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的先天性和学习行为行为教案
动物的行为教案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观察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
(2)“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探究活动,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教学过程
引言:
复习运动系统的组成?
动物因为有了骨骼、肌肉关节才能运动,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多姿多采灵动的世界。
出示课件:几种动物的行为图例,还有古人的诗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说的就是自然界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行为。尤其以动物的体形、体色、行为最丰富多样,使人着迷。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他们的运动和行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动物的行为,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和获得的过程。
一、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的概念(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
问:看一看:这些是动物的什么动作?这些动作统称为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
问:想一想:你能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吗?
问:老虎的奔跑跳跃是动物的行为吗?老虎的凝神静卧呢?你还能说出一些动物行为的例子吗?
总结:动物的行为包括动物的各种姿态和动作,包括动物的爬行、走动、奔跑、跳跃、游水、飞行、滑翔和其他运动方式;还包括动物的取食、功击、防御、繁殖、迁徙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包括体态、体色、声音等正常和异常的状态。
动物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动物的行为进行了分类,请同学门阅读课本P65,思考、并讨论问题:动物的行为分为几种?它们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有什么意义? 2.动物行为的类型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影片中的有关动物行为的相关事例,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每种动物的行为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有什么意义。(1)觅食行为
概念:是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意义:觅食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的行为。(2)争斗行为
概念: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这种行为叫攻击行为。争斗的动物双方很少受到伤害 意义:对于动物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必不可少。(3)防御行为
概念:动物对付外来侵犯,保护自己或群体中其它个体的行为 意义:对于动物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必不可少。(4)繁殖行为
概念: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求偶、占巢、交配、孵卵、哺育等)意义:使动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使后代得到亲代的良好照顾,提高动物幼体的成活率。(5)社群行为
概念:是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它们具有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
意义:社群行为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问:通过上面的观看和讨论,请同学小结一下我们认识了几种类型的动物的行为
演示:5种动物的行为的分类
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问:想一想,这些多种多样的动物行为,从动物行为获得过程来看,它们又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先天性行为
概念: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特点:具有持久性 2.后天性行为
概念: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特点:具有短暂性,容易建立,也容易消退,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强,表现出的动物行为也越复杂多样。
三、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问:由于动物种类、运动方式等不同而导致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动物的行为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
1.动物的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2.是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问:我们为何要研究各种各样的动物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根本目的是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巩固练习
1.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行为(B)
A.青蛙鸣叫 B.动物体内食物的消化
C.豹追羚羊、羚羊跑避 D.变色龙随环境改变自己的体色
2.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D)
A.狗拉雪撬 B.马拉车 C.猴子剥花生 D.蚕吐丝
3.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打斗行为,该行为属于(B)
A.取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4.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
A.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B.找到配偶 C.逃避敌害 D.找到食物 5.下列动物种群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B)A蜜蜂群体 B.绵羊群体 C.白蚁群体 D.蚂蚁群体
6.“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
A.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是一种学习行为
C.是一种繁殖行为 D.该行为由蜻蜓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先天性为和后天行为的特点
第二篇:动物的行为教案
动物的行为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及特点;
(3)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学习的兴趣、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初步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
(2)通过电影《隐形的翅膀》及印度“狼孩”等资料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世界观和人生面教育。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知识点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种族,表现出越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特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如视频和图片等,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视频及图片资料;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快乐闯关
5分钟
利用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进行提问,并设计快乐闯关题目。题目分ABc三档,小组计分,评比红旗小组。A类:
、运动系统的组成2、关节的结构
3、骨骼肌的组成,特点
B类:、骨、关节、骨骼肌在协作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2、关节的结构中有哪些结构特点使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c类:运动是怎样实现的?
