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教学设计(三)-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既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能力目标
1.利用社会热点、时事新闻事例来分析、理解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2.讲授知识点时,注重学生对案例的主动分析与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方法,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思想觉悟目标
懂得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既是公民的义务,又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能意识到对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态度是十分有害的。明确青少年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不光要勇气,更要有智慧,增强学生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意识。逐步培养见义勇为的好品质。教学重点
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教学难点
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做斗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粗读本课的课题、框题、目题、然后写出本课知识结构框架。本课知识结构表
(组织学生观看投影片)
一天晚上,中学生刘爱娟、田玲、张萍看完电影骑车回家。突然,一个黑影从小树林里窜了出来,朝骑在后边的田玲扑去,“啊!救命!”田玲惊叫一声,连人带车被推倒在地。刘爱娟赶紧下车,一边叫喊着:“抓坏蛋!”一边奔过来,附近没有人家,又没有过路人,所以无人来相救。骑在前面的张萍,已在夜幕中消失。“一定要要保护田玲。”此时,刘爱娟只有一个念头。她使劲揪住坏蛋的头发往后拉,那坏蛋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对付。爱娟想;“应该给坏蛋留点伤,好让警察叔叔抓住他”。她急中生智朝坏蛋的手咬去,“呀!”坏蛋疼得松开了手。爱娟又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朝坏蛋脸上扬去,坏蛋被泥沙眯得睁不开眼,田玲乘机挣脱了。张萍害怕,骑车飞也似地跑回家。其父得知此事抄起一把铁锹在张萍的带领下骑车赶往出事地点,刚一出村就碰到刘爱娟和田玲。当天晚上,刘爱娟在父亲和村长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了案。第二天下午派出所根据刘爱娟提供的线索,抓住了坏蛋。提问:(1)上述案例刘爱娟同学的行动为什么受到同学和教师的好评?(2)张萍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身边的案例,引起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思考;(2)从学生的困惑点入手,引发学生对社会上违法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3)在扩散性思维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社会上违法犯罪现象由无奈到理性的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刘爱娟同学的行动这所以受到同学和教师的好评,因为她用法律赋予的正当防卫的武器保护了同学田玲、战胜了罪犯。好的行为是见义勇为的行为。张萍同学在危急关头,没有停车相救,反而飞车回家的做法是不妥的,但她叫了人也是同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方法之一。讲授新课 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对于公民个人和国家利益有什么意义?法律给我们哪些武器? 这就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板书)
1.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板书)
提问:上述案例中刘爱娟同学咬伤坏蛋的手,又在当天晚上在父亲和村长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了案,对破案有什么作用?刘爱娟同学保护同学抓获歹徒的事迹受到学校的表彰,也受到法律的支持和鼓励在哪些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1)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板书)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地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
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教师讲述:我国宪法第41条、刑法第254条、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鼓励和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投影片二)昆明市人民银行分理处的营业员林茨、戴书华值班时,与持刀抢动的歹徒拼死搏斗。戴书华不幸牺牲,林茨身负重伤12处。但就在罪犯纵火时,林茨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斗争,用身躯扑灭火焰,然后,跌跌撞撞前去报案,使公安机关及时抓获了罪犯。提问;营业员林茨、戴书华奋不顾身保护的是谁的财产?林茨在身负重伤12处的情况下仍用身体扑灭火焰,并跌跌撞撞前去报案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和觉悟?(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青少年必须从小培养这种高尚品德,见义勇为,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做斗争。(2)有人看到违法犯罪现象却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这是十分有害的(板书)
