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量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二册P5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渗透函数的初步思想,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辨证观点,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难点:利用正反比例意义正确列出等式,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步骤:(铺垫孕伏,建立表象;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归纳总结,揭示意义;巩固练习,考考自己;分层练习,深化新知)
一、铺垫孕伏,建立表象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2、根据条件说出数学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2)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经X小时。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从上面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生产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根据题意列一个等式。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应用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我们学习比例的应用(板题)
1、教学例1(1)出示例1(课件演示)让学生读题一辆汽车2小时行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师: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自由回答)(提问:我们怎样解答的?(板式)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学生解答如下几种:解法一:14025=705=350千米解法二:140(52)=1402.5=350千米如果有学生用比例方法解,老师及时给以肯定,如果没有,老师给以引导性的问题:A题中涉及哪三种量?(路程、时间和速度三种量),其中哪两种是相关联的量?B哪一种量是一定的?(固定不变),你是怎么知道的?(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说速度是一定的)C它们有什么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D题中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说 一定,那么 和 成 比例关系?因此 和 的 是相等的。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比值相等)解法三:(用比例方法,怎样列式)解:设甲乙两地间的总路长X千米140 X 或 140:2=X:52 5 2X=1405X=350答:甲乙两地之间公路长350千米。小结:这一类型题,我们不仅可用过去的归一法、倍比法来解,还可用比例方法来解。
2、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呢?
3、变式练习改编题出示改编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请同学们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证,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列等式的依据是什么?
4、教学例2(课件演示)(1)出示例2,学生读题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提问:(1)以前我们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样解答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板书:速度时间=路程)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2)谁能仿照例1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例2来试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练习后提问怎样想的?速度和时间的对应关系怎样?检查列式解答过程,结合提问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解答。7054=3504=87.5(千米)(3)提问:按过去的方法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总路程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谁来说说,用反比例关系解答这道应用题怎样想,怎样做的?(课件演示)这道题里的路程是一定的,和 成 比例,所以两次行驶的 和 的 是相等的。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题意列出关系式,判断成反比例,再找出两种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关系里积一定,也就是两次行驶相对应数值的乘积相等,列式。(4)设每小时行驶X千米(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谁能列出方程4X=705 X=705/4 X=87.5答:每小时行驶87.5千米。师:A)该题中三个量有什么关系?其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B)题中哪一种是固定不变的?从哪里看出来?C)它们有什么关系?D)这道题的 一定,和 成 比例关系,所以两次行驶的和 的 是相等的。(5)变式练习(改编题)出示改变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集体订证,说说怎样想,根据什么列式。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解:设需要x小时到达87.5x=705 x=4答:需要4小时到达。
三、归纳总结,揭示意义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解题思路。指出: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
四、巩固练习,考考自己(课件演示)请你们按照刚才学习例题的方法去分析,只要列出式子就行。
1、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
2、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以上1、2两题,学生做完将鼠标移到看看做对了没有进行自我判断。
3、先想想下面各题中存在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1)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成,?(2)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 ?
4、四选一,每题只能选一次(1)体积是30立方分米的钢体重150千克,重1200千克的这种钢材,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d)a.15030=1200x b.30:150=1200:xc.150x=301200 d.150:30=1200:x(2)机器厂制造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8分钟减少到3分钟,过去每天生产零件60个,现在每天生产多少个?(a)a.608=3x b.60:8=3:xc.608=(8-3)x d.3:x=8:60(3)机器厂生产一种零件,每制造5个零件需要40分钟,一天工作480分钟,能制造多少个零件?(b)a.540=480x b.5:40=x:480c.40x=5480 d.40:5=x:480(4)托儿所给小朋友分糖,原来中班24人每人可分5块,最近又调进6人,每人可分多少块糖?(c)a.245=6x b.24:5=6:xc.(24+6)x=245 d.(24+6):x=24:5(5)小红从甲地到乙地,3小时行了全程的75%,几小时可以走一个来回?(b)a.375%=2x b.75%:3=2:xc.75%x=23 d.3:75%=2:x
五、分层练习,深化新知○1修一条长6400米的公路,修了20天后,还剩下4800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要修多少天?(6400-4800):20=4800:x○2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多装6根,几天能够完成?1230=(12+6)X○3农具厂生产一批小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12028=(120+20)X
六、全课总结,温故知新解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学生自己用语言叙述)一般方法和步骤:
1、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2、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3、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式;
4、检查后写出答案;
5、特别注意所得答案是否符合实际。
七、课后反馈,挑战难题小明受老师委托,编一些比例应用题,于是他前往数学超市选购了一些条件:计划每天生产30辆、实际每天生产40辆、计划25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计划一共生产了900辆、实际一共生产了1000辆小明需要你的帮助,你会怎样编题?
