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和绝缘体教案示例之一

时间:2019-05-12 20:1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体和绝缘体教案示例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体和绝缘体教案示例之一》。

第一篇:导体和绝缘体教案示例之一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师:何涛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常识性了解导体导电、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

3.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二)教具

验电器两个,橡胶棒、玻璃棒、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各一根,毛皮一块,干电池一节,小灯泡、开关各一个,金属夹两个,导体、绝缘体示教板、导线几根,磁性黑板一块。(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1:电流是怎么形成的?2:电流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引入新课:

电路中是否有了电源,合上开关,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呢?

实验l: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用毛皮摩擦过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使A带上电,B不带电。用玻璃棒连接验电器A和B,结果B的金属箔片并不张开。表明没有电荷传到B上。

换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A和B,B的金属箔片张开,表明此时有电荷通过金属棒传向B。

这个实验说明,有的物体能够传导电荷,有的物体不能传导电荷。

实验2:在磁性黑板上按照本节教材上的第1幅图连接电路,合上开关,在两金属夹A和B之间依次连入示教板上的导体(如:铜丝、铝丝、铁丝、碳棒、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和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松香、胶木、煤油、纯水等),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由实验结果可知,接入铜丝、铝丝等物质,小灯泡发光,说阻电荷能够通过这些物质,它们能够导电;接入橡胶、塑料等物质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荷不能通过这些物质,它们不导电。

3.进行新课

(l)导体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大地、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当电路中有了电源,还必须用导体(导线)把电源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后,电路中才会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能发光。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观察:一段导线,看看电线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电线的外皮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

(3)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①指导同学看课本中“绝缘体应用的几个实例”的图。

②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实例。

(4)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以铝原子为例:如图所示。

①铝原子核内有13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13个电子按2n2排列;最外层轨道有3个电子,它们绕核高速运转。

②由于最外层的3个电子离校较远,它们很容易因某种原因而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③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原子间做无规则的运动,叫做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

在酸、碱、盐的溶液中也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叫做正、负离子。

在绝缘体里,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由此可知,任何物体里都存在正负电荷,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里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里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了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明白了导体能够导电和绝缘体不能够导电的原因。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但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本来是很好的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导体。因此我们在平时接触开关等元件上的绝缘体时,也不能粗心大意。

2011.11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教师:何涛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习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本课主要教学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制作一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学会用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认识人体和大地也是导体,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并发现他们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用电知识,规范自己的用电行为,注重用电安全。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在作出预测的基础上检验自己的预测;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人体、大地也是导体;

3、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重点难点:实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教学活动准备:

1、每组学生一份材料:电路检测器、木片、塑料、玻璃、橡皮、铁钉„„„„等几种导体与绝缘体;

2、每组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趣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如果一个学生将电路中铜片不小心弄丢了。

3、你能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吗?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将为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操作性概念做铺垫。

二、检验活动:

哪些物品连接在两条电线间也能使小灯泡发亮?

1、探究:简单电路演示中,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分析是什么? 学生交流答案。

2、预测:

同学们带来的物品中,哪些能连接电线使小灯泡亮起来呢? 学生填写《我的检测报告》中的预测现象,并在相应的格子里打“√”,记录下自己的预测结果。

3、学生操作:实际检测。

小组长拿出老师课前为同学们准备的检测器材。

4、讨论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把你的想法填到记录纸上。

5、交流探索结论:

像铜、铝、铁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像橡胶、塑料、陶瓷等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设计意图:检查原来的电路通不通电,是为了检查检测工具的准确性。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而不是把两个检测头叠在一起检测,这是检测的方法。活动中提供足够多的材料,让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用温馨提醒强化每个学生的行为,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关注每组学生每个孩子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探究的有效性、思维的深刻性,能依据检测一个物品的的思路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设计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学生感悟为目的,学生发现为宗旨。

三、拓展活动:检验人体和大地的导电性能

1、人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探索研究:绝缘体一定不导电吗?

