro rs, sp e cific m e th o d is fro m b a se lin e to m e th y l v e rtica l b o x ce n te r lin e d ista n ce fo r a , to b v e rtica l b o x d ista n ce fo r b , list ca n m e a su re d 7 强信息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组织中隐含的权力结构”对于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积极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作用,也是岗位信息化进程中必须加以注意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进行信息、信息化知识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信息管理骨干,建立与之相关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不断改善信息化物质环境等方法手段,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业信息文化环境。引导促进员工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化技能不断提高,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高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与日益增强的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不断适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推动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开展。

岗位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节点,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不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企业实施信息化“全员”工程的重中之重,其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信息化,必须加强岗位信息化建设。

第三篇:在学校信息化进程如何发挥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

在学校信息化进程如何发挥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 摘要:学校信息化进程中关于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应经做过了很多的研究,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已经比较完善,本文试图站在教师的角度,在学校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领导力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发挥教师的领导力,教师应该具体做些什么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引言:关于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人们正在认识或者已经认识到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不再是校长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和基层的活跃在第一线的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多构成的整个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团队才是学校信息化进程中的主体生力军和实质对象。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呈现一种典型的分布式,而在整个分布式领导力团队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是创新实践的代理人,是走在信息化实践的第一线的队伍。

一、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构成(1)研究现状

以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领导力为主题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搜索,分别收索到文献84篇、124篇、427篇。在以教师信息化领导力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收索得到文献43篇。阅读文献发现:直接明确的提到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文章也是有的,相对于2004年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现在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渐渐的被接受,但涉及到教师的领导力主要探讨的是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教学领导力还是围绕咋教学这方面。教师领导力的研究相对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研究方面黄怀荣、谢忠新、肖玉敏、孙祯祥都有了一定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方面。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包括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构成、评价指标和提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当前学者们也认识到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不单单是校长个人的信息化领导力。黄荣怀教授认为将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简单视为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或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是当前信息化实践领域的两种典型误区。(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孙祯祥教授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领域逐渐扩展到学校信息化领导力,认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由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有信息主管为主的中层信息化领导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还有教师的领导力。谢忠新认为学校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学校信息化过程中,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应该是有学校信息化应用层、学校信息化基础因素层和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三者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者伍海燕从校长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学校信息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的访谈调查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伍海燕 化方

现在研究者们都意识到单单靠校长个人的影响力是不够的,但研究还处于一种摸索状态,其中学者将志辉提出要构建信息化领导团队。

(2)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构成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构成黄蓉怀教授的模型

综合以上的研究,教师是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构成中必不可少之成分。教师领导力绝

对不会成为鸡肋,如何发挥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教师在的信息化领导力中应该怎么做

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功用。下面我就要好好地讨论一下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二、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1、关于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文献目前相对稀少,但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则早已经引起了研

究者的广泛关注,从目前关于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构成的探讨中可初见端倪,黄荣怀教师把教

师归为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基层组成部分。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提法目前还没有普遍的被大

众做接受,但是关于教师领导力这样的提法是有的。教师在领导岗位中的作用还没有

得到具体的和真实的据点作为大学校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尽管教师经常在学校的自我报告中担任类似领导人的职责,但是领导者这个词仍然只为行政管理人员保

留。

教师领导力是一个过程,通过、教师、个人或者集体正式的影响他们的同事、校

长和其他学校社区成员来提高教学和学习实践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收获的目标。教师领导力促进重大的决定和积极的开展学校的的政策和实践的进步。教