屈肘时
为主的伸肌肌群舒张;以
为主的屈肌肌群收缩;伸肘时相反。直臂手提书包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仰面朝天躺在床上最舒服,是因为全身的肌肉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进行两分钟快速复习比赛
小组对对碰,快乐来闯关,小组合作完成快乐闯关题目
复习旧知,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以小组计分,竞争红旗小组,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创设情境:
国际在线专稿:一只会模仿各种声音的鹦鹉不久前意外的凭借这一特殊本领使主人和他的儿子及时从家中逃离。
33岁的香农•康维尔居住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曼西市,事发当晚,他与儿子一起躺在长沙发上看电影,看着看着就进入了梦乡。凌晨3点左右,康维尔忽然被一阵忽促的火灾报警声惊醒,定睛一看,原来家中着火了。
事实上,康维尔听到的并非真的报警声,而是他饲养的亚马逊鹦鹉“花生”模仿警报器发出的尖叫声。
激趣引入:鹦鹉天生就能模仿各种声音吗?你想知道这一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吗?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动物世界——第四节动物的行为
学生认真听新闻故事
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新闻,迅速激起学生兴趣,也会激起学生探究动物行为的欲望,并且自然的引入课题。
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5分钟
展示目标:(课间板书在黑板上)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3)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探究 动物的行为:、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默读学习课文,并用双色笔把重点和难点进行圈划。
温馨提示:
请拿出你的双色笔和练习本,还有你的激情。
全心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到最好。
2、检测自学:完成《生物助学》自主学习目标123,并展示学习成果。
3、合作探究:展示图片
(1)下列各图片中展示的是动物的哪一种行为?
(2)上述动物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3)你能总结出上述动物行为有什么共同点吗?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出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4、合作探究:展示第二组图片
鹦鹉学舌
黑猩猩在冲浪
(1)你能总结出上述动物行为和第一组图片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点吗?
(2)为什么鹦鹉能学舌而公鸡就学不会呢?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出学习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5、出示第三组图片
(1)你能总结出上述动物行为有什么共同点吗?它有哪些特征?
(2)完成《生物助学》P77合作探究2
读标识标
认真默读学习课文,并用双色笔把重点和难点进行圈划。
独立完成自学指导目标123,有疑问可小组合作讨论。
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具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内部还存在明显的等级。
目标板书在黑板副版上,可时刻提醒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进行学习。
限时速读,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第一次检测,检查自学效果,通过展示学习成果,促使所有学生能认真自学。
认识动物的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
通过识图总结出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及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识图总结出
学习行为的概念及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对比分析能力。
更好的解决了学习行为是在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这一难点。
能过社会行为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中也要有明确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8分钟
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观察得非常仔细,分析得更是合理。下面,我们乘胜追击,继续进行探究。
展示图片:
你能分析出上述动物行为的区别吗?请完成下列表格。
动物行为
内容
先天
行为
学习
行为
形成 获得途径
适应特征
稳定
复杂
展示视频:蚯蚓的学习行为
能过视频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情境拓展:
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mV
任何生物如果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自然淘汰。那么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当你遇到困难时更应如此。
总结归纳:我们学习和研究动物行为有什么意义呢?
识别对比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完成表格
学习行为能够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学生静静听歌曲,默默受感染
深情谈体会
归纳总结
通过列表对比总结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培养学生的综合对比分析能力。
通过听歌曲介绍
雷庆瑶事迹,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当遇到困难时更应如此。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6分钟
中考链接一
资料一: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
行为,其它大山雀学会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其体内的 所决定的,其它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由此可见
的行为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3、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分析“资料一”,说出其中动物通过运动完成自己行为的两个实例。
①
②、中考链接二
资料一比如在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左为干燥暗室、右为潮湿暗室,蚯蚓要经过200次尝试,遭受许多次轻微的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家鸡则只需几次尝试就可以完成绕道取食。
