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公司理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时间:2019-05-12 02:1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6公司理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6公司理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第一篇:06公司理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公司理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第一讲

1.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2.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3.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4.如何认识会计工作

(一)第二讲

1.如何认识会计工作

(二)2.会计等式与会计报表

第三讲 1.现金流量表 2.财务管理的目标 3.财务管理的内容 4.财务管理的职能

第四讲

1.财务分析概述 2.流动性分析 3.资产管理分析 4.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5.盈利能力分析 6.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第五讲

1.财务预测

(一)2.财务预测

(二)第六讲

1.财务预测

(三)2.本量利分析 3.财务预算

4.作业成本与作业预算 5.普通股筹资

第七讲 1.负债筹资 2.营运资金政策 3.资本成本 4.财务杠杆 5.资本结构

第八讲

1.三种投资分类方式 2.投资中考虑的因素 3.项目投资决策基础 4.长期投资决策方法

(一)第九讲

1.长期投资决策方法

(二)2.证券的评价

第十讲

1.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 2.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3.利润分配活动的管理 4.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本讲重点】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重点提示】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第1讲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通常所讲的各种发票,在会计上被称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通常属于非会计语言。●会计部门把这种非会计语言转化成会计语言,也即把原始凭证转化成记账。

会计账簿

会计工作要在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把它转换成账簿。

●账簿实际上是对成千成万张的会计凭证的浓缩。要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可能把成千成万张的凭证都翻一遍。

●会计账簿的多少根据业务规模的大小而不同。会计报表

会计工作要在会计账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会计报表。

●目前主要是三种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会计报表是在账簿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浓缩,是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高度概括。

●会计报表要对外提供,它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职工。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分配活动的管理。

筹资 投资 经营 分配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些制度加以规范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去强调大财政的管理,强调财政决定财务和财务决定会计的管理体制是不适宜的,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求的。

3.还财务本来面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和会计是两项内容各异的工作,二者是平行的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我们学习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部财务规定的问题。财务应该是企业自己的财务。

对现行财务制度的简单评价

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我国一直是国家规定财务制度,国家通过财务制度来约束国有企业行为。1993年,在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两则两制”。所谓两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通则》和《企业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属于财务制度范畴;会计准则属于会计制度范畴。所谓两制就是指《13个大行业的财务制度》和《13个大行业的会计制度》。13个行业包括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建筑业等。“两则两制”的执行标志着我国财会制度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在市场经济初期,企业执行财政部门颁布的财会制度还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财会制度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出来。

【自检】

你认为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于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财务与会计不是同一个概念,首先明确会计和财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理清,只有在正确认识财务和会计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讲如何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应该是平行的,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重点提示】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会计等式与会计报表

虽然会计和财务是两项内容不一样的工作,但是会计工作毕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法制经济,具体到财会领域,市场经济是一个更需要大量真实的、及时的会计信息的经济。如果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做保证,市场经济将无从谈起。

以下对会计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会计对象

会计工作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与企业资金运动有关的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从取得货币资金,到货币资金转为生产资金;从生产资金再转为货币资金,这样一个运动的过程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客观的,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表现形态都是一样的,所以会计才能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商业语言。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的分类。会计要素是主观的,不同国家对会计对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会计要素是了解一个国家会计工作的切入点,作为一个管理者,了解国家的会计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六个要素。这六项会计要素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

图1-2 会计要素

1.资产(1)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①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

企业对资产不一定都拥有所有权,有一部分资产可能是企业控制的,比较典型的就是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表1-1 资产的分类

②资产必须能够以货币计量

所谓能够以货币计量,就是资产能够通过量化用货币表示出来。在会计工作进行货币计量的过程中,不能够通过货币计量的就不能归类为资产。

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资产一定是有价值的,将来能够创造效益。企业产品卖不出去造成存货积压,这些存货没有市场价值,也就是说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2)分类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还有其他资产五类。

有关会计的基础知识将在下一讲中继续讲述。

【心得体会】

第2讲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二)【本讲重点】 会计的基础知识(二)

会计的基础知识(二)2.负债(1)概念

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引起的,现在所承担的,将来需要偿付的一种债务。

①负债本质上是债务,是目前和过去的业务形成的,一般情况下不把未来的事项确认为负债。最近财政部颁布了一个新的准则,要求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未来事项也可以确认为负债。

②负债是将来一定要偿付的经济责任。即使现在没有货币支出也要作为负债。(2)分类

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两大类: ①流动负债

一年内需要偿还债务称为流动负债,它的项目很多,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付利润、应交税金等等。②长期负债

可在一年以上偿还的债务称为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发行一年以上的公司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1)概念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数量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之后的差额。(2)分类

所有者权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企业接受投资人投资的部分,上市公司称为股本,股本代表了企业的注册资本。②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是股本或资本的一种储备状态,它最终可以转成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金包括企业接受外单位的捐赠和股票的溢价等。③盈余公积

报表中的盈余公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盈余公积金

按当年净利润10%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叫做法人盈余公积金;上市公司可以任意提取。盈余公积金主要用途有两个:

●转成资本。净利润不一定全都分配掉,可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转成资本,壮大资本实力。●弥补亏损,上市公司盈余公积金还可以用来发放股利。▴公益金

公益金就是从当年净利润当中按照5%的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主要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如建托儿所、幼儿园、俱乐部等等。④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是公司用于以后年度利润的分配或待分配。

4.收入(1)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业务中产生的收益,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入和债务的清偿。收入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一个基本指标。

①只有当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收益才是收入。接受捐赠也引起资产的增加,但不是收入。②收入一般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扣除相应费用后的净额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2)分类 ①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又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②对外投资收益 ③营业外收入

因意外原因获得的收入,如企业卖掉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

5.费用

费用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一般包括料、工、费。①料是指材料 ②工是指人工工资

③费指各项管理费用(可理解为管理人员工资)、财务费用(如支付利息)、销售费用(如广告费)。一般情况下,费用与收入要匹配,也可以说凡取得收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从管理的角度看,费用是广义的概念,它包含成本在内。

6.利润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在数量上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是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由收入总额和费用总额决定。

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的含义和作用

以上六项会计要素的划分较粗略,难以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下介绍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再分类。会计科目把每一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成若干小类。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科目就是账户。

2.会计科目的原则(1)完整性

所有的账户最终要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完整过程。(2)互斥性

每个账户的内容是唯一的,账户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其分类不能相互交叉。任何一个业务在会计核算时只能记在一个账户上。

会计等式与会计报表

会计工作最终目的是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在对日常会计核算进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上编制的,是用来总括地反映某个会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所有的企业都要通过至少三种报表来报告他们的业务,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编制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中,将资产项目列在报表的左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在报表的右侧,从而使资产负债表左右两侧保持平衡,即满足上面的会计等式。

表2-1资产负债表(简表)

年 月 日

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这是按照流动性排列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关注资产的流动性。企业规模大并不代表企业就有竞争能力,不代表财务状况就很好。表面上非常繁荣的企业,也可能由于资产性不够而导致破产。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企业破产,最本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产的流动性出了问题,没有现金去还债,于是债权人决定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

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负债是企业向外面借来的资金,反映的是债权债务的关系;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接受投资人投资的资金。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一定的资产来源就必然要有一定的资金占用,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资产,资产就是资金的具体占用形态。

【提示】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的会计报表,只描述了它在发布那一时点公司的财务状况。因此,它反映的信息带有时效性。只要企业在经营,它的资金每时每刻都在运动,资产负债表只不过是截取一个相对静止的时点,把它的财务状况反映给报表的使用者,资产负债表每时每刻都是变化的。

2利润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根据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这一等式编制的。会计等式:利润=收入-费用

表2-2利润表(简表)年 月

【提示】

利润表是一个时期的报表,是一个动态的报表,这是它和资产负债表的区别。

有关会计报表将在下一讲中继续讲述。

【心得体会】

第3讲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三)

【本讲重点】 会计的基础知识(三)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职能 下面继续上一讲,介绍会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

会计的基础知识(三)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如年度)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名称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计划经济条件下,叫成本报表。1993年,财务改革以后,把成本报表改为“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开始改为“现金流量表”。

(1)会计等式

现金流量表是根据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等于现金净流量这一等式编制的。会计等式: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三个账户。

①狭义的现金,就是库存现金;

②银行存款;

③其他货币资金。

(2)现金流量表的理论基础——收付实现制

【案例】

2001年6月,某企业从北京销往上海一批商品,价款是100万元,2001年6月没有收到货款,到2001年12月份货款才收回来。100万元到底是记在6月份的收入当中还是记在12月份的收入当中?

▴如果把收入记在6月份当中,就叫权责发生制。借:应收账款100万元 贷:销售收入100万元 ▴如果把收入记在12月份当中,就叫收付实现制。借:银行存款100万元 贷:销售收入100万元

①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则——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就是按照权责关系来确定收入和费用,也称为应收应付制。通俗地解释就是本期的收入,不管是否拿到钱,都要确认为本期收入;凡是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这笔钱是否付出,都应作为本期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拿到钱,也不确认为本期的收入;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经付出钱,也不能作为本期费用。权责发生制的弊端有两个:

▴企业现金流动不合理。企业并没有收到现金,但是税务局要求企业出现了收入就要交税,这就造成企业现金流动不合理,即企业没有收到现金,却要拿现金去交税。

▴其利润表不能反映企业真正获取现金的能力。权责发生制把没有收到的现金确认为收入,而确认收入就要结转为成本,这样,利润表上就要反映企业会实现更多的利润;企业还可能会由于没有足够的现金来还债而导致破产,因为应收帐款未到期还不了债。因此企业有可能会破产。②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的弊端要求在会计核算上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弥补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所以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收到了现金一定要反映在现金流量表当中,应收账款跟现金流量表没有关系。因此现金流量表是一个非常真实、非常客观的衡量现金流动的报表。现金流量表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最真实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最真实的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所以在分析报表的时候,一定要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结合起来,不能只看利润表上企业实现的利润,还要看现金流量表上企业赚取的现金。如果利润表上实现了很多利润,而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是负数,那么这个企业的偿债能力有问题,其收益质量就不高。(3)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表3-1现金流量表(简表)年(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主要就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当中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 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一个成长中的企业要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其结果通常就是投资活动的流出量大于流 量。所以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表现为负数是正常的,或者说在企业的发展中,其投资活 的现金净流量应该是个负数。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 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筹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等等。一般来说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 流入量比较大,净流量要求是一个正数。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

现金净流量增加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提示】

我国的现金流量表是一张年报表,就是一年编一张。利润表、资产负债表都是月报表,而利润表是一个时期的报表,是动态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的报表,是静态的报表;现金流量表也是一个时期的报表,它反映的是一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自检】

请结合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填写

【小结】

上面主要对会计的基础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主要分析了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会计对象就是资金的运动。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职能

【重点提示】 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职能 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的目标

公司理财的立场决定了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在不同阶段追求不同的目标。

1.产值最大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产值最大化。产值越大企业就越好一旦企业拼命追求产值,其结果就会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产品积压越多,企业的损失也就越大,所以产值最大化不科学,不可取。

2.利润最大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越大企业就越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理财的目标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这种目标有很多缺陷,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先后顺序,也即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2)没有考虑利润和投资之间的关系。(3)没有考虑企业的风险问题。

