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单元七课一框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0:5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单元七课一框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单元七课一框教学设计》。

第一篇:四单元七课一框教学设计

曙光学校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2012年8月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

走近法律

主备教师

刘春杉

一、内容及分析

1、教学内容:我们身边的规则

生活离不开法律

2、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我们身边的规则、生活离不开法律。指的是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生活离不开法律,其核心是生活离不开法律.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讲清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区别、法律的作用。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有关法律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走进法律是本课知识的起点。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具有基础地位,并有引领的作用,是本课的重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生活离不开法律,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理解法律的作用。

二、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定位:

1、了解法律的定义、2、知道法律的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3、理解法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

1、了解法律的定义,就是指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

2、知道法律的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指知道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的区别;

3、理解法律的作用就是指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规则、法律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往往只看到规则、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到规则、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寻规则、法律产生反感,从而不能自觉遵守规则和法律,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学生身边事、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认识规则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四、多媒体支持

本课不使用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问题

一、身边的法律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法律等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师生活动:

(1)请学生阅读教材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2)请学生发表对法律等相关内容的认识;【解析】让学生说明针对法律等相关内容想了解的问题。

问题二:社会生活为什么要有规则?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生活中离不开规则,培养学生尊重规则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 曙光学校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2012年8月

规则,了解各规则的不同?

师生活动:请阅读教材并回答下列问题 例1:为什么要有交通规则? 【解析】“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律,自觉地区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那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变式练习:

1.社会生活为什么要有规则? 【解析】“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律,自觉地区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那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2.什么是规则?

【解析】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3.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维护社会秩序

问题三:认识一下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哪些?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规则有全面认识,感悟规则是秩序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强调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师生活动:

1.什么是道德?【解析】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民心中定出准则;

2.什么是纪律、规章?【解析】按本单位或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3.什么是法律?【解析】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

4.法律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什么?【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例2:社会道德是如何产生的?适用范围是什么?靠什么发挥作用?

【解析】社会道德是自然形成的,对全体社会成员都适用,靠舆论、习惯和信念发挥作用。变式练习:

学生守则是如何产生的?适用的范围是什么?靠什么发挥作用?

【解析】学生守则在有教育行政机关制定,对在校学生适用,靠教育、行政力量发挥作用。问题

四、生活能离开法律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生活离不开法律,感悟法律对公民的保护作用,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态度。师生活动:

例3阅读教材P88提供的情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假若没有过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3)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4)你是怎样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的?

【解析】一天中感受的规则,要求我们描述出规则,并对规则进行分类,设想失去规则会出现的问题,这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小结,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目的在于强化我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变式练习:

阅读教材P89小叶和小静的事例,说明法律是如何维护人们的利益的?

【解析】加入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父亲的合法权益是无法得到保护的,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护,整个社会生活更是无法想象,将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因此,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曙光学校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2012年8月

六、目标检测

(一)判断题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但可以离开纪律。()

2、生活离不开法律。()

3、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不是社会行为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法律的是()

A.《中学生守则》 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中国共产党章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规则是()A法律 B纪律 C道德 D制度

3.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联;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熟悉和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事实说明()

A.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加紧密 D.只要我不违法,学不学法没关系

4.“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下列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应该按自己的准则办事②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③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④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没有规矩,但不能没有法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法律的显著特征主要有()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一)1、错

2、对

3、错。

(二)1、D

2、C

3、A

4、B

5、A

七、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走进法律”这一框题,第一次接触了有关法律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是法律?法律与道德和纪律相比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篇:四单元七课三框教学设计

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2012年8月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主备教师

刘春杉

一、内容及分析

1、教学内:认清犯罪危害

加强自我防范

2、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认清犯罪危害指的是 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指的是我们要自觉依法自律,加强道德观念修养,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其核心是加强自我防范。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讲清违法犯罪产生的原因。学生以前学《走进法律》和《法不可违》,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本课的关键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分析犯罪的危害,说明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二、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定位:

1、了解犯罪的危害,2、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目标分析 :

1、了解犯罪的危害,就是指了解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

2、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就是指不良行为会发展成严重不良行为,进而发展为违法乃至犯罪行为。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犯点小错误,不会违法犯罪”。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学生易受环境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事实来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四、多媒体教学支持