师可以主导项目和改革或者为推荐他们同伴的教学实践提供服务。通过明确和定

期与其他教师的对话中提高教学,教师领导者可以建立一个信任的学校文化,这

可以推进教学实践的提高并最终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教师领导力这一研究在国

外显然比国内更成熟,在ERIC(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以教师领导力为关键词能

收到很多相关文章。国外的研究者也肯定了我们是需要教师领导力的。国外研究

关于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大多建筑在一个实际的案例上,以一个具体的学校或者一

个地区一个区域。

2、为什么需要教师领导力

教师领导力一直存在于每个学校中,但直到目前为止,关于教师领导力的定

义和区别任然没有出现。由于教师专业涉及的目标和挑战,许多新的和现有的教

师以及管理人员都意识到了需要培养教师领导力的好处。

教师专业是一个相对“扁平”的职业,意味着在大部分学校可识别的职业阶梯的丢失。如果老

师想在行业里“激活” 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进入行政管理的机会。许多教师不想成为校

长或者其他学校管理者,他们只想把精力放在教室中,而把一些领导力放在了教室外面。如

果教师的选择不适合他们希望的“激活”目标,有些就彻底离开教师专业。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将有助于招聘和留住高效的教师。

教师的任期一般长于校长,所以那些提供连续性学校的可能是教师。建立学校行政人员

和教师之间的协作领导体制具有长期持久以往任何管理人员的任期内,保持教学改进计划及

其进展势头超出了人事变动的潜力。

校长不可能独自做到这一点,当今学校的校长角色越来越复杂和费时。他们有许多不同的责任(例如,纪律,设施维护,社区关系,教学领导,教师评估,教师的导师,改革的领

导等等。)并需要他们的老师领导的帮助来实现变革和改革,提高学校和学生表现。

三、六个方面发挥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一)主动参与信息化愿景规划建设

关于信息愿景领导力一般是放在校长身上提的比较多,校长作为学校信息化的最

高领导者应该具备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教师作为学校信息化团队的重要组

成部分,首先应该主动积极的参与学校信息化的规划建设,执行推进校长制定的愿景规划。

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配合校长实施计划

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愿景建设理解为是校长所要关心的事情,和教师和一些中

层管理员没有直接的关系。关于愿景建设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愿景分为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共同愿景着眼于组织整体而不是个体,培养整体合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过程中效益和效

率的过程。共同愿景的目标是要给组织一个经得起推敲的未来,而这种未来不是一般的战略

规划所给定的,应该是充满挑战和机会的。共同愿景是长期激励的一种方式,是弥补短期激励的弊端的有效手段之一,塑造共同愿景也为长期激励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短期激

励相比,共同愿景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优越性。个人愿景对个人具有强大的拉动力,而且我们生

[1]活中喜悦的感觉也常来自对愿景的坚定不移,正所谓乐此不疲。当个人愿景与现状之间存在差距时,人就会自我超越,从而全身心投入以实现个人愿景。只有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紧密联

系在一起,实现了组织的共同愿景与组织中多数人个人愿景的最大一致,才能达到组织发展的最佳条件。高校管理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有一个领导者——校长,教师,职工的单项传递,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交错的过程。教师有责任有权利也有义务去融入共同愿景,教师应该衷

心的向往共同愿景全心全意的实现他。

2、连续不断的实施改进和推进

3、调节评估计划的进展

(二)信息化环境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2.、教育资源建设

3、人力资源建设

4、激发学生学习环境建设

5、评估系统建设

(三)信息化教与学

教师发挥信息化领导力直接的体现就是信息化的教与学。参考

(四)信息化沟通协调能力

(五)信息化管理

(六)信息化评价

总结与展望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之路已经有十多年之久, 始终充满着挑战和创新的需求。

尽管教育人士常寄以“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的厚望,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却任重

道远(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领导力研究胡小勇1, 祝智庭2, 王佑镁3, 顾小清4)

参考文献

[1] 佚名.高校管理中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分离与交错_陈丽萍[J].教育教学管理研究,2007(期缺失):593-597.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师领导李的提升已经走过了几个十年,国内外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英、美、澳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起初,教师领导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是因为职业倦怠。2005年全国各地进行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相关调查,结果发现,有39.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面临压力、工作倦怠、心里健康等方面的职业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教师领导力的提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数字化时代的带来对教师的权威带来了挑战,教师不在是信息资源的唯一来源,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伴。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带来又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机遇,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展开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多元化和情景化的教学。教师信息化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教师在课堂上的领导力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和展示。教师领导力在信息技术的衬托下被充分地显现出来, 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就此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变成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的动态图景;文字和图片转化成多媒体,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变得丰满可亲起来, 这都源自技术的深入消除了教师与学生固有的“隔膜”。

