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定义总结(精)

时间:2019-05-12 02:2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定义总结(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定义总结(精)》。

第一篇:心理学定义总结(精)

心理学定义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P1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

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P4 3.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研究心

理现象的方法。P4 4.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 的方法。P4 5.测验法: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

方法。P5 6.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程度。可以通过行为预测来表示。P5 7.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分为书面调查和口

头调查。P5 8.临床法: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

法。P5

9.个案发: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

因素的方法。P5 10.(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和

机制。这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原则。P6 11.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

加以考察。P6 1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心理学的理论

为指导,并从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P6 13.胚种阶段:0-2周,受精后约两周的时间。P23 14.胚胎阶段:3-8周,胚胎阶段是发育中一个关键阶段,对各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适应

力很差。P23 15.胎儿阶段:9-38周,在胎儿期,所有器官和机能趋于“人”,所有系统开始具有整体功

能。P23 1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P33

17.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

应器五个部分组成。P33 18.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P34 19.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

射活动的高级形式。P34 20.泛化现象: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当一种无关刺激物已成为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后, 同这种刺激物类似的刺激物,虽未曾与条件刺激物结合,但也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

P35 21.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上代许多的生物特征传给下代的过程。P39 22.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P39 23.噪声: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无组织的,不定型的听觉刺激。有三个维度:强度,可判断

性,可控性。P40 24.拷贝世界:就是由电视,网络,书,报,杂志,广播,电影,光碟等大众传播媒体所构 成的精神世界。P44 2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闭锁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闭锁性首先表现出现了“内心的秘密”。P48 26.(中学生心理发展第二次诞生:由于思维的发展,青少年把探索的视线转向自己的内

部,心理活动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活动,在斯普兰格理论中叫做“第二次诞生”,在汤姆利尔茨的理论中叫做“内部的获得时期”。P48 27.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P53 28.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

化的过程。P64 29.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P64 30.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

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P65 31.(学习迁移的种类正迁移:前一种学习有助于后一种学习的现象。例如会素描就容易学

油画,会打棒球就容易学打高尔夫。P68 32.负迁移:前一种学习阻碍了后一种学习的现象。学习汉语拼音不利于学英文字母。P68 33.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的影响。例如温故而知新。P68

34.逆向迁移:后面学习影响着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

变化,使之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P68 35.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轴向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

课堂学了新词,之后用在了阅读上。P68 36.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轴向,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

植物-动物-生物,角-直角-锐角。P68 37.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

去。P69 38.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特殊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例如学会写“石”,就有助于写“磊”。P69 39.官能:是指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心理能力。P69 40.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

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P70 41.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

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P70 42.理解: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认识未知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直至解释其

本质规律的思维过程。P72 43.实物直观:是指通过演示实物,实际参观,见习等使学生获得实际事物的感觉,知觉, 表象和观念的一种直观形式。P73 44.模像直观:指利用图形,实物模型等材料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一种直观形式。P73 45.言语直观:利用生动形象的言语描述,使学生对所描述的事物形成清晰映像的一种直观

形式。P73 46.变式:指不断地变换材料的呈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和方面使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

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P73 47.知识的应用:主要指用已学过的知识解答各种口头或书面的作业题以及应用已学过的知

识完成各门学科所规定的练习作业。P73 48.(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审题:指了解题意,搞清问题中所给予的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

它是知识应用的首要环节。P74

49.课题类化:是指学生把要解答的课题归入到某一类课题中去的过程。P74 50.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P75 51.动作技能:是一种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躯体

运动方式,它借助骨骼和相应的神经过程的活动表现出来。P75 52.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P75 53.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

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P79 54.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P79 5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P101 56.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P103 57.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P103 58.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P103 59.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P103 60.差别感受性: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P104 61.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也叫做最小可觉差。

P104 62.后象: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注视亮

着的灯,然后闭眼,就会有灯的亮点出现在背景上。P105 63.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

感觉;看见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P106 64.(减法颜色混合颜料混合:是将两种颜料在调色板上混合之后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的。

它遵循一种减法过程。例如黄和蓝混合产生绿。P110 65.(加法颜色混合色光混合:是当各种不同的波长同时作用于眼睛时在视觉系统中实现 的混合。(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P109 66.互补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同它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色光成为互补色。

例如黄和蓝,绿和紫,红和青。P109 67.皮肤觉:包括触觉,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P117 68.平衡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做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做旋转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

P117 6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P118

70.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

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P119 71.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

包括直动知觉和似动知觉。P123 72.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

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P123 73.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指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

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人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例如电影,电视的原理。P123 74.诱发运动: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知觉。例

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P123 75.自主运动:引起移动知觉经验的刺激,其本身静止,而观察者却知觉其在移动的现象。

例如注视蜡烛的光点,会看到光点似乎在运动。P123 76.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P123

77.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P129 78.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P129 79.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三个环节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P137 80.识记: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P138 81.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P138 82.再认或回忆: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P138 83.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P139 84.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

而表现出来的记忆。P139 85.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 的记忆。一般是1-2秒。P143 86.短时记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P145 87.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的记忆。P147 88.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与重现。P151

89.(影响遗忘因素之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P152 90.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P152 91.低度学习材料:对学习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P153 92.过度学习材料:如果达到恰能背诵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的材料。P153 93.(遗忘的原因之干扰说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

作用。P154 94.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P154 95.“舌尖”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情但就是无法回忆出来的现象。P155 96.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

来的形象。P155 97.遗觉象: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遗觉象是记忆表象 的一种特殊形式。P156 9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P168 99.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P169 100.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P169 101.比较: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的过程。

P170 102.抽象:是把事件的共有特征,本质属性都抽取出来,并对与其不同的,不能反映其本质内容的舍弃。P170 103.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

P170 104.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的思维。P171 105.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P171 106.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P172 107.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主要特点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P172 108.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P172 109.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P173

110.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前提要真实,二是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则。P178 11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P179 11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P179 113.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P180 114.前提气氛效应: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结论的这种现象。

115.赌徒谬误:只凭经验的概率的推理方式。例如“赢多了就要输,输多了就要赢”和抛硬币猜正反面的例子。P181 116.算法策略:就是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P183 11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固着是问题解决中的一个重要障碍。P184 118.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P185(区别:定势既有积极面,又有消极面;功能固着只起消极作用。

