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绘画》教学大纲
《计算机绘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画 课程编码:94110016 学 分: 4 分
总 学 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5学时;实验学时:30学时;课程设计:7学时 适应专业:图形图像、动漫 先修课程:美学基础,三大构成 执 笔 人:丛婧 审 订 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机上绘画这门课是图形图像、动漫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photoshop Illustrator painter三门课组成。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领域的表现手段,特别是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艺术设计的手法更加丰富多采。Photoshop平面设计跟 Illustrator是这门最重要的课程之一,painter是一款绘画软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画笔
通过该软件的学习能使学生能以计算机辅助方法加强专业基础学习,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能运用Photoshop跟 Illustrator 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高学生在艺术创作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为将来学习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型录画册设计、网页设计、印刷制版等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原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操作环境的熟悉和各项设置,颜色模型,颜色模式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平面设计涉及范畴基础知识了解;
二、基本专业术语学习。第二节 Photoshop的内部环境
一、用户界面简介;
二、定制优化工作环境。第三节 Adobe Bridge
第二章 绘图修饰及图像编辑
(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画笔调板的使用以及如何创建、编辑、删除和存储不同的画笔;正确区分和使用不同绘图工具和修饰工具,掌握和区分不同绘图模式;各种图像变形操作;图像自动化处理。
第一节 工具外形的设置 第二节 颜色设定
一、拾色器;
二、颜色调板;
三、色板调板;
四、其他颜色确定方法; 第三节 画笔调板
一、预设画笔;
二、自定义画笔;
三、画笔选项设定。第四节 绘图工具 第五节 图像修饰工具 第六节 工具的绘图模式 第七节 图像的裁剪 第八节 图像的变换
第三章 创建选区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各类创建修改选区方法及命令,编辑路径及与选区的相互转换。第一节 创建选区基本方法 第二节 修改选区
第三节 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一、创建路径;
二、编辑路径;
三、路径调板 第四节 从背景中“抽出”图像 第五节 调整边缘
第四章 通道和蒙板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各种通道和蒙板的原理及应用。第一节 蒙板的基本操作
一、创建、编辑快速蒙版;
二、创建、编辑图层蒙版;
三、创建、编辑通道蒙板。第二节 深入讲解蒙版
一、快速蒙版与选择区域;
二、通道概念原理;
三、通道调板。
第五章 图层的应用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如何使用图层调板创建并管理图层和图层组;各种使用图层蒙版、创建剪贴蒙版、使用调整图层和填充图层的技巧;创建并管理图层复合。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关于图层的基本操作。
一、创建图层;
二、编辑、修改图层 第三节 图层组 第四节 剪贴蒙版 第五节 图层蒙版
第六节 填充图层和调整图层
一、填充图层;
二、调整改图层 第七节 智能对象 第八节 图层复合
一、图层符合的创建;
二、调用图层复合;
三、图层复合的其他操作 第九节 自动对齐图层 第十节 自动混合图层
第六章 文字图层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文字图层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字符调板和段落调板的使用方法,文字弯曲效果的使用,文字与路径的编排转换。
第一节 创建文字图层
一、创建文字;
二、改变文字颜色;
三、点文字和段落文字;
四、文字的字符属性;
五、文字的段落属性。
第二节 修改文字图层
一、文字弯曲变形;
二、文字转换;
三、在路径上放置文字;
四、文字图层效果
第七章 图层样式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图层样式各选项的使用方法,熟练使用各种图层效果,正确使用混合模式,使图层间产生不同的效果。
第一节 关于混合选项
一、常规混合;
二、高级混合。第二节 图层效果。
第三节 其他图层效果命令。第四节 样式调板 第五节 图层与图层之间的作用模式
第八章 矢量图形和矢量蒙版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通过各种形状工具创建不同的路径、矢量图形和像素图形;区分矢量蒙版和像素蒙版;将矢量蒙版转化为像素蒙版。
第一节 矢量图形和矢量蒙版的基本操作 第二节 创建矢量图形
第九章 滤镜的特殊效果
(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正确使用各中不同的滤镜;正确使用液化、消失点和图像生成器;综合运用滤镜予图像处理中。
第一节 滤镜库各滤镜的操作使用 第二节 智能滤镜和渐隐命令
第一章 初识AI和操作之前的准备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应用范围,文件的基本操作,了解AI新特性 第一节 什么是illustrator 第二节 他的应用范围 第三节 页面显示
第二章 图形创建
(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路径的使用,需要对钢笔工具很熟悉并且熟悉复合路径的使用,更好用于设计中,同时对工具中的选取工具,以及图层能够有所掌握
第一节 基本绘图工具使用
一、钢笔工具使用;
二、铅笔、美工刀、路径工具使用
第二节 基本图形的绘制
一、直线工具、曲线、螺旋形、矩形网格极坐标的使用;
二、多边形工具、星形工具以及光晕工具使用
第三节 复合路径
一、复合路径;
二、复合形状和查找器;
三、有关路径查找器的其他命令
第四节 实时描摹
一、实时描摹图稿;
二、创建描摹预设 第五节 符号应用
一、符号工具;
二、符号在FLASH中运用
第六节 图形的选择
二、图形的位置关系
三、图层
第三章 图形编辑
基本外观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封套扭曲,即时变形工具的使用。通过对外观属性以及效果菜单掌握,可以更好的提高
第一节 即时变形工具的使用
一、变形工具 旋转扭曲工具、收缩工具、膨胀工具、晶格化工具 第二节 封套扭曲
一、用变形建立;
二、用网格建立;
三、用顶层对象建立
第三节 其他编辑命令
第四节 关于外观属性、第一节、图形样式和效果
二、图形样式面板的使用
三、关于效果菜单
第四章
文本
(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通过文本的学习可以,可以掌握文本的排版知识,同时也需要对广告中的文本运用有所掌握
第一节 文字的置入和输入输出文字
一、直接输入文字、输入特殊文字 第二节 选择文字
一、选择字符、选择文字对象、选择文字对象变换 第三节 格式化文字
一、字符面板、文字大小、修改字体;
二、字符缩放、字符旋转、字符对齐
第四节 格式化段落
一、“段落”面板 对齐和强制对齐;
二、标点悬挂
第五节 区域性文字
一、改变文字区域的大小;区域文字的选项;