(投影片三)武汉广播电台记者、共产党员杨威在汉口闹市区的一家餐馆就餐地,发现一个正在扒窃的歹徒。杨威一把抓住歹徒的衣领,大喝一声:“快把钱包交出来!”在杨威的威逼下,歹徒连声求饶。这时,杨威向被盗人说:“同志,您的钱包被盗。”可是被盗人否认自己钱包被盗。歹徒立刻反扑过来,气势汹汹地说:“你诬陷好人!”七八个歹徒蜂拥而上,向杨威劈头盖脸打来。杨威一面死死抓住作案歹徒,一面大声疾呼:“共产党员、革命同志帮我抓坏蛋!”可是竟无一人出来相助,杨威全身多处受伤。事后,被盗人给杨威跪下说:“我对不起您。”公安人员采访了店主和当时的就餐者:为什么见到违法犯罪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时,有人说:“雷锋早就过时了,市场经济嘛,就该自己顾自己。” 提问: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之后,教师归纳。)
第一,这种看法是十分有害的。因为采取这种态度,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而且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同时,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现,应该受到谴责。第二,自己顾自己的原则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因为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而社会化大生产造就了协作这样一种劳动方式,所以协作性劳动的过程就像一条一环扣一环的链子,把人和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社会生产越发达,对协作与互相帮助的要求越高。到了今天,劳动的协作性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商品生产条件下一种普遍的文化。一种公认的道德准则。上述案例中的店主和就餐者面对歹徒行凶而袖手旁观,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犯罪分子,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利益,是十分有害的。
(投影片四)某日,一架中国民航的客机刚起飞数分钟,机上一名乘客突然冲向驾驶室,一手举枪顶着驾驶员的脑袋,另一只手则拉着捆在腰上的足以使飞机炸毁的炸药导火索,命令驾驶员将飞机飞往目的地。而对劫机犯,驾驶员以及其他机组人员意识到,如果与他硬拼,必然会导致机毁人亡,造成重大的损失和牺牲。要制服罪犯,保全飞机和全体机组人员、乘客的安全,必须采取机智的斗争策略。因而,驾驶员对于罪犯“言听计从”,想尽办法稳住罪犯,并镇静自若地与罪犯聊起天来,在聊天中,将劫机情况通知地面,在聊天中发现罪犯对地形不熟悉,于是驾驶飞机在原来起飞的机场周围上空绕圈子,最后将飞机降落在原来起飞的机场,并告诉劫机犯,飞机已经抵达他要到的地方。劫机犯听后高兴异常,当他快步走下飞机时却被我公安人员擒获。
提问: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事例中哪些情节体现了驾驶员善于斗争呢?日常生活中勇敢机智地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好方法还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板书)
青少年在与违法犯罪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好方法有: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提问:你知道哪些情况应打“110”报警电话?(学生讨论后发言,老师归纳。)
当公民、国家、集体的合法权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发生交通、火灾等意外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具体范围为:一是杀人、抢劫、抢夺、强奸、盗窃等刑事案件;二是扰乱车站、商场、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秩序;三是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灾害事故;五是群众的求助。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知识:公民同违法犯罪斗争的重要意义;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懂得了一个重要道理:看到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是十分有害的。
第二篇: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教学设计(二)-教学教案
河东区七十五中学 龚卫 教学目标 识记
1.控告检举的含义及形式; 2.正当防卫的含义。理解
1.列举事例和有关资料,表明控告检举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列举事例和有关资料,进一步理解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能力要求
培养分析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教育要求
1.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敢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教学重点
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教学难点
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做斗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投影并回答所提问题
材料1:玉溪市和红塔区两级检察院接到群众关于玉溪市大昌工贸总公司总经理朱绍能受贿问题的举报后,果断立案侦查,查实其受贿犯罪事实,使其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材料2:王华是某校初三学生,放学回家的途中无故遭到几名流氓围攻殴打。被打得趴在地上的王华从裤袋里掏出上美术课用的一把小刀,朝抱着自己头殴打的陈某捅去,结果造成陈某的死亡。
提问:材料中的群众和王华对违法犯罪行为分别采取了哪些做法?(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材料1用控告检举的方式制裁了违法犯罪;材料2用正当防卫的方式制裁了违法犯罪。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少年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讲授新课
