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5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并掌握盖斯定律;
2、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3、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读、讲、议、练,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在化学科学的研究中,常常需要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反应热,但有些反应的反应热很难直接测得,那么如何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呢?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知识回顾】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393.5kJ/mol 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讲解】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不能省去。
【思考】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 =-92.38kJ/mol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将达到平衡状态,1 mol N2(g)和3 mol H2(g)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g),因而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38kJ。
【思考】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C(s)+1/2O2(g)==CO(g)ΔH1=? 【学生回答】不能测量,因为C燃烧很难使其完全生成CO而没有CO2.用心 爱心 专心 【过渡】既然不能测量,那应如何才能知道该反应的反应热呢? 【学生回答】通过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指导阅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盖斯定律?
(2)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3)认真思考教材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的道理,深刻理解盖斯定律。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一、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通过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出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讲解】因为有些化学反应进行的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产物产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他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思考】应如何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呢? 【讲解】2.盖斯定律直观化
△H=△H1+△H2
【引导】由以上计算过程总结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步骤。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板书】
3、盖斯定律的应用
(1)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2)然后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导出“四则运算式”。【例1】已知① CO(g)+ 1/2 O2(g)= CO2(g);ΔH1= -283.0 kJ/mol ② H2(g)+ 1/2 O2(g)= H2O(l);ΔH2= -285.8 kJ/mol ③C2H5OH(l)+ 3 O2(g)= 2 CO2(g)+ 3H2O(l);ΔH3=-1370 kJ/mol 试计算: ④2CO(g)+ 4 H2(g)= H2O(l)+ C2H5OH(l)的ΔH 【解】:①×2 + ②×4-③ = ④ ΔH=ΔH1×2 +ΔH2×4 -ΔH3 =-283.2×2 -285.8×4 +1370 =-339.2 kJ/mol 【练习】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石墨,s)+O2(g)= CO2(g)△H1=-393.5kJ/mol ②C(金刚石,s)+O2(g)= CO2(g)△H2=-395.0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过渡】以上我们研究了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的反应热的计算,而对于反应热的计算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有关反应热计算的综合计算。【板书】
二、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常见题型:
题型一:有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的含义及书写 题型二:燃烧热、中和热的判断、求算及测量
用心 爱心 专心 具体内容:
1.已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有关反应热的计算:(1)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根据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或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或比较大小。(3)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阅读】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例1和例2从中反思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思路和具体步骤。【练习】
1、已知:C(s)+O2(g)= CO2(g)△H=-393.5 kJ/mol H2(g)+1/2O2(g)= H2O(l)△H=-241.8kJ/mol欲得到相同的热量,需分别燃烧固体碳和氢气的质量比约为()A.2:3.25 B.12:3.25 C.1:1 D.393.5:241.8 2、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晶体所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的是 A.Na(g)+Cl(g)=NaCl(s)△H B.Na(s)+1/2Cl2(g)=NaCl(s)△H1 C.Na(s)=Na(g)△H2 D.Na(g)-e=Na(g)△H3 E.1/2 Cl2(g)= Cl(g)△H4 F.Cl(g)+ e= Cl(g)△H5(2)写出△H与△H1、△H2、△H3、△H4、△H5之间的关系式 【课下作业】课后习题第3、4题。
---++-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二篇:《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4(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4(人教版选修4)
选修4 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1)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本节引言部分用几句简短的话说明了学习盖斯定律的缘由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本节内容中,盖斯定律是个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科书以测山高为例,并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论证。最后用co的摩尔生成焓的计算这个实例来加强学生对于盖斯定律的理解。学生在掌握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基础上,利用燃烧热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热化学计算。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掌握一种着眼于运用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2)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 《模块学习要求》
了解反应热和含变得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1.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3)本节在本章及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引入了焓变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而能量的多少则是以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为基础。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4)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5)学习重点
1. 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2.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不同质量反应物与能量变化、生成物的量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等)(6)学习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7)教学方法
a.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b.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c.言语传递法-适时引导
d.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
教学中还要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2、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以1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形式)。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还要强调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作标准来进行的。
3、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发生燃烧的反应为例,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唤起学生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5、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
(2)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单位书写正确。
(3)计算准确
(4)反思解题关键处(燃烧热的标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错误易发处 2.教学过程(1)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 知识铺垫: 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h2(g)+1/2o2(g)==h2o(g)△h1=-241.8kj/mol,h2o(g)==h2o(l)△h2=-44kj/mol
那么,h2的燃烧热△h应该是多少?