第六节 路径文字
一、调整文字在路径上的位置
第七节 智能标点
第八节 Open Type选项
第九节 CJK 选项
第五章
滤镜应用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滤镜的效果,并且在特定的环境中决定选择何种滤镜进行操作 第一节 滤镜菜单
一、创建命令 扭曲命令、风格化命令;
二、有关PHOTOSHOP滤镜
第一章Painter作品赏析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在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使学员对Painter有一个初步的映像。了解不同绘画风格。同时知道如何默认格式
第一节painter概述
一、painter简介
第二节`painter界面与基本操作
一、认识画笔、图像窗口、图像基本操作;
二、了解绘画的过程;
三、图片的各种保存格式,设计网格,图像缩放旋转
第二章 艺术材质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能够掌握painter中的不同材质表现,尤其是纸张跟图案的运用 第一节 渐变材质
一、渐变的应用、渐变面板、编辑渐变、获取渐变;
二、图像的渐变渲染;
三、保存渐变
第二节 图案材质
一、图案的应用、图案面板、获取图案;
二、定义图案;
三、制作分形图案
第三节 纸张材质
一、纸张的应用、纸张面板、获取纸张;
第二节 织物材质
一、织物的应用、织物面板、移动织物;
第三章
主要画笔介绍
(5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主要的画笔风格跟他们的用法 第一节 铅笔 第二节 油性蜡笔 第三节 钢笔
第四节 书法笔
第五节 水粉笔
第六节 书法笔
第七节 其他类画笔
三、教学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Photoshop Illustrator CS跟PAINTER的基本操作,能运用这三门软件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高学生在艺术创作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水平。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一
绘图修饰语图像编辑
(2学时)实验二
选区创建与编辑
(2学时)实验三
文字编辑与排版
(2学时)实验四
通道、蒙版的使用
(2学时)实验五
图层样式综合应用
(2学时)实验六
滤镜特效使用
(4学时)实验七
图形创建
(4学时)实验八
对象组织
(2学时)实验九
文本
(3学时)实验十
艺术材质运用
(2学时)实验十一 画笔运用
(5学时)
五、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图形图像,动漫等各专业。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5学时,实验30学时,课程设计10学时。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了解一定的美学知识及设计三大构成课程之后,内容上注意页面编排设计时与三大构成相结合,特别是需要引导启发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
六、教学参考书
1、曹天佑 编著,《ADOBE PHOTOSHOP CS4标准培训教材》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计算机绘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名称:计算机绘画 学 分:4 周 数:2周
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动漫 执 笔 人:丛婧 审 订 人: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三门软件制作图像处理与设计的基本流程,增强同学们的动手与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过程使学生达到迅速提高应用软件的综合能力,进行广告招贴设计,型录画册设计等,包括:图像素材的创建、选择、运用等,使学生缩短与社会从业岗位需求的距离。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选题应该积极向上,能反映当代青年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求知奋进的精神风貌,同时应尽量考虑适用性,以便为学生将来的求职(求职简历)积累资料。
设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题创作,教师仅起辅导或引导学生的创作、解答疑难的作用。
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并尽量采用学生互相讲评和老师点评的方法,使实训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大课堂。
三、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期中课程设计
(1)选择其中一类制定课程设计的主题(广告招贴,书籍装帧,包装设计)(2)市场调研同类商品优劣势,分析同类作品优劣;(3)项目策划及素材收集(4)项目制作(5)编写设计说明书(6)答辩 第二、期末课程设计
(1)选择其中一类制定课程设计的主题(系列广告,型录画册设计)(2)市场调研同类商品优劣势,分析同类作品优劣;(3)项目策划及素材收集(4)利用视觉审美法则设计制作(5)编写设计说明书(6)答辩
四、时间安排
《机上绘画》课程设计安排在期中、期末进行,时间2周。具体安排如下:(1)期中课程设计
(3)期末课程设计
五、组织管理
(1周)
(1周)课程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由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课程设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 1.考核内容
由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所完成的作品、文档说明、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1)作品内容
(2)创意
75% 10%(3)文档说明
10%
5%(4)答辩(笔试和口试)2.成绩评定
依据上述考核内容,最后采用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五级记分制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第二篇:美术基础绘画教学大纲
基础绘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396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知能力.2.学会写实的表现方法,从整体关系及画面的美感效果方面,写实性的表现事物的体积感,光感,质感,空间感及色彩关系等,为日后脱离写生进行创作做准备.锻炼绘画技巧.技巧是表现形象的手段和途径,通过练习,不断地熟悉自己的绘画工具,积累使用经验,逐步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3.要求结构基本正确,人体比例协调,动态表现充分,画面线条流畅,色彩表现符合形式美感的规律.4.要求学会运用造型和色彩对空间进行塑造和表现,基本掌握绘画透视原理及相关艺术常识.达到自由表现室内外空间设计构思水平.5.针对动漫专业的特点,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绘画训练.二、教学内容
课程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教学二大部分
(一)第一学期
1.静物,石膏像: 素描,色彩写生.2.人物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素描写生。3.风景画,人体画临摹。4.外出写生和创作。5.参观画展
(二)第二学期
1.人体,人物头像,素描,色彩写生。2.风景画临摹,写生。3.空间素描,色彩写生。4.风景写生和创作 5.参观画展