设计意图:在探究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并相互启发解决。学生将构建适合自己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操作性概念,初步形成尊重事实的实验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

四、探究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探索导体和绝缘体不同的用途。

在电器中,凡是需要电流通过的部分,都要用导体,导体外部或导体间需要隔离的部分一定要用绝缘体,以防漏电。因此,在各种电工工具中,凡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必须用绝缘材料做成,这样人在操作时才能安全。

2、讨论: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1)分析现状: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因为人是导体,如不注意,当有强大电流流过身体时,就会把人电伤或电死。(2)出示课本图,讨论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3)讨论探究: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落实科学的用电方法,形成对科学进行探究的态度,获取科学探究的技能,使教学贴尽生活,散发生活气息

五、拓展延伸: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教师:何涛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不足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课内引向课外,再由课外引入课内,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学研究,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故此,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必要时将其引向解决,正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湿木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电流放大器搬出来,而是逐步将其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2011.11

第二篇:《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简单电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2、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

2、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

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三、教学难点

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验电器两个,橡胶棒、玻璃棒、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各一根,毛皮一块,干电池一节,小灯泡、开关各一个,金属夹两个,导体、绝缘体示教板、导线几根,磁性黑板一块。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电路中是否有了电源,合上开关,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呢?

实验: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用毛皮摩擦过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使A带上电,B不带电。用玻璃棒连接验电器A和B,结果B的金属箔片并不张开。表明没有电荷传到B上。换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A和B,B的金属箔片张开,表明此时有电荷通过金属棒传向B。这个实验说明,有的物体能够传导电荷,有的物体不能传导电荷。

由实验结果可知,接入铜丝、铝丝等物质,小灯泡发光,说阻电荷能够通过这些物质,它们能够导电;接入橡胶、塑料等物质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荷不能通过这些物质,它们不导电。

2.进行新课(l)导体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大地、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当电路中有了电源,还必须用导体(导线)把电源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后,电路中才会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能发光。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观察:一段导线,看看电线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电线的外皮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

(3)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①指导同学看课本中“绝缘体应用的几个实例”的图。②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实例。(4)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以铝原子为例:

①铝原子核内有13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13个电子按2n2排列;最外层轨道有3个电子,它们绕核高速运转。

②由于最外层的3个电子离校较远,它们很容易因某种原因而脱离原子核的束缚。③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原子间做无规则的运动,叫做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

在酸、碱、盐的溶液中也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叫做正、负离子。在绝缘体里,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由此可知,任何物体里都存在正负电荷,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里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里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了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明白了导体能够导电和绝缘体不能够导电的原因。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但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本来是很好的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

转化为导体。因此我们在平时接触开关等元件上的绝缘体时,也不能粗心大意。

4.布置作业 思考题

1.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为什么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拿在手中的胶木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

怎样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

第三篇: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多种物体进行预测、检测与记录等活动过程,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问题。

2、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意识。

3、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教学重点: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区分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科学记录表、曲别针、塑料尺、玻璃片、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橡皮、铝片、纸片等待检测物体。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简单电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电池、开关、导线、灯泡)

出示投影,一个简单电路是由电池、开关、导线、灯泡四部分构成。现在同学们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开始活动)师:都亮起来了吗?(亮起来了!)师:怎样让小灯泡熄灭呢?

总结:我们通过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如果用一些其它材料代替开关,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灯泡是否会亮?(想)

二、提出问题,学习新课 看我们准备了什么材料,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曲别针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如果将这些材料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大家看屏幕,我们来预测一下。(分小组说一说预测结果,填写预测表)

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将这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起来,将实验结果与预测表相对照,看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活动,将物体连接到电路。(10分钟)教师提供背景音乐,巡回指导。(通过检测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在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分小组汇报

(我们把曲别针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其他小组一样吗?)(我们把铁钉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我们把塑料尺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没有亮起来。)看一看我们的预测是否准确?(屏幕出示幻灯片)

刚才,我们将一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有些让小灯泡亮了,有些让小灯泡不亮,让小灯泡亮的物体有哪些?让小灯泡不亮的物体有哪些?屏幕出示。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电脑幻灯出示)

曲别针、铁钉、铝片、铜线等绝大多数金属是导体。塑料、干木条、玻璃等绝大多数非金属是绝缘体。

我们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那么,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出示实物。同学们观察这是什么?(改锥)由哪些材料构成?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有什么用处?