做好知识与理解的铺垫
环节二 创设情景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δh1=? 引入新课
思考并回答:①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 环节三 盖斯定律 的引出 分析教材中的插图1-9,在进行类比,得出盖斯定律,并从能量守恒角度加以理解
环节四 盖斯定律 适当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练习,的应用 加深对概念本身的理解盖斯定律和加强概念的应用。环节五 小结盖斯 定律、作业(2)教学过程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c 教师行为 e 学生行为 e 教学意图 1 知识铺垫 情景创设:
下列数据表示燃烧热吗?为什么?
h2(g)+1/2o2(g)==h2o(g)△h1=-241.8kj/mol
那么,h2的燃烧热△h应该是多少?(已知: h2o(g)==h2o(l)△h2=-44kj/mol)
思考:
不是,因为当水为液态是反应热才是燃烧热。
h2(g)+1/2o2(g)==h2o(l)△h=△h1+△h2=-285.8kj/mol 初步了解”途径“,为理解盖斯定律做铺垫 2 新课引入 情景创设:
如果2mol碳不完全燃烧成2molco时,会有多少能量损失呢? 思考并回答:
①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 分析讨论;通过什么途径来得知能量的损失。(1)实验测定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得知。3 盖斯定律的引出
教师引导思考--观察教材p11图1-9 类比--①c(s)+1/2o2(g)==co(g)δh1=? ②co(g)+1/2o2(g)== co2(g)δh2=-283.0kj/mol ③c(s)+o2(g)==co2(g)δh3=-393.5kj/mol 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考虑理解盖斯定律。回答思考结果
[学生活动]讨论发现:由碳生成co时的反应热的计算方案: ① + ② = ③,则 δh1 + δh2 =δh3 所以,δh1 =δh3-δh2 =-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 学生归纳:得出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4 盖斯定律的应用 列举例题 例题1 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说明了什么? 分析回答:
石墨不会自动变成金刚石;石墨与金刚石的能量相差不远。巩固理解 5 小结:归纳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学生总结: 深刻体会理解 盖斯其人简介: 附件1 学习过程反思与评价
1.在今天的探讨活动过程中,你觉得自己
a.很喜欢这种探讨学习的方式、感到这样学到的知识更不容易忘却
b.不喜欢这种方式,还是老师讲授的好,感到这样上课浪费时间,处理习题少。c.能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d.仍然不知所措,被动接受和记录老师和同学得出的结论 e.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2.今天这节课你感到快乐吗?什么时候最快乐? 3.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遗憾吗? 附件2 知识考察 检测题: 课后作业:
1、书写盖斯定律内容:
2、教材p14第6题
3、补充作业: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2ticl4ti 已知:① c?s?+o2?g?=co2?g? ?h=?393?5 kj·mol?1 ② 2co?g?+o2?g?=2co2?g? ?h=?566 kj·mol?1 ③ tio2?s?+2cl2?g?=ticl4?s?+o2?g? ?h=+141 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答案:?80 kj·mol?1 第二课时
(重点在反应热的计算上;包括盖斯定律的应用;进行不同类型习题的巩固练习上;注意计算格式,书写规范性-计算过程带入单位)[复习]盖斯定律的内涵、燃烧热的定义。[例1] 在 101 kpa时,1。6gch4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 89.0 kj的热量,ch4 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燃烧热为多少? 1000 l ch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ch4(g)+2o2(g)= co2(g)+ 2h2o(l);δh=-890 kj/mol 即ch4 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
1000 l ch4(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
n(ch4)=v(ch4)/ v m=1000l / 22.4l·mol-1 = 44.6mol 1mol ch4 完全燃烧放出 890 kj的热量,44.6 molch4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4.6 mol×890 kj/mol=3.97×104kj 答:ch4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1000 l ch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3.97×104kj。[解] 根据题意,葡萄糖的燃烧热为2800kj/mol。
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n(c6h12o6)= m(c6h12o6)/m(c6h12o6)=100g/180g·mol-1=0.556mol。1mol c6h12o6完全燃烧放出 2 800 kj的热量,0.556 mol c6h12o6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0.556 mol×2800 kj/mol=1560 kj。(2)18g水为1mol,生成6mol水放热为2800kj,生成1mol水放热为2800kj×1/6=466.67kj.答:(1)100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产生1560 kj的热量。(2)466.67kj.例3.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殊反应的热效应。(1)(s,白磷)+(2)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___(填”高“或”低")。解析:依题意求:
据盖斯定律有:
=(?2983.2+4×738.5)kj/mol=-29.2kj/mol,即。
白磷转化为红磷是放热反应,稳定性比红磷低(能量越低越稳定)。
例4.要使1000g水由25℃升温至100℃,须燃烧多少摩尔甲烷?这些甲烷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升?(水的比热容为4.18j/(g·℃);甲烷燃烧热为890.31kj/mol)当堂练习--教材p14--1、2、3、4、5 附加当堂巩固练习