所以不能够把利润最大化简单地界定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3.每股盈余最大化

以每股盈余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不太合理,因为每股盈余最大化实际上只是把利润和投资反映出来了,而每股盈余在什么时间实现、每股盈余到底有多少风险没有反映出来。所以每股盈余最大化只是完善了利润最大化当中的利润和投资的比例关系,其他的弊端依然存在。

4.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企业是股东的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股东、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以下优点:(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2)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越多,企业的市场价值越大。(3)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那么企业怎样衡量它的价值呢?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公司的财务管理,也就是公司理财,其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之一,就是股票的市价,市价越高表明企业价值越大。市价是衡量企业价值高低的一个很客观的标准。

财务管理的内容

图3-1 财务管理的内容

1.筹资活动的管理

筹资活动的管理是指对资产负债表右边内容的管理。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金是上级单位下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许多筹集资金的渠道,可以发行股票,可以发行债券,可以向银行借款,还可以租赁。企业到底通过哪几种渠道来筹集资金,每一种渠道筹集的资金各占多大的比重?筹资管理就是侧重于资金的来源渠道、所需的数额、项目构成及成本的管理。

2.投资活动的管理

投资活动的管理是指对资产负债表左边内容的管理。企业筹集的资金有不同的用途,有很多的投资渠道,如固定资产投资就可以投资很多项目,在证券市场上买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活动的管理就是侧重于资金的投向、规模、构成的管理。

3.经营活动的管理 经营活动的管理是指对投资项目经营中的占用资金的管理。包括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4.分配活动的管理

分配活动的管理是指对企业盈利后的资金分配的管理。它研究的是:如何在所有者当中进行分配,分什么股利,分多少等等。分配的决策同时又是投资的决策,因为分配多了留的就少,分配少了留的就多,留下来的资金又构成了下一个循环的资金来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分配的决策也就是筹资的决策,或者说分配的决策同时又是筹资的决策。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分配应属于筹资管理,分配决策属于筹资决策,并且据此提出财务管理包括三个部分内容,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自检】

请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说明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财务管理的职能

1.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有关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决策,它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 活动、审查活动。

图3-2 财务决策程序

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职能。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财务决策正确与否,取决于财务信息情报的收集、财务决策方案的设计、抉择和审查。2.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就是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规划和预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没有长期的规划和科学合理的预算,很难想象一个企业的管理是有效的。财务规划包括财务预测和本量利的分析;财务预算是计划和控制的主要手段。

3.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分析。通过各种会计核算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计算出各种比率,或根据经验,对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就是通过计划、预算和规划对整个资金运动的过程加以控制。财务计划制订出来就要执行,所以执行计划的手段就是财务控制。比如,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在分析这些差异后,通过财务控制对财务计划、财务规划和预算进行调整。

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是现代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的思想。

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但是不能把盈利作为企业第一位的目标。如果作为第一位的目标那是很可怕的,为什么呢?仔细想一想,很多企业不就是在拼命赚钱的过程中忽略了风险的存在,从而导致了破产。

1.生存是第一目标

如果连生存的能力都不具备,又怎么去谈盈利,所以首先企业要正常地生存下去。影响企业生存的两个因素:(1)到期能不能还债 这是影响企业生存的最直接的因素,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破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到期的债务偿还不了,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2)收入能不能抵偿支出

如果企业要生存下去,那么它应做到:第一要到期偿债,第二要以收抵支。也就是说要做好偿债的管理,要做好收支的管理,要非常关注现金的流动。关注现金的流动实际上是在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实际上是在关注企业的生存。

2.发展是第二目标

企业不仅要生存,还要不断地发展,增强竞争能力。企业的发展对财务的要求就是要筹集到发展资金。所以企业的发展就要求在财务上能够及时足额地筹集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3.获利只是第三目标

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利。企业在生存的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盈利,盈利才有可能持续发展。企业获利的前提就是要正确地进行投资,也就是要选择好投资项目,取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率。

因此,在正常的生存前提下谋求企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再去获利,这才是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就是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也是财务这一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自检】

请分析你所在的企业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以上主要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职能及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的阐述。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管理和分配管理。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在能够正常生存的前提下谋取企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再去获利,这是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讲 财务管理的职能(一)

【本讲重点】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

【重点提示】 流动性分析 资产管理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针对会计报表的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的管理情况等进行分析,以明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财务分析的依据是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流动性分析、资产管理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分析也称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通常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担保程度。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三项: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公式表示为: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障。

其实这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企业,甚至处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企业,这个比率都可以不一样,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流动资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甚至包括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委托代销加工的物资等等。存货不能用来偿债,所以在流动资产当中把存货扣除掉,剩下的那部分资产称为速动资产。速动资产就是可以立即用来偿还债务的资产。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

由于速动资产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的资产,因此,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现金债务总额比

流动资产减存货以后,里面还有大量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偿还能力也是要打折扣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结合现金流量表来进行分析。第三个比率就是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也可以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即用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除以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表的第一部分就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以上两个比率越高表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提示】

这些比率都不能说比较科学的数据是什么,比较科学的比率是什么。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这些比率都会有差别,所以这些经验数据只能是在特定时期的一种体现,企业不能把它作为理财的标准对企业进行资本的筹集和资产的运用。所以财务不可能很规范化,只能是在大量具体情况的分析基础上进行决策。

从流动比率到速动比率,从速动比率到现金债务总额比,一个比率比一个比率更谨慎、更能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实际情况。这些比率都是越高越好,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小。

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就说明偿债能力很强;财务状况困难,说明偿债能力可能有问题,现金流动可能有问题,但不见得企业的整个资产有问题。但是应该注意:一项资产,它的流动性越强,报酬率通常就越低。流动性和报酬率是成反比的,流动性越差的资产它的报酬率通常越高。

所以企业很矛盾,如果保持大量的流动资产,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很强,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但银行存款的利率很低。企业持有货币资产不是目的,最终要让它有更大的效益,更大的投资报酬。这就要购买设备、建厂房、进行项目投资。所以流动性越强,偿债能力越强,但是流动性越强,报酬越低,所以要求报酬和风险之间要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我们既要尽量去规避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尤其要规避企业破产的风险,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些资产取得最好的投资报酬率。

资产管理比率分析

资产管理比率分析,用于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分析。资产管理比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

1.存货周转率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实际上就是一定时间内存货周转的次数,周转的次数越多说明管理越有效。假如存货周转率是10次,360除以10等于36,就等于存货周转一次是36天。

通过存货周转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也是越高越好,周转的次数越多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的天数也是越短越好。

根据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计算企业的营业周期:

首先,购买原材料,把货币资金转成生产资金,即存货。存货只有销售出去才算完成一次存货的周转。如果直接收到了现金,企业的营业周期就已经完成了。如果没有收到现金,就是应收账款,只有在把应收账款进一步收回,换成现金以后才能够继续下一个周期。从货币资金到下一次货币资金必须要经过两个过程,一个是存货的周转,第二个是应收账款的周转,这两个周转越快,从一个货币资金到一个增大的货币资金的过程也就越快。

图4-1 企业的营业周期

企业的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的天数

3.流动资产周转率

平均流动资产=(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就说明流动资产流动得越快,周转的越快,资产管理的效率就越高。

4.总资产周转率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情况,这个比率越高,总资产周转得越快。这四个比率实际上都是反映资产周转的快慢问题,资产只有在流动当中才能够实现增值。资产周转的快慢直接决定了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和资产管理的水平。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负债偿还的物质保证程度。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企业在较大程度上依靠债权人的资金维持其生产经营。

企业到底是资产负债率高好还是低好呢?

这要从企业不同的财务关系人(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而不能简单的说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就越好,或者说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就越好。这三个财务关系人之间的利益不完全是一致的。(1)股东

股东的利益是财富最大化,财富最大化就要求利用负债去获取更高的报酬。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负债越多,就可以利用较少量的自由资金投产,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获取较多的投资利润。

但是,如果这一比率过大,则企业的债务负担过重,企业的资金实力不强,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

只有在资金报酬率高于利率的时候,所有者才希望负债越多越好,他能够获得财富增长的收益。(2)债权人

债权人通常是希望这个比率越低越好。利息率是固定的,所以企业效益好与债权人无关。债权人希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3)经理人员

经理人员对资产负债率的认识,取决于他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态度。一个敢于冒风险的经理人,他希望承受一个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一个不愿意冒风险的经理人员,他希望这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低一点好。所以我们无法去评论企业到底资产负债率达到多高是好的,或者说应该在什么样的水平上比较合理,不同的财务关系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时期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可以有不同的资产负债率。

2.与资产负债率相关的其他比率(1)产权比率

这一比率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2)权益乘数

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希望他的投资有一个比较大的权益乘数,有比较大的资产可以利用。高的权益乘数实际上是由于高的资产负债率形成的。(3)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即息税前利润除以利息费用的比率。息税前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加上利息。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的是获取的利润是利息的多少倍。倍数越高,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盈利能力的分析

盈利能力的大小反映企业追求资金增值能力水平的高低。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销售净利率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企业要提高销售净利率,只有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相应获得更多的净利润。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2.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通过资产净利率的分析,有利于评价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高低。它是一个综合指标,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可用该项指标与本企业前期、本行业平均水平、本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所有者的投资可能获得的报酬。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从静态角度来讲,首先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所以,该指标不仅是企业获利能力指标的核心,而且也是整个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以上的分析可以用于不同的企业。上市公司还有一些特殊的财务比率。它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股份是等额的,所以就有每股盈余、每股净资产等指标。

1.每股收益

我国现在要求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用净利润除以普通股的股数,还要提供摊薄后的每股收益。

所谓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就是在净利润中把非经营的收益扣除掉,即把营业外收支的净额、投资收益扣除掉。因为每股收益比较高,但是收益若是通过关联方的关系,做了大量的营业外收入,或者说通过关联方的关系增加了很多投资收益那都是不正常的,所以现在要求既要提供一个基本的每股收益指标,还要提供一个扣除非经营收益的每股收益指标,这样对企业的衡量更准确一些。

2.市盈率

这个指标也是上市公司需要公布的一个比例。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指标。市盈率越高,反映市场对这个股票的认同越大,大家都愿意买这个股票,它的价格才能上涨,但是当每股市价大大超过每股盈余的时候,这个市盈率过高的企业又面临很大的风险。

所以当市盈率比较高的时候,我们去投资,符合投资规律,当市盈率高到一定的程度已经远远脱离了市场规律,市盈率非常高再去买股票风险就是很大的。所以对市盈率的分析一定要辩证地看,有的时候市盈率比较低的企业,它可能正好有发展的潜力。

3.每股净资产

股数所对应的净资产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这个股票的内在价值,所以每股净资产叫做股票的内在价值,一般来说价格是围绕着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如果股票的价格大大脱离于价值,那就要进行具体分析了。另外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假如股票的价值是10元,那么15元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20元也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30元也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10元还可以理解为是围绕着价值在波动,所以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这个波动的幅度有多大,有没有风险。

4.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

以上四个比率是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此外,还有每股股利、市净率等指标也是上市公司经常用到的。

【自检】

企业的财务比率很多,都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但用单项财务比率说明公司目前的状况,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公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财务数据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全面地分析公司全部的财务比率,才能真实了解公司,不至于偏颇。

请你根据当期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企业各项财务比率,并把这些比率与行业的平均水平作比较,并综合所有的数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综合评价。