第二篇:正、反比例量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正、反比例量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3、渗透函数的初步思想,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辨
证观点,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难点:利用正反比例意义正确列出等式,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铺垫孕伏,建立表象;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归纳总结,揭示意义;巩固练习,考考自己;分层练习,深化新知)
一、铺垫孕伏,建立表象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2、根据条件说出数学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2)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经X小时。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从上面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生产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根据题意列一个等式。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应用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我们学习比例的应用(板题)
1、教学例1(1)出示例1(课件演示)让学生读题
一辆汽车2小时行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师: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自由回答)
(提问:我们怎样解答的?(板式)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学生解答如下几种:
解法一:140÷2×5=70×5=350千米
解法二:140×(5÷2)=140×2.5=350千米
如果有学生用比例方法解,老师及时给以肯定,如果没有,老师给以引导性的问题: A题中涉及哪三种量?(路程、时间和速度三种量),其中哪两种是相关联的量?
B哪一种量是一定的?(固定不变),你是怎么知道的?(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说速度是一定的)
C它们有什么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D题中“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说 一定,那么 和 成 比例关系?因此 和 的 是相等的。
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比值相等)解法三:(用比例方法,怎样列式)解:设甲乙两地间的总路长X千米 140 X 或 140:2=X:5 2 5 2X=140×5 X=350 答:甲乙两地之间公路长350千米。
小结:这一类型题,我们不仅可用过去的归一法、倍比法来解,还可用比例方法来解。
2、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呢?
3、变式练习改编题
出示改编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请同学们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证,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列等式的依据是什么?
4、教学例2(课件演示)(1)出示例2,学生读题
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提问:(1)以前我们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样解答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板书:速度×时间=路程)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
(2)谁能仿照例1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例2来试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练习后提问怎样想的?速度和时间的对应关系怎样?检查列式解答过程,结合提问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解答。70×5÷4=350÷4=87.5(千米)
(3)提问:按过去的方法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总路程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谁来说说,用反比例关系解答这道应用题怎样想,怎样做的?(课件演示)
这道题里的路程是一定的,和 成 比例,所以两次行驶的 和 的 是相等的。
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题意列出关系式,判断成反比例,再找出两种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关系里积一定,也就是两次行驶相对应数值的乘积相等,列式。
(4)设每小时行驶X千米(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谁能列出方程 4X=70×5 X=70×5/4 X=87.5 答:每小时行驶87.5千米。
师:A)该题中三个量有什么关系?其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B)题中哪一种是固定不变的?从哪里看出来?C)它们有什么关系?D)这道题的 一定,和 成 比例关系,所以两次行驶的和 的 是相等的。(5)变式练习(改编题)
出示改变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集体订证,说说怎样想,根据什么列式。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解:设需要x小时到达
87.5x=70×5 x=4 答:需要4小时到达。
三、归纳总结,揭示意义
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解题思路。
指出: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
四、巩固练习,考考自己(课件演示)
请你们按照刚才学习例题的方法去分析,只要列出式子就行。
1、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
2、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以上1、2两题,学生做完将鼠标移到“看看做对了没有”进行自我判断。
3、先想想下面各题中存在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
(1)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成,?