1、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h=-393.51 kj/ mol c(金刚石)+o2(g)=co2(g)△h=-395.4 kj/ 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2、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 mol co(g)+1/2 o2(g)=co2(g)△h=-283.0 kj/ mol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的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的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已知1mol白磷转化成1mol红磷,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
p4(白,s)+5o2 = 2p2o5(s)δh1,4p(红,s)+5o2 = 2p2o5(s)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b)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 [解析]设想p4(白)转化为p(红),由题意第一个反应放的热量大于第二个反应,故δh1<δh2。
4、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汽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 o2(g)=h2o(l)的△h=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
5、已知ch4(g)+2o2==co2(g)+2h2o(l);△h=-890kj/mol,现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共0.75mo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气体和18g液态水,并放出515kj热量,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写出求算过程。教学评价
学习过程反思与评价
1.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你觉得自己
a.不喜欢这种方式,还是老师讲授的好,感到这样上课浪费时间,处理习题少。b.能够积极思考
c.仍然不知所措,被动接受和记录老师和同学得出的结论 d.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2.今天这节课你感到快乐吗?什么时候最快乐? 3.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遗憾吗? 知识考察
[作业] p13 7、8、9、10、11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1、100g碳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 c(s)+1/2 o2(g)===co(g)△h=-110.35 kj·mol-1,co(g)+1/2 o2(g)===co2(g)△h=-282.57kj·mol-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a、392.92kj b、2489.44kj
c、784.92kj d、3274.3kj
2、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汽。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1 n2h4(g)+o2(g)== n2(g)+ 2h2o(g)△h=-534kj·mol-1 则1mol气体肼和no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a、100.3kj b、567.85kj c、500.15kj d、601.7kj
3、已知: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1 2h2(g)+o2(g)==2h2o(g)△h=-q2kj·mol-1 2h2(g)+o2(g)==2h2o(l)△h=-q3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 后恢复到到常温,放出的热量(单位:kj)为()a、0.4q1+0.05q3 b、0.4q1+0.05q2 c、0.4q1+0.1q3 d、0.4q1+0.2q3
4、充分燃烧一定量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生成正盐,需要5mol·l-1 的koh溶液100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a、16q b、8q c、4q d、2q
5、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h=+q1kj·mol-1。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a、q1 >q2 b、q1=q2 c、q1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 cl2(g)===2hcl(g)△h=-184kj·mol-1 b、ch4(g)+2o2(g)==co2(g)+2h2o(g)△h=-802.3j·mol-1 c、co(g)+1/2 o2(g)===co2(g)△h2=-293kj·mol-1 d、2h2(g)+o2(g)==2h2o(l)△h=-571.6kj·mol-1
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 o2(g)===zno(s)△h1; hg(l)+1/2 o2(g)===hgo(s)△h2;则zn(s)+ hgo(s)== hg(l)+ zno(s),△h值为()a、△h2-△h1 b、△h2+△h1 c、△h1-△h2 d、-△h1-△h2
8、已知h2(g)+ cl2(g)===2hcl(g)△h=-184.6kj·mol-1 , 则hcl(g)==1/2h2(g)+1/2cl2(g)的△h为()a、+184.6kj·mol-1 b、92.3kj·mol-1 c、-369.2kj·mol-1 d、+92.3kj·mol-1
9、已知:a(g)+b(g)==c(g)△h1;d(g)+b(g)==e(g)△h2;若a、d、混合气体1mol完全与b反应,放出热△h3,则a、d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h2-△h3):(△h1-△h3)
b、(△h3-△h2):(△h1-△h3)c、(△h3-△h2):(△h3-△h1)d、(△h1-△h2):(△h3-△h2)
10、已知①2c(s)+ o2(g)===2co(g)△h=-221.0 kj·mol-1,②2h2(g)+o2(g)==2h2o(g △h=-483.6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h为()a、+262.6kj·mol-1 b、-131.3kj·mol-1 c、-352.kj·mol-1 d、+131.3kj·mol-1 11、10g硫磺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量使500g 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 ,热化学方程式为。