【小结】 财务分析主要针对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企业进行流动性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以掌握企业经营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心得体会】

第五讲

财务管理的职能

(二)财务预测

(一)1.销售量预测

销售量预测是财务预测和预算的基础。企业的一切财务需求可以看作是销售引起的,只有对市场进行调查以后,才能根据销售量的多少,决定原材料的采购量、产品的生产量和所需要的资金。这实际上是以销定产思想在整个财务管理中的体现。因此,销售量预测是企业制订财务计划的基础。

销售量预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出准确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是利用企业过去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政治经济环境对未来的市场进行估计,从而做出销售量预测。

销售量预测的具体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

(1)定性分析就是根据销售人员的经验,市场的情况做出判断。(2)定量分析多数是根据过去历史的资料预测未来一年的情况。2.资金预测

资金预测是在销售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通常所说的资金预测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财务的预测,当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因为财务预测不仅仅是资金需要量的问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体现出资金需要量预测在整个财务预测中的地位。(1)资金预测的基本步骤

①销售预测。财务预测的起点是销售预测。销售预测不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但它是财务预测的基础。②估计需要的资产。根据销量和资产的关系,可以预测所需资产的总量。③估计收入、费用和保留盈余。④估计所需融资。

(2)资金预测的方法:销售百分比法

目前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方法普遍采用的是销售百分比法,根据企业的销售量预测资金的需要量。

①销售百分比法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先根据销售总额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然后确定融资需求; 外部融资需求=预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股东权益

▴另一种是根据销售的增加额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然后确定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3)资金的来源

资金来源的预测是指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角度来分析资金的需要量和资金的来源。①资产

销售增加有一部分资产必然要增加,如销售增加则存货要增加,应收账款可能会增加,甚至生产设备可能要增加,所以把那些随着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资产叫做敏感性资产,把那些不随销售量增加而变化的资产叫做非敏感性资产,如无形资产。

敏感性资产是有比例的,可以根据历史资料计算,过去这一类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称为资产销售百分比。假如存货占销售收入的10%,那么将来销售量进一步增加的时候存货也要增加10%,因此可以算出存货增加10%的资金需要量。非敏感性资产跟销售量没有关系,不需要计算。

②负债

负债分成两类,一类负债是随着销售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称为敏感性负债,另一类负债跟销售量没有关系,称为非敏感性负债。

敏感性负债如应付账款,销售增加的时候企业需要采购的东西多,可能欠别人的钱就要增加了,应付账款就要增加。随着销售增加而增加的负债构成了企业的一项资金来源。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可以根据经验数据或历史资料来判断。

随着销售增加而增加的负债构成了资金的一个来源,所以在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当中要把它扣除掉。【提示】

到底哪些是敏感性资产,哪些是敏感性负债,这是计算资金量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如企业的设备的生产能力已经饱和了,若再增加销售,那么就要去买设备,这时固定资产实际上就是一项敏感的资产,它需要增加了。而如果现在的设备,还可以满足销售增加的需要,那么销售量增加,固定资产就不一定要增加,所以固定资产不能够简单的说它是敏感性资产还是非敏感性资产,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③所有者权益

因为销售增加利润就增加,利润增加留存的收益可能就会增加,留存的钱多了,也构成了企业资金的一个来源。所以直接计算一个企业外部的融资额,应把随着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留存的收益扣除掉。留存收益增加=计划销售净利率×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财务预测

(二)3.成本预测

成本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财会部门考虑的问题,成本的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会计部门所能够决定的就是它自己所发生的费用,车间怎样降低成本,财会部门不能直接加以控制,财会部门只能从资金运作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的资金安排、成本的发生提出方案,最终发生了多少成本还得靠每一个部门去控制。

成本管理绝不仅仅是财会部门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和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有关系。(1)成本的分类

①理财过程中的成本分类

理财过程中,从预测、决策、管理的角度把成本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Y=I+BX 其中: Y:总成本 X:业务量

I:固定成本总额

BX:变动成本总额(B是单位变动成本)

表5-1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就是指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成本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按比例增加的成本。实际上,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很困难的,企业管理者对成本只是大致做一个划分。

②会计核算中的成本分类

会计核算中成本包括三个部分,即料(材料)、工(工资)、费(间接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车间主任的工资,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等)。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成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就是C+V,C是指生产产品物化劳动耗费的部分,V就是指产品生产对活劳动的耗费的部分。为什么财务管理上把成本分成料、工、费这样三个部分?两者是否矛盾? 从成本的内容来看,成本包括原材料、工资、制造费用。料、工、费三个部分的划分是因为会计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它和C+V这样两个部分并不矛盾。

因为C这一部分是物化劳动的耗费,原材料当然是属于C的部分;V是活劳动耗费的部分,工人的工资属于V,原材料、工资可能都非常清楚I耗费了多少,B耗费了多少,所以原材料和工资叫做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在核算上称为间接费用,如果企业生产两种产品,有的费用不能直接归结到I或B,它必须先通过制造费用这个账户,把它归结起来,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分到I和B当中去。费用的组成,如固定资产的折旧,I和B都要负担,整个厂房和生产线的折旧不能说I负担多少,B负担多少,要对它进行分配。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也不能直接说是为I发生的或者是为B发生的,也需要分配,都要通过制造费用这个账户核算,最终分配到I和B的成本当中去,所以就形成了料、工、费的费。在这个间接费用当中,固定资产折旧,从C+V这个角度来讲它属于C,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是一个物化劳动的耗费。而间接费用中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V部分,它也属于活动劳动的消耗。所以费用一分解的话,最终它还是一部分属于C,一部分属于V,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产品的成本就是C+V这样两个部分,这是不矛盾的。

(2)成本预测的方法

成本预算的方法就是要根据Y=I+BX这样一个模型来进行预测。有关财务预测的内容将在下一讲中继续讲述。

【心得体会】

第6讲 财务管理的职能(三)

【本讲重点】 财务规划(二)财务预算

筹资活动的管理(一)

财务规划(二)

4.利润预测

了解了收入预测和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就比较简单了。利润是销售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Y=I+BX)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利润=PX-(I+BX)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其中:

P:单价X:销售量 PX:销售收入 I:固定成本总额 BX:变动成本总额

在预测中通常把这个公式称为万能公式,在很多预测分析的时候,这个公式都能够运用。

本量利分析法

本是指成本,量是指业务量,利是指利润,本量利分析就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对盈亏临界点的分析 盈亏临界点又称为保本点,是指企业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所以,企业生产线项目建好以后,要根据测定的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和单位的变动成本来测算保本点,如果你将来的销售量达不到这个保本点的量,那么企业这个项目就要被取消了。

表6-1 企业安全性的经验数据

【自检】

请根据本企业的会计资料,计算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和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与上表的经验数据相比较,检查一下企业的生产是否安全。

图6-1 盈亏平衡点分析

2.边际贡献

所谓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得出的差额,也就是: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或: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的概念为什么要提出来?因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固定成本有时候不需要考虑,如利用现有的设备生产新的产品,分析的时候,固定成本不需要考虑,只考虑边际贡献就可以了。

3.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下降多少时仍不至于出现亏损。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安全性还可以用安全边际率来表示。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除以正常销售量所得的比值。

【提示】 保本点的销售量应该是越低越好,一个企业,保本点越低其风险越小。但是问题在于,只要设备的投资上去了,企业的保本点的降低是有限制的,不能一味地追求保本点的降低而不增加设备的投资,但是从总体上来讲还是保本点越低越好。

安全边际应该越高越好,越高越安全,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那么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安全边际率是相对概念,它便于不同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比较。企业安全性经验数据如表所示。

【小结】

以上主要介绍了财务预测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和本量利分析方法。财务预测包括销售预测、资金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本量利分析包括盈亏临界点、边际贡献和安全边际三部分内容。

财务预算

【重点提示】 财务预算的意义 企业全面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的内容 财务预算编制的新方法 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

财务预算的意义

财务预算和财务预测相联系,广义上来讲也可以把它叫做一种预测,因为财务预算的起点也是销售预算,但是预算的内容比预测的内容要更具体一些,预算是企业各个部门要执行的,它要经过反复的讨论。

现在很多公司在年底或者是年初都要有一个编制预算的工作,这一项工作实际上是对各个部门、各个车间、甚至各个分公司或子公司一年中生产经营的一个总体要求。

现代企业的财务预算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机制。

企业全面财务预算

企业全面预算通常是由一系列预算构成的体系,各预算之间互相关联、关系比较复杂,如图6-2所示。企业首先根据长期市场预测和生产经营能力来编制长期销售预算,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本年度的销售预算,并根据企业财力确定资本支出预算。接着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编制生产预算,并确定所需的销售费用。然后根据生产预算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的预算。最后将上述预算总和,编制预期利润表和预期资产负债表。

图6-2 企业全面预算图

财务预算的内容

1.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是企业预算体系的起点,其他预算的编制都以销售预算的编制为基础。

2.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编制的。

【提示】

生产预算是结合企业的期初库存量和期末库存量来决定企业生产量的。不能说预算销售一万件,就要生产一万件,它还要和期初库存和期末库存结合起来,然后再得出生产的预算。在编制生产预算时,还应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仓库容量等因素。

3.料、工、费的预算(1)直接材料的预算 直接材料的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依据编制的。同时还应考虑原材料的期初和期末的库存水平。(2)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是根据生产预算编制的。生产一件产品要支付多少工人的工资是通过生产一件产品需要多少小时和一小时要支付工人多少工资的方式确定出来的。

单位产品工资额=单位产品消耗的工时单位×小时工资率(3)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比较复杂,制造费用预算一般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两个部分来编制预算。

①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是根据生产预算编制的,用单位产品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乘以当期的产量,从而得到相应的预算金额。

②固定制造费用与产量无关,所以需要对各项进行预计。在这里面,对库存问题和单位产品消耗工时问题都要科学地加以确定。

4.产品成本的预算

产品成本是由料、工费、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组成。制造费用是间接的生产成本,料工费预算制定好后,就确定了产品的成本。

5.期间费用的预算 期间费用包括三个内容:(1)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管理企业所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董事会的会费、业务招待费,还包括管理税、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还包括一些坏账准备的计提等。管理费用很难量化,只能分门别类地将它具体化。(2)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借款的利息。一个企业借款的利息有多少,要在财务费用这个项目里核算,除了借款利息之外当然还包括筹资的费用。(3)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就是销售部门围绕着销售产生的费用,如运杂费、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等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这三项期间费用预算一般由负责销售管理的成本控制人员分别编制。

6.现金预算

以上述各项预算为基础,就可以编制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一般包括四部分: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资金的筹集及利用。现金预算编制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就是企业一定要保持固定的现金持有量。

7.财务预算的编制

在现金预算编完以后还要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

财务预算主要是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的编制。这两张表就是企业总体预算中的综合的体现和概括性的说明。

【自检】

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预算与实际执行的绩效之间是有差异的。请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填写下表,把预算与实际绩效进行对比,看二者是否相符,若没能达到预算的要求,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算与实绩对比分析表

年 月

财务预算编制的新方法

1.弹性预算

一般来说,企业编制预算都不能太死,比较科学的编制方法就是在固定销售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不同的销售量的预算,给它一个浮动的幅度,这种预算就是根据不同的业务量编制不同的预算。我们把这种预算叫做弹性预算,弹性预算更有利于企业对将来的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2.零基预算

