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学法(一)
体育教学方法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
• 关于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 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关系:
•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 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根据师生双边活动分类:
教授法——是教师为完成体育教育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教育、教养、发展的教学法。
学习法——是学生为完成体育学习的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学法和练法。•
(二)、依据体育目标分类:
体育教学方法——包括语言法、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等。•
身体锻炼方法——包括负荷锻炼法、重复练习法、间歇锻炼法、变换锻炼法、巡回锻炼法等。•
(三)、以学生活动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及其来源分类:
语言法
直观法
练习法 •
(四)、从教学活动中获得信息的性质和功能特征分类:
基本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语言法、直观法、监督法。
辅助信息的手段和方法——音响法、定向标记法、专门技
术设备法等。• • • •
(五)、根据体育教学方法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进行分类:
自学法:观察法、阅读法、参观法、实习法。学
自练法:自我锻炼法、自我控制法、自我评价法。练
自评法:目标评价法、运动评价法、负荷评价法、• 法
效果评价法。
创新法:运动动作创新法、运动编排创新法、发展 •
体能创新法、优异成绩创新法。•
养护法:安全防范法、保护帮助法、量力适度法、•
卫生监督法。
• 品德教育法——教育要求法、陶冶法、说服法、样法、榜奖惩法。•
个性培育法——启发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知识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演讲法、讲练法。
技术技能教学法——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完整与分解法等。
体能发展的方法——固定负荷法、变换练习法、综合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巡回锻炼法、运动处方法。
概念——语言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动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形式——讲解、口令和指示、口头评定成绩、口头汇报、默
念与自我暗示等。
第二篇:体育教学法
体育教学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法:是研究和提示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的科学,是体育教育中的教学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和身体练习的方法学,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
2.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大纲内容为主线的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
3.体育实践课: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与学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掌握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的有组织的过程。
4.体育课结构:一般是指一节课教与学内容的合理顺序,以及各练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时间分配等。课的结构的实质是对整堂课教学活动模式的框架设计。
5.体育实践课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6.体育实践课的密度分为综合密度和专项密度两种。
7.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8.专项密度:是指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9.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课中学生从事练习的量和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
10.课时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堂体育课设计的教学方案,也叫教案。
11.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并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训练。
12.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行新课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
二、简答题
1.体育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1)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准备、作用及授课要求;
(2)体育实践课的教学目的、任务、特点、内容、原则、组织、方法;(3)体育实践课的类型、结构、密度、负荷、准备、进行和分析;(4)体育教学工作计划。2.体育教学法的特点?(1)普遍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3)应用性特点。3.精心设计与编写教学内容和过程?(1)有详有略、主次分明;(2)科学正确、针对性强;(3)教法得当,结构合理;(4)设计板书;
(5)课后小结。
4.在上新授课时的要求?
(1)体育教师应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正确地运用各种教法,使学生对新教材形成正确的概念;
(2)新授课中,要让学生先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及时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
(3)根据教材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和指导顺序,缩短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
(4)新授教材需要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是形成动作技能所需要的,也对发展身体有利,所以教学中应精讲多练。但新授课一般不宜过多讲求运动负荷,应侧重于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
5.准备部分的任务?
组织学生、思想动员,明确课的任务、内容和要求,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的上课。做好准备活动,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克服生理惰性,使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练习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状态。6.安排学生学习队形的基本要求?
学习队伍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看清“示范”、“演示”,听清教师的指导,学生尽可能背阳光、背风沙、背干扰站立;队伍的站立应有利于教师的观察、帮助、指导、调控;有利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互相观察与帮助;学习与练习队形应符合安全与卫生的基本要求;练习队形的站立应有利于提高练习密度。7.体育教学中对讲解的要求?
(1)讲解要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性;(2)讲解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3)
讲解要富有启发性;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8.体育教学中对动作示范的一般要求?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优美;(3)示范要有利于学生观察;(4)示范要与讲解相结合。9.对于不同动作,运用完整法时可采用的方法?