导体和绝缘体应用和广泛,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应用,但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道题。例如干木条是绝缘体,但木条变潮湿后,就成为导体了。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因此同学们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触电。

安全用电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大家看图,哪个正确?哪个错误?为什么?

我们要了解一些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1、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

2、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

3、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除了这些安全用电常识,你还知道哪些?下课与同学交流。

第四篇: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常识性了解导体导电、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

3.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二)教具

验电器两个,橡胶棒、玻璃棒、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各一根,毛皮一块,干电池一节,小灯泡、开关各一个,金属夹两个,导体、绝缘体示教板、导线几根,磁性黑板一块。(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1:电流是怎么形成的?

2:电流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引入新课:

电路中是否有了电源,合上开关,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呢?

实验l: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用毛皮摩擦过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使A带上电,B不带电。用玻璃棒连接验电器A和B,结果B的金属箔片并不张开。表明没有电荷传到B上。

换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A和B,B的金属箔片张开,表明此时有电荷通过金属棒传向B。

这个实验说明,有的物体能够传导电荷,有的物体不能传导电荷。

实验2:在磁性黑板上按照本节教材上的第1幅图连接电路,合上开关,在两金属夹A和B之间依次连入示教板上的导体(如:铜丝、铝丝、铁丝、碳棒、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和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松香、胶木、煤油、纯水等),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由实验结果可知,接入铜丝、铝丝等物质,小灯泡发光,说阻电荷能够通过这些物质,它们能够导电;接入橡胶、塑料等物质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荷不能通过这些物质,它们不导电。

3.进行新课

(l)导体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大地、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当电路中有了电源,还必须用导体(导线)把电源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后,电路中才会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能发光。

(2)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都是绝缘体。

观察:一段导线,看看电线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电线的外皮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说一说这样做的道理。

(3)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①指导同学看课本中“绝缘体应用的几个实例”的图。

②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实例。(4)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以铝原子为例:如图所示。

①铝原子核内有13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13个电子按2n2排列;最外层轨道有3个电子,它们绕核高速运转。

②由于最外层的3个电子离校较远,它们很容易因某种原因而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③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原子间做无规则的运动,叫做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

在酸、碱、盐的溶液中也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叫做正、负离子。

在绝缘体里,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由此可知,任何物体里都存在正负电荷,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里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里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思考与讨论:

①橡胶、塑料等材料是很好的绝缘体,这是因为它们: [ ]

A.不带电; B.没有电子;

C.没有电荷; D.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手拿一根铜棒与毛皮或丝绸摩擦,则铜棒;[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5)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实验:找一个废灯泡,取出里面的玻璃心,按课本图4�12连接好。常温下玻璃不导电,小灯泡不发光。用酒精灯给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

这个实验表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例如:玻璃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

木头在潮湿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

空气在强电力的作用下可以变为导体;

水在掺有杂质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

指导同学看课本图4�11“各种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的顺序排列”图。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了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明白了导体能够导电和绝缘体不能够导电的原因。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

重要的电工材料。但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本来是很好的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导体。因此我们在平时接触开关等元件上的绝缘体时,也不能粗心大意。

5.布置作业

思考题

1.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为什么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拿在手中的胶木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

怎样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

第五篇: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导体与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3.认识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

4.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5.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

难点:认识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大地也是导体。

三、教学内容

教材第33、34、35页。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播放器。

学具:电池、导线、电池盒、小灯泡、开关、灯座、铁片、铜丝、橡皮擦、塑料尺、回形针、纸片、烧杯、发光二极管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同学们还记得连接一个简单电路需要哪些材料吗?