(2)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 ?
4、四选一,每题只能选一次
(1)体积是30立方分米的钢体重150千克,重1200千克的这种钢材,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d)
a.150×30=1200x b.30:150=1200:x c.150x=30×1200 d.150:30=1200:x(2)机器厂制造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原来8分钟减少到3分钟,过去每天生产零件60个,现在每天生产多少个?(a)a.60×8=3x b.60:8=3:x c.60×8=(8-3)x d.3:x=8:60(3)机器厂生产一种零件,每制造5个零件需要40分钟,一天工作480分钟,能制造多少个零件?(b)
a.5×40=480x b.5:40=x:480 c.40x=5×480 d.40:5=x:480(4)托儿所给小朋友分糖,原来中班24人每人可分5块,最近又调进6人,每人可分多少块糖?(c)
a.24×5=6x b.24:5=6:x c.(24+6)x=24×5 d.(24+6):x=24:5(5)小红从甲地到乙地,3小时行了全程的75%,几小时可以走一个来回?(b)a.3×75%=2x b.75%:3=2:x c.75%x=2×3 d.3:75%=2:x
五、分层练习,深化新知
○1修一条长6400米的公路,修了20天后,还剩下4800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要修多少天?(6400-4800):20=4800:x ○2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多装6根,几天能够完成?
12×30=(12+6)×X
○3农具厂生产一批小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20×28=(120+20)×X
六、全课总结,温故知新
解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学生自己用语言叙述)一般方法和步骤:
1、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2、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3、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式;
4、检查后写出答案;
5、特别注意所得答案是否符合实际。
七、课后反馈,挑战难题
小明受老师委托,编一些比例应用题,于是他前往“数学超市”选购了一些条件:
“计划每天生产30辆”、“实际每天生产40辆”、“计划25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计划一共生产了900辆”、“实际一共生产了1000辆” 小明需要你的帮助,你会怎样编题?
第三篇:苏教国标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每日一练
1、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干10天完成,乙队单独干的时间比甲队多1/2,两队合干,需要多少天完成?
2、完成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8天,乙队单独做需要24天。如果两队合做8天后。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做,还需要做几天才能完成?
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5小时完成,如果甲先做4小时,剩下的由乙做,还需几小时完成?
4、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2天,乙队单独做要15天。甲队先做3天后,余下的由两队合做,还要多少天完成?
5、一件工作,甲独做要12小时,乙独做要15小时,丙独做要10小时,甲、乙合做3小时后,由乙、丙合做,还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6、一个水池,如果单开甲水管,12分钟可以把空水池注满,单开乙水管,10分钟可以把空池注满;单开再水管,20分钟可以把满池水放完,如果三管齐开,多少分钟可将空池注满?
7、一个水池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单开进水管,8分钟可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12分钟可将满水池放完,现在同时打开进、出水管,注半池要多少时间?
8、—个水池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单开进水管3小时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5小时可将满池水放完。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2小时后,关掉出水管,还要几小时可以将全池水注满?
9,某工程,甲独做需10天,乙独做需12天,丙独做需15天,三者合做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的3/4?
10、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24天,乙队的工作效率比甲队高20%,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1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甲、乙、丙合做5天可以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丙独做,几天可以完成?
1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6天完成全部工程的1/4,如果两队同时合做,需要多少天完成?
13、一项工程,甲乙合作8天可以完成,现在甲乙合作2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乙独做又用了10天正好做完,这项工程如果由甲单独做,需要几天完成?
14、整修—条路面,如果甲队单独修需12天完成,现在甲队修了3天,另有任务调走,剩下的由乙队继续修,乙队用6天就把剩下的修完,如果由乙队单独修全部路面需要多少天?
15、修一段路,单独修甲队9小时修完,乙队8小时修完,现在由甲队人数的75%和乙队人数的50%共同来修这段路,需要几小时修完?