现在很多企业的预算,都只是在过去预算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它的优点是编制预算的工作量小,但它带来的问题是预算始终摆脱不了过去的做法。在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不应在过去的基础上搞预算,这就产生了零基预算。零基预算就是一切从“零”开始,从新的环境、从新的经营理念出发来编制预算。【自检】

请你分别运用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的方法重新编制企业的财务预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

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是近几年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管理理念。作业成本产生于美国。

1.作业成本

(1)作业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连动的实体。■作业的本质是一种交易。

■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过程的始终,构成连接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作业链。■作业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标准。

作业可以是机器运转的次数,可以是设备调整的次数,可以是订购的次数,管理的次数,甚至是打电话、发传真的次数,出差的次数,这些都可以叫做作业。作业就是一个步骤,一个环节,一个程序,作业的划分可以有不同的标准。

如果要让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必须对企业的作业进行科学的界定。当然,一个企业在初期可以制定出一个大的作业标准,但作业管理最终要具体化。(2)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的理念是产品耗费作业,作业再耗费资源。不是产品直接去耗费资源,而是产品的生产在耗费作业,在耗费一个个的过程和工序,工序和过程最后再耗费资源。所以,作业成为产品生产和资源消耗的一个分析的纽带。

降低作业,把能够减少的作业、不必要的作业都排除,实际上就是降低成本。我们不能只笼统地提降低成本的概念,实际上任何一个管理的方案要增加它的操作性都必须具体化,没有具体操作意义的管理方法,实际上是没有价值的。

①过去,制造费用都是按照工时来分配的,产品耗费的工时多,负担的间接费用就多;产品耗费的工时少,负担的间接费用就少。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不一样了,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产品耗费的工时就越少,按照工时分配则产品负担的费用就少了。

②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法,主要采用多元标准,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按照不同作业的成本动因对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能够真实反映高技术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对企业的增值作业(活动)和非增值作业(活动)进行分类管理。

2.作业预算

把作业的思想贯穿到管理当中就产生了作业管理和作业预算。它要求作业的划分是科学的。作业预算是对生产的各个过程作出科学的合理的预算。

如果作业的划分是科学的,那么,根据作业编制预算,根据作业进行企业管理,将会为管理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至少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

【小结】

在强调财务预算意义的基础上,上面主要介绍了企业的全面财务预算,财务预算的过程,从销售预算到生产预算再到现金预算,最后编制预期利润表和预期资产负债表。然后介绍了财务预算目前出现的许多新的方法,如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最后对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筹资活动的管理(一)

【重点提示】 普通股筹资 负债筹资 营运资金政策

资本成本、财务杠杆、资本结构

在整个筹资活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五个,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6-2 筹资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

普通股筹资

普通股筹资就是股票筹资,因为股票分为优先股、普通股,我们国家现在都是普通股。普通股的意思就是没有任何特权的股份,而且每一份额都是相等的,一股一个表决权,每股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等的。

1.普通股筹资的必要条件 我国对发行股票有很多规定:

①每股金额相等。同次发行的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②发行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公司拟发行股本总额的35%。③向社会公众发行部分不少于公司拟发行股本总额的25%。④发行人在近三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行为。

⑤公司发行新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以上;公司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公司在三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公司预期利润率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⑥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2.普通股筹资的利弊

表6-3 普通股筹资的利弊

这个思路是不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集资金的问题完全是一个思路和方法的问题,不存在现在具不具备条件的问题。企业在发展规划上一定要把各种筹资渠道都考虑到,今天不具备,可能将来某一天要创造条件进入资本市场。一定要做好这个准备。

(1)将来要开辟二板市场,二板市场入市的条件低很多,企业现在要考虑二板市场开放以后,怎样去二板市场上市,去筹资资金。

(2)企业本身不具备条件可以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所以,这完全是一个思路和方法的问题。

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用上市的方式进行资本运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一心去抓经营有时候显得还要重要。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一个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绝不仅仅是产品上的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果企业能成功运用资本市场的条件进行资本运作,扩大规模,将会缩短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有关筹资活动的管理将在下讲继续讲述。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讲 财务管理的内容(一)

【本讲重点】 筹资活动的管理(二)

筹资活动的管理(二)负债筹资

1.条 件

企业向银行借款,银行会提出很多条件,比方说企业的担保问题、信誉问题等等。企业负债筹资首先要具备筹资的条件。取得长期借款的条件:

(1)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法人资格;

(2)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借款用途属于银行贷款办法规定的范围;(3借款企业具有一定的物资和财产保证,担保单位具有相应的经济实力;(4)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5)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制度健全,资金使用效益及企业经济效益良好;(6)在银行设有账户、办理结算。

2.利 弊

第二篇:浅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浅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 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资本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做好目标的创新,做好财务关系的创新,做好企业筹资和投资管理,做好企业的收益分配和财务指标的分析工作。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从20世纪中叶开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根本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整个社会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财务管理的一些观念和内容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传统财务的基本要素是财务资本,财务管理是关于财务资本的动作,包括财务资本的取得、运用和资本收益的分配等。这与工业经济时代资本的重要性是相联系的,然而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资本虽然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不是最重要的动力,知识承担起了这一重任,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以财产所有权为形式的财务资本,而且包括了可转换为财务资本的非物质形态的知识资本,即人的知识本身。因此,新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面临着从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的扩展,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将发生新的变化,财务管理仍然由财务管理目标、财务关系、筹资、收益、分配财务指标的分析几部分组成。但其形式和内容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理财活动迥然不同,下面我们逐一来分析如何做好知识时代企业财务管理。

一、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在科技创新和其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后果,使得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成为必要和可能。一是企业在原有财务管理目标的指导下为追求狭隘的自身利益,采用造成外部不经济性的科技创新成果,造成环境的污染、生态失衡、资源耗竭、影响社区福利等。造成严重后果,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二是科技创新成果也为消除不良后果提供了可能,如污染治理技术为解决污染问题提供了可能,也是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成为必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由企业价值最大化调整为保证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取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的良性结构知识流。同工业经济时代一样,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仍然生活在社会之中,由于企业生产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能源,将减少环境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耗费,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并注重售后服务,增加就业机会,企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企业已充分认识到拥有高素质人才和员工队伍是获得企业财务关系由内外直辖市转向侧重于企业内部人本化管理。企业财务关系,一般包括企业与投资者,受资者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的关系;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财务减弱;企业内部各单位的关系心脏企业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等。知识经济时候这五类关系仍然存在,但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即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在生产中起关键作用,但与其它生产要素与拥有知识是否愿意发挥其才能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决策阶层及财务人员应当从企业奖励制度,人事选拔等方面去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这将决定企业能否生存,因此成为企业财务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做好企业筹资管理

从筹资角度来看,来源于银行的银行资金比重将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难以满足银行经营对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由于住处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广泛应用,各种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使得网上融资成为可能,融资的领域更加广阔,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在筹资决策时,在筹资渠道与方式选择上,可能把视野放在国际资本大市场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资源和融资方式。更重要的一点是知识、技术创新和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已成为促使企业成为牌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最关键因素。因而企业筹资的主要功能不仅仅在于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更在于有效地配置资源,它不仅包括资金的筹集,而且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人力资源等资源的筹资集。企业价值最大化已不像以前工业经济时代那样单靠资本的大量投入。更确切地讲,过去以资本筹资为主转向以无形资产为主。

四、做好企业投资管理

人力资源、无形资产和风险投资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以设备、资本、原材料等为主。与之相联系的财务管理比较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投资和营运资本管理,而对人力资源、无形资产阶级和风险投资的管理则关注较少。新经济最根本的特征是知识资本性经济,知

识和技术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更新资本由于高投入的剌激而不断地扩张,企业的资产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等无形资产和以人才引进和开发为主的人力资产的比例将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无形资产和风险投资必然成为财务管理的新领域。

五、做好企业收益分配

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共享资本收益。工业经济时代的收益分配实行的是按资本分配制度,谁拥有资本谁分享收益。然而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必然成为分配依据之一,谁拥有知识,谁也可分享收益。这时,企业的参与者包括物质资本的提供者、直接生产者、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知识创造者。其中物质资本的提供者提供财务资本,凭借资本所有权分配企业收益;直接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直接赚取工资收入,而且也凭借管理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技术创新者一方面获得工资收入,也要凭借技术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六、做好财务指标的分析

反映知识价值的指标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资所反映的是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距,由于传统经济下知识指标反映的局限性,使得近四十年来,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股票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往往比其帐面价值高38倍,如天大天财、华工科技等,而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其帐面价值大,但市场价值却每况愈下,以至于最后陷入破产的绝境。可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必然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等相关利益主体,都必将十分关心和重视反映企业知识资本的价值的指标。

七、结束语

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到目前市场经济时期,尽管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但是,整个财务管理的模式仍未摆脱计划管理的痕迹,财务管理滞后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影响了企业的效益水平的提高,妨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因此,深化财务改革,挖掘财务潜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仅是我们财务工作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参考文献

1] 李春英,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营运能力相关性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7

温鉴,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研究[D],广西大学,2007

黄少容,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7

林敏新,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研究[D],广西大学,2006

陶素珍,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D],广西大学,2007

第三篇:MBA全景教学-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第1讲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本讲重点】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重点提示】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通常所讲的各种发票,在会计上被称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通常属于非会计语言。●会计部门把这种非会计语言转化成会计语言,也即把原始凭证转化成记账。

会计账簿

会计工作要在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把它转换成账簿。

●账簿实际上是对成千成万张的会计凭证的浓缩。要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可能把成千成万张的凭证都翻一遍。

●会计账簿的多少根据业务规模的大小而不同。

会计报表

会计工作要在会计账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会计报表。●目前主要是三种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会计报表是在账簿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浓缩,是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高度概括。

●会计报表要对外提供,它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职工。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活动的管理和分配活动的管理。

筹资 投资 经营 分配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些制度加以规范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再去强调大财政的管理,强调财政决定财务和财务决定会计的管理体制是不适宜的,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求的。

3.还财务本来面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和会计是两项内容各异的工作,二者是平行的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注重和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绝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我们学习财务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方法和思路的问题,而不是财政部财务规定的问题。财务应该是企业自己的财务。

对现行财务制度的简单评价

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我国一直是国家规定财务制度,国家通过财务制度来约束国有企业行为。1993年,在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两则两制”。所谓两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通则》和《企业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属于财务制度范畴;会计准则属于会计制度范畴。所谓两制就是指《13个大行业的财务制度》和《13个大行业的会计制度》。13个行业包括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建筑业等。“两则两制”的执行标志着我国财会制度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在市场经济初期,企业执行财政部门颁布的财会制度还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财会制度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出来。

【自检】 你认为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于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财务与会计不是同一个概念,首先明确会计和财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理清,只有在正确认识财务和会计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讲如何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应该是平行的,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重点提示】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

会计等式与会计报表

虽然会计和财务是两项内容不一样的工作,但是会计工作毕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法制经济,具体到财会领域,市场经济是一个更需要大量真实的、及时的会计信息的经济。如果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做保证,市场经济将无从谈起。