12、硝化甘油(c3h5n3o9)分解时产物为n2、co2、o2和液态水,它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已知20℃时,22.7g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的热量为154kj,则每生成1mol气体伴随放出的热量为 kj.13、质量为8.00g的某气体,含有3.01×1023个分子,其分子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实验测得1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能放出890kj热量。推出该气体的化学式,并写出其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三篇:化学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说课稿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选修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1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引入了焓变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而能量的多少则是以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为基础。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2)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学习重难点
1. 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2.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4)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 说教法
a.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b.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c.言语传递法—适时引导
d.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 教学中还要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2、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以1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形式)。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还要强调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作标准来进行的。
3、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用知识的能力。
4、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发生燃烧的反应为例,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唤起学生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5、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2)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单位书写正确。(3)计算准确(4)反思解题关键处(燃烧热的标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错误易发处 三 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能力
2.实验探究能力
3.运用化学知识能力 四 教学过程
环节一 知识铺垫: 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H2(g)+1/2O2(g)==H2O(g)
△H1=-241.8kJ/mol,H2O(g)==H2O(l)
△H2=-44kJ/mol 那么,H2的燃烧热△H应该是多少?
做好知识与理解的铺垫
复习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从旧知出发能把学生的认知情绪激发起来,并为新知的掌握做铺垫
环节二 创设情景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ΔH1=? 引入新课
思考并回答:①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环节三 盖斯定律的引出 分析教材中的插图1-9,在进行类比,得出盖斯定律,并从能量守
恒角度加以理解
培养阅读自学能力和自我检查的意识 环节四 盖斯定律
适当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练习,的应用
加深对概念本身的理解盖斯定律和加强概念的应用。
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五 小结盖斯
定律、作业 归纳小结 突出重点 促使学生的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
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一 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的内容: ΔH3=ΔH1+ΔH2
2.盖斯定律的应用:
可计算出难以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如反应慢、副反应多等 二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四篇:高中化学选修4教学设计有关pH的简单计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2、初步学会计算酸碱的pH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
3、掌握pH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
教学重点:有关pH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有关pH的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什么叫水的离子积?影响水的离子积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及pH的关系?溶液pH的计-算?求0.1mol/L盐酸溶液中的[OH]?(25℃)求0.1mol/LnaOH溶液中[H+]?
