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课有感
优秀教学课例演绎精彩课堂
——参加“安庆市小学数学展示课(北师大版)”观摩有感
安庆市罗岭中心学校 严 睿
五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全市百余名观摩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笔者有幸听了六节课,选手们巧妙而又的新颖教学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驾驭能力,新奇而又恰到好处的引入与点拨,娴熟地运用电子白板技术辅助教学,还有那制作精美的课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观摩者欣赏到十三节优秀的教学课例演绎精彩课堂。
一、再现精彩导课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意思是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说明兴趣爱好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赛场上,选手们独具匠心地激趣,使课堂上教学特色鲜明,各具风采:如,桐城市童铺学校李国海老师执教《扇形统计图》时,与学生谈话:老师心里很紧张,你想对老师说什么?生:老师加油!师:谢谢同学们鼓励老师一点都不紧张了。师:同学们中午喜欢吃什么?学生说出各自喜欢吃的食物。李老师因势利导质朴自然导入新课。又如,怀宁县公岭中心学校赵永红老师执教《比一比》课时,首先自我介绍,接着说今天没带来什么给同学们带来三句话,1.夸夸我自己。2.咕噜咕噜你最棒。3.咕噜咕噜他最棒。赵老师绘声绘色,创造迎合儿童心理的的语言加肢体动作将孩子们引入新知。再如,迎江区四照园小学任虹老师执教《重复的“奥妙”》时,让学生介绍自己,接下来做游戏,猜老师左右手拿着什么东西,猜对了东西归你,热情洋溢的任老师和兴高采烈的学生们尽情地玩游戏,任老师抓住精心营造的好时机,话锋一转今天我们上好玩的数学课。引同学们看宝盒,老师从盒子里一点一点拽出黄色五角星和绿色五角星,同时让学生说规律,带着学生在玩中引入新课„看,选手们每一节课上,课前交流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眼神都在围绕课堂内容展开,渗透的是那样合理而又自然,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选手们的匠心之细微。教师准确把握了设疑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为后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亲历精彩教学瞬间
观课感受最深是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肖春燕老师执教《比一比》课时,课件展示:火炬小学三年级口算比赛统计图。师:这三组同学哪组第一?生:移动圆片之后比较结果。师:刚才那个学生比平均数?为什么比平均数?师板书:第一组,7+3+5+9=24;第二组,4+8+3+1=16;第三组,4+7+5+4+5=25;师:老师故意说第三组赢。生:不行。师:为什么?生:因为第三组有5人,第一组和第二组只有4人,比总数不公平。师:应该怎么比呢?生:比平均数。小组讨论:第三组平均每人答对几题?学生交流算法:把多数移给少的,这样就一样多。师:给移动圆片的方法取个数学名字?生:移多补少。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讲解:把2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算式:25÷5=5,也就是总数÷份数=平均数„从课例中不难发现肖老师基本功扎实,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知识讲解准确,注重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但是,教学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好像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道,肖老师就充当了“引桥”和“路标”的作用。师生合作探究配合默契,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完满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又如,迎江区四照园小学任虹老师执教《重复的“奥妙”》一课时,出示课件:庆“六一”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找规律,小旗:红红蓝。灯笼:大小大小。花:红红黄黄。气球:红红黄。排队:女男女男。师:找规律不仅可以看颜色还可以听声音看形状。生1:大声小声大声小声。生2:脚步距离,长短长短.师:把灯笼的规律记在纸上行吗?展示作业,生1:我画一个大灯笼一个小灯笼。生2:我画一个大圆圈一个小圆圈。生3:我用文字一个大字一个小字。生4:我画圆圈○o○o 师:这四种哪种最简单?生:第四种。生:我们写下来没完没了,可用省略号。师引入:用√×表示大小灯笼就是√×√×√ׄ师:除了对错还可以用AB.也可以用符号记录„„课堂上任老师那循循善诱地启发、教学设计新颖有创意、师生配合默契玩中学,讨论交流投入且激烈,演绎出精彩课堂互动交流过程,就象一条条弹奏着美妙乐曲的叮咚小溪流淌进学生的心窝。任老师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关注学生,挖掘生活中素材,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兴趣、数学意识和数学智慧。二年级学生40分钟时间内神情专注积极参与其中,下课铃响了,学生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开,这充分体现了任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值得与会老师们学习与借鉴。听了六节优秀课例,选手们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素养都活脱脱的展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体现了浓浓的数学味,提升了教育质量,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安庆市四照园小学任老师在巩固练习中创设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1.“记忆力大比拼”让学生看一秒钟视频记忆说内容,开始学生说看不清,渐渐地学生找规律记忆很快准确回答视频内容。2.走进生活找规律:音乐课上咚××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的属相是每12年重复一次、瓷器上花纹、奥运会上打鼓、阅兵式等。数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一种理念。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创情境让学生发现、学习、用数学提供一种视觉,搭建一座平台,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有价值的数学。
总之,观摩既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观课者互相切磋,切磋课堂教学技艺,教学目标全适度、教学内容体现生活性基础性、板书中重点突出细化难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创设和谐民主精彩课堂让人眼睛一亮,执教者的课堪称优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设计的教学环节新颖,适当,合理利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老师的优美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观课有感
观课报告--《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015年,新一轮的研修又开始了,通过研修学习,我们从中又获得了很多知识。听了六位老师的课,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
现就《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注重方法渗透,引导自主探索。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反思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教材在一定的程度上含有辩证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在某个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变化与这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讨论题中不变量、变量中的比例关系,找出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本节课多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是在学生学完正、反比例意义的基础上,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以前所熟悉的归一应用题。首先,教师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复习正比例的意义;接着,情景引入新课,找信息,提出问题,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比值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把学生放在了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岳静老师对新知的教学采用了以旧知引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注意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老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很快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本课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新知的教学过程。很自然的从生活中引入、探究和应用。
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比较积极活跃。学生能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并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组讨论热烈,能够主动提问,互相帮助,学习效果不错。
三、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明确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至关重要。否则就成了为了学习而学习。
3.练习题的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不算紧密,要尽量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新引力的知识点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新课的认识。
4.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反思中加深理解。
四、学习收获。
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是郭老师给了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几位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一;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