本节课不使用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问题

一、犯罪有什么危害?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犯罪。师生活动:

例1.请学生阅读教材P97的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解析】一个好学生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慢,贪图便宜等。

②他有过知耻的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解析】他虽然有过知耻的心理,但从他结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不注意自身修养,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法纪观念淡薄,因此滑向了犯罪深渊。

③中学生陈某由一个好学生走上犯罪道路,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解析】人们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难免会违纪、违法甚至犯罪。我们应该增强法纪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犯错或者少犯错误。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2012年8月

变式练习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解析】(1)道德意志薄弱;(2)是非观念模糊;(3)价值观念扭曲。问题二:犯罪有什么危害?

设计意图:使学生充分认识犯罪的危害,在心灵深处憎恶犯罪,从而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师生活动:

例2.请学生阅读教材P98提供的小迪违法犯罪的案例,思考: 1.分析小迪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解析】对社会的危害:侵占他人的财物,使他人心理和身体受到伤害,影响社会安定。对家庭的危害: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破坏幸福家庭生活。对自己的危害:坐牢、自毁前程。可见,违法犯罪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危害极大,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青少年要远离违法犯罪。

2.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对吗?【解析】不对,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是,我们要懂得,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问题三:应怎样加强自我防范?

设计意图:使学生充明确预防违法犯罪,要从小事做起,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师生活动:

例3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有哪些?【解析】

1、违法犯罪的主体性别的女性化;

2、违法犯罪主体年龄低龄化;

3、违法犯罪类型的广泛性;

4、违法犯罪手段的智能化;

5、违法犯罪组织的团伙性;

6、违法犯罪性质的恶劣性。变式练习:

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解析】

1、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2、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

3、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六、目标检测

(一)、辨别题

1.青少年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处罚。()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3.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行为上就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情。()4.我们就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二)、填空题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 的预防,对 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三)单项选择题 1.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本质区别

D一般违法容易发展到犯罪 2.中学生王某不爱学习,迷恋网吧,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案例说明()

A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

B违法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C犯罪不一定违法 D仅仅靠教育不能减少犯罪

3.下列关于违法与犯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违法犯罪都与自己无缘

B不良行为不加改正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C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D一般违法与犯罪在所违反的法律等方面有严格的界限 保山曙光学校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设计 2012年8月

【解析】

(一)1、错;

2、对;

3、对;

(二)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三)1、D;

2、B;

3、A

七、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防范于未然”这一框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1.犯罪具有哪些危害? 2.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有哪些?3.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第三篇:七课第一框

第一框 《礼貌显魅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能力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乐于以礼待人、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 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一、从容说课

第一目“礼貌是尊重”:把礼貌与尊重联系在一起是要告诉学生:礼貌是尊重人的具体表现,对人礼貌是人的一种素质。课文通过两个学生在书店购书时所使用的“礼貌”与“不礼貌”的语言为线索,引导学生对礼貌问题的思考,分析礼貌与不礼貌行为给交往对象所带来的心理感受以及给自己带来的结果。在提出“礼貌是尊重”论点的基础上,通过“相关链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礼貌问题的认识。

第二目“‘谢谢’的魅力”:以服务员“微笑服务”的案例为线索,引出礼貌的魅力所在,从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三个方面进一步展示礼貌的魅力。用“填充法”让学生找出常用的四类礼貌用语;用“图示法”让学生感受到态度亲和的魅力;用“相关链接”向学生介绍举止端庄的注意事项。最后,根据文明礼貌的要求,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提出改进方法。

二、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的音像资料,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像或者表现人的礼貌与礼仪的录像;收集有关礼貌与礼仪方面的小故事,穿插到讲课过程中,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几张国外专门为中国人所设的“文明告示牌”海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话题。

非礼的代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总部底层的大花园中,销售部经理带者孩子休息,孩子边吃边扔,旁边有一位老者跟着她们母子拣地上孩子仍下的垃圾,母亲拉者孩子的手说:”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像他一样做清洁工”。老人在旁默不作声-------