(三)第三学期
1.人体素描,色彩,写生。2.场景展示气氛,创作绘制。3.人物,风景画设计创作。4.综合绘画创作。5.参观画展
三、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分析,示范。学生绘画操作训练、写生与作品观摩。
2.绘画命题创作实践。
四、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和实践考查相结合。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素描技法基础教程》 罗镜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素描,形体、解剖、明暗》 冯键钦 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素描技法》马玉如 陈丹青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2月 《设计基础素描》胡专一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年8月
《风景基础技法》格雷格、艾伯特,雷切尔沃尔夫 编著辽宁画报出版社1999年6月
《走进油画创作篇》李英伟 刘壮云 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第三篇: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导论》是中央开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补修课,该课程力求突出为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的指导思想,使专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开始就能够对自己今后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计算机导论》是专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入计算机本科专业学习要求补修的一门基础课,没有先修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程序设计语言、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基础等内容。
(三)课程的教材与教学方法 课程使用教材:《计算机导论》 安志远 邓振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计算机专业理论与应用的各个方面,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相应指导,并通过一些实例说明计算机各个方面的功能和应用即可。该课程内容重在了解,不要求深入研究和探讨相关问题。
二、大纲本文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掌握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中央处理器CPU
3、存储器
4、总线与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5、输入输出设备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构成
2、了解中央处理器CPU的类型、性能和指标
3、了解存储器的类型、性能和指标
4、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类型、性能和指标
第三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常用微机操作系统
3、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2、了解操作系统的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3、掌握Windows 2000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Windows 2000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
第四章
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
3、电子表格Excel 2000
4、电子演示文稿Powerpoint2000
5、WPS Office 2003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和组成
2、了解Word 2000、Excel 2000、Powerpoint2000、WPS Office 2003的作用。
因为这章内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要重点学习和参加上机考试,因此不作为考核内容。
第五章
程序设计语言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可视化程序设计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程序设计相关基础知识
2、了解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特点及其应用
3、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及其应用
4、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特点及其应用
第六章
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系统分析
3、系统设计
4、系统实施与维护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管理系统的分类
2、了解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各阶段主要任务
第七章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一)、教学内容
1、数据库技术概述
2、常用计算机开发平台
3、典型数据库技术应用实例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
2、了解数据模型及其种类
3、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历史
4、了解常用数据库开发平台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3、媒体制作软件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以及多媒体关键技术
2、了解数据压缩技术
3、了解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动画制作技术
第九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局域网
3、广域网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基本功能和分类
2、了解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的概念
3、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第十章 Internet应用基础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IP地址和域名
3、连接Internet
4、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5、收发电子邮件—Outlook Express
(二)、教学要求
1、了解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
2、掌握IP地址和域名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3、掌握普通用户接入Internet的方法