119.酝酿效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的这种现象。P186 120.想象:是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新的结合。P191 121.(想象的过程拟人化: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P192 122.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P192 123.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P193

124.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P193 125.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P193 126.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P194 127.空想:消极的幻想是完全脱离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P194 128.焦点意识:是指个体全神贯注于某些刺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例如考试时集中注意于试卷所获得的意识。P203 129.前意识:头脑中许多当前不在意识之后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

位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P203 130.潜意识: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个体不觉知的意识。P203 131.无意识: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P204 132.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识和良好状态。

P205 13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为指向性和集中性。P206 134.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P208

135.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P209 136.(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P210 137.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广度。P210 138.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P211 139.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性的静息现象。P214 140.睡眠锭:在浅度睡眠期,偶尔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P214 141.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按把普洛夫的解释,梦是大脑 皮层产生的一种弥漫性抑制。P193 和 P216 142.成瘾:某种强迫性的习惯模式。P217 143.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P228 144.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 倾向或内在动力。P233 145.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 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P236 146.双趋式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式冲突,是指个体同时被两个同等的事物或目标所吸引,难以取舍时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P238 147.双避式冲突:也称回避-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同时对两个同等的事物或目标产生排斥,但又必须接受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既不想牙疼,又不想看病。P238 148.趋避式冲突:也称接近-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面对一个既具有吸引力同时又具有排斥 力的事物或目标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想考好学校又怕考不上。P238 149.双重趋避式冲突:也称双重接近-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面对两个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 排斥力的事物或目标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例如春节前买火车票。P238 150.挫折: 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 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P239 15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P241 152.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的特点。P243 153.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P243 154.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P244 155.压力:指由于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

紧张状态。P248 156.职业枯竭: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 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P252 157.焦虑: 是指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 情绪。P253 158.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 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P264 159.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它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 格因素。P266 160.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P266 161.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注下,他们会朝着老 师期望的方向发展。P268 162.情景测验:就是主试在某种情景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P272 163.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P273 164.一般能力: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核心。P274 165.再造能力:指在生活中顺利地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 的能力。P275 166.创造能力:指在活动中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具有独特 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P275 167.液体能力:也叫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P275 168.晶体能力:也叫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P275 169.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 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脾气和秉性都属于气质 P282 170.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在性格特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思想道德品质。P285 171.健康人格:是具有积极倾向性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是适应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的理性追求,个体表现于外,体现于内的整体精神 面貌。P289 172.应对: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P291 173.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目的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 社会行为。P292 174.责任扩散:也叫责任分散,独自一人时可能提供帮助,在场人数越多,个人助人的

可能 性越小。P294 175.习惯:是指逐渐养成的不需任何意志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P298 176.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P306 177.人际认知: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某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P311 178.印象:指我们对别人的看法。P312 179.(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 的影响作用。P313 180.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P313 181.光环效应:又称“晕论效应”,“成见效应”,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 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例如: 以点盖面。P314 182.定势效应:是指当认识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以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 一定外部联系对他们进行认知和评价。例如:知道某人是上海人,就会觉得他精明,细 致,能干但是狡猾,小气。P314 183.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 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P314 184.正性偏差:是指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P314 185.刻板效应:它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例如:男人认为女人细心,胆小,娇气,女生认为男人心粗,胆大,傲气。P314 186.基本归因错误: 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 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P316 187.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自己。而否认或者 推脱自己失误的偏差。P316 188.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对爱情展开研究发现,当出现了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 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P320

第二篇:1.1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1.1、设计艺术心理学定义。1页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一门新学科,以往学者对它所做的界定不多。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他借鉴英国学者梅奥尔1979年在《设计原则中》提出的所谓物质心理学,将其所做的研究称为物质心理学。从研究内容上看,物质心理学接近于设计心理学。唐纳德-诺曼认为这些关于日用品设计的原则构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这是一门研究物品预设用途的学问,预设用途是指人们认为具有的性能及实际上的性能,主要是指那些决定物品用途的基本性能。

赫伯特-西蒙,认知心理学家,在《人为事物的科学》中着眼于主题思维活动,认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技科学的心理学”,其对设计的论述围绕设计思维,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国内学者对设计心理学的界定: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以上学者定义各有侧重,前者是从消费者心理的的角度出发,侧重利用心理学原理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性需求,用于设计实践中。后者则综合筛选出心理学各个方面的知识,用来分析和解决设计艺术中的问题。

作者认为,设计艺术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和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既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也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艺术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的心里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这一定义中的“相关因素”意在强调对设计艺术领域中的心理和行为相关的环境因素,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一观点的提出,一方面基于设计艺术心理学中人-人造物-环境系统之间密切的互为关系另一方面在于西蒙所说的“一个被视为行为系统的人---其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表面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其所处环境复杂性的反映”的观点。因此,设计艺术心理学应将环境、情境的影响作为考察主体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一个重要依据。但也不能把设计目标主体(用户)视为完全理性的行为系统(刺激—反应),仍需重视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承认主体的行为同样受到情绪、情感等感性因素影响并驱动,并与其与生俱来的个性、能力密切相关,且其本人的知识和以往的体验也很重要。环境虽然能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归根结底,环境仍是与人相关的环境,对其认知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主体还能能动的对环境施加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即可说明以上的观点。面对商场中的同一产品,盲人因其视力的差异性可能对其没有多少感知,这可以归属于个体差异的影响(个性、能力、知识、以

往经历);愉悦者能感知鲜艳的色彩和活泼的装饰;焦虑者可能看到的仅仅是刺激和杂乱,这可以归属于情绪、情感的影响;繁忙的过路者可能对环境的装饰、布置毫无察觉,可以归属为情境的影响;不需要这一产品的人可能不会注意到它,即意动(需要、动机)的影响;而当商场中的人恰好需要这一产品,即便它放在很不起眼的角落,人们也可能主动收索到这一产品,这应属于主体能动的对环境施加的影响。

第三篇:心理学大总结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2.何谓心理学?其基本研究任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基本研究任务: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方面: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本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实践任务是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

1.目标定向的两种分类:成绩目标定向和学习目标定向。

2.简述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的定义和作用。

目标设置:指根据学生的体育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目标设置的作用:

一、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体育活动任务上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动员其能量,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

三、能够让学生长时间地坚持参与体育活动

四、能够使学生为完成体育活动目标而主动地设计、执行最适合的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

3试述合理目标设置的原则。

目标设置的原则: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

二、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

三、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施性的目标

四、设置长期与短期结合的目标

五、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

六、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

七、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 1.试述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直接兴趣和简介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有趣、乐趣、志趣

2.什么是运动动机?可分为几类?