2、教师领导力在课堂外的表现:教师领导力在课外与学生交流过程中的体现。教师领导力在课外与同事交流过程中的体现。教师领导力在课外与校长交流过程中的体现。

在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 教师领导力———这一潜能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已经具备, 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它。实现它决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需要社会、学校 和教师三方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助。

第四篇:在逆势赶超中加快城镇化进程

坚持项目带动着力破解难题

在逆势赶超中加快城镇化进程

中共抚州市委抚州市人民政府

2010年1月

我市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推进赶超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快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去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0.2%、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仅市中心城区拉开框架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新增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4万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

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高点定位、彰显特色,科学搞好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着力围绕“一个定位”、突出“两大特色”、搞好“六个结合”:

“一个定位”,就是科学的城市定位。我们从抚州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建现代工业新城、创文化生态名城”的城市总体定位和“南昌远郊、闽台近邻”的功能定位。围绕这些定位,提出到2010年,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2020年达到70万,并朝着1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迈进的目标,把抚州逐步建成南昌、闽台及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休闲“后花园”。

“两大特色”,就是文化和生态特色。我们十分注重城市文化生态建设,树立“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和“引森林进城市、变园林为森林”的理念,注入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规划了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布局了一批较高品位的广场、公园、绿地、水面,做到城在绿中、人在景中。新区道路全部按照“双向六车道、进口沥青柔性路面、两边各50米绿化带、人行道路沿石全部用花岗岩”的生态路、景观路标准设计。近两年全市共规划新建文化生态项目586个,绿化率达37.1%,绿化覆盖率达42.1%,人均绿地面积达36.6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六个结合”:一是近期与长远相结合。二是中心城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三是园区与城区相结合。四是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五是城镇化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六是城镇化与“三保”相结合。

二、坚持项目带动、高位推动,扎实推进城市建设

第一,坚持不懈抓项目。去年,全市共安排城建重点项目237个,总投资412亿元,已完成投资286亿元;其中市中心城区在前两年已实施46个项目的基础上,又开工建设了40个重点项目,市本级投资110

亿元,已完成投资65亿元,目前已有26个项目完成了主体工程。

第二,突出重点抓项目。一是新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去年全市共建设城镇基础设施项目120个,其中市中心城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8个,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新上了一批文化生态项目。去年,全市共建设文化生态项目61个。这两年,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了文化园、体育中心、梦湖、名人雕塑园、拟砚台等12个文化生态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优化了生态环境,成为城区的新亮点、新景点。三是新增了一批民生工程项目。去年,全市共建设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56个。市中心城区这两年共投入近10亿元,新建了临川一中、二中新校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区学校,新建和改造了14所城区小学,较好地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

第三,创新机制抓项目。一是建立“五个一”领导工作机制,市、县(区)四套班子成员每人各抓一个城建重点项目、带一个招商团队、帮一个重点工业企业、挂一个新农村建设点、包一个县(区)或乡(镇),高位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坚持“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确保项目建设高效运转;三是实行“五统一分”操作机制,统一

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范合同、统一工程招投标政策、统一运作土地筹措资金和分项目法人组织实施,提高了项目运行效益;四是完善招投标制度,推行费率招标、综合评标、最低合理价中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发扬“白+黑”、“5+2”

精神,注重现场办公,破解难题,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三、坚持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着力突破城市建设瓶颈

