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1 常见的酸 教案
公开课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重点和难点: 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准备: 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指示剂
引入、发现、提出问题 情景问题引入:由问同学们熟知的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切入酸和碱的知识。
教师提出新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其他的酸也能使石蕊变红?”“碱又使石蕊变成什么颜色?”
学生探究结果:食醋、大多数水果(有酸味)中含酸;有些没熟透的水果(有涩味)如青柿子,还有皮蛋有涩味等。
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示物质,通过人物的活动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形象且生动,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探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形式有其原创性。
实验探究指示剂变色规律
游戏:部分学生分别扮演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并分别戴上写有相应名称的帽子,手执一支试管。
另一部分学生扮演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手执相应滴瓶,并将药品滴入前面四种物质扮演者手中试管,让同学们观看颜色的变化。
大胆尝试突破,教师还引入中性溶液,突破了书本的禁锢,又可以对比学习知识,让知识结构完整、清晰;课件风趣、直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很自然地得到了一次升华,又便于学生记忆,值得借鉴。
分析讨论:完成书本P49页表格,探究出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并讨论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哪种是碱。
知识突破,引入新问题:“这里有两种其他液体,一种是自来水,一种是食盐水溶液,请我们两位指示剂朋友来鉴别一下,它们是酸还是碱?”接着由同学扮演物质,做实验,观察现象,问这两种物质究竟是酸还是碱。
学生探究结果:指示剂在这两种液体中颜色没有变化,说明它们既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一种中性的液体。
小块知识点也能反映出认知规律。本块教师采用了“发现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尝试应用”的认知规律学习指示剂, 并用它来认知酸碱,层层递进,一气呵成,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双丰收。
课件演示指示剂变色规律:画面是一只变色龙,身上写着“石蕊”两个字,跳动着分别走到写有酸、碱、中性溶液的烧杯前,分别将左爪、右爪、尾巴伸入三个烧杯中,伸入后相应部位夸张一点适当变大,并变各种颜色,且唱着歌:“我是一只变变变色龙,遇到酸我就变成那红色,遇到碱我就变成了蓝色,通常的中性环境下我就是那紫衫龙王。”歌声仿《我是一只小小鸟》,欢快、诙谐,男声唱。
师:请同学们将酚酞遇酸、碱、中性液体的变色规律编成一些易记忆的韵语或创作成其他活泼的形式来帮助我们记忆,内容不求完美,只求有趣实用。
发现其他指示剂──酸碱使指示剂变色的应用
学生分组制取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或其他物质)的酒精浸出液,再分别滴入前面四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结果,由同学们讨论交流,比较所制四种指示剂中,哪些变色效果好些。
生:创作形式多种,并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例如:“我也是一种指指指示剂,我只在遇到碱时才变成红色娘子军。通常在中性环境下我是无色的,就连酸也奈何不了我,无法让我变颜色(仿《我是一只小小鸟》歌词)。”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物鉴别入手,调动学生的智慧,学生看、摸、闻、尝等感性活动,再提问引起学生理性思考,由感性知识自然上升,过渡到理性知识,课堂气氛活跃而又不肤浅,寓教于乐。学生自我提问、自主探究中的表格内容,反映出他们的自学的深度和广度,也表现出他们在探究中有意识地注意创造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所述的三个问题,其中一条是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两条是对教材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很有创见性,它证明学生的思维只有真实进入探究后才会爆发出最大的创造力。
第二板块:几种常见的酸
学生真情感受熟悉的物质
第一组物质:盐酸、硫酸、硝酸。
要求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但不能尝。
第二组物质:食醋、苹果、柠檬、橘子、山楂片、泡菜等。
要求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
探究几种常见的酸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自学P50页内容,自我提问、自主探究,再汇报自己的理解和新发现。
学生讲述自学的教材内容,概括学习方法,补充新发现: 学生表现出两个亮点:(1)自我提问、自主探究用表格展示内容: 自我提问的问题
自主探
究结论
酸有什么共性? 都有酸味、都有酸性
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含酸的物质? 我们在前面讲的一些水果、食物如:食醋、苹果、柠檬、橘子、山楂片、泡菜等有酸味,人在反胃时感到酸味。说明它们是含酸的物质。
酸有什么作用? 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化工原料,人类社会生活离不开酸。
(2)概括学习方法和对教材的建设性意见:
①记忆酸的物理性质时可用概括性的字表达理解知识的步骤。如“色、态、味、沸、密等”;
②第一张表的下面要补“保存方法”这一内容,因为酸是危险品,是必须注意的内容;③第二张表格右边应加“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把原有的知识和现在的新知识结合。
第三板块:浓硫酸的腐蚀性
课件展示:酸在工农业生活中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再展示浓硫酸伤人后皮肤照片、清华大学某学生用浓硫酸到动物园验证狗熊是“聪明”还是“笨”的事件、酸使工厂设备加快腐蚀等画面。
观后教师评述: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做实验时不掌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被腐蚀皮肤、衣服等。
教师做游戏实验:用一支新毛笔蘸浓硫酸在宣纸上写“浓硫酸的吸水性”。请同学们帮助讲解这一游戏的原理。
学生讲解:多个学生争先恐后上台讲解,突出强调了“原来浓硫酸的腐蚀的原因就是它的脱水性造成的”。
浓硫酸的腐蚀性虽然是一个较危险的实验,但教师并不是个人包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深刻地感受。从学生探究结果看出,学生是主动吸取基础知识与技能,从“启示”分析,他们从浓硫酸的腐蚀性中认识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贵,同时也感受悟出任何事物都有有利和有害的两面性,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师扩展引导:其实,除了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之外,其他的酸也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例如在有酸时,铁锈蚀会快多了。所以我们要全面掌握它们的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怎样稀释浓硫酸?请学生再从两方面收集、整理信息。其一:教材中告诉我们什么?其二:观察下一段课件内容。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看书、课件展示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导致危害的画面;规范操作稀释浓硫酸的步骤画面。
师生互动实验: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实验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
学生探究结果: 探究知识类别
探究结果
稀释浓硫酸不正确操作的后果