运动动机: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的分类:生物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3运动动机有哪些功能?

运动动机的功能:发动功能、选择功能、强化功能、维持功能。

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

第四章:运动归因

1.三个维度的名称: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

2.影响运动归因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内部因素:个性特征、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性别、年龄。

外部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特征、运动项目特征、训练年限、比赛结果

第五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1.简述体育活动与认知、情绪、人格、应激等的关系。

一、体育活动与认知的关系:

(1)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之间存在的是相关关系,但不是被看作因果关系

(2)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在不同年龄人群的身上有不同的表现

(3)不同的锻炼项目、运动负荷及坚持年限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

(4)体育活动能延缓或预防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

(5)体育活动对正常人群和有心理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

二、体育活动与情绪的关系:

(1)体育活动的抗抑郁性能

(2)体育活动降低焦虑的效能

(3)体育活动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效能

(4)体育活动中的特殊情绪体验

三、体育活动与人格的关系:

(1)对人格特质的改变

(2)对自尊的维护:

①.体育活动能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认知

②.体育活动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自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③.体育活动对降低自尊者的效果更加明显

④.不同活动方式对自尊的影响有差异

四、体育活动与应激的关系:

(1)体育活动最应激具有积极的作用

(2)体育活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3)体育活动对防御机制的研究

2.影响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

(1)个人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状态

(2)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

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1.应激:指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绪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

2.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而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有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3焦虑:指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5心境状态:指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丹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心境主要表现为精力感和幸福感,消极心境包括抑郁、疲劳、惊慌和紧张情绪等。

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

1心理机能: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形式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里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进行与形成的内隐技能。

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1.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补:运动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属于动作技能的一种。

2.动作技能的基本特征(重点是动作技能学习过程变化的特点):

(一)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二)动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识性过渡

(三)运动技能的程序化

(四)动作技能的自动化

(五)能量消耗的节省化

(六)察觉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

第九章 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优化

1.体育教学组织常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能力分组、兴趣分组、友伴分组。

2.和谐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P246

(一)运用教学技巧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三)美化体育课堂环境

(四)为学生设立适宜的学习目标

(五)对学生积极地期望

第十章: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1.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指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体育学习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2.如何提高体育差生的学习效果?

(一)提高体育差生对学习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增强体育差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三)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四)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五)重视发挥好班级体育骨干的作用

第十二章: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1.影响团体凝聚力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团体规模、合约责任

(二)个人因素:满意感、团体成员特征的相似性、团体成员角色。

(三)领导因素:领导行为、领导者的决策风格

(四)团体因素:运动项目、团体目标、团体状况、4.记忆:团体越小、团体凝聚力越大。

第十三章:运动中的领导行为

1.会区分任务型领导方式和关系型领导方式

第十四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3.影响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内外部因素P34

5(一)个体内部的因素:唤醒、内疚、人格特征

(二)个体外部因素:环境的温度、噪音、拥挤的人群、对受害者意图的感知、害怕报复、比赛的结构。

总结题

1.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一)强调重点掌握运动技能的动作要领

(二)强调在练习和模仿学习中不断给予强化

(三)强调通过类比和替换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

(四)强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

(五)体育教师主要给学生新的、创造性的运动技能

(六)强调体育教师要严格控制课堂教学秩序,不能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认知心理学的应用:

(一)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二)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

(三)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人办主义心理学的应用:

(一)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重视意义性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三)重视学习内容,强调学习过程

(四)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简述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过程及其特征。P28

2基本过程: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

特征自己总结

3.有哪些提高团体凝聚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明确并认同团体目标及成员角色

(二)建立良好的团体规范

(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4.区分任务凝聚力和社会交往凝聚力。

任务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为打到特定的目标而在一起工作所做出的努力程度,它是与团体目标和成绩指标相联系的。

社会交往凝聚力:指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喜欢和彼此愉快地交往的程度,它涉及友谊、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

5.讨论减少运动员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和暴力行为的方法。P347

(一)必须为年轻的运动员提供非攻击性的角色榜样

(二)运动员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形成自我控制的策略

(三)教练员的教练计划中,要强调唏嘘消除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并教会运动员控制攻

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的策略。

(四)应该消除那些在战场上可能激起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外部刺激

(五)应当鼓励那些具有自我控制力的、能够承受得了惩罚性的打击或不予以报复而继续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六)应当鼓励那些教练和有关人员参加如何处理和应对运动员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的职后培训

(七)教练员与运动员要学会尊重对手,赛前和赛后和对手做朋友,有利于消除比赛中的敌意。

(八)体育部门的领导、教练员和运动员一起建立一套非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的章程,并通过媒体将章程广为宣传。

6.敌意性攻击行为与工具性攻击行为的区别P3

42敌意性攻击行为:指由攻击者的愤怒而产生的、具有使他人受伤害的意图和引起他人痛苦的攻击性行为。

工具性攻击行为:指由期望得到奖赏而引起的、并通过强化而局限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击行为。区别为:敌意性攻击以伤害对方、不计较成绩为目的,而工具性攻击行为以得分为目的,没有想伤害到对方的攻击行为。

7.果断行为与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区别P3

43果断行为:指在商定的规则之内、无伤害他人的意图,为打到目标,全力以赴、积极拼抢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指由目的的伤害另一生命体的行为。

果断性行为以完成目标、不伤害他人为目的,攻击性行为以伤害他人,并且期望他人在心理或身体上受到伤害。

8.成绩目标定向和学习目标定向的区别。

成绩目标定向:指通过寻求有力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学习目标定向: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需要自己总结的:

1.体育心理学多维性的含义?自己总结P8

3.比较积极性锻炼成瘾者与消极性锻炼成瘾者的特征?(结合P114也复习题第二题、第四题和思考题的第五题)自己总结

4.倒U型假说自己总结P1

215.渐进式放松训练的主要内容与做法是什么?P152页课本

6.什么是系统脱敏训练?它包括哪三个程序?(需补充)P16

4系统脱敏训练: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术。包括的程序:肌肉放松训练、建立害怕事件层次和实施。