+②关于pH相同的酸(含强酸和弱酸)(1)溶液中c(H)相等(填“相等”或“不等”)。(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强酸 < 弱酸(填“>”或“<”)。
(3)耗碱规律:pH和溶液体积均相同的HCl、H2SO4、CH3COOH与碱完全反应时,消耗碱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CH3COOH。
+(4)稀释规律: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 1/m , 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 ,但弱酸中c(H)减小 小于(填“大于”或“小于”)m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③pH的有关计算:(1)求酸或碱溶液的pH
a·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求强酸或强碱稀释后的pH b·若为酸性,先求出c(H+)后
+(3)求混合溶液的pH
由pH =-lg{c(H)}求pH
—
①两种强酸(碱)混合 若为碱性,先求c(OH)后
—
②强酸与强碱混合 由Kw = c(H+)·c(OH)(4)pH+pOH=14
求c(H+),再求pH 板书:
三、有关溶液pH的计算
(一)强酸、强碱自相或互相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nI(H)nII(H)nI(OH)nII(OH)VIVIIVIVII(1)酸I+酸II
[H+] =
(2)碱I+碱II
[OH-] =
(3)酸I+碱II完全中和:[H+] = [OH-] = 110mol/L
7nI(H)nII(OH)nI(OH)nII(H)VIVIIVIVII酸过量:
[H+]=
碱过量:[OH-] =
(二)溶液酸碱性pH计算经验规律
(1)两强酸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的pH=小的+0.3
(2)两强碱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pH=大的—0.3(3)当按所给反应物质的量之比计算时,酸碱不论强弱,谁大谁过剩,溶液呈谁性。
(4)酸碱等体积混合①pH = 2 某酸与pH = 12 某碱混合pH难定②pH = 4 某酸与pH = 10 NaOH混合 pH≤7③pH = 4 H2SO4与pH = 10 某碱混合pH≥7④0.01mol/L pH = 2 一元酸与0.1mol/L pH = 12一元碱混合pH = 7(5)pH 减小一个单位,[H+]扩大为原来的10倍。
PH增大2个单位,[H+]减为原来的1/100
+(6)稀释规律: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 1/m , 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 ,但弱酸中c(H)减小 小于m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例
1、求下列溶液的pH:(1)某H2SO4溶液的浓度是0·005mol/L
①求此溶液的pH ②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100倍 ③再继续稀释至104倍
(2)pH=3的盐酸与pH=5的硫酸等体积混合
(3)pH=10和pH=12的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4)pH=12的NaOH和pH =4的HCl等体积混合
-2解析:(1)① c(H+)=0·005mol/L×2=0·01 mol/L, pH=-lg10=2
-4-4② c(H+)=0·01mol/L÷100=10 mol/L, pH=-lg10=4 ③ pH=7(强调酸稀释后不会变成碱!)103105-4(2)c(H)==5×10-4, pH=-lg(5×10)=4-lg5=3·3 2+(强调10-3是10-5的100倍,所以10可以忽略不计)
-51041021014-3+(3)因为溶液呈碱性c(OH)==5×10 c(H)==2×10-12
32510— pH=-lg(2×10-12)=12-lg2=11·7(4)NaOH中c(OH)=10-2 mol/L HCl中c(H+)=10-4 mol/L二者等体积反应,碱过量,反应后溶液呈碱性。—102104所以反应后c(OH)==5×10-3
2—
—
1014-1
2c(H)==2×10-12 pH=-lg(2×10)=12-lg2=11·7 3510+例
2、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mol/L,则此时C(OH-)为多少?若温度不变,滴入稀H2SO4,使C(H+)=5.0—╳104mol/L,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多少? 答案:c(OH)2.0107molL;
c(H)水电离81011molL。
例
3、常温下,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接近(D)
1(110811010)mol(110811010)molLL A.2B.C.(110145105)molL
D.21010molL
例
4、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D)A、11:1 B、9:1
C、1:11
D、1:9 例
5、常温时某溶液中,测得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1mol/L,则对此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D)A、一定是酸溶液
B、一定是碱溶液
C、可能是pH=3的酸溶液
D、可能是pH=11的碱溶液 例
6、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C)A、等于8
B、等于7
C、接近7又小于7
D、大于7而小于8 例
7、有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pH5),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
解析:经分析可知一为强酸(盐酸),强电解质,另一为弱酸(醋酸),弱电解质。利用二者在电离过程中的区别,可用稀释相同倍数后测pH的方法进行鉴别。
答案:取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加水稀释10倍,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稀释后两种酸,点在PH试纸上,稍后与比色卡比较,其中PH较小的为醋酸,另一为盐酸。
练习:1.在250C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CD)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
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 2.250C时,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pH酸+pH碱=15)
3.在800C时,纯水的pH小于7,为什么?(因为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右移,使c——(H+)=c(OH)>107 mol/L,所以pH小于7)
4.pH = 4的盐酸用水稀释100倍、1000倍、10000倍,pH值各为多少?