首先,实行“三管齐下”,破解资金难题。一是充分利用政府良好的资产信用,运用BT、BOT和土地捆绑项目模式融资,仅市中心城区就有23个项目采取这些模式(其中有18个项目采取BT模式),共融资38亿元。二是盘活国有资产,争取银行信用融资,将市中心城区最优质的国有资产进行整合,由市城投公司统一经营,资产规模达57亿元。公司利用资产抵押,向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融资13.3亿元。同时,市县两级成立了小城镇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注册资本7亿多元。三是激活市场,通过土地出让融资,去年全市实现土地收入24.7亿元。

其次,做到“四个到位”,破解征地拆迁难题。一是补偿到位,按返地建房、货币补偿、公寓房安置三种模式进行拆迁补偿,保护农民利益。二是安置到位,实行返地建房的,每户安置建房用地100平方米,由政府搞好“三通一平”;实行农民公寓房安置的,按照商品住宅小区的标准建设。三是资金到位,市中心城区去年涉及拆迁的有18个重点项目,拆迁补偿资金3亿元全部按拆迁进度拨付到位。四是工作到位,每个项目专门成立拆迁安置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去年,全市使用建设用地1.2万多亩,拆迁200多万平方米、1.3万多户,其中市中心城区用地6000多亩,拆迁110多万平方米、6000多户,没有出现集

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和谐征地、平稳拆迁。

四、坚持产业兴城、两区互动,切实强化城市发展支撑

一方面,加快园区建设,拓展城市空间。牢固树立“园区就是新城区”的理念,坚持把园区纳入城区建设范畴,统筹安排城区和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使园区与城区融为一体。建立城区反哺园区机制,去年市县(区)财政共投入资金3.4亿元,加强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商业开发推动工业开发机制,全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内累计新增建设规费、商业开发和土地出让收入10.6亿元,绝大部分用于园区滚动发展,提高了园区承载能力。全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47.2平方公里,新增13

平方公里。

另一方面,加快产业聚集,提升城市财气和人气。进一步加大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力度,大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加工6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陶瓷4大省级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

展,带动繁荣了城市经济,加快了城市人口集聚,提升了城市经济指数和人气指数。

全力实施决战城区战略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

2010年1月

近年来,我市提出了“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城区和园区)”的发展战略,坚持以重大项目为主抓手、以城区为主战场,打响了声势浩大的城镇建设攻坚战,城镇化进程推进力度呈现“三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是城建投入之多前所未有。2009年,确定202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9亿元,其中中心城区46个,年内完工20个,完成投资20亿元,项目数量之多、投资力度之大,创历史之最。2009年1

2月28日,市中心城区又集中开工了市博物馆与城市展示馆等10大重大城建工程,总投资超14亿元,拉开了新一年决战城区的序幕。二是城区发展之快前所未有。两年来,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24.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16.4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扩大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7万人,全市城镇化率相比2007年 提高3.5个百分点。中心城区相继跨入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连续四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09年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国家专家组考查,省级卫生城市通过复核检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有望获得。三是拉动效应之大前所未有。城镇化的不断加快,有效拉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城区固定资产投资174亿元,城区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23%,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城区实现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4.4%。

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坚持“一个带动”。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两年来全市实施重点城建项目达366个,其中中心城

区重点城建项目70个,带动城镇快速发展。

1、以力度促进度。建立和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以项目推进的力度促进城镇建设的进度。对重点城建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高位推动,强力推进。投资2800万元的市人民广场改造工程和投资700万元的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都是仅用100天的时

间就全面建成。

2、以精细出精品。全市的各类规划均聘请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来承担,城南新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聘请中国城规院顶级规划设计师完成,奥林匹克公园面向全国招标,仅规划设计费就超过1500万元,设计成果赢得各方面赞许。重点工程均招标选择具有市政工程特级资质的北京城建、上海城建、北京中交等建设单位来承建。中心城区随着井冈山大道改造、人民广场综合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相继竣工,拉大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区品位,后河综合改造和滨江公园改造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3、以规章保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方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严格招投标监管,所有城建项目招标投标由现场报名改为网上报名、资格预审改为资格后审,有效防止了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工程建设方面,要求施工单位“五大员”按规定到岗,连续不到岗达到20人次的,中止合同,没收保证金,有效防止了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资金管理方面,专门成立了重点工程投资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重点工程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二、破解“两大难题”。坚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多举措推进拆迁,有效破解融资和拆迁“两大难题”,全力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