以下对会计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会计对象 会计工作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与企业资金运动有关的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从取得货币资金,到货币资金转为生产资金;从生产资金再转为货币资金,这样一个运动的过程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客观的,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表现形态都是一样的,所以会计才能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商业语言。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的分类。会计要素是主观的,不同国家对会计对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会计要素是了解一个国家会计工作的切入点,作为一个管理者,了解国家的会计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六个要素。这六项会计要素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

图1-2 会计要素

1.资产(1)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①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

企业对资产不一定都拥有所有权,有一部分资产可能是企业控制的,比较典型的就是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表1-1 资产的分类

②资产必须能够以货币计量

所谓能够以货币计量,就是资产能够通过量化用货币表示出来。在会计工作进行货币计量的过程中,不能够通过货币计量的就不能归类为资产。

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资产一定是有价值的,将来能够创造效益。企业产品卖不出去造成存货积压,这些存货没有市场价值,也就是说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2)分类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还有其他资产五类。

有关会计的基础知识将在下一讲中继续讲述。

【心得体会】

第2讲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二)【本讲重点】 会计的基础知识(二)

会计的基础知识(二)2.负债(1)概念

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引起的,现在所承担的,将来需要偿付的一种债务。

①负债本质上是债务,是目前和过去的业务形成的,一般情况下不把未来的事项确认为负债。最近财政部颁布了一个新的准则,要求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未来事项也可以确认为负债。

②负债是将来一定要偿付的经济责任。即使现在没有货币支出也要作为负债。(2)分类

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两大类: ①流动负债

一年内需要偿还债务称为流动负债,它的项目很多,如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付利润、应交税金等等。②长期负债

可在一年以上偿还的债务称为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发行一年以上的公司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1)概念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数量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之后的差额。(2)分类

所有者权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企业接受投资人投资的部分,上市公司称为股本,股本代表了企业的注册资本。②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是股本或资本的一种储备状态,它最终可以转成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金包括企业接受外单位的捐赠和股票的溢价等。③盈余公积

报表中的盈余公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盈余公积金

按当年净利润10%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叫做法人盈余公积金;上市公司可以任意提取。盈余公积金主要用途有两个:

●转成资本。净利润不一定全都分配掉,可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转成资本,壮大资本实力。●弥补亏损,上市公司盈余公积金还可以用来发放股利。▴公益金

公益金就是从当年净利润当中按照5%的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主要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如建托儿所、幼儿园、俱乐部等等。④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是公司用于以后利润的分配或待分配。

4.收入(1)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业务中产生的收益,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入和债务的清偿。收入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一个基本指标。①只有当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产生的收益才是收入。接受捐赠也引起资产的增加,但不是收入。②收入一般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扣除相应费用后的净额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2)分类 ①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又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②对外投资收益 ③营业外收入

因意外原因获得的收入,如企业卖掉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

5.费用

费用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一般包括料、工、费。①料是指材料 ②工是指人工工资

③费指各项管理费用(可理解为管理人员工资)、财务费用(如支付利息)、销售费用(如广告费)。一般情况下,费用与收入要匹配,也可以说凡取得收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从管理的角度看,费用是广义的概念,它包含成本在内。

6.利润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在数量上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是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由收入总额和费用总额决定。

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的含义和作用

以上六项会计要素的划分较粗略,难以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下介绍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再分类。会计科目把每一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成若干小类。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科目就是账户。

2.会计科目的原则(1)完整性

所有的账户最终要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完整过程。(2)互斥性

每个账户的内容是唯一的,账户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其分类不能相互交叉。任何一个业务在会计核算时只能记在一个账户上。

会计等式与会计报表

会计工作最终目的是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在对日常会计核算进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上编制的,是用来总括地反映某个会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所有的企业都要通过至少三种报表来报告他们的业务,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编制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中,将资产项目列在报表的左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在报表的右侧,从而使资产负债表左右两侧保持平衡,即满足上面的会计等式。

表2-1资产负债表(简表)

年 月 日

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这是按照流动性排列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关注资产的流动性。企业规模大并不代表企业就有竞争能力,不代表财务状况就很好。表面上非常繁荣的企业,也可能由于资产性不够而导致破产。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企业破产,最本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产的流动性出了问题,没有现金去还债,于是债权人决定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

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负债是企业向外面借来的资金,反映的是债权债务的关系;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接受投资人投资的资金。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一定的资产来源就必然要有一定的资金占用,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资产,资产就是资金的具体占用形态。

【提示】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的会计报表,只描述了它在发布那一时点公司的财务状况。因此,它反映的信息带有时效性。只要企业在经营,它的资金每时每刻都在运动,资产负债表只不过是截取一个相对静止的时点,把它的财务状况反映给报表的使用者,资产负债表每时每刻都是变化的。

2利润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月份、季度、)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根据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这一等式编制的。会计等式:利润=收入-费用

表2-2利润表(简表)年 月

【提示】

利润表是一个时期的报表,是一个动态的报表,这是它和资产负债表的区别。

有关会计报表将在下一讲中继续讲述。

【心得体会】

第3讲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三)

【本讲重点】 会计的基础知识(三)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职能

下面继续上一讲,介绍会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

会计的基础知识(三)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如)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名称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计划经济条件下,叫成本报表。1993年,财务改革以后,把成本报表改为“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开始改为“现金流量表”。

(1)会计等式

现金流量表是根据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等于现金净流量这一等式编制的。会计等式: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三个账户。

①狭义的现金,就是库存现金;

②银行存款;

③其他货币资金。

(2)现金流量表的理论基础——收付实现制

【案例】

2001年6月,某企业从北京销往上海一批商品,价款是100万元,2001年6月没有收到货款,到2001年12月份货款才收回来。100万元到底是记在6月份的收入当中还是记在12月份的收入当中?

▴如果把收入记在6月份当中,就叫权责发生制。借:应收账款100万元 贷:销售收入100万元

▴如果把收入记在12月份当中,就叫收付实现制。借:银行存款100万元 贷:销售收入100万元

①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则——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就是按照权责关系来确定收入和费用,也称为应收应付制。通俗地解释就是本期的收入,不管是否拿到钱,都要确认为本期收入;凡是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这笔钱是否付出,都应作为本期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拿到钱,也不确认为本期的收入;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经付出钱,也不能作为本期费用。权责发生制的弊端有两个:

▴企业现金流动不合理。企业并没有收到现金,但是税务局要求企业出现了收入就要交税,这就造成企业现金流动不合理,即企业没有收到现金,却要拿现金去交税。

▴其利润表不能反映企业真正获取现金的能力。权责发生制把没有收到的现金确认为收入,而确认收入就要结转为成本,这样,利润表上就要反映企业会实现更多的利润;企业还可能会由于没有足够的现金来还债而导致破产,因为应收帐款未到期还不了债。因此企业有可能会破产。②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的弊端要求在会计核算上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弥补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所以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收到了现金一定要反映在现金流量表当中,应收账款跟现金流量表没有关系。因此现金流量表是一个非常真实、非常客观的衡量现金流动的报表。现金流量表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最真实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最真实的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所以在分析报表的时候,一定要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结合起来,不能只看利润表上企业实现的利润,还要看现金流量表上企业赚取的现金。如果利润表上实现了很多利润,而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是负数,那么这个企业的偿债能力有问题,其收益质量就不高。(3)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表3-1现金流量表(简表)年(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小计 减:流出量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主要就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当中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 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一个成长中的企业要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其结果通常就是投资活动的流出量大于流 量。所以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表现为负数是正常的,或者说在企业的发展中,其投资活 的现金净流量应该是个负数。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 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筹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等等。一般来说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 流入量比较大,净流量要求是一个正数。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

现金净流量增加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提示】

我国的现金流量表是一张年报表,就是一年编一张。利润表、资产负债表都是月报表,而利润表是一个时期的报表,是动态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的报表,是静态的报表;现金流量表也是一个时期的报表,它反映的是一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自检】

请结合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填写

【小结】

上面主要对会计的基础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主要分析了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会计对象就是资金的运动。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职能

【重点提示】 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职能

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的目标

公司理财的立场决定了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在不同阶段追求不同的目标。

1.产值最大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产值最大化。产值越大企业就越好一旦企业拼命追求产值,其结果就会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产品积压越多,企业的损失也就越大,所以产值最大化不科学,不可取。

2.利润最大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越大企业就越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理财的目标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这种目标有很多缺陷,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先后顺序,也即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2)没有考虑利润和投资之间的关系。(3)没有考虑企业的风险问题。

所以不能够把利润最大化简单地界定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3.每股盈余最大化

以每股盈余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不太合理,因为每股盈余最大化实际上只是把利润和投资反映出来了,而每股盈余在什么时间实现、每股盈余到底有多少风险没有反映出来。所以每股盈余最大化只是完善了利润最大化当中的利润和投资的比例关系,其他的弊端依然存在。

4.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企业是股东的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股东、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以下优点:(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2)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越多,企业的市场价值越大。(3)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那么企业怎样衡量它的价值呢?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公司的财务管理,也就是公司理财,其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之一,就是股票的市价,市价越高表明企业价值越大。市价是衡量企业价值高低的一个很客观的标准。

财务管理的内容

图3-1 财务管理的内容

1.筹资活动的管理

筹资活动的管理是指对资产负债表右边内容的管理。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金是上级单位下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许多筹集资金的渠道,可以发行股票,可以发行债券,可以向银行借款,还可以租赁。企业到底通过哪几种渠道来筹集资金,每一种渠道筹集的资金各占多大的比重?筹资管理就是侧重于资金的来源渠道、所需的数额、项目构成及成本的管理。

2.投资活动的管理

投资活动的管理是指对资产负债表左边内容的管理。企业筹集的资金有不同的用途,有很多的投资渠道,如固定资产投资就可以投资很多项目,在证券市场上买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活动的管理就是侧重于资金的投向、规模、构成的管理。

3.经营活动的管理 经营活动的管理是指对投资项目经营中的占用资金的管理。包括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4.分配活动的管理

分配活动的管理是指对企业盈利后的资金分配的管理。它研究的是:如何在所有者当中进行分配,分什么股利,分多少等等。分配的决策同时又是投资的决策,因为分配多了留的就少,分配少了留的就多,留下来的资金又构成了下一个循环的资金来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分配的决策也就是筹资的决策,或者说分配的决策同时又是筹资的决策。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分配应属于筹资管理,分配决策属于筹资决策,并且据此提出财务管理包括三个部分内容,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自检】

请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说明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财务管理的职能

1.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有关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决策,它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 活动、审查活动。

图3-2 财务决策程序

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职能。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财务决策正确与否,取决于财务信息情报的收集、财务决策方案的设计、抉择和审查。2.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就是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规划和预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没有长期的规划和科学合理的预算,很难想象一个企业的管理是有效的。财务规划包括财务预测和本量利的分析;财务预算是计划和控制的主要手段。

3.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分析。通过各种会计核算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计算出各种比率,或根据经验,对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就是通过计划、预算和规划对整个资金运动的过程加以控制。财务计划制订出来就要执行,所以执行计划的手段就是财务控制。比如,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在分析这些差异后,通过财务控制对财务计划、财务规划和预算进行调整。

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是现代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的思想。

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但是不能把盈利作为企业第一位的目标。如果作为第一位的目标那是很可怕的,为什么呢?仔细想一想,很多企业不就是在拼命赚钱的过程中忽略了风险的存在,从而导致了破产。