7.模拟训练的内容:P167

4.简述认知训练的原理??P179

5.知道Ellis的ABC理论的含义,以及怎么做??P179

3.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P206

4.迁移理论简单看看P217页

3.总结非智力因素,知道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P264

第四篇:心理学总结

1.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反应,心理是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感觉是指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观察力: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

4.表象:指感知观察之后,客观事物在大脑里面留下的形象称为表象。

5.保持是指巩固已有知识点,曾经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或再现,或回忆或再现出现错误叫遗忘、6.前摄抑制: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影响。

7.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8.由于同一刺激对同一感受器的持续作用,引起感受器提高或降低的变化现象叫感觉适应。

9.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容规律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10.心境:具有渲染作用、可扩散的、比较缓慢的一种情绪状态。

11.激情:短暂的、爆发时的情绪状态。

12.应急:意料之外的、突然发生的情绪状态。13.想象: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通过思维加工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过程。

14.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所独有的意识能动的集中表现。

15.能力:指顺利完成某项活动能够提高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16.性格: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多由后天所控制,有好坏之分)

17.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性(无好坏之分)。

18.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是指人的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良好心理状态,在此状态下,人的内心世界安宁、乐观、生命充满活力,能以良好的方式适应坏境,能够发挥身心的潜力。

19.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0.再现:我们曾经感知、思考、体验过的事物再次作用于我们时,能够识别、再认识的实践过程。

21.减少遗忘的方法:a、及时复习b、分散复习c、尝试回忆及反复时间相结合d、适当的过度学习(150%的学习程度=50%的过度学习)e、科学的用脑.22.发散思维的特点: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2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1、创造的动机(动机达到中等水平才会得到最大的效益);

2、思维定势的影响;

3、知觉情境的影响:客观事物所处的怀境不同,所产生的变化也不同,知觉情境月间单,解决事物就月容易,反之;

4、功能固着的影响:只知道事物的普通用途,而不认识其他的功能的现象叫功能固着。

24.注意的基本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监督功能.25.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的新颖程度;(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对比.2、个体的主观状态:包括:(1)、个体的需要;(2)、情绪状态;(3)、身心健康.2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认得需要从高到低可分为心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想阶梯一样从高到低,但这种次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如革命战争时迁),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好产生更

高层次的需要,同一时期可同时产生几种需要,因为人们的行为是多种需要支配,但同一时期只有一种需要是占主要地位的(如学习期间),需要满足以后就不再是一种激励的力量了。此理论基本反映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需要状态,但是他的理论只强调了个人的需要,没有考虑到社会实践对人需要的制约性和人的需要的社会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注意就模糊了人的心理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异,降低了后天的生活坏境和教育状态对人需要的产生的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7心理健康的七大标准:a、IQ正常;b、情绪乐观稳定;c、意志坚定自制;d、个性统一完善;e、行为反应适度;f、人际关系和谐;g、与社会协调统一.

第五篇:心理学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包括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心理过程 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由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构成。

人格心理 包括动机系统和心理特征系统。这两个系统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在长期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一)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都是认识事物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统称为认识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内心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二)人格心理

1、人格动机系统

人格动机系统即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的趋向和选择。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2、心理特征系统

心理特征系统即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1、探究心理、意识的起源,揭示它们与外部世界及脑的关系,从而不仅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原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帮助人们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科学的心理学是纠正偏见、破除迷信、反对愚昧和神秘主义的有力的理论武器。

3、对于学习自然辩证法、现代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学科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心理学的应用任务

1、研究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去认识和解释社会和个人的具体心理现象。

2、研究在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探讨如何利用心理学规律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3、研究如何发挥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预防和矫正各种心理偏常和心理疾患,维护心理健康。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心理学研究中,其涵义是对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照它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不能附加任何主观臆测和歪曲。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心理现象总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心理学研究必须考虑个体的年龄及相应的心理发展阶段以及在各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活动特点,在研究工作中充分考虑心理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某些心理活动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三)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针对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提出的。这一原则要求,心理学研究必须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心理学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心理现象及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用全面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研究问题,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进行探讨。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分析其结果的方法。

观察法是科学上最原始,但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几乎任何研究都离不开观察法。运用观察法研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

2、事先要有明确的观察计划。

3、做好全面细致的记录。

4、要善于分析记录材料。

5、必须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

6、要分析行为产生的动机。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种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项变量:第一,自变量;第二,因变量;第三,控制变量。实验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两种:

1.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探索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方法。

2.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工作条件下,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直接访问被试或其他有关人员,并将其结果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1、问卷法

问卷法是指采用事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分析和推测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

(四)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个人或团体的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方法。

心理测量按其目的可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兴趣测验等;按其性质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施测方式可以分为个体测验和团体测验等。第三节 心理学的分支

一、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

1、普通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

3、认知心理学

4、发展心理学

5、生理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

7、变态心理学

8、人格心理学

9、缺陷心理学

10、学习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教育心理学

2、管理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

4、商业心理学

5、心理咨询学

6、法律心理学

7、临床心理学

8、心理测验学 第四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一)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

(二)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五)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第二章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即科学的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既不能脱离人脑这个物质基础,也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这个社会基础,否则人的心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许多生理学家、医生、心理学家采用切除脑的手术、微电刺激脑、脑切片等科学验证,探讨脑的机能,证明动物的复杂行为与大脑的机能有关。脑电图的研究发现,人在闭目养神,无忧无虑与努力学习工作时或睡眠状态时出现的脑电波是不同的。所有这些临床与科学的实例都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没有人脑这块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

(二)心理是脑的反射活动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这也是心理现象的基本产生方式。

1、反射、反射弧、反射环

反射:指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物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例如,酸苹果放到嘴里,立即分泌唾液细小的东西浸入鼻孔就打喷嚏;蚊虫叮人,感觉到痛痒,举手拍打;交通指挥信号——绿灯亮,行人、车辆立即前进。这些都是反射活动。人的一切为,包括高级智慧,意识活动都具有反射性质。