1、创新思路,多元筹资。一是以资源置换资金。组建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统筹整合的市直单位资产和市政设施资源,把分散沉淀的国有资产转化成高效流动的国有资本,着力打造了市城投等七大投融资公司。2009年,七大投融资公司牵头向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5.74亿元,加上市外银行融资12.63亿元,发行城市债券15亿元,全市新增各类融资113.37亿元。二是用项目吸引资金。一方面,发挥老区政治优势,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两年来,我市城建项目共向中央和省争取资金4.63亿元。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公开拍卖、项目招标等方式引进资金。三是靠机制筹集资金。实行“四个一块”的筹资办法:财政投一块,即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征收的城建税费全部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土地筹一块,即在土地市场不景气情况下,通过加大房地产业扶持、统一规划、“卖”“养”并举,两年来,共出让经营性用地3495亩,筹集城建资金17.36亿元;单位集一块,即动用一部分单位滚存积累资金,统筹建设规费用于城市建设;社会捐一块。同时,积极做活城市经营文章,通过采取BOT模式,总投资1.01亿元的螺子山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投入运营,总投资1300万元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即将投入正式运营。井冈山等地采取产权式酒店、合作开发等模式,以出让部分使用权、经营权等模式吸

引社会资本,逐步形成“投放—增值回收—再投放”的良性循环。

2、把准政策,和谐征迁。一是完善政策和法规先行。先后制定出台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二是坚持安置和补偿并举。按四类九级重新调整了房屋重置价格和拆迁补偿区位价格,补偿标准超过了同类地段的商品房销售价格。被拆迁人不管是城市居民房还是农房,均有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选择,选择产权调换的被拆迁农户,既可以选择集体土地的公寓房安置,也可以选择国有土地的公寓房安置。在严格落实拆迁补偿的同时,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两年来,共开发建设安置房24.6万平方米,已建成18.2万平方米,共1483套。同时,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正酝酿出台《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若干意见》、《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等保障性文件。三是做到疏导和动迁同步。两年来,全市拆迁房屋80余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42万平方米,基本上没有发生因拆迁而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把握“三个关键”。着重在规划引领、“创管” 互动、城乡统筹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推动城镇建

设良性发展。

1、规划引领,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布局的合理性和执行的严肃性,为城镇建设提供蓝图和依据。一是明晰发展定位。突出吉安山水特色、庐陵文化特色、红色摇篮特色,确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思路。二是突出规划龙头。先后聘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全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吉安市城镇体系规划》,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各类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规划。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面达到100%、修建性详规达到80%。三是严肃规划执行。坚持做到城市规划管理“三级审查、三公布、三公示”,无详细规划不审批,未经规划审批,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有效确保了规划管理的实施到位,维护

了规划的严肃性。

2、“创管”互动,将城市创建活动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一是开展“三城同创”,塑造城市品牌。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重点推进增绿补绿工作,中心城区投入园林绿化的资金达3.34亿元,先后完成新建、改建大型绿化项目35个,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90公顷,绿地面积达到1059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70公顷。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清扫、保洁、监督三支队伍,中心城区清扫保洁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垃圾袋装达标率达80%。三是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完成了井冈山大道、青原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标准化改造;连续三年实施了“百条小街小巷”改造;实施了井冈山大道二期和城南新区、滨江新区路网建设,所有新建和改造道路全部实行强电入地、雨污分流;大力推进市政重点项目建设,市中心公园暨广场、庐陵文化生

态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3、城乡统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县城和乡镇的规划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共进。一是找准抓手。在县城,主要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要求各县市完成一套城镇规划蓝图、建成一个城市展示馆、新建改造一条500米长道路、建设一个面积不少于200亩的公园、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创一流人居环境。二是强化考核。提出各县市按每年城镇化率增长不得少于1.6个百分点、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得少于当年财政总收入30%的“两个不少于”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全市已有176个乡镇成立了规划管理站,170个乡镇组建了城管环卫管理队伍,214个乡镇总体规划全部完成,行政村村委会

所在地村庄规划编制率达100%,逐步实现了规划和管理的专业化、常态化。

第五篇: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谁是农民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谁是农民?