1.生存是第一目标

如果连生存的能力都不具备,又怎么去谈盈利,所以首先企业要正常地生存下去。影响企业生存的两个因素:(1)到期能不能还债 这是影响企业生存的最直接的因素,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破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到期的债务偿还不了,债权人申请企业破产。(2)收入能不能抵偿支出

如果企业要生存下去,那么它应做到:第一要到期偿债,第二要以收抵支。也就是说要做好偿债的管理,要做好收支的管理,要非常关注现金的流动。关注现金的流动实际上是在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实际上是在关注企业的生存。

2.发展是第二目标

企业不仅要生存,还要不断地发展,增强竞争能力。企业的发展对财务的要求就是要筹集到发展资金。所以企业的发展就要求在财务上能够及时足额地筹集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3.获利只是第三目标

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利。企业在生存的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盈利,盈利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企业获利的前提就是要正确地进行投资,也就是要选择好投资项目,取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率。

因此,在正常的生存前提下谋求企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再去获利,这才是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就是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也是财务这一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自检】

请分析你所在的企业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以上主要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职能及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的阐述。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经营管理和分配管理。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在能够正常生存的前提下谋取企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再去获利,这是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讲 财务管理的职能(一)

【本讲重点】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

【重点提示】 流动性分析 资产管理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针对会计报表的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的管理情况等进行分析,以明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财务分析的依据是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流动性分析、资产管理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分析也称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通常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担保程度。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三项: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公式表示为: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障。

其实这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企业,甚至处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企业,这个比率都可以不一样,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流动资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甚至包括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委托代销加工的物资等等。存货不能用来偿债,所以在流动资产当中把存货扣除掉,剩下的那部分资产称为速动资产。速动资产就是可以立即用来偿还债务的资产。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

由于速动资产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的资产,因此,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3.现金债务总额比

流动资产减存货以后,里面还有大量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偿还能力也是要打折扣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结合现金流量表来进行分析。第三个比率就是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也可以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即用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除以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表的第一部分就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以上两个比率越高表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提示】

这些比率都不能说比较科学的数据是什么,比较科学的比率是什么。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甚至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这些比率都会有差别,所以这些经验数据只能是在特定时期的一种体现,企业不能把它作为理财的标准对企业进行资本的筹集和资产的运用。所以财务不可能很规范化,只能是在大量具体情况的分析基础上进行决策。

从流动比率到速动比率,从速动比率到现金债务总额比,一个比率比一个比率更谨慎、更能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实际情况。这些比率都是越高越好,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小。

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就说明偿债能力很强;财务状况困难,说明偿债能力可能有问题,现金流动可能有问题,但不见得企业的整个资产有问题。但是应该注意:一项资产,它的流动性越强,报酬率通常就越低。流动性和报酬率是成反比的,流动性越差的资产它的报酬率通常越高。

所以企业很矛盾,如果保持大量的流动资产,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很强,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但银行存款的利率很低。企业持有货币资产不是目的,最终要让它有更大的效益,更大的投资报酬。这就要购买设备、建厂房、进行项目投资。所以流动性越强,偿债能力越强,但是流动性越强,报酬越低,所以要求报酬和风险之间要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我们既要尽量去规避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尤其要规避企业破产的风险,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些资产取得最好的投资报酬率。

资产管理比率分析

资产管理比率分析,用于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分析。资产管理比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

1.存货周转率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实际上就是一定时间内存货周转的次数,周转的次数越多说明管理越有效。假如存货周转率是10次,360除以10等于36,就等于存货周转一次是36天。

通过存货周转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也是越高越好,周转的次数越多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的天数也是越短越好。

根据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计算企业的营业周期:

首先,购买原材料,把货币资金转成生产资金,即存货。存货只有销售出去才算完成一次存货的周转。如果直接收到了现金,企业的营业周期就已经完成了。如果没有收到现金,就是应收账款,只有在把应收账款进一步收回,换成现金以后才能够继续下一个周期。从货币资金到下一次货币资金必须要经过两个过程,一个是存货的周转,第二个是应收账款的周转,这两个周转越快,从一个货币资金到一个增大的货币资金的过程也就越快。

图4-1 企业的营业周期

企业的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的天数

3.流动资产周转率

平均流动资产=(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就说明流动资产流动得越快,周转的越快,资产管理的效率就越高。

4.总资产周转率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情况,这个比率越高,总资产周转得越快。

这四个比率实际上都是反映资产周转的快慢问题,资产只有在流动当中才能够实现增值。资产周转的快慢直接决定了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和资产管理的水平。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负债偿还的物质保证程度。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企业在较大程度上依靠债权人的资金维持其生产经营。

企业到底是资产负债率高好还是低好呢?

这要从企业不同的财务关系人(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而不能简单的说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就越好,或者说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就越好。这三个财务关系人之间的利益不完全是一致的。(1)股东

股东的利益是财富最大化,财富最大化就要求利用负债去获取更高的报酬。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负债越多,就可以利用较少量的自由资金投产,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获取较多的投资利润。

但是,如果这一比率过大,则企业的债务负担过重,企业的资金实力不强,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

只有在资金报酬率高于利率的时候,所有者才希望负债越多越好,他能够获得财富增长的收益。(2)债权人

债权人通常是希望这个比率越低越好。利息率是固定的,所以企业效益好与债权人无关。债权人希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3)经理人员

经理人员对资产负债率的认识,取决于他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态度。一个敢于冒风险的经理人,他希望承受一个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一个不愿意冒风险的经理人员,他希望这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低一点好。所以我们无法去评论企业到底资产负债率达到多高是好的,或者说应该在什么样的水平上比较合理,不同的财务关系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时期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可以有不同的资产负债率。

2.与资产负债率相关的其他比率(1)产权比率

这一比率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2)权益乘数

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希望他的投资有一个比较大的权益乘数,有比较大的资产可以利用。高的权益乘数实际上是由于高的资产负债率形成的。(3)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即息税前利润除以利息费用的比率。息税前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加上利息。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的是获取的利润是利息的多少倍。倍数越高,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盈利能力的分析

盈利能力的大小反映企业追求资金增值能力水平的高低。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销售净利率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企业要提高销售净利率,只有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相应获得更多的净利润。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2.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通过资产净利率的分析,有利于评价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高低。它是一个综合指标,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可用该项指标与本企业前期、本行业平均水平、本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所有者的投资可能获得的报酬。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从静态角度来讲,首先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所以,该指标不仅是企业获利能力指标的核心,而且也是整个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以上的分析可以用于不同的企业。上市公司还有一些特殊的财务比率。它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股份是等额的,所以就有每股盈余、每股净资产等指标。

1.每股收益

我国现在要求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用净利润除以普通股的股数,还要提供摊薄后的每股收益。

所谓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就是在净利润中把非经营的收益扣除掉,即把营业外收支的净额、投资收益扣除掉。因为每股收益比较高,但是收益若是通过关联方的关系,做了大量的营业外收入,或者说通过关联方的关系增加了很多投资收益那都是不正常的,所以现在要求既要提供一个基本的每股收益指标,还要提供一个扣除非经营收益的每股收益指标,这样对企业的衡量更准确一些。

2.市盈率

这个指标也是上市公司需要公布的一个比例。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指标。市盈率越高,反映市场对这个股票的认同越大,大家都愿意买这个股票,它的价格才能上涨,但是当每股市价大大超过每股盈余的时候,这个市盈率过高的企业又面临很大的风险。

所以当市盈率比较高的时候,我们去投资,符合投资规律,当市盈率高到一定的程度已经远远脱离了市场规律,市盈率非常高再去买股票风险就是很大的。所以对市盈率的分析一定要辩证地看,有的时候市盈率比较低的企业,它可能正好有发展的潜力。

3.每股净资产

股数所对应的净资产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这个股票的内在价值,所以每股净资产叫做股票的内在价值,一般来说价格是围绕着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如果股票的价格大大脱离于价值,那就要进行具体分析了。

另外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假如股票的价值是10元,那么15元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20元也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30元也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10元还可以理解为是围绕着价值在波动,所以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这个波动的幅度有多大,有没有风险。

4.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

以上四个比率是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此外,还有每股股利、市净率等指标也是上市公司经常用到的。

【自检】

企业的财务比率很多,都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但用单项财务比率说明公司目前的状况,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公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财务数据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全面地分析公司全部的财务比率,才能真实了解公司,不至于偏颇。

请你根据当期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企业各项财务比率,并把这些比率与行业的平均水平作比较,并综合所有的数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综合评价。

【小结】

财务分析主要针对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企业进行流动性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以掌握企业经营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心得体会】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以上的分析可以用于不同的企业。上市公司还有一些特殊的财务比率。它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股份是等额的,所以就有每股盈余、每股净资产等指标。

1.每股收益

我国现在要求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用净利润除以普通股的股数,还要提供摊薄后的每股收益。

所谓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就是在净利润中把非经营的收益扣除掉,即把营业外收支的净额、投资收益扣除掉。因为每股收益比较高,但是收益若是通过关联方的关系,做了大量的营业外收入,或者说通过关联方的关系增加了很多投资收益那都是不正常的,所以现在要求既要提供一个基本的每股收益指标,还要提供一个扣除非经营收益的每股收益指标,这样对企业的衡量更准确一些。

2.市盈率

这个指标也是上市公司需要公布的一个比例。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指标。市盈率越高,反映市场对这个股票的认同越大,大家都愿意买这个股票,它的价格才能上涨,但是当每股市价大大超过每股盈余的时候,这个市盈率过高的企业又面临很大的风险。所以当市盈率比较高的时候,我们去投资,符合投资规律,当市盈率高到一定的程度已经远远脱离了市场规律,市盈率非常高再去买股票风险就是很大的。所以对市盈率的分析一定要辩证地看,有的时候市盈率比较低的企业,它可能正好有发展的潜力。

3.每股净资产

股数所对应的净资产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这个股票的内在价值,所以每股净资产叫做股票的内在价值,一般来说价格是围绕着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如果股票的价格大大脱离于价值,那就要进行具体分析了。

另外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假如股票的价值是10元,那么15元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20元也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30元也是围绕着它波动,价格是10元还可以理解为是围绕着价值在波动,所以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这个波动的幅度有多大,有没有风险。

4.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报酬率)

以上四个比率是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此外,还有每股股利、市净率等指标也是上市公司经常用到的。

【自检】

企业的财务比率很多,都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但用单项财务比率说明公司目前的状况,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公司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财务数据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全面地分析公司全部的财务比率,才能真实了解公司,不至于偏颇。

请你根据当期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企业各项财务比率,并把这些比率与行业的平均水平作比较,并综合所有的数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综合评价。

【小结】

财务分析主要针对会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企业进行流动性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以掌握企业经营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心得体会】

财务预测

(一)1.销售量预测 销售量预测是财务预测和预算的基础。企业的一切财务需求可以看作是销售引起的,只有对市场进行调查以后,才能根据销售量的多少,决定原材料的采购量、产品的生产量和所需要的资金。这实际上是以销定产思想在整个财务管理中的体现。因此,销售量预测是企业制订财务计划的基础。

销售量预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作出准确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是利用企业过去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政治经济环境对未来的市场进行估计,从而做出销售量预测。