结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经过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资料二印度“狼孩”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6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4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7年时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几句话。
结论:学习行为形成都具有一定的
;一旦错过某一时期,就很难在学会。启示:。
合作完成,进一步深化理解。
思考后回答
小组讨论,展示出最准确的答案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通过知识整合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
既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又能查缺补漏。
让学生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也要联系实际,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青少年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机,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8分钟
当堂达标:慧眼识珠、下列动物学习能力最强的()
A蚯蚓
B青蛙
c蝗虫
D黑猩猩
2、在紧急情况下,很多动物都喜欢假死,这种行为属于()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
3、母狼如果在哺乳期失去幼仔,它会继续哺育其他动物的幼仔甚至人类的婴孩。母狼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先天性行为中的繁殖行为D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的学习行为
4、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A便于找到食物B能够逃避敌害c便于找到配偶D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
穿针引线
①母鸡哺育小鸡雏②蚯蚓走迷宫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④鹦鹉学舌⑤黑猩猩取蚂蚁⑥蜜蜂采蜜⑦小狗算算术⑧海豚钻火圈⑨蜘蛛结网当堂作业:
A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第78页:自我感知
第77页:1—8
B类:《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第77页9题及课本巩固提高1.2.3
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待学生完成后,可当堂面批部分同学助学。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
通过当堂面批,既能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和易错点,还能促进师生和谐关系。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
营群体生活,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社会行为:
特点:具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
第三篇:动物的行为教案
第17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课时 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和搜集动物行为方面的素材,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创新合作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是使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过程,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世界观。
3、在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教学重点
列举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
教学过程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动物的行为
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行为的图片,得出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的行为:在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豹的奔跑、鱼的游泳、蛇的爬行、鸟的飞翔等,以及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动物行为的类型(1)觅食行为
让学生观看图片,提问:图中蚂蚁在做什么?答:搬运食物。
让学生观看蚂蚁觅食的视频材料。提问?通过看视频,大家想到了什么? 通过思考分析得出如下概念。
觅食行为: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指导学生分析思考并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如:蛇吃青蛙、青蛙吃蜻蜓、狮子追赶野兔、猎豹捕食羚羊,螳螂捕蝉等。
向学生展示一些觅食行为的图片,以加深学生对不同动物觅食行为的印象。(2)防御行为: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动物的防御行为,请同学们观看以下视频
向学生播放课件中的视频材料。之后提问:为什么动物要如此发生如此变化,即乌贼为何要喷墨?变色龙为何要变色?
接着展示以下图片:枯叶蝶的图片。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接着进行讲解。得出如下结论:
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防御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
引导学生举例,尽量力所能及的多举一些例子,以加深印象。
如:变色龙的变色,壁虎断尾逃跑、寄居蟹的伪装、乌贼喷墨、金龟子装死、竹节虫外形极像竹枝。
向学生展示一些防御行为的图片。(3)生殖行为:
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生殖的图片,学生边观看教师边讲述。
生殖行为能使动物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如:求偶、占区、筑巢、交配、孵卵、育雏、或哺乳等。(其中每一项都要举例子来说明)
(4)迁徙行为
观看大雁南飞的图片,边看边讲解,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迁徙行为。结论:某些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迁徙行为。(5)洄游行为
观看鱼类洄游的图片,讲解:某些鱼类也有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
二、动物的社群行为
1、动物的社群行为 播放视频:蜜蜂的社群行为 展示蜜蜂的图片
教师讲述,得出如下结论:
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动物社群行为的特点: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不是同一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内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
引导学生举例子,如:白蚁、蜜蜂等。知识迁移:鲸鱼喷水是什么行为? 知识迁移:屎壳郎滚粪球是什么行为?