导致伤人或腐蚀物品。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对于皮肤还要尽快到医院治疗。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
在于它的脱水性。
稀释浓硫酸正确的操作方法
(见“师生互动实验”)
启示
我们不断要学会安全使用酸的方法,更应该具备一个安全的“大脑”,这就是社会责任感。要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健康,在实验室里千万不能用酸和同学开玩笑。
教师的小结是一个智慧的亮点,教师的小结不是重复已有的知识点和技能,而是抓住知识、方法和明确的道理“三维目标”来全面整合所学习的内容,小结的形式采用的是画“导游图”的形式,它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这一节课主要是同学们根据不同材料和实验自己探究出来的,我们学到了一系列的知识,也学会了很多方法,同时也明白了不少道理。知识、方法、道理就像我们到旅游区去各种景点一样,我们是从哪里走进的,又是从哪里出来的?现在请大家画一张探究旅游的“导游图”,然后来比较看谁的“导游图”更明了、更科学。
学生画探究“导游图”:学生分组“画图”,形成多种小结方式。布置作业
课本3、4、5
板书设计 第一板块:指示剂
第二板块:几种常见的酸 第三板块: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
第二篇:10.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一些零散的关于酸,碱,以及指示剂的内容,这是进行下一步教学的基础。学生把化学实验当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但是大部分学生做完实验不能对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对过程、结论缺失认真思考,因此教学中有必要强调对实验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对偶像容易产生崇拜心理,因此教学中利用历史资料伟人事迹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并使学生从中学习科学方法汲取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十单元酸和碱,大家请看课题1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
【创设情景】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被称为近代化学之夫的波义耳。他有一句名言:要想做好实验,就要敏于观察。关于他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17世纪的某天,那时侯我国的明朝还刚刚灭亡,原子论分子学说还没出现,化学还在黑暗中摸索。幸运的是波义耳已经拥有一个私人实验室。这天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不小心把浓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的花瓣上,喜爱花的他马上进行冲洗,却惊奇地发现紫色花瓣变红了。他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发现,而是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和思考。结果发现许多种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能变色,并制成了最早的酸碱指示剂。
大家通过这个故事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呢?故事中提到的科学概念有哪些?酸,碱,指示剂
。科学方法:自制酸碱指示剂。科学精神:好奇,注重观察,实验,思考
活动2【讲授】认识常见的酸和碱
【现场体验】这是同学们喜欢的维生素C泡腾片,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尝尝它的味道。对,酸酸甜甜的。它的成份里有果酸,柠檬酸。我们还知道哪些有酸味的物质呢?食醋,水果,可乐,对,它们含有醋酸,碳酸,果酸等。另外,我们人体有胃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它们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点?对,都含有氢离子。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的碱,比如石灰水,氨水,还有氢氧化钠。它们的组成的共同点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启发引导】):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我们可以猜想,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通过今天的活动探究我们可以验证这个猜想。
活动3【活动】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者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者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在上述几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活动4【活动】总结石蕊和酚酞变色规律
通过研究发现,变色效果最好的两种指示剂是石蕊和酚酞。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总结出它们的变色规律。
活动5【活动】学以致用
(练习)应用所学知识来鉴别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石灰水,食醋。
活动6【活动】总结交流
总结交流: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活动7【测试】测评
1.盐酸是酸溶液,它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遇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它使石蕊溶液变____,使酚酞溶液变______。
3.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碱溶液(如石灰水)变_____,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酸溶液(如稀硫酸)变______。
4.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碱溶液(如石灰水)变____,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酸溶液(如稀硫酸)显_____。
5.下表是四种花的提取液实验(酒精用于提取花中的色素)
水中
酸溶液中
碱溶液中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
紫罗兰
紫色
红色
蓝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⑴上表中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____________;
⑵将厨房中的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⑶若将紫罗兰提取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则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自制酸碱指示剂去测家里的肥皂水,洗洁精,果汁,白醋,自来水,洗发液等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并能判断简单的置换反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正确利用酸、碱、盐的一些知识,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
Fe203+6HCl=2FeCl3+3H20 Fe203+3H2SO4=Fe2(S04)3+3H20
(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
Na2C03+2HCl=2NaCl+H2 O+C02↑ Na2C03+H2SO4=Na2S04+H20+C02↑
2、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板书】
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
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稀硫酸(盐酸)→盐+氢气
(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
(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
第二课时 常见的碱
【引入】在学习中已经知道哪些碱?
