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化学课题2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最终版)
一、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二、教学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四、学习指导:实验激趣、指导阅读、交流讨论
五、教学设计:
(一)教具使用: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多媒体等。
(二)教学程序及时间分配:
引入: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在化学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一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下面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探究: 点燃蜡烛“前”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
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察燃烧过程
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小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杯壁有水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演示: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 学生观察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分析、交流及得出结论: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燃烧 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
教师 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
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体验 再探究
教师:对于有的组在交流中提出“异常情况”,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学生
1、对图1-17操作的改进。
〔1〕 用冷、干燥的玻片,在火焰外不同距离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2〕用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如图1-17罩在火焰上方……
2、对用火柴梗实验的异议。
改用洗净干燥的“雪糕”木片削成细木条来代替火柴梗。
结论:
1、有的组,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烧杯内气体扩散,使石灰水变浑不明显。
2、火柴梗短不安全,有的同学未去掉火柴头就更不安全。
填空实验报告
课本P9探究活动报告,仅供同学们参考。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报告。
六、习题设计:
1、课堂练习:
2、作业布置: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围绕今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关于蜡烛的习作。体裁不限:综合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普小小说、科幻故事……题目自拟:如“蜡烛自述”、“烛光探秘”、“小小蜡烛知多少”……
3、预习提示:预习第一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1、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情况:
2、精彩之处:
3、不足之处:
4、改进措施: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课题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二、教学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案
三、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化学变化那些是物理变化
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区分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
四、学习指导:实验激趣、指导阅读、交流讨论
五、教学设计:
(一)教具使用:水,胆矾,氢氧化钠,石灰石,盐酸;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玻片,研钵,多媒体等。
(二)教学程序及时间分配:
引入(经验引入法)
同学们再上课之前老师先问你们几个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都知道的家里用的铁锅如果没有洗干净,或者长期用它来装水,过不多久你们就会看到他生锈,纸燃尽后就成了灰,冬天下雪的时候你发现放在外面的水变成了冰,铁丝轻轻一折它就形变了,烧开水的时候你会你掀开壶盖会发现壶盖上有小水珠。这些东西是不是与它原来的样子不相同了?那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相同了的呢?学生回答(。。。)好现在让我们带着你们的猜想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实验演示:
【实验1-1】水的沸腾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加热到水沸腾。然后把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我问:同学们你们通过老师做的实验你们看到了写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我总结:试管中的水沸腾了,玻璃片上有水雾(水珠)出现。【实验1-2】胆矾的研碎
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内,用杵研碎,观察变化。
我问:同学们你们通过老师做的实验你们看到了写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我总结:蓝色块状胆矾固体,变成蓝色粉末状固体。【实验1-3】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取少量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溶液,再向其中一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我问:同学们你们通过老师做的实验你们看到了写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我总结:两只试管中的溶液呈蓝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蓝色沉淀。【实验1-4】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那少量的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我问:同学们通过实验你们看到了写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我总结:石灰石逐渐减少,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我叙述:在实验一二中,虽然水和胆矾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是它们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板书: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板书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改变。板书现象: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板书例子:汽油挥发。蜡受热熔化。水结冰等。板书: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板书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板书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等。
板书例子:木材燃烧。铁的生锈。蜡烛的燃烧。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板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板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六、习题设计:
1、课堂练习: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作业布置:练习与应用1
3、预习提示:预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七、教学反思
1、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情况:
2、精彩之处:
3、不足之处:
4、改进措施: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3)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实验二:Fe与CuSO4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91页: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4+Fe→FeSO4+Cu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演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的燃烧 [实验]:演示课本第92页:实验5-15-2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意图]:(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意图]: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目的意图]:发散思维,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字词(“参加化学反应”和“质量总和”等)的理解和认识。
㈢总结、扩展
1、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研究不同化学反应,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定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㈣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ξ5.1 质量守恒定律㈠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第四篇:《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最终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根椐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本课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入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来组织课堂教学。
1、从对“火力发电”进行完整透彻的剖析入手,提出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引入新课学习。
2、通过的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并认识其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3、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装置示意图,并根据示意图进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判断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最终得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的结论。
4、通过课本上的实践活动——水果电池的制作,实现本课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研究之中。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形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②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的原理。②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条件的探究,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②利用微型实验进行探究,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培养科学发展观,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钢铁的腐蚀,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各种类型的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这些都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为提高学生的课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
四、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
(1)采用以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
(2)借助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等手段,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手段。
五、学法指导
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验需要,采用分组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构成条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教材处理
1、把教材中“实验2-4”改为5个对比分析的探究实验,并增加原电池产生电流原因的实验探究和原电池形成条件的实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更好地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2、通过播放原电池工作原理的flash动画,将学生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从而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并认识其本质,提高了课堂效率。
七、教学程序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新思维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关于电力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和作用,提出问题:物质中的化学能在什么条件下能转化为电能呢?又是如何转化的呢?