反射弧:指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反射弧五个部分组成:(1)感受器,如眼、耳、鼻、舌、皮肤、内脏、肌肉等,它将各种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2)传入神经,它把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3)神经中枢(脑、脊髓),它对神经冲动进行分析与综合;(4)传出神经,它把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5)效应器,它是产生反应的部分,如肌肉和腺体。

反射环:是实现反射活动并包括反馈环形通路的能结构。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它是有机体的本能行为。

例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吮;强光刺激眼球就会眨眼;手摸到烫水就会缩回来;蜜蜂“造房”、蜘蛛“结网”、海狸“筑巢”等都是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长期比较稳定的环境影响下,经过若干代的积累而形成。

条件反射 是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例如,人们按交通指挥信号灯行动;打过针的儿童见到穿白色工作服的人心理惧怕;吃过梅子的人能“望梅止渴”等都属于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使个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变化了的具体条件,做出灵活有效的反应。

3、条件反射的抑制

高级动物根据一定的条件形成的条件反射,常常因为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产生抑制。主要有:

消退抑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如果不再加以强化,结果就会造成其强度逐渐减弱到完全消失。

分化抑制:在条件反射建立初期,有许多与条件刺激物相近似的刺激,经过训练只对其中被强化的刺激物产生反射,对其余刺激物不发生反应。

延缓抑制:条件反射随着无条件刺激物的暂时延缓而出现的暂时抑制称为延缓抑制。4.两种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因此条件反射系统又称为信号系统。人脑中的信号系统有两种: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词为信号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本身不能独立产生心理,人脑是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前提,它为人产生心理活动提供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依靠客观现实。

(一)人的心理是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

1、无机物的反映形式

2、生物的反映形式

3、动物的反映形式

4、人类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的意识

(二)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产物,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所以说没有被反映的客观现实,心理这种反映形式也就不能存在。人的心理现象,不论多么简单,还是多么复杂,其内容都来自客观现实,甚至包括神话中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从最简单的感觉、知觉到复杂的观念与意识,无不都是客观现实的各种特性、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就其内容及其发生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来说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四)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人的心理不仅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的,而且它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仅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而且整个人类和个体的心理、意识发生和发展都是受社会生活实践制约的。第二节 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细胞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两大部分。

2、神经元的类型

根据神经元的性质把神经元分为三类:

(1)感觉神经元 它的功能是将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2)运动神经元 其功能是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3)中间神经元 是介于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神经元,它的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3、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4、神经元的联系

神经元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其联系方式是相互形成突触。

(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它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和脊髓两部分。

2、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组成。

二、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脑的结构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大半球之间有大脑纵裂分隔,借巨大的横行纤维——胼胝体相连,使两半球的神经传导互通。

(二)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在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管不同的心理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皮层各中枢也叫投射区。

(三)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左半球:又称言语优势半球,它是分管科学创造活动的。具体功能有:说话和语言的功能;理论思考和形成观念的能力;分析能力;计算或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把握时间前后顺序的能力。

右半球:又称非言语优势半球,它是主管艺术创造的。具体功能有:非语言的能力;绘画和识别图形的能力;音乐天赋;直观能力;把握几何空间的能力;把握全体和综合的能力。

许多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活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有时侧重于左半球的活动,有时侧重于右半球活动,有时则有节律、频繁地左右互相转换,使人能有一个统一的思维和意识。

三、内分泌系统 人的心理活动除神经系统是整体性的调节机构外,内分泌系统也是一个整合性的调节机制。这种机制是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来实现的。内分泌系统由许多种内分泌腺构成。

(三)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1、脑垂体

脑垂体又称脑垂腺。在下丘脑之下。它本身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由于脑垂体具有控制其他腺体的功能,故称内分泌主腺。

2、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正中,甲状软骨下方,呈“H”形,分左右两侧叶。它分泌的激素称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一种碘化合物,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特别影响到骨骼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

3、肾上腺

肾上腺位于肾的上方,左右各一,分内、外两层。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功能为兴奋交感神经、增高血压、加速心跳,使胃场肌肉放松、放大瞳孔等。肾上腺皮质,分泌葡萄糖皮质素、雌性和雄性激素等。

4、性腺

性腺男性为睾丸,女性为卵巢。睾丸分泌睾丸酮素,其功能是促进男性成熟,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卵巢分泌动情激素,可促进女性成熟和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二)神经——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指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性激素、胰导素等)来调节有机体的活动。

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反过来,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又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实现对人体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维持各器官活动的协调和统一,从而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第三章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选择功能

(二)保持的功能

(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感官作朝向运动

(二)无关运动停止

(三)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四、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与大脑额叶、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有密切关系。

(一)大脑皮层额叶前部与注意关系密切

(二)脑干网状结构与注意

(三)边缘系统与注意

五、注意的理论

(一)过滤说

(二)衰减说

(三)注意资源分配说 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性

一、无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的概念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不依赖于人的自觉意图,它表现为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感觉器官朝向这些事物并试图认识它。

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在人的发展中,最初产生的是无意注意,而后才是有意注意。

(二)无意注意的规律性

1、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3)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主观状态(1)人的需要和兴趣

(2)人的情绪状态与疲劳程度(3)人的知识经验

二、有意注意

(一)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性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的目的和任务

2、事物的间接兴趣

3、组织有关活动

4、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四、注意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二)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

(三)两种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四)正确处理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涣散问题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一瞬间能够清楚地注意到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个人的知识经验(3)活动的目的任务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保持注意稳定性的条件:

(1)对象本身的特点(2)活动的目的任务(3)人的主观状态

(三)注意的分配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的时候,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几种对象,叫做注意分配。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主要有:

(1)活动的熟练程度(2)活动之间的关系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品质。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主要有:

(1)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事物的性质和意义

(3)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二、注意力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2、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

3、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自制力。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第四章

第一节 感觉、知觉、观察概述

一、感觉、知觉、观察的概念

(一)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三)观察

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知觉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而观察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

二、感觉、知觉、观察的作用

(一)是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

(二)是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种类及其规律(一)感觉的种类

人的感觉依刺激的来源和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1、外部感觉: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称外部感觉。

(1)视觉(4)味觉(2)听觉(5)肤觉(3)嗅觉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2、内部感觉:反映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感觉称内部感觉。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脏器官和身体组织内。