二、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板书)1.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p106的有关内容,回答提出的问题。(1)刑事诉讼法第84条的规定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每个公民都有控告、检举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2)控告检举的含义
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①控告检举的目的 ②控告检举的机关 ③控告检举的对象(3)控告检举的方式 ①书面形式(包括哪些,学生举例)②口头形式(包括哪些,学生举例)(4)控告检举的作用 出示材料,讨论:
自1988年江西检察机关成立举报中心到1998年10年间,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10504件,其中贪污、渎职等犯罪线索81123件,检举机关起诉的贪污、贿赂等自侦案件的线索五成以上来自群众举报。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控告检举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2)控告检举有利于执法机关及时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它是在发现不法行为后从侧面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但在某种情况下,公民必须敢于同违法犯罪分子做直接的斗争,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正当防卫。
2.实施正当防卫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板书)(1)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下列问题:
①正当防卫的含义(看材料2回答问题得出结论)②正当防卫为什么不负刑事责任,受法律的保护? ③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由于它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是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所以不是违法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受法律的保护。
(3)第一,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 第二,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 第三,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第四,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举例讨论:(可用正当防卫的含义及四个条件一一对照分析)
材料3:张某、林某在公共汽车上与严某发生口角,下车后,张某、林某把严某打跑。当日张某、林某再次与严某相遇,和严某在一起的宋某上前寻衅,双方约定了打架地点。当张某同宋某见面时,宋某迎上前去用砖头将张某的右眼皮打破出血,张某掏出事前由林某提供的水果刀,当宋某再次扑向张某扭打时,张某用刀照宋某心口处猛扎数刀,之后,张某与林某逃离现场,宋某经抢救无效当晚死亡。阅读材料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谈谈张某、林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正当防卫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正当防卫的特点是侵害者明显地实施不法侵害,防卫人则明显处于被迫防卫的地位,从本案的情况看,双方所实施的行为都是有准备的持械斗殴,都是不法行为,因而都不属于正当防卫。
材料4:一天,警官小陈执行公务时,发现蒋某正在行窃,当小陈上前抓蒋某时,蒋某拔刀刺向小陈,小陈掏出手枪鸣枪示警,蒋某吓得丢刀求饶。请问:(1)如果小陈鸣枪示警后,蒋某仍继续行凶,小陈可以向蒋某开枪吗?为什么?(2)当蒋某丢下凶器后,小陈可以向蒋某开枪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可以。为了制止使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不能。因为蒋某的非法侵害行为已经终止,不能再向他开枪,否则应承当法律责任。材料5:被告人张津龙,男,29岁,河北省新乐县人,系个体业主。2000年某日下午3时许,被告人张津龙在某市场卖布。刚饮过酒的被害人李志泉走过来指着一块布要张拿给他,张问明情况将布拿给李志泉。李接过布简单看了一下,嫌布小,即扔到张津龙的脸上,张拿过布也抽了李志泉的面部一下,双方发生口角,后经他人劝开。张津龙为避免事态扩大,急忙收拾部分布离开市场。当日下午5时许,张津龙返回市场收拾余下的布时,被等候多时的李志泉发现。李即追上去用拳头击打张的面部。将张的近视眼镜打碎落地,眼镜碎片划破了张的眼皮,但张没有还手。接着李又用右臂夹住张津龙的颈部,继续殴打张。由于李身高体壮,张身体瘦小,张挣脱不开。张津龙为逃脱挨打,情急之下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着李志泉乱捅,将李的右手臂捅伤,但李仍未停止对张的殴打,张又将李的左腹部捅伤,李才将张放开,张也没有再捅李。李志泉的腹部伤,经法医鉴定为重伤。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被告人张津龙的行为是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依据上述关于正当防卫的结论,本案被告人张某是在不法侵害人正在进行严重暴力行凶时(且勿论其是杀人、重伤害、亦或轻伤害),采用打击侵害人的方法,制止其行凶行为继续进行,首先应当认定其防卫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且该不法侵害行为应当认定为正在进行,属于无限度防卫的范围,尽管致一人重伤之后果,亦应认定为并无过当,属正当防卫。(2)刑法特别规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小结
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控告检举违法犯罪(1)含义(2)形式(3)作用
实施正当防卫(1)含义(2)条件(3)刑法特别规定 巩固新课
讨论题:在实施正当防卫时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一定要负刑事责任吗?
