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有感(共5篇)

时间:2019-05-12 02:2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课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课有感》。

第一篇:观课有感

语文教学就是把学生带入作者营造的优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想象、思考、乃至创造,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语文教学虽然教无定法,但有几点是不能忽视的。下边就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自主学习的运用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发展是被动的,发展目标,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学生心中没有底。学生只是栓着绳索的羊,教师牵到哪,学生就跟到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法拧成一股劲,削弱了教育力量。“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来获得科学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是心中有数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学生在教师的强迫下学多少知识都更可贵。

王老师的这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即教师引领学生开始阅读文本的角度、方式、方法。教师对切入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如何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的选择,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例如牟顺红老师抓住“木兰是一个女郎”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了“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喜欢木兰”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了“木兰,你是个好姑娘——,——。”的问题,引导学生读诗歌、品句子、感形象,解读她“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的个性特征。启示我今后教学中抓合适的切入点,让文本有厚变薄,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抓住朗读教学,在读中感受大语文的力量。

俗话说:“功夫靠练,文章靠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自己会声情并茂的表情朗读,还耍引导学生练读,进而能绘声绘色地表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基础上达到模仿、理解和运用的目的。事实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广泛作用。在朗读中感悟形象,这几位老师就是很好的事例。如何准确解读不仅需要学生会借助文本解读也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才是重要的,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形成民主气氛,师生结合,完成完美的朗诵,给人美得享受。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走进文本之中真切感受形象。我的课堂,学生就有些扭扭捏捏的不敢起来,使课堂陷入一种沉闷氛围,究其原因其实不怪学生不主动,还是我们平时教学上训练的不够,尤其是朗读的训练上比较的缺失,没有还语文课真正的语文味,所以才使学生不敢站起来朗读。这启示我自己今后一定要重视朗读的教学,不能使之成为一种形式而已。

四、结合生活实际,钻研文本。观《行道树》把主题定在“奉献精神”这个层面仅仅是教参提供给我们的。但是,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仅仅挖到“奉献精神”是不够的,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领会主题,由此,我感觉,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自己首先不能“浅解”文本,要尽可能地挖掘出文本主题的深意,然后,要考虑采取合适的方法,以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深处,挖掘出深层的韵味。浅尝辄止是文本解读的大忌,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和心进脉搏,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那我们就成了一位真正的教育者了。

第二篇:观课有感

老师要避免说“谁来读给我听听?”“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我”之类的说法。须知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同学们,课文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有哪一个不明白?(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是很好的做法,值得提倡。)

做航模:做哪些模型呢?飞机、轮船。等。拿出轮船模型,引导学生记住航带有舟字旁。

(“做航模”需要处理得更细致:1“模”就是模型;2.课本上的小朋友在做书面模型?飞机——航空模型;3.“航”,是什么偏旁?你想到了什么?船模,也就是航海模型。最好老师出示一艘船模。)

今天进行了第二专题的学习——多种方法识字。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违背了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规律,想所以然的东西太多。下面具体来谈谈。

今年我教二年级,周金春老师识字2的课例是我们这学期执教过的课题,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再对照周老师的课例和磨课过程,发现自己这节课的教学是失败的,因为在我的教学中,我没有把识字教学作为本课的重点,本课虽然也有识字、写字的教学,但我最后把功夫花费在了“理解动作词”上,比如“拉”'弹“"唱”“养”等等,从而忽视了低年级的教学特点,偏离了低年级的教学轨道。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从高年级教学过渡到低年级教学需要有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轻视了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而注重了理解、分析,实在是不可取啊!在此,奉劝教过高年级的老师们再回头教低年级时一定要遵循低年级教学规律,不要忘记教给孩子们更多的识字方法,教会他们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篇:观课有感

观课报告--《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015年,新一轮的研修又开始了,通过研修学习,我们从中又获得了很多知识。听了六位老师的课,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

现就《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注重方法渗透,引导自主探索。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反思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教材在一定的程度上含有辩证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在某个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变化与这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讨论题中不变量、变量中的比例关系,找出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本节课多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是在学生学完正、反比例意义的基础上,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以前所熟悉的归一应用题。首先,教师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复习正比例的意义;接着,情景引入新课,找信息,提出问题,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比值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把学生放在了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岳静老师对新知的教学采用了以旧知引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注意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老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很快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本课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新知的教学过程。很自然的从生活中引入、探究和应用。

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比较积极活跃。学生能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并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组讨论热烈,能够主动提问,互相帮助,学习效果不错。

三、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明确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至关重要。否则就成了为了学习而学习。

3.练习题的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不算紧密,要尽量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新引力的知识点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新课的认识。

4.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反思中加深理解。

四、学习收获。

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是郭老师给了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几位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一;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

二;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教师能出示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亲身经历的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小数的性质,到商场去观察,用变魔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和教学互动性,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三、教学效果:教师的态度亲切和蔼,做学生的大朋友,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能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总之,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教师用心设计,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教学效果良好。