下午,公司召开全体中层干部会议,女经理匆匆赶往会议室,推门进入,发现坐在主席台的却是上午的那位老者(他就是总裁)--------

请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以公交车上的种种不礼貌的表现展开。

请同学表演公交车上常常发生的一些“无礼”的表现,如往窗外扔垃圾、大声喧闹、抢座位等。

提问:看完这些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有什么感受?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礼的害处。]--------礼仪是尊重的具体表现。(道德准则)

1、礼貌是尊重(板书)

教师归纳小结: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就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反映了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着我们的风采。我们要讲文明、讲礼貌,对他人要尊重、宽容、谦让,要与人为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对人不礼貌,不但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我们自己,妨碍我们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变成孤家寡人。

2、“谢谢”的魅力(板书)

活动:“变质”的牛奶。(具体的故事情节见书本80页)

目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礼貌的魅力所在,明白从那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

要求:(1)请学生阅读材料(可以编成小品表演,给小品增加一个情节:顾客遭遇到有礼和无礼两个服务员),回答书中的问题。(2)归纳、分析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我们应从那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点评:对人有礼貌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我们都想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那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努力,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这也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

怎样做一个懂礼貌的人(板书)

语言文明(板书)

在待人接物中,语言有明显的美丑高下之分,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语言文明要求我们说话要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不说大话假话。

组织朗读学生P81页“相关连接”的内容,并填写表格。

态度亲和(板书)

态度亲和,能是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态度真诚、待人和气,就会给对方一种亲切感、受尊重感,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对方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这样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很愉快。

举止端庄(板书)

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反映着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诗经》也说“谦谦君子,赐我百朋。”我们做的内心真心诚意,外表彬彬有礼,就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我们在参加社交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相关连接”(教师可根据书本讲解)。

(三)小结新课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什么是礼貌,也知道了怎样做一个懂礼貌的人,那就是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这也是我们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让我们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受大家欢迎的好学生。

让我们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辱,树新风,知荣明耻,知书达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礼貌,以礼相待。特别是再过两年就要迎来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作为东

道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彬彬有礼,诚信守礼,去迎接世界各国人民的到来,展现我们文明古国的风采和魅力。

(四)课外拓展

校园不礼貌行为面面观

不礼貌的现象在我们的校园里时有发生,大家把这些不礼貌的现象记录下来,以作为自己行动的警戒。

不礼貌的语言

不礼貌的态度

不礼貌的行为

通过对不礼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表现是否合格,时时检验自己。

四、教学反思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考查学生对待文明礼貌的态度,如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在活动中对同学的态度等;通过自主设计活动,考查学生对待文明礼貌的态度,除书本上已经提供的有关活动情境之外,还可适当补充一些情境,考查与强化学生对文明礼貌的态度。通过课后观察,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

由于本课涉及的内容较多,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不需要面面俱到。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突出其中的某些方面,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深度

第四篇:八上第七课第一框

八上第七课第一框《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讲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实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 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问路》情景,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礼貌,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过渡:文明礼貌这个词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可能有些同学在想,这个我们已经会了。你真的会了吗?今天我们不妨来检测一下。

(二)活动探究,学习知识

1.活动一:我有“有礼貌”

(1)多媒体出示《屠格涅夫与乞丐》的故事并思考:

一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散步。一乞丐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却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a.“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句话给那位乞丐带来什么影响? b.它体现了屠格涅夫怎样的交往风格?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c.说出你身边待人有礼和对人无礼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剖析无礼的害处。

过渡:我们的心目中都自己喜欢的礼貌偶像,那么比我们小的孩子有没有礼貌呢?

(2)多媒体出示孩子图片组并引导学生感受他们都有“礼貌”。过渡:这些孩子都有“礼貌”,跟他们相比你们有吗?

(3)我有“懂礼貌”a.写出你的“有礼貌”。b.说出你的“有礼貌”c.谈谈你在做“有礼貌”事情时的感受。(4)总结礼貌的含义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它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板书:礼貌是什么)

过渡:看来个人的礼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出来的,那我们能不能说讲礼貌是件小事呢?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的小短片。

2.活动二:

(1)播放《从小事看文明》视频

(2)思考:为什么最后外商拒绝签约?

(3)教师小结: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过渡:文明礼貌关系到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作为一名中国人,应感到骄傲和自豪。那我们应养成怎样的良好素养,时时处处讲文明、有礼貌呢?