+5.在0.01mol/LHCl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为多少?
+—106.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1╳10mol/L,则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
—x7.某盐酸中1╳10mol/L,某氨水的pH为y,已知:x+y = 14,且y>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后,所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8.pH = 5的强酸与pH = 11的强碱溶液混合至pH=7,求酸碱的体积比?
课堂练习1:
1.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为()。(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2.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A)12
(B)7
(C)6
(D)2
3.纯水在25℃和80℃时的氢离子浓度,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前者大
(B)相等
(C)前者小
(D)不能肯定
4.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常数为1.6×10-15 若用定义pH一样来规定pD=-lg[D+ ],则在该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的重水中,pD=7
(B)1 L溶解有0.01 mol DC1的重水溶液,其pD=2(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
(D)纯净的重水中,[D+ ][OD-]>1.0×10-1 4
5.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 ][OH-]乘积不变
(B)pH增大了
(C)[OH-]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 ]增加了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A)pH=4
(B)[H+ ]=1×10-3 mol·L-1
(C)[OH-]=1×10-11 mol·L-1
(D)[H+ ] ·[OH-]= 1×10-1
47.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8.常温下, 某溶液中水的电离度a=10-10/55.5(%), 该溶液的pH可能是()。
(A)12
(B)10
(C)4
(D)3 9.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和10 mL 0.1mol·L-1 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1 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不同(B)等体积pH=3的酸溶液pH=11的碱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7(C)体积相等, pH相等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 H+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pH=3的甲酸溶液的[H+]与pH=11的氨水溶液的[OH-]相等 11.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如果取等体积的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酸的序号填写)。
12.在25℃时, 有pH=a的盐酸和pH=b的苛性钠溶液,现取VamL盐酸用该苛性钠溶液中和,需VbmL苛性钠溶液。若a+b=13,则Va/Vb=____________。
13.将pH=3的弱酸溶液稀释100倍,该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1答案:1CD,2AD,3C,4B,5BD,6D,7D,8AC,9D,10CD。11.(1)c>b=a。(2)b>a=c。(3)c>a>b。b>c=a。12.1:10。13.3
—课堂练习2:1.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SO42和c(H+)之比约为()。(A)1:1
(B)1:2
(C)1:10
(D)10:1
2.向VmL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5mol/L硫酸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pH为3.0。则原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05×10-4 mol·L-1
(B)5.05×10-3 mol·L-1
(C)1.01×10-4 mol·L-1
(D)1.01×10-3 mol·L-1
3.在一定温度下,将pH=3的硫酸溶液与pH=9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在该温度下NH3·H2O的电离度为()。
(A)2%
(B)1%
(C)0.5%
(D)0.01% 4.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A)1×10-1(B)55.6×107
(C)107
(D)55.6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甲基橙试液变黄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使甲基橙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D)使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6.下列试纸使用时, 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A)pH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C)淀粉碘化钾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7.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的稀硫酸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a%,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1,则c1和c2的关系是()。
(A)c2 =2 c1
(B)c2 >2 c1
(C)c2 <2 c(D)c1 = 2c2
8.从植物花中提取一种有机物,可用简化式HIn表示,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电离平衡,故可作酸碱指示剂:HIn(溶液红色)H+(溶液)+In-(溶液黄色)。在该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指示剂显黄色的是()。(A)盐酸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氢钠溶液
(D)过氧化钠
9.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一元、二元、三元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2----2---①HA+HC(少量)=A+H2C ②H2B(少量)+2A=B+2HA ③H2B(少量)+H2C=HB+H3C 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