生:导线、电池(电源)、小灯泡(用电器)

师:嗯,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一个简单电路由导线、电池、小灯泡组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些材料,哪些同学能上来给我们连一下。(PPT)请同学上来连一个简单电路

师:同学们,看小灯泡亮了没有? 生:亮了

师:说明这位同学连对了,我们给他一点掌声,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老师把其中一根导线剪断,灯泡还会亮吗? 生:不会

师:对,小灯泡不会亮了,那么我们应该在断开的电路中接入什么才能使小灯泡继续发亮?(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能想到在电路中接一些物体,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那同学们是不是不管接什么什么物体进去都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 生:不是

师:根据小灯泡的发亮情况可以判断出哪些物体接进这个电路中能使小灯泡发亮,在这个断开的简单电路中接入这些物体,大家看图片,像图片中一样,看好了,那现在大家会连了吗? 生:会了 师:好,那到底接哪些物体进去小灯泡会亮那些不会?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断开的简单电路来检测一下。

(二)预测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有:铁片、回形针、铜丝、纸片、铝片、干木条、橡皮擦、塑料尺,你们认为把这些材料接进去,哪些会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哪些不会?现在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预测一下,把你们的预测结果填在实验记录表上。(小组预测)

师:现在老师请一个组的同学起来汇报一下他们的预测结果。

(学生回答)

(三)实验 师:有其他不同意见吗?那同学们你们的预测到底正不正确呢?我们现在就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1)检测前,确定电路连接是否正常。

(2)将各个物体逐个接入电路中,看小灯泡是否发亮。(3)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注意要重复实验。(4)认真及时地记录检测结果,完成表格。(5)把检测完的物体分类放。

师:同学们懂了没,会不会做了?现在老师开始发实验材料

(教师发实验材料

学生实验)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组的同学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分一下类,同学们都发现铁片、铝片、铜丝、回形针能使小灯泡重新发亮,纸片、干木条、橡皮擦、塑料尺这些不能使小灯泡重新发亮。你们看一下这些能使小灯泡发亮的东西,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都是金属

(四)导体与绝缘体概念

师:嗯,使小灯泡发亮的东西大部分是金属,接入电路中能使小灯泡发亮呢说明它容易导电,不能使小灯泡发亮说明它不容易导电。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板书)并且导体大部分是金属,绝缘体大部分是非金属。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了,那现在老师说,你们来判断老师说的对不对: 1.导体容易导电(对)

2.绝缘体一定不能导电(错)

师: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而不是一定不能导电,当情况改变时,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互相转变的,比如说:

导体高温后变绝缘体(铁高温后,电阻变大,变为绝缘体)绝缘体变湿后变导体(比如说干木条变湿后变导体)

师:导体和绝缘体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现在同学们来谈谈在生活中,你认识的导体有哪些?绝缘体有哪些? 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水、人体、大地是导体吗?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导体绝缘体,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回顾一下吧。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七、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导体,什么绝缘体? 生:容易导体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不错,你们要记住了,导体是容易导电,而不是能导电;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而不是不能导电,我们说的是容易和不容易而不是能不能,也不是会不会。那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举举例子,哪些东西是导体,哪天是绝缘体?(学生举例)

师:同学们告诉老师这些导体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 生:都是金属。

师:很好,导电性是金属的特性之一,所以,金属是导体。

(二)自然界中的水、人体、大地都是导体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都很不错,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导体和一些绝缘体了,哪同学们你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是导体呢? 学生回答 师: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就来做实验验证一下,要验证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是导体,同样需要把自然界中的水接入到电路检测器中去,只是今天我们的用发光二极管来代替小灯泡。这是电路检测器,这呢是老师准备的三杯水分别是纯净水、自来水还有盐水。现在我们把纯净水接入电路中,你们认真观察二极管会不会亮? 学生观察并回答