(1)在教授简单的、容易掌握的动作技术时,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后,就可让学生完整地练习整个动作技术;
(2)在学习复杂、较难的完整动作技术过程中,可以突出重点,先掌握动作技术的基础部分,再逐步掌握细节部分,或首先强调动作技术的方向、路线等要素,然后再要求动作技术幅度、节奏等要素;
(3)降低练习的难度和强度;
(4)广泛采用各种辅助或诱导性练习,发展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体会动作的重点与关键。逐步引导和过渡到掌握完整动作技术。
10.运用分解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划分动作技术的部分时,应考虑动作技术内在的有机联系,防止改变动作技术结构或破坏动作技术的完整性;
(2)使学生明确动作技术分解的各部分,在完整动作技术中的序列与位置;(3)完整的动作技术分解后,各部分的教学先后程序可按实际情况而定。可以顺进练习,也可逆进练习,还可先从中间部分练起;
(4)运用分解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整掌握动作技术,因此,分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应与完整法结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一般经常采用先完整的形式进行。
11.产生错误的主要因素?
(1)教育心理因素。主要是学生学习的目不明确、缺乏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怕苦怕累、怕受伤,以致缺乏信心和产生畏难情绪等;
(2)运动生物力学因素。主要是学生练习的动作技术要领与方法不当,动作技术不合理等;
(3)生理因素。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等;(4)教学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因素。主要是受场地、器材设备与周围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等;
(5)教师的素质与组织教法因素。主要是选择教材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的计划与安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组织教法不当等。
12.在具体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根据练习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选择确定练习的战术、练习的手段、练习的数量、练习的强度以及循环练习的方式;
(2)各作业点选用的练习手段应简便易行,要尽可能使所安排的练习对身体各部位以及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具有不同的影响;
(3)各练习站的练习顺序应尽可能不同性质、影响身体不同部位、难易和负荷大小不同的练习交替进行或渐进安排;
(4)各站连续完成练习的运动负荷,可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1/3开始,练习过程中可逐步增大,但一般不超过2/3。
13.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内容要有一定的情节,应按教学的意图和计划来组织游戏活动;(2)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3)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游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要注意通过游戏内容、规则、时间、器材、场地等其它间接途径控制和调节运动负荷。14.通常的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1)改变练习的内容;
(2)改变练习的速度、幅度、时间、速率等基本要素;
(3)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
(4)改变练习间的间隔时间;
(5)改变练习的顺序与组合;
(6)改变练习的条件等;
(7)改变组织教法。15.坐着跑的原因?
(1)腿部力量差:它是途中跑技术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由于腿部力量弱,后蹬不充分,形成坐着跑错误动作;
(2)髋关节灵活性差:髋关节柔韧性差,导致跑时身体重心下降;
(3)上体姿势不正确:上体姿势没有前倾角度,后仰、缩颈,姿势不正确;
(4)用力顺序不对:过分重视腿的前摆技术,忽视后蹬技术,导致用力顺序错乱。16.球类教学注意事项?
(1)球类教学中要把基本技术与教学比赛密切的结合起来;
(2)应贯彻竞赛规则精神;
(3)要合理采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4)要注意采用单一技术教学和综合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5)合理选择练习形式;
(6)要把发展身体素质训练和掌握技术、战术很好的结合起来;
(7)应采用游戏性、竞赛性和对抗性的练习方法。17.保护与帮助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1)要提高对保护与帮助的认识,熟悉动作的难度,掌握动作技术的规律,熟知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
(2)精力要集中,学生做容易脱手、落地等动作时,保护帮助者的站位要离学生近一些,以免发生事故时措手不及;
(3)要把保护学生头部的安全放在首位,在保护过程中,教师至少有一只手贴近学生上臂,必要时立即做推、拉、拨等动作;
(4)学生做成套动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的移动,变换保护位置。18.新课标下新的课程标准体育教学法分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
(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4)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法、比赛法;
(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发现法、问题探究法。
19、调动学生队伍的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的布局,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调动学生队伍;(2)要尽量缩短不同的练习场地之间的距离,节省调动队伍的时间,要通盘考虑一节课学生队伍的调动,注意有组织的调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
第三篇:体育教学法复习材料
体育教学法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教学计划分: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2、练习方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间歇练习法、持续练习法、游戏法、比赛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3、教师站位:逆时针跑步时教师站在左侧中间偏后位置。
4、示范面:正面示范、镜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
5、示范速度:长速示范、慢速示范、静止示范、分解示范。
6、指导方法: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