16、三个植树小组完成一项植树任务,第一小组单独做要6小时;第二小组单独做要7时,第三小组单独做要14小时。第一、二两小组共同植树2小时后,第三小组加入一块植,还要多少小时完成任务?
17、某校共有学生2000人,其中五,六年级占3/10,又知五年级学生人数比六年级多2/5。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18、某水泥厂仓库堆放一批水泥,运走3/5后,又运进150吨,这时库存水泥的吨数相当于原来的1/2少100吨。这个仓库原有水泥多少吨?
19、张强期末考试时,自然得了84分,语文分比自然分多1/7,比数学分少1/25。张强期末考试数学得了多少分?
20、兄弟二人共储蓄若干元,其中兄储蓄的占3/5,若弟从自己储蓄中给兄18元,那么弟余下的储蓄就占总数的1/4,问兄弟二入原来各储蓄多少元?
21、建筑工地有一堆黄砂,第一次用去90吨,刚好是这堆黄砂的l/4,第二次又用去总数的3/5,这堆黄砂还剩多少吨?
22、玩具厂有职工128人,男职工人数占总数的1/4,后来又调进男职工若干人,这时男职工占总数的2/5,这个厂现在有职工多少人?
23、某水果店买进苹果、桔子和黄梨三种水果,苹果比桔子多1/4,苹果相当于黄犁的7/8,已知黄犁比苹果重50千克。问买进桔子多少千克?
24、甲乙两个煤仓,已知乙仓存煤150吨,现从甲仓运出存煤的4/5,从乙仓运出存煤的2/5,这时两仓剩下的煤的吨数,乙仓比甲仓的3倍少6吨。甲仓原有存煤多少吨?
25、先锋农场买回一批化肥,用去了60吨,比剩下的少1/4,这批化肥原来有多少吨?
26、有一批货物,分3天运完。第一天运走3/10,第二天比第—天多运走8吨,第三天比
第二天多运走8吨,问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27、石山林场今年春季已完成了造林计划的3/5,如果再造林7.05公顷,就超过计划的1/10,今年计划造林多少公顷?(得数保留整公顷)
28、客车从甲地、货车从乙地同时相对开出,6小时后,客车距乙地还有全程的1/8,货车超过中点54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每小时多行15千米,甲乙两地间路程是多少千米?
29、电视机厂从仓库里拿山720台电视机,又拿出余下的1/3,这时仓库里的电视机正好是原仓库电视机总数的1/6,仓库里原有电视机多少台? 30、红星厂去年男职工人数占全厂职工人数的11/20,今年调走男职工9人,又调进女职丁9人,这时女职下人数相当全厂职工总人数的12/25,红星厂今年有女职工多少人?
31,养鸡专业户,5月份上旬、中旬、下旬三次向国家交售鸡蛋,上旬交售360千克,比中旬多交售1/8,已知中旬交售数量的3/4和下旬交售数量的4/5等。5月下旬交售鸡蛋多少千克?
32、甲、乙、丙三辆汽车运—批粮食,甲车运全部粮食的1/3,甲车运的3/5乙车运的11/15相等,剩下的5200千克由丙车运。这批粮食共有多少千克?
33、小王和小李共同加上—批儿童服装,小王单独做要18天完成;小李每天加工16件。当完成任务时,小王做了这批儿童服装的5/9。这批儿童服装有多少件?
34,东风商店两次降低一种风扇的售价。第一次比原价降低1/9,降价后每台卖112元,第二次又比降价后的价格降低3/25。现在每台价格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35、一本书共360页,小华第一天读了1/10,第二天读的是第—天的2倍,剩下的要9天渎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6、两根水泥柱,埋人地下的部分各长0.8米,第一根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它全长的7/9,第二棍露出地面的部分比第一根全长长1/4,求第二根水泥柱长多少米?
37、国营农场收割小麦,第一天收割了小麦地总数的9/25,第二天收割了余下的3/8,第二天比第一天少收割了432公亩,这个农场共有小麦多少公亩?