【介绍】两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活动与探究1】
碱的物理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烧碱、消石灰、氨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烧碱放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可作干燥剂
烧碱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易溶于水
【交流与讨论】
你知道石灰水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活动与探究2】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交流与讨论】
1、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石灰水)→盐+水
2Na0H+C02=Na2C03+H20 Ca(OH)2+C02=CaC03↓+H2O
(3)与硫酸铜反应
CuSO4+Ca(OH)2=Cu(OH)2↓+CaSO4 CuSO4+2NaOH=Cu(OH)2↓+Na2SO
4【讨论】上述反应有何共同之处?复分解反应
2、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OH-,所以碱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实验室中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1、易吸收水而潮解
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板书】
二、常见的碱
1、碱的物理性质
2、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石灰水)→盐+水
(3)与硫酸铜反应
CuSO4+Ca(OH)2=Cu(OH)2↓+CaSO
4CuSO4+2NaOH=Cu(OH)2↓+Na2SO4
第三课时 酸碱复习
【回忆】酸碱知识体系
【练习】
1、许多植物的花中含有色素,这些色素有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作酸碱指示剂。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三个研钵中研磨,再依次加入酒精,搅拌,静置后得到花汁的酒精溶液。分别取少量上述所得的花汁的酒精溶液,用稀酸和稀碱逐一检验,现象如下: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
玫瑰 粉色 粉色 绿色
页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色 橙色 绿色
请回答:
(1)以上所举的花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2)经查资料得知,柑橘的近似pH为3~4。将大红花汁的酒精溶液滴入柑橘汁中,呈现的颜色应为。
2.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 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红的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3、请用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O、Na+、OH一)能使指示剂变色?实验步骤: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试液是否变红):
实验①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②看到的现象是,说明Na+离子 ;
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把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大试管中,然后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并微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④。
5、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 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X是S 2,Y是NaOH溶液 B.X是C 2,Y是石灰水 C.X是HCl,Y是Na2C03溶液 D.X是C,Y是石灰水
我国古代化学家葛洪曾将生石灰、草木灰(含有碳酸钾)加水熬制成浓汁涂在黑痣上,用以除去皮肤上的黑痣。写出加水和熬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这种浓汁能除痣的原因。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告.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纯净、干燥的C 2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明的仪器名称:①是,②是。
(2)指出装置的错误。
(3)B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掉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C中浓H 2S的作用是 ;B中的NaHC溶液不能换成石灰水,理由是。
(4)该同学改正了上述装置中的错误后进行实验时,发现D中CO 2仍不能集满,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下册 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目标
1、知道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并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
2、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学 能力目标
1、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目
2、初步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标 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目标
1、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难点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滴管、研钵、试管 药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盐酸 用品;紫甘蓝、红心萝卜、红色康乃馨、胡萝卜、纱布等。教
学
流
程 二次复备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1 认识常见的含有酸和碱的物质 【新课导入】展示山楂、苹果、桔子、柠檬等。【提问】同学们对这些水果熟悉吧,在品尝时它们有个共同的味道是什么? 【学生】酸味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有酸味的物质? 【学生】食醋、汽水、酸奶、酸菜、泡菜、葡萄等。【教师】如果我们将肥皂水、石灰水的稀溶液滴到手上,并用手指轻轻搓捻溶液,会感到这些溶液有滑腻感。【讲述】有酸味的溶液中一般都含有一种叫酸的物质,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食醋中含有醋酸,汽水中含有碳酸,胃液里含有盐酸,雪碧含有柠檬酸,酸菜汁含乳酸,水果中含各种果酸,洁厕灵含盐酸;有滑腻感的溶液中大都含有一种叫碱的物质,如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等。酸和碱这两类化合物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板书】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学生】写出盐酸、硫酸、碳酸三种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碱的化学式,认识它们都属于化合物。【教师】虽然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接触或品尝一些含有酸或碱的物质,但在学习和研究中从不用品尝或接触的方法来确定某种物质是不是酸或碱。【教师】如何区分酸碱两类化合物? 1
【教师】不加任何化学药品使石蕊变红,有什么办法?