二、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法概念:体育教学法是指研究和提示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的科学,是体育教育中的教学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和身体练习的方法学,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
2、体育实践课概念:体育实践课是有计划有目的教与学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掌握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增强体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的有组织的过程。
3、课时计划概念:课时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堂体育课计划的教学方案,也叫做教案。
4、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并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训练,它是建筑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
5、体育实践课的结构:一般是指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合理顺序,以及各练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时间分配等。它的实质是对整堂课教学活动模式的框架设计。
6、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对教师来说,是教学技巧的表现,也是一种艺术。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7、体育教学概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大纲内容为主线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
8、导入技能:教师在进行新课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
三、简答题
1、新课程标准中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分哪几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分解游戏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4)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包括: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小群体学习法。
2、体育实践课教学中运用循环教学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应根据练习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选择确定练习的站术、练习的手段、练习的数量、练习的强度以及循环练习的方式;
(2)各作业点选用的练习手段应简便易行,要尽可能使所安排的练习对身体各部位以及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具有不同的影响;
(3)各练习站的练习顺序应尽可能不同性质、影响身体不同部位、难易和负荷大小不同的练习交替进行或渐进安排;
(4)各站连续完成练习的运动负荷,可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练习过程中可逐步增大,但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二。
3、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那几点?
(1)游戏内容要有一定的情节,应按教学的意图和计划来组织游戏活动;(2)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3)应不识时机地运用游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4)要注意通过游戏内容、规则、时间、器材、场地等其它间接途径控制和调节运动负荷。
4、体育实践课上运用完整法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授简单的、容易掌握的动作技术时,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后,就可让学生完整地练习整个动作技术;
(2)在学习复杂、较难的完整动作技术过程中,可以突出重点,先掌握动作技术的基础部分,再逐步掌握细节部分,或首先强调动作技术的方向、路线等要素,然后再要求动作技术幅度、节奏等要素;
(3)降低练习的难度和强度。如缩短跑的距离,降低跑的速度、降低横竿的高度,减轻投掷器材的重量等;
(4)广泛采用各种辅助或诱导性练习,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体会动作的重点与关键。逐步引导和过渡到掌握完整动作技术。
5、调整生理负荷的方法?(1)改变练习的内容;(2)改变练习的速度、幅度、时间、速率等基本要素;(3)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4)改变练习的间隔时间;(5)改变练习的顺序与组合;(6)改变练习的条件;(7)改变组织教法。
6、体育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1)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准备、作用及授课要求;
(2)体育实践课的教学目的、任务、特点、内容、原则、组织、方法;(3)体育实践课的类型、结构、密度、负荷、准备、进行和分析;(4)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7、田径课教学中跑步时出现坐着跑的原因是什么?
(1)腿部力量差:它是途中跑技术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由于腿部力量弱,后蹬不充分,形成坐着跑错误动作;
(2)髋关节灵活性差:髋关节柔韧性差,导致跑时身体重心下降;
(3)上体姿势不正确:上体姿势没有前倾角度,后仰、缩颈,姿势不正确;(4)用力顺序不对:过分重视腿的前摆技术,忽视后蹬技术,导致用力顺序错误。
8、安排学生学习队形的基本要求?
学习队伍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看清“示范”、“演示”,听清教师的指导,学生尽可能背阳光、背风沙、背干扰站立;队伍的站立应有利于教师的观察、帮助、指导、调控;有利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互相观察与帮助;学习与练习队形应符合安全与卫生的基本要求;练习队伍的站立应有利于提高练习密度。
9、运用分解法应注意的问题?
(1)划分动作技术的部分时,应考虑动作技术内在的有机联系,防止改变动作技术结构或破坏动作技术的完整性;
(2)使学生明确动作技术分解的各部分,在完整动作技术中的序列与位置;(3)完整的动作技术分解后,各部分的教学先后程序可按实际情况而定。可以顺进练习,也可逆进练习,还可先从中间部分练起;
(4)运用分解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整掌握动作技术,因此,分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应与完整发结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一般经常采用先完整的形式进行。
10、调动学生队伍的基本要求?