第三篇: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教学设计(一)-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能力目标
明确控告检举的含义、方式及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正当防卫的含义及实施正当防卫的四个必备条件。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事例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能自主地意识到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2.在法律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学会辨别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意识。懂得作为一个公民要能运用法律手段,积极有效地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人民和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
控告检举违法犯罪;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做斗争。教学难点
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做斗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投影一)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提问:
1.这一规定说明了什么?
2.如何解释“有权利也有义务”?(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通过对法律条文的解析引发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内容的思考;(2)使学生从对法律条文的讨论中把握本课时的内容。)(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这一规定表明每个公民都有控告、检举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义务的含义是指法律要求必须去做的。这一规定同时表明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嫌疑人,没有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的是违法行为,严重的将构成犯罪。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两种有效手段:控告检举,正当防卫。
二、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板书)1.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板书)
提问:什么是控告检举?控告检举有哪两种形式?(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控告检举:是指公民为了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向执法机关控告违法犯罪事实,检举嫌疑人,并要求依法处理的行为。(2)控告检举的两种形式:
控告检举既可以用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
事实证明,公民积极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有利于执法机关迅速侦破案件,及时制裁违法犯罪分子。
(投影片二)1997年,《半月谈》的法律咨询台收到这样一封信:内容如下:一天,我去某储蓄所取款,一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一中年妇女的两叠人民币就跑,值勤门卫拦截,歹徒吼道:“谁管,捅死谁!”说着夺门欲逃。我骑上停在门前的摩托车追击,猛力将歹徒撞倒,随后行人、巡警赶来抓获了歹徒。但是,我很后悔,怕撞死了歹徒惹麻烦,弄不好自己违法。读者:刘永一
提问:刘永一如撞死歹徒是合法还是违法?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哪四个条件?
(学生看书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
2.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做斗争(板书)(1)正当防卫的定义(板书)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在当时的危急时刻,刘永一如果撞死了歹徒,表面看来,似乎符合犯罪的特征,但是,由于夺回了人民币,避免了中年妇女的损失,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不认为是违法犯罪行为。相反它是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因而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2)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板书)
第一,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提问:什么是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举例说明。(学生看书回答后,教师归纳。)
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是指法律所保护的国家、集体的利益,或本人、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或违法行为的侵害。例如,上述例子中的刘永一就是看到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而用摩托车猛力将歹徒撞倒,属于正当防卫。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流氓集团聚众斗欧,一方先动手,另一方将其打伤,则不属于正当防卫。因为流氓集团聚众斗殴是非法行为,非法行为无权行使正当防卫。另外,张三故意用挑拨、挑衅等不正当手段激怒李四,诱使李四进行侵害,尔后予以反击,将李四打伤,也不是正当防卫。这种情况叫做“防卫挑拨”(即有预谋地进行故意犯罪),由此构成的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第二,必须是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提问:什么是非法侵害正在进行?非法侵害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能否实施正当防卫?(学生看书发言后,老师归纳。)
非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是指客观存在着非法侵害已经着手实行,法律所保护的公共利益或公民的个人权益正处于直接的、实在的威胁状态中,例如上述事例中,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一中年妇女手中的两叠人民币,夺门欲逃之时,这是客观存在着非法侵害已经着手实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的非法侵害,或者属于主观想象、推测的危害行为,都不能实施正当防卫。例如,张三对李四有仇,张三天天在家诅咒李四,搞封建迷信活动,由于张三的诅咒不具有客观的社会危害性,不法侵害行为尚未开始,因此李四不能以此为借口实施正当防卫。
如果发现非法侵害处于预备阶段(即尚未开始),应该立即向执法机关告发、检举,以使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非法侵害已经结束,可以及时将人犯扭送执法机关处理,绝不允许再将人犯打伤,否则应负法律责任。
第三,实施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第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提问: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为什么对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不能过于苛求?(学生看书对投影事例展开讨论,老师归纳。)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一般可以理解为应以防卫行为能够足以制止住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比较缓和的手段就可以制止住不法侵害,则不宜采用激烈的防卫手段;对没有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或国家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为,不要采用重伤、杀害的手段实施防卫。
另外,对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不能过于苛求。只要是为了制止侵害所必需的,即使防卫的强度大于侵害的强度也是允许的。上述投影事例中的刘永一,是对正在进行抢劫的暴力犯罪进行正当防卫,刘永一在抢劫犯欲逃走的紧急关头,骑摩托车追击,猛力将歹徒撞倒,如果撞死了歹徒,也属正当防卫。因为我国刑法还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3)我国法律鼓励公民敢于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做斗争。
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了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那就是防卫过当了。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课堂小结
这节课们学习了两个基本知识,正当防卫的定义、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懂得了一个重要道理:正当防卫是公民同犯罪分子做斗争的一种有效手段。巩固新课 辨别并改错:
1.正当防卫行为对加害者造成了一定损害,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不认为是违法犯罪。2.正当防卫是同犯罪分子做斗争的一种主要手段。课后作业
简要回答什么是正当防卫?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哪四个条件?