师:二极管没亮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纯净水不容易导电,不是导体

师:对,这个实验说明了纯净水不是导体。下面我们再做第二个实验,我们把自来水接入这个电路中,你们认真观察二极管会不会亮?亮度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观察并回答

师:二极管亮了,而且亮度弱,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自来水容易导电,是导体,导电性弱。下面我们再做第三个实验,我们把盐水接入这个电路中,你们认真观察二极管会不会亮?并观察它的亮度的变化

(学生观察并回答)

师:二极管亮了,亮度增强了,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盐水容易导电,是导体,导电性强。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并不是所有的水都是导体,纯净水就不是导体。自来水和盐水是导体,自来水和盐水是自然界中的水,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水是导体。(板书)纯净水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里面不含任何杂质,自来水和盐水里面含有杂质,而且盐水里面的杂质多于自来水里面的,盐水导电性也强于自来水,说明了什么?

生:不同水导电性能不一样,水中的杂质越多,导电性越强。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自然界中的水是导体,纯净水不是导体,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人是不是导体? 生:是 师:到底是不是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做验电球实验),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验电球发光了

师:嗯,验电球亮了,这就说明人容易导电是导体。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下,这是电笔(介绍电笔的用法并演示)手放在电笔顶端,指示灯亮了也说明了人是导体。现在我们知道了自然界中的水,还有人都是导体,那你们认为大地是导体吗? 学生回答

师:其实大地也是导体,大家知不知道避雷针 学生回答

师:避雷针的使用就是利用了大地的导电性(教师介绍避雷针)

(三)生活中的导体与绝缘体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界中的水、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了(板书)。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导体和绝缘体有很多,上节课也说了一些,其实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好的电工材料,比如说电线、电笔、开关等等。你们能辨认出它们那些部分是导体,那一部分是绝缘体吗? 生:辨认 师: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设计成这样吗?导体部分和绝缘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生:回答

(四)安全用电

师:其实导体的作用是为了更容易导电,绝缘体的作用是防止人触电,保证用电安全。既然人会触电,生活中就要小心用电了,不然很容易触电发生危险。你们把课本翻到35页,判断以下几种做法对不对,并说出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并做讲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标志没有? 生:见过

师:分别在哪些地方见过? 学生回答

师:这些地方都是很容易触电,发生危险的地方,这个标志是小心触电的意思,以后我们看到这个标志,一定要远离,靠近了会很容易发生危险。电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要学会安全用电,那你们知道哪些安全用电的小常识呢?能举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接下来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安全用电的小视频,大家认真看,学习一下如何安全用电(播放安全用电小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总结一下,如何安全用电 学生总结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笔记本,写出几条安全用电的常识,不能少于三条。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些什么呢?一起来回顾一下吧!1.自然界中的水、人体、大地都是导体 2.安全用电常识。

七、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1.自然界中的水、人体、大地都是导体 2.安全用电常识:(1)

(2)

(3)

……

下载导体和绝缘体教案示例之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体和绝缘体教案示例之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导体与绝缘体范文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导体与绝缘体》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它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型课文。其教学内容可分为三......

    导体与绝缘体[范文大全]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师:李荣娟 班级:四年级二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物体导电性能是不相同的,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2.使学生能鉴别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并向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3.在复习电流形......

    《导体与绝缘体》教案及反思

    《导体和绝缘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执教人:李土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

    小学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篇一:《导体与绝缘体》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2、利用......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2.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3.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

    导体与绝缘体反思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邓勇 (一)问题的提出: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从本节课看,我设计了是从复习前几节课已有知识入手的,但又不是单纯的回忆知识......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导体和绝缘体》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单元》中的第五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导体与绝缘体是有一定初步认识,他们知道金属是导体,塑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