38、一艘从梧州开往广州的客轮,途中到
达肇庆时有2/9的旅客离船,又有63人搭船,这时船上的旅客是原来的17/18,问在梧州开船时有旅客多少人?
39、某厂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间多1/10,第二天车间人数比第三车间多1/4,第—车间比第三车间多36人,第三车间有多少人?
40、东风小学五年级学生植树150棵,四年级学生比五年级植树少1/5,比二年级学生植树多1/3,三年级学生植树多少棵?
41、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42、在比例尺是l: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汽车与乙汽车速度的比是2:3,求甲、乙两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43、电视机厂第一季度共生产彩色电视机4000台,其中一月份牛产的台数占总数的40%,二月份与三月份生产台数的比是2:3,二月份和三月份各生产多少台744、青年运输队计划在3天内运完—批货物,第一天运了4.8吨,占这批货物的40%,第二天运的与第三天运的吨数比是3:5,第三天运的货是多少吨?
45、某小学图书馆原有科技书、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占20%,后来又买进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比是3:7。又买进科技书多少本?
46、有三个小组的少先队员在校园内植树。甲组种了总数的30%,乙组与丙组植树棵数的比是5:2,已知乙组比丙组多种15棵,求三个小组共植树多少棵?
47、甲、乙、丙三个养猪专业户共养猪288头,甲专业户养猪头数是乙专业户的3/5,丙专业户养猪头数是乙专业户的4/5,甲乙、丙三个专业户各养猪多少头?
48、有甲乙两个运输队,甲队有载重4吨的汽车5辆,乙队有载重2吨的汽车6辆,现在要把700吨货物按两队的运输能力分配给他们运输,问两队各应运输货物多少吨?
49、一个车间生产—批机器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240个,25天可以完成。如果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要完成原计划每天生产数的百分之几?(用比例解答)
50、用一种瓶子装95000毫升酒精,装4500毫升用了9个瓶子。剩下的还要用多少个瓶子可以装完?(用比例解答)
51、有若干桶汽油,计划可用120天,技术革新后,每天实际用汽油10千克,结果比原计划多用了12天。问原计划每天用多少汽油?(用比例解。)
52。某煤矿上半年计划产煤105吨,实际每月增产煤3.5吨,照这样计算,完成上半年计划要用几个月?(用比例解。)
53、一辆汽车开往某地,每小时行30千米,预定2小时到达。行驶半小时后,因故停车15分钟。如果仍要求在预定的时间到达,问以后的车速每小时必须加快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54、—种农业机械在4小时内可平整—块长的500米,宽30米的长方形田地,这种农业机械在6小时内可平整长750米、宽多少米的—块长方形地?(用比例解)
55、一个车间,原来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来铺地,共需方砖640块,现在用边长比原来大1分米的新方砖重新铺地,问需要新方砖多少块?(用比例解)
56、一个运输队有载重量相同的汽车32辆,每天运货物256吨。照这样计算,增加8辆这样的汽车,每天要比原来多运货物多少吨?(用比例解。)
57、一根钢管长1米,外直径是10厘米,内直径是8厘米.如果一立方厘米的钢重7.8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58、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6厘米,7.85厘米的长方体形铁块铸成一个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锥形毛坯,这个毛坯高是多少?
59、一个正方形的金鱼缸,每边长4分米,如果把满缸水倒入另一个长8分米,宽2.5分米的长方形的鱼缸里,问水面可升到多少分米的高度?
60、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7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容器和一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容器盛满水,然后把这两个容器的水全都倒人—个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的圆柱体容器里刚好装满。求这个圆柱体容器的高。61、一箱铁钉共600个,第一天用掉了若干后,第二天又用掉了余下的60%,这样还剩120
个,求第一天用掉铁钉多少个?