三、补充:
1、让学生了解,攻击行为
举例说明,如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发生攻击等。
2、让学生了解,节律行为 举例说明,如蟑螂的昼伏夜出等。想一想!以下问题对还是错
1、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受到破坏,其觅食行为就会受到影响。
2、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 间的各种联系行为。、因为一个蜂群中的蜜蜂数目很多,所以说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
4、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受到破坏,其觅食行为就会受到影响。
5、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 间的各种联系行为。
6、因为一个蜂群中的蜜蜂数目很多,所以说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思考以下问题、冬季来临,燕子带着幼鸟飞向南方,这属于动物的______________行为。2、变色龙能随周围颜色的变化,而变换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种行为对变色龙具有______________意义。
板书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动物行为的类型
(1)、觅食行为: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2)、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
(3)、生殖行为:能使动物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4)、迁徙行为:某些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迁徙行为。(5)、洄游行为:某些鱼类也有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
二、动物的社群行为
1、社群行为: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2、动物社群行为的特点: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不是同一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内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
三、补充
1、攻击行为
2、节律行为
本节小结:教师归纳。
第四篇:动物行为生态学
11.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它主要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和动物行为的存活值(survival value)、适合度(fitness)和进化的意义
12.杀婴行为 是指成年动物杀死同种未成年个体的行为。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骨肉在未来少了很多竞争者,另一方面的好处则更“立等可取”。几乎所有的雌性哺乳动物在哺乳期都不会排卵,雄狮杀死嗷嗷待哺的小狮子,终止了雌狮的哺乳期,它自己才有做父亲的机会。
13.广义适合度(Inclusive Fitness)是指:一个个体在后代中传播自身基因的能力的大小,但不一定是通过自身繁殖的形式而实现,当遗传上与某一生物有亲属关系的个体存活下来并进行繁殖时,该生物便会得到繁殖上的成功
14.凡种群中大多数个体都采取的某种行为对策,其它对策与之相比是较差的,这种对策就可称为ESS。
15.配子选择(gamete selection)发生在配子阶段的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称为配子选择。
16.稀释效应,即随着群体的增大,每一个体被捕食的概率就会减小。
17.交配并不等同于使卵受精,特别是在雌性个体可能与多个雄性个体交配的情况下,这时往往会存在是谁的精子能使卵受精的激烈竞争。精子置换现象常被称为精子竞争。
18.觅食对策(foraging strategy)就是动物为获得最大觅食效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19.p2值 在多次交配的昆虫中,由于某种机制的存在,不同雄虫精子的受精机率并不相同,精子竞争的差异一般用P2值(最后交配雄虫子代的比例)来表示 110.信号
111.仪式化
21.自私基因(selfish gene)是指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绝对自私性,是对动物行为功能的基本解释。(1)基因的天职是复制,而动物只是他们的生存机器和运载体。基因是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也是发生在生命运动各层次上的自私行为的原因。
22.动物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因此在行为学中特别强调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三种能力: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子代存活能力,这三种能力统称为适合度(Fitness)。适合度是衡量一个个体存活和繁殖成功机会的一种尺度,包括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子代存活能力。
23.(1)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的生物,其死亡率通常与种群密度无关,这类生物常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这类生物在生殖上所采取的就是r对策。