关于浏览器IE及OE收发邮件的使用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会详细介绍和考核,我们这门课对这两部分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十一章
网页设计基础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静态网页设计
3、动态网页设计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网页的基本要素
2、掌握FrontPage 2000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掌握静态网页设计技术
4、了解动态网页设计的相关技术
第十二章
电子商务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电子商务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技术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和发展
2、了解电子商务的功能和分类
3、掌握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
4、了解电子商务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技术
第十三章
信息安全
(一)、教学内容
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概述
2、网络安全
3、计算机病毒
4、数据加密与解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2、了解网络安全技术
3、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
4、了解数据加密/解密技术
第四篇:《毕业设计(计算机)》教学大纲(范文模版)
《毕业设计(计算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BS038
2、课程名称(中/英文):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Project(Thesis)
3、学时/学分:33学分
4、面向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级学生
5、开课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最后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不仅要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掌握学习、研究与综合运用于实际的方法,以及培养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在具体的教师指导下,就所选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按照具体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特定课程的学习,并参加和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三、教学基本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涉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课题,均以解决计算机学科研究与教学中的理论、技术、工程和应用等各方面问题为核心。
毕业论文(设计)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兼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并扩大专业知识范围。
(1)主要任务 学生应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包括工作计划和组织、检索与阅读中外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方案比较选择、具体研究(研究方法可以是计算、综合分析、实验研究、方案模拟抽象、数据处理、程序开发)、撰写总结报告。根据课题要求不同,可有所侧重。
(2)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
(3)能力培养要求
由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要求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应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在符合专业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选题应结合实际科学研究任务进行。积极引导学生走向学科前沿。并且课题的选择应力求与教师的科研任务密切结合,以利于教学相长并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深入。
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理论专著的评释,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可以做专题试验,使学生获得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锻炼;也可以做一些模拟性的设计、试验研究课题,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独立工作的初步练习。
(4)综合素质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的科研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其能日后独当一面的独立工作能力。
四、教学环节与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共进行33学分,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具体的教学环节与时间安排如下:
(1)论文开题 第七学期的第10周在系网上公布本所有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所选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相关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和经系调配后最后确定,第七学期第12周公布,第七学期第14周完成开题报告。
(2)中期检查
第七学期的第14周至第八学期的第18周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执行时间,其中在第八学期的第8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要求学生必须填报中期检查表,系还将进行个别抽查,以督促学生按计划进度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凡不合格者将参加大组答辩(抽查组)。
(3)论文预审
在第八学期的第14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撰写,并提交评阅老师预评审后进行修改,并准备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预审结果有三类:优秀、基本合格和抽查。说明:①在预审中如果对其工作有疑问的论文将作为抽查类,以便进一步了解;②参加优秀类的预审也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名、学生自荐方式。
(4)论文答辩
第八学期的第16周所有学生(包括优秀、基本合格和抽查等三类)都必须参加由指导教师组织的小组答辩。其中,优秀类的学生还将参加由系组织的大组答辩(优秀组),最终答辩委员会将根据学生所做的工作和答辩情况评选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与奖金;抽查类的学生也将参加由系组织的大组答辩(抽查组),答辩委员会主要对有疑问的部分进行详细的了解。
(5)提交材料