62、两袋米同样重,从第一袋中取出它的75%和从第二袋中取出它的87.5%后,两袋米还剩下60千克,问两袋米共重多少千克?63、甲乙两人分得同样多的零件加工任务,甲完成自己的任务要20天,乙完成自己的要30天,两人将分到的任务并在一起做,需多少天完成?
64、甲乙做一批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实际甲每小时多做15个,乙每小时少做5个,这样比计划提前1小时完成,这批零件多少个?65。甲仓比乙仓多25包粮食,甲合的3/8与乙仓的1/5的和是18包,甲乙两仓各多少包?
66、汽车从甲到乙计划每小时40千米,走了全程的3/4多5千米后,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走完余下的路程,所以比计划迟到1/6小时,甲乙两地有多少千米?67、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少114千米,相遇后客车又行8小时行完剩下的路程,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8、两块地,平均亩产540千克,第一块4亩,平均亩产600千克,第二块平均亩产500千克,两块地共有多少亩?
69、一根木料第一次截下3.2米,第二次又截下剩下的4/5,最后还剩下的相当于全长的l/7,这根木料全长多少米?
70、甲乙共60吨,甲的3/4比乙的5/7多4吨,求甲乙各多少吨?
71、汽车从A到B,如速度比计划的每小时少走5千米,到达时间就比计划的多1/8,如速度比计划增加1/3,到达时间就比计划早1小时,求AB多少千米?
72、两牧场共有123头奶牛,如果从甲场卖出1/3,乙场卖出13头,这时乙场余下的奶牛是甲场的70%,原来各有多少头?
73、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高的1/3,把底面分成若干个扇形再切割成近似长方体后,棱长和是57.12厘米,求圆柱体积。
74、商店一批热水瓶,第一天卖出2/9,第二天卖出余下的3/7,第三天运进的是第二天剩下的—半,这时有42只,商店原有水瓶多少只?
75、甲乙两队共植树580棵,甲队植的比
乙队的1/9少10棵,两队各植了多少棵?
76、车队客车与货车的比是3:2,如果将客车辆数的1/10又20辆调给货车,这时客货两车的比是23:27,客车原有多少辆?77、甲乙丙三数和是1010,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30,丙数比乙的1/2少50,求这三个数?
78、甲原有的钱是乙的1/3,后来两人各得10元,这时甲乙两人钱数比3:4,求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
79、某车间计划每天应加工5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56个零件,所以不仅提前3天完成,而且比原计划多加工120个零件,这个车间实际加工多少个?
80、一次考试,全班平均分70分,其中3/4及格,他们平均分是80分,求不及格的同学平均分是多少?
8l、一次考试,某班平均分75分,已知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80%,女生平均分比男生高20%,求女生平均分是多少?
82、一次考试,全班共55人,全班平均分78分,男女生平均分分别是75.5和81分,这个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
83、40只篮球10只足球共用去80元,已知每2只篮球的价钱比1只足球贵1元,每只足球和篮球单价各多少元?
84、小华买3本语文和5本数学本,计划10.2元,到了商店,买到5本语文和3本数学本,结果缺4角钱,语文本单价多少元?
85、甲乙两人拿同样多的钱合买一段布,原各拿一样多,结果甲拿4米,乙拿6米,这样乙就给甲6.4元,每米布料多少元?86、甲乙丙三人拿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规格的练习本,买后甲和乙都比丙多拿6本,因此甲,乙分别给丙0.36元,每本练习本价钱多少元?
87、40人参加植树,男生平均每人种3棵,女生平均每人种2棵,已知女生比男生多种30棵,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88、A站有26辆车,B站有30辆车,每小时A站向B站开出12辆,B站向A站开了8辆,都是1小时到达,几小时后B站的车是A站的3倍?
89、甲乙二人以每分60米的速度同时、同地、同向步行出发,走15分钟后甲返回原地取东西,而乙继续前进,甲取东西用去5分
钟时间,然后改骑自行车以每分钟360米速度追乙,甲骑车多少分钟才追上乙?