(2)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的生物,其死亡率大都由与密度相关的因素引起,个体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因此这类生物常常把更多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这类生物所采取的就是k对策。
k代表环境在长期基础上所能维持的生物最大数量。r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经常处于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上升阶段,而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常常稳定在逻辑斯谛曲线渐进于k值的附近。
24.Coolidge效应
:新的雌田鼠能引发性满足的一夫多妻制的山地雄田鼠恢复交配能力。而单配制的草原田鼠缺乏此效应。
Bruce效应:在妊娠的早期,陌生雄鼠或它的气味能引起已受孕雌鼠终止妊娠和流产,并恢复接受雄鼠交配的欲望。
25.有些动物种内含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型或族,在这些动物中,个体可以表现为选型交配,也可以表现为非选型交配。前者指选择与自己同型的个体交配,后者指选择与自己不同型的个体交配
选型交配有利于在下一世代保持本型特性的完整性,而非选型交配则有利于后代产生更多的变异和增加遗传多样性。
31.织布鸟(Ploceinae)看起来长的很相象,但他们的社会结构很不相同,一些物种独立生活,另一些则群居;一些筑隐蔽的巢,另一些则建群巢;一些是一夫一妻婚配制,共同养育后代,另一些是一夫多妻制,雄鸟对后代不太照顾。通过分析社会组织和生态因素(如食性、食物的分布、丰盛度、天敌、巢址等)的关系,J.H.Crook发现织布鸟的生活策略有两大类,一类生活在森林中,独自觅食昆虫,守卫着较大的领域,造隐蔽巢,一夫一妻制,雌雄鸟的羽衣相似并暗淡;另一类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上,结群取食植物种子,集中建巢,一夫多妻制,雄鸟羽衣鲜艳,雌鸟则暗淡。
Crook认为天敌和食物是主要的选择压力,影响着织布鸟的社会组织。在森林里,昆虫性食物是分散的,独自觅食和保护领域在进化上是有利的,因为食物不容易找到,双亲需要共同觅食来养育后代,因此雌雄鸟在整个繁殖期里共同生活,暗
淡的羽色可避免捕食者的注意,隐蔽巢可减少幼鸟被捕食的危险。而在稀树草原上,种子是呈斑块状分布,局部地区丰盛度很高,这样集群觅食效率高(群体的搜索范围比单个个体大)。另外,空旷的草原上,建隐蔽巢很难,织布鸟选择金合欢树为巢址建群巢。由于食物丰盛,雌鸟可单独养育幼鸟,雄鸟则可摆脱育幼,花更多的时间吸引更多的雌鸟。因而在进化上形成鲜艳的雄鸟羽衣和一夫多妻制。
32.根据现代遗传学理论,在基因水平上对自然选择理论作了新的表述:
(1)所有生物都有基因,基因决定蛋白质的合成,而这些蛋白质又对神经系统、肌肉的发育和结构起着控制作用,并最终决定其行为;
(2)在种群内,很多基因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对立形式或称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即使对同一蛋白质的编码也略有不同,这将导致发育上的差异并因而产生种内变异。
(3)等位基因对染色体上的某一特定位置,即位点(locus),存在着竞争关系。
(4)任一等位基因所复制的基因,如果比其对立基因所复制的基因更加富有存活力,那么它最终就能在种群中取代其对立基因。自然选择将有利于使对立等位基因的存活产生差异。如:豌豆种子形状:圆粒纯合体(RR)、圆粒杂合体(Rr)、皱粒纯合体(rr)。
(5)生物进化中的自然选择可以说是体现在一对等位基因的生存差异上。最成功的基因是那些最能有效地促进个体存活和繁衍后代的基因,而个体只是基因的临时运载工具(基因以个体为寓所在其中得以生存和复制),即小鸡只是一个鸡蛋制造另一个鸡蛋的工具。33.集群以抵御天敌
(1)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2)及时发现捕食者(3)靠集体的力量对付捕食者(4)减轻捕食压力:稀释效应2.报警信号和报警鸣叫
3.隐蔽(crypsis)
动物通过伪装使得自己身体与背景环境相接近,使得天敌不容易发现自己,称之为隐蔽。1)通过颜色和斑点即保护色来隐蔽。(2)通过行为来隐蔽。4.警戒色(warning coloration)色彩鲜艳的食物常与味道不好或有毒素相关联,而且明显的色彩容易被发现和识别,这样对于口味不好的猎物来说,捕食者更易学会避开色彩明显的猎物。5.拟态(Mimicry)
拟态是指一个味道很好、可食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采纳有毒或有伤害性物种的特征,主要是形态的,还有嗅觉的和味觉的,以防止天敌捕食。
34.在比较高等的动物中,两性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如外生殖器、羽衣、身体的大小和颜色等,但这并不是基本差别。两性间的基本差别是配子大小的不同:雌配子大而不动,富含营养物质,但数量少;雄配子小而积极活动,只由少量遗传物质构成,但数量多。
一枚鸟卵通常重达母体的15%~20%,有时甚至重达30%,而一只麻雀(Passer montanus)在交配时能产生
8乘10的4次方
个精子。人工授精时一头公牛一次射精量可给几头、几十头乃至上百头母牛授精。
一条雌性银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nerka)能产3 500枚卵,而一条雄性银大麻哈鱼则能产 4 乘10的11次方
个精子
35.由雌性转变为雄性的实例是生活在大西洋西部的珊瑚礁上的一种蓝头锦鱼(Thalassoma bifasciatum),其雄性个体色彩鲜艳,雌鱼色彩单调,它只选最大、最鲜艳的雄鱼与其婚配。因此珊瑚礁上最大的雄鱼在生殖季节高峰期,一天便可与雌鱼婚配40多次。由于个体最大的雄性蓝头锦鱼总是在生殖上占有最大的优势,所以当鱼体小时,总表现为雌性,并进入繁殖期开始产卵;一旦鱼体长到足够大时,便由雌鱼转变为雄鱼,开始执行雄性功能。蓝头锦鱼的性别转变是受社会环境控制的,如果把珊瑚礁上最大的一条雄鱼移走,次大的一条雌鱼就会转变为色彩鲜艳的雄鱼。另一例是黄鳝。