(1)动觉(运动觉)(2)静觉(平衡觉)(3)机体觉(内脏觉)•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二)感觉的规律性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 人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的强弱是用绝对阈限的值来衡量的。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受性越高;绝对感觉阈限的值越大,绝对感受性越低。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就是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这是从能否觉察出刺激量的变化或差别方面来考察感觉能力。刚刚能感觉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是衡量差别感受性的指标。

差别感受性是通过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的,二者也成反比关系,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低;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高。•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2、感受性的变化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相同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某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类。•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4)联觉 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5)后像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叫后像。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3、感受性和练习

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而得到提高。实际上,人的各种感觉的感受性的提高都有极大的潜力,通过实践活动和专门训练可以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二、知觉的种类及其规律(一)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和触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加以分类,可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两类。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1、物体知觉

(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

2、社会知觉

(1)对他人的知觉(2)人际知觉(3)自我知觉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3、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四种主要偏差

(1)第一印象(2)晕轮效应(3)刻板印象(4)近因效应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二)错觉与幻觉

1、错觉

 人脑对事物的一种歪曲的、错误的知觉。

 错觉的种类很多,几乎在各种知觉中都有错觉发生,如视错觉、声音定位错觉、重量错觉、时间错觉、空间错觉、运动错觉和对人的错觉等。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视错觉。•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2、幻觉

 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的产生没有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官,只是个体虚幻的知觉。幻觉多种多样,有听幻觉、视幻觉、嗅幻觉等。 身心健康的人很少有幻觉。•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 视错觉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 视错觉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 视错觉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 视错觉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 视错觉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周围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时间里人们只能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以便产生清晰的知觉。这种现象就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时知觉者仍保持完整的认识。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借助于已有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对象的意义作出解释,并用词把它表示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

在感知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如距离、光亮)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2、知觉的整体性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4、知觉的恒常性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三、观察策略

(一)了解观察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了解观察能力的几条标准

(三)每次观察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四)观察之前要学习有关观察对象的理论知识

(五)学生要学会观察的方法

(六)对观察活动全程进行自我监控 • 第二节 感觉、知觉的规律

四、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青少年感知觉的特点

1、青少年学生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

2、青少年学生感知觉的精确性有了很大发展

3、青少年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

(二)感知、观察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2、运用感知的相关规律提高感知效率

3、提高社会知觉的能力,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第五章

•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记忆的作用

(一)记忆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条件(三)记忆是知觉、思维和创造的基础 •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三、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把记忆分为四种

1.形象记忆 即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语词-逻辑记忆 即以抽象概念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3.情绪记忆 即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 即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形成运动性熟练技巧的基础。•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三种 1.瞬时记忆 又叫感觉记忆。在瞬时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 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3.长时记忆 是指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乃至终生的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三)根据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可以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种

1.内隐记忆 是指未意识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2.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相比,是指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

•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四、记忆表象

(一)记忆表象的概念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叫记忆表象。

(二)记忆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2.概括性

3.可操作性

•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三)记忆表象的种类

1.按表象的感知特点划分,有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和运动觉表象。

2.按表象概括性划分,有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个别表象又称为特殊表象。•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四)记忆表象的作用

1.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 2.表象性知识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

3.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没有表象就无法进行想象活动。

•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五、记忆的生理机制

(一)定位说

(二)非定位说

(三)记忆突触说

(四)记忆分子说

•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一、记忆的过程

•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一)识记 1.识记的种类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 无意识记(不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经过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记住事物的识记。• 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步骤进行,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 机械识记 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机械的重复而进行的识记叫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 通过对识记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叫意义识记。•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2.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任务对识记的影响(2)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的影响(3)识记材料的数量对识记的影响(4)不同感官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二)保持

 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映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用信息论的观点说,就是对传入大脑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的过程。 保持是记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重现和再认的前提,也是记忆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三)再认或重现

• 再认和重现是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过程。• 它标志着整个记忆过程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记忆效果的惟一标准。• 再认: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仍能被识别出来的过程。• 重现:是指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二、遗忘的规律

(一)遗忘的概念

• 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和重现,就叫做遗忘。• 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

(二)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2.干扰说

•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三)遗忘的规律

•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第一个对遗忘的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绘制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四)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记忆材料的性质 2.学习的程度 3.识记后的复习

•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三、记忆的品质及其培养

(一)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指识记速度的快慢,通常以单位时间内记忆内容的多少来衡量。

2.记忆的持久性 指识记的事物保持时间的长短。3.记忆的准确性

指对识记的材料记得是否正确。4.记忆的准备性

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的知识。•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二)青少年学生记忆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逐渐在学习中成为主要的识记形式。

3、词的抽象识记能力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

(三)记忆规律的运用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

2、重视理解在学习中的作用

3、利用形象性材料进行教学

4、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5、讲究记忆卫生 第六章

•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一)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指的是通过已有经验和其他事物来认识某一事物。

(二)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对一类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二、思维与语言(一)语言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语言对思维的主要作用是: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语言是标记(记录)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之所以成为思维的工具,是因为:(1)语言内容具有概括性。(2)语言有物质性。• 第一节 思维概述(二)语言与思维的区别

1、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

2、外部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在个人头脑中进行的思维却不能与别人直接交流。

3、思维与外部世界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外部世界则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4、语言规律有民族性,思维规律则有全人类性。•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三、思维的分类

(一)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

1、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它要解决的是操作性问题。

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表象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3、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概念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二)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三)以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

1、再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又称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是现代学校教学中应努力培养的思维。• 第一节 思维概述

四、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和综合(二)比较和分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一)思维活动的新颖性

(二)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三)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四)灵感状态

•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一)准备期

(二)酝酿期(三)豁朗期(四)验证期

•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

三、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一)正确的创造动机和强烈的创造意识

(二)高水平的推理能力

(三)原型启发

(四)善于捕捉灵感

(五)利用定势的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六)冲破功能固着的影响(七)个性差异的影响

•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作用

想象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 首先,想象对认识具有补充作用。 其次,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 第三,想象具有满足需要的作用。

•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识,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就是无意想象。其极端形式是梦。(二)有意想象

在意识参与下的想象就是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四、想象的个别差异与影响想象的因素(一)表象贫乏(二)思维刻板(三)缺乏判断力

•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五、思维的品质及培养

(一)思维的品质 •

1、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 •

2、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

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

4、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

1、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思维广阔的人能够避免对问题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