(2)多媒体呈现2018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和火力发电的相关图片、影响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燃烧的氧化还原本质及其能量的变化。
2、建立新思维,提出新的研究任务
(1)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火力发电的利与弊,提出问题: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怎样实现这个转变?
(2)通过分析火力发电的利与弊,实现从“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模式向“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新思维模式的转换,同时形成高效利用燃料,不浪费能源,积极开发高效清洁燃料的意识。这种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又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学习主题,避免思维的盲目性。
(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
这部分的教学分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部分的学习。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分组探究,再结合设疑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1、原电池原理教学时,我采用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动画模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方法。
(1)设置阶梯式问题,对学生进行探究思路引导:
问题1: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那么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问题2:若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那么,怎样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同时形成电流?
问题3:怎样知道所架设的桥梁中有电子流过? 如何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实验操作的原理,顺利完成实验;又可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提高质疑释疑能力。
(2)实验探究:原电池及其原理
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小组成员根据每组实验设置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列出自己的想法。
[投影实验内容]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步骤 锌片插入稀硫酸 铜片插入稀硫酸 实验现象 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 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问题2: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的H+的?问题3:怎样想办法让这种电子的转移变成电流? 组内交流 列出想法 实验序号 实验3 实验4 实验步骤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导线之间接入灵敏电流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 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问题2:电子从Zn到溶液中H+经历了哪种途径?问题3:导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问题4:电流计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组内交流 列出想法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及能实验现象的观察,发现实验③和实验④中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探讨交流,要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必须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进行,同时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区域,形成电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这样做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及分析观察能力,而且通过实验说话,避免了教师教学上单调性。
[动画模拟]铜锌电池的工作原理
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将学生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学生归纳,共同完成:(1)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负极(锌): 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 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 Zn+2H+=Zn2++H2↑
(2)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
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如上述原电池中的锌片);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如上述原电池中的铜片)
2、教材中“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一讨论题,问题过于空泛,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单纯的讨论可能会无从谈起。因此,我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把学生分3个小组,共9个实验,每组都是对比实验。通过本组实验装置是否产生电流,若不能产生,与铜锌原电池对比,分析可能的原因;若能产生,也与铜锌原电池对比,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得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之一。
[投影实验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为主要线索,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操作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困难,适时予以指导和调控,防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盲目性、随意性与低效性。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去自我建构,完善认知结构。
(三)反馈练习
适当的课堂练习一方面是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为此,使用多媒体展示,根据条件组合原电池。
(四)实践活动
在完成上述内容后,指导学生制作水果电池,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从正逆两个方面锻炼学生对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应用,而且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五)课堂小结
一堂课接近尾声时,适当的课堂小结是必要的,它不仅仅是本节教学知识的回放,还可将本节课知识贯穿联系起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课本P.41 “科学探究”,课本P.44.1)
适当的课后作业既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八、效果预测
通过这样教学过程的实施,将难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散,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突显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导学案
【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姓名:自我评价效果:
【学习目标】 ⑴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⑵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预习效果自测】⑴水变成水蒸气,块状胆矾被研碎后都是的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
⑵石灰石和新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向蓝色的胆矾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会产生色沉淀。这些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又称。
⑶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常表现为、、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变现为、、等,但是这些现象(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⑷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性质,如。
【课时达标】1.葡萄酒的酒度低、营养高,饮量适度有益健康。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捣碎葡萄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3.(益阳)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A.水沸腾B.瓷碗破碎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
4.2013年4月,上海某大学一名研究生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相关涉案人受到法律严惩。二甲基亚硝基代胺是一种剧毒化学品,下列对该剧毒品认识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B.有剧毒性
C.遇明火可以燃烧D.受热分解易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5.(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6.2013年11月,圆通公司“夺命快递”由湖北武汉山发往山东潍坊,在卸载环节中造成危险化学品氟乙酸甲酯泄露。现收集到氟乙酸甲酯的下列信息:
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②沸点为104.5℃;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④易燃,要远离火源;⑤剧毒,有腐蚀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等。
⑴请根据上述内容可归纳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其用途有(填序号)。
⑵按照我国国家邮政局规定氟乙酸甲酯等这类物品不得邮递,试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为(至少有一点)。
⑶为了避免与人体直接接触,接触时应正确处理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