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的布局,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调动学生队伍;要尽量缩短不同的练习场地之间的距离,节省调动队伍的时间,要通盘考虑一节课学生队伍的调动,注意有组织地调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
11、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1)要提高对保护与帮助的认识,熟悉动作的难度,掌握动作技术的规律,熟知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
(2)精力要集中,学生做容易脱手、落地等动作时,保护帮助者的站位要离学生近一些,以免发生事故时措手不及;
(3)要把保护学生头部的安全放在首位,在保护过程中,教师至少有一只手贴近学生上臂,必要时立即做推、拉、拨等动作;
(4)学生做成套动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的移动,变换保护位置。
12、体育实践课的新授课有哪些要求?
(1)体育教师应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正确地运用各种教法(讲解、示范、帮助、限制和诱导等),使学生对新教材形成正确的概念;
(2)新授课中,要让学生先掌握动作的基本环节,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及时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
(3)根据教材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和指导顺序,缩短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
(4)新授教材需要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是形成动作技能所需要的,也对发展身体有利,所以教学中应精讲多练,但新授课一般不宜过多讲求运动负荷,应侧重与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
13、体育实践课球类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1)球类教学中要把基本技术与教学比赛密切地结合起来;(2)应贯彻竞赛规则精神;
(3)要合理采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
(4)要注意采用单一技术教学和综合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方法;(5)合理选择练习形式;
(6)要把发展身体素质训练和掌握技术、战术很好地结合起来;(7)应采用游戏性、竞赛性和对抗性的练习方法。
14、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主要因素?
(1)教育心理因素。主要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怕苦怕累、怕受伤。以致缺乏信心和产生畏难情绪等;
(2)运动生物力学因素。主要是学生练习的动作技术要领与方法不当,动作技术不合理等;
(3)生理因素。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等;(4)教学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因素。主要是受场地、器材设备与周围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等;
(5)教师的素质与组织教法因素。主要是选择教材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的计划与安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组织教法不当等。
三、论述题
A、试述体育教学中对动作示范的要求?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次示范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做什么师范?怎样示范?均要依据课的目标、教学的进程、学生的水平等有针对性的安排。通常在教学初期,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什么并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可选用常速示范;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动作的结构、时空特征,掌握怎样学习的方法,可采用慢速示范;而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则可采用分解师范或静止示范,以突出错误所在,引起学生注意;(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优美;
(3)示范要利于学生观察。为了使动作示范便于学生观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地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因学生的队形、动作性质及安全等因素决定;示范的方向要根据动作结构和要求学生观察的动作部位而定。因此,示范时要讲究各种示范的“面”。实践中经常采用的示范有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为了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侧面示范;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镜面示范是指示范者面向学生,动作方向应与学生保持一致,而示范者自身肢体的左或右侧则与学生相反。对于动作技术结构简单、学生易于模仿的练习,如徒手操等可采用镜面示范。总之,教师站位与学生的距离要适当,要使所要观察的动作面与学生的排面成平行的状态,以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为原则;(4)示范要与讲解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练习的内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先讲解后示范、先示范后讲解、边讲解边示范,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不同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知觉能力,有利于使直观和思维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B、试述体育教学中对讲解的要求?