第八学期的第17周初指导教师提交其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所有相关材料和推荐成绩,上报系复审、确定最终成绩并备案。
五、成绩评定
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内容和参加答辩后才能取得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一般采用五级计分(优秀、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主要看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也要考虑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表现(如设计思想、独立工作能力、创造精神等),全面衡量学生的真实质量,不要以对学生过去成绩的印象,或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六、其它
有关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要求的细则等,详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制订的《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
第五篇: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是中央电大广告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平面艺术设计的规律和计算机平面图形艺术设计手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平面设计理念、规律和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手段,进行平面图形艺术的创意、设计,掌握视觉艺术形式及效果的创新和开发的基本技巧与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
本课程的前导课有:素描、色彩、构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视觉设计基础。后续课有:计算机三维设计和相关的专业课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及其层次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图形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2、要求学生通过平面图形设计软件的学习,掌握运用这些软件进行平面艺术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4、学习该课程先决条件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常识与基本的操作技能;有上机学习的条件,能用计算机安装有相应版本的教学软件。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计算机立体图形艺术设计课是一门专业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学习习近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巧;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软件进行平面广告设计;
3、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菜单应该中文和英文对照介绍;
4、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应该兼顾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介绍、了解和赏析;
5、注重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现状与前景的介绍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关注。
6、本课程教学主要以学生自学文字教材与配套 CAI 课件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通过阅读教材,观摩CAI 课件上的介绍和范例,以及大量的上机实践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部分 多媒体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学时分配比例
本课程设计为 6 学分,学年课,课内学时为 108学时。学时分配比例(参考)如下表:
课内
学时4 10 10 20 20 20 20 108 序 号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二编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合 计
教 学 内 容
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入门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概论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分类与特点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平面艺术设计基础知识 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软件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软件CorelDRAW 计算机图像艺术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 CS 计算机版面艺术设计软件Pagemaker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软件Illustrator CS
注:在每节之后加入设计实践,在每章后加相应的思考题。
二、多媒体教材
1. 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要求教材体系完整,文字叙述简洁准确,操作步骤明确清楚,设计实例恰当。适合以自学为主的成人教育,体现电大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2. CAI 课件
CAI 课件是本课程辅助性教学软件。它是文字教材的视觉化和补充,也是以直
观的视觉效果,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文字主教材的内容。课件以软件学习为主,同时包含计算机图形的概论和相关软件所做优秀设计作品的赏析。
3.网络课程
鉴于计算机类课程的特性,大都比较适于建设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课程学习和教学的向导和补充,是为学生、教师设置的学习和教学园地。目的在于吸引学生学习目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交互的学习环境;为各地教师创建一个兼具教学参考、教学交流、教学服务等功能的教学园地。主要内容包括对课程基本内容的学习;媒体使用的指导;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视野的拓展;资料的查询;自检自测;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业讲评等。
主要手段有:IP课件、PPT文件、文本文件、视频。
三、教学环节
1.自学:计算机设计软件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学,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学习和
熟悉设计软件。同时,学生应该注意相关视觉作品的欣赏以及理论修养的积累和学习,方能提高设计水平。
2.面授辅导:面授辅导由各地电大聘请有关专家担任教师,各地辅导教师应认真