90、兄妹二人同时离家上学,哥哥每分90米,妹妹每分60米,哥哥到校时,立即回家拿书,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他家离校多远?
91、某人骑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288千米,开始每小时32于米的速度行驶,途中因故停驶2小时,因为要按时到达乙地,他以后每小时要增加16千米,他是在离甲地多远处停车的?
92,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其中一段柏油路,一段土路,汽车从甲到乙用了8小时,已知在柏油路上每小时60千米,在土路上每小时40千米,求柏油路长多少千米?
93、部队行军越过一岭,去时用6.5小时,返回时用7.5小时,已知上坡每小时行5千米,下坡每小时行6千米,这个山岭路程多少千米?
94、一件工作甲做5小时后由乙来做,3小时可以完成,乙做9小时后由甲来做,3小时可以完成,甲单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95、桌上一边5包茶叶,另一边4包糖,每包茶叶比每包糖轻,茶叶、糖共44千克,如果各取—包糖和—包茶叶交换位置,那么两边重相等,每包茶叶和糖各多少千克?
96、六年级三个班都是30人,甲班男生和乙班女生—样多,丙班男生占全年级男生的2/5,六年级女生多少人?
97、—批零件上午加工—部分后,下午又加工一部分,上午合格率是95%,下午合格数与上午合格数相等,下午有8个不合格,正好是总数的6.4%,求上午加工了多少个?98、一项工作平均分给甲乙同时做,甲比乙提前4小时做完.甲做完后又帮乙做了l小时,这样乙比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1.5小时,如果甲乙合做这件工作,要几小时做完?
99、甲乙合做—批零件,20天完成任务,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做3个,乙中途请假5天,结果乙完成的工作量是甲的一半,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100、甲乙各加工一批零件,甲每小时40个,乙每小时30个,甲比乙迟3小时完工,但工作量是乙的2倍,他们共做了多少个?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苏教版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内容:第64—65页的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6—8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谈话引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
2.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的数值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单价扩大,数量反而缩小;单价缩小,数量反而扩大。
小结: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这两种量的变化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变化”中去寻找“不变”。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规律。
教师可根据交流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确认这一规律,并有意识地从后一种角度突出这一规律。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4.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上面的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数量×单价 = 总价(一定)
5.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单价和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二、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仿照例3作适当的板书。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三、抽象表达正比例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爱心
用心
专心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字母 和 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关系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5页的“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2.做练习十三第6~8题。
第6、7题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思考过程。
第8题
(1)让学生根据左边表格中的要求收集数据,并回答问题(1)。(2)(1)让学生根据右边表格中的要求收集数据,并回答问题(2)。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积一定时,它们才能成反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爱心
用心
专心 2
第五篇: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2、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
(一)教学例
11.出示例1,提出观察思考要求: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表同复习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1)表中的两种量是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所需的加工时间。
教师板书: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
(2)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缩小;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所需的加工时间反而扩大。
教师追问:这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
(3)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600.2.这个600实际上就是什么?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和零件总数,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板书:零件总数
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
3.小结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小时加工数变化,加工时间也随着变化,每小时加工数乘以加工时间等于零件总数,这里的零件总数是一定的。
(二)教学例
21.出示例2,根据题意,学生口述填表。
2.教师提问:
(1)表中有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吗?
教师板书:每本张数和装订本数
(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张数变化的?
(3)表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变化规律?
(三)比较例1和例2,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请你比较例1和例2,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都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2.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 xy =k(一定)
三、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断时,同学们要按照反比例的意义,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2、通过今天的学习,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43页做一做
五、课后作业
练习七6、7、8、9题。
六、板书设计
成反比例的量 xy=k(一定)
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一定)
每本页数装订本数=纸的总页数(一定)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学P42例3。
(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的?
C、表中两个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吗?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D、这个积表示什么?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学生讨论交流。
B、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面变化。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6)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四、全课小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个量是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课堂练习
P45~46练习七第6~11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