2、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并独立地发现和解决创造性的新问题。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考问题时不易受别人暗示的影响,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冷静地分析各种思想、各种结论的是非、利弊。

•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

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地改变原来的思路,从更多的方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善于捕捉和发现问题,能快速地在较短时间内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思维敏捷的人解决问题迅速,既不草率从事,又不优柔寡断。•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

4、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是指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能严格遵循思维的逻辑规律。•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二)青少年学生思维的特点

1、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增强

2、思维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

3、判断与推理能力迅速发展

• 第三节 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与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问和质疑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4、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与获得新知识,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第七章

•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为反应。• 情绪情感不是自发的,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由外刺激和内刺激组成。外刺激指的是有机体以外的刺激。内刺激指的是有机体的内在刺激。内在刺激有的是生理性的,有的是心理性的。•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 情绪通常是指有机体在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联系着,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的变化一般受已形成的情感所制约,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各种变化着的情绪中得到表现。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三)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 情感与认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特性的反映,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感和认识过程又是紧密联系着的。• 情感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 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认识过程。•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一)面部表情

(二)体态表情

(三)言语表情

•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信号功能

(二)动机功能

(三)感染功能

(四)组织功能

•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四、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

(一)情绪发生时机体内部的变化 1.呼吸系统的活动变化 2.循环系统的活动变化

3.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和变化

4、皮肤电反应

•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脑中枢机制

1、情绪的大脑皮层下中枢的机制

现代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等皮下中枢的功能。2.情绪的大脑皮层机制

大脑皮层对人类的大量情绪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的情绪功能具有不对称性,大脑左半球主要控制正情绪,大脑右半球控制负情绪。• 第二节 情绪理论

一、情绪外周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

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他们都认为情绪刺激物刺激情境,引起了身体上的生理反应,从而产生了情绪体验。詹姆斯—兰格理论的主要功绩在于,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并推动了关于情绪机制的大量研究,但这一理论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在理论上引起了很多争议。• 第二节 情绪理论

二、评定—兴奋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

该学说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定—兴奋”说是影响深远的情绪理论。阿诺德第一次将高级认知活动与情绪的产生联系起来,为情绪的研究开避了一条新的途径。• 第二节 情绪理论

三、认知—激活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其理论认为个体对他的生理变化和刺激性质两方面的认知,是形成情绪经验的原因。所以他们的理论又称情绪二因论或称情绪归因论。

沙赫特的研究为情绪的认知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认知理论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情绪理论

四、动机—分化理论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

其理论认为,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生理机制,并在心理活动中起独特作用。(1)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

(2)强调面部表情的重要性

确立了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相对独立的地位。该理论说明了情绪产生原因和情绪功能,是目前最有影响的情绪理论之一。

•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存在状态

情绪状态指的是在某种情境或事件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类型。

二、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具有渲染性,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就是平常说的心情。

心境从其发生的强度来看是微弱而平稳的;从其延续的时间来看,持续时间是较长的,可以少则几小时、几天,多则数年;从其影响的范围来看,它具有非定向的渲染性,愉快、喜悦的心情,会给人们的整个生活染上快乐的情绪色彩。相反,心境忧伤的人,在某段时间里所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带有忧伤的色彩。

•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例如:盛怒时全身肌肉紧张、双目怒视,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等。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范围会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力减弱,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三)应激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人们在不寻常的紧张状况下会把人体的各种资源(首先是内分泌资源)都动员起来以应付紧张的局面,这时所产生的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都属于应激状态。•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四)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道德需要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人脑中的反映。

(五)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等社会需要相联系的。

•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六)美感

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情感与教育教学

(一)情绪情感的品质

1、情感的倾向性

2、情感的深刻性

3、情感的稳定性

4、情感的效能

•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二)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

1、情绪稳定性在逐步增强

2、社会性情感得到很大的发展

3、情绪的自控能力逐渐提高 •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情绪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2、情绪情感在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3、情绪情感在心理健康中的运用 第八章

•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

人的意志总是与行动密切相关的,意志支配、调节着行动,并在意志行动中表现出来。所以把在意志支配下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

•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二、意志行动的特点

(一)具有自觉的目的性

(二)支配调节人的行动

(三)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三、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

(一)意志与认识

意志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意志行动的目的本身就是人的认识活动的结果。

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能促使认识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使认识更加广泛而深入。•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二)意志与情感

积极的情感对意志行动起推动和支持的作用,可以鼓舞人的意志,成为意志的动力。而消极的情感也可以成为人的意志行动的阻力,它会削弱人的意志,阻碍人去实现预定目的,使意志行动半途而废。

意志对情感起着控制作用。积极的情感由于意志的支持,才能持久地巩固和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则需依靠意志来克服和控制。

• 第一节 意志概述

四、意志与动机

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结果,决定着实现行动的方式和行动的坚持性。动机不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在强度(激活水平)上也有所不同。动机具有激励作用,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同时,动机还对人的意志起着调节的作用。•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五、意志与自由 意志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

说它是自由的,是因为只要人能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确定目的,发动或制止某种行动,选择方法与策略,创设一定条件,最终一定能取得成功。

说它是不自由的,是因为这个意志自由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一切行动都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一、复杂意志行动过程

复杂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

1、动机斗争

2、确定目的

3、选择方法与策略

4、制订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是头脑里的目的计划和措施付之实施,达到预定目的的过程。•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三、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

2、果断性

3、坚韧性

4、自制力

•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1、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2、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适时而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3、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行动中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4、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的品质。•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二)青少年意志的特点

1、自觉性特点

中学生意志行动的动机发展特点是以近景性动机为主向,以远景性动机为主发展;是以外在动机为主向,以内部动机为主发展。

•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2、果断性特点

初中生在意志行动中,经常表现出口头上决心很大,一到执行时就犹豫不决,所以他们的意志的果断性往往表现在行动的目的确定,计划的选择和动机取舍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盲目性;而到了高中阶段,他们在作决定时都有着明显的分析思考,对成人的意见也不再是一味的抵触或盲目地接受,他们活动的计划性明显的高于初中生。•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3、坚韧性和自制性特点