——“路线之争·新三农辩论”系列之四

一、当前对三农政策具有重要影响的话语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实践理性,一种是道德理性。实践理性关心真相,道德理性关心立场。前文讲的是实践理性,而当前影响三农政策的还是一个重要方面是道德理性,即是否为农民讲话的问题。

一般来讲,整个社会都有共识,就是农民不仅是中国最大多数的人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作牺牲最大,在当前也处在社会底层,是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个意义上讲,站在农民立场上讲话,就是站在弱势群体一边,在现代社会,这样的站位本身就具有正义性。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只有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有出路,有前途,中国现代化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既然农民是弱势群体,站在农民立场上讲话就不会错,为农民说话就不会错。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决策中不分轻重缓急,舆论中不分是非对错,一律以立场站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社会已经高度分化,谁是农民已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站在农民一边,保卫农民利益,可能恰恰是保护了强势农民的利益而损害了真正弱势农民的利益,且可能

正有人借农民这一身份来说事,以达到其他目的。

二、一般来说,当前中国农民的分化首先表现在区域上,即可以分享到城市经济辐射好处的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郊区(包括城中村)的农民,和无法分享到城市经济辐射好处的广大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民。因为可以分享城市经济的好处,发达地区农民经济状况一般都比较好,收入比较高,其中一些人正是外来务工农民租房的出租者。因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被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区内的农村征地拆迁,农民从征地拆迁中获得了远多于之前从事农业生产所可以获得的收入。少数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大城市近郊农村、城中村)农民成为土地食利者。显然,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民是农民中的强者,这个强者群体中,最受到媒体关注并从农民身份中获益的是征地拆迁农民。因为受到媒体的强烈关注和支持,征地拆迁补偿快速超过《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政策的上限,农民从征地拆迁中所获利益巨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土地食利者。

相对来讲,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民因为不在城市经济有效辐射范围,无法分享到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利益。中青年人离土进城务工经商,靠出卖劳动来获取工资收入,缺少进城务工经商机会的中老年人留村务农,获得农业收入。无论是进城务工还是留村务农,农民都是靠自己劳动来获取收

入,他们的收入比较少,处境比较差。但是,他们是在全国性劳动力市场上“自由”寻找工作机会,或在最接近完全市场的农业产销体系中“自主”经营,他们自己承担“自由”选择的成功与失败。他们不可能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来获取额外的利益。或者说,他们就没有“抗争”的机会,因此也就受不到媒体和舆论的关注。

而他们恰恰是占农民总数90%的真正弱势的农民。舆论站在了强势农民一边,却忽视了弱势农民。或者说,舆论站在了食利者一边,而忘记了真正最需要关心的农民的大多数。

三、在广大的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村,农民也可以区分为多种,一种区分是依农民进城能力来区分。一部分农民人通过考学参军等等途径,成功地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与收入条件,他们与同样进城但并未获得可以在城市安居条件的农民工就有很大差异。如果强调农民对自己土地(包括承包地、宅基地)进行处分的权力,则越是有进城能力的农民就越是会保留自己在农村的土地权利,而那些进城很困难的农民为了增加进城机会,就更可能以土地换钱。但是,即使他们多了这笔以土地权利换来的钱,他们仍然可能进城失败,一旦进城失败,他们又失去了返乡的退路,他们的处境就会更糟。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农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是他们的基本保

障和社会保险,是不应当允许交易的。

但当前学界、媒体和政策部门都在保护农民利益的话语下面,要给农民更大的处理土地的权利,说是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可问题是,如果这些土地权利只是农民的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我们能够允许将社会保险拿去交易吗?尤其是,农民将自己作为进城失败社会保险的土地交易给了城里人,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只是要多一个休闲去处,或者过剩资本投资保值的途径,这样的“自由交易”有效配置资源,其结果却是让弱势的农民失去安身之所,而给有钱人多一个可无有无的休闲之所,或投资保值机会,这样难道真的有效配置了资源?这样公平吗?这样做的后果究竟又会如何呢!