二;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教师能出示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亲身经历的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小数的性质,到商场去观察,用变魔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和教学互动性,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三、教学效果:教师的态度亲切和蔼,做学生的大朋友,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能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总之,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教师用心设计,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教学效果良好。
第三篇:观课有感
观课有感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在观看本课时,我确定的观察点为“学生学习”维度中的“目标达成”视角“学生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有效的教学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专业与水平不断地提升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总体评价: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效,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有效调动学生思维,把“看不见的”学生原始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通过学生黑板板演展讲呈现出来,让学生原始思维可视化,以便更好地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从而促进对目标的达成,符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彰显活动有效之美。本节课突出的优点:
一、贯彻《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导入时以一段反应环境污染的视频开始,并且设计了问题情境: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让绿色回到文明身边,某中学团委组织八年级学生去植树,每个班37名学生,1班每人植树28棵,2班每人植树43棵,3班每人植树29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这个环节充分贯彻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技能与方法用于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葡萄”之感;而且要使问题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动起来,自己解决问题。如因式分解的定义,公因式的确定,以及另一个因式的确定方法都是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解答等过程,重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高老师整节课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得出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来多总结,多归纳,遇到比较困惑的问题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让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尽量让学生动起来。有时会成为与学生有同样知识水平线的未知者,有时成为能表达学生问题的困惑者,有时成为能帮助学生完整清晰地表达意见的翻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质疑。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能走下讲台,做到课内批改大部分学生的练习,且对于个别学习本课新知识有困难的学生能单独予以辅导。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做错及存在的问题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或是马上板演为全体学生讲解清楚。
3、课堂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展示成果,讲解思路,提出疑问,交流看法,完善答案。充分信任学生,尽力做到了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学生讲对的不再重复。使学生切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巩固和应用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
第四篇:观课有感
观课有感
罗老师讲授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罗老师的数学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入手,从生活中取材,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了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
罗老师创意裁剪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的活用教材,大胆摒弃了教材中同学们搜集矿泉水瓶的数学情境。罗老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机械的教教材。我想这样是需要勇气的!
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课上罗老师注重了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巧妙利用旧知架起一座通向新知识的桥梁。课堂上罗老师在让学生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减法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来学习,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罗老师的这节计算课的教学丝毫没有机械、枯燥、重复的训练,而是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把计算教学完全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计算方法。
另外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到罗老师平日的教学功底,她一定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数学课上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口算思路能够达到一口清:思路清、算理清、方法多。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这节数学课的练习设计可以说也是别具匠心的,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有深度和广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填未知数等,都很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罗老师在课上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
1、要求学生表达时语言做到简洁,学生算理明、思路清、方法多、速度快。
2、注意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笔算完毕,罗老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样有效避免了错误,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3、要求学生书写美观、工整,挺胸抬头。
4、重视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下课前问学生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次梳理,同时对自己的课堂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罗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数学知识,教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方法,更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在这里我还有一个问题要和大家探讨:
当学生的算理说得不够清楚的时候,教师是不是应该学会等待?数学学习需要消化、需要顿悟,这时也可以给学生时间思考、交流、讨论,循序渐进地完成旧知与新知的迁移。教师如果不那样急于给出问题的结论,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学生有疑问、有困难,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带领学生拨开云雾见青天,找到柳暗花明的感觉。学生有能力可以独立完成、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学会耐心等待、巧妙引导,该放手时就放手,做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能力通过努力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实。收放自如、有张有弛,应该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教学境界!
第五篇:观课有感
观课有感
上周,有幸聆听了武昌区棋盘街小学曹成林老师的一堂作文课,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吸引学生的课堂导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培养写作兴趣。曹老师巧妙地设计了吸引学生而且是与本节作文课息息相关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极大兴趣。刚上课,曹老师就说做游戏,先是老师说词语学生做动作,接着是老师做动作,学生猜动作的名称。学生因为感兴趣,马上参与到课堂。即便他一开始可能会抗拒上作文课,但这一有趣的活动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带进了作文课堂。通过课前活动,打消学生的生疏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为能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打下基础。
二、善于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作文课要上得有意思,让学生觉得有意思,让学生愿意去学,学得轻松。除了设计好课,还要善待学生。但不主张大话表扬,要实实在在的表扬。曹老师在课堂上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篇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并不多,但要让学生成功,让学生感受成功,学生才会有兴趣。对于后进生来说,一个词写得好,教师也注意了及时表扬,学生作文兴趣就来了。
三、巧妙地引导,“帮”学生想
要想让孩子写东西,就得先让他的小脑袋里有东西。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平时看书也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一旦让他们运用到作文中就有一定的难度,一可能是想不起来,二是不知道如何应用。但在曹老师的课堂上,她让孩子先仔细观察沙画创作的视频,再用一个词说说哪个步骤是如何创作的,或用一句话形容沙画美在什么地方,这样就帮孩子把他们小脑袋里的好词好句都挖出来,挖出来后一个个板书在黑板上,引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再次理解词语。
一节作文课,学生不但不感觉到累,而且感到乐趣无穷,收获甚大,这就是一节成功的作文课。
学习贵在内化。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东西;在未来的作文教学中,我将好好借鉴曹老师的作文教学方法,并不断探索新的作文指导方法,让孩子敢写作文,乐于写作文,能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