第四篇:做一积极乐观的人(教学设计)
德育课程
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授课教师:龙清
授课班级:四年级(2)班
背景分析:本课时在帮助学生学会积极赋意,积极承担。教学目标:1.对自己积极赋意;
2.学习将消极想法转为积极想法; 3.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教具准备:PPt、一个信箱,白纸和彩色许愿纸,MP3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在团队建设活动过后,安排一个热身的活动“抓乌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二.课堂活动规则介绍 三.导入
直接开始今天的梦想课程之旅.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寻人启事
1.请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写出一则别具特色的寻人启事,要求: 对自己赋予积极意义; 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
2.放到信箱打乱,随机抽取学生的寻人启事,让同学们来寻找这个人是谁.3.请同学分享自己的寻人启事和感悟.4.引导同学们对自己积极评价.活动二: 希望的主题曲
1.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下目前你的各种愿望和目标,例如: 我希望我的体重更标准一些;
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多理解我一些。„„.2.看一看自己的愿望,把它按照“对自己的愿望”和“对他人的愿望”分成两类,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符号标识.3.提问:改变自己容易还是改变别人容易?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做的是改变自己多还是改变别人多呢?成功了吗? 4.同学分享.5.引导总结:
不要把改变的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从改变自己开始,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第五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三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一)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三)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算理。教学用具
投影片、硬纸板、条形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1.口算128+72,97+103,加法的意义?
这样的分数单位?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片)
4.把下面各分数约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投影片)
5.先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然后再指出哪些分数的单位是相同的。(投影片)
6.直接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教师: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指上面第6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相加、这样相减。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学习新课
1.分数加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教师用条形小黑板贴出例1。
教师:请说一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教师贴出硬纸板图,问:图中黄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各表示什么?分数单位各是多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教学设计 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教师:怎样列式?学校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教师:观察和的分子分母与加数的分子分母,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关
(2)教师: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就可以得出答案呢?
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没有变,所以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表
(3)说出下面各题的算法和结果。(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教师:请说一说分数加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2.分数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1)教师:谁能把例1改编成一道减法题? 学生口述出两道题。教师用小黑板贴出例2
教师:请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如何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教师:根据例1的条件和答案,还可以编出另一道减法题。(学生
做数字卡片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请学生直接口答列式和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教学设计
口答练习:(要求说出算法。)
(3)教师:请观察板书例1,例2和同分母分数相加、相减的法则,有什么共同处?能不能把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的法则统一起来?
学生讨论、口答后,教师板书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分数加,减计算的结果要化简。
教师:分数加、减计算后,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计算下面各题。(请几位同学写投影片)
用学生投影片订正。(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投影片)
2.直接说出结果。(投影片)
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投影片)
4.填空。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分数加法、减法的意义。
2.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3.作业:课本124页,练习二十七,1,2,3。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了,本节课一开始的复习中,安排了一组题帮助学生复习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把注意力集中在“为什么要这样算?”的问题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和分数加法的意义教学,设计了直观图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同分母分数相加,实际上是若干个分数单位相加的实质,使学生能从较深层次上去理解计算法则及算理。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教学设计 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设计了问题,引导学生按分数加法的学习过程去自学,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本节课设计了较多形式的练习题。目的是要让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口算和计算能力。
本节新课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分数加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第二部分学习分数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统一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第三部分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化简的习惯。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