销售量预测的具体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

(1)定性分析就是根据销售人员的经验,市场的情况做出判断。(2)定量分析多数是根据过去历史的资料预测未来一年的情况。2.资金预测

资金预测是在销售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通常所说的资金预测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财务的预测,当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因为财务预测不仅仅是资金需要量的问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体现出资金需要量预测在整个财务预测中的地位。(1)资金预测的基本步骤

①销售预测。财务预测的起点是销售预测。销售预测不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但它是财务预测的基础。

②估计需要的资产。根据销量和资产的关系,可以预测所需资产的总量。③估计收入、费用和保留盈余。④估计所需融资。

(2)资金预测的方法:销售百分比法

目前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方法普遍采用的是销售百分比法,根据企业的销售量预测资金的需要量。

①销售百分比法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先根据销售总额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然后确定融资需求; 外部融资需求=预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股东权益

▴另一种是根据销售的增加额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然后确定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3)资金的来源 资金来源的预测是指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角度来分析资金的需要量和资金的来源。①资产

销售增加有一部分资产必然要增加,如销售增加则存货要增加,应收账款可能会增加,甚至生产设备可能要增加,所以把那些随着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资产叫做敏感性资产,把那些不随销售量增加而变化的资产叫做非敏感性资产,如无形资产。

敏感性资产是有比例的,可以根据历史资料计算,过去这一类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称为资产销售百分比。假如存货占销售收入的10%,那么将来销售量进一步增加的时候存货也要增加10%,因此可以算出存货增加10%的资金需要量。非敏感性资产跟销售量没有关系,不需要计算。

②负债

负债分成两类,一类负债是随着销售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称为敏感性负债,另一类负债跟销售量没有关系,称为非敏感性负债。

敏感性负债如应付账款,销售增加的时候企业需要采购的东西多,可能欠别人的钱就要增加了,应付账款就要增加。随着销售增加而增加的负债构成了企业的一项资金来源。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可以根据经验数据或历史资料来判断。

随着销售增加而增加的负债构成了资金的一个来源,所以在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当中要把它扣除掉。【提示】

到底哪些是敏感性资产,哪些是敏感性负债,这是计算资金量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如企业的设备的生产能力已经饱和了,若再增加销售,那么就要去买设备,这时固定资产实际上就是一项敏感的资产,它需要增加了。而如果现在的设备,还可以满足销售增加的需要,那么销售量增加,固定资产就不一定要增加,所以固定资产不能够简单的说它是敏感性资产还是非敏感性资产,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③所有者权益

因为销售增加利润就增加,利润增加留存的收益可能就会增加,留存的钱多了,也构成了企业资金的一个来源。所以直接计算一个企业外部的融资额,应把随着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留存的收益扣除掉。留存收益增加=计划销售净利率×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财务预测

(二)3.成本预测

成本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财会部门考虑的问题,成本的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会计部门所能够决定的就是它自己所发生的费用,车间怎样降低成本,财会部门不能直接加以控制,财会部门只能从资金运作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的资金安排、成本的发生提出方案,最终发生了多少成本还得靠每一个部门去控制。

成本管理绝不仅仅是财会部门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和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有关系。(1)成本的分类

①理财过程中的成本分类

理财过程中,从预测、决策、管理的角度把成本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Y=I+BX 其中: Y:总成本 X:业务量

I:固定成本总额

BX:变动成本总额(B是单位变动成本)

表5-1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就是指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成本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按比例增加的成本。实际上,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很困难的,企业管理者对成本只是大致做一个划分。

②会计核算中的成本分类

会计核算中成本包括三个部分,即料(材料)、工(工资)、费(间接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车间主任的工资,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等)。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成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就是C+V,C是指生产产品物化劳动耗费的部分,V就是指产品生产对活劳动的耗费的部分。为什么财务管理上把成本分成料、工、费这样三个部分?两者是否矛盾? 从成本的内容来看,成本包括原材料、工资、制造费用。料、工、费三个部分的划分是因为会计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它和C+V这样两个部分并不矛盾。

因为C这一部分是物化劳动的耗费,原材料当然是属于C的部分;V是活劳动耗费的部分,工人的工资属于V,原材料、工资可能都非常清楚I耗费了多少,B耗费了多少,所以原材料和工资叫做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在核算上称为间接费用,如果企业生产两种产品,有的费用不能直接归结到I或B,它必须先通过制造费用这个账户,把它归结起来,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分到I和B当中去。费用的组成,如固定资产的折旧,I和B都要负担,整个厂房和生产线的折旧不能说I负担多少,B负担多少,要对它进行分配。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也不能直接说是为I发生的或者是为B发生的,也需要分配,都要通过制造费用这个账户核算,最终分配到I和B的成本当中去,所以就形成了料、工、费的费。在这个间接费用当中,固定资产折旧,从C+V这个角度来讲它属于C,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是一个物化劳动的耗费。而间接费用中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V部分,它也属于活动劳动的消耗。所以费用一分解的话,最终它还是一部分属于C,一部分属于V,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产品的成本就是C+V这样两个部分,这是不矛盾的。

(2)成本预测的方法

成本预算的方法就是要根据Y=I+BX这样一个模型来进行预测。有关财务预测的内容将在下一讲中继续讲述。

【心得体会】

第6讲 财务管理的职能(三)

【本讲重点】 财务规划(二)财务预算

筹资活动的管理(一)

财务规划(二)

4.利润预测

了解了收入预测和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就比较简单了。利润是销售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Y=I+BX)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利润=PX-(I+BX)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其中:

P:单价X:销售量 PX:销售收入 I:固定成本总额 BX:变动成本总额

在预测中通常把这个公式称为万能公式,在很多预测分析的时候,这个公式都能够运用。

本量利分析法

本是指成本,量是指业务量,利是指利润,本量利分析就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对盈亏临界点的分析

盈亏临界点又称为保本点,是指企业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所以,企业生产线项目建好以后,要根据测定的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和单位的变动成本来测算保本点,如果你将来的销售量达不到这个保本点的量,那么企业这个项目就要被取消了。

表6-1 企业安全性的经验数据

【自检】

请根据本企业的会计资料,计算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和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与上表的经验数据相比较,检查一下企业的生产是否安全。

图6-1 盈亏平衡点分析

2.边际贡献

所谓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得出的差额,也就是: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或: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的概念为什么要提出来?因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固定成本有时候不需要考虑,如利用现有的设备生产新的产品,分析的时候,固定成本不需要考虑,只考虑边际贡献就可以了。

3.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下降多少时仍不至于出现亏损。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安全性还可以用安全边际率来表示。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除以正常销售量所得的比值。

【提示】

保本点的销售量应该是越低越好,一个企业,保本点越低其风险越小。但是问题在于,只要设备的投资上去了,企业的保本点的降低是有限制的,不能一味地追求保本点的降低而不增加设备的投资,但是从总体上来讲还是保本点越低越好。

安全边际应该越高越好,越高越安全,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那么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安全边际率是相对概念,它便于不同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比较。企业安全性经验数据如表所示。

【小结】

以上主要介绍了财务预测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和本量利分析方法。财务预测包括销售预测、资金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本量利分析包括盈亏临界点、边际贡献和安全边际三部分内容。

财务预算

【重点提示】 财务预算的意义 企业全面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的内容 财务预算编制的新方法 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

财务预算的意义

财务预算和财务预测相联系,广义上来讲也可以把它叫做一种预测,因为财务预算的起点也是销售预算,但是预算的内容比预测的内容要更具体一些,预算是企业各个部门要执行的,它要经过反复的讨论。

现在很多公司在年底或者是年初都要有一个编制预算的工作,这一项工作实际上是对各个部门、各个车间、甚至各个分公司或子公司一年中生产经营的一个总体要求。

现代企业的财务预算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机制。

企业全面财务预算

企业全面预算通常是由一系列预算构成的体系,各预算之间互相关联、关系比较复杂,如图6-2所示。企业首先根据长期市场预测和生产经营能力来编制长期销售预算,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本的销售预算,并根据企业财力确定资本支出预算。接着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编制生产预算,并确定所需的销售费用。然后根据生产预算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的预算。最后将上述预算总和,编制预期利润表和预期资产负债表。

图6-2 企业全面预算图

财务预算的内容 1.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是企业预算体系的起点,其他预算的编制都以销售预算的编制为基础。

2.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编制的。

【提示】

生产预算是结合企业的期初库存量和期末库存量来决定企业生产量的。不能说预算销售一万件,就要生产一万件,它还要和期初库存和期末库存结合起来,然后再得出生产的预算。在编制生产预算时,还应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仓库容量等因素。

3.料、工、费的预算(1)直接材料的预算

直接材料的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依据编制的。同时还应考虑原材料的期初和期末的库存水平。(2)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是根据生产预算编制的。生产一件产品要支付多少工人的工资是通过生产一件产品需要多少小时和一小时要支付工人多少工资的方式确定出来的。

单位产品工资额=单位产品消耗的工时单位×小时工资率(3)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比较复杂,制造费用预算一般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两个部分来编制预算。

①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是根据生产预算编制的,用单位产品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乘以当期的产量,从而得到相应的预算金额。

②固定制造费用与产量无关,所以需要对各项进行预计。

在这里面,对库存问题和单位产品消耗工时问题都要科学地加以确定。

4.产品成本的预算 产品成本是由料、工费、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组成。制造费用是间接的生产成本,料工费预算制定好后,就确定了产品的成本。

5.期间费用的预算 期间费用包括三个内容:(1)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管理企业所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董事会的会费、业务招待费,还包括管理税、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还包括一些坏账准备的计提等。管理费用很难量化,只能分门别类地将它具体化。(2)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借款的利息。一个企业借款的利息有多少,要在财务费用这个项目里核算,除了借款利息之外当然还包括筹资的费用。(3)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就是销售部门围绕着销售产生的费用,如运杂费、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等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这三项期间费用预算一般由负责销售管理的成本控制人员分别编制。

6.现金预算

以上述各项预算为基础,就可以编制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一般包括四部分: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资金的筹集及利用。现金预算编制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就是企业一定要保持固定的现金持有量。

7.财务预算的编制

在现金预算编完以后还要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

财务预算主要是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的编制。这两张表就是企业总体预算中的综合的体现和概括性的说明。

【自检】

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预算与实际执行的绩效之间是有差异的。请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填写下表,把预算与实际绩效进行对比,看二者是否相符,若没能达到预算的要求,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算与实绩对比分析表

年 月

财务预算编制的新方法

1.弹性预算 一般来说,企业编制预算都不能太死,比较科学的编制方法就是在固定销售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不同的销售量的预算,给它一个浮动的幅度,这种预算就是根据不同的业务量编制不同的预算。我们把这种预算叫做弹性预算,弹性预算更有利于企业对将来的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2.零基预算

现在很多企业的预算,都只是在过去预算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它的优点是编制预算的工作量小,但它带来的问题是预算始终摆脱不了过去的做法。在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不应在过去的基础上搞预算,这就产生了零基预算。零基预算就是一切从“零”开始,从新的环境、从新的经营理念出发来编制预算。

【自检】

请你分别运用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的方法重新编制企业的财务预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

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是近几年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管理理念。作业成本产生于美国。

1.作业成本

(1)作业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连动的实体。■作业的本质是一种交易。

■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过程的始终,构成连接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作业链。■作业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标准。作业可以是机器运转的次数,可以是设备调整的次数,可以是订购的次数,管理的次数,甚至是打电话、发传真的次数,出差的次数,这些都可以叫做作业。作业就是一个步骤,一个环节,一个程序,作业的划分可以有不同的标准。