雄性转变为雌性:如生活在印度洋珊瑚礁上与海葵共生的双锯鱼(Amphiprion akallopisos)。由于海葵的大小通常只能容纳两条双锯鱼生活在一起,这种空间上的限制迫使双锯鱼只能实行一夫一妻的配偶制,这样它们的生殖成功主要决定于雌鱼的产卵量,而不是雄鱼的精子量。因此,只有当最大的个体是雌鱼时才对两性最为有利。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对策便是双锯鱼在小个体时表现为雄性,到长大后再变为雌性。37.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动物的求偶和交配行为看作是雌雄两性之间的和谐合作,这种合作的目的是传递它们各自的基因。但怎样解释雌螳螂在交配期间会把雄螳螂吃掉的现象呢?现在行为生态学家更强调这样的思想:即雌雄动物在求偶和交配期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两性结合被看成是一种不稳定的联姻,其中的每一性都试图最大限度地传递自己的基因。两性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合作是因为它们必须借助于共同的后代传递自身的基因,后代能否存活对每一方都有50%的利害关系。但是,在配偶的选择、合子的制备、卵及幼体的抚育等需双方投入能量方面,两性利益却往往不一致,是一性对另一性的利用关系,而不是和谐合作的关系
38.(1)单配偶制是雌雄两性个体彼此独占。动物界单配偶制是比较少见的,只有鸟类以一雌一雄制较普遍。如鸳鸯、丹顶鹤和许多鸣禽。多数晚成鸟是单配偶制。哺乳类中单配偶制是例外,如狐、鼬和河狸等。
(2)多配偶制
多配偶制是指一个个体在一个繁殖季节拥有两个或多个配偶。而这些配偶中没有与其他个体再成配偶的。又可分为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
A.一雄多雌制是指一个雄性拥有多个雌性。
a.保卫资源型一雄多雌制:雄性通过占有最重要的资源——食物间接控制雌性。蜂鸟、黄腹旱獭、牛蛙、响蜜鴷等。
b.保卫雌性型一雄多雌制:当雌性集群生活,社群中占优势地位的雄性在繁殖季节就有可能直接独占群雌。独占者一般是通过对其他雄性的进攻行为来维持其特权的,因此在进化上导致雌雄两性异型现象的发展。如象海豹、野马和马鹿等有蹄类;少数鸟类(如雉鸡)、灵长类。
c.高速多窝型一雄多雌制:在某些鸟类中,雄鸟对孵化和育雏负有全部责任,而雌鸟却能从育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机会进行交配活动。例如一些鹬类和鸡类,在雌鸟产下第一窝后,由雄鸟来伏窝,接着雌鸟再产第二窝,自行伏窝。
d.雄性优势型一雄多雌制:在繁殖季节,雄性集中格斗而后雌性选择雄性配偶。如草原榛鸡、艾草榛鸡、和黑琴鸡,B.一雌多雄制是指一个雌性占有多个雄性。
1.保卫资源型一雌多雄制:雌性通过占有重要资源——食物间接控制雄性。如鹤形目和鹬形目的一些鸟类。如三趾鹑、斑鹬和距翅水雉。
2.雌性控制型一雌多雄制:雌性不保护雄性所必需的资源,但雌性之间有相互制约作用。如红颈瓣蹼鹬。
(3)混交制
混交制是指无论雌雄都可以与一个或更多的异性交配,而不形成相对固定的婚配关系。野牛(Syncerus caffer)。
310.1.选择性功能正常者作配偶
偏爱性吸引特征发育健全和求偶行为富有活力并能持久进行的雄性动物,因为这些特征往往代表着性发育已经完成并具有较强的性功能。2.选择具有优质基因的异性
确保来自雄性个体的基因能有利于提高其后代的存活和生殖能力,并能补偿自身基因的不足。3.选择占有优质领域和资源的雄性个体作配偶
这些资源对雌性动物所产之卵或幼体的存活是至关重要的。4.选择具有遗传互补性的异性作配偶
第五篇:《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案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括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创新。(2)在问题探讨中,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概括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难点
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
《动物世界》节目片段;经过整理的宠物行为观察日记及关键图片,并制作成课件;教材“资料分析”中的图文制成的课件;动物行为相关资料课件;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关键步骤制成的课件,及采集和饲养资料;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布置学生准备。
学生
整理宠物行为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及记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查找有关菜青虫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片段,以此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喜欢这个片段吗?在这个片段中你看到了哪些动物的什么行为?同学们可以随便议论一分钟。
师:这些动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见到,我们非常感谢这个电视栏目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动物朋友,感谢那些科学工作者们,为我们大开了眼界,一饱眼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小动物,一个月前我们已经约定好,和这些小动物近距离接触,并把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活动情况记录下来,进一步整理,做了这件事的同学请举手。
师:很好。老师也很喜欢小动物,我也同样写了观察日记。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你的观察所得,将你编制的“动物世界”回放给大家,好吗?