阅读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熟悉并掌握课程内容,认真备课。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讲解、演示、作业讲评等方式,讲解重点、难点问题,辅导学生学好本课。
3.上机操作:计算机软件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大量上机操作练习,学生利用课程光
盘和文字教材上机自学。
4.平时作业:以形成性考核册形式,分(1)(2)两册,每学期完成一册;作业共
安排8 次,每学期 4次:平均分配CorelDRAW 软件作业 16张,Photoshop软件作业 16 张;Pagemaker软件作业16 张,Illustrator软件作业16张;
5.期末考核:期末考试分(1)(2)两个考次,分两个学期完成;考试合格这方能获得本课学分。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为主;考核学员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软件的水平和能力。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平时作业成绩折合后计入期末总成绩。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编 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入门
第一章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概论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
第二节 图像与图形
第三节 计算机图形的产生与计算机图形学概念的出现
第四节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
2.教学要求:
了解:电子计算机、图像与图形以及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领会: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定义
掌握: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相近概念的区别
第二章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分类与特点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算机二维图形艺术设计
第二节 计算机三维图形艺术设计
第三节 计算机四维图形艺术设计
第四节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特点
第五节平面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
2.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分类
领会: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特点
掌握:平面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的关系和区别
第三章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算机工作的原理
第二节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输入设备
第三节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处理设备
第四节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输出设备
第五节 计算机的系统软件
2.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和系统软件
掌握: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的输入设备、处理设备和输出设备功能与特点
第四章平面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色彩的概念
第二节 版面设计构图基础
第三节 印刷前期的基础知识
2.教学要求
了解:平面设计中色彩的概念
掌握:平面设计中构图基础和印刷前期的基础知识
第二编 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软件
第五章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软件CorelDRAW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CorelDRAW12的窗口简介
第二节CorelDRAW12的菜单
第三节 CorelDRAW12的工具箱
第四节 CorelDRAW12的设计实践
2.教学要求
了解:CorelDRAW12的窗口
领会:CorelDRAW12的菜单和工具箱的功能
掌握:CorelDRAW12在平面设计实践中的技法
第六章 计算机图像艺术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 CS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Adobe Photoshop CS工具箱简介
第二节 Adobe Photoshop CS菜单介绍
第三节 Adobe Photoshop CS设计实践
2.教学要求:
了解:工具箱中工具的作用
领会:菜单命令的功能
掌握:运用Adobe Photoshop CS软件进行平面图像设计的实践技法
第七章 计算机版面艺术设计软件Pagemaker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Pagemaker6.5软件的工作窗界面
第二节 Pagemaker6.5软件菜单介绍
第三节 Pagemaker6.5软件的版面设计实践
2.教学要求
了解:Pagemaker6.5软件工作窗口、工具箱和控制面板
领会:Pagemaker6.5软件菜单命令
掌握:运用Pagemaker6.5软件进行版面设计实践的技法
第八章 Illustrator CS图形艺术设计软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Illustrator CS软件的工作窗界面
第二节 Illustrator CS软件菜单介绍
第三节 Illustrator CS软件的版面设计实践
2.教学要求
了解:Illustrator CS软件工作窗口、工具箱和控制面板
领会:Illustrator CS软件菜单命令
掌握:运用Illustrator CS软件进行版面设计实践的技法
第四部分 课堂教学建议
1.本课程应重视计算机教室的课堂教学。注重练习。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特别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集体练习。
2.系统设计并重视实施案例教学。本课程需要在接触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积累对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理性认识,教学中应该注意观摩和分析具体作品案例,避免空洞的纯知识教学。
3.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因材施教。力求联系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能力,教学联系实际有助于增加本课程的吸引力。
4.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材,注意各种媒体教材所担负的特定任务和功能,相互配合使用,帮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材引导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4.重视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经验并在与他人的多边交流中深入学习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