如果要让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必须对企业的作业进行科学的界定。当然,一个企业在初期可以制定出一个大的作业标准,但作业管理最终要具体化。(2)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的理念是产品耗费作业,作业再耗费资源。不是产品直接去耗费资源,而是产品的生产在耗费作业,在耗费一个个的过程和工序,工序和过程最后再耗费资源。所以,作业成为产品生产和资源消耗的一个分析的纽带。

降低作业,把能够减少的作业、不必要的作业都排除,实际上就是降低成本。我们不能只笼统地提降低成本的概念,实际上任何一个管理的方案要增加它的操作性都必须具体化,没有具体操作意义的管理方法,实际上是没有价值的。

①过去,制造费用都是按照工时来分配的,产品耗费的工时多,负担的间接费用就多;产品耗费的工时少,负担的间接费用就少。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不一样了,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产品耗费的工时就越少,按照工时分配则产品负担的费用就少了。

②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法,主要采用多元标准,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按照不同作业的成本动因对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能够真实反映高技术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对企业的增值作业(活动)和非增值作业(活动)进行分类管理。

2.作业预算

把作业的思想贯穿到管理当中就产生了作业管理和作业预算。它要求作业的划分是科学的。作业预算是对生产的各个过程作出科学的合理的预算。

如果作业的划分是科学的,那么,根据作业编制预算,根据作业进行企业管理,将会为管理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至少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

【小结】 在强调财务预算意义的基础上,上面主要介绍了企业的全面财务预算,财务预算的过程,从销售预算到生产预算再到现金预算,最后编制预期利润表和预期资产负债表。然后介绍了财务预算目前出现的许多新的方法,如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最后对作业成本和作业预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筹资活动的管理(一)

【重点提示】 普通股筹资 负债筹资 营运资金政策

资本成本、财务杠杆、资本结构

在整个筹资活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五个,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6-2 筹资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

普通股筹资

第四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习题

《企业财务管理》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财务 2.资本金3.资本公积金 4.固定资产5.流动资产6.无形资产7.递延资产

8.筹资渠道 9.资金成本 10.营运资本

二、填空题

1.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固定资产折旧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那部分价值。

3.()资产一经发生就已经消费完了,虽然作为资产核算,但只是虚资产,没有价值,不能转让。

4.()资产无实物形态,但代表一种权利,本身有价值,可以转让。

5.()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

6.()是股份公司筹集资本的有效方式

7.信用标准低、条件优惠,则收益(),信用风险和成本也()

8.积极的收账政策可()坏账损失和资金占用,但会()收账费用。

三、单选题

1.企业考核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主要有()

A.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和天数、百元产值资金率、流动资金利润率

B.储备资金周转天数、生产资金周转天数、流动资金利润率

C.流动资金利润率、成品资金周转天数、百元产值资金率

D.储备资金周转天数、流动资金利润率、流动资金利润率

2.固定资产折旧是在使用过程中,()的那部分价值

A.一次转移到产品成本中B.由于无形磨损而损失

C.由于磨损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中D.由于磨损而损失

3.由于通货膨胀,某君决定将一笔资金投入金融市场。现有两个方案,其获利情况如下表所

A.一样好B.甲方案好

C.乙方案好 D.难以判断

4.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指()

A.筹资管理 B.投资管理

C.分配管理 D.包括 ABC的全面管理

5.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揭示盈利水平的财务管理指标是()

A.利润B.股东财富

C.资本利润率D.企业价值

6.筹资按使用期限可分为()

A.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B.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C.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D.国外筹资和国内筹资

四、简答题

1.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2.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3.资本公积金与资本金比较?

4.应收账款的成本有哪些?

5.影响资产组合的因素?

6.列举几种企业常见的筹资方式。

第五篇: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日益重要。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较晚,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并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有些家族企业,甚至采用最原始的自己记录账目的方法没更有甚者,无账目。而财务管理只是在我国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应用较为广泛,财务管理在我国并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应用体系,并没有真正达到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关键词:发展趋势;财务管理;现代企业

1.财务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15、16世纪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城市商业日益发展,出现了财务管理的萌芽。18世纪发生了产业革命,财务管理开始复杂起来,但当时主要采取独资、合伙等经营方式,企业组织比较简单,其财务活动大多由企业主亲自从事。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托拉斯的建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大量增加,财务关系更加复杂,企业主已难以亲自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开始建立财务管理部门。这时管理的职能开始分离,独立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就分化出来了。财务的实践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广泛的要求,财务管理的理论也随之得到发展。这标志着财务管理学科的初步形成。随着财务管理应用的增多,财务管理方面的书籍也开始出现,比如美国著名财务管理学者格林于1987年出版了《公司财务》一书,就详细了介绍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学术界对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仅以成本(管理)会计命名的专著和教科书就有近百种之多,可谓群芳竞香,百花争艳。进入80年代,由于“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的引进,财务管理又有新的发展。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财务管理又显得有些过时落伍。“财务管理过时了”,“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呼声很高。在80年代之后,一贯极力倡导财务管理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财务管理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这标志着财务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期。

财务管理进入中国实在20世纪初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设立了财政与税务等商科专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快发展,对商科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大大促进了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财务管理等新型学科在此阶段出现。后来,民国教育部修订旧学制,财务管理、财政学等是当时商业专门学校所设的主要科目。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财务管理学也一直是这一时期商学科本科教育下的主要专业。新中国成立后,本科财经专业主要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而设立,目的在于培养财经管理干部。“文革”后,高等财经教育得到恢复和稳步发展,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也开始恢复招生,逐步走上正轨。之后,国家教委根据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多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在1993年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工商管理学科名

称作为经济学门类下的二级类第一次正式出现,财务管理即属于工商管理二级类下的所设专业。1998年的本科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将管理学作为独立学科门类设置,将工商管理学科从经济学门类下的二级类别划到管理学门类下的二级设置,理财学和资产评估合并为财务管理专业。自此,财务管理作为本科专业列入工商管理学科大类。这时我国的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2.现代的财务管理:

旧经济时代企业的所有权属于股权资本所有者即全体股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员工的劳动通过领取工资的形式得到补偿。现代企业讲究以人为本原则,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应不能把员工的利益排斥在外。企业必须依赖于员工的富有创新性的劳动,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员工的劳动已不再像工业经济社会中以可重复的劳动为主。

而现在,现代企业必须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入其财务管理目标之中。同时,相关利益集团的需要,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以成本———效益为指导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或是为了获得营业许可证等,最终为企业取得高于投入的回报。新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而不是对原有目标的全盘否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走向多元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最终实现多赢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财务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是一个需要财务主管持续思考的课题。要有效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五大理念:目标导向和聚焦管理的理念、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思维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价值的理念、思辩而不盲从理论的理念。

(1)目标导向和聚焦管理的理念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总方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日新月异,财务管理的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财务主管随时都面对大量的静态和动态信息,要敏锐地抓住与自身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信息,履行好企业财务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的职能,只有坚持目标导向的管理理念才能确保“做正确的事”,在“股东财富(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引导下,制定每个时期的具体目标。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有企业外部的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的投资报酬率和风险,现代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就是要通过确定高效的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科学合理的股利政策,尽可能提高投资、经营报酬率和控制、降低风险。

(2)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思维的理念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全球信息化浪潮。

信息经济的本质是直接经济,它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将意味着价值观念的大变动,接着就是上千万亿财富的大倒手。对身处全球信息化环境中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如不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理念将无法理财并最终无财可理。

对每个具体公司而言,信息化将对理财和供销体系带来重大影响,组建和持续改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建成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每个企业重要的战略任务,电子

商务必将成为未来经营决胜的制高点,其立竿见影的作用将体现在大幅降低商品流通费用和消除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3)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现代企业中,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得由人去完成,故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非常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键要客观地把握资本市场中人的行为规律,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自利行为的规律: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动。

第二,双方交易的规律:指每一项交易都至少存在两方,在一方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决策时,另一方也会按照自己的经济利益行动,并且对方和你一样聪明、勤奋和富有创造力,因此你在决策时要正确预见对方的反应。

第三,信号传递的规律:指行动可以传递信息,并且比个人的声明更有说明力。它是自利行为规律的延伸,要求做财务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行动方案本身,还要考虑该项行动可能给人们传达的信息。

(4)创造价值的理念

企业财务管理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首先要考虑资本增值的问题。创造价值的理念是对增加企业财富基本规律的认识,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价值的创意规律:指新创意能获得额外报酬。有价值的创意规律主要应用于直接投资项目,此外还可应用于经营和销售活动。

第二,比较优势规律:指专长能创造价值。比较优势规律要求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比较优势上,而不是日常的运行上。在财务管理中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和优势互补。

第三,期权原则:是指在财务估价时要考虑期权的价值。广义的期权不限于财务合约,任何不附带义务的权利都属于期权。有时一项资产附带的期权比该资产本身更有价值。第四,净增效益规律:指财务决策建立在净增效益的基础上,一项决策的价值取决于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净收益。

(5)思辩而不盲从理论的理念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人们对财务交易的原则有了四方面的认识和总结:

第一,风险——报酬权衡原则: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一个对等关系,投资人必须对报酬

和风险作出权衡,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所谓“对等关系”,是指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必然伴随巨大风险,风险小的投资机会必然只有较低的收益。

第二,投资分散化原则:不要把全部财富都投资于一个领域,而要分散投资。其理论依据是投资组合理论。投资分散化原则具有普遍意义,不仅限于证券投资,公司各项决策都应注意分散化原则。

第三,资本市场有效原则:在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而且面对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调整。

第四,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指在进行财务计量时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我们在做财务交易决策时通常是在以上四个理论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在实践中发现风险——报酬权衡原则、资本市场有效原则有时在我国实践中会出现阶段性偏差。这提醒我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不能盲目照搬理论,而应坚持思辨的理念,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正如美国“股神”巴菲特提出的巴菲特定律所说: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这提醒我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中要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不要迷信理论和经验,特色不特,优势无优。

下载06公司理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word格式文档
下载06公司理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精选五篇)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的侧重于使用价值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价值管理;有的侧重于劳动因素的管理;有的侧重于信息管理。鉴于在企业......

    第十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第十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1选择题1企业想要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和投资计划来确定各个时期企业总体筹资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要资金要通过哪些方式(ABC) A筹资渠道B合理筹资结构C筹资......

    十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作者:时代硕博总分类帐简称为总帐,是包括全部帐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总括情况的帐簿,通常是根据统一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设置帐户的。明细分类帐简称为明细帐,是......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简答

    简答:1、企业主要财务活动和企业财务关系财务活动:资金凑集、资金投放和使用、资金收入和分配、财务关系:(1)企业与投资者和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2)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往来客......

    学习现代公司理财总结

    学习现代公司理财总结学习《现代公司理财》这门科目最大的收获是引起了我对投资理财的更大兴趣以及对股票知识的认识,懂得了许多,纠正了自己以前一些对钱财的狭隘观念,比如:“资......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探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探讨【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有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本文讲述了现代企事业财务管理面临的......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指通过企业的价值形态对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过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

    金融市场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金融市场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影响性研究姓名:黄海山班级:注会一班学号:10025158[摘要]金融市场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