中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常有坚持下去的决心,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就会灰心丧气;有时即使失败却不服气,仍然自以为是;有时还会把任性当作顽强,把“一意孤行”“固执”当作坚定等等。所以他们在坚韧性前面会表现出精力充沛而毅力较差,热情有余而镇定不足。•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三)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

1、既要加强目的性教育,又要注重思想教育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磨练意志

3、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4、发挥学校纪律对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 第九章

•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行为倾向性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

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动机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三个部分。• 第一节 人格概述

动机系统 即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积极性,由需要、动机、兴趣、目的、志向、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构成。心理特征系统 指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影响个人活动的效能和风格,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

自我调控系统 即自我意识,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二、人格的特征

(一)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各个成分或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机械地联系在一起,而是一个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统一整体。只有从整体出发,在和其他人格特征的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特征,并赋予其确定的意义。

•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二)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包括有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倾向,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里面貌。人们的兴、爱好是极其多样的,能力也各异,在气质和性格上的表现更是各有特色,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

•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一个人出生后,通过教育和参加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一定的行为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个人身上会表现出许许多多的心理特点,但构成人格特征的是指那些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特征。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方面。

人格的可塑性是指,个体在其整个人生经历中,人格并不是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经验与内部成长的相互作用,其人格以及各成分有随年龄的推移而发生连续性变化的特征。• 第一节 人格概述

(四)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格的生物性是指,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虽然不能预定人格的发展方向,但它却是构成人格形成的物质基础,影响着个人发展的进程和形成的难易。

我们在充分看到人格的生物学意义的同时,绝不能把它的发展看成是由遗传所决定的自然成熟过程。没有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如个人所在社会的文化历史的影响,人就无法社会化,这就体现了人格发展的社会性方面。•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三、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与人格发展

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是通过个体成熟表现出来的。人作为生物实体,不论是成人还是新生儿都具有特殊的身体组织,都具有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和高度发达的脑,这是种族发展和遗传的产物,这一切显然不能预先决定人格的形成,但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二)环境与人格发展 1.社会生活条件

包括文化类型、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法规、大众传媒影响等。2.家庭教养方式

包括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等。3.学校教育

包括校风、班风、教师态度、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风格、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三)自我教育与人格发展

从根本上说,人格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完善的过程。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要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主动的,这样才能促进自身人格的改变与完善。• 第一节 人格概述

四、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三)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四)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 • 第二节 气 质

一、气质概念

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所谓气质的动力特征,并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它不决定个体是否活动,也不决定个体活动的具体方向,它只是作为显露在外的动力特征。

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及指向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外部特征,而不是指心理活动的内容。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第二节 气 质

二、气质学说

(一)体液说

(二)体型说

(三)激素说

(四)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 第二节 气 质

三、气质类型

(一)划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1.感受性

2.耐受性

3.敏捷性

4.可塑性

5.兴奋性

6.倾向性

• 第二节 气 质

(二)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

1、多血质

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注意易转移。表情丰富,情绪和情感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体验不深且易外露。为人热情,善于交际,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能力强,常能机智地摆脱困境。他们肯动脑筋,主意多,常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办事效率,对外界事物有广泛的兴趣,人格具有明显的外向性。但往往粗心大意,兴趣容易变化,富于幻想,生活散漫,缺乏忍耐力和毅力。• 第二节 气 质

2、胆汁质

 具有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动迅速,思维敏捷,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持续时间不长。人格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在克服困难上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但自制力差,缺乏耐心。• 第二节 气 质

3、粘液质

 具有粘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且又难以转移,沉着坚定,生活有规律,心境平和,沉默寡言,交际适度。人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但因循守旧,不易改变旧习惯去适应新的环境,比较执拗、冷漠。• 第二节 气 质

4、抑郁质

 具有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观察精细,对外界刺激敏感。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做事谨慎,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持久,不易外露。善于观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人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不善与人交往,遇困难或挫折易畏缩。• 第二节 气 质

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人物 • 第二节 气 质

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人物 • 第二节 气 质

四、气质与实践

(一)气质类型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二)气质与教学风格

(三)气质与因材施教

(四)气质与心理健康 •

第三节 性 格

一、性格的概念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体系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稳定的,但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性格在人格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

第三节 性 格

(二)性格与气质

区别:

1、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先天因素影响大,且变化较难、较慢;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且变化较容易、较快。

2、气质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3、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而性格表现范围较广,几乎囊括了人心理活动的一切较稳定的特点。•

第三节 性 格

(二)性格与气质

联系:

1、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2、气质影响性格特性的表现方式,使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出独特的色彩。

3、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种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4、气质本身在性格的影响下可以被改造。•

第三节 性 格

二、性格结构特征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 第三节 性 格

三、性格类型理论

(一)向性类型说

(二)机能类型说

(三)社会类型说

(四)独立-顺从类型说

(五)特性分析类型说 •

第三节 性 格

四、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一)性格与家庭教育

1、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2、家庭氛围

3、家庭结构 •

第三节 性 格

(二)性格与学校教育

1、教师的教育态度

2、班级集体的影响

(三)性格与社会教育

(四)性格与自我教育 • 第四节 人格测量

下载心理学定义总结(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定义总结(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总结

    医学心理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 绪论 1.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3.......

    心理学总结

    心理学小结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个体心理: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3. 个体心理现象异常复杂,心理学常从两个方面研......

    心理学总结

    心理学总结 第一章学生对教师角色的心理期待 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是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复合体。 知识传授者——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 团体的领......

    定义判断总结(5篇)

    定义判断学习总结 一、题型分类 1、 单定义判断(题干只出现一个名词解释) 提问形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不属于)、涉及(不涉及)···的是··· 答题要点:单定义判断题型相对简......

    极限定义的总结

    极限定义的总结极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和函数的变化趋势。我们就这两个变化趋势来总结极限的定义:自变量变化趋势limf(x)函数的变化趋势自变量的变化趋势主......

    四年级课本定义总结

    1、什么是等式? P4 2、什么是方程? P4 3、方程的性质(+-×÷)? P9 4、方程的解、解方程? P10 5、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P23 6、什么是梯形?梯形的高? P35 7、长方......

    数学定义总结(含五篇)

    1、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叫做自然数,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每个自然数都可以表示两种意义......

    教育学 心理学总结

    教育学 填空选择 1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近代以学校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制度 2 在我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 3 古代希腊教育有:古代雅典教育,古代斯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