第四篇:观课有感

观课有感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在观看本课时,我确定的观察点为“学生学习”维度中的“目标达成”视角“学生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有效的教学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专业与水平不断地提升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总体评价: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效,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有效调动学生思维,把“看不见的”学生原始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通过学生黑板板演展讲呈现出来,让学生原始思维可视化,以便更好地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从而促进对目标的达成,符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彰显活动有效之美。本节课突出的优点:

一、贯彻《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导入时以一段反应环境污染的视频开始,并且设计了问题情境: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让绿色回到文明身边,某中学团委组织八年级学生去植树,每个班37名学生,1班每人植树28棵,2班每人植树43棵,3班每人植树29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这个环节充分贯彻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技能与方法用于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葡萄”之感;而且要使问题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动起来,自己解决问题。如因式分解的定义,公因式的确定,以及另一个因式的确定方法都是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解答等过程,重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高老师整节课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得出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来多总结,多归纳,遇到比较困惑的问题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让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尽量让学生动起来。有时会成为与学生有同样知识水平线的未知者,有时成为能表达学生问题的困惑者,有时成为能帮助学生完整清晰地表达意见的翻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质疑。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能走下讲台,做到课内批改大部分学生的练习,且对于个别学习本课新知识有困难的学生能单独予以辅导。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做错及存在的问题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或是马上板演为全体学生讲解清楚。

3、课堂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展示成果,讲解思路,提出疑问,交流看法,完善答案。充分信任学生,尽力做到了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学生讲对的不再重复。使学生切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巩固和应用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

第五篇:观课有感

观课有感

罗老师讲授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罗老师的数学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入手,从生活中取材,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了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

罗老师创意裁剪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的活用教材,大胆摒弃了教材中同学们搜集矿泉水瓶的数学情境。罗老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机械的教教材。我想这样是需要勇气的!

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课上罗老师注重了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巧妙利用旧知架起一座通向新知识的桥梁。课堂上罗老师在让学生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减法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来学习,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罗老师的这节计算课的教学丝毫没有机械、枯燥、重复的训练,而是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把计算教学完全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计算方法。

另外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到罗老师平日的教学功底,她一定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数学课上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口算思路能够达到一口清:思路清、算理清、方法多。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这节数学课的练习设计可以说也是别具匠心的,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有深度和广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填未知数等,都很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罗老师在课上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

1、要求学生表达时语言做到简洁,学生算理明、思路清、方法多、速度快。

2、注意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笔算完毕,罗老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样有效避免了错误,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3、要求学生书写美观、工整,挺胸抬头。

4、重视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下课前问学生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次梳理,同时对自己的课堂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罗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数学知识,教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方法,更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在这里我还有一个问题要和大家探讨:

当学生的算理说得不够清楚的时候,教师是不是应该学会等待?数学学习需要消化、需要顿悟,这时也可以给学生时间思考、交流、讨论,循序渐进地完成旧知与新知的迁移。教师如果不那样急于给出问题的结论,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学生有疑问、有困难,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带领学生拨开云雾见青天,找到柳暗花明的感觉。学生有能力可以独立完成、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学会耐心等待、巧妙引导,该放手时就放手,做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能力通过努力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实。收放自如、有张有弛,应该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教学境界!

下载观课有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课有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课有感

    观课有感 上周,有幸聆听了武昌区棋盘街小学曹成林老师的一堂作文课,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吸引学生的课堂导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让学生......

    观课有感

    这次研修观看了四位老师的观摩课,感受到了各位老师的知识渊博以及对与教学事业的认真严谨。这几位老师的课精彩纷呈,无论组织教学,还是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

    观《交通安全课》有感

    观《交通安全课》有感 董各庄小学 六(2)班 杨东 人们说,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

    《水调歌头》观课有感

    《水调歌头》有感 读诗赏词首先要学习朗读,这是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诗歌那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便“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讲析与学生诵......

    观课议课有感

    观课议课有感实验小学:刘静玲听了谌主任有关观课议课的讲座后,感觉受益不少。下面结合我们平时观课议课的一些做法,聊聊我的几点体会。 一、互动是观课议课的一种较好方式。 观......

    观课有感(合集五篇)

    优秀教学课例演绎精彩课堂 ——参加“安庆市小学数学展示课(北师大版)”观摩有感 安庆市罗岭中心学校 严 睿 五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全市......

    观课有感(合集5篇)

    观课有感很高兴,很震惊,我真的看到了我希望的高效益高水平的课堂教学! 感觉如下:1.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引入教学部分这位老师从三个方面,钢球滚动,能量种类,图片分类提问创设情境,把学......

    《颐和园》观课有感

    1 一节公开课,台下多少功 ——听晓清老师执教《颐和园》有感 今天听晓清上《颐和园》一课,深深地体会到要想真正上好一节公开课的不易。 晓清老师是有一定经验的青年教师,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