师: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注意评判,谁的更细致,更生动,全班推选两名同学在班级交流。师:两名代表将你们的观察所得呈现给大家,语言尽量生动些,好吗?
生:我观察的是奶奶家刚出生的三只小猫,它们全都是一身黑白相间的毛,那毛柔柔的,很可爱。刚出生的四五天,它们眼睛一直不能睁开,我想去帮它们把眼睛扒开,奶奶说不可以,要等它自己睁开才行。在这些天里,小猫几乎就知道吃、睡,一直不离开猫妈妈,把它从猫妈妈身边拿开,它就叫个不停,直到放回猫妈妈身边她才安静下来。猫妈妈的身体对它们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最稳妥的避风港。此时它们的活动空间就是这个窝,在妈妈身边钻来钻去的。猫妈妈经常用舌头舔小猫的全身,为它们梳洗打扮,希望它的孩子们漂亮,惹人喜爱。小猫吃奶的时候很不情愿让人靠近,猫妈妈会发出警告,那声音好有威严,令人生畏。五天后,三只小猫陆续睁开了眼睛,它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随着视力的发育,四肢力量的加强,它们的活动空间加大了,试着到处观光,不放过任何一个“景点”。除了吃奶,还能吃烂粥,精力充沛起来,更活泼可爱了。近几天,我一到那里,叫它们三个的名字,它们就向我走来,像阔别已久的老朋友一样。汇报完毕。
师:细心的观察,爱心的融入,使你多了三个猫朋友,恭喜你!
生:我观察的是小鸡。我很幸运,两个月前邻居李奶奶家的母鸡正在孵蛋,二十一天后我听到了小鸡的叫声,我赶紧过去看,窝里已经有七、八只小鸡了。这时刚好有一只蛋被啄开一个口,口越来越大,小鸡的头从里面探出来,它身上湿漉漉的,紧接着两只翅膀也出来了,后面的蛋壳对此时的它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了。它用翅膀和头部与束缚它的半截蛋壳抗争着,但仅仅几分钟它就成了胜利者,它试着站起来,抖了抖潮湿略显光秃的身体,可动作刚进行了一半就摔了一跤,它勇敢地站起来试着迈步,刚走两步又摔了一跤,看来要站稳、走路对它目前来说还真不容易,但它学得很快,一会的工夫就能走很快了。它从啄开蛋壳的那时起就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宣布它的出世。因为它的出世过程被我一览无余,很巧,所以我叫它“巧巧”,在它翅膀上系条彩线便于和其他小鸡区别。鸡妈妈从窝里出来吃食了,咯咯地叫着,巧巧听了赶紧跟过去,啄食小米,喝水,仰脖咽下去,俨然像个吃喝老手。几天后,小鸡们已经能从窝里跳上跳下了,也能到院子里活动了,但是一听到大的响动就逃向妈妈身边。会被淘气的小猫追得落荒而逃;会从别的小鸡嘴里抢吃同一条虫子;会在吃的时候防着人家来抢。有一次巧巧在聚精会神地吃东西,我大
声一喊,它被吓得打个趔趄,然后冲着我叫个不停,好像在和我理论。它们长得很快,现在羽毛丰满多了,每次我去看它们,都被它们围起来,尤其是巧巧,不知道它把我当成了妈妈还是食物了,紧跟在我身边,有时我突然停下,它煞不住脚,或撞我腿上或向后坐在地上。我先说到这吧。
师:好乖巧的巧巧,好顽皮的你,谢谢你带给我们的精彩回放。
师:现在老师把观察过程中拍摄下来的一组图片奉献给大家,看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观察到了动物的哪些行为?这些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会的吗?