(1)讲解要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讲什么?讲多少?怎样讲?都要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内容、要求、教学进程以及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并具有教育意义;
(2)讲解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体育教师要熟练的使用体育专业术语,广泛采用比喻、口诀、概要等形式生动形象的进行讲解。讲解时要注意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要口齿清楚、用词贴切、层次分明并符合学生的程度;(3)讲解要富有启发性,讲解时教师要善于设问激疑。可通过提问、引导、联想等方式启迪学生积累思维。使学生看、听、想、练有机地结合,以取得良好的讲解效果;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对象,讲解的方式和时机有所不同。例如课的开始教师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时语言要精练、果断;讲解分析动作要领时,对技术的重点、难点,可通过手势、语气以及语调的变化、加以强化;通常在组织调队、教师背向学生以及学生正在做练习时(特别是静止用力或危险的动作),除适当采用简短提示和评价外,一般不作具体讲解。
C、设计与编写理论课教案教学内容和过程时应注意的问题。(1)有详有略、主次分明。设计与编写教案要注意区别教材的重点与非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对于重点内容可详细些、透彻些,而对于一些次要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能简则简,能略则略。资料的选择也应围绕教学重点精选,举一反三,能说明问题即可,切忌堆砌资料,主次不分;
(2)科学正确、针对性强。编写教案时,无论是思想观点或是知识内容都应当是准确无误的,合乎科学。这就要求教师对要传授的知识必须理解正确,切忌一知半解就照抄照搬。对于补充的资料更应当查实,以免造成失误。此外,教师还应将消化理解的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深入浅出,便于学生接受;(3)教法的当,结构合理。在构思教案时,教师应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教学,避免满堂灌。使整堂课有讲有问,探讨性提出问题,允许学生讨论并发表见解,难易度要适中,并要在讨论后给予明确答案,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的巩固。在构思教案时,还应对整堂课的结构全面考虑,如什么内容先讲,什么内容后讲;各环节时间如何分配;如何提问;如何复习等等都必须考虑周到。这样才能使整个教案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收到预期的效果;
(4)设计板书。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教学意图的体现,因此必须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设计时要条理清楚,概括性强,文字精练,重点突出,正副板书布局科学合理。使板书起到强化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
(5)课后小结。课后小结的要求与实践课教案略同。课后小结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教师务必认真对待。D、试述体育教学法的特点?(1)普遍性特点
体育教学法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因此,它对各类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作为一般规律,它反映各种运动教育方式的共同特征,它来源于个别;
(2)综合性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是复杂的系统活动,需运动用多方面的知识来阐明其规律,所以它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的特点。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解释;同时又要以普通教育学的教学论为基础,对体育教学的本质、教学原则、教学形式,给予正确的阐述,还要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也要运用社会学、行为学、美学等有关的理论,对体育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科学的分析;
(3)应用性特点
从方法学的角度研究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而且从方法上解决如何办的问题,它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什么教?为什么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教什么?学什么?),体育教学的过程、原则、组织和方法(如何教?如何学?)等方面的问题。该课程的设置,一般在教育实习前结束,任课教师需具备多年从事体育实践课教学的经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表明,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对学好该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体育情景教学法(定稿)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以七年级《障碍跑》教学为例
重庆市大足中学 王明亮 ***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中学 学科:体育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让“情境教学法”得以发展,尤其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做好“情境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为适应中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在课堂上笔者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多途径构建学生体育运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关键词]中学体育;情境教学;案例分析
一、“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和前提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改的不断深化和创新,体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中愈来愈表现出了它独特的优势,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它的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针对中学生好动、好表现,爱好广泛,但是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形象生动,富于感情意义的 “情境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堂课选自“2015年国培计划”重庆市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培训期间所上的一堂优质课,课的内容是《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 碍,顺利到达目的地为活动过程,使学生掌握障碍跑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的模式
(一)问题导入,激起兴趣
本堂课是在永川中学上的,因此在选择场景时,我就以永川人家喻户晓的茶山竹海为情境目标。在课的开始部分,以提问的方式导入:
师:同学们,永川的茶山竹海你们都去玩过吗? 生:去过。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都有哪些景点呢?
生:青龙茶园、竹海迷宫、金盆竹海、薄刀岭、天子殿„„ 师: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到茶山竹海去探险,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那我们就快乐出发吧!
情境一:林间小道。在音乐《跑在最前头》的伴奏下,我带领着同学们成一路纵队绕着设置的障碍成蛇形跑,其间根据假设的不同地形完成单脚跳,后踢腿跑,高抬腿跑和侧身并腿跳等动作。
热身这部分,我创设了“林间小道”这个情境。因为我所面对的学生都是城里的孩子,他们每天看到的都是钢筋混凝土,他们也向往大自然,也希望走进大自然。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我通过设置一些简单标识,再配合欢快、激昂的音乐,让学生如快乐的小鹿,在“林间”自由地奔跑,为接下来的主教材教学做好了身体和心里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这是本课的基本部分,如何把栏架、体操凳、旗杆、垫子这些器材形象化和趣味化,使教学不枯燥易于动作技术的掌握,是本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时我就创设了 1.情境导入
师:经过一段轻松愉悦的绿荫小道,下面我们来到了今天要挑战的障碍区——竹海迷宫,同学们都说说这些障碍物像自然界中的一些什么景观呀?