【学生】回答 【实验】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然后小心地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分析】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或紫色石蕊遇碳酸变红)。“其他的酸也能使石蕊变红吗?”“碱又能使石蕊变成什么颜色呢?” 【教师】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即可验证你的设想的正确与否? 教学环节2 认识酸碱指示剂 【实验探究1】见课本实验10-1.【实验与交流】同学们以实验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根据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等物质溶液的酸碱性,概括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交流】白醋和苹果汁是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补充实验】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无色酚酞溶液的变色情况。【总结】酸碱指示剂的指示范围:不仅能指示酸溶液和碱溶液,还能指示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总结】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板书】
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教师】根据上面的实验,试分析这4种物质,哪些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学生】回答 【教师】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总结】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溶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溶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2
【板书】
3、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大家知道酸碱指示剂有着这样神奇的变化是谁发现的吗?他是如何发现的呢? 【教师】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紫罗兰的花瓣上,他发现植物的色素可以检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的。请大家阅读课本51页的资料卡片。教学环节3 自制酸碱指示剂 【过渡】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但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日常生活中的指示剂处处可见,同学们也可以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探究2】自制指示剂,并用自制指示剂试验在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见课本51页)【讨论】比较实验结果,哪些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效果较好?你认为这些指示剂有什么用途? 【结论】紫甘蓝、红心萝卜、红色康乃馨可做指示剂。这些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并了解了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发生变色,利用指示剂的这一性质,可判断某种物质的酸碱性。【布置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3、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溶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溶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3
教学反思 4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常见的酸和碱(2)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浓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掌握酸的性质。
3、书写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意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酸的性质
2、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玻璃片(20cm*30cm)、点滴板、胶头滴管、烧杯(2个)、玻璃棒、浓硫酸、稀硫酸、火柴、棉布等]
四、学习用具
每组:点滴板、胶头滴管、试管(2支)、试管架、试管夹、烧杯、酒精灯、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生锈铁钉(2根)、清水、火柴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启发式、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在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酸,知道了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可观察到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浓硫酸具有 性,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在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浓硫酸神秘的面纱,进一步认识它。先请大家观察 【演示实验】浓硫酸的腐蚀性
在一个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放入火柴梗、小纸片、棉布,然后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或稀硫酸。
【学生活动】认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现象
实验结果:滴入浓硫酸孔穴中的火柴梗、纸片、棉布变黑,发生炭化现象,而滴入稀硫酸孔穴中的火柴梗、纸片、棉布无明显变化。【小结与介绍】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能使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失水碳化,是把组成有机物成分里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例(水的组成比)从有机物里夺取出来,形成硫酸的水合物,同时剩下有机物组成中的碳。这种作用通常叫做脱水作用。
使用硫酸时应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可以置之不理吗?为什么?
在空气中由于水分蒸发,稀硫酸会变成浓硫酸
【过渡】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到稀硫酸,怎样将购买到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呢? 【演示实验】稀释浓硫酸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触摸烧杯外壁,回答问题
1、请说出手的感觉?
用心
爱心
专心
2、请猜测原因?
【设问】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又会怎么样呢? 【播放录像】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说明】
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的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样做是危险的。因此:
【小结】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
【提问】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借助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
向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追问】为什么会变色?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提问】除了碳酸,还有其他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 【学生探究】酸的性质
【明确要求】
1、在实验前,先阅读探究报告。
2、在实验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3、完成实验后,整理好仪器,填好探究报告。【学生汇报、教师点评】(滴管的使用、将铁钉装入试管、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归纳】酸的性质
⑴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⑵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⑶某些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简介】浓硫酸的氧化性、酸能与某些盐反应、酸能与碱反应。
【提问】硫酸、盐酸、是常见的酸,在组成上它们都含_______元素,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因而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小结】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组成和结构上的某些相同必然带来某些性质上的相似。这是学习化学的一个基本观念,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此会有更深的体会。【本课小结】
1、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氧化性、吸水性。
2、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选做练习】
1、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酸都含有酸根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离解出H+
()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硫酸铜 B.氧化钙 C.硫酸锌
上述物质不能存在于某无色溶液中的原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
3、判断下列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加以改正。⑴2Fe+6HCl=2FeCl3+3H2↑ ⑵Cu+2HCl=CuCl2+H2↑
用心
爱心
专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