生1:摄食行为,如鸡吃米。
生2:运动行为,如跑、走、跳、爬等。生3:防御行为,如斑马看到狮子就跑掉。生4:繁殖行为,如母鸡孵蛋。
生5:贮食行为,如蚂蚁将食物搬入洞中。生6:攻击行为,如雄象海豹为争夺领域而战斗。师:说得都很准确。哪些是一出生就会的呢?
生1:小猫吃奶,小鸡啄食,睡觉等,是一出生就会的。生2:母鸡孵蛋好像也是生来就会的。
生3:老师,母鸡孵蛋不是生来就会的吧,应该是和其他孵蛋的母鸡学的。
生4:不对,单独养的母鸡也会孵蛋呢,我家养的那只母鸡已经孵过一次蛋了,它不曾和任何孵蛋的母鸡接触过,这说明母鸡孵蛋的行为是生来就会的。
师:这是一场有价值的争辩,在争辩中我们找到了可信赖的答案,在学习方面我们需要这种探索精神。师:生来就有的行为我们称它是什么行为?而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叫什么行为? 生:前者为先天性行为,后者为学习行为。
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有了先天性行为了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寻找答案。生:因为动物体内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决定了动物生来就有这些行为。师:没有这些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否能建立起来呢?
生:不能。学习行为要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师: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在书中概念处做好标记。下面我们共同看一组资料片,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
1.区分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性行为。
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题,资料1和3是先天性行为,资料2、4、5是学习行为。资料1和3中小袋鼠和小鸟的行
为都是不用学习就会的,是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和摘取食物,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生:第二题,资料1和2的动物行为都对动物自身的生存有好处,资料1中刚出生的小袋鼠如果爬不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就很难存活,所以幼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它存活的基础;资料2中的蚯蚓经过多次的尝试和错误后,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是对环境的适应,使它能更好地生活。
生:老师,是不是学习行为越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呢? 师:你想的很有深度,很好。谁能回答这名同学提出的问题呢?
生:我想一定是的。比如说小松鼠学会爬树,在树上吃东西,做窝。这样就逃避了比它强大的动物捕获,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再比如说,猫学会用尾巴放到水边钓鱼,使它的食物来源更广泛。再比如说,刚才的资料片中大山雀学会偷喝牛奶,使它能轻易获得大量的、优质的食物,对大山雀们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得更好。
生:老鼠吃东西时戒备心很强的,它的一对鼠目不停地转,耳廓张开,随时准备逃离,它之所以有这些行为,也是它对环境的适应啊,因为以它为食的动物种类和数量实在可观啊。
生:还有,我们的祖先学会了钻木取火,少挨冻,多吃熟的食物,生活质量有了提高,比从前更适应环境了。
生:我们的祖先还制造了火药,抵御侵略的能力增强。
生:通过学习,科学家还发明了蒸汽机,利用产生的能量做好多事情。生:通过研究,人类利用仿生学制成了飞机,拓宽了活动的空间。
生:在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也成功地发射了宇宙飞船,更深入地向未知领域迈进。师:对呀,你们说得太好了,简直是把人类──高等动物的学习史、发展史展现给了大家。人类同动物一样,正是在不断学习中进步,不断探索中前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每一项发明创造都凝聚了前辈们辛勤的汗水,印上了他们奋斗的足迹,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现在应该做好哪些事情呢?
生: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生:努力学好每一科课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技能,争取将来有大作为。
生:我们不但要搞好学习,还要有一颗爱心,爱亲人,爱家乡,爱祖国,爱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
师:是的,学习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我相信,通过努力你们会实现你们的理想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五、教学反思
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许多行为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使学生陷入对一些枝节问题的讨论中,从本质上理解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更为重要。
六、教学点评
教师应注意把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以及遗传因素对学习行为形成的作用等讨论题,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都是有遗传基础的,而且很多行为很难分清究竟属于哪一类,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教师在处理有关教学内容时不应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