3.活动三:变质的牛奶

这个客人为什么会感到惭愧?

服务员的微笑给我们什么启示? 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

(板书:礼貌的表现 语言文明 态度亲和 举止端庄)

过渡: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语言方面的文明礼貌。

人生AB剧:情景: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 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 设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小结:从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有明显的高下、美丑之别,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那么我们如何说话呢?也就是礼貌用语的要求是什么呢?(提问,学生回答,后出示“礼貌用语的要求”,学生齐读)

小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有句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说话时一定注意语言要文明得体,同时也注意态度诚恳和气,举止端庄。这样,与人交流就会会增进友谊和团结,使我们感到温暖和愉快。

过渡:大家都已了解了礼貌的重要性,并愿意做有礼貌的人,那么,你现在的礼貌度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检测:

(三)践行礼貌

(1)多媒体出示检测题目,学生如实回答问题。

a.快下课了,小东不停地看手表,甚至为下课进行倒计时„„

b.一道数学难题,王强与学习委员发生分歧,讨论时,王强用手指着对方的鼻子说话„„

(2)小结:大家都有能力成为有礼貌的人,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

第五篇:(模块四)单元一

区工作实务分类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社区工作实务模式的不同分类方法。

建议时间

2小时

学习内容

听教师讲解,学习下面的文字内容,阅读戴维.哈德凯瑟等编《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第二章“理论和模型为基础的社区实践”及徐永祥主编《社区工作》第四章“地区发展”、第五章“社会计划”和

第六章“社会行动”,并思考问题。教师讲解:社区工作实务分类方法

社区工作实践理论的不同分类:

(一)罗斯提出的三大模式:社会改良方向、社会计划方向、过程方向

(二)邓肯提出的两大模式:社区计划和服务协调

(三)罗斯曼提出的三大模式理论: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

(四)泰勒和罗伯茨提出的五大模式理论:项目发展和服务协调、策划、社区发展、政治行动、社区联络等

(五)罗斯曼修正三大模式后提出的六大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行动、社会计划、行动/计划、发展/行动、计划/发展。

(六)马里•威而和迪•甘倍尔提出的8大模式理论:邻舍和社区组织、组织功能性社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社会计划、项目发展和社区联系、政治和社会行动、结盟、社会运动

(七)安•杰弗瑞斯提出的双层分类框架:外圈分类包括合作性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大众化社会行动模式和社会计划和改良模式;内圈分类包括能力和意识提升模式、伙伴关系促进模式、非暴力直接行动模式和社会联盟抗争模式

(八)杰克.罗斯曼在2007年又把自己的社区实践策略分类重新表述为:政策与计划、社区能力发展、社会倡导三大类,而且像1995年一样,把这三种理想类型相互交叉,提出了9种子分类。

思考题:

罗斯曼提出的社区工作模式三分法是否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的社区工作实务?

下载四单元七课一框教学设计[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单元七课一框教学设计[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课钻石教学设计[5篇材料]

    七课钻石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请你先齐读课题。 生:七颗钻石。 师: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些词语朋友,你看看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 自由读。指......

    2018学年四上一单元教学设计

    1、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

    第一框教学设计

    第一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第二框—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 教学重点: ‚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

    四(上)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及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范文 一.明确要求 亲爱的同学们,你已经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呢,不然有可能会出现跑题的事情,后......

    五年级作文四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四单元《文明只差一步》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是一次看图想象作文训练。但是,跟过去学生接触过的看图作文相比所不同的是要引导 学生学会读漫画。孩子们是否会读漫......

    四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说、认读本课单词warm , cold , hot , cool , weather 。 2、 学会运用It’s cold in „ 教学步骤 1、 热身 教师手指自己的衣服说:I am......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

    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 1、启发谈话: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夜晚的天空,北斗七星最引人注目;清澈的水底,鱼儿总是睁着眼睛睡觉;一碰到含羞草,它就闭拢叶子,多有趣啊!这段......

    《认一认2》教学设计四

    《认一认2》教学设计四 style=mARGIN:0cm0cm0pt> 学习目标: 看图认识汉字8个汉字,能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字义,认清字形。 教学重点:读准8个汉字的字音。 教学难点:认清8个汉字的字......