生:像山洞、像树林、像独木桥„„
师:对,在我们的面前有湍急的“溪流”,有狭窄的“山洞”,有惊险的“独木桥”,还有茂密的“树林”。下面就要发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以及协作配合能力,共同探索出越过这些障碍物的方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我一声令下,同学们开始自由分组,并分别冠以勇敢队,坚韧队,团结队和励志队。各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不断尝试,摸索出越过障碍物的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放手,改变过去“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形成民主合作的学习风气[2]。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课堂小结,揭示要领
出示展板,根据学生的练习结果,和学生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学生来说一说越过障碍物所采用的方法,并能根据图例说出动作名称(三个字以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合适的名称写在题板上。在回答动作要求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会,发表看法和意见。
通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畅谈感想和体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3]。
3.动作展示,强化要领
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出来展示小组的动作,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地进行点评。通过动作展示,明确了动作概念,强化了动作技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模拟情境,解决问题
在探究学习阶段,学生学习了钻、跑、绕、跨等越过障碍物的动作技术。为了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转化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我又设计了“营救伤员”这个情境。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不好的消息,在越过障碍的途中有同学脚被扭伤了,现在我们要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营救伤员”这个游戏。下面就请各小组商议练习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游戏开始,在音乐《我相信》的激励下,学生们奋勇直前,采用不同的方法安全地越过障碍物。整个课堂热烈而欢快,激励声,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四)优化情境,释放心情
这是本课的结束部分,也是学生身心放松的阶段,我根据茶山竹海的秀丽风光创设了 放松练习。
不难看出通过优化情境,配合抒情的音乐,能使心境合二为一,从而达到良好的放松效果。
在这样美妙的意境下大家依依不舍地结束了本堂课的教学。
三、“情景教学法”带来的思考
本节课紧密围绕情境教学的“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组织教学,情境的运用,给课堂带来了生气,带来了欢乐。
总之,21世纪的教育必须是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中学体育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作为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感受、去研究,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积淀,提高学生的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吴键.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学校体育研究,23-25 [2]刘星光.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M].体育新华出版社, 2005.51-53 [3]周银绢.享受“快乐体育” ——《营救数码宝贝》案例分析[J].体育教学.2006年
第五篇:五步教学法一
1.五步教学法的基本做法:
第一步复习旧知识引人新课并根据本节教学内存出示设计好的阅读思考题,我提出的复习问题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学生回答即自然导人新课,随后出示了三个题目:“怎样理解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什么是规律,怎样正确理解规律?”“规律和规则、守则是否相同?”
第二步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思考找出问题答案,此时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点拨;
第三步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回答的情况,找出学生自学中没有掌握的知识和学生不能解决的难题;
第四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对学生感到个理解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该节课中我对怎样正确理解规律这个难点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讲了规律;
第五步练习
2.五步教学法的优点:
一是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的知识容量。经过学生的读答后,教师就叮知道学生没有清楚和不懂的知识是什么,然后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不懂和不清楚的知识,并提纲挈领地板书,理清知识脉络,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从而增大了教学的知识容量、节省厂教学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
二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兴趣。它把课堂时间的人部分留给学生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中所处的地位,因而能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对待学习;
三是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反溃学生的回答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就能及时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达到解惑的目的;
四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它用不同形式让学生接触所学知识,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可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是有利于因材施教,它可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实施五步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吃透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只有吃透了大纲和教材,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其次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防止随意性,读讲练任何一步都不能一贯到底,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做到各有侧重。如通俗易懂的内容,应主要让学生读,教师补充一些新材料、新事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点难点集中的内容,应以讲为主,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复习课则应以练为主,讲练结合,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第三,讲要少而精,做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干净利落。板书要简明扼要,形成知识体系,练习要精选,要抓住重点、热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