当我们强调农民自由处分土地的权利时,可能造成部分农民丧失基本保障的严重后果。

四、强调农民的土地权利还会有更多后果。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村,留村种田的农民一般是最弱势的农民,这部分留村务农的农民就成了土地的耕者,进城农民将土地流转给耕者耕种。进城农民的土地权利越大,整合细碎土地权利以形成便利耕作条件的难度就越大,成本就越高,种田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就要流更多的汗和泪。

当留村务农的耕者面对细碎土地难以耕作时,有人担

心谁来种田养活中国,因此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甚至网易老总丁磊、红塔山集团原老总褚时健、房地产商潘石屹都成了农民,他们都可以从农民这一身份上获得舆论支持,获得政策支持,获得财政支持。

五、农民中还会有社会分化。一般农民都是本分老实的,但总有一些人比较强势。在村庄利益分配中,强势农民多要好处;有公共工程建设,强势农民当钉子户以获更多利益;在当前信访考评体系下面,强势农民借机威胁上访来谋取利益。地方政府为了维稳,花钱买平安,“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币解决”,结果不仅鼓励了这些强势农民,而且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老实人吃亏。由此出现了农民刁民化的趋向。本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其他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分出对错是非,不能以保护弱势群体为理由纵容无理要求,结果是连基本秩序也难以维护。

六、还有借为农民办事的名义在农村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等。

七、那么,谁是农民?作为整个社会最应当关心关切的应当站在他们一边讲话的农民,首先是当前仍然从事耕作的小

农。这些小农人数众多,收入不高,很不起眼。我们要站在他们立场上鼓与呼,要考虑他们的利益与出路,要保护他们的基本利益和基本权利;其次是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尤其是可能进城失败的农民工。国家应当为努力进城的农民工帮上一把,提供力所能及的农民工在城市安居的便利。对于可能进城失败的农民工,国家一定要保证他们返乡的权利,这是农民的基本人权,是他们的社会保险。这部分权利是不能交易出去的。

八、当前有人偷懒,用外在农民身份去套复杂农村现实,结果却往往被一些以农民这个弱势身份来达到自己强势利益的人所利用,还有一些人则试图拿农民来说事,从而用农村中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拿来反体制,甚至鼓励农民刁民化,与体制死缠乱打,以达到他们推墙撞船的目的。

当前三农政策中,一定要对谁是农民,应该保护哪部分农民利益保持清醒。

下载在信息化进程中,海航和许昌烟机的异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信息化进程中,海航和许昌烟机的异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

    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力量。2009年,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总数已达到8.93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所数的64.6%,在园幼儿数约占在......

    在规范基础上创新 在创新进程中发展

    在规范基础上创新 在创新进程中发展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切实强化督导工作、完善区域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朝阳区本着夯实基础、高位规范、科学......

    浅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浅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 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姓 名:双面胶单 位:永善一中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部门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学校的课堂教学迫切地需要一种能集黑板和多媒体设影之所长而又无其所短,既能方便地引入和呈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又能根据需要随时增减调整内容,既能充分发......

    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手段,使教育......

    在信息化浪潮中优雅起舞大全

    在信息化浪潮中优雅起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拥有电脑、数码相机和摄像机、智能手机的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师生间利用QQ、微信交流相当普遍,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在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六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14日在京隆重召开,这是全国律师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新时期律师工作的改革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推动我国广大律师在落实科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