-2-3---2-(2)A、B、C、HB、H2C、HC6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的是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3)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填写标号)_______。
-3---2-2---(A)H3C+3A=3HA+C(B)HB+A=HA+B(C)H3C+B=HB+H2C
-3-(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H3C+OH(过量)=_______________。(B)(过量)+C=________________。10.250 mL pH=12的某一元强碱(MOH)溶液与250 mL 0.025 mol·L-1 的硫酸溶液相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体积为500 mL。试求:
(1)混合液的pH;
(2)若原250 mL一元强碱中含溶质0.1 g, 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3)若给混合液中分别滴入几滴甲基橙、无色酚酞、紫色石蕊试液,则溶液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11.在25℃时,有pH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取VaL该盐酸,同该NaOH溶液中和,需Vb L NaOH溶液,填空:(1)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填数字)。(2)若a+b=13,则Va:Vb=____________(填数字)。
(3)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_(填表达式),且Va_________ Vb(填:>、<、=)(题中a≤
6、b≥8)。课堂练习2答案:1C,2A,3B,4B,5BC,6A,7B,8B。9.(1)H2B。(2)C3-、HB-。(3)B、C。(4)H3C+3OH-= C3-+3H2O,2HA+C3-=2A-+H2C-。10.(1)pH=1.7;(2)Mr=23;(3)变红色、变无色、变红色。11.(1)1;(2)0.1;(3)10a+b-14,>。
1、常温下,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接近
1(110811010)mol(110811010)molLL A.B.C.(110145105)molL
D.21010molL
2、pH = 5的强酸与pH = 11的强碱溶液混合至pH=7,求酸碱的体积比?
3、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和10 mL 0.1mol·L-1 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1 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相同 B、中和10 mL Ph=1 醋酸与中和100 mLpH=2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量相同
5、在25℃时,有pH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1)若a+b=14,则溶液呈
性
(2)若a+b=13,则溶液呈
性(3)若a+b>14,则溶液呈
性 6、250C时,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
第五篇: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学案: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并掌握盖斯定律;
②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③初步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盖斯定律
四、学情分析:注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读、讲、议、练,启发式,探究式相结合
六、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填写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某些物质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在生产中,对燃料的燃烧、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废热的利用,也需要反应热计算,为方便反应热计算,我们来学习盖斯定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思考: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
归纳总结: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
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H;
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如下图所示:
则有△H=△H1+△H2+△H3 [过渡]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利用盖斯定律不难间接计算求得。
2、应用:通过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出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例:已知:①C(s)+O2(g)= CO2(g)
△H1=-393.5kJ/mol
②CO(g)+1/2O2(g)= CO2(g)△H2=-283.0kJ/mol
求:C(s)+1/2O2(g)= CO(g)的反应热△H3
解法一:虚拟路径法
△H1=△H2+△H3
△H3=△H1-△H2=-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
解法二:加减法
①-②= ③
△H3=△H1-△H2=-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已知: H2(g)+1/2O2(g)= H2O(g)△H1=-241.8kJ/mol
H2O(g)= H2O(l)△H2=-44 kJ/mol
则:H2(g)+1/2O2(g)= H2O(l)△H=
=
kJ/mol
【分析】:
根据盖斯定律,则
△H=△H1+△H2=-241.8kJ/mol+(-44.0kJ/mol)=-285.8kJ/mol
2.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CuSO4(s)+5H2O(l)
△H=+Q1kJ/mol
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A)
A.Q1>Q2
B.Q1=Q2
C.Q1 D.无法确定 3.已知① CO(g)+ 1/2 O2(g)= CO2(g); ΔH1= -283.0 kJ/mol ② H2(g)+ 1/2 O2(g)= H2O(l); ΔH2= -285.8 kJ/mol ③C2H5OH(l)+ 3 O2(g)= 2 CO2(g)+ 3H2O(l) ΔH3=-1370 kJ/mol试计算: ④2CO(g)+ 4 H2(g)= H2O(l)+ C2H5OH(l)的ΔH 【分析】:①×2 + ②×4-③ = ④ΔH=ΔH1×2 +ΔH2×4 -ΔH3 =-283.2×2 -285.8×4 +1370 =-339.2 kJ/mol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计算 一、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好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其余环节2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十一、参考答案:见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